CN88102621A - 用于中央控制的电信中继设备·特别是脉码调制电话交换设备的电路系统,这种系统带有中央部分以及与之相连的中继线群 - Google Patents

用于中央控制的电信中继设备·特别是脉码调制电话交换设备的电路系统,这种系统带有中央部分以及与之相连的中继线群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88102621A
CN88102621A CN88102621.2A CN88102621A CN88102621A CN 88102621 A CN88102621 A CN 88102621A CN 88102621 A CN88102621 A CN 88102621A CN 88102621 A CN88102621 A CN 8810262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up
trunk
data
control device
centr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8810262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2608B (zh
Inventor
汉斯·鲍阿
汉斯·比特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emens AG
Original Assignee
Siemens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emens AG filed Critical Siemens AG
Publication of CN881026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88102621A/zh
Publication of CN101260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608B/zh
Expir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1/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11/04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for time-division multiplexing
    • H04Q11/0407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for time-division multiplexing using a stored programme contro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Exchange Systems With Centralized Control (AREA)
  • Sub-Exchange Stations And Push- Button Telephones (AREA)
  • Use Of Switch Circuits For Exchanges And Methods Of Control Of Multiplex Exchanges (AREA)

Abstract

在含中央部分和中继线群的交换设备中,中央部分包括中央交换网络和中央调度处理机,中继线群各有一群交换器和一群控制器,并经可占用的连接通路与中央交换网络相连,处理机与各群控制器间有控制通道,由此处理机随时可向任一群控制器进行存取。当整个交换设备或仅一中继线群启动工作时处理机将程序信息及分属各群交换器接口的连接状态数据装入各群控制器,接续状态数据的传输按群交换器接口分别且只经过有关群控制器接口进行连接建立时进行。

Description

本发明涉及用于中央控制的电信中继设备、特别是脉码调制电话交换设备的电路系统,这种电路系统具有一个中央部分,中央部分包括一个中央交换网络和一台中央调度微处理机;中央部分接有若干中继线群,每个中继线群分别包括一个群交换器和一个程控群控制器,群交换器经过已选择确定的连接方式而占用的连接通路如导线、通道等与中央交换网络连接,程控群控制器的功能之一是,通过群交换器服务于线路接通;中继线群上经过中继专用和/或用户专用的终端电路连接有用户线和/或中继线,或在传输系统,比如在脉码调制系统内,与中继线和/或用户线组成的通道相连接;从中央调度处理机到每个群控制器均设有控制通道,尤其是这些控制通道电路走向相同,而且是每个群控制器各有一条;中央调度处理机附设有中央存储器,当相应的中继线群的交换工作开始时,中央调度处理机便把从中央存储器中取出的外设数据,经过这条特别是经过这些条控制通道传送给这个中继线群,该中继线群将这些外设数据半永久性存储于它本身附设的存储器内;这些外设数据一部分是用于交换技术程序控制过程的程序信息,一部分是分别分配给终端电路及所连接的通道的、在交换和控制技术上对具体的交换工作起决定作用的接续数据,如用户拨叫号码数据,用户接续状态数据、用户分配数据、操作状态数据、操作范畴数据。用户种类数据,中继线种类和通道种类数据等等。
这样一种电路系统在欧洲专利文献0006132(VPA    78P    6190)和0058750(VPA    81P    6209)中已有过介绍。在这种电路系统中设有必要的控制通道,用以处理中央调度处理机和每个群控制器之间全部信息交流的转换过程。但这里有多少群控制器,就要设多少控制通道。也就是说,每个群控制器都要配一条专用控制通道。群控制器专用的控制通道数量如此之多,全部需要经交换网络准备好;就是说,它们要经过交换网络转接,并且需要随时处于准备就绪状态。
