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938682Y - 一种电场处理加热加工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场处理加热加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938682Y
CN2938682Y CN 200620120794 CN200620120794U CN2938682Y CN 2938682 Y CN2938682 Y CN 2938682Y CN 200620120794 CN200620120794 CN 200620120794 CN 200620120794 U CN200620120794 U CN 200620120794U CN 2938682 Y CN2938682 Y CN 2938682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electric field
fluid
warming
process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620120794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阿部武比古
冯连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200620120794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938682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938682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938682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场处理加热加工装置,它包括流体收容器、流体和物质用电极构造体、容器内置或外设加热装置、电场形成用电源装置、物质用电极构造体的调节控制装置、容器盖子开闭和传送带驱动装置等,在施行加热处理的容器内盛有流体,向该流体中投入加热改质物质,使用物质用电极确保接点夹着或围着,通过分路装置对所有电极输入同极性交流电压,对流体和流体中的物质进行电场处理。本实用新型对油炸食品的油吸收和油烟油臭的抑制,食品的色调均一,同时在缩短加热时间,降低电力消耗,提高产品合格率,并有利于环保和社会稳定。本实用新型还能应用于电场处理的杀菌装置、储藏装置、烧制和燃烧辅助装置等。

Description

一种电场处理加热加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场处理加热加工装置,更具体地说,是关于对作为电介质的流体和与该流体中介电常数不同的物质共同存在的区域施行电场处理加热加工时,把流体和流体中的物质在同一电场处理领域内分别进行电场处理的电场处理加热加工装置。属于电加热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作为常用的处理改质物质进行电场处理加热加工的油炸食品设备等电场处理加热加工装置,是众所周知的。
 1.日本特愿2000-340301报导,如图10所示,这个油炸设备300是把油炸设备内部进行绝缘处理,在设备的底部方向设置输入电极301,与301大体上平行相对地配置地线电极302,在采用工业电作为电源的变压器的二次侧的一极的输出线上安装电阻器,前端连接到来自剩下的1极的输出线,通过分路装置,在输入电极301上,输入交流电压。在电极301和地线电极302所夹的区域303是电场处理区域,在303区域装满油之后加热,将待油炸食品投入高温油内,对303区域内的油和油炸食品实施加热加工电场处理。
2.日本的PCT/JP2004/008774报导,如图11所示,这个油炸设备400是将油炸设备内壁部分做绝缘处理,在设备内壁部分的左右壁面的略平行相对关系位置设置输入电极401、402,在采用工业电作为电源的变压器的二次侧的1极的输出线上安装电阻器,前端连接到来自剩下的1极的输出线,通过分路装置,在输入电极401、402上,输入交流电压。输入电极401、402所夹的区域403是电场处理区域,当403区域装满油之后加热,将油炸食品投入高温油内,对403区域内的油和油炸食品实施加热加工电场处理。
3.日本的PCT/JP2004/17200报导,如图12所示,这个油炸设备500是将油炸设备内部做绝缘处理,在设备内壁部分的左右壁面的略平行相对关系位置设置输入电极501、502,并在设备内侧壁面和501、502同一高度处设置输入电极503,在采用工业电作为电源的变压器的二次侧的1极的输出线上安装电阻器,前端连接到来自剩下的1极的输出线,通过分路装置,在输入电极501、502、503上,输入交流电压。被输入电极501、502、503所包围的区域是电场处理区域504,在504区域装满油之后加热,将油炸食品投入高温油内,对504区域内的油和油炸食品实施加热加工电场处理。
4.日本PCT/JP2004/17201报导,如图13所示,这个油炸设备是将有底圆筒容器的内壁做绝缘处理,在它的内壁面设置圆筒输入电极601,在圆筒容器内部与601对峙的圆心处设置圆筒输入电极602,将圆筒输入电极601和对峙的圆筒输入电极602所夹的区域作为第一电场处理区域603。经过第一电场处理区域603和非接触层,在圆筒容器下侧设置网状接地电极604,经过网状接地电极604和略平行关系的非接触层,设置平板输入电极605,网状接地电极604和平板输入电极605所夹的区域是第二电场处理区域606。在圆筒电极601、602和平板电极605,在采用工业电作为电源的变压器的二次侧的1极的输出线上安装电阻器,前端连接到来自剩下的1极的输出线,通过分路装置,输入交流电压。在603区域和606区域装满油之后加热,向603区域的高温油内投入油炸食品,对603区域内的油和油中的油炸食品实施加热加工电场处理,并将603区域中的油炸过程中发生的加水分解生成物及油的高温变成物的复合聚合生成物,电性的从油里进行分离,累积固定到第二电场处理606区域内。
