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85103372B - 容器用塑胶制防窃封盖 - Google Patents

容器用塑胶制防窃封盖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85103372B
CN85103372B CN198585103372A CN85103372A CN85103372B CN 85103372 B CN85103372 B CN 85103372B CN 198585103372 A CN198585103372 A CN 198585103372A CN 85103372 A CN85103372 A CN 85103372A CN 85103372 B CN85103372 B CN 8510337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pping
thief
proof bottom
line
tongue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Application number
CN1985851033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85103372A (zh
Inventor
森文雄
伊坪纯一
失崎隆
一濑功
田中克明
石井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apan Crown Cork Corp
Original Assignee
Japan Crown Cork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apan Crown Cork Corp filed Critical Japan Crown Cork Corp
Publication of CN851033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85103372A/zh
Publication of CN851033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85103372B/zh
Expir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osures For Containers (AREA)

Abstract

一种塑胶防窃封盖有顶板及沿其周缘下伸的筒形侧壁,一环绕周围之可分裂线将侧壁分为上部的、内表面有螺纹的主体部分及下部的、内圆表面上有周向分布径向内凸的若干啮合舌片的防窃底部。各啮合舌片有自防窃底部内表面伸出的第一部分和自第一部分前端继续延伸并沿封盖封闭方向和第一部分倾斜以便将封盖装于容器颈口的第二部分。防窃底部上部有一往下的轴向分裂线,而下部的大部分不能有此轴向分裂线,各啮合舌片底缘之大部分位于此部。

Description

本发明为有关容器用之塑胶防窃封盖,更明确言之,为应用至配备有颈口部之容器,该颈口部之周围表面具有一外螺纹而在外螺纹之下则有一支持部。
装盛各种饮料之容器用的金属制防窃封盖最近已经被塑胶制防窃封盖所替代。这种塑胶容器封盖之典型例子揭露于日本公开专利刊物1981年版第74445号及美国专利第3,767,077总4,418,828号中。
揭露于这些专利文件中之封盖具有一顶板壁及一圆筒状侧壁自顶壁板之周缘往下延伸。侧壁中具有一环绕其周围的可分裂线,而将侧壁分成一在可分裂线上方之主体部分及一在其下方之防窃底部。环绕周围之可分裂线由若干个沿周向彼此间隔开的裂缝及若干个位于周围裂缝当中的连接部所组成。于主体部分之内表面上设有一内螺纹,而复数的往径向凸出的啮合舌片被装设于防窃底部之内表面而间隔地位于周围上。