在经过相关的中继线群进行正常的交换工作情况下,群控制器专用的控制通道主要用于同中央调度处理机进行信息和控制信号的交换。这时,有关的群控制器经过控制通道可以同调度处理机接通;同样,调度处理机也随时可以向群控制器进行存取。上述信息比如可以是在某个中继线群内由相应的群控制器从单个用户或单个中继线随时收集到的信息,然后送到中央调度处理机里进行处理。这些信息比如可以是用户拨号时的选择信息,也可以是在需要建立或业已建立连接的情况下到达有关中继线群的另外一些转换标志,这些转换标志同样需要由中央调度处理机按单个用户或单个中继线进行处理,因而也需要送入中央调度处理机。而用于正常交换工作的上述控制信号,可以是用来在相应的中继线群内通过它本身附设的群交换器对业已拨码的线路进行转换的信息。这些线路经过中央交换网络,通常还要经过两个不同的中继线群的群交换器。
众所周知,这里所说的处理机和控制装置是程序控制的。相应的程序信息存储在中央调度处理机和群控制器内。利用这些程序信息,可以预先规定中央调度处理机和群控器应当以何种方式和按照何种模式来进行各种处理工序。已知的这种程控数据处理设备的原理种类繁多,各式各样。
中央调度处理机和群控制器的工作方式不仅取决于已给定的有关程序信息,而且取决于相应电信中继设备的整个结构。这里所说的结构不仅涉及到中央交换网络的内部结构,涉及到交换网络经上述线路通道同中继线群的群交换器和中继线群本身,特别是它们的群交换器之间线路的内部结构,而且涉及到接有用户线和中继线的全部中继线群的每一个群交换器的布线情况及其操作条件。因此,在每个群控制器里,除了有关的程序信息外,还要存储前面业已提到的接续数据。如前所述,这些数据其中也涉及到接有用户线和/或中继线的中继线群的结构和布线情况。如前面业已述及,这些接续数据说明,哪条线接到了哪里,有关的线路是什么种类,建立连接适用那些条件等等。
需要存储在每个中继线群里的程序信息和表示每一个接有用户线和中继线的中继线群布线情况的接续数据,共同构成一个内容广泛的数据基,整个数据基集中存储在中央位置,用于上面所说的那种中央控制的电信中继设备整体,暂时也用于该设备的所有中继线群。因此,当这样一种电信中继设备开始工作时,中央调度处理机已经存有为进行交换工作所需要的全部程序信息以及与每个中继线群有关的全部接续数据,这些数据不仅用于本身需要,而且同时也用于所有群控制器。
所以,当前面所说的这种电信中继设备开通工作时,需要将相应的程序信息以及当时需要的有关接续数据基由中央调度处理机传送到每一个中继线群。在已知的那种电路装置中,为此需要使用群控制器专用的控制通道。
因此,关于前面所描述的那些情况,在上述已知的那种电话交换设备中规定,为了正常进行交换工作,将为实施交换所必需的程序信息存储在每一个群控制器内或群控制器附近。同样,为进行交换工作所必需的、标明每个接有用户线和中继线的中继线群布线情况和结构的接续数据,也要由中央调度处理机分别传送到每个不同的中继线群的群控制器上并存储在那里。
在前述那种已知的电话交换设备上,所有程序信息和全部接续数据的传输和存储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在这种交换设备中,在整个传输和存储工序结束之前,尚不能开始进行交换工作。由于用于各个中继线群的程序信息通常都是相同的,所以在上述情况下,程序信息还要按照广播方式同时传送并存储到所有的群控制器里,这样又可以相应地节省相当一部分有关的传送和存储所需要的时间。但由于接续数据需要按中继线群单个传送,因而传送和存储工序又需要由每个中继线群,也就是说由每个群控制器分别单独进行,这样又要无谓地耗费很多时间。因而当已知的那种电话交换设备开通工作或重新启动后,交换工作不能立即开始,也就是说,已拨号的线路接通开始的时间要延迟。
此外,将所有程序信息和全部接续数据传送到每个中继线群里,按照与正常的交换工作匹配最佳、而规定的传输方式的规范进行较为适宜。在正常交换工作时,有关的数据(选择信息、转换标识、控制信号等等,见上面!)被分成适当规模的份,也就是说,按照最符合正常交换工作的各种条件的数据格式进行交流。这里重要的是,要相应地采用可靠的传输方式。这些信息全部被分成规模相当的小份。由于程序信息和接续数据也采用这种传输方式,因而在上述已知的那种设备中,交换工作开始前需用的时间还要大大延长。
尤其按照正常交换工作规定使用的规范将接续数据单个传送到每个中继线群,其结果是,在开头提到的那种已知的电信中继设备开通使用时,将程序信息和相应的接续数据装入群控制器里,总的来看,需要花费的时间较长,特别是装入接续数据耗用的时间更长。因此,本发明的任务在于,将上面所提到的那种电信中继设备在启动工作时所需用的时间予以缩短,也就是说,在开通启用或重新启动之后,交换工作能够及早开始。
在短时间工作中断情况下需用的时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因为在瞬时工作中断情况下,外设数据需要重新由中央处理机传送到群控制器里;尤其是在正常交换工作时间,由于在功能方式上或外设数据中出现干扰或发现故障而需要采取排除措施的情况下,更需要重新进行上述传输。同样,当有目的地改变工作方式和/或改变中继线群的接线方式时,以及在主动改变用户线、中继线或相应通道的操作方式时,也需要将有关的外设数据-通常甚至是全部外设数据或只是全部接续数据-从中央处理机传送到中继线群的群控制器。
所以一般来说,只有在接续数据以及有时也包括程序信息需要重新由相应的中央处理机传送到中继线群的情况下,因交换工作开始时间的延迟而造成上述时间的耗费才具有重大的不利影响。通过本发明可以实现,在设备开通后用、重新启动(因出现工作中断)或在采取了类似措施之后,能够尽快开始接通用户方面已拨码线路的交换工作。
本发明解决所提任务的方法是,将外设数据向各中继线群的传输分作两个过程,即在交换工作过程开始前进行的传输为第一传输过程,交换工作过程开始后的传输为第二传输过程;在第一传输过程中,外设数据的传输暂时仅限于传输程序信息;第二传输过程又分为若干个传输子步骤,在已经开始的交换工作过程中,这些传输子步骤恰当地插入到中央处理机和群控制器之间服务于交换工作过程的数据交换中进行。这样,在交换工作过程相应开始后,当某个终端电路或某个相应接通的通道首次出现来向占用或去向占用时,即将有关的群控制器首先要求的线路专用或通道专用接续数据由中央处理机分别地,就是说按终端电路或按相应的通道,传输到有关中继线群,并存储在它们的存储器里。
