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906885Y - 特高压折叠式水平分合隔离开关 - Google Patents

特高压折叠式水平分合隔离开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906885Y
CN2906885Y CN 200620114356 CN200620114356U CN2906885Y CN 2906885 Y CN2906885 Y CN 2906885Y CN 200620114356 CN200620114356 CN 200620114356 CN 200620114356 U CN200620114356 U CN 200620114356U CN 2906885 Y CN2906885 Y CN 2906885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spring
shaft
output shaft
insulation colum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620114356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光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200620114356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906885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906885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906885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Motors, Electrical Generators, Mechanical Devices, And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隔离开关,尤其是用于特高压或超高压线路的特高压折叠式水平分合隔离开关。采用双平行四边行框架结构的折叠式旋臂,折叠臂采用齿轮传递,动作的准确性提高;利用独立的绝缘旋转柱驱动旋臂,旋臂支撑绝缘柱只承重不旋转,分、合闸旋转动力由独立的绝缘旋转柱承担。本实用新型大幅度减少了隔离开关的占地面积,降低了工程造价,同时也减小了惯性扭矩,稳定性和使用寿命大幅度提高。

Description

特高压折叠式水平分合隔离开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隔离开关,尤其是用于特高压或超高压线路的特高压折叠式水平分合隔离开关。
背景技术
双侧断开式隔离开关是应用于超高压变电站中的常用设备,  其工作原理是利用设置在每一相线中间的一个可以水平90度旋转的旋臂连接两个端头,旋臂是固定的直杆,合闸时旋转旋臂使其两端分别插入两个端头,分闸时将旋臂旋转90度即可。例如阿尔斯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生产的72.5-550KVs3cd型双侧断开隔离开关就是这种结构。这种结构的隔离开关结构简单、调试费用低,可以满足多种环境的要求。但由于旋臂是一直杆,分闸时旋臂两端悬空,旋臂支撑杆要承受较大的扭力,影响使用寿命;绝缘柱需直接带动旋臂旋转,稳定性差,容易造成触头闭合困难。同时,用于超高压以上线路的时候,隔离开关的体积非常庞大,为了得到足够的安全距离,需要非常大的线间距离才能满足要求,架构造价高、占地面积大;庞大的体积以及较长的旋臂使得分合闸动作的时候惯性冲击力量大,容易造成机械磨损,减少有效使用次数。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紧凑、惯性冲击小、稳定性好的特高压折叠式水平分合隔离开关。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特高压折叠式水平分合隔离开关,包括
每相各有两根固定的静触头绝缘支柱和一根设置在两静触头绝缘支柱之间的动触头绝缘支柱,静触头绝缘支柱的顶端安装有静触头,动触头绝缘支柱的顶端安装有连杆,连杆的两端带有动触头;
动触头绝缘支柱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齿轮箱,齿轮箱中设置有垂直的动力输入轴和动力输出轴,动力输入轴的下端与驱动机构传动连接;动力输出轴的上端伸出齿轮箱并固定连接在连杆的中间;连杆为一直杆,齿轮箱的动力输出轴固定连接在连杆的中间;齿轮箱的壳体上通过铰轴铰接两辅助臂,两辅助臂分别位于连杆的两侧、与连杆平行,辅助臂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连杆的两端铰接有被动齿轮和折叠臂,被动齿轮与折叠臂固定连接,主动齿轮与被动齿轮啮合;折叠臂的顶端带有动触头端子。
