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86100824B - 房柱联合采矿方法 - Google Patents

房柱联合采矿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86100824B
CN86100824B CN86100824A CN86100824A CN86100824B CN 86100824 B CN86100824 B CN 86100824B CN 86100824 A CN86100824 A CN 86100824A CN 86100824 A CN86100824 A CN 86100824A CN 86100824 B CN86100824 B CN 8610082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re
pillars
house
stope
pill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Application number
CN861008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86100824A (zh
Inventor
周君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MING POLYTECHNIC COLLEGE
Original Assignee
KUNMING POLYTECHNIC COLLEG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MING POLYTECHNIC COLLEGE filed Critical KUNMING POLYTECHNIC COLLEGE
Priority to CN8610082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86100824B/zh
Publication of CN861008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86100824A/zh
Publication of CN8610082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86100824B/zh
Expir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房柱联合采矿方法,其特征是将房柱结构用于采场的顶、底部,并将房柱结构与空场法、留矿法或崩落法联合应用,以获得六种地下联合采矿方法:即走向分段房柱切底空场联合法,房柱切底全面空场联合法、房柱切底全面留矿空场联合法、房柱切底全面崩落联合法、房柱切顶全面空场联合法以及房柱切顶全面留矿空场联合法。上述方法适用于矿体倾角为0~35°,矿体厚度在5~20米的地下缓倾斜矿床的开采。

Description

几种房柱联合采矿方法
本发明是关于地下有用矿床开采中的几种房柱联合采矿方法的发明。适用于矿体倾角为0~35°,矿体厚度在5~20米缓倾斜矿床的开采。
在地下有用矿床开采中,采切布置(即采准、切割工程的布置)是任何地下采矿方法中的关键和核心,特别是其中的采场底部结构又直接主宰着采场结构、采场崩矿、采场搬运、岩层控制以及通风安全等技术问题。当前国内外生产矿山常用的采场底部结构有:漏斗结构、漏斗堑沟结构和平底结构。以上几种采场底部结构,所需掘进工程量大,结构复杂,矿损贫化较大,采场生产能力低,劳动条件较差。
本发明的任务是要提供一种简化的采场顶、底部结构,即将房柱结构用于采场的顶、底部,并将房柱结构与空场法、留矿法、或崩落法联合应用,以获得六种房柱联合采矿法。其目的在于降低采切工程量,以获得良好的通风安全和劳动条件,提高采场的生产能力,降低矿石损失和贫化,以及提高经济效益。
本发明的任务是以如下方式完成的:在地下有用矿床开采中简化采场顶、底部结构。其特征是在采场的底、顶部采用房柱结构进行切底或者切顶。所采用的房柱结构可以是圆柱、长柱或者连续矿柱结构。并将房柱结构与空场法、留矿法或崩落法联合应用,以获得如下六种地下联合采矿方法:
(1)“走向分段房柱切底空场联合采矿法”,如图1所示。此法的特征是在阶段内沿矿体走向划成分段或矿块。在分段内进行圆柱切底,由切底中向上钻凿平行中深孔,并进行分段崩矿。崩下矿石可采用大型电耙或遥控无轨设备进行空场下出矿。采后空区进行嗣后充填。此法适用条件:(A)矿体的上盘岩层一般在中稳、稳固或很稳固。(B)矿体下盘岩层一般在稳固、中稳或极不稳固。(C)矿体一般在稳固、很稳固或中等稳固以上。
(2)房柱切底全面空场联合采矿法,如图2所示。此法的特征是在斜长为50~60米的采场阶段内,沿走向划成区段(走向长度为300~500米),在区段内先沿走向进行房柱切底,由切底中沿走向全面向上崩矿,崩下矿石采用大型电耙或高效无轨设备进行空场下出矿,采后空区进行嗣后充填。此法由于沿走向全面回采,不需要保留采场间柱,可进一步降低矿柱损失。适用条件:(A)矿体的上盘岩层在稳固或很稳固以上。(B)矿体下盘岩层为稳固、中稳或极不稳固。(C)矿体在稳固、很稳固或中等稳固以上。
(3)“房柱切底全面留矿空场联合采矿法”,如图3所示。此法的特征是在采后空区暂时储存大量崩下矿石,然后连行空场下出矿,有利于挤压崩矿和集中出矿,可以进一步获得更多的合格块度,以及提高出矿效率和提高采场生产能力。回采工艺和适用条件与“房柱切底全面空场联合采矿法”相同。
(4)“房柱切底全面崩落联合采矿法”,如图4所示。此法的特征是随着全面回采,上盘岩层自行冒落。在回采工艺中,崩下矿石是在上盘崩落废石下进行出矿,为了防止矿损与贫化,一般应沿倾斜工作面进行均匀全面出矿。该法适用于矿体上盘岩层不够稳固或者很不稳固的难采矿床。
(5)“房柱切顶全面空场联合采矿法”,如图5所示。此法的特征是采用房柱切顶后,由其向下钻凿炮孔进行崩矿。适用条件:(A)矿体稳固性极差或较差,不宜在矿体内开掘井巷或矿房。(B)矿体的直接顶板不稳固甚至极不稳固,其厚度一般在2.5~4.0米以内。(C)矿体的间接顶板要求稳固或很稳固。
(6)房柱切顶全面留矿空场联合采矿法,如图6所示。此法的特征是采用房柱切顶后,由其向下钻凿炮孔进行崩矿。采后空区暂时储存大量崩下矿石,然后进行空场下出矿,有利于挤压崩矿和集中出矿,可以进一步获得更多合格块度,以及提高出矿效率和提高采场生产能力。适用条件与“房柱切顶全面空场联合采矿法”相同。所以当遇到矿体及直接顶板不稳固或极不稳固的难采矿体。
本发明的优点是降低采切工程量,以获得良好的通风安全和劳动条件,提高采场的生产能力,降低矿石损失和贫化,以及提高经济效益。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是“房柱切底全面空场联合采矿法”的正视图。
图2是图1沿线Ⅰ-Ⅰ的横向剖面图。
图3是图1沿线Ⅱ-Ⅱ的纵向剖面图。
图4是“房柱切底全面空场联合采矿法”的正视图。
图5是图4沿线Ⅰ-Ⅰ的纵向剖面图。
图6是图4沿线Ⅱ-Ⅱ的横向剖面图。
图7是“房柱切底全面留矿空场联合采矿法”的正视图。
图8是图7沿线Ⅰ-Ⅰ的横向剖面图。
图9是图7沿线Ⅱ-Ⅱ的纵向剖面图。
图10是“房柱切底全面崩落联合采矿法”的正视图。
图11是图10沿线Ⅰ-Ⅰ的横向剖面图。
图12是图10沿线Ⅱ-Ⅱ的纵向剖面图。
图13是“房柱切顶全面空场联合采矿法”的正视图。
图14是图13沿线Ⅰ-Ⅰ的纵向剖面图。
图15是图13沿线Ⅱ-Ⅱ的横向剖面图。
图16是“房柱切顶全面留矿空场联合采矿法”的正视图。
图17是图16沿线Ⅰ-Ⅰ的横向剖面图。
图18是图16沿线Ⅱ-Ⅱ的纵向剖面图。
参照图1、图2、图3采场结构:采场的阶段斜长为50~60米,采场的走向长度为30~80米。在各采场之间留有间柱。其斜长为8~10米。
采场布置:在采场内主要布置以下掘进工程:脉外阶段运输平巷〔1〕,脉内阶段平巷〔2〕,放矿漏斗〔3〕,间柱内上山〔4〕,间柱内联络道〔5〕,人行联络道〔6〕,圆柱切底〔7〕,向上炮孔〔8〕,切底内矿柱〔9〕以及间柱内炮孔〔10〕。
回采方法:首先在采场底部进行房柱切底,此例采用圆柱切底。圆柱切底高度为3~4米。圆柱直径为2.5~3.0米,圆柱间跨度为6~8米。随着圆柱切底,由切底中向上钻凿平行中深孔。各排平行中深孔可以采取分段崩矿。崩下矿石采用大型电耙进行空场下出矿。采后空区进行嗣后充填。
适用条件:(A)矿体的上部岩层应在稳固、很稳固或中等稳固以上。(B)矿体的下部岩层可以由稳固、中等稳固或者极不稳固。(C)矿体稳固性应在很稳固、稳固或中等稳固以上。(D)矿体倾角为0~35°。(E)矿体厚度在6~15米。