上述结构之塑胶封盖使用于设有外螺纹于颈口部外围表面。并且有一支持部位于外螺纹之下方的容器上。将封盖封闭容器之颈口部时,将封盖放在颈口部上,并沿封闭方向转动,使得颈口之外螺纹与封盖之内螺纹相配合。结果,封盖则往封闭颈口部之封闭方向转,同时轴向的往下移动。这时候,设于颈口部外表面的支持  部,便与设于防窃底部内表面上的啮合舌片相干扰,使得啮合舌片径向往外作弹性弯曲。当啮合舌片完全地通过支持  部时,这些啮合舌片便径向向内弹性地回复,并且位于支持  部的下表面。欲将容器之颈口部打开,则将封盖沿与封闭方向相反的开启方向转。结果,封盖之内螺纹沿着颈口部之外螺纹移动,因此封盖便转往开启方向,并同时往上轴向地移动。然而封盖之防窃底部无法往上轴向地移动,因为设于封盖内表面的啮合舌片与颈口部之支持  部下表面啮合。如此,设于封盖侧壁的可分裂线的连接部分,则产生一相当大的应力。结果,连接部破裂而将侧壁分成主体部分及防窃底部。因此,顶板壁及侧壁之主体部分被自颈口部移除。于是颈口部便开启,而防窃底部则仍留于颈口部。
重要的是上述容器封盖的结构及功能应该符合以下两个要件。第一,将封盖封密容器颈口部时,啮合舌片在通过支持  部时应该是能容易地径向往外地作弹性弯曲,以至于能以极小转矩将防封盖装于颈口部,并且能恰到好处地防止可分裂线之连接部分产生的分裂应力过大。第二,将容器颈口部开启时,啮合舌片应该恰到好处地与支持  部啮合,以至于能精确地防止封盖因可分裂线之连接部分无破裂而自颈口部滑出,造成啮合舌片径向地往外弯曲时便通过支持  部。一旦这种滑出现象发生,封盖之防窃特性便会受损害。为了使封盖符合这两个要件,当啮合舌片自上方轴向往下通过支持  部时,便必须适当地降低作用于封盖上的往下的旋转力矩,当啮合舌片自下方轴向地往上通过支持  部时,便必须适当地增加作用于封盖上的往上的旋转力矩,以及调整作用于封盖以破裂可分裂线之连接部的破裂旋转力矩至一所期望的值,使该值处于所需之往下旋转力矩及所需之往上旋转力矩之间。
然而于传统的容器封盖中,所需之往下旋转力矩及所需之往上旋转力矩之间的差异无法设定之,因而常由于制造上误差使得容器不能符合前述之第一或第二要件。
另一方面如果防窃底部仍连附在颈口部。则再度使用该容器时,就必须去掉该防窃底部。但是这种去掉操作相当地复杂。另外当防窃底部仍保留于颈口部,且曾被移除之顶板壁及侧壁之主体部分再度装于颈口部分的情况下,则于开启颈口部时,封盖之连接部虽已破裂,但看起来好像未破裂,如此便不能足以显示封盖之防窃特性。由于这些理由,常期望用塑胶封盖来代替金属封盖,以便于开启颈口部时,能移除防窃底部以及封盖之其它部分。为达成此目的,则必须如金属封盖的情况一样,使得至少一连接部的强度比其它的连接部的为高,并于防窃底部形成一轴向破裂线。当使用这种结构时,轴向破裂线于开启颈口部时便破裂,而防窃底部便以带状打开。同时,较高强度的连接部则保持不破裂状态。因此,以带状开启的防窃底部借着较高强度连接部与侧壁之主体部分保持连接,因而防窃底部也便与封盖的其它部分自颈口部分移除。制造符合以上要件的塑胶容器封盖时,关于在防窃底部中形成轴向破裂线,仍存在下列问题有待解决。
轴向破裂线,如在金属封盖之情况一样,由所谓打孔或刻痕所形成。在这种情况下,希望如金属封盖的情况一样,在封盖毛坯以注射成型,压缩成型等等方式制成之后,轴向破裂线与周向延伸的可分裂线中的周向裂缝同时一起形成或与其单独形成。为在防窃底部上打孔或刻痕,必须使用切割工具从防窃底部之外及内表面加工。如果用来从防窃底部内面操作的内面切割工具的活动凸出部分,比相邻两啮合舌片的圆周方向的距离为短,而且适当地位于两啮合舌片之间,则这种加工不是特别的问题。但是,于实际制造中,不可能或非常困难将啮合舌片之间的内面切割工具定位,因为此项定位工作使得制造速度大大地降低。如果内面切割工具的活动凸出部分,并不位于啮合舌片之间,而至少部分地与啮合舌片重叠,我们可立即知道内面切割工具的活动凸出部分,将作用一个很大的推压力于啮合舌片上,因而啮合舌片便产生不期望有的大幅度变形。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经改良的塑胶制防窃容器封盖,其借助适当地减小所需之往下旋转力矩及适当地增加所需之往上旋转力矩,且这两种所需的旋转力矩之差足够大,因此使得封盖精确地符合前述的第一及第二要件。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塑胶制防窃容器封盖,其在不涉及上述问题下,能够符合防窃底部必然沿轴向破裂及在容器打开时该防窃底部成带状开启的要件。
本发明之其它目的在以下本发明之一实施例的叙述中说明。