通过本发明,可以将由中央处理机负担的数据传输方面的工作量在时间上加以分配,每次由中央处理机传输并存储到某个中继线群的接续数据,只是那些恰恰急需用来建立连接的数据。假如经接口送来用户呼叫,或拨叫了某个连接的用户终端,或是连接于某一接口上的中继线或相应的通道出现来向占用或去向占用,则该接口上的全部现有接续数据尤其要从中央处理机一并传输并存储到有关的中继线群里。这样,接续数据一次次逐渐地由中央处理机传输并存储到中继线群里。在经过一段较长的工作时间,比如半个小时或一个小时之后,其余那些此时尚未由中央处理机传输到中继线群里的接续数据的传输也就完成了。这些数据的传输也可以推迟到中央处理机通讯方面的负荷特别轻松这样一种工作状态出现时,比如在夜里来进行。
图中的本发明结构实例仅给出了有助于理解本发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对根据本发明工作的计算机控制电话设备的一般功能流程加以说明,然后再在后面介绍本发明的这种交换设备的特点。
中央交换网络是一个由三级交换矩阵级RZE、R和RZA构成的交换网络,其输入端有许多交换网络接口,图中仅绘出其中一个,并用A来表示。交换网络由许多交换网络组件构成。每个交换网络接口只有一对时分多路传输线,其中一条时分多路传输线用于将信号传输到交换网络里,另一条用于将信号由交换网络中传输出去。因此,交换网络接口A就包括时分多路传输线A1和时分多路传输线A2。两条时分多路传输线中每一条的信号传输方向均以相应的箭头标出。
从图中所给符号可以看出,第一交换矩阵级RZE的交换矩阵是时间-空间复合式矩阵,中间的交换矩阵级R的交换矩阵是空间式矩阵,最后一个交换矩阵级RZA的交换矩阵也是时间-空间复合式矩阵。虽然在每个交换矩阵级里仅绘出了三个上面所说的那种矩阵,实际上每个交换矩阵级里装有许多上述矩阵。各交换矩阵级里的交换矩阵相互间按图中可以看出的方式经链路连接起来,这种链路是时分多路链路。交换网络接口也是时分多路的。中央交换网络可以由许多个图中给出的矩阵部分组成,这些部分比如是按照德国专利文献1573849(VPA67/3047)公布的方式用时分多路链路(S1-S3)相互连接在一起。因而在这种情况下,这许多个部分便共同组成了中央交换网络。
在按前述方式由若干交换网络部件(K)组成的中央交换网络的接口上,比如接口A上,分别经过为两个信息传输方向而设计的时分多路传输线,比如时分多路传输线ltg1,连接有中继线群,比如中继线群LTG1(Line Trunk Group),这样一种中继线群在输入端经中继专用的和/或用户专用的终端电路,同用户线(模拟和/或数字)、模拟中继线和/或同包括各条可以由中继专用所占用通道的脉码调制中继线路(有选择的或组合的)相连接。经用户线连接的用户终端用T1表示。一个中继线群内包括有编码器、译码器、多路转换器、倍减转换器以及为实现所谓的博施特功能(Borscht-Funktion)所需要的设备(见《电信技术杂志》(NTZ)1980年第33卷第10册第646至652页;1978年苏黎士国际数字通信讨论会美国电气及电子工程师学会会议记录汇编号78 CH 1325-O ASST A4·1第B2-1页,又见德国专利申请号P3100811·9/VPA81P6201;P3104022·0/VPA81P6203和P3106903·7/VPA81P6209)。
在中继线群中分别装有用于用户终端的终端电路,它们被做成用户连接线路,或是被总装成多路用户连接电路LTu1-LTu8。用于中继线和相应通道的终端电路也是这样。有关的终端电路一有时按上述方式将若干个合并在一起-包括用来存储接续数据的存储器Ls,这些接续数据按照它们分别所归属的用户线接口和中继线接口(以及相应连接的通道)存储起来。这些数据是规定这些连接电路的工作方式的数据。在有关的用户线、中继线和相应的通道方面,这些数据对交换工作的进行及交换工作的过程有着决定性的作用。这些数据比如表示用户拨叫号码、用户连接状态、各用户终端的分配、工作状态数据(空闲、占线等)、工作范畴数据(允许所谓的设备便利)、用户种类数据(如电话用户、自动收费电话用户、传真机等)、中继线种类数据(直流符号信号化、感应选择等)以及通道类型数据(载频、脉码调制等)等等。这些数据就是接续数据。它们属于外设数据,分别被半永久性存储在中继线群内,比如存储在业已提到的存储器Ls里,或是存储在有关中继线群共用的存储器SP里。在中央方面,这些数据至少要存储在属于中央控制器CP的一个存储器AD里(见DE-OS2828841=VPA78P6119),并在电话交换设备工作中断(比如由干扰所致)后开通工作或重新启动工作时,将这些数据由中央传输并存储在有关的中继线群里。
此外,程序信息也属于上述外设数据,程序信息同样也暂时存储在中央控制器CP的存储器PD里,并在设备开通工作或重新启动工作时,由中央传输到中继线群,并在这里分别半永久性存储在一个与中继线群共用的存储器比如Pu里。在一个中继线群里,对于其分散的控制器来说,这些程序信息用于程控进行交换方面的处理顺序和控制过程。从一个中继线群到另一个中继线群,这些程序信息可以完全相同,或是部分相同。因此,这些程序信息也可以由中央控制器CP同时传输到所有中继线群。也可以有一部分在建立连接时就存储到中继线群内。
此外,一个中继线群还包括一个群交换器TSu和一个用于由群控制器,比如GP1,控制的群交换器的调整装置SESC。所以,一个群交换器(比如TSu)是一个中继线群的交换网络;相反,一个(前面所提到的)交换网络部分(K),是由若干这样的交换网络部分按给定的方式组装起来的中央交换网络的一个部分。
