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85105901A - 在延着压敏胶层有导电微粒组成桥路的软带 - Google Patents

在延着压敏胶层有导电微粒组成桥路的软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85105901A
CN85105901A CN85105901.5A CN85105901A CN85105901A CN 85105901 A CN85105901 A CN 85105901A CN 85105901 A CN85105901 A CN 85105901A CN 85105901 A CN85105901 A CN 8510590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icle
adhesive layer
layer
soft band
conduct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8510590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1271B (zh
Inventor
R·B哈特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3M Co
Original Assignee
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US06/646,825 external-priority patent/US4548862A/en
Application filed by 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 Co filed Critical 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 Co
Priority to CN 85105901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1271B/zh
Publication of CN851059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85105901A/zh
Publication of CN10112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271B/zh
Expir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dhesives Or Adhesive Processes (AREA)

Abstract

含有颗粒的压敏胶粘层组成的软带,每个颗粒都有一个铁磁芯和一个导电表面。通过铁磁芯,这些颗粒能被磁力所吸引并形成大量离散的延胶粘层厚度伸展的导电桥路。这种带子可以把相对的多排电极粘在一起又可以分别建立每对电极的电的联接。

Description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压敏胶带,它的胶粘层里含有导电微粒,通过胶粘层的厚度形成导电通路把两排电路接通。
现在电子装置变得如此之小,它们的电路引线如此精细,在空间上如此紧凑,以致用焊接法或其他已有的技术来实现电路的接通是非常困难而又非常昂贵的。美国专利号4,113,981(Fujita等人)采用胶粘焊片把多对排列的电极分别接通。胶粘层中含有球形的导电微粒,它和胶粘层的厚度基本上相等,这样每一个导电颗粒就提供了一个导电通路把相对于胶粘层的一对电极接通。这些粒子是随机分布在胶粘层里的,但Fujita等人的专利指出如果颗粒的成分小于胶粘层容积的30%,那么这层里就有足够空间由插入的胶粘物把导电的颗粒隔离开来,使侧向邻接的电极不会被短路。炭粉、炭化硅粉和金属粉被认为是很有用的。
美国专利号3,475,213(Stow)提出了一种带子,它含有一个导电的底层和含有单层导电颗粒的压敏胶粘层,当采用压敏胶粘剂时,这个胶粘层将和Fujita及其他人的专利采用的完全相同。