于惯用的塑胶封盖中,各啮各舌片当装在容器之颈口部时,每个啮合舌片整体地倾斜;其倾斜方向与封盖旋转方向相反,并且成直线地自防窃底部之内表面连续延伸。经本发明的发明人的广泛研究及实验,发现如果每一啮合舌片弯曲,提供一自防窃底部之内表面延伸的第一部分,与提供一自第一部分的前端再延伸的第二部分,而该第二部分于容器封盖之封闭方向与第一部分成倾斜状态,以便将封盖装于颈口部,则前述所需之往上旋转力矩则可大大增加,同时可抑制往下旋转力矩的增加,因此便能达成第一目的。
于是,根据本发明,是装设一防窃塑胶盖于一备有颈口部之容器上,颈口部分之圆周表面具有一外螺纹,而在外螺纹的下方为一支持  部,该封盖包含一顶板壁及一圆筒形侧壁,该圆筒形侧壁自顶板壁的周缘往下延伸,在该侧壁内具有一围绕其周围延伸的可分裂线,此线将侧壁分成在该可分裂线以上的主体部,及在该可分裂线以下的防窃底部,该主体部之内表面具有内螺纹,以便与容器颈口部分之外螺纹配合,而该防窃底部的内表面之周缘,具有数个径向往内凸出并成等间隔排列的啮合舌片;各该啮合舌片有自防窃底部之内表面延伸的第一部分及再自第一部分之前端延伸的第二部分,而第二部分沿封盖的封闭方向与第一部分相倾斜,以便将封盖装于颈口部。
另外,本发明人对于防窃塑胶封盖的制造过程从事了广泛的研究探讨及实验,并且发明现(i)如果一轴向破裂线为一裂缝或刻痕,设于防窃底部上,自其上端延伸至下部的上端,或至一稍为低于上端的某一点,则防窃底部的下部,在容器开启时,便轴向地沿着轴向破裂线裂开,而防窃底部便被以带状方式打开,而不特别需要在防窃底部的下部形成一裂缝或刻痕,至少其下部的大部分上不需要;及(ii)如果各啮合舌片之基底边缘的至少大部分,位于并无轴向破裂线的防窃底部的下部,则可构成上述轴向破裂线,而不会产生制造速度的急骤降低,同时也不会使得啮合舌片大大地变形。这种发现导致可实现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
根据本发明,也装设一防窃塑胶封盖于一设有颈口部分之容器上,颈口部分之圆周表面具有外螺纹,而在外螺纹的下方为一支持部,该封盖包含一顶板壁及一圆筒形侧壁,圆筒形侧壁自顶板壁的周缘往下延伸,该侧壁具有沿其周围延伸的可分裂线,该可分裂线将侧壁分成在该可分裂线以上的主体部,及在该可分裂线以下的防窃底部,该主体内表面具有内螺纹,以便与容器颈口部之外螺纹啮合,而该防窃底部内表面的周缘,具有多个径向往内凸出并成等间隔排列之啮合舌片,其中一轴向破裂线自防窃底部的上端往下延伸,但至少防窃底部之下部的大部分上没有该轴向破裂线,并且至少各啮合舌片之基底边缘的大部分,位于该防窃底部之下部无轴向破裂线之处。
图1为一半剖侧视图,其显示根据本发明构成的封盖的一个实施例;
图2为一局部透视图显示在图1剖开处的一啮合舌片的情况;
图3为一局部仰视图,显示在图1剖开处的啮合舌片的情况;
图4为一半剖侧视图,显示根据本发明构成之封盖的一个实施例;
图5为沿图4V-V线的剖视图;
图6为一半剖侧视图,显示图4中的封盖装于容器的颈口部上的情形;
图7为一侧视图,显示图4之封盖在装于一容器上后再自颈口部移开的情形。
下面参考附图对本发明作更详细的说明。
图1所示为根据本发明构成的封盖的一个实施例。封盖体2由适当的塑胶材料诸如聚丙烯或聚乙烯经注射成型,压模成型等等方式所制成,它具有一圆形顶板壁4及一圆筒形侧壁6,该侧壁6自顶板壁4之周缘往下延伸。于侧壁6之内表面上端部分,有一环形凸部8自上端部分径向地往内凸出。侧壁6之周围表面的下部构成一阶梯部10,该阶梯10是径向向内位置。在阶梯部10上方的12部分具有相当厚的壁厚,而于阶梯部10下方的14部分具有薄的壁厚。在本实施例中,亦有一阶梯部16构成于阶梯部10下方的侧壁6的内周围表面上,而14部分有一相对较厚部分18在阶梯部16的上方,及一相对较薄部分20,在阶梯部16的下方。通过以下的叙述将会清楚,20部分的厚度t1相当薄,最好为0.05毫米至0.75毫米,0.20毫米至0.50毫米更佳。相对较厚部分18的厚度t2通常为0.50毫米至1.10毫米,0.75毫米至0.85毫米更佳。如果需要的话,相对较厚部分18可以做成如20部分一样的薄(因此阶梯部16便不存在)。拉上及压下部,即把柄部12构成于侧壁6的12部分的周围表面上,以防止手操作时的滑失。一内螺纹24构成于侧壁6的12部分的内圆周表面上。多个沿圆周间隔开的啮合舌片26构成于侧壁6的14部分的内圆周表面上。每一啮合舌片26自其与14部分的内圆表面连接的基缘28径向地往内伸出。从以下的叙述我们会清楚,每一啮合舌片26的基缘28,至少其大部分是在14部分中之阶梯部16下方的相对较薄部20中这是很重要的。在本实施例中,每一啮合舌片26的基缘28的上端的位置与阶梯部16齐平。因此,每一啮合舌片26的整个基缘28,位于阶梯部16下方的相对较薄部20中。
