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907191Y - 具有致冷芯片的散热器 - Google Patents

具有致冷芯片的散热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907191Y
CN2907191Y CN 200620004238 CN200620004238U CN2907191Y CN 2907191 Y CN2907191 Y CN 2907191Y CN 200620004238 CN200620004238 CN 200620004238 CN 200620004238 U CN200620004238 U CN 200620004238U CN 2907191 Y CN2907191 Y CN 2907191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cooling chip
radiator
radiating
radiating f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620004238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宗举
张中扬
甘英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 Zongju
Original Assignee
Teyizhan Sci & 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yizhan Sci & 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Teyizhan Sci & 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0620004238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907191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907191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907191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9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924/0001Technical content checked by a classifier
    • H01L2924/0002Not covered by any one of groups H01L24/00, H01L24/00 and H01L2224/00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Semiconductors Or Solid State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具有致冷芯片的散热器,利用多组散热组件分别对产生不同的热点进行强制导热,该具有致冷芯片的散热器具有一第一散热器模块,包括一散热鳍片组,该散热鳍片组的各鳍片连结有一传导组件,该传导组件的一端设置于热源处;贴设于热源处的致冷芯片,该致冷芯片将热源由吸热端送至放热端;第二散热器模块包括一散热鳍片组,该散热鳍片组的各鳍片连结有一传导组件,该传导组件的一端设置于致冷芯片的放热端;藉本散热器对中央处理器或绘图加速芯片等热源进行散热的同时,该作为导引散热的致冷芯片也有一散热器模块协助针对致冷芯片的放热端散热,使热源(芯片组)产生的热量可藉由两热传途径排出。