图中给出的是中继线群LTC1,其结构和工作方式在DE-OS2826113号专利第6页以后已有说明。此外另请参阅《电讯报告》杂志第4年度(1981年)附册中关于电话交换系统EWSD的说明以及美国专利第4564725号。下面的介绍尤其以这些已知的说明为前提,并且仅限于对上述情况中特别重要的方面加以阐述。
中央调度处理机又称中央控制器CP,其作用之一是,协助建立需要经中央交换网络建立的信息链路。中央调度处理机确定为建立每条连接所需的转接数据。用于转接一条线路的转接数据确切说明这条线路经过交换网络的走向,也就是这条线路需要通过的交换矩阵,链路以及其中被占用的通道。中央控制器另外还具有路径选择装置连同占用分配存储器的功能。这些转接数据借助中央控制器得到处理后,被送到交换网络的调整装置KE上。转接数据的数据流由中央控制器CP到交换网络调整装置KE的传输,中间经过一个与中央控制器相连的缓冲装置,如MB2,缓冲装置用于数据的中间贮存,代码转换以及调整传送速率。缓冲装置可以仅限于使用这些功能中的一部分功能,也可以只用其中的一种功能。这种缓冲装置比如是在DE-PS1537849(VPA67/3047)中已有详细说明的。
除中央调度处理机CP之外,还分别设有许多分散的控制装置GP1至GPn,这些控制装置又称为群控制器,分别配置给LTG1到LTGn中继线群。这些控制装置用于在上述每个中继线群内实施所有的转换过程。这些转换过程尤其包括中继线群内的全部交换过程。关于这方面的进一步详情在已经提到的DE-OS2826113中也有介绍。
分散的控制装置GP1至GPn经控制通道与中央控制器CP相连,每个分散的控制器均有一条控制通道经交换网络(K)转接到缓冲装置如MB2。就是说,从缓冲装置上各有一条自己的控制通道,通到每一个分散的控制器上。为此,可将缓冲装置经一时分多路传输线连接到其中一个交换网络接口上。缓冲装置连接于交换网络接口所用的方式与每个所提到的中继线群-LTG1至LTGn-相同。时分多路传输线m同样连接于一个交换网络接口上,该接口包括一个通往第一交换矩阵级中空间-时间矩阵的时分多路输入端和一个由末级交换矩阵级中的空间-时间矩阵的时分多路输出端。这样,时分多路传输线m就连接到象用A表示的一个交换网络接口上。时分多路传输线包括有许多控制通道。缓冲装置服务于所有这些控制通道,是为它们共同设置的。通向一个缓冲装置比如MB2的控制通道,经图中所绘出的中央交换网络(K)的一个部分(中央交换网络可以由许多个这样的部分组成,见前面所述!)同连接在这个部分上的中继线群,比如LTG1至LTGn相连。必要时也可将缓冲装置MB1和MB8连接于其它的这种部分上。
缓冲装置与每一个中继线群,比如中继线群LTG1的群控制器之间的每条线路均经过一条控制通道,将控制信号由缓冲装置传送到相关的中继线群,并且将信息按相反的方向传送。已知每条控制通道均由一确切地说是皆由一一对传输通道构成,其中一条传输通道用于前面所说的一个传输方向,另一条用于另一个传输方向。
图中给出的结构实例是一种中央控制的电信中继设备,而且是一种脉码调制电话交换设备,该设备其中带有一个中央部分,中央部分包括一个中央交换网络和一台中央调度处理机。此外又有许多分支中继线群与中央交换网络相连,而且连接通路是在建立时已选择好连接方式,比如导线、通道等等。在相应的中继线群中,这些通路通到中继线群所属的群交换器上。相应中继线群中的群控制器服务于经群交换器进行的线路转接。中继线群上接有用户线、中继线以及与其相当的在传输系统,比如脉码调制-30-系统中组为一体的通道。控制通道的走向由中继线群的群控制器起,经过中继线群所属的群交换器,经过所述的连接通路,再经过中央交换网络;控制通道在操作开始时接通,在工作期间持续处于接通状态;群控制器具有通到中央调度处理机通道,中央调度处理机可以随时向群控制器进行存取,为正常的交换工作,通过控制通路而进行信息和控制信号的交流。为了经过群交换器接通控制通道,可以在群控制器开始工作之前先在里面存储某些数据,当群控制器启动工作时,这些数据即可完成控制通道由群控制器经有关群交换器的接通工作,该控制通道再经过交换网络(K)到达缓冲装置(MB),这样便可按前述方式同中央调度处理机进行数据交换。
上述控制通道称作半永久性通路,这些控制通道的接通和维持所用的方式与信息链路,比如电话连接的建立和维持一样,需要借助交换网络调整装置KE来进行。为此可以按已知的方法,为交换网络K的交换矩阵配置固定存储器,将有关这个交换矩阵的接续数据存储在这个存储器里。利用这种固定存储器,可以保证在相应的时间位置备有必要的接通线路,即对于时间位置矩阵的总存储器来说,可以进行必要的写操作和读操作。所有有关时分多路交换矩阵网络的构造和工作方式的其它细节这里作为已知情况,故不再详述。
如在前面提到的DE-OS2826113专利中业已介绍的那样,经过中继线群LTG1的群交换器TSu,除了建立来自和通向用户终端和中继线的信息连接之外,还要为介于中继线群、比如LTG1、所属的分散控制器、比如GP1、与中央控制器CP之间的控制通道建立前面提到的连接。如前所述,这些连接继续延长,经过中央交换网络(K)和时分多路传输线m。
如已述及,除中央交换网络K之外,还接有许多中继线群LTG1至LTGn。每个中继线群各经过一条脉码调制传输线、如1tg1、按所述方式连接于交换网络K的交换网络接口比如A上。每个中继线群的脉码调制传输线在中继线群内通到转接装置TSu。这种转接装置就是业已提到的群交换器,无论是前面提到的控制通道,还是来自和通向中继线或者来自和去向用户的连接都要经过群交换器接通。“中继线”的含义当然也包括所述脉码调制中继线的通道。至于这些用户线、中继线以及通道的接口,可以从业已提及的文献资料中查找。
经过中继线群输入端上连接的用户线、中继线和通道到达的信息是多种多样的,比如用户终端要求建立连接的呼叫信号,经中继线和通道到达的用户终端选择标识,此外还有经中继线来的线路标志以及分配给通道的线路标志。用于连接用户线的用户连接电路、用于连接可以占用的来向和/或去向当地中继线和长途中继线的终端电路,内部通信设备以及选择接收设备等等均属用户专用和/或中继专用的转换连接设备。而群控制器则按已知的方式用于接收前面提到的经过这些转接装置到达的中继专用信息。此外,群控制器还负责对这些已接收的信息进行处理或预处理,并分别分配到有关的用户线、中继线或有关的通道上。另外,这些信息中的某些部分还要借助输入/输出装置IOP暂时存储在专门分配给群控制器的存储器SP里。除此之外,群控制器还有一项任务,就是将信号和控制信号经过这些线路(用户线和中继线以及通道)发送出去,例如呼叫电流脉冲和听音信号经用户线送出,选择标志和线路标志等经去向占用的中继线送去。