在Fujita及其他人和Stow的专利中所采用的导电颗粒的厚度应近似于胶粘层的厚度。较小的颗粒不能接通层对面的电极,而过大的颗粒就会减少了胶粘剂的接触。这个问题在美国专利No    3,762,946(Stow及其他人)中解决了,它是采用形状复杂更小的导电颗粒,由于有足够多的小导电颗粒那就在胶粘层的一面到另一面之间形成了好多个导电的桥路。然而为保证狭窄电极之间可靠的接通就要提高导电颗粒在胶粘层中的比例,这就产生了侧向导电率它不能保证单片带子实现间控制了用于模-数转换器的基准电压,这种转换器是把模拟全电视信号,例如用亮度和色度信息表示的复合视频信号转变成相应的数字取样信号。用这种方式,亮度和色度分量之间的比例关系实质上不受射束电流限定工作的影响,而上述彩色误差相应地被克服了。
根据发明的另一目的,射束电流控制信号在行消隐间隔期间不会影响模-数转换器的基准电压。这就避免了在行消隐间隔期间发生的信号处理功能中的误差,例如用于自动色度控制(ACC)的同步脉冲检测以及检测色同步信号分量幅度的误差。
根据发明的另一目的,耦合到模-数转换器的箱位电路防止了在黑色电平(OIRE单位)附近的模拟复合视频信号部分的转换实际上受射束电流控制信号的影响,这就减少了图象的黑色区域中细节的损失。
本发明的这些及其它目的将参考附图详细叙述。
图1,依此发明组成的包括有一个射束电流限定装置的数字电视系统的方框图。
图2,是图1所示的射束电流限定装置部分的执行过程图。
图1所示电视系统包括模拟复合视频信号源1,复合视频信号包括亮度,色度和同步信号分量,如有关的波形图表示。复合视频信号耦合到产生复合视频信号的数字取样的模-数转换器(ADC)3上。ADC3从取样信号发生器(图上未表示出来)接收频率满足奈奎斯特判据的取样信号,(例如一个频率为色度付载波频率四倍的信号),取样信号发生器也为电视系统的其它数字电路部分产生时钟信号。
代表了复合视频信号的数字取样信号耦合到(如双线箭头所示)亮度/色度信号分量分离器5,如一数字梳状滤波器。亮度/色度分离器5产生出代表亮度和色度信息的单独的数字取样信号组。数字亮度取样信号(Y)耦合到处理数字亮度取样信号的数字亮度处理器7上以控制重视现图象的对比度,高频补偿和其他特性。
数字色度取样信号耦合到数字色度处理器9上,它对色度信号进行解调得到数字色差取样信号(r-Y和b-Y)并对数字色差取样信号进行处理的控制还原图象的饱合度和色调。已处理的数字亮度取样信号和色差取样信号分别由各个数-模转换器(DACS)11,13和15转换成相应的模拟信号。
另一种DAC17把代表图象辉度的数字码转换成相应的直流信号,亮度,辉度和色差信号转入到并被矩阵变换电路叠加组合起来而产生低电平的红(r),绿(g)和蓝(b)彩色信号。低电平彩色信号适宜由激励单元21各自的激励器放大。放大生成的红(R),绿(G)和蓝(B)彩色信号耦合到图象管23各个电子枪上。
代表复合视频信号的数字取样信号也从ADC3耦合到偏转装置25上。装置25把水平和垂直同步分量从数字复合视频取样信号分开以便给图象管23有关的偏转线圈27产生水平和垂直偏转信号(HD和VD)。由产生水平偏转信号有关的偏转装置25生成的水平回扫脉冲(HF)耦合到高压电源29上,高压电源为图象管23产生高的工作电压。
对每个行同步脉冲,偏转单元25也产生行消隐脉冲(HB)。每个行消隐持续期都包含一个行同步脉冲,随后是一个消隐(或“后肩”)电平和叠加在黑电平上的色同步脉冲分量,如图1所示的模拟复合视频讯号的波形图。
为了确定图象管23产生的射束电流的大小,射束电流限定单元(BCL)要检测取自(B+)电压供电电源的电流值,该电流通常称为“复供电”电流,而(B+)电压供电电源是连接到高压电源29上的。万一射束电流超过预定的门限值的话,就会产生控制讯号来减少射束电流。“亮度”射束电流限定(BCL)控制讯号耦合到为亮度DAC17提供基准电压源17a,以便万一束电流过量的话,来减少重现图象的亮度,也就减小了射束电流。
就是把带子缠成滚筒型,电器设备制造者在比较了这个方法和Salyer等人的专利提出的方法后会发现本方法特别方便拆卷,裁下一段带子再接通电路。
关于“低粘度光可聚单体”是指粘度低于4Pa.S,最好是不低于1Pa.S。有用的单体通常是起初的粘度低于1Pa.S,在开始和导电颗粒混合和涂在软的载体网膜之前,这些单体就会被部分地光聚到其粘度在1到4Pa.S中间了。采用象2,2-二甲氧基-2-苯基苯乙酮这样的非交链光致引发物,在加热或紫外线作用下,可以实现部分地聚合作用,在把含导电颗粒的涂层光聚成压敏胶粘态之前,最好是在涂层中渗入一些添加剂通过它可以实现光聚作用期间的交联反应,以便在软带使用期间有较好的耐热性和确保粒子桥路完整无损,一种有用的交联添加物它的作用也和光聚引发物一样是2,4-双(三氯甲化)-6-P-甲氧基苯乙烯基-均三氯苯。在要求高抗剥落强度的地方美国专利NO    4,329,384和4,330,590中的色基替代卤甲基化均三氯苯是特别有用的。其他有用的光致交联剂是聚丙烯酸单体例如:三甲基丙烷三丙烯酸季戊四醇四聚丙烯盐,1-2乙烯乙二醇双聚丙烯盐,1-6乙二醇双聚丙烯盐和1-12十二烷双聚丙烯盐。上述每一种光致交联剂最好的用量是近似在聚合单体总重量的0.05%到0.5%。