根据本发明,啮合舌片26具有以下改良。参考图2及3可见,每一啮合舌片26沿着弯曲线30弯曲,并且其形状由自基缘28往弯曲线30延伸之第一部分32,及自弯曲线30往其自由端延伸的第二部分34所确定。基缘28基本上是平行延伸,因此基本上其延伸方向与封盖体2之中心线36垂直(图1)。但是,如果需要的话,基缘28可以与封盖体2之中心线36(图1)成一适当角度,亦就是说其可以往下倾斜,而与封盖之封闭方向成一适当角度,以便将封盖装于容器之颈口部分上(从图1上方看为顺时钟,即为图2及3箭头36所示方向)或沿上述相反的方向倾斜。最好,第一部分32倾斜的方向与上述之封盖的方向相反,并且自基缘28径向地往内伸出。第一部分32与相对较薄部20的内表面所成之倾斜角度最好为5°≤≤85°,20°≤≤80°更佳,30°≤≤70°最佳。重要的是,自弯曲线30径向往内延伸的第二部分34,应相对于第一部分32沿上述之封闭方向倾斜延伸。第二部分34与第一部分32所成之倾斜角度最好为0°<≤90°,0°<≤70°更佳,5°≤≤45°最佳。弯曲线30可以基本上平行于以及因此基本上垂直于封盖体2之中心线36(图1)来延伸,或可以往下倾斜趋近相对较薄部20的内表面。最好,其往下倾斜的方向远离相对较薄部20的内表面。远离相对较薄部20内表面而向下倾斜的弯曲线30的倾斜角最好为5°≤≤80°,10°≤≤60°更佳,20°≤≤50°最佳。
如图1及图2所示,第一部分32的上缘38很容易径向向内往下倾斜延伸,构成一小弧变曲线,第二部分34之上缘40近于水平地延伸。另一方面来说,第一部分32之下缘42及第二部分34之下缘44,也容易径向向内作向上倾斜延伸。一般而言,第二部分34的下缘44的倾角稍大于第一部分32的下缘倾角。倾角为10°≤≤30°以及倾角为20°≤≤50°是容易形成的。
参考图4及图1,为了制造本发明之容器封盖,在封盖体2中构成一个周向分布的可分裂线46,在制造该周向分裂线的同时,最好同时也于盖体2中构成轴向破裂线48。如图4所示,周向可分裂线46紧靠阶梯部10之下方,因此位于阶梯部10上方的具有大厚度的部12构成了侧壁6之主体部分,由相对较厚部18及相对较薄部20组成,面在阶梯部10下方的部14,则构成了防窃底部。周向可分裂线46本身包含若干周向隔开并在周向延伸的裂缝50,与若干位于裂缝50之间的连接部52。部14亦就是防窃底部14与部12亦就是侧壁6之主体部分12,经由连接部52而连接。在若干连接部52当中的一个连接部52A被构成为一高强度之连接部,其较其它连接部52具有更长之周向长度及更大的强度。如果需要的话,可以构成两个或以上的这种连接部使之成为高强度的连接部。
于上述之实施例中,两条轴向破裂线48以预定的间隔设于圆周上(此间隔会在以下作更进一步叙述),而这种轴向破裂线48之数目可以为1或3或更多。从周向看轴向破裂线48中之一毗邻于高强度连接部52A之一端,其它的轴向破裂线则与高强度连接部52A另一端毗邻。重要的是轴向破裂线48自防窃底部14的上端往下延伸,但终止于相对较薄部20的上端(因此为阶梯部16),或稍低于此处,因而至少在相对的较薄部20的大部分上没有破裂线48。轴向破裂线48可以基本上与轴36平行地延伸,或与轴36稍为倾斜地延伸,其情况如图所示。轴向破裂线48本身可借助在厚度方向上切透材料而得之裂缝所构成,或借助在材料厚度方向作部分切割而得之贯穿刻痕所构成。参考图5及图4,每一图示之轴向破裂线包含自防窃底部14的上端延伸至阶梯部16(因此,布于防窃底部14的整个相对较厚部18上)的裂缝54,及紧接裂缝54而往下延伸一定距离(因此,布于防窃底部14的相对较薄部20上)的一个刻痕56。在刻痕56部分,材料切割深度随着往下延伸而渐减少。因此,留下来的材料厚度随着往下延伸则逐渐增加。