参照图4、图5、图6采场结构:采场的阶段斜长为50~60米,采场的走向长度为300~500米。在阶段内划成区段、在区段内先沿走向进行房柱切底,由切底中沿走向全国向上崩矿,崩下矿石在空场下出矿。采后空区进行嗣后充填。
采场布置:在采场内主要布置以下掘进工程:脉外阶段运输平巷〔1〕,脉内阶段平巷〔2〕,放矿漏斗〔3〕,人行联络道〔4.5〕,切割上山〔6〕,房柱切底〔7〕,区段间柱〔8〕,向上炮孔〔9〕以及阶段间柱〔10〕。
回采方法:采场的阶段矿柱为8~10米。在区段一端,沿矿体下盘的矿体内进行房柱切底,切底高度为2.5~4.0米。矿柱间距为8~10米。随着圆柱切底沿走向推进,在切底中向上钻凿中深孔。并沿走向分段进行崩矿。崩下矿石采用大型电耙进行空场下出矿。采后空间进行嗣后充填。
适用条件:(A)矿体的上盘岩层一般应在稳固或很稳固以上。(B)矿体的下部岩层可以由稳固、中等稳固或极不稳固。(C)矿体稳固性应在很稳固、稳固或中等稳固以上。(D)矿体斜角为0~35°。(E)矿体厚度在6~15米。
参照图7图8图9,采场结构:采场的阶段斜长为50~60米,采场的走向长度为300~500米。在阶段内划成区段,在区段内先沿走向进行房柱切底,由切底中沿走向全面向上崩矿,在采后空区暂时储存大量崩下矿石。
采场布置:在采场内主要布置以下掘进工程:脉外阶段运输平巷〔1〕,脉内阶段平巷〔2〕,放矿漏斗〔3〕,人行联络道〔4.5〕,房柱切底〔6〕,区段间柱〔7〕,向上炮孔〔8〕,崩下矿石〔9〕,阶段矿柱〔10〕。
回采方法与适用条件与“房柱切底全面空场联合采矿法”相同。此法采用暂时留矿,不仅有利于挤压崩矿和集中出矿,从而可以进一步获得更多的合格块度以及提高出矿效率和提高采场生产能力。
参照图10图11图12,采场结构:采场的阶段斜长为40~60米,在各采场之间留有间柱,其斜长为10米。房柱切底高度为2.5~3.5米,矿体厚度为5~15米。
采场布置:在采场内主要布置以下掘进工程:脉外阶段运输平巷〔1〕,脉内阶段平巷〔2〕,放矿漏斗〔3〕,房柱切底〔4〕,人行联络巷〔5.6〕,矿体〔7〕,崩下矿石〔8〕,崩落废石〔9〕。
回采方法:此法与前述方法不同之点,就在崩下矿石是在上盘废石下进行出矿;因此,为了防止矿损与贫化,一般应沿倾斜工作面进行均匀出矿。
适用条件基本上与前述方法相同,不同之点就是矿体上盘岩层不够稳固或很不稳固。
参照图13图14图15,采场结构:采场的阶段斜长为50~60米,矿体倾角为0~30°。在各采场之间留有间柱其斜长为8~10米。此法的基本特征是在厚度为5~15米的矿体中采用房柱结构切顶。切顶高度为2.5~4.0米。
采场布置:在采场内主要布置以下掘进工程:脉外阶段运输平巷〔1〕,脉内阶段平巷〔2〕,放矿漏斗〔3〕,人行联络道〔4、5〕,切割上山〔6〕,人行上山〔7〕,切割平巷〔8〕,阶段间柱〔9〕,区段间柱〔10〕,房柱切顶〔11〕,向下中深孔〔12〕。
回采方法:此法与前述“房柱切底全面空场联合采矿法”不同之点为:(A)前者是用房柱切底,后者改用房柱切顶。(B)前者采用向上炮孔,后者采用向下炮孔。
适用条件:此法与前述“房柱切底全面空场联合采矿法”不同之处主要有以下几点:(A)矿体稳固性极差或较差,不宜在矿体内开掘井巷或矿房。(B)矿体的直接顶板不稳固,甚至极不稳固。
参照图16、图17、图18采场结构:采场的阶段斜长为50~60米,矿体厚度为8~10米,矿体斜角为0~36°。在各采场之间留有间柱,其斜长为8~10米。此法采用房柱切顶,切顶高度为2.5~4.0米。
采场布置:在采场内主要布置以下掘进工程:脉外阶段运输平巷〔1〕,脉内阶段平巷〔2〕,放矿漏斗〔3〕,人行联络道〔4、5〕,人行天井〔6〕,房柱切顶〔7〕,切割平巷〔8〕,阶段矿柱〔9〕不稳直接顶板〔10〕,矿体〔11〕,向下中深孔〔12〕,崩下矿石〔13〕。
回采方法和适用条件:此法与前述“房柱切底全面留矿空场联合采矿法”不同之点是:(A)前者是用房柱切底,后者改用房柱切顶。(B)前者采用向上炮孔,后者采用向下炮孔。另一方面此法与前述“房柱切顶全面空场联合采矿法”不同之点是前者没有留矿。后者在采后空区暂时储存大量崩下矿石,然后进行空场下出矿,有利于挤压崩矿和集中出矿,可以进一步获得更多的合格块度。此法适用条件与“房柱切顶全面空场联合采矿法”相同。同时此法具有前述两种方法的共同优点,所以当矿体及其直接顶板不稳固或极不稳固时即属于一种难采矿体应用此法可以获得最佳效益,实属一种最佳的地下采矿方法。