Description

具有致冷芯片的散热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具有致冷芯片的散热器,特别是关于一种利用致冷芯片以及复数散热器的模块,以提供中央处理器或其它电子零件等热源热发散的散热器。
背景技术
随着处理器频率愈来愈快,所释放出来的热量也随之增加,电子散热技术俨然已成为成就强大运算功能下的必要条件之一。在封闭的计算机机壳中存在着热交换空间,不论是应用热传导(Thermal Conduction)、热对流(Thermal Convection)或是热辐射(Thermal Radiation)原理,散热器(Cooler)的主要功能是将中央处理器(CPU;Central Processor Uint)、绘图加速芯片(GPU;Graphics Processor Unit)或其它芯片组(Chipset)在运作中所衍生的大量热能,迅速地透过热沉(Heat Sink)、热管(HeatPipe)、鳍片(fin)、风扇等等结构组合传输至系统之外,一方面避免中央处理器等高阶操作数件在瞬间的热脉冲之下停摆,另一方面则防止热量在系统内累积拉高系统温度(System Temperature)所导致的整体系统效能降低、甚或电子组件的可靠度或寿命的减损。因此,为了确保系统运作的安全与效能的正常发挥,散热器的结构设计乃至于系统中热传途径(Thermal Path)的规划建置,亟需电子散热技术的不断创新与努力。
致冷芯片(TEC;Thermo-Electric Cooler)  是一种以半导体工艺为主所建置的散热组件,其冷却的理论基础为皮特尔效应(Peltier Effect),此为一种热电效应,可将A点的热量传输到B点,导致A点温度降低,B点温度升高——简言之,即对A点吸热,而对B点放热。典型的致冷芯片结构是由若干对N型与P型半导体晶粒相互串接排列而成,而N、P之间以一般铜、铝或其它金属导体连接成一完整线路,最后在两侧外层以陶瓷片相夹封装而成。当通电之后,该P型半导体将会吸热,而N型半导体将会放热,故每一个N/P模块中便有热量由一侧“吸热端”传递到另外一侧“放热端”,来完成热量的传输以遂行冷却的目的。
致冷芯片经常使用在中央处理器或其它芯片组等计算机系统热源(Heat Source)的散热。在习知的运用作法中(见图7及图8),常将致冷芯片5的吸热端51直接贴于中央处理器或其它电子零件等的热源50上、放热端52贴于热沉、鳍片等散热结构90组合上,并在上述两界面涂敷导热膏(Thermal Grease)以降低接触热阻(Contact ThermalResistance),最后藉由风扇61的运作在散热结构90的鳍片表面引动强制对流(Forced Convection)以遂行对热源50降温的目的。所以,在此种型式的布置中,其热量传输的次序为:热源→致冷芯片→热沉/鳍片→系统机箱→环境(机壳之外)。
然而,此种热传途径本身却存在一盲点:在实务上,散热结构90所必需负担的散热量,远大于致冷芯片5的额定吸热量,主要原因是:致冷芯片5本身需相当的电功率才能启动,此电功率通常不会小于芯片组发热功率的30%,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First Law ofThermodynamics——Conservation of Energy),致冷芯片5的放热率必需等于其致冷端的吸热率、输入的电功率以及其内能累积率三者之和。因此,搭载致冷芯片5的散热结构90,它不单单要解决中央处理器50等芯片组的发热量,还必需一并带走驱动致冷芯片5所需灌入的电能。简言之,致冷芯片5在散热效能中所扮演的角色不单是冷却核心,同时它也是另一不可轻忽的热源。很显然地,习用搭载致冷芯片5的散热结构90,它势必得建立更多的鳍片表面积或是采用更大气流量的风扇,才可能带走致冷芯片5放热端释出的总热量,且所有N/P模块势必处于较高的工作温度而局限其菜单现与使用寿命。但是,系统内是否有足够的空间来容纳大面积的鳍片、大尺寸或高转速的风扇是否容易干涉机构或造成另一严重的噪声源与振动源、在相对较高工作温度之下的致冷芯片5其功能特性是否衰减、稳定性是否堪虞。这些工程上的疑点都在设限了其运用的范畴与正当性。
有鉴于此,在创作人长期潜心研究下,遂提出一种崭新而独特的“具有致冷芯片的散热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具有致冷芯片的散热器,其主要目的在于在对中央处理器或绘图加速芯片等热源进行散热的同时,该作为导引散热的致冷芯片也有一散热器模块协助针对致冷芯片的放热端散热,使热源(芯片组)产生的热量可藉由双重热传途径排出:
热传导途径一:热源→第一散热器模块→【系统机箱(环境(机壳外))、致冷芯片、第二散热器模块】。