上述的采用光聚作用制成的新型带子沒有挥发物产生,而且可望得到比从乳化液或乳胶液中得到涂胶聚合物有高的粘接标准。此外可以相信,当胶粘层在光致聚合作用下固化期间要维持一个磁场总比这时来提出挥发物更为经济。然而这种新型带的胶粘层也可以从乳化液或乳胶液中被涂层,然后采用很方便的技术如加热,电子,r-射线或离子射线来固化它。
某些在正常室温下是压敏胶粘剂的块状共聚物在加热到适当高的温度如95℃就变成低粘度物质了。当被加热时它们能被渗入导电的颗粒,把它涂在载体网膜上,在磁场中制冷做成本发明所指的那种带子它也不包含任何挥发物质。
为经济起见,磁场是由一块或一组永久磁铁正好摆在载体网膜的下面。一种可用的低耗永久磁铁是由钡铁氧体薄层散布在一块橡皮薄片上,它可以做成很大的一片以使当载体网膜在一排紫外灯下延着这样一个磁场片通过时能连续完成胶粘层的光致聚合作用。最好是使这个磁片被磁化成它的每一个面就有一个磁极。
较好的导电颗粒有镍或铁芯还有一个防锈的导电镀层和银,铜或金可以采用经济的化学镀来镀上。特别经济的导电镀层是铝。对可用但很少优选作铁磁芯的是不容易进行化学镀的材料(例如钡铁氧体),这时宁可采用更加昂贵的技术也就是溅射或真空沉隙法。防锈表面镀层对铁磁芯的最佳重量比是30∶70。如果重量比低于10∶90就不能得到适当防锈保护和导电率,如果重量比大于50∶50从经济上讲就太浪费了。为进一步讨论可用的镀层颗粒可看上见提到的Salyer等人的专利。镍颗粒也是一种有用的材料,它旣有铁磁芯又有导电的表面,但钡可被氧化而失去它的表面导电率,最好是镀上一层更加坚固的金属。
导电颗粒的芯子可以是任何形状的,例如球状,针状或片状,当它们被镀膜时基本上保持同样的形状。每个颗粒的最大尺寸最好小于压敏胶粘层的厚度以使沒有一个颗粒成为楔子来影响被联接电极间的胶粘结合力。然而当芯子是钡铁氧体薄片时,它有一个垂直薄片表面容易磁化的轴,那么这些颗粒的最大尺寸比胶粘层的厚度大得多也不会有任何颗粒变成楔子。
球形颗粒的平均直径最好是从5微米到15微米。片状、薄层或针状的颗粒它的最大尺寸最好小于20微米。
在这种新型的带子中导电颗粒的体积占胶粘层的0.2%就足够用的了。最好选取1%到3%的体积。如果采用的颗粒体积超过5%那在经济观点来说就是浪费了。
为了实现这种新型带子的侧向导电率,在被涂的载体网膜表面可以带上共同扩展的导电层或多元分隔的导电带如铜箔。这个隔开的导电条可以用来跨接两排分开的电极,每个电的通路都是在一个电极和表层导电条之间穿过一个或多个导电颗粒构成的桥路延伸的,延着导电条的长度可以到一个或多个其他排电极的粒子桥路上。
特别有用的可光聚的单体是由50~100个替代或非替代烷基丙烯酸盐或丙烯酸脂单体(所有这些材料在下文中有时通称为丙烯酸盐)和0~50个可共聚的单乙烯替代单体。较好的共聚物有(1)88-99克分子百分数的烷基丙烯酸盐中在它的烷基中平均含有4~12碳原子。(2)同样地,12~1克分子百分数的可共聚的有极性单体,例如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甲叉丁二酸、丙烯酰胺和甲基丙烯酰胺。有两种酰胺是较好的,因为有些酸会和某些导电颗粒起反应。其他有用的可以和丙烯酸盐单体共聚的极性单乙烯非饱和单体包括N-替代丙烯酰胺,丙烯腈,甲基丙烯酸腈,甲基丙烯酸腈,羟烷基丙烯酸盐,氰乙基丙烯酸盐,顺丁烯二酐和N-乙烯树脂-2吡咯烷,当采用C4-12烷基丙烯酸盐其总数可达丙烯酸盐的12克分子百分比,或当N-乙烯树脂2-吡咯烷作主要的可共聚单体时可达50克分子百分比,其他可共聚的单体包括烷基乙烯树脂乙醚,氯乙烯,偏二氯乙烯,苯乙烯和乙烯甲苯都是很有用的。
这种新型带子的压敏胶粘剂在室温下是不发粘的,如果把它加热到适当高的温度它就会变得发粘了。这种压敏胶粘剂可由平均仅有1到3个碳原子的丙烯酸盐单体得到,或者可通过聚合含有比较大成分的一个或多个上述可聚合单体有较长烷基的丙烯酸盐来得到。和通常室温下发粘的压敏胶粘层比较,只当加热时胶粘层才发粘的这种胶粘层它的粘性不论在普通室温还是在升高温度的情况下都能提供更强的抗剪切和剥落的强度。
