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905012Y - 携带型轮椅 - Google Patents

携带型轮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905012Y
CN2905012Y CN 200620013550 CN200620013550U CN2905012Y CN 2905012 Y CN2905012 Y CN 2905012Y CN 200620013550 CN200620013550 CN 200620013550 CN 200620013550 U CN200620013550 U CN 200620013550U CN 2905012 Y CN2905012 Y CN 2905012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gie
portable type
wheel carrier
frame
type wheelch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620013550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凯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oyalcrown Bicycle Fittings (sz)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oyalcrown Bicycle Fittings (sz)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oyalcrown Bicycle Fittings (sz) Co Ltd filed Critical Loyalcrown Bicycle Fittings (sz)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0620013550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905012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905012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905012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andcar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供行动不方便者使用的携带型轮椅,其包括车架、设于该车架上的坐垫、扶手、脚踏件以及前车轮和后车轮,该车架具有叉架、折叠控制件、驱动架和连接架,其中该叉架、驱动架和连接架可通过折叠控制件进行控制折叠。借此该携带型轮椅具有折叠功能,而且其构造紧凑,体积小,因此便于携带。

Description

携带型轮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供行动不便者使用的轮椅,特别涉及一种携带型轮椅。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交活动非常频繁。对于参加社交活动的行动不便之士一般需要轮椅作为其活动工具。因此轮椅的搬运成为照顾人员必须提供的基本服务。然而,随着长途社交活动的频繁,再加上现有轮椅体积较大,重量较重,不能折叠,给轮椅的搬运带来较大的麻烦,这特别体现在狭小的活动空间如需要乘坐飞机的社交活动、观赏电影等等。因此,提供一种携带方便的便携轮椅成为目前急需解决的技术课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体积小且携带方便的可折叠的携带型轮椅。