对于轴向破裂线48,则有以下之事实应注意。构成轴向破裂线时,更具体来说,就是构成裂缝54及刻痕56时,可与周向可分裂线46更具体来说就是与裂缝50同时或分别形成,这时,通常必须使用具有切削刀片的外部切削工具,而刀片的大小要与在毛坯体2的圆周表面的周缘处形成的窄缝50、54及56的大小相应,同时使用具有活动凸部的内表面切割刀具,配合切割刀片自其内圆表面割裂窄缝50、54及刻痕56。但是,轴向破裂线48终止于防窃底部14的相对较薄部20的上端,或比该处稍低的地方,因而至少在相对较薄部20的大部分上不存在破裂线48,因此,内表面切割工具的活动凸部根本不需要在该部分使用。另外,至少各啮合舌片26的基缘28的大部分位于相对较薄部20中。因此,轴向破裂线48在不需要调整盖坯体2和内表面切割工具之间的预定角度的情况下便可形成,众所周知,那种调整工作是非常复杂的,因而会使生产效率大大降低。与此同时,因内表面切割工具的活动凸部所产生的巨大压力而使啮合舌片26产生变形的情况也可得到避免。
有关轴向破裂线48之形成,下列事实也应该注意。当以预先确定之值,调整封盖坯体与外、内表面切割工具之间的角度关系来加工轴向破裂线48时,生产效率将如上述大大降低。因此,最好能不特别设定上述角度关系就可进行切割加工。当不特别设定上述角度关系而进行切割操作时,轴向破裂线48便在一任意角度位置构成。自以下的说明我们将了解,开启封盖时,防窃底部14的相对较薄部20应该会沿着轴向破裂线48而破裂。当轴向破裂线48以角度状态形成,而与啮合舌片26之基缘28对齐或重叠时,相对较薄部20的破裂则由于啮合舌片26的存在而变得相当困难。鉴于事实,啮合舌片26在解说之实施例中以相同的间隔设于圆周上,并且使两轴向破裂线48的周向距离CD、啮合舌片26的周向间距P及啮合舌片26的基缘周向宽度W满足下列关系式:
(n+1)P-W>CD>np+W
式中,n为0或一正整数。
在这些情况下,至少两轴向破裂线48当中的一个,在一角度位置不与啮合舌片26之基缘28对齐或重叠。因此,在开启封盖的时候,防窃底部14的相对较薄部20,一定会在至少两轴向破裂线48之一破裂之后很容易地破裂。
再参考图4,在设置周向可分裂线46及轴向破裂线48之后或之前,一种适当塑胶材料之密封衬58可构成于封盖坯体之顶板壁4之内表面,或更明确地说是构成于顶板壁4内表面上之环形凸部8上,密封衬58之构成会受称为Per se(本身)的一种模制方法所影响。一适当形状之密封凸部可以与封盖坯体2之顶板壁4的内表面一体成型,以代替单独构成密封衬58。
上述加工完成之封盖60用在具有如图6中的所示颈口部62形式的容器上。在颈口部62的圆筒状周围表面上有一外螺纹64及在该外螺纹64之下的一支持  部66。
以封盖60封闭颈口部62时,封盖60被放置于颈口部62并往关闭的方向旋转,亦就是图6中自上方视之为顺时针方向。结果,封盖60内的螺纹24便与颈口部62上的外螺纹64啮合在一起,于是封盖60便轴向地往下移。在封盖60中形成的每一啮合舌片26通过颈口部62上的外螺纹64,再通过支持部66,当通过支持  部66时,每一啮合舌片26受到支持  部66的干涉,于是便径向往外地弹性弯曲。当封盖60之内螺纹24完全与外螺纹64啮合时,每一啮合舌片26便完全通过支持  部66,不再受支持部66的干涉。结果,啮合舌片26便弹性地恢复其原来状态。
自以下之例子及比较用的例子将可清楚地了解,在弹性弯曲啮合舌片26通过支持  部66时,施加在本发明之封盖60上所需要的往下旋转力矩,几乎相等于惯用之容器封盖所使用之往下旋转力矩,在该惯用容器封盖中,各啮合舌片26的第二部分34相对于第一部分32不弯曲,而是与第一部分32成一直线的延伸,其情况如图3中双点划线所示,因此旋转力矩显得低。因此,当将封盖60装在颈口部62上时,在可分裂线46及破裂线48上便不会产生过大的应力,也因此使得可分裂线46及破裂线48只此一次可以恰好防止破裂。
当啮合舌片26完全回复到其原来的状态时,它们便与支持  部66之下的表面啮合,其情况清楚地示于图6中。当封盖60之内螺纹24完全与颈口部62上的外螺纹64啮合时,密封衬58便与颈口部62之端面部紧密接触,因而封闭了颈口部62。
