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918380Y - 玻璃瓶或类似容器的清洗、灌装和加塞装置 - Google Patents

玻璃瓶或类似容器的清洗、灌装和加塞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918380Y
CN2918380Y CN 200620051489 CN200620051489U CN2918380Y CN 2918380 Y CN2918380 Y CN 2918380Y CN 200620051489 CN200620051489 CN 200620051489 CN 200620051489 U CN200620051489 U CN 200620051489U CN 2918380 Y CN2918380 Y CN 2918380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ttle
cylinder
filling
stopper
similar container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620051489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汪凯波
邱永谋
阳年生
刘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sha Chuti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sha Chuti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sha Chuti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sha Chuti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0620051489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918380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918380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918380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玻璃瓶或类似容器的清洗、灌装和加塞装置,它包括依次相连的送瓶装置、洗瓶机、灌装加塞机以及出瓶装置,送瓶装置与洗瓶机中的进瓶机构相连,洗瓶机与灌装加塞机之间设有成组传送装置;成组传送装置包括成组送瓶机构和输送轨道,成组传送装置的一端与洗瓶机中的出瓶机构相连;输送轨道的末端为灌装加塞机的出瓶端,一块或一块以上的隔板设于输送轨道上并将输送轨道分隔成两列或两列以上的输送轨道,隔板的末端为灌装加塞机的出瓶端,由隔板分隔的每列输送轨道的上方对应设有灌装头和加塞头。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整体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整机生产效率高、符合药品生产工艺要求的玻璃瓶或类似容器的清洗、灌装和加塞装置。

Description

玻璃瓶或类似容器的清洗、灌装和加塞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到包装机械领域,特指一种玻璃瓶或类似容器的清洗、灌装和加塞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玻璃瓶或类似容器的包装机械领域,以医用大输液生产设备为例,涉及到玻璃瓶或类似容器的清洗、灌装及加塞的设备主要采用两种形式。一种是由各自独立的洗瓶机、灌装机、加塞机等多台单机组成,相互之间通过单列输瓶轨道输送,但是采用这种形式的设备因输瓶轨道较长,整条生产流水线的占地面积也较大。另一种形式的生产设备是将清洗、灌装及加塞等机构集成在于一台设备上,将清洗、灌装及加塞等作业在一台设备上完成,这样的话,虽然整个设备的占地面积大大减少,但清洗、灌装及加塞却分布在同一洁净区,不利于保证其清洁度,很难达到国家的卫生标准,而且整台设备较为复杂,因此对其进行调试、维护以及维修均很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整体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整机生产效率高、符合药品生产工艺要求的玻璃瓶或类似容器的清洗、灌装和加塞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解决方案为:一种玻璃瓶或类似容器的清洗、灌装和加塞装置,它包括依次相连的送瓶装置、洗瓶机、灌装加塞机以及出瓶装置,所述送瓶装置与洗瓶机中的进瓶机构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洗瓶机与灌装加塞机之间设有成组传送装置,成组传送装置的一端与洗瓶机中的出瓶机构相连,另一端与灌装加塞机相连;所述成组传送装置包括成组送瓶机构和输送轨道,所述输送轨道的末端为灌装加塞机的出瓶端,一块或一块以上的隔板设于输送轨道上并将输送轨道分隔成两列或两列以上的输送轨道,隔板的末端为灌装加塞机的出瓶端,由隔板分隔的每列输送轨道的上方对应设有灌装加塞机的灌装头和加塞头。