5.日本特愿2000-107046报导,如图14所示,这个油炸设备700是将在进行了绝缘处理的油槽内部,有一对相互对峙的面在同一方向上以略同速度运行的一对导电性金属构成的随意转动传送带701、702进行绝缘处理,其传送带内部设置有进行了绝缘固定处理的输入电极703、704。在变压器的二次侧的1极的输出线上安装电阻器,前端连接到来自剩下的1极的输出线,把另一输出线和输入电极703、704相连接。电极703、704所夹的区域是电场处理区域705。油槽内装满油之后加热,向油槽的高温油内投入待油炸食品,在705区域内对油和油中的油炸食品实施加热加工电场处理。
6.日本特愿2001-002148报导,如图15所示,这个油炸设备是在绝缘处理过的油槽内部,设置用绝缘材料构成的随意转动传送带801,其内部设置绝缘固定的输入电极802,在采用工业电作为电源的变压器的二次侧的1极的输出线上安装电阻器,前端连接到来自剩下的1极的输出线,把另一个输出线和输入电极802相连接。设置和传送带801之间确保间隙并使相互对峙的面在同一方向上以略同速度运行的一对导电性材料构成的随意转动传送带803,且和接地线相连,作为接地传送带803。输入电极802和接地传送带803所夹的区域是电场处理区域804。油槽内装满油之后加热,向油槽的高温油内投入待油炸食品,在804区域内对油和油中的油炸食品实施加热加工电场处理。
7.日本PCT/JP2004-008774报导,如图16所示,这个油炸设备是在油槽内部设置有确保间隙,并使相互对峙的面在同一方向上,以略同速度运行的一对导电性材料构成的随意转动传送带901、902,在901、902的间隙的左右两端配置输入电极903、904。采用工业电作为电源的变压器的二次侧的1极的输出线上安装电阻器,前端连接到来自剩下的1极的输出线,通过分路装置,与输入电极903、904相连接。传送带901、902和输入电极903、904所包围的区域是电场处理区域905,油槽内装满油之后加热,向油槽的高温油内投入待油炸食品,在905区域内,对油和油中的油炸食品实施加热加工电场处理。
现有技术中存在有如下的不足:
1.图10所示的油炸设备,当待油炸食品投入到油里时,沉入到电场处理区域303的底部,接触或最接近输入电极301,受周围高温油的影响,伴随着芯部温度上升开始向上浮动,在接地电极302处确保接点。在电场处理区域303,对油和油中多个油炸食品进行电场处理加热加工时,油中的多个油炸食品向上浮动,由于油的混浊状态,油炸食品对于电极的占有率以及位置关系、食品的投入量、食品的重量、体积、含有水分率等这些个体条件和来自输入电极301的漏电利用等原因,使油炸食品的向上浮动不规则化,从而有多个油炸食品对电极的距离的不均匀,对多个油炸食品在电场中的状况不规则,其结果出现油炸食品缺乏均一性的缺陷。
2.图11所示的油炸设备,在电场处理区域403,由于油炸食品在油中复数存在,对于输入电极401、402的远近问题和对于输入电极401、402的阻隔障碍层的形成问题等而导致电的衰减阻碍条件发生,从而油炸食品在电场中发生差异,其结果造成不规则的缺陷。
3.图12所示的油炸设备,同样存在图11所示的油炸设备的缺陷。
4.图13所示的油炸设备设置有第一电场处理区域603和第二电场处理区域606,在第一电场区域603对油和油中的油炸食品进行电场处理,同样存在图11、12所示的油炸设备缺陷。并且,在第一电场处理区域603生成的加水分解生成物、油的高温变成物及它们的复合聚合生成物等面向第二电场处理区域606诱导固定,在使用同极性的交流电压的多个电极的电场中被极化的上述物质,在电极正的场合向表示负的无限远方移动,在电极负的场合从相反的无限远方向电极移动,由此,需要考虑使之质量增大沉淀到第二电场处理区域606的底部电极所需要的时间问题。
5.图14所示的油炸设备是一在对经绝缘处理的传送带所夹的区域705中,由于油炸食品通过油和传送带,受到电场处理的形态为处于离输入电极最远的位置,在电场处理效果中电的衰减率高,能源的损耗存在效率低下的问题。同时,油炸工序中产生的带有极性的超微粒物质,集中在输入电极703、704周边,不久将附着在输入电极703、704上,存在电极不能简单冲洗清扫问题。
6.图15所示的油炸设备同样存在图14所示的油炸设备的缺陷。
7.图16所示的油炸设备,由于多个油炸食品对于两端的输入电极不能存在同等位置,油炸食品和电极接近或远离,以及与显现为异极的传送带接触等这些条件的原因,从而造成存在电场内有非持续的、不规则、均一性等缺陷。
发明内容
现有技术的电场处理加热加工装置,是采用向作为热媒体利用的流体中,投入以改质处理为目的、且与该流体介质常数不同的物质,把双方存在的区域用电极夹着或围着,对区域整体进行电场处理,不能确保以改质为目的物质规则并持续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电场处理加热加工装置,其主要目的是将改质处理作为目的的物质,为了让电场处理效果波及到作为热媒体用的流体,其手段为在同一电场处理加热加工装置内,使用物质用电极构造体和流体用电极构造体,对电场处理的对象物分别进行电场处理。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电场处理加热加工装置,它包括收容容器、输入电极和供电装置等,其特征在于:本装置包括热媒体流体收容器、流体用电极构造体、物质用电极构造体、容器内置加热或外设加热装置,电场形成用电源装置、物质用电极构造体的调节、控制装置和容器盖开闭和传送带驱动装置等,有分路装置分别连接上述的电极输入同极性的交流电压,电极围绕的空间内有作为电介质机能的流体和加热改质的物体。
所述的容器和容器内部设有绝缘层。
所述的电场处理的电极是导电性材料构成,其形状是平板状体或网状体或曲面状板体或有底、无底的圆筒体,表面形状是平面或多孔或复数的波形状或复数突起形状,还有电极组合的立体构造体,上述电极采用可动机能或可动的对应机能,所述的电极不接地线。