要开启颈口部62时,封盖60便向开启之方向旋转,亦就是在图6中自上方视之为反时钟方向。于是封盖60之内螺纹24便沿着颈口部62之外螺纹64移动,因此封盖60旋转时,其便轴向地往上移动。但是防窃底部14不会轴向地往上移,因为其内表面设有啮合舌片26,且该啮合舌片与颈口部62之支持  部66之下表面啮合。结果,一相当大之应力便产生于可分裂线46上,更明确地说在其连接部52上。分裂线46之连接部52便因此破裂,只剩下高强度之连接部52A如图7中所示。另外如图7所示,防窃底部14之相对较薄部20便随着两轴向破裂线48中之一者的破裂而破裂。结果,防窃底部14便以带状而开启,而啮合舌片26便不再与支持部66之下表面啮合。关于相对薄部20之破裂,经实验已经确定,如果相对较薄部20的厚度t1足够薄,最好0.05至0.75mm,尤其是0.20至0.50mm,则相对薄部20便肯定会沿着轴向破裂线48破裂,而不需要设一刻痕或类似之构造。当防窃底部14以带状方式开启,以及啮合舌片26不再与支持  部66之下表面啮合后,整个封盖60包括利用保持不破裂之高强度连接部52A而与主体部分12连接起来的防窃底部14一齐在封盖被旋转时轴向地往上移。于是整个封盖60自颈口部62移除,而颈口部62便被开启。
自下述之例子及比较将可了解,经本发明改良的封盖60其中啮合舌片26与支持  部66以下的表面啮合得比惯用者啮合得更坚牢,惯用者的各啮合舌片26的第二部分34相对于第一部32不弯曲,而是与第一部分成一直线的延伸,情况如图3中双点划线所示。换句话说,当啮合舌片26以弹性弯曲状态通过支持  部66要轴向地往上方移动时,必须施加于本发明封盖60上的所需之往上的旋转扭矩比惯用者来得大。因此若不期望使可分裂线46及破裂线48破裂,封盖60就不会自颈口部62移开,从而保持封盖60之防窃特性。
如果需要的话,可在防窃底部14之外表面上设置一持握凸部,其最好与破裂线48之一者的右边毗邻,因此在去掉封盖60而打开颈口部62时,持握凸部被拉开,以破裂可分裂线46,并同时整体地破裂破裂线48,然后,反时钟方向旋转封盖,如图6中由上方所视的方向。
十个基本上与图1至图3所示之封盖毛坯2相同之封盖毛坯,用具有2.0之溶化指数及0.09之密度的聚丙炳所模制。每一封盖毛坯之内螺纹的内直径d为25.4mm,上部之外径D为30.0mm,而总高度H为19.0mm。在部20之内表面上形成之各啮合舌片26具有以下之规范。
厚度W:0.35毫米
第一部分32之下缘42之长度L1:1.9毫米
第二部分34之下缘44之长度L2:2.0毫米
倾斜角α:50°
倾斜角β:10°
倾斜角γ:30°
倾斜角δ1:20°
倾斜角δ2:45°
第一部分32之上缘38为具有半径0.5mm之弧形,第二部分34之上缘40基本上是水平的。
将各个封盖装于有如图6所示之形式并且其名义直径为28毫米的玻璃容器之颈口部62上,并测量所需之往下旋转力矩。
然后,将封盖自颈口部62用力移除,并测量所需之往上旋转力矩。量测结果示于下面的表1中。
为了作比较,模压十个与上列相同的封盖,其与上列之差异处为设于相对薄部20内表面上之各啮合舌片26为如图3中双点划线所示之形式(亦就是说第二部分34相对于第一部分32不弯曲,而是与第一部分32成一直线地延伸)。
与上例一样,测量所需之往下旋转力矩及所需之往上旋转力矩。其量测结果示于表1中。
表1
Figure B85103372D0000071

Claims (18)

1.一种用于容器的防窃塑胶封盖,该容器颈口部的外圆表面有一外螺纹,在该螺纹下方有一支持部,该封盖包含一顶板壁及一自顶板壁周缘往下延伸之圆筒状侧壁,在该侧壁上制有沿周向延伸的可分裂线,此可分裂线将侧壁分成在可分裂线上方的主体部分和在可分裂线下方的防窃底部,在该主体部分之内表面上制有内螺纹,该内螺纹与容器之颈口部上的外螺纹啮合,所述防窃底部的内表面上制有若干径向往内突出的啮合舌片,沿周向间隔设置,其特征在于每一啮合舌片具有自防窃底部的内表面往打开方向倾斜延伸的第一部分,其与防窃底部所成之倾斜角α为5°<α<85°,以及自第一部分的前端沿封盖之封闭方向与第一部分成一倾斜角延伸之第二部分,其倾斜角β为0°<β<90°,以便将封盖装于颈口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之封盖,其中倾斜角α为20°<α<80°。
3.如权利要求2所述之封盖,其中倾斜角α为30°<α<7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之封盖,其中倾斜角β为0°<β<70°。