Claims (6)

1、房柱联合采矿方法,其特征是在采场的阶段内沿矿体走向划成分段或矿块,在分段内进行房柱切底,切底的高度为2.5~4.0m,跨度为6~12m,由切底中向上钻凿平行炮孔,各排平行炮孔可以采取分段崩矿,崩下矿石可采用大型电耙或遥控无轨设备进行空场下出矿,采石空区进行嗣后充填,此法将房柱结构与空场法联合应用以获得走向分段房柱切底空场联合采矿方法;适用于矿体倾角为0~35°,矿体厚度为5~20m,矿体的上盘岩层在中稳、稳固或很稳固,矿体下盘岩层在稳固、中稳或极不稳固,矿体在稳固、很稳固或中等稳固以上的缓倾斜矿床的开采;所采用的房柱结构可以是圆柱、长柱或者连续矿柱结构。
2、房柱联合采矿方法,其特征是在斜长为50~60m的采场阶段内划成区段,走向长度为300~500m,在区段内先沿走向进行房柱切底,切底高度为2.5~4.0m,跨度为6~12m,矿柱间距为8~10m,由切底中沿走向全面向上崩矿,崩下矿石采用大型电耙或高效无轨设备进行空场下出矿,来后空区进行嗣后充填,将房柱结构与空场法联合应用以获得房柱切底全面空场联合采矿方法;此法由于沿走向全面回采,不需要保留采场间柱,适用于矿体倾角为0~35°,矿体厚度为5~20m,矿体的上盘岩层在稳固或很稳固以上,矿体下盘岩层在稳固、中稳固或极不稳固,矿体在稳固、很稳固或中等稳固以上的缓倾斜矿床的开采;所采用的房柱结构可以是圆柱、长柱或者连续矿柱结构。
3、房柱联合采矿方法,其特征是在斜长为50~60m的采场阶段内划成区段,走向长度为300~500m,在区段内先沿走向进行房柱切底,切底的高度为2.5~4.0m,跨度为6~12m,矿柱间距为8~10m,由切底中沿走向全面向上崩矿,在采后空区暂时储存大量崩下矿石,有利于挤压崩矿和集中出矿,将房柱结构与留矿法、空场法联合应用以获得房柱切底全面留矿空场联合采矿方法;适用于矿体倾角为0~35°,矿体厚度为5~20m,矿体的上盘岩层在稳固或很稳固以上,矿体下盘岩层在稳固、中稳固或极不稳固,矿体在稳固、很稳固或中等稳固以上,所采用的房柱结构可以是圆柱、长柱或者连续矿柱结构。
4、房柱联合采矿方法,其特征是在斜长为40~60m的采场阶段内采用房柱切底,切底高度为2.5~3.5m,跨度为6~12m,由切底中沿走向全面向上崩矿,随着全面回采,上盘岩层自行冒落,崩下矿石是在上盘崩落废石下沿倾斜工作面进行均匀全面出矿,各采场之间留有间柱,其斜长为10m,此法将房柱结构与崩落法联合应用以获得房柱切底全面崩落联合采矿方法;适用于矿体倾角为0~35°,矿体厚度为5~15m,矿体上盘岩层不够稳固或很不稳固的难采矿床;所采用的房柱结构可以是圆柱、长柱或连续矿柱结构。
5、房柱联合采矿方法,其特征是在采场的阶段斜长为50~60m,在倾角为0~30°,厚度为5~15m的矿体中采用房柱切顶,切顶高度为2.5~4.0m,跨度为6~12m,由切顶中向下钻凿炮孔进行崩矿,各采场之间留有间柱,其斜长为8~10m,此法将房柱结构与空场法联合应用以获得房柱切顶全面空场联合采矿方法;适用于矿体稳固体稳固性极差或较差,不宜在矿体内开掘井巷或矿房。矿体的直接顶板不稳固甚至极不稳固,其厚度在2.5~4.0m以内,矿体的间接顶板要求稳固或很稳固;所采用的房柱结构可以是圆柱、长柱或者连续矿柱结构。
6、房柱联合采矿方法,其特征是在采场的阶段斜长为50~60m,在倾角为0~35°,厚度为8~10m的矿体中采用房柱切顶,切顶高度为2.5~4.0m,跨度为6~12m,由切顶中向下钻凿炮孔进行崩矿,采后空区暂时储存大量崩下矿石,然后进行空场下出矿,各采场之间留有间柱,其斜长为8~10m,此法将房柱结构与留矿法、空场法联合应用以获得房柱切顶全面留矿空场联合采矿方法;适用于矿体及其直接顶板不稳固或极不稳固;间接顶板一定要求稳固或很稳固;所采用的房柱结构可以是圆柱、长柱或连续矿柱结构。
CN86100824A 1986-01-31 1986-01-31 房柱联合采矿方法 Expired CN8610082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86100824A CN86100824B (zh) 1986-01-31 1986-01-31 房柱联合采矿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86100824A CN86100824B (zh) 1986-01-31 1986-01-31 房柱联合采矿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86100824A CN86100824A (zh) 1986-10-08