所述的电场处理包括批处理和传送带式两种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电场处理加热加工装置是:由容器内置加热或外设加热装置进行加热,在施行加热处理涂有绝缘层的容器内盛有作为热媒体使用和电介质机能的流体,向该流体中投入电介常数不同的加热改质的物质,使用物质用电极确保接点夹着或围着,通过分路装置,对所有的电极输入同极性的交流电压,对流体和流体中的加热改质物质进行电场处理。
本实用新型在批处理式电场处理加热加工装置内部,设置物质用电极构造体,用这个电极构造体,解决改善质量作为目的的物质,伴随芯部温度上升浮动的抑制和电极的远近距离关系以及电极的阻隔障碍层的形成;用流体用电极构造体的电极构造部分包围物质用电极构造体的电极构造部分,解决改善质量作为目的的物质热交换量的降低。
由于改质处理的物质外形不整齐的缘故而发生的接点确保不良,物质用电极构造体采用柔性结构导电材料制成来提高接点确保机能;为了解决改质物质大量投入所发生的与电极的远近距离问题以及电极的阻隔障碍层形成问题,以及电极的阻隔障碍层形成问题,采用多级式物质用电极构造体。
本实用新型的传送带式电场处理加热加工装置是采用大体上以同速度、同方向运行、由上下关系形成一对对峙表面导电性金属组成的无端传送带作为输入电极,采取把以改质为目的的物质投入热媒体流体中后,由一对输入电极传送带上下确保接点,一边进行电场处理一边翻动的形态,解决了以改质为目的的物质在距离输入电极最远的位置时电场处理效果不稳定和物质在电极形成阻隔障碍层以及由于与表示异极的导电性材料传送带接触导致的激烈的电场处理不稳定化问题等。并且,采用把一对输入电极传送带用流体用电极构造体的电极部分夹着的形态,力图把以改质为目的的物质的热交换量降低和热交换时间的缩减,解决短时间大量处理的问题。
为了解决电场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有极性的超微粒物质,本实用新型采用两种方式:
1.采用作为热媒体利用的流体介电常数小的时候(如油),物质用电极构造体的下侧电极使用多孔型输入电极,与那个电极形成非接触层,设置与物质用电极构造体的输入电极表示相反符号的导电性材料,当向高温的热媒体流体中投入的以改质为目的的物质与高温流体接触时的生成物,维持高温状态的流体变成物的以及它们的复合聚合生成物等有极性的超微粒物质,朝着上述的物质用电极构造体的下侧输入电极和表示相反符号的导电性材料自然地移动集中。
2.采用包围物质用电极构造体的电极构造部分的状态,设置流体用电极构造体的多孔型电极,在多孔型电极的里侧和多孔型电极形成非接触层,对多孔型电极设置表示相反符号的导电性材料,当向高温流体中投入的物质与高温流体接触时的生成物,维持高温状态的流体变成物以及它们的复合聚合生成物等有极性的超微粒物质,受来自物质用电极构造体的电力线和来自多孔型电极的电力线联合的影响,向多孔型电极的里侧设置的导电性材料自然地高效移动集中。
本实用新型中将介电常数大的例如用水作为热媒体的流体进行电场处理的加热加工装置(如焯、煮、蒸设备等),在不使用物质用电极构造体的输入电极和流体用电极构造体的输入电极以及表示相反符号的导电性材料的基础上,对电场处理区域内部全体和外部进行电绝缘处理。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由于包含物质的电的条件和个体条件以及流体的条件等原因而发生不均匀的结果,要求生产油吸收率低的食品、配餐和健康限制以及对统一的成分率和统一生产的需求等,这些大范围的问题和高准确度作为目标,而采用控制电场处理加热加工装置所装载的物质用电极构造体的控制装置系统。
该控制系统在施行电场处理加热加工过程中,是管理调整流体的温度设定、热加工装置的温度维持、确保物质用电极构造体的电极接点、设定的改质为目的的物质芯部温度以及开闭盖子、传送带驱动和电场形成用电源装置开合等结构,通过操作安装在电场处理加热加工装置上的操作盘,从而实施本实用新型的运转和运转管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现有的电场处理油炸食品的设备是:使用电极夹着或围着的区域的油作用于电场,通过油对油内的油炸食品施加电场处理的方式。而本发现的油炸食品设备是:力图使用流体用电极构造体对油进行电场处理,用物质用电极构造体对油炸食品进行电场处理。这样根据不同对象进行不同电场处理的方式,这对油炸食品的油份吸收抑制、油烟油臭的抑制,油炸食品的色调均一,不溅油等方面,能够得到确实,规则的电场处理效果。
2.本实用新型的油炸食品设备,由于在同一电场处理区域内配置了流体用电极构造体和物质用电极构造体,使同一电场处理区域电容化机能提高,在从热媒体油中高效分离极性超微粒物质、油炸食品芯部温度上升速度的缩短等方面,得到确实、规则的电场处理效果,同时也能降低电场形成时的电力消耗。
3.本实用新型装载了控制装置系统的电场处理加热加工装置,在统一产品生产规格的基础上,可降低不合格品的生产率。
4.本实用新型除了用于食品的电场处理加热加工装置外,还能在电场处理的杀菌装置、储藏装置、烧制装置、燃烧辅助装置等方面利用。
5.本实用新型在食品的电场处理加热加工处理时间的缩短,可节省资源以及可使维持健康的产品的生产成为可能,有助于保护自然环境、维护人类社会稳定。由此,可成为经济生产的新机遇、可以高水平激发经济活力和大力推动经济发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1实施例批处理式电场处理加热加工装置的概略正面断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1实施例批处理式电场处理加热加工装置的概略侧面断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2实施例传送带式电场处理加热加工装置的概略正面断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2实施例传送带式电场处理加热加工装置的概略侧面断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3实施例批处理式电场处理加热加工装置的概略侧面断面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3实施例批处理式电场处理加热加工装置的概略正面断面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4实施例传送带式电场处理加热加工装置的概略正面断面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4实施例传送带式电场处理加热加工装置的概略侧面断面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4的电场处理加热加工装置的控制系统的概略示意图;
