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85109141A - 啮齿类动物捕捉器 - Google Patents

啮齿类动物捕捉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85109141A
CN85109141A CN85109141.5A CN85109141A CN85109141A CN 85109141 A CN85109141 A CN 85109141A CN 85109141 A CN85109141 A CN 85109141A CN 85109141 A CN85109141 A CN 851091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door
rodent
container
trap accor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8510914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6840B (zh
Inventor
梅尔文·M·梅尔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US06/718,553 external-priority patent/US4578892A/en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ublication of CN851091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85109141A/zh
Publication of CN100684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6840B/zh
Expir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MCATCHING, TRAPPING OR SCARING OF ANIMALS; APPARATUS FOR THE DESTRUCTION OF NOXIOUS ANIMALS OR NOXIOUS PLANTS
    • A01M23/00Traps for anima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MCATCHING, TRAPPING OR SCARING OF ANIMALS; APPARATUS FOR THE DESTRUCTION OF NOXIOUS ANIMALS OR NOXIOUS PLANTS
    • A01M23/00Traps for animals
    • A01M23/16Box traps
    • A01M23/20Box traps with dropping doors or slid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MCATCHING, TRAPPING OR SCARING OF ANIMALS; APPARATUS FOR THE DESTRUCTION OF NOXIOUS ANIMALS OR NOXIOUS PLANTS
    • A01M23/00Traps for animals
    • A01M23/02Collecting-traps
    • A01M23/04Collecting-traps with tipping platforms
    • A01M23/06Collecting-traps with tipping platforms with locking mechanism for the tipping platform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MCATCHING, TRAPPING OR SCARING OF ANIMALS; APPARATUS FOR THE DESTRUCTION OF NOXIOUS ANIMALS OR NOXIOUS PLANTS
    • A01M23/00Traps for animals
    • A01M23/16Box traps
    • A01M23/18Box traps with pivoted closure flap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est Control & Pesticid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Insects & Arthropod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 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By Using Micro-Organisms (AREA)