热传导途径二:【致冷芯片、第一散热器模块】→第二散热器模块→系统机箱→环境(机壳外)。
本实用新型的次一目的在于使致冷芯片在完善的热传结构设计中,有效率地扮演其关键散热组件的角色,以进一步确保中央处理器等发热组件运作上的无虑。
其中,第一散热器模块,其本身具有一传导组件,该传导组件的一端设置于中央处理器(CPU;Central Processor Unit)、绘图加速芯片(GPU;Graphics Processor Unit)或其它芯片组(Chipset)在运作中所衍生的大量热源处,并延伸连接一热沉/鳍片结构串接成为一散热鳍片组,此热沉/鳍片结构可单纯地由冲、锻、挤、焊、铸等工艺来同时建立。致冷芯片则贴设于前述热源处,该致冷芯片藉由其特性将热源由吸热端送至放热端。另一方面,第二散热器模块,其本身具有一传导组件,该传导组件的一端设置于致冷芯片放热端处,并延伸连接一热沉/鳍片结构串接成为一散热鳍片组,此热沉/鳍片结构可单纯地由冲、锻、挤、焊、铸等工艺来同时建立。
以下将配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下述所列举的实施例仅用以阐明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任何熟习此技艺者,当可做些许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立体示意图;
图1A为图1的组合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种实施型态;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侧面透视图;
图3A为致冷芯片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风扇设置在另一位置示意图;
图5为图4的正向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架构于计算机主机中的不同实施型态;以及图7以及图8为习知散热器结构。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 散热器模块                 1a第一散热器模块
1b第二散热器模块              10连结组件
11a第一散热导管               11第二散热导管
111a、111散热导管的一端       12固定组件
14散热鳍片组                  14a第一散热鳍片组
14b第二散热鳍片组             2基板
3计算机主机                   31出风口
4底座                         5致冷芯片
51吸热端                      52放热端
6风扇                         7导热组件
7a辅助散热区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1A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即散热器模块1具有一传导组件穿设、串接成为散热鳍片组14的实施例,图标的传导组件采用内部填充工作流体的第一、第二散热导管11a、11,但随着科技和工艺进步,具高导热效果的金属材,甚至纳米碳管等,均可作为传导组件,进而和散热鳍片组14组合应用,如图1的散热器模块1藉由数连结组件10的延伸、令其底座4的底面与电子零件(图未示)接触,并以数固定组件12固锁定位于基板2上,而在散热器模块1侧边设置一风扇6,藉由该风扇6产生一气流吹向该散热器模块1的散热鳍片组14,最后藉由气流带动散热鳍片组14上的热能向外部释放,俾使电子零件所产生的热能经由底座4、散热鳍片组14以及气流的路径方式释放。而图2为本发明其中一种设置型态,在计算机主机3中除了以风扇6产生气流吹向散热器模块1的散热鳍片组14,最后藉由气流带动散热鳍片组14上的热能向外部释放,还包括设置在相对位置的出风口31,与散热鳍片组14侧面的风扇6形成空气对流作用,强制性的排出存在于计算机主机3中的热能。