图10为现有技术批处理式油炸设备的概略正面断面图;
图11为现有技术批处理式油炸设备的概略正面断面图;
图12为现有技术批处理式油炸设备的概略正面和平面断面图;
图13为现有技术批处理式油炸设备的概略正面和平面断面图;
图14为现有技术传送带式油炸设备的概略侧面断面图;
图15为现有技术传送带式油炸设备的概略侧面断面图;
图16为现有技术传送带式油炸设备的概略侧面断面图。
符号说明:
1.批处理式电场处理加热加工装置(介电常数小的流体型),20A物质用上部电极,20B物质用下部电极,20C流体用电极;
2.传送带式电场处理加热加工装置(介电常数小的流体型),31A物质用上侧传送带电极,31B物质用下侧传送带电极,35A、35B流体用框体板电极;
3.批处理式电场处理加热加工装置(介电常数大的流体型),46A物质用上部电极,46B物质用下部电极,46C流体用电极;
4.传送带式电场处理加热加工装置(介电常数大的流体型),66A物质用上侧传送带电极,66B物质用下侧传送带电极,71A、71B流体用框体板电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以下,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照附图进行说明。但是,对于本实施例所述的构成零部件的尺寸,材质,形状及其他配置等,不是特定的记述,并不是把本实用新型的范围限定于此。在得到同样作用时,可以将实施例中所述的构成进行组合变更,这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图1、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1实施例批处理式电场处理加热加工装置的概略正面断面图和概略侧面断面图。
本实施例1的批处理式电场处理加热加工装置的电场处理区域的分类是介电常数小的流体(如油等)用的装置。
批处理式电场处理加热加工装置1是由热媒体流体收容部分、流体用电极构造部分、物质用电极构造部分、电场处理加热加工装置的外设部分和收容有加热系统装置、电场形成用电源装置、物质用电极驱动装置、电场处理区域的盖子的开闭驱动装置的机械收容部分构成。
在流体用电极和物质用电极上,从机械收容部分25里面的电场形成用电源装置,通过分路装置输入同极性的交流电压。电场形成用电源装置,在采用工业电作为电源的变压器的二次侧的1极的输出线上安装电阻器,该输出线的前端连接到来自剩下的1极的输出线上,和分路装置连接。
流体用电极构造部分是:多孔型流体用电极20C和非接触层12以及由热媒体流体收容部分10的导电性材料制成的内壁面11构成的部分和热媒体流体收容部分10的导电性材料制成的底部15、非接触层17构成部分的总称。
物质用电极构造部分是:物质用电极调节机能部分18、多孔型的上部电极20A和多孔型的下部电极20B、绝缘处理过的联结金属部件19、用绝缘材料组成的固定部件21构成部分的总称。
热媒体流体收容部分10的上部是开口状,是由导电性材料或绝缘性材料构成的并且备有可以设置目视内部的观察口和排出高温蒸气的排气口的电场处理区域的开闭式的盖子14的形状。
在开闭式的盖子14上,设置有用于对在物质用电极构造部分的多孔型上部电极20A和多孔型下部电极20B处的,以改质为目的投入到流体中的物质的接点,进行固定确保的物质用电极调节机能部分18,它为了使多孔型的上部电极20A确保固定投入物质的接点,使上部电极20A上下移动,并在前端安装用于稳定固定的进行过绝缘处理的连接件19,该连接件19上设置有多个电绝缘材料构成的固定部件21,在该固定部件21的下部安装有多孔型的上部电极20A。
在热媒体流体收容部分10底部15上,为了承载固定物质用电极构造部分多孔型的下部电极20B,设置有用绝缘材料制成的多个固定部件16,该固定部件16对多孔型下部电极20B和流体收容部分10的底部15相对于非接触层17兼顾确保的机能。在流体收容部分10的底部15上可设置热媒体流体的排出口。作为热媒体流体收容部分10的热媒体流体的加热,机械收容部分24内设有加热装置,对该加热装置的复数加热管进行绝缘,可配置在底部15的非接触层17内。或者也可在底部15的里侧区域25配置加热装置,或者也能与外部设置的热交换机进行连接。
电场处理区域的开闭式的盖子14的开关,用安装在电场处理加热加工装置1的操作盘上的电场处理区域开关按钮,进行开关操作指示,开关驱动由机械收容部分24内来进行。开闭式盖子14的开关驱动与机械收容部分24内的电场形成用电源装置的开合装置连接。物质用电极调节机能部分18是通过安装在电场处理加热加工装置1的操作盘上的控制装置进行驱动的驱动传导臂22,使物质用电极调节机能部分18进行运作,驱动传导臂22的驱动装置设置在机械收容部分24内。
通过物质用电极构造部分的多孔型上部电极20A和多孔型下部电极20B来确保接点,在物质形状不固定的情况下,因为接点确保欠均一,最好把多孔型上部电极20A变更为有弯度的导电性金属的柔性结构体。本装置对于使用现场的大量需求和考虑热媒体流体的回流,可将物质用电极构造部分的输入电极部分用水平多级式构成。
下面,对实施例1所述的批处理式电场处理加热加工装置的作用进行说明。