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提供一种携带型轮椅,其包括车架、设于该车架上的坐垫以及前车轮和后车轮,该车架具有叉架、折叠控制件、驱动架以及连接架,其中该叉架包括前轮架、枢接件和后轮架,该前轮架和该后轮架通过该枢接件连接成X形构造并且可相对地绕第一轴线转动设置,该前车轮和该后车轮分别设于该前轮架和该后轮架的下端,该坐垫的相对两端可限制该前轮架和该后轮架相对转动范围地分别连接至该前轮架上端和该后轮上端;该折叠控制件设于该前轮架上,其上设有第一卡位结构以及第二卡位结构;该驱动架可绕与第一轴线平行的第二轴线转动地连接在该折叠控制件上,其上设有与该第一卡位结构可分离卡合来控制该驱动架相对该折叠控制件转动的第一卡合装置;该连接架下端可绕与第一轴线平行的第三轴线转动地枢接在该后轮架的下端,其上端通过连接件可绕与第一轴线平行的第四轴线转动地连接至该驱动架上,该连接件与该第二卡位结构可分离地卡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携带型轮椅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前轮架、所述后轮架、所述驱动架以及所述连接架为管状。
作为本实用新型携带型轮椅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折叠控制件包括第一配合部以及自该第一配合部延伸出的片状第二配合部,该第一配合部固定在所述前轮架上端,所述第一卡位结构为第一卡槽,所述第二卡位结构为第二卡槽,该第一卡槽和该第二卡槽分别开设于该第二配合部的上端边缘和外侧缘。
作为本实用新型携带型轮椅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卡合装置包括可沿所述驱动架纵长方向移动地设于所述驱动架上并与所述第一卡槽相卡合的第一连接杆,以及一端连接至该第一连接杆另一端设于所述驱动架上拉伸弹性件,且该弹性件的另一端相对其一端更靠近所述第二轴线。
作为本实用新型携带型轮椅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件为第二连接杆,该第二连接杆的轴线与所述第四轴线重合,并绕所述第二轴线转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携带型轮椅的进一步改进,进一步包括扶手,该扶手通过扶手折叠器可转动地固定在所述驱动架上,该扶手折叠器固定在所述驱动架上,包括具有贯穿所述驱动架收容腔的外壳,该外壳向外延伸出连接部,该连接部上开设有贯通该收容腔的定位孔,该定位孔中装设有可弹性伸缩的伸缩杆,该伸缩杆与伸出该扶手折叠器外的拉片连接,所述驱动架对应该伸缩杆设有收容该伸缩杆的定位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携带型轮椅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驱动架于所述扶手折叠器的两侧设有固定件,该固定件为定位圈,套设在所述驱动架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携带型轮椅的进一步改进,进一步包括脚踏件,该脚踏件可绕与第一轴线平行的第五轴线转动地固定在所述前轮架的下端,包括转动臂,所述前轮架对应该转动臂设有固定凸起,该转动臂的末端和该凸起通过定位轴可转动地贯穿连接,且该转动臂末端设有可转动地收容该凸起的限位开槽,该限位槽具有与该凸起配合的限位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携带型轮椅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前轮通过前轮连接装置设于所述前轮架的下端,所述前轮连接装置包括可转动地固定所述前轮的前轮前叉、水平固定于该前轮前叉上的轴承、竖直固定连接在所述前轮架的下端固定轴,该固定轴与该轴承可转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携带型轮椅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驱动架上端向后弯折形成手柄,该携带型轮椅还包括与所述后轮摩擦配合的刹车装置,其包设于该手柄上的上固定座、设于该上固定座上的刹车手柄、设于该后车架下端的下固定座和刹车片、设于该上固定座和该下固定座之间的刹车线和刹车线外套管,该刹车线穿过该上固定座的一端连接至该刹车手柄,该刹车片的两端可绕其固定点转动,其中该刹车片的一端与该刹车线穿过该下固定座的一端连接,另一端通过弹性件连接至该后车架的下端并可分离地与对应后车轮摩擦配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携带型轮椅的车架具有叉架、折叠控制件、驱动架和连接架,其中该叉架包括前轮架、枢接件和后轮架,该前轮架和该后轮架通过该枢接件连接成X形构造并且可相对地绕第一轴线转动设置,该前车轮和该后车轮分别设于该前轮架和该后轮架的下端,该坐垫的相对两端可限制该前轮架和该后轮架相对转动范围地分别连接至该前轮架上端和该后轮上端;该折叠控制件设于该前轮架上,其上设有第一卡位结构以及第二卡位结构;该驱动架可绕与第一轴线平行的第二轴线转动地连接在该折叠控制件上,其上设有与该第一卡位结构可分离卡合来控制该驱动架相对该折叠控制件转动的第一卡合装置;该连接架下端可绕与第一轴线平行的第三轴线转动地枢接在该后轮架的下端,其上端通过连接件可绕与第一轴线平行的第四轴线转动地连接至该驱动架上,该连接件与该第二卡位结构可分离地卡合。