采用本发明的一条带子把两排电极胶粘在一起并把两排电极接通,画出了它的横截面图。
带子10由含有导电颗粒14的一层压敏胶粘层12所构成,这些导电颗粒一起组成大量的延这层厚度方向延伸的导电桥路16。每个颗粒14都是一个有铁磁芯和导电表面层的薄片。一条带子10把对面的两排电极20和22粘在一起,一些颗粒桥路16形成了相对电极对的导电通路。
下面的这些例子中除特别说明以外所有成分是按重量计算的。
例1
按下述方法在球状的铁颗粒表面镀银,其中银和铁的重量之比为25∶75。12.5克硝酸银溶于250克蒸馏水中,再一滴一滴地加到近似16毫升的28%氢氧化铵时,要不断摇动直到开始形成的黑色沉淀物已经被溶解了。8克无水葡萄糖和12.5克氧氢化钾加到150毫升的蒸馏水中形成合成悬浮液。连续摇动3分钟。滤出浅灰色的粉末,用蒸馏水清洗干净,在60℃温度下放上一夜来烘干。这样镀银颗粒的平均直径在15微米左右。
90份异辛基丙烯酸盐,10份丙烯酸,0.04份光引发剂(2,2二甲氧基-2苯基乙酰苯)部分地光聚成有粘度为2Pa.S的浆液。70份这种浆液加上25份上面的镀银铁颗粒(体积占2.75%)。这种已加入颗粒的浆液再加上0.05份己二醇双丙烯酸盐交联剂和0.1份的光引发剂,即刻把这种浆液涂在两片硅处理半透明的塑料胶片中间,其厚度到50微米。这个合成物被放在很多平的,并排的永久磁条上,磁条长为15厘米宽为2厘米。每个永久磁条都被磁化或北极在它们的上面,南极在它们的下面。把磁铁上面的涂层和磁场外部的涂层在6个20瓦黑荧光灯下爆光3分钟,这些灯和可光聚涂层有15厘米的距离,通过照射后涂层变为压敏胶粘态。
从上面整片带子上剪下宽1厘米左右长14厘米左右的小条子。中心位于永久磁条上的那条带子就是本发明的带子,它被称为“例1条”,从整片上剪下的不在永久磁铁上方的那些带条被称为“控制1条”。
例2
76份异辛基丙烯酸盐,20份N-乙烯树脂-2吡咯烷,4份丙烯酰胺和0.04份“Irgacure”651光引发剂混合在一起经过部分地光致聚合作用形成粘度为2Pa.S左右的浆体。用85份这种浆液加上15份片状镀银镍颗粒(占2%的体积),这些颗粒是预先经过400号筛孔筛过的(筛孔为37微米)。这种含有导电颗粒的浆体再加上0.05份己二醇双丙烯酸盐交联剂,再加入0.1份“Irgacure”651光致引发剂,即刻将这个混合物涂在两层硅处理的半透明的塑料胶片中间其厚度可达50微米。这种渗入导电颗粒的浆液涂层被磁化和光聚作用成压敏胶粘态,上述过程和例1相同,此后再把这薄片剪成和例1中所述的那样的条状带子,我们称它为“例2条”和“控制2条”。
在显微镜下用10倍放大倍数通过斜穿硅处理半透明塑料胶片来观察,可以发现片状镀银镍颗粒形成大量的离散的桥路延着压敏胶粘层的厚度方向延伸。导电颗粒被取向使其面垂直于胶粘层,在相邻桥路中间的那部分胶粘层里导电颗粒很少。这种导电颗粒的视在位移由显微镜下例2条比控制2条更加透明加以证实。显微镜检查控制2条会发现它的导电颗粒分布得极不均匀,不论是单个颗粒还是一小团颗粒它们都不是延垂直于胶粘层表面伸展的。
如图所示用例2条来粘往两排电极,第一排的每个电极宽为2.16毫米,相邻电极的间隔为0.38毫米。第二排每个电极的中心正对着第一排的电极,它的宽度为0.25毫米,其相邻电极间的间隔为2.29毫米。在对面的电极间存在着很好的导电率,而在每排的相邻电极间是不导电的。
例3
十克磨得很细的导电镍粉(片状粉末其宽为15微米左右,其厚为2微米左右)被撒到45克似胶状的苯乙烯-丁二希-苯乙烯块状共聚物及45克轻质矿物油和90克甲苯的溶液中,这个悬浮液被涂在硅处理的牛皮纸上面。这种纸的一部分被放置在如同例1中所采用的那种同样的一排永久磁条上面,这个涂层同时在普通室温条件下放三小时烘干成压敏胶粘态。被烘干的涂层其厚度大约为50微米。
和例2一样从所得到片层上剪下例3条和控制3条。显微镜下观察例3条发现延着胶粘层厚度方向伸展着很多离散的导电颗粒桥路。
检测
当两个大约都为1.2厘米见方的电极分别被例1条,例2条,例3条胶粘在一起时,穿过它的胶粘层的电阻小于一欧姆,在同样条件下,換成控制条那么它的电阻基本上无限大。
例1条,例2条,例3条和对应的控制1条,控制2条和控制3条有相同的抗剪强度和抗拉伸强度。因此可以断言定向排列的导电颗粒不含改变胶粘的性能。
本发明的一条带子主要用来象图中介绍的那样分别联接多对电极,此外这样的带子旣可以把两大片金属胶粘在一起,又可以实现它们之间的电联接,例如组装金属屏敝板。当被联接的表面不规则时,为达到联接的目的,可以在一个导电密封圈的两面都采用本发明的带子,或者这种新型带子的压敏胶粘膜片是泡沫状的。