所述成组传送装置的成组送瓶机构包括第一推瓶板、第一安装柱、第一传送装置安装板、第一气缸安装架、第一气缸、第一气缸连接板以及第一升降气缸;第一推瓶板安装在第一升降气缸上,第一升降气缸通过第一气缸连接板安装在第一气缸上,第一气缸安装在第一气缸安装架上,第一气缸安装架安装在第一传送装置安装板上,第一传送装置安装板安装于灌装加塞机机架上。
所述成组传送装置的成组送瓶机构包括夹瓶装置、托瓶板、第二传送装置安装板、推瓶气缸、第二推瓶板、第二气缸安装架、第二气缸、第二气缸连接板、第二升降气缸、第三气缸连接板、夹瓶气缸以及第二安装柱;所述夹瓶装置安装在夹瓶气缸上,夹瓶气缸安装在第三气缸连接板上,第三气缸连接板安装在第二升降气缸上,第二升降气缸安装在第二气缸连接板上,第二气缸连接板安装在第二气缸上,第二气缸安装在第二气缸安装架上,第二气缸安装架安装在第二传送装置安装板,第二传送装置安装板安装在第二安装柱上,第二安装柱安装在灌装加塞机机架上。
所述第一推瓶板上设有用来夹紧玻璃瓶或类似容器的V形槽。
所述第二推瓶板上设有用来夹紧玻璃瓶或类似容器的V形槽。
所述隔板安装在连接板上,连接板安装在隔板安装板上,隔板安装板安装在灌装加塞机机架上。
所述送瓶装置为理瓶输送装置或单列输瓶轨道。
所述洗瓶机和成组传送装置之间设有隔离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就在于:
1、本实用新型的玻璃瓶或类似容器的清洗、灌装和加塞装置在洗瓶机与灌装加塞机之间,采用了成组传送装置,该成组传送装置上能将一组玻璃瓶或类似容器同时从洗瓶机输送到灌装加塞机上,从而使洗瓶机与灌装加塞机之间的距离大大缩短,减少了整机的占地面积,提高了整机的生产效率,在缩短瓶体的运动距离后,也大大降低了破瓶率;
2、本实用新型的玻璃瓶或类似容器的清洗、灌装和加塞装置,在洗瓶机与灌装加塞机之间,采用了成组传送装置,这样就将洗瓶作业与灌装作业完全分开,使洗瓶与灌装可以位于不同的工作区域,不存在交叉污染,既简化了设备,又为设备的调整、维护、维修提供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成组传送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成组传送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成组传送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中F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7中G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灌装加塞机灌装工位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灌装加塞机灌装工位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灌装加塞机加塞工位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灌装加塞机加塞工位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送瓶装置              2、洗瓶机                3、隔离墙
4、第一推瓶板            5、输送轨道              6、第一安装柱
7、第一传送装置安装板    8、灌装头                9、加塞头
10、玻璃瓶或类似容器     11、出瓶装置             12、灌装加塞机
13、夹瓶装置             14、托瓶板               15、第二传送装置安装板
16、推瓶气缸             17、第二推瓶板           18、第一气缸安装架
19、第一气缸             20、第一气缸连接板       21、第一升降气缸
23、隔板                 24、连接板               25、隔板安装板
28、第二气缸安装架       29、第二气缸             30、第二气缸连接板