借此构造,该携带型轮椅具有折叠功能,从而便于携带,而且其构造紧凑,体积小,也更便于携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携带型轮椅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携带型轮椅的驱动架、连接架以及前轮架与折叠控制件连接分解示意图。
图3为图1中携带型轮椅的扶手折叠器与驱动架组装前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4为图1中携带型轮椅的扶手折叠器与驱动架组装后的立体示意图。
图5为图1中携带型轮椅的扶手折叠器的俯视示意图。
图6为图5中扶手折叠器的主视图。
图7为图1中携带型轮椅的脚踏件与前轮架组装前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8为图1中携带型轮椅的前轮前叉的剖视图。
图9为图1中携带型轮椅折叠状态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携带型轮椅10主要用于行动不方便之士。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携带型轮椅10包括车架11、设于该车架11上的坐垫12、后垫13、扶手14、脚踏件15、安全带16、刹车装置17以及前车轮18和后车轮19。
如图1、图2所示,在本实施中,该车架11包括叉架111、驱动架112、连接架113以及折叠控制件114。其中该叉架111包括前轮架115、枢接件和后轮架117。该前轮架115和后轮架117大致呈U形,该后轮架117为一体设置;该前轮架115包括两侧杆1151和横杆1152(参阅图9),通过该折叠控制件114连接组成U形(以下详细说明)。该前轮架115和后轮架117是通过枢接件连接,从而确保连接后的前轮架115和后轮架117呈X形,并可相对转动,借此该前轮架115和后轮架117可相对转动而便于折叠。在本实施例中,该枢接件为一横螺杆116,其相对两端用于贯穿该前轮架115和后轮架117两侧杆1151、1171的中间部分后通过螺母1161锁紧,从而将该前轮架115和后轮架117可转动地连接在一起,其转动的第一轴线为该横螺杆116的横向轴线。
该坐垫12为方形的坐垫布,其相对两端套在该前轮架115和后轮架117的上端横杆1152、1172(参阅图9)上,通过调整该坐垫12的长度,从而可限制该前轮架115和该后轮架117相对转动范围。
该折叠控制件114为金属片,固定于该前轮架115上端,其上设有第一卡位结构以及第二卡位结构,分别与该驱动架112、连接架113和前轮架115配合,以实现折叠功能(以下具体描述)。
在本实施例中,该折叠控制件114包括具有半圆形凹槽的第一配合部1141以及自该第一配合部1141向外延伸出的第二配合部1142。该第一配合部1141与该前轮架115的侧杆1151上端通过贯穿三个螺杆1159后,然后对0应锁上螺母1158,来连接该折叠控制件114和侧杆1151;该横杆1152两端通过螺杆1157锁在该折叠控制件114上(参阅图9)。借此,将折叠控制件114与该前轮架115稳定连接。该第一卡位结构为第一卡槽1143,该第二卡位结构为第二卡槽1144,该第一卡槽1143和该第二卡槽1144分别开设于该第二配合部1142的上端边缘和外侧缘。
该驱动架112上面一部分可延伸至该叉架111上方并可绕与第一轴线平行的第二轴线转动地连接在该折叠控制件114上。该驱动架112上设有与该第一卡位槽1143可分离卡合来控制该驱动架112相对该折叠控制件114转动的第一卡合装置。具体地讲,该驱动架112包括两驱动杆1121,该驱动杆1121的下端与该折叠控制件114的下端通过贯穿螺丝1123后通过螺母1124锁住,从而确保该驱动杆1121可绕第二轴线相对该折叠控制件114转动,该第二轴线为螺丝1123的中心轴线。