请参阅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具有致冷芯片的散热器的侧面透视图。正如图1所述,数固定组件12固锁,使底座4压持电子零件(图未示)定位于基板2上,该电子零件会因为运算工作而产生高温,通常电子零件即为众所周知的中央处理器,所以该致冷芯片5贴设于中央处理器上方的底座4上缘,致冷芯片5由导线50通电,藉由致冷芯片5的吸热端51将中央处理器所产生的热能转移至放热端52,以降低中央处理器的温度(请参阅图3A)、使其维持良好的工作机能。在致冷芯片5外侧有一导热组件7包覆,形成一辅助散热区7a空间,而于该辅助散热区7a中埋设一第二散热导管11,由辅助散热区7a以及该第二散热导管11藉以吸附致冷芯片5所产生的热能,并进一步由第二散热导管11将热能传导至散热鳍片组14b。而此多模式散热器模块1完整架构则包括有:第一散热器模块1a,包括第一散热鳍片组14a,该第一散热鳍片组14a的各鳍片连结至少有一第一散热导管11a,该第一散热导管11a的一端111a设置于一热源处;以及第二散热器模块1b,包括第二散热鳍片组14b,该第二散热鳍片组14b的各鳍片连结至少有一第二散热导管11,该第二散热导管11的一端111设于致冷芯片5的放热端52,也就是致冷芯片5所产生的热能,或称与热源处相接面相对的相对面;设置在散热器模块1任一侧边的风扇6产生气流吹向散热器模块1的散热鳍片14a、14b,藉由气流带动散热鳍片14a、14b上的热能向外部释放,当然也可进一步利用另一匹配的风扇(图未示)作动,与原设置的风扇6形成空气对流作用,故第一散热导管11a的一端111a、紧密设置相邻于底座4与中央处理器,此外第一散热模块1a以及第二散热模块1b可以依据热源处所产生的热能而增设其它散热导管,故在此创作中并不限制其数量。在底座4、致冷芯片5以及导热组件7的相接触面当然可以利用散热胶(或称散热膏)形成涂层,以增加散热效率。
中央处理器将随着工作频率愈来愈快,所释放出来的热能也随之增加,因此若中央处理器本身的温度超过临界温度,中央处理器以及其它电子组件有可能烧毁或减低寿命。本发明的多模式传导热能的方式将有效协助将中央处理器散热且将其温度控制在前述温度范围之下,其热传导方式如下所述,并继续参阅图3。首先,该多模式散热器模块1的第一散热器模块1a的第一散热导管11a的一端111a埋设于底座4中且和中央处理器紧密设置相邻,将中央处理器所产生的热能透过底座4,第一散热导管11a传导至该模块的散热鳍片组14a,在各散热鳍片上对应设置有穿孔(图未示),使该第一散热导管11a依序贯穿,将使中央处理器所产生的热能透过第一散热导管11a均匀传导至散热鳍片组14a上的每一片散热鳍片上。
在同时间,由于致冷芯片5贴设于中央处理器上的底座4上缘,依据皮特尔效应(Peltier Effect),将A点的热量被移转到B点,导致A点温度降低,B点温度升高,故致冷芯片5与底座4的接触面51(吸热端)将会把底座4与中央处理器降温,且将所产生的热能转移至该另一面(即放热端52),而第二散热模块1b的第二散热导管11的一端111埋设于致冷芯片5由导热组件7包覆、形成一辅助散热区7a空间内,而该辅助散热区7a中埋设第二散热导管11,各散热鳍片14b上也对应设置有穿孔(图未示),使该第二散热导管11依序贯穿,将使致冷芯片5所产生的热能透过第二散热导管11均匀传导至散热鳍片组14b的每一片散热鳍片上。设置在散热器模块1的任一侧边的风扇6将辅助产生一气流,导引冷空气直接吹向各散热鳍片组14a、14b,使外界的冷空气与每片散热鳍片进行热交换,达到迅速散热目的。
在图3中所显示的风扇6设置在第一散热器模块1a的散热鳍片组14a横向侧边,主要是由于中央处理器所产生的热能往往较致冷芯片5大,故导引冷空气首先吹向连接第一散热导管11a的散热鳍片组14a。不过,若以图4以及图5风扇所设置的型态,该风扇6设置于第一散热器模块1a的散热鳍片14a以及第二散热器模块1b的散热鳍片14b两者的纵向侧边,与图3所显示的风扇6设置位置相差90度,该风扇6所产生的气流可通过涵盖散热鳍片组14a、14b,即同一时间导引冷空气吹向散热鳍片组14a、14b,使冷空气与两散热鳍片组14a、14b的每片散热鳍片进行热交换,透过第一散热导管11a及第二散热导管11的热传导,达到对中央处理器以及致冷芯片5散热目的。
若计算机机箱的空间在可容许的情况之下,该第一散热器模块1a以及第二散热器模块1b可利用各自的散热导管11a、11延伸出一段距离,使第一散热器模块1a以及第二散热器模块1b并非位于相邻近的位置处,而是各自以独立的区域、各自独立的风扇,对该负责的热源处进行散热降温的动作。举例来说请参阅图6,第一散热器模块1a的第一散热导管11a的一端111a、将中央处理器所产生的热能透过第一散热导管11a传导至该模块的散热鳍片组14a,使中央处理器所产生的热能透过延伸出的第一散热导管11a均匀传导至散热鳍片组14a每一片散热鳍片上,藉预设于面板下端的风扇负责导引外界的冷空气直接吹向第一散热鳍片组14a,使冷空气与每片散热鳍片进行热交换,达到迅速散热目的。同时间,第二散热器模块1b以相同的方式延伸出第二散热导管11,将致冷芯片5所产生的热能藉该组的散热鳍片组14a以及设于背板的风扇进行散热。更进一步的,延伸的各散热鳍片组14a、14b可设置延伸至通风良好位置处,以利计算机机箱中气流迅速进行交换。