Abstract

一种啮齿类动物捕捉器,特别适用于捕捉诸如鼠类的小动物。它具体包括有二块相交成钝角的相邻底板的可变长形盒子,一个装有簧铰链的门。动物进入盒内跳动时,门便自行关闭,盒子安坐在二块底板中的第一块上,盒门升起开着让动物进入。当它走近放诱饵的地方,使第二块底板面下降,即第一块底板面上升使盒门离地,门便关闭捉到动物。其次捕捉器盒内还装有一块独具的斜板使盒子的外壳部位固定和保持稳定的构形。

Description

本发明涉及一种动物捕捉器,具体的讲特别适合于捕捉家鼠、地鼠、田鼠及其它啮齿类小动物,本捕捉器弃留两便,在捉住动物后也可以连盒带鼠一起丢弃而毋需一定取出动物。
在过去捕捉动物的技术中,曾经设计过许多构造不同的捕捉器,企图提供既可靠又便宜的装置来捕捉和清除掉小动物诸如鼠类的啮齿类动物。目前常用的捕鼠器是大家都知道的弹簧诱饵装置。这种装置以前在商业上取得过成功,因为它的设计简单,价格又比较低。但不幸的是这种弹簧诱饵捕捉器在许多方面都存在着缺点。
其中一个缺点是:在安放捕捉器时,如果用于夹死啮齿类动物的绷紧的弹簧无意中脱扣就会损伤正在操作中的人的手或身体的其他部位。这种受损伤的危险对小孩或家养的小狗小猫就更为可虞,因为他们或它们对这玩意儿的好奇心特别大。老式廉价捕鼠器的另外一个大缺点是看到或者甚至于要去清洗被捕捉致死的啮齿类动物的血污和它的尸体部份使人感到恶心。
这样,人们长期愿望需要一种既简单、在价格上又便宜的捕捉器,其至少不比上述老式弹簧负荷捕捉器贵,而且克服了弹簧负荷捕捉器的那些主要缺点,人们进行过许多尝试来提供达到这些要求的捕捉器。然而既要价格便宜、构造简单还加上安全可靠的这种令人满意的捕捉器至今尚未问世,因此还没有满足这种长期以来的需要。就此例举以下几个在不同程度上与本发明有关的捕捉器发明:
1,240,248    pease    et    al
1,273,185    Reich
1,581,297    Schmuck
Pease,et    al专利是一种锥形的管子状动物捕捉器,它本身的大部份重量集中于开口的一端。这个开口可以用沿着两边门槽上下垂直行动的门来关闭。当动物跑进捕捉器时,其本身重量使捕捉器由于失去平衡而向后倾,门便关闭,捉住动物。Reich专利也具有相似的思路,其动物捕捉器是一个信箱形状的管子,可以围绕一个支脚转动。支脚是整体的一部份并与门成直角。当动物重量迫使管子围绕支脚向后倾转时,支脚向前倾倒而关闭管门。在前方板的一个位置保证捕捉器的本身重量使捕捉器向前倾斜到此位置,直到小动物进入捕捉器后而变位。
Schmuck专利是另外一种采用相似思路设计的方法,它用方形的管子也是平衡在一个V形支架上。管子的开口一端开始是向下倾斜的,有一个可以在两边平行门槽自动下降的门。当动物的重量迫使管子的后面部份下降时,前面开口部份则上升。
可以看到所有这些上述已有技术的专利所提供的动物捕捉器都力图克服上述老式弹簧负荷捕捉器的缺点。更具体地讲,每一种设计方法都是要避免上面所提到的使用者在安放捕捉器时容易受到损伤的危险,又都是要想笼住被捉的动物而毋需看到或清洗像弹簧式捕捉那样所造成的污垢。但不幸的是为了能替代上述老式的廉价捕捉器,在克服这些缺点的同时,这些专利方法也带来了其他在商业上的不利和不足,例如:每一种上述的已有技术的专利,门的关闭构造过于复杂而又不可靠,因而减少了捕捉住小动物的机遇。不仅于此,每一种方法的设计外形,一般来讲也太复杂,不适于廉价制造的工艺技术要求,因此不能低价生产而失去在市场上与老式弹簧负荷捕捉器相竞争的能力。
本发明采用均匀整体的盒式构造,专门为廉价技术诸如模子注塑等制造方法而设计的,既使用可靠而又对使用者没有损伤危险,因此它克服了上述已有技术的那些缺点。再则,本发明采用了整体型的门,构造简单又可靠。门的构造只是为了翻下来关闭住进入捕捉器的动物而设。上述的整体翻转门和捕捉盒的新颖形式是本发明的第一种装置的独具的基本外貌。更具体地讲,不像上述已有技术那样相对复杂的构造,本发明的第一种装置的捕捉盒是由两块整体牢固的相互之间形成角度的方形、园柱形部份组成。当啮齿类动物的本身重量进入盒子的最后部位时,门便关闭、捉住了里面的啮齿类动物。总之,不像前述的已有技术,本发明的捕捉盒并无附有支架、支脚或特别形状的结构,而具有的是独特光滑平面装置。那些附加结构会使设计复杂、价格增加。
本发明的第二种装置采用前述第一种装置相似的原理,但是它的外壳固定不动。这种装置用在不适于外壳部份转动的地方。
因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能减少或完全克服已有捕捉器的致命缺点,又仍能保持廉价制造,在商业上又较老的传统设计更具吸引力。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坚固均匀的整体结构,特别适合于低廉的模子注塑生产或比较低廉的其他制造技术。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使用可靠而又对使用者无损伤危险的啮齿类动物捕捉器,而且达到其构造价格之低廉足以和传统的弹簧负荷式捕捉器在商业上能相互竞争。