在线路接通的方向方面,经过中继线群所属的群交换器即可接通由一条线路(用户线、中继线或相应的通道)来、而朝中央交换网络(K)去的连接,也可以建立由中央交换网络到某条上述线路去的连接。在建立连接时,先是接通比如由某一用户线经有关中继线群的群交换器到达中央交换网络K的连接。经中央交换网络继续接通有关连接所需要的信息,比如选择信息,将从群控制器经业已提到的有关控制通道传输到中央调度微处理机CP。这条通道还可将控制信号反向传输到每个群控制器上。这时传输需借助输入/输出微处理机G进行,这种微机的构造和功能在DE-OS3128365(VPA81P6257)中已有详细介绍。
每个群控制器均可通到中央调度微处理机,中央调度微处理机也可以随时对每个群控制器进行存取。为此,中央调度微处理机可以按周期顺序逐个询问所有的群控制器是否存有信息。信息的这种传递也可按已知的其它方式进行。这时,中央调度微处理机完整普遍地接收信息和发出控制信号,而信息和控制信号经每个中继线群的控制通道的传输则按已知的方式进行。
在交换工作正常进行时,这些信息和控制信号被分成一定规模的份进行传输,也就是说按照预先规定的适当的完全符合现行交换工作条件的数据格式进行传输。这里重要的是要选用相应可靠的传输方式。有关这方面的其它细节可以查阅欧洲专利文献0058750(VPA81P6209)以及前面业已提到的德国专利公开说明书DE-OS    3128365。尤其是涉及到负责将上述信息和控制信号由中继线群传输出去或传输到中继线群的输入/输出微处理机G,关于这种微机的构造和工作方式在图中均已详细绘出。中继线群专属的控制通道的传输能力可以按正常交换工作时信息和控制信号的流量进行调整。
如已所述,每个处于工作状态中的群控制器里均贮有为进行交换工作所需要的数据。这些数据中包括程序信息;这些数据构成了每个群控制器必须具备的基本信息,以便在交换工作方面,也就是说在进行建立连接的操作时能够启动工作。因此,一个群控制器为进行总的交交换工作所需要的程序信息也是进行现行交换工作所需要的。
群控制器为进行交换工作所需要的全部程序信息在群控制器启动工作时存入该控制器里较为适宜。同样较为适宜的是,只有当群控制器启动工作时,才能将为进行交换工作所需要的以及其中用来说明中继线群与用户线和/或中继线连接方式的上述接续数据存入群控制器。需要存入每个群控制器的这些程序信息以及同样需要存储的接续数据-象前面所介绍的那样-是由中央调度处理机传输到即将启动工作的群控制器的。在将全部程序信息以及接续数据传送到中继线群时,为了在从启动或重新启动到交换工作开始之前不致耗费过多的时间,本发明规定,将外设数据向每个中继线群的传输分作两个阶段,在相应的交换工作过程开始之前进行的传输为第一传输过程,在交换工作过程开始之后进行的传输为第二传输过程。在第一传输过程中,外设数据的传输首先仅限于传送程序信息。也就是说,在启动工作或启动之后,中央调度处理机首先只传送那些尚未存入中继线群的程序信息。第二传输过程又分为许多单个的传输子步骤。这些传输子步骤包括需要传输到中继线群的全部接续数据。不过,这里所说的启动也可以是仅指唯一的一个中继线群的启动。但本发明的主要意义在于,它适用的是整个电话交换设备,也就是所有中继线群启动或重新启动这样一类工作情况。
在前面所说的第二个传输过程中,许多单个的传输子步骤均涉及到接续数据。在业已开始的工作过程中,这些传输子步骤穿插在中央调度处理机与群控制器之间为交换工作过程服务的数据交流中间进行,这样,在交换工作过程相应开始后,当某个终端电路或相应接通的某个通道首次出现来向占用或去向占用时,中央调度处理机将有关的接续数据分别从属于它的接续数据存储器AD中调出,传输到有关的中继线群,并存储到它的存储器里(见前所述)。
将属于外设数据的程序信息从属于中央调度处理机的程序存储器PD里调出并发送到所有的中继线群(广播方式),在此传输之后即开始交换工作过程。每当某个中继线群上的一个接口涉及到被建立连接时,中央调度处理机CP首先将有关接口所需要的接续数据传送到有关的中继线群,然后由相应的群控制器根据已给出的方式按接口存储起来。某个接口的占用可能是用户拨叫,可能是某个被拨号的用户接口占用,可能是某条中继线的来向占用,也可能是某条中继线去向占用,或者是通道的相应占用。在这种情况下,有关的群控制器可以首先请求线路专用的或通道专用的接续数据。于是,相应的请求到达中央调度处理机,调度处理机在建立新的连接时,首先将所请求的接续数据传送到有关中继线群的群控制器上。这些接续数据按照前面介绍的方式存储起来,并从此开始供以后所有的建立连接操作和相应的交换方面的工作过程(例如收费、拆线等)使用。
根据本发明,将第二个传输过程分为若干单个传输子步骤,按照前述方式,在设备开通或重新启动后,这些子步骤总是在首次建立连接时,在服务于交换工作过程的数据交换过程中穿插进行,这样一来,整个交换工作过程,也就是先后进行的建立连接的全部操作因此而稍微有所放慢,同时,中央调度处理机和各群控制器的业务负荷也暂时有所加重,因为在中央调度处理机和各群控制器中,除由于交换转接操作造成的处理工序过程以及二者之间的传输过程之外,又加进了上述传输子步骤。但通过本发明同时也可以实现,在上述电话交换设备启动或重新启动工作之后,交换工作过程实际的开始时间能够远远早于已知的类似电话交换设备。在设备启动或重新启动工作之后,只需要把程序信息传输到中继线群。此后即可开始交换工作,在启动阶段之后,比如半个小时或1小时之后,便可驱动中央调度处理机,将所有尚缺的接续数据传输到中继线群,然后按给出的方式将这些数据存储在中继线群。这项工作也可以推迟到业务负荷较轻的时间,例如在话务高峰时间过后或放在夜间进行。