导热而不导电的带子作法和上述的完全相同,唯一的差别是它的颗粒表面是不导电而导热。这种表面可以是由氧化物来做成的,象氧化铝、氧化锆、氧化锌和氧化锡。这种不导电的带子对于把多个电气部件通过胶粘组装到一个散热装置的情况是很有用的,这种装置可以是带有散热片和散热管的铅铸膜件。由于每个颗粒都有一个铁磁芯,因此这些颗粒通过磁引力而形成大量延着带子的胶粘层的垂直方向伸展的导热而不导电的桥路。
目前采用含有大量导热颗粒象氧化铝的硅润滑脂作为导热介质把电气零件组装在散热装置上,为了保证接触可靠必需用机械夹板。上述的那种导热不导电的带子可以不用机械夹板,而压敏胶粘剂也代替了价钱昂贵的硅油或润滑脂。虽然氧化物镀层的铁磁芯颗粒要比氧化铝颗粒贵得多,但由于使用的氧化物镀层颗粒的比例比较小这样就部分地抵消了它的价格。此外电气组件的制造者非常想去掉麻烦而又费钱的机械夹板。

Claims (12)

1、一种软带可以通过胶粘把多对电极实现分别的电联接而不会造成一排电极之间的短路,这个带子是由一个含有导电颗粒的压敏胶粘层组成,这些导电颗粒的总量不超过压敏胶粘层体积的百分之十,每个颗粒都有一个铁磁芯和导电表面层,基本上每个颗粒的最大尺寸都比层厚小,这些颗粒合起来形成延着层厚伸展的大量的离散的导电桥路,每个各别桥路之间的基层是侧向电绝缘的。
2、在权利要求1中所确定的软带中导电颗粒的成分占胶粘层体积的百分之0.2到百分之五。
3、在权利要求1中所确定的软胶粘带中大多数颗粒是薄片状的,它们被定向使其表面一般垂直于胶粘层。
4、在权利要求1中所确定的软带子中每个颗粒在其铁磁芯外都镀了一层导电层。
5、在权利要求4所确定的软带中每个铁磁芯是由镍组成的。
6、在权利要求6所确定的软带中镀层是银。
7、权利要求1中所确定的软带中压敏胶粘层是被交联的。
8、权利要求7中所确定的软带其胶粘层被一个可用的载体网膜支承,该网膜有一个低粘度的表面与胶粘层相接触。
9、在权利要求1所确定的软带中其胶粘层被一种软的、不导电的载体网膜所支承,在网膜上有很多导电条和上述胶粘层接触。
10、软带可以胶粘电气另件到一个散热装置上,通过散热装置来自电气组件的热量散发出去,软带是由含有导热不导电的颗粒的压敏胶粘层构成,颗粒的总量不到该层体积的10%,每个颗粒都有一个铁磁芯和不导电的氧化物表面层,基本上每个颗粒的最大尺寸小于层的厚度。这些颗粒合起来组成延着层厚伸展的很多导热的桥路。
11、权利要求1中所定义的软带那里的胶粘层是被一种柔软的不导电的载体网膜所支承,此网膜上有一个在各方向扩展的导电层和胶粘层接触。
12、制造权利要求1到9所述的那种多联接的软带的方法包括下面连续的步骤:
(1)在软的载体网膜上涂上低粘度的光可聚合的单体和颗粒的混合物,每个颗粒都有一个铁磁芯和一个导电表面层,每个颗粒的最大尺寸基本上小于涂层的最终厚度。
(2)然后,同时
(a)把涂层放在大体上垂直于涂层的磁场上,其磁场强度足以吸引这些颗粒以形成大量离散的延层厚展开的桥路。
(b)聚合单体以便在压敏层内固化这些颗粒组成的桥路。该层是侧向不导电的。
(3)把带子从磁场上拿开。
CN 85105901 1984-09-04 1985-08-03 在延着压敏胶粘层有导电颗粒组成桥路的软带 Expired CN101127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85105901 CN1011271B (zh) 1984-09-04 1985-08-03 在延着压敏胶粘层有导电颗粒组成桥路的软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06/646,825 US4548862A (en) 1984-09-04 1984-09-04 Flexible tape having bridges of electrically conductive particles extending across its 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 layer
CN 85105901 CN1011271B (zh) 1984-09-04 1985-08-03 在延着压敏胶粘层有导电颗粒组成桥路的软带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85105901A true CN85105901A (zh) 1987-01-28