本发明还有进一步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可靠而又低价的啮齿类动物捕捉器。这种捕捉器可以通过啮齿类动物的本身重量自行捕捉动物。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和优点,以及其他目的和优点可以从以下的对发明的最佳装置的附图加以描述来得到充分了解:
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种装置的三向构造图;
图2为本发明图1中的构造的侧视图;
图3为本发明图1中的构造的侧面剖视图,表示如何捕捉啮齿类动物;
图4为本发明图1中的构造的侧面剖视图,表示本发明是如何使用的;
图5为本发明的第一种装置的第二种构造的三向图;
图6为本发明图5中的构造的侧视图,采用互换使用的门结构;
图7为本发明图5中的构造的侧视图,表示使用互换门结构的情况;
图8为本发明图5中的构造的底视图,表示最佳门构造的使用情况;
图9为本发明的第一种装置的第二种构造的侧视图;
图10为本发明的第二种装置的三向图;
图11-14相应地为第二种装置的外貌的前视、俯视和后视图;
图15、16、17为第二种装置的剖视图,表示内部情况及其使用方法;
图18、19相应地为本发明的第二种装置的互换构造的侧视图和三向图。
首先看图1-4,本发明的啮齿类动物捕捉器10是由顶盖14、两个长形的侧面16、一个后墙面18、底面20和22以及门24所包围的各部份组成。门可以把洞25关闭,盒器12最好用光滑的轻质塑料做成,厚度约为1/16英吋,最好是半透明的,底面20、22形成的钝角约为160°左右。往后大家也可以看到本发明的两个平面20和22之间的夹角各大于160°也可以用,比160°小一些当然更好。最佳夹角的幅度在140°-170°之间。盒器顶盖14最好不用平的,比如用局部园或曲线形的。顶盖14见本发明第一种装置(图1)或三角形顶盖线构造44等往后还要连同图5来一起加以讨论。这里所表示的顶盖线一般地讲是平行于沿盒器12长向的相应底面20和22的。可以看到顶盖线可以直接得到一个均匀的轮廓来确定,它是在后墙18和直接相邻门24之间那地方的一条直线。
从图1可以看到紧密的方形门全部封闭住盒器12的洞口25的情况。门24最好在顶盖14端部的突出部份38处用铰链簧36和盒器12相连接。为了减低制造价格,门24最好用盒器12其他部份相同多余下来的材料来制作。簧铰链做在同一条应力线上,或者在门24和突出部份38相交的凹处做簧铰链。这样门24就可以位在洞口和相对于盒器12的关闭位置之间自由开启和关闭。一个整体就这样做成了。门24从铰链36处伸到底面22,最好是有足够的长度一直延伸到底面22的下面一些,见图2。
在有一种装置中,门24装有插销26。插销26的顶端垂直于钩子28,如图3及4。最好见图4和8,盒器12的底面22有一个洞孔30,它位于底面是用来当门完全关闭时承接钩子28的。当啮齿类动物进入捕捉器之后,钩子28和洞孔30共同工作以保证门处于紧闭位置。另一种保证门24处于紧闭状态的是采用磁铁32,把它放在盒器12的里面,靠近洞口25的地方,可以把它胶合在底面22的内平面上。此外,门24可以采用磁铁反应材料或涂上一层合适的金属或镶上一层合适的金属,使它们固定在内表面,这样门处于完全关闭位置时,就和磁铁32紧紧相贴。
再请看图3和4,本发明的捕捉器10最好使用合适的诱饵。诱饵的种类可以是一片乳酪或腌肉,或其他类似的食物,或者用特别吸引啮齿类动物的化学代用品。这种气味最好能散发在捕捉器的周围附近处,能很快的为啮齿类动物所闻到和觉察到。
本发明的捕捉器10的操作可详见图3和图4。更具体来讲,捕捉器10如图3所示安放。盒器12的位置座落在底面22上,洞口25和斜面的支撑直接相邻,后墙18的位置则相对升高了。在此位置时,重心在底面22之上。另外,门24处于开启状态,它是从洞口25围绕铰链36向外开启的。因此,门24实际上先是安放在地面上的,而插销26这时就成为门24从洞口25向外开启的支点。在这种构造中,从诱饵34发出的气味只能从捕捉器10通过洞口25散发出来,因为盒器12的其他几个部份都是与空气隔绝的。气味引诱盒器附近的啮齿类动物。啮齿类动物在决定进入捕捉器之前也许会仔细察看盒器。由于这个原因,盒器最好用半透明的材料做成,尤其是与后墙18相邻的范围,以便小动物在进入之前可以看到捕捉器内的诱饵的位置。门24从洞口25向外开启着,以便任何啮齿类动物都能进入盒器12的洞口25而被捉住。当啮齿动物进入时首先是它的身体重量压在底面22上。在这里它可以更易察觉到并闻到诱饵34的香气而吸引住。