本装置的热媒体流体的电场处理区域E由多孔型流体用电极20C、流体收容部分10的导电性材料制成的内壁面11、上述两项部件构成的非接触层12、以及流体收容部分10的底部15和非接触层17构成。因为电场处理区域E是向多孔型上部电极20A、多孔型下部电极20B和多孔型的流体用电极20C输入同极性的交流电压而形成的电场,电力线被加重;由于多孔型的流体用电极20C内设多孔型上部电极20A、多孔型下部电极20B的形态,使得电容也增大。由此,在流体中发生极性超微粒物质被诱导产生分极并从流体中分离,当电极20A、20B、20C表示正的时候,远离电极;当电极20A、20B、20C表示负的时候,靠近电极。因此,被引起了极化的流体中的超微粒物质,对于电极表示相反符号,通过多孔型的流体用电极20C的孔,被集中固定于电极20C的里侧、非接触层12以及内壁面11;同样也集中固定于电极20B的里侧、非接触层17以及底部15的区域E内。由此,力图对在流体的加热过程中发生的导致作为流体的热媒体机能降低的有极性的超微粒物质和对人体有害的超微粒物质在流体中的滞留抑制,有助于流体的稳定,也能抑制其附着于流体中以加热改质为目的的物质上。
以加热改质为目的的物质在区域F内,有多孔型上部电极20A和多孔型下部电极20B确保接点,并被固定。由此,以加热改质为目的的物质在芯部温度上升过程中停止向上浮动。由于确保了物质在加热过程中和电极的接点,物质和电极的远近距离问题也被消除。并且,因为电极20A和电极20B被电极20C围着,所以向以加热改质为目的物质的热集中的效率得到提高。因此,在热交换量抑制、热交换时间缩短、对热媒体流体的浑浊迁移抑制、物质的色调均一等方面,能够得到规则的电场处理加热加工结果。
实施例2:
图3、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2实施例传送带式电场处理加热加工装置的概略正面断面图、概略侧面断面图。
本实施例2是关于作为热媒体的流体介电常数小的流体(如油等)的传送带式电场处理加热加工装置。
传送带式电场处理加热加工装置2是由流体收容部分、物质用电极构造部分、流体用电极构造部分、电场形成用电源装置、驱动物质用电极的驱动装置、驱动调节物质用电极间隔的物质用电极调节机能部分的驱动装置、收容加热装置的机械收容部分构成。电源装置为工业电作为电源的变压器的二次侧的1极的输出线上安装电阻器,该输出线的前端连接到来自剩下的1极的输出线,经过分路装置向各电极输入交流电压的形态。
传送带式电场处理加热加工装置2的物质用电极构造部分的电极是被配置在流体收容部分30内部的上下位置关系相互对峙的面,在同一方向略同速度运行的一对略平行相对形态,被配置的导电性材料构成的网状的无端物质用上侧传送带电极31A、物质用下侧传送带电极31B。在电极31A和电极31B的任何一侧的侧端部安装用于与机械收容部分39连接用绝缘材料制成的驱动传达轮带,使电极31A、电极31B旋转驱动的驱动用齿轮40A、40B和轴承40C、40D。安装在电场处理加热加工装置2上的操作盘,经过控制装置设置调节接点确保间隔的物质用电极调节机能部分32,该机能部分32还具有调节发生了位移的上侧电极31A的驱动传送轮带的状态的机能。
物质用电极部分是一对传送带电极31A、31B和驱动用齿轮40A、40B、轴承40C、40D、物质用电极调节机能部分32的总称。
流体用电极构造部分是在齿轮40A、40B和轴承40C、40D的左右两端做绝缘处理并安装的,由位于电极31A、31B左右的侧端的用导电性金属构成的多孔型框体板电极35A、35B,导电性材料构成流体收容部分30的左右壁面33、非接触层34以及流体收容部分30的底部36和非接触层37的总称。
多孔型框体板电极35A、35B是将绝缘材料制成的绝缘部件38A装在其脚部,在顶部也装有绝缘部件38B,并和流体收容部分30的底部36确保绝缘距离,在绝缘部件38B上配置有物质用电极调节机能部分32。这样,物质用电极构造部分和流体用电极构造部分成为一体。在流体收容部分30的底部36上设置有热媒体流体的排出口。
关于加热,可与传送带式电场处理加热加工装置2的外部的热交换装置相连接,并且,也可在机械收容部分39内配置加热装置,对加热管施加绝缘;也可在流体收容部分30的非接触层37进行复数配置。
下面,关于本实施例2的传送带式电场处理加热加工装置的作用进行说明。但与上述实施例1同等作用的说明内容即省略或简略。
对于作为热媒体的流体,因电场处理效果而被极化了的流体中的超微粒物质在多孔型框体板电极35A、35B的里侧,集中于流体收容部分30的内壁面33与非接触层34的区域G和流体收容部分30的底部36和非接触层37的区域H内。由此,热媒体机能降低的抑制或往流体中滞留的抑制等有助于流体的稳定,也能抑制对人体有害的超微粒物质附着到流体中的物质上。
本装置的流体中被投入的以加热改质为目的的物质的电场处理区域是:上侧传送带电极31A、下侧传送带电极31B夹着的区域J。流体中的以加热改质为目的的物质在区域J内,是由电极31A和电极31B确保接点,被固定和翻动。由此,解决了物质电极的远近位置问题、物质对于电极的阻隔障碍层问题、物质和传送带激烈的电场效果的不稳定化问题。因为电极31A和电极31B是被两侧的多孔型框体板电极35A、35B夹着的形态,所以物质的热交换量抑制和热交换时间缩短、抑制了物质向流体中浑浊迁移等,能对物质进行持续、规则的电场处理。
实施例3:
图5、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3批处理式电场处理加热加工装置的概略正面断面图和概略侧面断面图。
本实施例3是关于作为热媒体的流体介电常数大的流体(如水等)的批处理式电场处理加热加工装置。
批处理式电场处理加热加工装置3由热媒体流体收容部分、流体用电极构造部分、物质用电极构造部分、加热加工装置的外设部分和收容加热系统装置、电场形成用电源装置、物质用电极驱动装置和电场处理区域的盖子的开闭驱动装置的机械收容部分构成。
流体用电极和物质用电极,由机械收容部分44里面的电源装置,同极性的交流电压通过分路装置输入。电源装置是采用工业电作为电源的变压器的二次侧的1极的输出线上安装电阻器,该输出线的前端连接到来自剩下的1极的输出线,和分路装置连接。
流体用电极构造部分的多孔型电极46C,在流体收容部分41的绝缘性材料构成的内壁面45用绝缘材料构成的多个固定部件47进行固定,形成内壁面45和非接触层53A。并且,在流体收容部分41的绝缘性材料构成的底部51承载多孔型下部电极46B,设置绝缘材料构成的多个固定部件52。该固定部件52也兼具底部51和多孔型下部电极46B的非接触层53的形成的作用。