Claims (10)

1、一种具有致冷芯片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包含有:
第一散热器模块,具有一散热鳍片组,该散热鳍片组的各鳍片连结至少有一传导组件,该传导组件的一端设置相邻于热源处;
一面贴设于热源的致冷芯片,该致冷芯片有一吸热端以及一放热端,热源可由吸热端送至放热端;
第二散热器模块,具有一散热鳍片组,该散热鳍片组的各鳍片连结至少有一传导组件,该传导组件的一端设于致冷芯片的放热端;
利用第一散热器模块对热源进行散热的同时,该作为导引散热的致冷芯片也由第二散热器模块对致冷芯片的放热端散热,使热源可藉由两途径排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致冷芯片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散热器模块的传导组件的一端设于底座中,底座和热源呈相邻紧密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致冷芯片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散热器模块的传导组件的另一端可延伸至通风良好位置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致冷芯片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散热器模块的传导组件的一端设置相邻于致冷芯片放热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致冷芯片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散热器模块的传导组件的另一端可延伸至通风良好位置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致冷芯片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其中在致冷芯片外侧有一导热层包覆,藉以吸附致冷芯片放热端所产生的热源,并由第二散热器模块的传导组件传导至散热鳍片组。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致冷芯片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其中更进一步包括有一风扇设置在任一散热鳍片的侧边。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致冷芯片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其中更进一步在第一散热模块上增设传导组件,其一端设置于热源处,另一端贯穿设置数散热鳍片,以提升散热效率。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致冷芯片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其中更进一步在第二散热模块上增设传导组件,其一端设置于致冷芯片的一面,另一端贯穿设置数散热鳍片,以提升散热效率。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致冷芯片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其中传导组件为热导管、高导热金属材或纳米碳管之其一。
CN 200620004238 2006-03-01 2006-03-01 具有致冷芯片的散热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907191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620004238 CN2907191Y (zh) 2006-03-01 2006-03-01 具有致冷芯片的散热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620004238 CN2907191Y (zh) 2006-03-01 2006-03-01 具有致冷芯片的散热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907191Y true CN2907191Y (zh) 2007-05-30

Family

ID=381158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620004238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907191Y (zh) 2006-03-01 2006-03-01 具有致冷芯片的散热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907191Y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95537A (zh) * 2018-05-30 2018-09-04 王彦宸 散热装置
CN111336160A (zh) * 2020-04-02 2020-06-26 广州大华德盛热管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散热系统及工程机械装备
TWI772027B (zh) * 2021-01-14 2022-07-21 廣達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計算系統以及計算裝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95537A (zh) * 2018-05-30 2018-09-04 王彦宸 散热装置
CN108495537B (zh) * 2018-05-30 2020-08-21 王彦宸 散热装置
CN111336160A (zh) * 2020-04-02 2020-06-26 广州大华德盛热管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散热系统及工程机械装备
TWI772027B (zh) * 2021-01-14 2022-07-21 廣達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計算系統以及計算裝置
US11477915B2 (en) 2021-01-14 2022-10-18 Quanta Computer Inc. Systems for cooling electronic components in a sealed computer chassis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102418B (zh) 基于均热板的液冷vpx机箱高效散热装置及方法
CN101026132A (zh) 包含致冷芯片的多模式散热器及其散热方法
CN207301955U (zh) 一种电脑主机的散热装置
CN103687450A (zh) 用于机载航空产品的线路板热传导优化设计结构
CN2907191Y (zh) 具有致冷芯片的散热器
CN217283820U (zh) 具有风冷和液冷装置的电源
CN205883830U (zh) 基于均热板的液冷vpx机箱高效散热装置
CN204836913U (zh) 复合散热器和散热模组
CN112201637A (zh) 相变液冷散热装置
CN106231871B (zh) 一种电动车辆控制器的散热装置
CN109818110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结构
US6636423B2 (en) Composite fins for heat sinks
CN212848380U (zh) 相变液冷散热装置
CN2681218Y (zh) 液冷式散热装置
CN210666654U (zh) 一种笔记本电脑主板散热机构
CN206178631U (zh) 一种高效型cpu散热器
CN2681348Y (zh) 液冷式散热装置
CN212302412U (zh) 一种计算机设备辅助散热结构
CN219068755U (zh) 一种散热结构及应用有该散热结构的终端
CN118102680B (zh) 大功率水冷储能变流器装置及其散热控制方法
CN215816811U (zh) 一种高功率激光器的冷却结构
CN210694651U (zh) 电控组件和空调器
CN217821458U (zh) 显示控制一体化数控系统设备用散热结构机箱
CN219716062U (zh) 高功率散热器
CN221446524U (zh) 笔电高效散热模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LI ZONGJU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MACS TECHNOLOGY INC.

Effective date: 20080919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080919

Address after: 2, No. 18, building 351, bamboo light road, Taiwan, Hsinchu:

Patentee after: Li Zongju

Address before: Taoyuan County, Taiw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Teyizhan Sci. & Tech. Co., Ltd.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530

Termination date: 2010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