利用本发明的操作方式和相应的具体措施所达到的节省时间,尤其对于有短时间操作中断的工作情况十分有利,在发生瞬时中断的工作情况下,外设数据需要由中央微处理机重新传输到各群控制器,尤其在正常交换工作过程中,由于在功能方式或外设数据上出现干扰或发生故障而需要采取排除措施这样一些情况下更是这样。同样,当有目的地改变工作方式和/或中继线群的接线情况时,以及在主动改变用户连接、中继线以及有关通道的操作方式时,也需要将有关的外设数据-通常甚至是全部外设数据或只是全部接续数据-由中央处理机传送到各中继线群的群控制器里。因此一般来说,在接续数据以及有时也包括程序信息需要由相关的中央处理机传输到各中继线群的各种操作情况下,时间的节省完全可以通过避免交换工作延迟开始来实现。通过本发明可以实现,在设备启动或重新启动(因出现操作中断)或在采取类似措施之后能够尽快开始接通用户方面已拨码线路的交换工作。
本发明还指出了其它的可能性,这就是象德国专利公开说明书3634863(VPA86P1763)中介绍的那样,用户终端可以连接在集线器(Kt)上,集线器则经过脉码调制传输线与较前面所说的那种中继线群相连。

Claims (3)

1、用于中央控制的电信中继设备、特别是脉码调制电话交换设备的电路系统,该电路系统具有包括一个中央交换网络和一台中央调度处理机的中央部分,中央部分接有若干中继线群,每个中继线群分别包括一个群交换器和一个程控群控制器,群交换器经过已选择确定的连接方式而占用的连接通路如传输线、通道或类似途径与中央交换网络连接,群控制器的功能之一是通过群交换器服务于线路接通;在中继线群上,经过用户线专用的和/或中继线专用的终端电路连接有用户线和/或中继线,或在传输系统内,比如在脉码调制系统内与用户线和中继线组成的通道相连接;从中央调度处理机到各群控制器有一条控制通道,尤其是这些控制通道电路走向相同,每个群控制器各有一条;当某个中继线群的交换工作开始时,中央调度处理机从它所属的中央存储器里取出外设数据,经过这条,尤其是经过这些条控制通道传送到该中继线群,该中继线群将这些数据半永久性地存储在它本身附设的存储器内,这些外设数据一部分是用于交换技术方面的程序控制过程的程序信息,一部分是分别分配给终端电路及所连接的通道的、在接续和控制技术上对具体情况下的交换工作起决定作用的接续数据,如用户拨叫号码数据、用户连接状态数据、用户分配数据、操作状态数据、操作范畴数据、用户种类数据、中继线种类及通道种类数据等等;这种电路系统的特征在于,将外设数据向每个中继线群的传输分作两个过程,在有关中继线群开始交换工作过程之前进行的传输为第一传输过程,在交换工作过程开始之后的传输为第二传输过程;第一传输过程传输的外设数据首先仅限于程序信息,第二传输过程又分为若干单独的传输子步骤,在已经开始的工作过程中,这些传输步骤被恰当地穿插到中央调度处理机与群控制器之间服务于交换工作过程的数据交换当中进行,这样,在交换工作过程相应开始后,当某个终端电路或某个相应接通的通道上首次出现来向占用或去向占用时,中央调度处理机便将有关群控制器首先请求的线路专用或通道专用接续数据分别按终端电路或按相应的通道传送到有关的中继线群,并存储在它的存储器里。
2、根据权利要求1的电路系统的特征在于,
第一传输过程对许多、特别是对所有中继线群都是同时、而且特别是按广播方式进行的,而第二传输过程则是分为若干传输子步骤,并且按每个中继线群分别进行。
3、根据权利要求1的电路系统的特征在于,
在中继线群的存储器里存储的程序信息中有一部分是永久性的,比如是在制造时业已存储进去的信息。
CN88102621A 1987-06-11 1988-05-17 一种电话交换设备的起动方法 Expired CN101260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P3719517.4 1987-06-11
DE3719517 1987-06-1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88102621A true CN88102621A (zh) 1988-12-28
CN1012608B CN1012608B (zh) 1991-05-08

Family

ID=63295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88102621A Expired CN1012608B (zh) 1987-06-11 1988-05-17 一种电话交换设备的起动方法

Country Status (18)

Country Link
US (1) US4899336A (zh)
EP (1) EP0294644B1 (zh)
JP (1) JPS645195A (zh)
CN (1) CN1012608B (zh)
AR (1) AR243716A1 (zh)
AT (1) ATE85179T1 (zh)
AU (1) AU622113B2 (zh)
BR (1) BR8802845A (zh)
CA (1) CA1298633C (zh)
DE (1) DE3877833D1 (zh)
DK (1) DK315888A (zh)
ES (1) ES2040777T3 (zh)
FI (1) FI882774A (zh)
GR (1) GR3007699T3 (zh)
HU (1) HU202697B (zh)
LU (1) LU87095A1 (zh)
PT (1) PT87665B (zh)
ZA (1) ZA88416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235351A (en) * 1989-08-03 1991-02-27 Plessey Telecomm Message switching arrangement
JP2701513B2 (ja) * 1990-03-29 1998-01-21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回線切替制御方式