所述的齿轮箱内部除与连杆连接的被动齿轮外,至少还有一个与被动齿轮啮合的过渡齿轮以及一个与过渡齿轮啮合的主动齿轮,主动齿轮与驱动机构传动连接。
齿轮箱的动力输入轴下端与绝缘旋转柱固定连接,绝缘旋转柱平行设置在动触头绝缘支柱的一侧,动触头绝缘支柱的下端固定安装在底座上,绝缘旋转柱的下端与驱动装置传动连接。
所述的静触头包括壳体、安装在壳体中的静触点、静触点支架、防尘盖转轴、防尘盖、防尘盖复位弹簧、复位拐臂,两平行的静触点支架固定在底座上,静触点固定连接在静触点支架上;壳体的顶端带有条状孔,条状孔的两侧各安装一防尘盖转轴,防尘盖和复位拐臂固定连接成一定角度,安装在防尘盖转轴上,复位拐臂上连接防尘盖复位弹簧,防尘盖复位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底座上。
绝缘旋转柱下端的蜗轮蜗杆机构通过永磁操作机构与驱动机构连接;所述的永磁操作机构包括与驱动装置传动连接的储能弹簧箱、双稳态换向器,储能弹簧箱中设置有支架,支架上通过轴承安装有横轴,横轴的一端固定安装储能制动盘,另一端固定安装弹簧内支撑盘,另有弹簧外支撑盘通过轴承安装在支架上,盘式弹簧一端固定在弹簧内支撑盘上,另一端固定在弹簧外支撑盘上;弹簧外支撑盘通过储能蜗轮蜗杆装置与驱动装置传动连接;横轴通过连轴器连接双稳态换向器的输入轴,双稳态换向器的输出轴通过蜗轮蜗杆装置与绝缘旋转柱传动连接;双稳态换向器的输入轴、输出轴、过渡轴通过轴承安装在箱体中,其中输入轴上固定安装有输入轴合闸齿轮和输入轴常啮合齿轮,输出轴上通过花键键槽机构滑动安装有输出轴双连齿轮,过渡轴上固定安装有过渡轴常啮合齿轮和过渡轴分闸齿轮,输入轴常啮合齿轮与过渡轴常啮合齿轮啮合,输出轴双连齿轮在输出轴上滑移的时候分别与输入轴合闸齿轮或过渡轴分闸齿轮啮合,输出轴双连齿轮上连接拨叉。
本实用新型采用平行四边行框架结构的折叠式旋臂,分合闸动作时旋臂动作空间小,具有如下优点:
1、线间距离减少,整个设备的占地面积减少40%以上,工程造价大幅度降低。
2、旋臂支撑绝缘柱单独支撑旋臂的重量,由绝缘旋转柱带动旋臂旋转,提高了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旋臂在分、合闸动作的同时产生折叠动作,惯性扭矩小,对触头的冲击力减小,可以有效提高使用寿命。
4、可以有效解决其他形式的特高压隔离开关存在的稳定性差的问题。
5、结构简单、同期性好、故障率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其中一相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连杆部分的俯视图;
图3储能弹簧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双稳态换向器的剖视图;
图5是双稳态永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静触头的剖视图;
图7是当动触头切入静触头时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特高压折叠式水平分合隔离开关,包括每相各有两根固定的静触头绝缘支柱1以及安装在静触头绝缘支柱1顶端的静触头2,静触头2上带有连接线缆的接线柱;动触头绝缘支柱10位于每相静触头绝缘支柱1的中间;动触头绝缘支柱10的顶端固定安装有齿轮箱9,齿轮箱9中带有通过齿轮啮合连接的动力输入轴92和动力输出轴91;动力输入轴92连接在主动齿轮71上,动力输出轴91连接在被动齿轮7上,中间通过过渡齿轮8啮合。动力输出轴91的上端伸出齿轮箱9并固定连接在连杆4的中间;连杆4为一直杆,其两端铰接有被动齿轮431和折叠臂42,被动齿轮431与折叠臂42固定连接,折叠臂42的顶端带有动触头6;另外,齿轮箱9的壳体上通过铰轴铰接两辅助臂41,两辅助臂41分别位于连杆4的两侧、与连杆4平行,辅助臂4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411,主动齿轮411与被动齿轮431啮合。
这样,当连杆4在被动齿轮7的带动下旋转的时候,辅助臂41相应旋转,而由于主动齿轮411是固定在辅助臂41上的,辅助臂41旋转时,主动齿轮411相对于辅助臂41固定,而相对于连接臂产生旋转,也即主动齿轮411会推动被动齿轮431旋转,而由于被动齿轮431与连杆4铰接而与折叠臂42固定连接,被动齿轮431旋转时就带动折叠臂42反方向旋转,使折叠臂42产生折叠动作。
为了提高导电性能,可以在连杆4与折叠臂42之间用软导线连接。