流体用电极构造部分是:流体用电极46C、非接触层53A、内壁面45、底部51和非接触层53B的部分的总称。
物质用电极构造部分的电极是多孔型上部电极46A和多孔型下部电极46B。由物质用电极调节机能部分49使多孔型的上部电极46A上下移动,固定、确保以改质为目的投入到流体中的物质的接点。在调节机能部分49前端安装了绝缘处理过的连结金属部件55,在55上设置有绝缘性材料构成的多个固定部件56,在多个固定部件56的下侧固定有多孔型上部电极46A。调节机能部分49通过安装在电场处理加热加工装置3上的操作盘的操作,将以改质为目的被投入到流体中的物质的信息,通过控制装置使机械收容部分44内的物质用电极调节机能用驱动装置运转,用驱动传导臂50使物质用电极调节机能部分49运转,用电极46A和电极46B确保以改质为目的的物质的接点。
物质用电极构造部分是:物质用电极调节机能部分49、多孔型上部电极46A、多孔型下部电极46B、绝缘处理过的连结金属零件55和绝缘性材料构成的多个固定部件56的总称。
热媒体流体收容部分41的上部是开口状,是能够设置有导电性材料或绝缘性材料构成的目视内部的观察口和高温蒸气排出的排气口的电场处理区域的开闭式的盖子43的形状。开闭式盖子43的开关,用安装在电场处理加热加工装置3的操作盘的电场处理区域开关按钮进行开关操作指示,开关驱动由机械收容部分44内来驱动进行。并且,盖子43的开关驱动与电源装置的开合装置连接。穿过盖子43设置有物质用电极调节机能部分49。
在流体收容部分41的底部51设置有热媒体的流体排出口。对热媒体流体的加热,机械收容部分44内有加热装置,对该装置的多个加热管进行绝缘处理,该加热装置也可配置在流体收容部分41的底部分51的非接触层53的区域,或者也可以在底部51的里侧区域54配置加热装置,或者也能连接在外部设置的热交换机。
本实用新型通过电极46A和电极46B来固定确保接点,当在物质形状不固定的情况下,因为接点确保欠均一,最好将上部电极46A变更为有弯度的导电性金属的柔性结构电极。本装置对应于使用现场的大量需求,考虑到热媒体流体的回流,可以把物质用电极构造部分的输入电极部分用水平多级式构成。
下面,关于本实施例3的电场处理加热加工装置的作用进行说明。
对于本装置的热媒体流体的电场处理,是在多孔型流体用电极46C和物质用多孔型上部电极46A及下部电极46B形成的区域K中施行。因为区域K是将周围电磁绝缘的同极性交流电压输入到电极46A、46B和46C所形成的电场,所以电力线被加重,电容也增大。由此,热媒体流体构成分子被极化,当电极46A、电极46B和电极46C为正的时候朝向电极表示负,当电极电极46A、电极46B和电极46C为负的时候朝向电极表示正。故被极化了的流体构成分子在区域K内,反复地反转和定位交换,使之进行细分化,且根据加重电力线按一定周期反复排列分散运动。或者,从流体中分离的极性超微粒物质集中停滞在电极周围,被固定在电极46C的里侧、非接触层53A和内壁面45的构成部分和底部51、非接触层53B的构成部分。且热媒体流体的分子密度变高,相互转移温度降低。还有,热媒体流体的构成分子的细分化对于以改质为目的流体中的物质,使其浸透性能提高,这样,有助于对作为热媒体流体的加热时间、加热能量消费的节减。
本装置的流体中存在的以改质为目的的物质的电场处理区域是电极46A和电极46B所夹着的区域L。以改质为目的的物质在电极46A和电极46B夹着的区域L处被固定确保接点,停止了由芯部温度上升的向上浮动。向电极46A、电极46B输入同极性的交流电压后,两电极被电极46C包围着。以改质为目的的物质和两电极共模同位素化,解决了物质和电极间的远近距离问题,能够对物质进行均匀的电场处理。
实施例4:
图7表示有关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4传送带式电场处理加热加工装置的概略正面断面图,图8表示概略侧面断面图。
本实施例4是关于作为热媒体的流体介电常数大的流体(如水等)的传送带式电场处理加热加工装置。
传送带式电场处理加热加工装置4是由流体收容部分、物质用电极构造部分、流体用电极构造部分、电场形成用电源装置、驱动物质用电极构造部分的电极的驱动装置、驱动调节物质用电极构造部分的间隔的物质用电极调节机能部分的驱动装置、收容流体加热装置的机械收容部分构成。电场形成用电源装置是采用工业电作为电源的变压器的二次侧的1极的输出线上安装电阻器,该输出线的前端连接到来自剩下的1极的输出线上,通过分路装置向各电极输入交流电压的形态。
物质用电极构造部分的电极是:上下位置关系相互对峙的面、在同一方向略同速度运行的、一对略平行相对形态下配置的、导电性材料构成的网状的无端物质用上侧传送带电极66A、物质用下侧传送带电极66B。在电极66A和电极66B的左右任何一侧的侧端部,安装有用与机械收容部分72相连的绝缘材料制成的驱动传送轮带使电极66A、66B旋转的齿轮73A、73B和轴承73C、73D。由于在电极66A和电极66B处为对以加热改质为目的的物质进行确保并翻动的形态,所以在加热加工装置4上安装有操作盘的控制装置,使电极66A和电极66B得到适合于物质信息的接点确保间隔,由此,电极66A和电极66B配置有调整相互间隔的物质用电极调节机能部分61,61既能调整电极移动相互间隔,也能调节驱动传送轮带的状况的机能。
物质用电极构造部分被收容在对内壁部分和底部施加了绝缘的热媒体流体收容部分60内。
流体用电极构造部分的电极是:将电极66A、66B和驱动电极旋转的齿轮73A、73B、轴承73C、73D进行绝缘处理并安装在流体收容部分60内的左右的多孔型框体板电极71A、71B,由导电性金属制成,并将绝缘材料制成的绝缘部件70装在其脚部,在顶部安装有绝缘部件70B,和流体收容部分60的底部64确保距离,在绝缘部件70B上配置物质用电极调节机能部分61。电极71A、71B由流体收容部分60的设置场所和物质用电极构造部分成为一体,用本装置外部的提起装置能简单地提起。
流体用电极构造部分是:流体收容部分60的左右的绝缘内壁面68和非接触层67以及底部64和非接触层67的总称。