当它进一步进入盒器12,逐渐接近诱饵34时,它的注意力集中在诱饵上,此时它的重量则由底面22转移到底面20上去。其结果是,它的重量给盒器12的底面20以足够的重力而转动了盒器,见图3和4。这里可以看到底面20接触到下面的支承面。同时底面22连同洞口25、铰链36以及门24一起上升。这样,该啮齿类动物使整个物体的重心移到了底面20之上的某一点上。很清楚,门24的上升放松了插销26。插销26以前是由底面结构支承的,而现在由于上升而使门24处于关闭位置。这是由于重力的反应所产生的结果,这种结果是由门的自重或由门和固定的金属层或磁铁的总和所造成的。门的动力或动量使它关向洞口25而使门和侧墙16的端部以及确定洞口25的底面20紧密衔接。同样,使磁铁32和门24的金属面相紧贴,这样便可保证门处于关闭的位置。
此外,在这特殊的装置中,见图3及4,插销26的钩子28插进洞口30,从而进一步保证了门处于关闭位置,更具体地讲,如果当啮齿类动物企图逃跑,他必须走向门24,此时重量会再次转到底面22上,这样后墙18重新又上升,而底面22又与地面相接,捕捉器10的活动位置见图2,被捉住的啮齿类动物的重量保证了钩子28和洞孔30的相对位置,从而保证了门24的紧密关闭,这样,啮齿类动物就没有潜逃的可能。
捕捉器10的门的关闭,使得用户看到捕捉器的升降,而深信小动物已被关在里面了。用户当然可以把门24打开把动物抛弃。本设计由于结构独特,构造的制作极为便宜,因此最好把整个捕捉器连同关在里面的啮齿类动物一起抛弃。啮齿类动物由于捕捉器中空气密闭,当门24紧闭数分钟之后小动物已窒息而死。
本发明的第一种装置的交替构造见图5,图5中啮齿类动物的捕捉器40是由容器42组成,它由包围整个顶盖44的容器42,二个长侧边48,后墙50以及底面52和54所组成。洞口55被门64关紧着或被结构更简单的门56关紧,门56是一种没有插销的平面结构。本发明的第一种装置的构造见图1-4是没有顶盖的结构,更具体地讲(见图5),本发明的顶盖44可以呈三角形,可以铸成与瓦屋顶外貌相似,以增加捕捉器外形的装饰性来取得市场的销售,像捕捉器10的顶盖14的园形或曲线形(见图1)以及图5中的捕捉器40的瓦屋面结构,可以有平面60的端部而没有洞口55,可以使以前所说的同样形式的铰链58具有方便的连结,如同第一种装置所示的,门64又是一种牢固的方形结构,其使用上述插销26(见图1-4),因而插销62的有关构造也与图8所示插销26相同,可以与本发明一同使用的交替门构造见图6和7,图中看到门56伸展到底面54以下,底面54连同平面60以及长侧面48,决定了洞口55,无插销门56同样可由底面来承受见图7所示的位置,其中门56的长度足以接触底面时,仍能留有进入洞口55的余地,以便啮齿类动物可以进入捕捉器40。可以看到捕捉器40的第一种装置的使用,无论用门64包括插销62或用没有插销的门56,与上述捕捉器10的构造相同,更具体的讲,捕捉器的安放是靠门64开启,把捕捉器安放在一个底面54与地面相接触的位置,此时底面52和后墙50处于上升位置,当啮齿类动物的重量作用在容器的内部,并在底面52之上时,捕捉器40向顺时针方向转动,以至门自动地转向关闭位置,使洞口55密闭,捉住动物,在图9中可以看到,顶面72和74,以及底面76和78都是平坦的平面,这种结构的优点在于价格特别低廉,是本发明第一种装置的实施例。
从图10到14,看到第二种装置的详细描述也是采用上述第一种装置相类似的操作原理,但外壳位置是固定不变的,这种装置适用于环境不允许外壳转动的不太实际或不太理想的情况下,从图10-17可以看到第二种装置80是由方形外壳81做成,这种外壳包括顶面82,二个细长侧墙84、86、后墙面88以及底面89。余下的表面是由可转动的铰链门90(图10所示为全部开启,而图17所示为全部关闭)所组成。门90是绕铰链91开启和关闭(见图17),底面89在端部斜坡92处和门90关闭位置相邻,此相对平滑的斜坡面92吸引了窥视笼子入口的啮齿类动物的注意力。
紧接着斜坡面92往里就是一块斜板93,他至少与底面89的内表面一部分相接触,斜板93是一块方形的细长板,有二个表面,即入口表面96和上升表面94,其相互呈钝角,表面94和96的功能与图1-9所示本发明的第一种装置的底面相类似,总之在本发明这一种装置中,斜板93有一个细长园柱形构造的支撑点95,这支点的宽度与外壳81的侧墙84和86之间总宽度相等,他是用一个轴99来定位的,这轴99是穿在一对洞孔100之间的,二个洞孔的相应位置在侧墙84与86上面,此外,见图17,斜板93还有一个捕捉器板98,这个捕捉器板98是用铰链102铰链在进口表面96上面,当捕捉器准备捕捉啮齿类动物时,铰链102的位置就在斜坡92的后面。另外见图15,16和17,底面89的内表面由许多呈锯齿三角形的缺口97做成,其宽度和侧墙84和86之间的底面89相同,从图17可以看到锯齿形缺口97是用来接受捕捉器板98的端部的,以免斜板93在啮齿类动物被捉以后再次开启,以后还会详述。本发明的第二种装置的使用情况可从图16、17中看到,更具体地讲,在图16中,本捕捉器80原先是用来捕捉啮齿类动物或其他动物的,当门90处于全部开启位置时以及斜板93的位置正好是表面94升高到捕捉器底面89之上,而入口表面96则处于最低的位置并与斜坡面92的顶部相平,可见,在此构造中,捕捉板98是全部围绕铰链102平行折叠着的,同时也同入口表面96紧密接触着,实际上是支撑着进口表面,以便与之完全平行,并离开外壳81的底面89的,当家鼠、地鼠或其他啮齿类动物进入捕捉时,受到各种诱饵的吸引,根据要捕捉什么样动物而采用什么样的诱饵。