上述齿轮箱9的动力输入轴92下端与绝缘旋转柱3固定连接,绝缘旋转柱3平行设置在动触头绝缘支柱10的一侧,动触头绝缘支柱10的下端固定安装在底座上,绝缘旋转柱3的下端通过蜗轮蜗杆机构和永磁操作机构与驱动机构连接。
该永磁操作机构包括与驱动装置735传动连接的储能弹簧箱7和双稳态换向器8。
如图3所示,储能弹簧箱7中设置有支架71,支架71上通过轴承安装有横轴72,横轴72的一端固定安装储能制动盘73,储能制动盘73上带有盘式制动装置78;横轴72上还固定安装有弹簧内支撑盘74并通过轴承安装有蜗轮,另有弹簧外支撑盘75固定连接在蜗轮的一侧,盘式弹簧76的一端固定在弹簧内支撑盘74上,另一端固定在弹簧外支撑盘75上;蜗轮通过与蜗杆的配合共同构成蜗轮蜗杆装置77与驱动装置735传动连接;横轴72通过连轴器连接双稳态换向器8的输入轴81,双稳态换向器8的作用是将储能弹簧箱7输出的相同方向的扭力转变为  双稳态换向器8的输出轴82通过连轴器连接转向蜗轮蜗杆装置,转向蜗轮蜗杆装置的输入轴端固定安装分合闸制动盘733,分合闸制动盘733上带有盘式制动装置,转向蜗轮蜗杆装置的输出端与绝缘旋转柱3的下端通过蜗轮连接。
如图4所示,双稳态换向器8带有输入轴81、输出轴82、过渡轴83,该三轴通过轴承安装在箱体中,其中输入轴81上固定安装有输入轴合闸齿轮84和输入轴常啮合齿轮85,输出轴82上通过花键键槽机构滑动安装有输出轴双连齿轮86,过渡轴83上固定安装有过渡轴常啮合齿轮87和过渡轴分闸齿轮88,输入轴常啮合齿轮85与过渡轴常啮合齿轮87啮合,输出轴双连齿轮86在输出轴82上滑移的时候分别与输入轴合闸齿轮84或过渡轴分闸齿轮88啮合,输出轴双连齿轮86上连接拨叉89。由于隔离开关的工作要求不能出现空挡的中间状态,即输出轴双连齿轮86在任何时候必须与合闸齿轮84或过渡轴分闸齿轮88其中之一啮合,为了满足这一要求,除在齿轮的设计和安装上进行改进外(这些设计和改进是机械设计行业的常规,在此不再详细叙述),配合采用如图5所示的本人发明的双稳态永磁机构(中国专利98220417.5)作为拨叉的操纵机构,彻底杜绝人工操作拨叉可能不到位的问题。
输出轴双连齿轮86上连接的拨叉89固定连接在拨叉杆90上,拨叉杆90与双稳态永磁机构传动连接,如图4所示的双稳态永磁机构的外壳101中设置有输出轴102,输出轴102穿过外壳101两端的端盖外伸,其前端与拨叉杆连接,输出轴102上固定有铁芯103,铁芯103的外侧设置有永磁体104,永磁体104与外壳101固定连接,永磁体104的两端各设置一组脉冲线圈105,输出轴102与外壳101的接触部位套装有防磁轴套1011,防磁轴套1011周围的外壳101上带有向内凸起的端盖磁靴,位于两脉冲线圈105之间的外壳101的中间部位带有向内凸起的外壳磁靴。
上述驱动装置735可以采用电动机配合蜗轮蜗杆减速器使用,该驱动装置为现有公知技术,在此不再详细叙述。
上述齿轮箱为公知技术,其目的是将绝缘旋转柱3的动力通过轮传递到动力输出轴91,通过动力输出轴91驱动连杆4旋转。绝缘旋转柱3的动力来源于位于其底端的蜗轮蜗杆机构,该蜗轮蜗杆机构将驱动机构的动力传递到绝缘旋转柱3。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动力装置735通过弹簧储能蜗轮蜗杆装置77带动弹簧外支撑盘75旋转,而此时由于储能盘式制动器78将储能制动盘73卡死,横轴72和弹簧内支撑盘74不能转动,弹簧外支撑盘75旋转时将储能弹簧76拧紧待用。当需要连杆4动作时,首先通过电器控制装置操纵双稳态换向器8到工作位置,然后操纵制动装置松开储能制动盘73和分合闸制动盘733,横轴72在弹簧76的作用下快速旋转,并通过双稳态换向器8驱动转向蜗杆734旋转,并最终带动绝缘旋转柱3旋转,绝缘旋转柱3旋转时带动齿轮箱9中的动力输入轴92旋转,并经过中间过渡齿轮驱动动力输出轴91旋转,动力输出轴91旋转的时候带动连杆4旋转,实现分、合闸动作。连杆4动作到位时,电器控制装置启动刹车装置卡紧储能制动盘73和分合闸制动盘733,横轴72和转向蜗杆734、绝缘旋转柱3停止转动,分、合闸动作结束。电器控制装置操纵驱动装置735重新启动,为储能弹簧储能,当储能到达设定值时驱动装置735停止工作,等待下一工作循环。
双稳态换向器8的作用是使横轴72单一方向的扭力通过换向作用到绝缘旋转柱3的时候产生两种不同方向的扭力。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形式的换向器。
另外,由于双稳态换向器8的动力输出端与绝缘旋转柱3之间是通过蜗轮蜗杆连接的。因此,在工作时绝缘旋转柱3的旋转角度可以不超过360度,能够很方便地在绝缘旋转柱3的下端安装定位开关736,通过检测绝缘旋转柱3旋转的角度判断连杆4是否到位,为电器控制装置提供数据。