31、第二升降气缸         32、第三气缸连接板       33、夹瓶气缸
34、第二安装柱           35、第一安装板           36、分液管
37、灌装阀               38、灌装气缸             39、灌装头安装板
40、灌装加塞机机架       41、第二安装板           42、加塞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玻璃瓶或类似容器的清洗、灌装和加塞装置,它包括依次相连的送瓶装置1、洗瓶机2、灌装加塞机12以及出瓶装置11,本实施例中进瓶装置为理瓶输送装置,洗瓶机2采用箱式洗瓶机例:QCX30型箱式洗瓶机,出瓶装置11为单列输瓶轨道。理瓶输送装置与洗瓶机2中的进瓶机构相连,洗瓶机2与灌装加塞机12之间设有成组传送装置,成组传送装置一端与洗瓶机2中的出瓶机构相连,另一端与灌装加塞机12相连。成组传送装置包括成组送瓶机构和输送轨道5,所述输送轨道5的末端为灌装加塞机12的出瓶端,一块或一块以上的隔板23设于输送轨道5上并将输送轨道5分隔成两列或两列以上的输送轨道5,隔板23的末端为灌装加塞机12的出瓶端,由隔板23分隔的每列输送轨道5的上方对应设有灌装加塞机12的灌装头8和加塞头9。洗瓶机2和成组传送装置之间设有隔离墙3,加上洗瓶机2与灌装加塞机12之间相隔有成组传送装置,这样就将洗瓶作业与灌装作业完全分开,使洗瓶与灌装可以位于不同的工作区域,不存在交叉污染。
参见图5和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成组传送装置的成组送瓶机构包括第一推瓶板4、第一安装柱6、第一传送装置安装板7、第一气缸安装架18、第一气缸19、第一气缸连接板20以及第一升降气缸21。第一推瓶板4安装在第一升降气缸21上,第一升降气缸21通过第一气缸连接板20安装在第一气缸19上,第一气缸19安装在第一气缸安装架18上,第一气缸安装架18安装在第一传送装置安装板7上,第一传送装置安装板7安装于灌装加塞机机架40上;图中箭头为第一推瓶板4的运动轨迹,D点为每个循环的初始点。隔板23安装在连接板24上,连接板24安装在隔板安装板25上,隔板安装板25安装在灌装加塞机机架40上,隔板23的作用是将传送来的玻璃瓶或类似容器10分成列,假设一组有N个玻璃瓶或类似容器10,就分成N列。
本实用新型中的灌装加塞机12包括灌装加塞机机架40、灌装机构以及加塞机构,参见图10和图11所示,本实施例中,灌装机构包括第一安装板35、分液管36、灌装阀37、灌装气缸38、灌装头安装板39、输送轨道5以及灌装头8,其中第一安装板35固定于灌装加塞机机架40上,灌装头8固定于灌装头安装板39上,灌装头安装板39与固定于第一安装板35上的灌装气缸38相连,在灌装气缸38的控制下,可以使灌装头8做升降运动,完成对玻璃瓶或类似容器10的灌装作业也可不要灌装气缸38,而将灌装头安装板39安装在第一安装板35上,灌装头8不做升降运动。分液管36则负责将需要灌装的液体引入到各个灌装头8的上方,然后通过灌装阀37控制灌装量。本实用新型的灌装机构中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灌装头8,灌装头8分别位于每个输送轨道5的上方,可以同时对所有输送轨道5内处于一整行上的玻璃瓶或类似容器10进行灌装。参见图12和图13所示,本实施例中,加塞机构包括第二安装板41、加塞气缸42以及加塞头9,其中第二安装板41固定于灌装加塞机机架40上,加塞气缸42固定于第二安装板41上,加塞头9则固定于加塞气缸42的下方,在加塞气缸42的驱动下,加塞头9做升降运动完成对玻璃瓶或类似容器10的加塞作业。本实用新型的加塞机构中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加塞头9,加塞头9分别位于每个输送轨道5的上方,可以同时对所有输送轨道5内处于一整行上的玻璃瓶或类似容器10进行加塞。
工作原理:参见图1、图2、图5、图6和图7所示玻璃瓶或类似容器10通过理瓶输送装置后,进入洗瓶机2,完成所有清洗工序,清洗后的玻璃瓶或类似容器10一组由洗瓶机的出瓶装置送至位置A,第一升降气缸21使第一推瓶板4向下运动至图示位置,然后第一气缸19通过第一气缸连接板20使第一升降气缸21和第一推瓶板4向灌装加塞机12方向运动(第一推瓶板4上带V形槽,每个V形槽对应一个玻璃瓶或类似容器10),直至将玻璃瓶或类似容器10推至位置B,同时分隔板中的玻璃瓶或类似容器10被推至下一个工位,最后通过控制第一气缸19和第一升降气缸21使第一推瓶板4回到初始点D点,第一推瓶板4完成一个循环。这样,玻璃瓶或类似容器10被一组一组地送入灌装加塞机12中。在第一推瓶板4的推动下,玻璃瓶或类似容器10在灌装加塞机12上作间歇运动,每次进入一行假设一行有N个玻璃瓶或类似容器10,每行分成N列,同时在灌装加塞机12的灌装工位和压塞工位上,每列输送轨道5的正上方分别设有一个灌装头8以及一个压塞头9,每一个工作循环中,灌装头8对位于其下方的玻璃瓶或类似容器10进行灌装,同时压塞头9对位于其下方的玻璃瓶或类似容器10进行加塞,加塞后的玻璃瓶或类似容器10在第一推瓶板4的推动下被推至出瓶装置11上,送入下一工位。