动物进入捕捉器,开始时,所有重量在斜板93的进口表面96上,总之当动物向前深入捕捉器时,他被诱饵所吸引,重量就随即落到斜板93的作用表面94上,从而引起斜板围绕支点95转动,直至转到斜板设置的位置,如图17所示。同时由于重力的作用,会迫使捕捉板98围绕铰链102旋转,直到捕捉板98的端部进入锯齿形缺口97中的一个缺口。此捕捉板98的这个位置,相对于进口表面96,他用铰链102与之相连接,这就很明显地避免了进口表面再次与底面89相平行而打开入口,这就是说,避免了整个斜板从图17所示的位置再次移动,因而入口表面96被迫保留在上升的位置上,如图17所示,避免了被捉捕的动物本身的重量移到入口表面,企图逃跑的可能性。
本发明的第二种装置如图10-17所示是用来捕捉各种不同的动物,包括啮齿类动物,但发现它特别对捕捉较大的啮齿类动物较有效,诸如田鼠、地鼠,它与本发明的第一种装置不同,第一种装置的门是起作用的,自动地关闭,它不仅关闭了捕捉了的动物,也用来窒息动物。第二种装置的门90如图10-17所示,他的用途仅用来达到唯一这目的,就是允许用户关闭捕捉器门,并窒息所捕捉的动物,然而,门90不是用来捕捉动物,而这是斜板93和捕捉板98共同起的作用。总之,如果捕捉的目的是为了关紧门来窒息动物的话,那末在市面上可以买到那种窒息动物用的门90的,虽然门90的构造是需要用手关闭捕捉器来达到窒息动物的目的,那就可以看到有许多各种不同的门90和斜板93或捕捉板98的连接法,目的是在于用一种方法来自动关闭门,在斜板93活动的同时,自动关闭门90。
图18和19是第二种装置的交替构造,在图18和19中可以看到捕捉器110是由细长的端部开启而用一个端帽114盖上的管子112所组成,端帽114是用来压住管子112的开启的一端,顶对着捕捉器110的入口一端,端帽也可以是有空气通道116和一对翼片118,后者的目的在于用来对端帽加压,达到端帽和管子112接上或卸下的目的,端帽114有二个优点,即可以使捕捉器的制造价格更低,和可以在对着入口的管子112的一端,塞进诱饵盘120,斜板的活动表面最好有一个空位122,以便放置诱饵盘120,为了降低生产价格,管子112是用塑料挤压法生产,只有容器的端帽部分是采用注塑技术,那些对本发明的使用已经熟悉的人,已经清楚地了解这个啮齿类动物捕捉器的优点,它已远远超过了老的方法,并且已经克服了他们的缺点,具体地讲,本发明提供了一个可靠而又安全的啮齿类动物捕捉器,这种捕捉器价格低,足以有市场竞争的能力。而且远较传统的弹簧负荷啮齿类动物捕捉器更吸引人,这种容器装置的捕捉器可以立即连同啮齿类动物一起丢掉。
由于申请人在这方面成功的结果,现已有了很多改进和增加做为例子,许多其他种类的容器和屋面几何形,无疑可以提供满意的操作和提供所有突出的优越性,而避免了已有技术的突出的缺点,然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增加都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之内,本发明的范围仅受本发明权利要求书的限制。

Claims (19)

1、一种啮齿类动物捕捉器包括:
一个可容啮齿类动物进入洞口的容器,该容器至少有二个互相成钝角的底面,当该容器坐落在该底面的第一块板上时,该洞是上升的,当容器坐落在第二块底面上时,该洞口没有上升,
一扇铰链门,当该洞口上升时,所述门将关闭该洞口,而当该洞口未上升时,所述的门则处于所述洞口上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啮齿类动物捕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重心在上述的第二块底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啮齿类动物捕捉器,其特征在于,当啮齿类动物的位置基本上处在该容器内的第一块底面上时,所述的重心转移到该第一块底面上的一点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啮齿类动物捕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门是铰链在该洞口的顶部,其长度长到当该洞口没有上升时,足以使门保持半开和使门处于该洞口上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啮齿类动物捕捉器,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一块固定在该容器内部的磁铁,它紧靠该洞口,一块装在该门上的磁性材料,当该门关闭该洞口时,用于同磁铁闭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