5.如权利要求4所述之封盖,其中倾斜角β为5°<β<45°。
6.如权利要求1到5中任何一项所述之封盖,其中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之间的弯折线往下延伸,同时沿远离防窃底部内表面的方向倾斜。
7.如权利要求6所述之封盖,其中向远离防窃底部内表面方向倾斜的弯折线的倾斜角γ为5°≤γ≤80°。
8.如权利要求7所述之封盖,其中倾斜角γ为10°≤γ≤60°。
9.如权利要求8所述之封盖,其中倾斜角γ为20°≤γ≤50°。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之封盖,其中第一部分之上缘往下倾斜时同时径向地往内延伸,而第二部分之上缘则接近水平地作延伸。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之封盖,其中第一部分之上缘稍有弯曲。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之封盖,其中第一部分之下缘及第二部分之下缘往上倾斜时同时径向往内延伸。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之封盖,其中防窃底部上制有轴向破裂线,自防窃底部上端往下延伸,但至少在防窃底部之下部的大部分上无此种轴向破裂线,而各啮合舌片之基缘至少大部分位于该防窃底部之下部轴向破裂线不存在之处。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之封盖,其中防窃底部之上部具有相对大的厚度,而其下部厚度较薄,并且轴向破裂线延伸至该上部之下端,或至稍微低于下端某处。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之封盖,其中轴向破裂线为裂缝或刻痕,并在其下端部分,留下来的材料的厚度随着刻痕往下延伸渐增加。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之封盖,其中防窃底部之相对较薄下部的厚度t1为0.05至0.75毫米。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之封盖,其中厚度t1为0.20至0.50毫米。
18.如权利要求13至17中任何一项所述之封盖,其中圆周可分裂线由在周向间隔开且沿周向延伸的多个裂缝及多个位于该周向裂缝之间的连接部分组成,其中至少有一个连接部强度比其它连接部为高,而轴向破裂线之位置,自圆周围视之,是毗邻于高强度连接部之周向末端。
CN198585103372A 1984-10-26 1985-05-13 容器用塑胶制防窃封盖 Expired CN8510337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24126/84 1984-10-26
JP59-224126 1984-10-26
JP59224126A JPS61104959A (ja) 1984-10-26 1984-10-26 ピルフア−プル−フ特性を有する合成樹脂製容器蓋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85103372A CN85103372A (zh) 1986-05-10
CN85103372B true CN85103372B (zh) 1987-07-08

Family

ID=168089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198585103372A Expired CN85103372B (zh) 1984-10-26 1985-05-13 容器用塑胶制防窃封盖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S61104959A (zh)
