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928671Y - 无动力双体单人水上运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无动力双体单人水上运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928671Y
CN2928671Y CNU200620121705XU CN200620121705U CN2928671Y CN 2928671 Y CN2928671 Y CN 2928671Y CN U200620121705X U CNU200620121705X U CN U200620121705XU CN 200620121705 U CN200620121705 U CN 200620121705U CN 2928671 Y CN2928671 Y CN 2928671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lley
hull
hulls
chute
unpower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620121705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莫非
Original Assignee
莫傲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莫傲 filed Critical 莫傲
Priority to CNU200620121705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928671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928671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928671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oys (AREA)

Abstract

一种无动力双体单人水上运动装置,涉及水上运动设备的技术领域;该水上运动装置包括:二船体,所述船体的底面设有只能向后转动的挡水板;二脚座,位于所述船体的中部,用于使用者踏脚;二船体之间设有分别连接左右二船体的、能使左右二船体前后平行相互滑(移)动的、并同时使左右二船体能相互支撑的滑动连接器,所述滑动连接器包括能前后滑动的滑轮,用于嵌入滑轮的前后走向的滑槽和用于支撑左右二船体的左右走向的连杆(或支架)。当使用者行走时,所述滑轮只能在滑轮槽内前后滚动,使两船体能前后平行移动。所述双体单人水上运动装置具有能在水上稳定移(运)动,操作简单,控制容易,不易翻船的特点。