啮齿类动物捕捉器,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在所述的门上装有一插销和在该容器上装有接受该插销的装置,当此门关闭该洞口时,起锁门作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啮齿类动物捕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插销上有一个钩子,接受插销的装置包括一个在所述的第二块底面上的洞孔,该洞孔的位置恰好接受该钩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啮齿类动物捕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钝角幅度大小大体为140°-17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啮齿类动物捕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钝角约为160°。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啮齿类动物捕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二块底面是相连接的。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啮齿类动物捕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洞口是啮齿类动物进入该容器的唯一入口。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啮齿类动物捕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容器和门是一个统一结构的整体部份。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啮齿类动物捕捉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引诱啮齿类动物进入该容器和第一块底面上的装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啮齿类动物捕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容器包括一个三角形横断面的顶部表面,用来做成瓦屋面的外貌。
15、一种啮齿类动物捕捉器包括:
一个可容啮齿类动物进入洞口的容器,
一块所述容器内的斜板,它由第一和第二块表面组成正块平面,所述第一块和第二块表面相互成钝角,并且有一个连在容器上的支点用来转动该容器内的斜板,该支点的位置相对于该第一和第二块正块平面,这样,该第一块表面的原来位置基本平行于紧靠洞口的该容器的底面,而该第二块表面的原来位置处于该底面的上部,
一块紧靠洞口的铰链在该第一块正块平面上的捕捉器板,当该第二块表面上升时,用来作为连接平行于介于第一块正块平面和底面之间的第一块正块平面上,在底面上用于维持该捕捉器板的一个自由端的装置,当所述第一平面相对于该底面上升时,此装置能避免第一平面回复至平行于该底面的位置,这样当啮齿类动物的重量加于该第二表面上时,该第一平面便上升,从而起到为捕捉该啮齿类动物锁闭该洞口的作用。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啮齿类动物捕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面上的装置至少包括一个接受捕捉器板自由端。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啮齿类动物捕捉器,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一个铰链在所述容器上的门,该门相邻于所述的洞口,用于封闭该洞口。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啮齿类动物捕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斜板的重心位于所述支点的第一表面边上。
19、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啮齿类动物捕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容器包括一根细长的管子,其每一端有一洞口,并用端帽压在该管子一端的洞口上,其面对入口,该端帽将实际关闭该管子一端洞口,籍此,可选择性地将诱饵放置在端帽邻近的容器内。