实施例2: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玻璃瓶或类似容器的清洗、灌装和加塞装置,它包括依次相连的送瓶装置1、洗瓶机2、灌装加塞机12以及出瓶装置11,本实施例中进瓶装置为单列输瓶轨道,洗瓶机2采用箱式洗瓶机2例:QCX30型箱式洗瓶机,出瓶装置11为单列输瓶轨道。单列输瓶轨道与洗瓶机2中的进瓶机构相连,洗瓶机2与灌装加塞机12之间设有成组传送装置,成组传送装置一端与洗瓶机2中的出瓶机构相连,另一端与灌装加塞机12相连。成组传送装置包括成组送瓶机构和输送轨道5,所述输送轨道5的末端为灌装加塞机12的出瓶端,一块或一块以上的隔板23设于输送轨道5上并将输送轨道5分隔成两列或两列以上的输送轨道5,隔板23的末端为灌装加塞机12的出瓶端,由隔板23分隔的每列输送轨道5的上方对应设有灌装加塞机12的灌装头8和加塞头9。洗瓶机2和成组传送装置之间设有隔离墙3,加上洗瓶机2与灌装加塞机12之间相隔有成组传送装置,这样就将洗瓶作业与灌装作业完全分开,使洗瓶与灌装可以位于不同的工作区域,不存在交叉污染。
参见图7、图8和图9所示,本实施例中,成组传送装置的成组送瓶机构包括夹瓶装置13、托瓶板14、第二传送装置安装板15、推瓶气缸16、第二推瓶板17、第二气缸安装架28、第二气缸29、第二气缸连接板30、第二升降气缸31、第三气缸连接板32、夹瓶气缸33以及第二安装柱34。托瓶板14安装在洗瓶机2上的出口端,起放置玻璃瓶或类似容器10的作用,夹瓶装置13安装在夹瓶气缸33上,夹瓶气缸33安装在第三气缸连接板32上,第三气缸连接板32安装在第二升降气缸31上,第二升降气缸31安装在第二气缸连接板30上,第二气缸连接板30安装在第二气缸29上,第二气缸29安装在第二气缸安装架28上,第二气缸安装架28安装在第二传送装置安装板15,第二传送装置安装板15安装在第二安装柱34上,第二安装柱34安装在灌装加塞机机架40上;图中箭头为夹瓶装置13的运动轨迹,E点为每个循环的初始点。
本实用新型中的灌装加塞机12包括灌装加塞机机架40、灌装机构以及加塞机构,参见图10和图11所示,本实施例中,灌装机构包括第一安装板35、分液管36、灌装阀37、灌装气缸38、灌装头安装板39、输送轨道5以及灌装头8,其中第一安装板35固定于灌装加塞机机架40上,灌装头8固定于灌装头安装板39上,灌装头安装板39与固定于第一安装板35上的灌装气缸38相连,在灌装气缸38的控制下,可以使灌装头8做升降运动,完成对玻璃瓶或类似容器10的灌装作业也可不要灌装气缸38,而将灌装头安装板39安装在第一安装板35上,灌装头8不做升降运动。分液管36则负责将需要灌装的液体引入到各个灌装头8的上方,然后通过灌装阀37控制灌装量。本实用新型的灌装机构中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灌装头8,灌装头8分别位于每个输送轨道5的上方,可以同时对所有输送轨道5内处于一整行上的玻璃瓶或类似容器10进行灌装。参见图12和图13所示,本实施例中,加塞机构包括第二安装板41、加塞气缸42以及加塞头9,其中第二安装板41固定于灌装加塞机机架40上,加塞气缸42固定于第二安装板41上,加塞头9则固定于加塞气缸42的下方,在加塞气缸42的驱动下,加塞头9做升降运动完成对玻璃瓶或类似容器10的加塞作业。本实用新型的加塞机构中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加塞头9,加塞头9分别位于每个输送轨道5的上方,可以同时对所有输送轨道5内处于一整行上的玻璃瓶或类似容器10进行加塞。
工作原理:玻璃瓶或类似容器10通过理瓶输送装置后,进入洗瓶机2,完成所有清洗工序,清洗后的玻璃瓶或类似容器10一组由洗瓶机的出瓶装置送至托瓶板14上之位置A,夹瓶装置13在第二升降气缸31作用下向下运动,当夹瓶装置13到达夹瓶位置时图示位置,启动夹瓶气缸33将玻璃瓶或类似容器10夹住,然后启动第二升降气缸31向上提升,再启动第二气缸29,使夹瓶装置13和玻璃瓶或类似容器10向灌装加塞机12方向运动,当到达位置B正上方时,启动第二升降气缸31使夹瓶装置13和玻璃瓶或类似容器10向下运动,直至玻璃瓶或类似容器10接近输送轨道5,然后启动夹瓶气缸33,使夹瓶装置13松开,玻璃瓶或类似容器10掉到输送轨道5;再启动第二升降气缸31,使夹瓶装置13升至最高位置,然后启动第二气缸29使夹瓶装置13回到初始点E点。当位置B上放置有玻璃瓶或类似容器10时,第二推瓶板17在推瓶气缸16作用下将玻璃瓶或类似容器10推入位置C(第二推瓶板17上带V形槽,每个V形槽对应一个玻璃瓶或类似容器10,且每个V形槽的中心线与由隔板23分开的每列输送轨道5的中心线对齐),这样,玻璃瓶或类似容器10被一组一组地送入灌装加塞机12中。在第二推瓶板17的推动下,玻璃瓶或类似容器10在灌装加塞机12上作间歇运动,每次进入一行假设一行有N个玻璃瓶或类似容器10,每行分成N列,同时在灌装加塞机12的灌装工位和压塞工位上,每列输送轨道5的正上方分别设有一个灌装头8以及一个压塞头9,每一个工作循环中,灌装头8对位于其下方的玻璃瓶或类似容器10进行灌装,同时压塞头9对位于其下方的玻璃瓶或类似容器10进行加塞,加塞后的玻璃瓶或类似容器10在第二推瓶板17的推动下被推至出瓶装置11上,送入下一工位。