CN (1) CN8510337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79835B (en) * 1995-03-22 1996-07-01 Precision Valve Corp Tamper-evident closure with captive band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15060A (ja) * 1982-07-19 1984-01-26 日本クラウンコルク株式会社 ピルフア−プル−フ特性を有する合成樹脂製容器蓋
JPS59142948A (ja) * 1983-01-28 1984-08-16 日本クラウンコルク株式会社 ピルフア−プル−フ特性を有する合成樹脂製容器蓋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H0442254B2 (zh) 1992-07-10
JPS61104959A (ja) 1986-05-23
CN85103372A (zh) 1986-05-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978017A (en) Tamper-indicating plastic closure
EP0073334B1 (en) Process and apparatus for making a closure
CN1088030C (zh) 密封盖
US4828128A (en) Cap for motor oil container
JPH0656161A (ja) プラスチック・ガス抜き蓋
AU627270B2 (en) Tamper-indicating plastic closure
US20050167879A1 (en) Method of injection molding closure with continuous internal rigid rib, mold for use therein and product made thereby
US5660289A (en) Plastic cap for containers
CA3173689A1 (en) Cap for container
US5950851A (en) Safety closure and container having biasing means
KR890002821B1 (ko) 도용 방지 플라스틱 용기뚜껑
EP3597558B1 (en) Synthetic resin container lid
JPS6218421B2 (zh)
JPH07309357A (ja) 合成樹脂製容器蓋
US5937726A (en) Method for cutting vertical incision in container cap
US4498597A (en) Container and closure
CN85103372B (zh) 容器用塑胶制防窃封盖
US3476278A (en) Device for uncorking champagne or suchlike bottles
US20030178385A1 (en) Tamper-evident snap-on closure
JP4447733B2 (ja) キャップ
US6926162B1 (en) Tamper indicating band arrester
US4520939A (en) Pilfer-proof plastic closure for containers
CN1265076A (zh) 带有防偷窃环的塑料螺纹盖
US20060151423A1 (en) Closure having tapered sealing plug
FI83617B (fi) Pilferproof-foerslutning av plast foer behaollar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C06 Publication
C13 Decision
GR02 Examined patent app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