CN85109141A 1985-04-01 1985-11-30 啮齿类动物捕捉器 Expired CN100684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06/718,553 US4578892A (en) 1985-04-01 1985-04-01 Rodent trap
US718,553 1985-04-01
US77216085A 1985-09-03 1985-09-03
US772,160 1985-09-0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85109141A true CN85109141A (zh) 1986-10-01
CN1006840B CN1006840B (zh) 1990-02-21

Family

ID=271099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85109141A Expired CN1006840B (zh) 1985-04-01 1985-11-30 啮齿类动物捕捉器

Country Status (22)

Country Link
KR (1) KR890001060B1 (zh)
CN (1) CN1006840B (zh)
AU (2) AU5490386A (zh)
BE (1) BE904388A (zh)
BR (1) BR8600535A (zh)
CA (1) CA1260268A (zh)
DE (1) DE3537583A1 (zh)
DK (1) DK16986A (zh)
ES (1) ES296963Y (zh)
FI (1) FI864907A0 (zh)
FR (1) FR2579418B1 (zh)
GB (1) GB2173085B (zh)
GR (1) GR860111B (zh)
IT (2) IT1185439B (zh)
MA (1) MA20657A1 (zh)
MX (1) MX162431A (zh)
NL (1) NL8502887A (zh)
NO (1) NO860313L (zh)
NZ (1) NZ214763A (zh)
SE (1) SE8601400L (zh)
TN (1) TNSN86049A1 (zh)
WO (1) WO1986005656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24062B (zh) * 2008-02-20 2012-10-10 约瑟夫·L·波梅兰茨 人道的动物捕捉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921867A1 (de) * 1989-07-04 1991-01-17 Der Niedersaechsische Minister Vorrichtung zur aufnahme von giftigen koedern fuer schaedliche nagetiere
GB2292063B (en) * 1994-08-12 1998-03-04 Maurice Juggins Improvements in animal traps & containers
GB2293956B (en) * 1994-10-12 1998-03-04 Robert Lennox Nelson Animal trap
DE4441928C2 (de) * 1994-11-24 1997-10-02 Michael Jelinek Nagetierfalle
US5615515A (en) * 1995-06-06 1997-04-01 Woodruff; Marie A. Device for the control of mice and other rodents
GB0019824D0 (en) * 2000-08-12 2000-09-27 Brandenburg Uk Ltd Improvements to rodent traps
US7540109B2 (en) 2007-01-31 2009-06-02 Hall Chad W Humane trap for small animals
CN104012516A (zh) * 2014-05-05 2014-09-03 任莎莎 球形抓捕器
KR102125946B1 (ko) * 2018-08-21 2020-06-23 국립생태원 뉴트리아 포획장치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476426C (de) * 1929-05-17 Jakob Bechtold O Wippenfalle
US393616A (en) * 1888-11-27 Manufacture of asphalt pavements
US1240248A (en) * 1917-01-17 1917-09-18 Louis Pease Animal-trap.