在流体收容部分60的底部64上装置有热媒体流体的排出口,关于加热,可与加热加工装置4的外部的热交换装置进行接续;在底部64的里侧的机械收容室72也可以配置加热装置,也可以在底部64的非接触层67上进行复数配置。
下面,关于本实施例4传送带式电场处理加热加工装置的作用进行说明。但与上述实施例3同等作用的说明即省略或简略。
本装置的热媒体流体的电场处理,为多孔型流体用框体板电极71A、71B和物质用上侧传送带电极66A和下侧传送带电极66B形成的区域M。因为区域M是向与外部电绝缘的电极66A、66B、71A、71B输入同极性的交流电压所形成的电场,所以作为热媒体的流体密度变高且相转移温度低下。并且,流体的构成分子以及成分的细分化,使以改质为目的的物质的浸透性提高。并有助于加热时间、加热的能量消耗的节减。
本装置的以改质为目的的物质的电场处理区域是由电极66A和电极66B所夹着的区域N。以电极66A和电极66B夹着确保接点,并且,也受电极71A、71B的影响,以改质为目的的物质可与电极形成共模同位素化状态。由此,解决了物质和电极间的远近距离问题,能够对物质进行均匀的电场处理。
实施例5:
图9所示有关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4的电场处理加热加工装置的控制系统。
本实施例5是重点管理调整作为热媒体流体的温度设定和热加工装置的维持温度、确保物质用电极构造体的电极构造部分的接点、设定以改质为目的的物质的芯部温度以及开闭盖子工作和电场形成电源开合等的结构,通过操作安装在电场处理加热加工装置上的操作盘80,实施上述的实施例1~4的装置的运转和运转管理。
从本控制装置的操作盘80输入作为热媒体的流体的温度指令,操作加热装置开合按钮81,开始对流体加热。将投入到流体中的以改质为目的的物质的资料和指定芯部温度从操作盘80上输入,遵从操作盘80上表示,开始以改质为目的的物质的电场处理加热加工。当流体的温度未达到指定温度时,批处理式电场处理加热加工装置的电场处理区域的盖子开闭钮82不打开;同样,传送带式电场处理加热加工装置的传送带驱动开合钮83也不开始驱动。
当作为热媒体的流体的温度达到指定温度时,在操作盘80上一旦显示可以投入,则对于批处理式电场处理加热加工装置,操作电场处理区域盖子开闭钮82打开电场处理区域的盖子,将以改质为目的的物质投入一定量,操作电场处理区域盖子开闭钮82关闭盖子。盖子一关闭,从电场形成电源装置向全部电极输入同极性的交流电压。同样,对于传送带式电场处理加热加工装置,在操作盘80上一旦显示可以投入,操作传送带驱动开合钮83让传送带电极驱动,投入一定量的以改质为目的的物质。传送带电极一开始驱动,从电场形成用电源装置向全部电极输入同极性的交流电压。
对于批处理式和传送带式电场处理加热加工装置,将以改质为目的的物质的相关信息从操作盘80上输入后,操作盘80上显示加热加工所需时间。
对于批处理式电场处理加热加工装置,一旦结束以加热改质为目的的物质的改质,操作盘80上显示结束,开闭钮82打开盖子,电场形成用电源也联动,停止供电。将改质结束的物质取出。同样,对于传送带式电场处理加热加工装置,在投入品的加工结束时,开合钮83让传送带电极驱动停止,将加工品取出。
对于批处理式和传送带式电场处理加热加工装置,可以通过对操作盘80的操作转换钮84来操作和管理运转。
上面所说的相关信息是:经过控制装置85,对于物质用电极调节机能部分86进行以加热改质为目的的物质,用于在上下关系的电极确保接点的间隔上,调节上下关系电极的信息;还有以加热改质为目的的物质的芯部温度达到加热加工的所需时间的信息。
以电极的间隔调节作为目的的信息和达到指定芯部温度时间显示的所需信息是,例如:作为状态的分类是:冷冻品、冷藏品和室温品等;品种分类是:牛肉、猪肉、鸡肉、鱼肉、肉系加工品、蔬菜、蔬菜系加工品等;表皮分类是:干性、湿性、多水性等,投入量分类是:数量;形状分类是:外形偏厚、品名等。

Claims (6)

1.一种电场处理加热加工装置,包括收容容器、输入电极和供电装置等,其特征在于:本装置包括热媒体流体收容器、流体用电极构造体、物质用电极构造体、容器内置加热或外设加热装置、电场形成用电源装置、物质用电极构造体的调节控制装置和容器盖子开闭和传送带驱动装置等,有分路装置分别连接上述电极输入同极性的交流电压,在电极围绕的空间内有作为电介质机能的流体和加热改质的物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场处理加热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容器和容器内部设有绝缘层;所述的电场处理包括批处理式和传送带式两种方式。
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场处理加热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极不接地线。
4.根据权利要求1、2、3所述的电场处理加热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施行电场处理的电极是导电性材料构成,形状是平板状体或网状体或曲面状板体或有底、无底的圆筒体,表面形状是平面或多孔或复数的波形状或复数的突起形状,还有电极组合的立体构造体,上述电极采用可动的机能或者可动对应的机能。
5.为实现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场处理加热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由容器内置加热装置或外设加热装置进行加热,在施行加热处理涂有绝缘层的容器内盛有作为热媒体使用和电介质机能的流体,向该流体中投入介电常数不同的加热改质的物质,使用物质用电极确保接头夹着或围着,通过分路装置对所有的电极输入同极性的交流电压,对流体和流体中的加热改质物质进行电场处理。