CN1011271B CN1011271B (zh) 1991-01-16

Family

ID=257419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85105901 Expired CN1011271B (zh) 1984-09-04 1985-08-03 在延着压敏胶粘层有导电颗粒组成桥路的软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1271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74808A (zh) * 2009-10-30 2011-05-25 千代田因特格雷株式会社 软式电气导通体
CN103961085A (zh) * 2013-02-04 2014-08-06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传感器平台及制造该传感器平台的方法
CN104094360A (zh) * 2011-10-13 2014-10-08 弗莱康股份有限公司 通过电泳形成的导电材料
CN104412112A (zh) * 2012-06-18 2015-03-11 株式会社Isc 包括形成有贯穿孔的导电性颗粒的测试插座及其制造方法
CN108986953A (zh) * 2018-07-04 2018-12-11 天津大学 磁电柔性连接材料及其制作方法、磁电柔性连接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60323473D1 (de) * 2002-03-04 2008-10-23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Anisotroper leitfähiger film und verfahren zu seiner herstellung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74808A (zh) * 2009-10-30 2011-05-25 千代田因特格雷株式会社 软式电气导通体
CN102074808B (zh) * 2009-10-30 2015-09-16 千代田因特格雷株式会社 软式电气导通体
CN104094360A (zh) * 2011-10-13 2014-10-08 弗莱康股份有限公司 通过电泳形成的导电材料
US9818499B2 (en) 2011-10-13 2017-11-14 Flexcon Company, Inc. Electrically conductive materials formed by electrophoresis
US9947432B2 (en) 2011-10-13 2018-04-17 Flexcon Company, Inc. Electrically conductive materials formed by electrophoresis
CN104094360B (zh) * 2011-10-13 2018-04-20 弗莱康股份有限公司 通过电泳形成的导电材料
CN104412112A (zh) * 2012-06-18 2015-03-11 株式会社Isc 包括形成有贯穿孔的导电性颗粒的测试插座及其制造方法
US9759742B2 (en) 2012-06-18 2017-09-12 Isc Co., Ltd. Test socket including conductive particles in which through-holes are formed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ame
CN103961085A (zh) * 2013-02-04 2014-08-06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传感器平台及制造该传感器平台的方法
CN103961085B (zh) * 2013-02-04 2018-09-28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传感器平台及制造该传感器平台的方法
CN108986953A (zh) * 2018-07-04 2018-12-11 天津大学 磁电柔性连接材料及其制作方法、磁电柔性连接器