Claims (10)

1、一种玻璃瓶或类似容器的清洗、灌装和加塞装置,它包括依次相连的送瓶装置(1)、洗瓶机(2)、灌装加塞机(12)以及出瓶装置(11),所述送瓶装置(1)与洗瓶机(2)中的进瓶机构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洗瓶机(2)与灌装加塞机(12)之间设有成组传送装置,成组传送装置的一端与洗瓶机(2)中的出瓶机构相连,另一端与灌装加塞机(12)相连;所述成组传送装置包括成组送瓶机构和输送轨道(5),所述输送轨道(5)的末端为灌装加塞机(12)的出瓶端,一块或一块以上的隔板(23)设于输送轨道(5)上并将输送轨道(5)分隔成两列或两列以上的输送轨道(5),隔板(23)的末端为灌装加塞机(12)的出瓶端,由隔板(23)分隔的每列输送轨道(5)的上方对应设有灌装加塞机(12)的灌装头(8)和加塞头(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瓶或类似容器的清洗、灌装和加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成组传送装置的成组送瓶机构包括第一推瓶板(4)、第一安装柱(6)、第一传送装置安装板(7)、第一气缸安装架(18)、第一气缸(19)、第一气缸连接板(20)以及第一升降气缸(21);第一推瓶板(4)安装在第一升降气缸(21)上,第一升降气缸(21)通过第一气缸连接板(20)安装在第一气缸(19)上,第一气缸(19)安装在第一气缸安装架(18)上,第一气缸安装架(18)安装在第一传送装置安装板(7)上,第一传送装置安装板(7)安装于灌装加塞机机架(40)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瓶或类似容器的清洗、灌装和加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成组传送装置的成组送瓶机构包括夹瓶装置(13)、托瓶板(14)、第二传送装置安装板(15)、推瓶气缸(16)、第二推瓶板(17)、第二气缸安装架(28)、第二气缸(29)、第二气缸连接板(30)、第二升降气缸(31)、第三气缸连接板(32)、夹瓶气缸(33)以及第二安装柱(34);所述夹瓶装置(13)安装在夹瓶气缸(33)上,夹瓶气缸(33)安装在第三气缸连接板(32)上,第三气缸连接板(32)安装在第二升降气缸(31)上,第二升降气缸(31)安装在第二气缸连接板(30)上,第二气缸连接板(30)安装在第二气缸(29)上,第二气缸(29)安装在第二气缸安装架(28)上,第二气缸安装架(28)安装在第二传送装置安装板(15),第二传送装置安装板(15)安装在第二安装柱(34)上,第二安装柱(34)安装在灌装加塞机机架(40)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玻璃瓶或类似容器的清洗、灌装和加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推瓶板(4)上设有用来夹紧玻璃瓶或类似容器(10)的V形槽。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玻璃瓶或类似容器的清洗、灌装和加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推瓶板(17)上设有用来夹紧玻璃瓶或类似容器(10)的V形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所述的玻璃瓶或类似容器的清洗、灌装和加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23)安装在连接板(24)上,连接板(24)安装在隔板安装板(25)上,隔板安装板(25)安装在灌装加塞机机架(40)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所述的玻璃瓶或类似容器的清洗、灌装和加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瓶装置(1)为理瓶输送装置或单列输瓶轨道。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所述的玻璃瓶或类似容器的清洗、灌装和加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洗瓶机(2)和成组传送装置之间设有隔离墙(3)。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玻璃瓶或类似容器的清洗、灌装和加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洗瓶机(2)和成组传送装置之间设有隔离墙(3)。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玻璃瓶或类似容器的清洗、灌装和加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洗瓶机(2)和成组传送装置之间设有隔离墙(3)。