Description

无动力双体单人水上运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上船只、船用设备的技术,尤其是涉及人们日常生活的娱乐、体育锻炼中,个人使用的无动力的双体水上运动(行走)装置的技术。
背景技术
目前在人们日常生活的娱乐、体育锻炼中,个人使用的无动力的水上运动行走器一般都采用在水中设不可逆挡水板的结构,即行走器船体的水中设有只能向后转动的挡水板,船体前进时挡水板向后转动以减小阻力,船体不动时挡水板垂直而且不能向前转动以增加阻力(如专利号为ZL01236775名称为“水上行走鞋”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中的拨水板、专利号为ZL93234581名称为“水上行走器”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中的活动划水板、专利号为ZL93234719名称为“水上行走鞋”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中的叶片),两脚分别踏着左右两只船体,一前一后,行走前进。这种结构的水上运动行走器虽然能在水上行走,但由于单个船体的宽度窄,使用者的重心高,所以船体很不稳定,行走操作难,运动不易控制,容易翻船,很难推广。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在水上平稳移(运)动、操作简单、容易控制、重心稳定、不易翻船的无动力双体单人水上运动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无动力双体单人水上运动装置,包括:
二船体,所述船体的底面设有只能向后转动的挡水板;
二脚座,位于所述船体的中部,用于使用者踏脚;
其特征在于,
二船体之间设有分别连接左右二船体的、能使左右二船体前后平行相互滑(移)动的、并同时使左右二船体能相互支撑的滑动连接器,所述滑动连接器包括能前后滑动的滑轮,用于嵌入滑轮的前后走向的滑槽和用于支撑左右二船体的左右走向的连杆(或支架)。
进一步地,所述滑动连接器包括:
多对滑轮支架,设于船体上面的中部;
多对滑轮,分别连接所述滑轮支架;
左右二对滑轮槽,所述滑轮槽为前后走向,所述多对滑轮分别嵌于所述滑轮槽内,所述左右二滑轮槽的“U”形凹口相向而对,所述滑轮与所述滑轮槽为动配合,所述滑轮只能在所述滑轮槽内能前后滚动,所述滑轮不能在所述滑轮槽内上下或左右移动,左右两船体上方的左右二对滑轮槽分别由前后两滑轮槽连杆连接为一体;
当使用者在双体水上行走装置上行走时,所述滑轮只能在滑轮槽内前后滚动,使两船体能前后平行相互移动,同时由于滑轮不能在滑轮槽内上下或左右移动,使两船体在运动中通过滑轮借助联成一整体的滑轮槽架,也能使左右两船体互相支撑,保持整个双体行走装置在水面上的稳定;又由于船体底面设有的只能向后转动的挡水板,在船体前进时挡水板向后转动以减小阻力,船体不动时挡水板垂直而且不能向前转动以增加阻力,使船体不能后退,从而使双体行走装置在水面上能稳定地行进。
进一步地,所述滑轮支架固定在所述脚座的内侧。
进一步地,所述滑轮支架直接固定在所述船体上。
进一步地,所述滑动连接器包括:
二对滑槽连杆结构,分别(对称地)设在左右二船体上面的前、后部分,其中所述连杆的一端固定在船体上面,另一端伸出船体并设有滑轮;所述滑槽设有上下槽钩,所述滑槽内嵌另一船体连杆顶端的滑轮,所述滑轮与所述设有槽钩的滑槽为动配合。因此所述滑轮不能在设有槽钩的滑槽内上下或左右移动,行走时,所述滑轮只能在滑槽内前后滚动,使两船体能前后平行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滑动连接器包括:
二个滑槽连杆结构,分别设在左右二船体上面的前、后部分,其中一船体上面设有左右二平行的滑槽,所述滑槽设有上下槽钩,另一船体上面固定所述连杆的一端,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伸出该船体并设有左右二滑轮,所述左右二滑轮分别嵌在另一船体上的左右二滑槽内,即所述连杆穿过另一船体上的近端的滑槽,与远端的滑槽滑动连接;所述滑轮与所述设有槽钩的滑槽为动配合;因此所述滑轮不能在设有槽钩的滑槽内上下或左右移动,行走时,所述滑轮只能在滑槽内前后滚动,使两船体能前后平行移动;因所述连杆穿过另一船体上的近端的滑槽,使左右两船体在平行移动中也能互相支撑。
进一步地,所述连杆的固定端由至少两个固定点固定在船体的上面。
进一步地,所述滑轮为滚珠轴承滑轮。
进一步地,所述脚座空腔的底面低于船体的底面。
进一步地,所述脚座空腔的底面上设有扣脚带。
利用本实用新型的无动力双体单人水上运动装置,由于两船体间采用了连杆-轴承-滑槽的动配合连接结构,使两船体不仅能前后平行移动,而且在移动中两船体也能左右互相支撑,使两船体联成一体,其左右方向的稳定性不是由单个船体决定,而是由两船体联成一体的整个双体行走器决定的,提高了双体行走器在水面上的整体稳定性;同时由于所述脚座空腔的底面低于船体的底面,使承载使用者重量的支撑点低于整个双体行走器的浮力支撑点,使双体单人水上运动装置重心稳定,进一步提高了整个双体运动装置在水面上的稳定性,使双体运动装置在水上的移(运)动,操作简单,控制容易,不易翻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双体单人水上运动装置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实施例中沿A-A向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实施例中轴承嵌在另一船体上的滑槽内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双体单人水上运动装置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4实施例中沿B-B向的剖面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图4实施例中沿C-C向的剖面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中双体单人水上运动装置的俯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图7实施例中沿F-F向的剖面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图7实施例中轴承嵌在另一船体上的滑槽内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本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是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相似结构及其相似变化,均应列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参见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中一实施例中的双体单人水上运动装置,包括:左右二船体1、船体底面的挡水板2和二船体中部的脚座3,其特征在于,左右二船体1上面的前、后部分各设有一对对称的滑槽连杆结构,其中所述连杆5的一端分别由两个固定点固定在一船体1上面,每个固定点都用“Ω”形的固定条6由螺钉固定;所述连杆5的另一端伸出该船体并设有滑轮7;如图3所述所示,所述滑槽4设有上下槽钩8,所述滑槽4内嵌另一船体连杆顶端的滑轮7,所述滑轮7与所述设有槽钩8的滑槽4为动配合,因此所述滑轮7不能在设有槽钩8的滑槽4内上下或左右移动;当使用者在双体单人水上运动器上行走时,所述滑轮7只能在滑槽4内前后滚动,使两船体能前后平行移动,同时由于滑轮7不能在滑槽4内上下或左右移动,使两船体在运动中也能左右互相支撑,保持整个双体水上运动装置在水面上的稳定。