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场处理加热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施行电场处理加热加工过程中的控制系统,是管理调整流体的温度设定,热加工装置的温度维持,确保物质用电极构造体的电极接点,设定以改质为目的物质芯部温度以及开闭盖子和电场形成用电源装置开合等结构,通过操作安装在电场处理加热加工装置上的操作盘,从而实施本实用新型的运转和运转管理。
CN 200620120794 2006-06-27 2006-06-27 一种电场处理加热加工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938682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620120794 CN2938682Y (zh) 2006-06-27 2006-06-27 一种电场处理加热加工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620120794 CN2938682Y (zh) 2006-06-27 2006-06-27 一种电场处理加热加工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938682Y true CN2938682Y (zh) 2007-08-22

Family

ID=383627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620120794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938682Y (zh) 2006-06-27 2006-06-27 一种电场处理加热加工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938682Y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9111907A1 (zh) * 2008-03-14 2009-09-17 田中久雄 一种电场处理贮藏方法和电场处理贮藏库
CN101272719B (zh) * 2006-04-28 2010-10-27 阿部武比古 一种电场处理加热加工装置及方法
CN101488669B (zh) * 2008-01-16 2011-10-05 索尼株式会社 电力传送设备和功能模块
CN112890078A (zh) * 2021-03-16 2021-06-04 江南大学 一种基于中强度电场处理减少煎炸食品吸油量的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72719B (zh) * 2006-04-28 2010-10-27 阿部武比古 一种电场处理加热加工装置及方法
CN101488669B (zh) * 2008-01-16 2011-10-05 索尼株式会社 电力传送设备和功能模块
WO2009111907A1 (zh) * 2008-03-14 2009-09-17 田中久雄 一种电场处理贮藏方法和电场处理贮藏库
CN112890078A (zh) * 2021-03-16 2021-06-04 江南大学 一种基于中强度电场处理减少煎炸食品吸油量的方法
CN112890078B (zh) * 2021-03-16 2022-11-11 江南大学 一种基于中强度电场处理减少煎炸食品吸油量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72719B (zh) 一种电场处理加热加工装置及方法
CN2938682Y (zh) 一种电场处理加热加工装置
Darvishi et al. Ohmic processing: temperature dependent electrical conductivities of lemon juice
CN202284020U (zh) 新型保温配送箱
CN104736027B (zh) 电场处理加热加工装置
EP2572555B1 (en) Appliance for reducing and eliminating local areas of overheating in sensitive loads of dielectric materials
CN104161065A (zh) 一种可自动控制的肉类油炸机
JP2012527216A (ja) 電場処理物質貯蔵庫
CN203952340U (zh) 一种高效杀菌冷却装置
CN209436203U (zh) 一种用于浓缩果汁的杀菌生产装置
CN202536035U (zh) 应用欧姆加热的容器及应用该容器的烹调机
WO2004110179A1 (ja) 同極性の交番電圧を印加する電場処理装置と応用装置
CN203568023U (zh) 一种瓶装食品巴氏杀菌机
CN104432404A (zh) 一种巴氏杀菌冷却机
CN105707201A (zh) 一种水产品通电加热解冻装置及解冻方法
CN203568326U (zh) 一种瓶装食品巴氏杀菌机的输送带
CN213587355U (zh) 一种基于欧姆加热的液态食品杀菌设备
Al‐Hilphy Technology of ohmic heating in meat processing
CN203385239U (zh) 简易空调器
CN219183412U (zh) 蒸汽双门蒸饭馒头柜
CN205228004U (zh) 一种缺水报警的药粉烘箱
CN105520165A (zh) 太阳能烘烤系统
KR200393711Y1 (ko) 전자적으로 고압 주파수를 조절하는 유도장치
CN2609353Y (zh) 一种用于巴氏杀菌液体鸡蛋的电阻加热器
CN209691536U (zh) 一种油浸式电力变压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822

Termination date: 2010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