一并参阅图9,该第一卡合装置包括可沿该驱动架112纵长方向移动地设于该驱动架112上并与该第一卡槽1143相卡合的第一连接杆1125,以及一端连接至该第一连接杆1125另一端设于该驱动架112上拉伸弹性件,且该弹性件的另一端相对其一端更靠近该第二轴线(以下详细说明)。具体地讲,在本实施例中,该弹性件为弹簧1126。该两驱动杆1121靠近其下端沿其纵向设有滑槽1122,该两滑槽1122对应容置第一连接杆1125的两端,且该第一连接杆1125的两端分别穿出对应两滑槽1122后,通过螺母1130锁住。借此,第一连接杆1125可于该驱动架112上沿其纵长方向移动。该弹簧1126一端连接至该第一连接杆1125另一端设于该驱动架112的螺杆1127上,确保该弹簧1126另一端相对其一端更靠近该第二轴线,借此利于确保第一连接杆1125稳定收容于第一卡槽1143中(以下详细说明)。此外,在该两驱动杆1121之间横向设置一操作杆1128,便于该驱动架112的折叠,而且其上末端向后弯折形成一手柄1129,便于推该携带型轮椅10。
该连接架113呈U形,其下端可绕与第一轴线平行的第三轴线转动地枢接在该后轮架117的下端,其上端通过第二连接杆可绕与第一轴线平行的第四轴线转动地连接至该驱动架112上,该第二连接杆与该第二卡槽1144可分离地卡合。具体地讲,该第二连接杆为螺杆1127,该连接架113包括两侧杆1131,侧杆1131的下端和该后轮架117的下端通过贯穿螺杆1139后,通过螺母1138锁住,从而确保该连接架113绕第三轴线相对该后轮架117转动,该第三轴线为螺杆1139的中心轴线。该侧杆1131的上端和该驱动架112的下端通过贯穿螺杆1127后,通过螺母1120锁住,从而确保该连接架113绕第四轴线相对该驱动架112转动,该第四轴线为螺杆1127的中心轴线。而且该螺杆1127也可绕第二轴线转动,从而可确保该螺杆1127位于该侧杆1131与该驱动架112之间的部分可分离地卡在该折叠控制件114的第二卡槽1144中。
如图9所示,在携带型轮椅10折叠过程中,首先向上拉第一连接杆1125,让其沿着滑槽1122沿远离第二轴线的方向移动,直到该第一连接杆1125脱离该第一卡槽1143。然后,绕第二轴线逆时针驱动该操作杆1128,来折叠该驱动架112。用力转动该前轮架115或该后轮架117,使得该前轮架115和该后轮架117相对该第一轴线转动夹紧,同时该连接架113与该后轮架117绕该第三轴线转动,从而将该连接架113、该前轮架115和该后轮架117折叠在一起。然后将该驱动架112压上,进而完成整个车架11折叠。
由于该车架11可方便折叠,从而在搬运过程中占用体积小,便于携带。而且该车架11的结构较为简单,零件较少,紧凑,因此其整体体积较小、重量轻,也大大提高其便携性能。
如图1和图9所示,在携带型轮椅10打开过程中,首先绕第二轴线顺时针驱动该操作杆1128。当第一连接杆1125接近该第一卡槽1143时,向上拉第一连接杆1125,让其沿着滑槽1122沿远离第二轴线的方向移动,直到第一连接杆1125对准该第一卡槽1143。然后松开该第一连接杆1125,通过弹簧1126的回复力,确保第一连接杆1125与该第一卡槽1143之间的卡合。然后,用力转动该前轮架115或该后轮架117,使得该前轮架115和该后轮架117相对该第一轴线转动打开,同时该连接架113与该后轮架117绕该第三轴线转动,从而将该连接架113、该前轮架115和该后轮架117打开。该坐垫12的长度可限制该前轮架115和该后轮架117相对转动范围,从而便于调整。
此外,该携带型轮椅10的扶手14也是可折叠的。具体地讲,参阅图1、图3至图6和图9,该扶手14大致为圆筒状,其通过扶手折叠器141可转动地固定在该驱动架112的驱动杆1121上。具体地讲,该扶手折叠器141包括具有贯穿该驱动架112的驱动杆1121的收容腔1419的外壳1411。该外壳1411向外垂直水平延伸出柱状的第一连接部1418和第二连接部1417,该第一连接部1418和第二连接部1417的轴线垂直设置。其中该第一连接部1418自由端开设有同轴心的通孔1416和螺母孔1415,该通孔1416和螺母孔1415的同轴线与该第二连接部1417的中心轴线大致平行设置,借此该扶手14末端的螺杆(未图示)可贯穿该通孔1416,通过螺母(未图示)锁住,该螺母可收容于该螺母孔1415中,从而将该扶手14与该扶手折叠器141稳定相连。
该第二连接部1417沿其中心轴线设有与该收容腔1419贯通的定位孔1414,于该定位孔1414内装设有伸缩杆1420。该定位孔1414外端设有螺纹口1421,该螺纹口1421内设有套筒1422,该套筒1422的外圆周面设有螺纹,以与该螺纹口1421相配,从而将该套筒1422固定在该螺纹口1421中。该伸缩杆1420穿过该套筒1422,穿出一端穿过拉片1412上的通孔,然后通过螺母1424锁住;其另一自由末端为横截面较套筒1422的内孔大的头部。于该伸缩杆1420的头部和套筒1422之间设有压缩弹簧1423。该驱动架112的驱动杆1121对应该伸缩杆1420设有定位槽1425,通过收容该伸缩杆1420的头部,以便于控制该扶手14转动定位。