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船体为发泡沫塑料,所述连杆为塑料圆管,所述滑轮为滚珠轴承。
所述船体中部的脚座3为无顶盖的上宽下窄的梯形体的空腔,梯形体空腔的底面低于船体1的底面,即梯形体3的上(面)边与船体1的上面重叠,梯形体的高度为船体高(厚)度的2倍。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连杆也可以是铝合金圆管、铝合金型材、角铁(不锈钢的)等刚性材料。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船体也可以是竹木材料(软木)、空心体(气囊)等有浮力的材料。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脚座也可以是无顶盖的长方体或椭圆体的空腔,腔体的高度也可以是船体高(厚)度的1.5-4倍。
参见图4、图5、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中另一实施例中的双体单人水上运动装置,包括:左右二船体11、船体底面的挡水板12和二船体中部的脚座13,其特征在于,左右二船体11上面的中部(脚座13内侧)前后各设有一对滑轮支架18,所述滑轮支架18的分别连接脚座13左右两外侧的滚珠轴承滑轮17,所述脚座13左右两外侧的滚珠轴承滑轮17分别嵌于船体11上方的一左一右的前后走向的滑轮槽14内,所述左右两滑轮槽14的“U”形凹口相向而对,所述滚珠轴承滑轮17与所述滑轮槽14为动配合,所述滚珠轴承滑轮17只能在所述滑轮槽14内能前后滚动,所述滚珠轴承滑轮17不能在所述滑轮槽14内上下或左右移动,左右两船体11上方的四滑轮槽14分别由前后两滑轮槽连杆15连接为一体;当使用者在双体水上行走装置上行走时,所述滚珠轴承滑轮17只能在滑轮槽14内前后滚动,使两船体能前后平行移动,同时由于滚珠轴承滑轮17不能在滑轮槽14内上下或左右移动,使两船体在运动中通过滚珠轴承滑轮17借助联成一整体的滑轮槽架,也能左右互相支撑,保持整个双体行走装置在水面上的稳定;又由于船体底面设有的只能向后转动的挡水板12,在船体前进时挡水板向后转动以减小阻力,船体不动时挡水板垂直而且不能向前转动以增加阻力,使船体不能后退,从而使双体行走装置在水面上能稳定地行进。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船体11为发泡沫塑料,所述脚座13的空腔内底面上设有扣脚带16,用于行走时脚的固定。
所述船体中部的脚座13为无顶盖的上宽下窄的梯形体的空腔,梯形体空腔的底面低于船体11的底面,即梯形体13的上(面)边与船体11的上面重叠,梯形体的高度为船体高(厚)度的2倍。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滑轮支架18可以固定在脚座13的内侧,也可以直接固定在所述船体11上。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滑轮17也可以是滚针轴承滑轮或普通滑轮。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船体也可以是竹木材料(软木)、空心体(气囊)等有浮力的材料。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脚座也可以是无顶盖的长方体或椭圆体的空腔,腔体的高度也可以是船体高(厚)度的1.5-4倍。
参见图7、图8、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中又一实施例中的双体单人水上运动装置,包括:左右二船体21、船体底面的挡水板22和二船体中部的脚座23,其特征在于,左右二船体21上面的前后部分各设有一个滑槽连杆结构,其中所述的左右走向的连杆25的一端分别由两个固定点固定在船体21上面,每个固定点都用“Ω”形的固定条26由螺钉固定;所述连杆的伸出船体21的另一端设有与二平行滑槽24、28位置对应的滚珠轴承滑轮27,如图9所述所示,所述连杆穿过另一船体上(近端的)的前后走向的滑槽28,使连杆上的滚珠轴承滑轮分左右嵌在另一船体上的左右二平行滑槽24、28内,所述滑槽24、28设有上下槽钩29,所述滚珠轴承滑轮27与所述设有槽钩29的左右二平行滑槽24、28为动配合,因此所述滚珠轴承滑轮27不能在设有槽钩29的滑槽24内上下或左右移动;当使用者在双体单人水上运动装置上行走时,所述滚珠轴承滑轮27只能在二平行滑槽24、28内前后滚动,使两船体能前后平行移动,同时由于所述连杆25穿过滑槽28在滑槽24内前后移动,使两船体在运动中也能左右互相支撑,保持整个双体水上运动装置在水面上的稳定。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船体为发泡沫塑料,所述连杆为塑料圆管。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前后二个滑槽连杆结构的二对左右滑槽,可以分别设在左右二船体上,也可以设在一船体上,即前后二个滑槽连杆结构可以在左右二船体上对称设置(如图9所述所示),也可以单边设置。
所述船体中部的脚座23为无顶盖的上宽下窄的梯形体的空腔,梯形体空腔的底面低于船体21的底面,即梯形体23的上(面)边与船体21的上面重叠,梯形体的高度为船体高(厚)度的2倍。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连杆也可以是铝合金圆管、铝合金型材、角铁(不锈钢的)等刚性材料。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船体也可以是竹木材料(软木)、空心体(气囊)等有浮力的材料。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脚座也可以是无顶盖的长方体或椭圆体的空腔,腔体的高度也可以是船体高(厚)度的1.5-4倍。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滑轮为滚珠轴承、滚针轴承或塑料滑轮等。