CN108986953B (zh) * 2018-07-04 2019-11-01 天津大学 磁电柔性连接材料的制作方法、磁电柔性连接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271B (zh) 1991-0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0174777A2 (en) Flexible tape having bridges of electrically conductive particles extending across its pressure sensitive adhesive layer
JPS6166309A (ja) 電気伝導性粒子の架橋を有するたわみ性テ−プならびに同製造法
US5240761A (en) Electrically conductive adhesive tape
US3954506A (en) Zinc anode and composition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same
US5275880A (en) Microwave absorber for direct surface application
CN1212076A (zh) 电极粘结剂及其制备方法
US3334040A (en) Bonding electrically conductive elements
CN1759157A (zh) 内在可加热的压敏粘合剂平面结构
CN85105901A (zh) 在延着压敏胶层有导电微粒组成桥路的软带
US4001467A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zinc anode
CA2243354A1 (en) Method for the adhesion of fluorinated resins to metals
US11817582B2 (en) Binder composition for secondary battery, and electrode slurry composition, electrode and secondary battery including same
US4245016A (en) Electrode coating composed of copolymers derived from diacetone acrylamide
CN112086609A (zh) 一种耐热粘结一致性隔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2086610B (zh) 一种非对称性pvdf涂覆隔膜及其制备方法
KR100274892B1 (ko) 리튬 2차전지
KR20190103450A (ko) 에너지 디바이스 전극용 수지, 에너지 디바이스 전극 형성용 조성물, 에너지 디바이스 전극 및 에너지 디바이스
CN1212072A (zh) 含有ptc元件的表面可固定电气装置
US4530890A (en) Electrode coating composed of copolymers derived from diacetone acrylamide
US4960490A (en) Method of making multiple-connector adhesive tape
US1559349A (en) Electrical connection
US4407913A (en) Electrode coating composed of copolymers derived from diacetone acrylamide
EP0134624A2 (en) Multiple-connector adhesive tape
JPS6222097B2 (zh)
EP0024615A2 (en) Electrode for photovoltaic cell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i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3 Decis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