US1273185A (en) * 1917-10-27 1918-07-23 Vlademar F Reich Animal-trap.
US1370084A (en) * 1920-09-07 1921-03-01 Robert E Brister Animal-trap
US1541639A (en) * 1921-10-31 1925-06-09 William S Gregory Animal trap
US1581297A (en) * 1925-01-12 1926-04-20 Schmuck Nicolai Heinrich Mousetrap
US1760729A (en) * 1928-01-09 1930-05-27 Dan D Warner Box-shaped cage rat trap
US1747380A (en) * 1928-03-06 1930-02-18 Ernest O Mccully Animal trap
US2225251A (en) * 1939-07-26 1940-12-17 Earnest E Andrick Animal trap
US2475462A (en) * 1947-01-24 1949-07-05 Rosen Paul Mousetrap
US2485319A (en) * 1947-09-24 1949-10-18 Arthur Rosen Sanitary mousetrap
US3828460A (en) * 1973-03-07 1974-08-13 F Herman Rodent trap
US4144667A (en) * 1977-07-11 1979-03-20 Woodstream Corporation Self-locking disposable rodent trap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24062B (zh) * 2008-02-20 2012-10-10 约瑟夫·L·波梅兰茨 人道的动物捕捉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FR2579418A1 (fr) 1986-10-03
KR890001060B1 (ko) 1989-04-22
FI864907A (fi) 1986-12-01
DK16986A (da) 1986-10-02
IT1185439B (it) 1987-11-12
KR860007871A (ko) 1986-11-10
NL8502887A (nl) 1986-11-03
AU4909090A (en) 1990-05-24
TNSN86049A1 (fr) 1990-01-01
BE904388A (fr) 1986-06-30
FR2579418B1 (fr) 1989-04-28
CA1260268A (en) 1989-09-26
IT8523420V0 (it) 1985-10-15
CN1006840B (zh) 1990-02-21
GB2173085A (en) 1986-10-08
SE8601400L (sv) 1986-10-02
ES296963U (es) 1988-03-01
DK16986D0 (da) 1986-01-14
AU5490386A (en) 1986-10-09
GR860111B (en) 1986-05-20
MX162431A (es) 1991-05-10
GB8524666D0 (en) 1985-11-13
MA20657A1 (fr) 1986-10-01
IT8522491A0 (it) 1985-10-15
SE8601400D0 (sv) 1986-03-26
DE3537583A1 (de) 1986-10-09
DE3537583C2 (zh) 1988-09-08
NO860313L (no) 1986-10-02
WO1986005656A1 (en) 1986-10-09
GB2173085B (en) 1988-12-14
ES296963Y (es) 1988-11-16
FI864907A0 (fi) 1986-12-01
BR8600535A (pt) 1986-12-30
NZ214763A (en) 1987-07-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578892A (en) Rodent trap
CN85109141A (zh) 啮齿类动物捕捉器
JP4927948B2 (ja) インサートを交換できる汎用有害生物防除ステーション
US5446992A (en) Vermin bait station
US7793460B2 (en) Animal trap
US5386663A (en) Multiple live mouse trap
US7506471B2 (en) Mousetrap
US20070017148A1 (en) Humane animal trap
EP0553336A1 (en) Trap por catching mice and rats
US4991340A (en) Animal trap
US4787170A (en) Low oxygen scented mouse trap
CA2175505A1 (en) Bait station with elevated rodenticide support
US4706407A (en) Animal trap
US20010001353A1 (en) Trap for insects and small rodents
US4393616A (en) Trap apparatus, and methods of fabricating and utilizing same
US4782620A (en) Rodent trap
US5809688A (en) Reuseable rodent trap
US4372074A (en) Animal trap
JP2007274919A (ja) ネズミ捕獲器
US5367820A (en) Animal trap
CN102960329B (zh) 一种反转式可脱卸连续捕鼠笼
US5347747A (en) Animal trap
CN108450453A (zh) 捕鼠笼
GB2332356A (en) Vermin trap
US20110162255A1 (en) Rodent trap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3 Decision
GR02 Examined patent app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