Claims (10)

1、一种无动力双体单人水上运动装置,包括:
二船体,所述船体的底面设有只能向后转动的挡水板;
二脚座,位于所述船体的中部,用于使用者踏脚;
其特征在于,
二船体之间设有分别连接左右二船体的、能使左右二船体前后平行相互滑动的、并同时使左右二船体能相互支撑的滑动连接器,所述滑动连接器包括能前后滑动的滑轮,用于嵌入滑轮的前后走向的滑槽和用于支撑左右二船体的左右走向的连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动力双体单人水上运动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滑动连接器包括:
多对滑轮支架,设于船体上面的中部;
多对滑轮,分别连接所述滑轮支架;
左右二对滑轮槽,所述滑轮槽为前后走向,所述多对滑轮分别嵌于所述滑轮槽内,所述左右二滑轮槽的“U”形凹口相向而对,所述滑轮与所述滑轮槽为动配合,所述滑轮只能在所述滑轮槽内能前后滚动,所述滑轮不能在所述滑轮槽内上下或左右移动,左右两船体上方的左右二对滑轮槽分别由前后两滑轮槽连杆连接为一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动力双体单人水上运动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滑轮支架固定在所述脚座的内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动力双体单人水上运动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滑轮支架直接固定在所述船体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动力双体单人水上运动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滑动连接器包括:
二对滑槽连杆结构,分别对称地设在左右二船体上面的前、后部分,其中所述连杆的一端固定在船体上面,另一端伸出船体并设有滑轮;所述滑槽设有上下槽钩,所述滑槽内嵌另一船体连杆顶端的滑轮,所述滑轮与所述设有槽钩的滑槽为动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动力双体单人水上运动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滑动连接器包括:
二个滑槽连杆结构,分别设在左右二船体上面的前、后部分,其中一船体上面设有左右二平行的滑槽,所述滑槽设有上下槽钩,另一船体上面固定所述连杆的一端,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伸出该船体并设有左右二滑轮,所述左右二滑轮分别嵌在另一船体上的左右二滑槽内,即所述连杆穿过另一船体上的近端的滑槽,与远端的滑槽滑动连接;所述滑轮与所述设有槽钩的滑槽为动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无动力双体单人水上运动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连杆的固定端由至少两个固定点固定在船体的上面。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无动力双体单人水上运动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滑轮为滚珠轴承滑轮。
9、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无动力双体单人水上运动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脚座空腔的底面低于船体的底面。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无动力双体单人水上运动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脚座空腔的底面上设有扣脚带。
CNU200620121705XU 2005-09-12 2006-07-02 无动力双体单人水上运动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928671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620121705XU CN2928671Y (zh) 2005-09-12 2006-07-02 无动力双体单人水上运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520044948 2005-09-12
CN200520044948.3 2005-09-12
CN200520045410.4 2005-09-29
CNU200620121705XU CN2928671Y (zh) 2005-09-12 2006-07-02 无动力双体单人水上运动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928671Y true CN2928671Y (zh) 2007-08-01

Family

ID=383070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620121705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928671Y (zh) 2005-09-12 2006-07-02 无动力双体单人水上运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928671Y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403915B1 (en) Watercraft with manual propulsion system
CN100564155C (zh) 一种水上行走器
US6855024B2 (en) Skis to walk on water
WO2019056598A1 (zh) 一种可人力驱动的水上娱乐装置
CN2928671Y (zh) 无动力双体单人水上运动装置
US3487806A (en) Water jet powered vessel
CN210681074U (zh) 一种水上运动器械
CN2764715Y (zh) 鱼尾式单体滑水运动器
CN103192820B (zh) 一种通过划水蹼提供动力的脚踏式气垫船
CN1935593A (zh) 一种双体水上行走器
US5458514A (en) Surfboards with paddlers
CN212797223U (zh) 一种仿生型水上运动装置
CN201211922Y (zh) 水上脚踏动力板
CN201371929Y (zh) 水上溜冰鞋
WO2019056597A1 (zh) 一种游泳板
CN203381781U (zh) 划水器
CN2889893Y (zh) 便携式水上步行器
CN1232764A (zh) 一种可使人做“水上滑雪”运动的器具
CN108860498B (zh) 一种便携折叠式划水板
CN212890822U (zh) 一种单人龙舟
KR100683019B1 (ko) 크랩 보드
CN2878195Y (zh) 水撬
CN201566812U (zh) 双浮体蛙式水上运动滑水板
CN201095414Y (zh) 浮力撑杆滑水板
CN205554542U (zh) 脚踏式划水蹼休闲船的推进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