US5267309A (en) * 1990-11-20 1993-11-30 Alcatel Network Systems, Inc. Telephone line unit having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
DE4319877C1 (de) * 1993-06-16 1994-06-16 Siemens Ag Verfahren zur Inbetriebnahme von dezentralen, redundanten Einrichtungen in Kommunikationssystemen
DE59809023D1 (de) * 1997-05-13 2003-08-21 Siemens Ag Belastungsregelung in einer vermittlungsvorrichtung
DE19834321A1 (de) * 1998-07-30 2000-02-03 Alcatel Sa Verfahren, Endgerät, Knoten, Programmodul und Bedienoberfläche zur Ermittlung von für eine Kommunikationsbeziehung erforderlichen Merkmalen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128365C2 (de) * 1981-07-17 1984-09-06 Siemens AG, 1000 Berlin und 8000 München Schaltungsanordnung für zentralgesteuerte Fernmeldevermittlungsanlagen, insbesondere für Zeitmultiplex-Fernsprechvermittlungsanlagen, mit Informationsaustausch zwischen teilzentralen Einrichtungen über eine zentrale Einrichtung
US4484323A (en) * 1982-06-14 1984-11-20 At&T Bell Laboratories Communication arrangements for 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s
DE3311900A1 (de) * 1983-03-31 1984-10-04 Siemens AG, 1000 Berlin und 8000 München Schaltungsanordnung fuer fernmeldeanlagen, insbesondere fernsprechvermittlungsanlagen mit informationsverarbeitenden schaltwerken und einrichtungen zur abwehr von ueberbelastungen
DE3329556A1 (de) * 1983-08-16 1985-03-07 Siemens AG, 1000 Berlin und 8000 München Anordnung fuer fernmeldeanlagen, insbesondere fernsprechvermittlungsanlagen, mit zentralen und/oder teilzentralen programmgesteuerten schaltwerken und ihnen zugeordneten speichern
DE3476503D1 (en) * 1984-06-01 1989-03-02 Bell Telephone Mfg Multiple memory loading system
DE3522721A1 (de) * 1985-06-25 1987-01-08 Siemens Ag Schaltungsanordnung fuer fernmeldevermittlungsanlagen, insbesondere fernsprechvermittlungsanlagen, mit informationsverarbeitenden zentralen schaltwerken und diesen informationsverarbeitungsauftraege zufuehrenden teilzentralen schalteinrichtungen
US4720854A (en) * 1985-12-17 1988-01-19 American Telephone And Telegraph Company, At&T Bell Laboratories Architecture for distributed control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s
DE3634863C2 (de) * 1986-10-13 1994-11-24 Siemens Ag Schaltungsanordnung für eine zentralgesteuerte Fernmeldevermittlungsanlage, insbesondere PCM-Fernsprechvermittlungsanlage, mit einem Zentralteil und mit diesem verbundenen Anschlußgruppe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BR8802845A (pt) 1989-01-03
FI882774A (fi) 1988-12-12