CN86100824B true CN86100824B (zh) 1988-03-02

Family

ID=48012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86100824A Expired CN86100824B (zh) 1986-01-31 1986-01-31 房柱联合采矿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8610082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67973B (zh) * 2009-07-28 2012-10-31 鞍钢集团矿业公司 空场—崩落组合采矿方法
CN101858217B (zh) * 2010-05-18 2012-03-21 中南大学 房柱变换式盘区上向分层充填采矿法
CN101881169A (zh) * 2010-06-25 2010-11-10 东北大学 一种分段留矿崩落阶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
CN109139015B (zh) * 2018-10-16 2020-06-23 长沙矿山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分条掏切式空场采矿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86100824A (zh) 1986-10-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05129B (zh) 采矿环境再造连续采矿嗣后充填采矿法
CN105019904B (zh) 基于采矿机的缓倾斜薄矿脉机械化连续开采方法
CN100554642C (zh) 一种长壁综采回收房式开采煤柱的方法
CN104989404A (zh) 急倾斜薄矿体脉内伪倾斜落矿中深孔采矿法
CN108625856A (zh) 一种地下矿山相邻两个采场一条出矿巷的采矿方法
CN102635356A (zh) 急倾斜薄矿脉多爆破自由面中深孔采矿法
CN101302931B (zh) 一种仓房采煤后的复采和边角煤回采的方法
WO2023005072A1 (zh) 一种急倾斜脉状矿体的空场采矿方法
CN102128033A (zh) 一种连续崩落采矿方法
CN102434161A (zh) 缓倾斜中厚矿体无阶段沿走向分条连续嗣后充填采矿法
CN109057798A (zh) 一种适用于缓倾斜磷矿床的壁式充填采矿方法
CN101725351A (zh) 充填法采场底柱回收采矿法
CN86100824B (zh) 房柱联合采矿方法
CA1178979A (en) Mining method
CN112196537B (zh) 急倾斜中厚矿体的中直径深孔复合拉槽工艺
CN1195149C (zh) 磷矿开采的锚杆护顶分段空场法
CN1067290A (zh) 房柱式崩落采矿法
CN104989402A (zh) 一种用于石灰岩地下矿山开采的中深孔房柱采矿法
CN110886612A (zh) 一种适合缓倾斜中厚矿体连续开采的采矿方法
CN110905513A (zh) 一种缓倾斜薄矿体开采方法
CN1008463B (zh) 分条崩落空场采矿方法
CN101201004B (zh) 一种采煤方法
CN115653602A (zh) 一种预留间隔式矿柱上向进路充填采矿法
CN109026003B (zh) 一种缓倾斜极薄矿脉软岩矿体的螺旋钻采矿机连续采矿法
SU1155757A1 (ru) Способ разработки месторождений полезных ископаемы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3 Decision
GR02 Examined patent app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