为了在上下方向上固定该扶手折叠器141,该驱动架112的驱动杆1121于该扶手折叠器141的两侧设有固定件。在本实施例中,该固定件为定位铝圈142,套设在该驱动架112的驱动杆1121上。在携带型轮椅10折叠时,可向外拉该拉片1412,使得该伸缩杆1420脱离定位槽1425,而向内转动该扶手折叠器141,进行折叠扶手14,从而减小携带型轮椅10折叠后的占用空间。
如图1、图7和图9所示,该脚踏件15也是可折叠的。具体地讲,该脚踏件呈U形,可转动地固定在该前轮架115的两侧杆1151下端,包括两转动臂151。该前轮架115的两侧杆1151下端对应该两转动臂151垂直向上设有固定凸起1152,该转动臂151的末端和该凸起1152用螺杆159与定位轴152可转动地连接,借此该脚踏件15可绕与第一轴线平行的第五轴线转动,该第五轴线为定位轴152的中心轴线。该转动臂151末端设有可转动地收容该凸起1152的限位开槽1511,该限位槽1511具有与该凸起1151配合的限位面1153,从而限制该脚踏件15过度逆时针转动,便于支撑乘坐者的脚部。在携带型轮椅10折叠时,该脚踏件15可绕该定位轴152向内折叠,减小携带型轮椅10折叠后的占用空间。
为了便于乘坐者的坐车安全,该携带型轮椅10配有安全带16,该安全带16两端分别设于该驱动架112的驱动杆1121上,其两端位于该坐垫12两侧,且至少一端可调节该安全带16的长度。
如图1、图8和图9所示,该前轮18通过前轮连接装置设于该前轮架115的两侧杆1151下端,该前轮连接装置包括固定该前轮18的前轮前叉181、水平固定于该前轮前叉的固定槽1811中的轴承(未图示)、竖直固定连接在该前轮架115的两侧杆1151下端外侧的固定轴182,该固定轴182与该轴承可转动连接,从而确保该前轮18可在360度的范围内自由转动。该两后轮19平行且可转动地连接在后轮连接杆191的相对两端,然后固定连接在该后轮架117的两侧杆1171下端。
如图1所示,为了更安全地推该携带型轮椅10,该携带型轮椅10还包括与该后轮19摩擦配合的刹车装置17。在本实施例中,该刹车装置17包括夹设于该手柄1129上的上固定座171、通过螺丝可转动地设于该上固定座171上的刹车手柄172、通过螺丝固定于该后车架117的侧杆1171的下端上的下固定座173和L形的刹车片174、设于该上固定座171和该下固定座173之间的刹车线175和刹车线外套管176。该刹车线175穿过该上固定座171的一端连接至该刹车手柄172,该刹车片174通过螺丝可转动地固定在该后车架117的侧杆1171下端上,其两端可绕其固定点转动。该刹车片174的一端与该刹车线175穿过该下固定座173的一端连接,另一端通过弹簧179连接至该后车架117的侧杆1171下端并可分离地与对应后车轮19摩擦配合。在使用时,向上拉该刹车手柄172,拉该刹车线175,从而使得该刹车片174绕该逆时针转动,让该刹车片174的刹车部1741与该后车轮19摩擦配合,来达成刹车效果。
当然,为了进一步减轻该携带型轮椅10的重量,该前轮架115、该后轮架117、该驱动架112、该连接架113为中心为空心的管状管材。
尽管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揭示,但是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条件下,以上各元件或构造可用所属技术领域人员了解的相似或等同元件或构造来替换。

Claims (10)

1.一种携带型轮椅,其包括车架、设于该车架上的坐垫以及前车轮和后车轮,其特征在于,该车架具有:
叉架,包括前轮架、枢接件和后轮架,该前轮架和该后轮架通过该枢接件连接成X形构造并且可相对地绕第一轴线转动设置,该前车轮和该后车轮分别设于该前轮架和该后轮架的下端,该坐垫的相对两端可限制该前轮架和该后轮架相对转动范围地分别连接至该前轮架上端和该后轮上端;
折叠控制件,设于该前轮架上,其上设有第一卡位结构以及第二卡位结构;
驱动架,可绕与第一轴线平行的第二轴线转动地连接在该折叠控制件上,其上设有与该第一卡位结构可分离卡合来控制该驱动架相对该折叠控制件转动的第一卡合装置;