DK315888D0 (da) 1988-06-10
CN1012608B (zh) 1991-05-08
EP0294644B1 (de) 1993-01-27
FI882774A0 (fi) 1988-06-10
ES2040777T3 (es) 1993-11-01
LU87095A1 (de) 1988-04-05
HUT47199A (en) 1989-01-30
AR243716A1 (es) 1993-08-31
HU202697B (en) 1991-03-28
EP0294644A1 (de) 1988-12-14
DK315888A (da) 1988-12-12
PT87665B (pt) 1994-02-28
US4899336A (en) 1990-02-06
JPS645195A (en) 1989-01-10
ATE85179T1 (de) 1993-02-15
AU1761188A (en) 1988-12-15
AU622113B2 (en) 1992-04-02
GR3007699T3 (zh) 1993-08-31
DE3877833D1 (de) 1993-03-11
CA1298633C (en) 1992-04-07
PT87665A (pt) 1989-05-31
ZA884164B (en) 1989-08-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903258A (en) Modularly structured digital communications system
EP0753956A3 (en) Telephone switching system, automatic call distributor and method using a computer network to connect to remote agent computer terminals
CA2156755C (en) A method for dynamically provisioning telephone service
CN88102621A (zh) 用于中央控制的电信中继设备·特别是脉码调制电话交换设备的电路系统,这种系统带有中央部分以及与之相连的中继线群
EP0765581A2 (en) Distributed connection control in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s
CN1149822C (zh) 处理到达具有自动呼叫分配功能的通讯系统的呼叫的方法
US5940378A (en) Call control in exchange suitable for intelligent network
US6430283B1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consisting of at least two private branch exchanges with pbx team function
CN1306360A (zh) 一种信令链路的监视方法
EP0529343B1 (de)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r Verbindung zwischen einem an eine Kommunikationsanlage angeschlossenen Kommunikationsendegerät mit einer Mehrzahl von weiteren Geräten
KR100459552B1 (ko) 사설교환기에서 서비스되는 호의 상태를 감시하기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CA2153729C (en) Method of transmitting control signals and pbx system
CN1038803C (zh) 中央控制电信交换设备
CN100362828C (zh) 实现综合接入设备业务扩展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00438539C (zh) 电信增值业务中自动接续电话分机用户的方法
US6879684B1 (en) Method of transmitting data to members of an operator service
CN1355643A (zh) 基于程控交换机的交叉接续方法
CN1984198A (zh) 电话交换装置及其组呼入的控制方法
US6876740B1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information between a switching center and a communications terminal
CA2208919A1 (en) Method for minimizing call setups in isdn pbx systems
JP3033668B2 (ja) 交換機又はボタン電話機のisdnマルチライン回線における発着信方法
JP3216898B2 (ja) 加入者回線制御装置
GB2258787A (en) Telephone communications systems
JPH02216993A (ja) 自動着信呼局間均等分配方式
CN1440179A (zh) 向另外一个端口的呼叫转移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3 Decision
GR02 Examined patent app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