另外,可以在驱动装置735上安装手动储能手柄,当电机出现故障,不能储能时,可用手动储能,能保证分合闸速度不受影响。储能制动盘和分合闸制动盘能有效保证双稳态换向器8换向时隔离开关的分合闸状态和储能弹簧的状态暂不改变,使换向器可靠换向。
本实用新型的静触头与动触头的结合方式是切入式的,普通的触头没有防护装置,不能防尘,在恶劣环境中使用的时候寿命大大降低。为解决这个问题,本实施例特别采用了具有防尘装置的静触头2。如图6所示,这种静触头2包括壳体21、安装在壳体21中的静触点22、静触点支架23、防尘盖转轴24、防尘盖25、防尘盖复位弹簧26、复位拐臂27,两平行的静触点支架23固定在底座上,静触点22固定连接在静触点支架23上,静触点22与动触头的接触面上还带有波浪状的沟槽,以便于更好地与动触头接触;壳体21的顶端留有动触头通过的条状孔,条状孔的两侧各安装一防尘盖转轴24,防尘盖25和复位拐臂27固定连接成一定角度,安装在防尘盖转轴24上,复位拐臂27上连接防尘盖复位弹簧26,防尘盖复位弹簧26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底座上。如图6所示,平时,防尘盖复位弹簧26将复位拐臂27拉紧,使防尘盖25水平地覆盖住条状孔,避免灰尘进入壳体21内部;如图7所示,合闸动作的后期,当动触头41切入静触头2的时候,动触头41首先顶开防尘盖25,使复位拐臂27转过一个角度,动触头41从两防尘盖25之间的空隙进入壳体21中,并最终卡在两静触点22之间,动触头41到位后,防尘盖25在防尘盖复位弹簧26的作用下复位,仍然覆盖在条状孔的上面,起到防尘的作用。同样道理,分闸动作开始的时候,动触头41首先顶开防尘盖25,离开壳体21后,防尘盖25在防尘盖复位弹簧26的作用下复位,仍然覆盖在条状孔的上面,起到防尘的作用。

Claims (5)

1、特高压折叠式水平分合隔离开关,包括:
每相各有两根固定的静触头绝缘支柱(1)和一根设置在两静触头绝缘支柱(1)之间的动触头绝缘支柱(10),静触头绝缘支柱(1)的顶端安装有静触头(2),动触头绝缘支柱(10)的顶端安装有连杆(4),连杆(4)的两端带有动触头(6);
其特征是:
动触头绝缘支柱(10)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齿轮箱(9),齿轮箱(9)中设置有垂直的动力输入轴(92)和动力输出轴(91),动力输入轴(92)的下端与驱动机构传动连接;动力输出轴(91)的上端伸出齿轮箱(9)并固定连接在连杆(4)的中间;连杆(4)为一直杆;齿轮箱(9)的壳体上通过铰轴铰接两辅助臂(41),两辅助臂(41)分别位于连杆(4)的两侧、与连杆(4)平行,辅助臂(4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411),连杆(4)的两端铰接有被动齿轮(431)和折叠臂(42),被动齿轮(431)与折叠臂(42)固定连接,主动齿轮(411)与被动齿轮(431)啮合;折叠臂(42)的顶端固定安装动触头(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特高压折叠式水平分合隔离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齿轮箱(9)内部除与连杆(4)连接的被动齿轮(7)外,至少还有一个与被动齿轮(7)啮合的过渡齿轮(8)以及一个与过渡齿轮(8)啮合的主动齿轮(71),主动齿轮(71)与驱动机构传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特高压折叠式水平分合隔离开关,其特征是:齿轮箱(9)的动力输入轴(92)下端与绝缘旋转柱(3)固定连接,绝缘旋转柱(3)平行设置在动触头绝缘支柱(10)的一侧,动触头绝缘支柱(10)的下端固定安装在底座上,绝缘旋转柱(3)的下端与驱动机构传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特高压折叠式水平分合隔离开关,其特征是:所述的静触头(2)包括壳体(21)、安装在壳体(21)中的静触点(22)、静触点支架(23)、防尘盖转轴(24)、防尘盖(25)、防尘盖复位弹簧(26)、复位拐臂(27),两平行的静触点支架(23)固定在底座上,静触点(22)固定连接在静触点支架(23)上;壳体(21)的顶端带有条状孔,条状孔的两侧各安装一防尘盖转轴(24),防尘盖(25)和复位拐臂(27)固定连接成一定角度,安装在防尘盖转轴(24)上,复位拐臂(27)上连接防尘盖复位弹簧(26),防尘盖复位弹簧(26)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底座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双侧断开隔离开关,其特征是:绝缘旋转柱(3)下端的蜗轮蜗杆机构通过永磁操作机构与驱动机构连接;所述的永磁操