CN 200620051489 2006-06-27 2006-06-27 玻璃瓶或类似容器的清洗、灌装和加塞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2918380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620051489 CN2918380Y (zh) 2006-06-27 2006-06-27 玻璃瓶或类似容器的清洗、灌装和加塞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620051489 CN2918380Y (zh) 2006-06-27 2006-06-27 玻璃瓶或类似容器的清洗、灌装和加塞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918380Y true CN2918380Y (zh) 2007-07-04

Family

ID=382161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620051489 Expired - Lifetime CN2918380Y (zh) 2006-06-27 2006-06-27 玻璃瓶或类似容器的清洗、灌装和加塞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918380Y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564234C (zh) * 2006-06-27 2009-12-02 长沙楚天科技有限公司 瓶状容器的清洗、灌装和加塞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564234C (zh) * 2006-06-27 2009-12-02 长沙楚天科技有限公司 瓶状容器的清洗、灌装和加塞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865122A (zh) 玻璃瓶或类似容器的清洗、灌装及加塞装置
CN102616404B (zh) 塑料瓶自动装箱机
CN1868861A (zh) 玻璃瓶或类似容器的清洗、灌装和加塞装置
CN106744603B (zh) 直线式多工位液体无菌分装设备
CN104009134B (zh) 一种led基板和透镜键合、热压和注胶一体化设备
CN103029984B (zh) 一种注射液瓶自动装盘系统及其机械抓手
CN205275181U (zh) 灌装机及灌装封口机
CN107161415A (zh) 阀芯自动插板装置
CN202529168U (zh) 塑料瓶自动装箱机
CN2918380Y (zh) 玻璃瓶或类似容器的清洗、灌装和加塞装置
CN109795970A (zh) 瓶盖整理及上盖装置
CN114684410A (zh) 一种注射器抬升供料装置
CN106584435A (zh) 一种自动上料机械手机构
CN200943034Y (zh) 玻璃瓶或类似容器的清洗、灌装及加塞装置
CN109733881B (zh) 一种静脉药品配置中心及其运行方法
CN103611836A (zh) 电梯导轨自动挡放料装置
CN203186607U (zh) 落差式装箱机中的落瓶机构
CN208325704U (zh) 一种阵列液体分装设备
CN104590611A (zh) 配方机及使用该配方机进行配药的方法
CN214242851U (zh) 一种脱巢机
CN202575934U (zh) 一种液体灌装装置
CN216375246U (zh) 灌装瓶分瓶装置
CN210504585U (zh) 萃盘上下料机构
CN202765823U (zh) 新型托盘进料出料装置
CN210912972U (zh) 药物灌装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091202

C25 Abandonment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o avoid double paten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