作机构包括与驱动装置(735)传动连接的储能弹簧箱(7)、双稳态换向器(8),储能弹簧箱(7)中设置有支架(71),支架(71)上通过轴承安装有横轴(72),横轴(72)的一端固定安装储能制动盘(73),另一端固定安装弹簧内支撑盘(74),另有弹簧外支撑盘(75)通过轴承安装在支架(71)上,盘式弹簧(76)一端固定在弹簧内支撑盘(74)上,另一端固定在弹簧外支撑盘(75)上;弹簧外支撑盘(75)通过储能蜗轮蜗杆装置(77)与驱动装置(735)传动连接;横轴(72)通过连轴器连接双稳态换向器(8)的输入轴(81),双稳态换向器(8)的输出轴(82)通过蜗轮蜗杆装置与绝缘旋转柱(3)传动连接;双稳态换向器(8)的输入轴(81)、输出轴(82)、过渡轴(83)通过轴承安装在箱体中,其中输入轴(81)上固定安装有输入轴合闸齿轮(84)和输入轴常啮合齿轮(85),输出轴(82)上通过花键键槽机构滑动安装有输出轴双连齿轮(86),过渡轴(83)上固定安装有过渡轴常啮合齿轮(87)和过渡轴分闸齿轮(88),输入轴常啮合齿轮(85)与过渡轴常啮合齿轮(87)啮合,输出轴双连齿轮(86)在输出轴(82)上滑移的时候分别与输入轴合闸齿轮(84)或过渡轴分闸齿轮(88)啮合,输出轴双连齿轮(86)上连接拨叉(89)。
CN 200620114356 2006-04-26 2006-04-26 特高压折叠式水平分合隔离开关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906885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620114356 CN2906885Y (zh) 2006-04-26 2006-04-26 特高压折叠式水平分合隔离开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620114356 CN2906885Y (zh) 2006-04-26 2006-04-26 特高压折叠式水平分合隔离开关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906885Y true CN2906885Y (zh) 2007-05-30

Family

ID=381155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620114356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906885Y (zh) 2006-04-26 2006-04-26 特高压折叠式水平分合隔离开关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906885Y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356492C (zh) 储能式隔离开关
CN105070606B (zh) 具有快速分闸功能的自动分合闸小型断路器
CN201167247Y (zh) 智能双电源投切装置的操作机构
CN2906885Y (zh) 特高压折叠式水平分合隔离开关
CN203456944U (zh) 双电源开关
CN2831395Y (zh) 双断口垂直分断特高压隔离开关
CN102832073B (zh) 一种直流阀厅用接地开关及其接地导电杆机构
CN108376627A (zh) 一种三相传动机构及使用该三相传动机构的断路器
CN202721073U (zh) 直流阀厅用接地开关
CN102832074B (zh) 一种直流阀厅用接地开关
CN2906886Y (zh) 一种双侧断开隔离开关
CN100350535C (zh) 双断口垂直分断高压隔离开关
CN103475088A (zh) 一种双电源切换开关
CN100361247C (zh) 双断口折叠式水平分合隔离开关
CN102496492B (zh) 遥控换相开关
CN203521293U (zh) 一种自动切换中置移开式真空断路器
CN207068760U (zh) 一种手动机械应急星三角启动装置
CN206958172U (zh) 变速箱组件以及包括该变速箱组件的微型断路器
CN101814384A (zh) 一种双电源开关及其中性线重叠转换方法
CN113539736A (zh) 一种开关装置
CN201450260U (zh) 中高压断路器推进机构的断路器位置指示装置
CN217114157U (zh) 双电源转换开关的弹簧储能驱动机构
CN201178061Y (zh) 智能双电源投切装置
CN2814655Y (zh) 双断口折叠式水平分合隔离开关
CN211366739U (zh) 一种起重机电磁挂梁自由回转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