连接架,其下端可绕与第一轴线平行的第三轴线转动地枢接在该后轮架的下端,其上端通过连接件可绕与第一轴线平行的第四轴线转动地连接至该驱动架上,该连接件与该第二卡位结构可分离地卡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携带型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轮架、所述后轮架、所述驱动架以及所述连接架为管状。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携带型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控制件包括第一配合部以及自该第一配合部延伸出的片状第二配合部,该第一配合部固定在所述前轮架上端,所述第一卡位结构为第一卡槽,所述第二卡位结构为第二卡槽,该第一卡槽和该第二卡槽分别开设于该第二配合部的上端边缘和外侧缘。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携带型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合装置包括可沿所述驱动架纵长方向移动地设于所述驱动架上并与所述第一卡槽相卡合的第一连接杆,以及一端连接至该第一连接杆另一端设于所述驱动架上拉伸弹性件,且该弹性件的另一端相对其一端更靠近所述第二轴线。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携带型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为第二连接杆,该第二连接杆的轴线与所述第四轴线重合,并绕所述第二轴线转动。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携带型轮椅,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扶手,该扶手通过扶手折叠器可转动地固定在所述驱动架上,该扶手折叠器固定在所述驱动架上,包括具有贯穿所述驱动架收容腔的外壳,该外壳向外延伸出连接部,该连接部上开设有贯通该收容腔的定位孔,该定位孔中装设有可弹性伸缩的伸缩杆,该伸缩杆与伸出该扶手折叠器外的拉片连接,所述驱动架对应该伸缩杆设有收容该伸缩杆的定位槽。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携带型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架于所述扶手折叠器的两侧设有固定件,该固定件为定位圈,套设在所述驱动架上。
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携带型轮椅,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脚踏件,该脚踏件可绕与第一轴线平行的第五轴线转动地固定在所述前轮架的下端,包括转动臂,所述前轮架对应该转动臂设有固定凸起,该转动臂的末端和该凸起通过定位轴可转动地贯穿连接,且该转动臂末端设有可转动地收容该凸起的限位开槽,该限位槽具有与该凸起配合的限位面。
9.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携带型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轮通过前轮连接装置设于所述前轮架的下端,所述前轮连接装置包括可转动地固定所述前轮的前轮前叉、水平固定于该前轮前叉上的轴承、竖直固定连接在所述前轮架的下端固定轴,该固定轴与该轴承可转动连接。
10.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携带型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架上端向后弯折形成手柄,该携带型轮椅还包括与所述后轮摩擦配合的刹车装置,其包设于该手柄上的上固定座、设于该上固定座上的刹车手柄、设于该后车架下端的下固定座和刹车片、设于该上固定座和该下固定座之间的刹车线和刹车线外套管,该刹车线穿过该上固定座的一端连接至该刹车手柄,该刹车片的两端可绕其固定点转动,其中该刹车片的一端与该刹车线穿过该下固定座的一端连接,另一端通过弹性件连接至该后车架的下端并可分离地与对应后车轮摩擦配合。
CN 200620013550 2006-04-12 2006-04-12 携带型轮椅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905012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620013550 CN2905012Y (zh) 2006-04-12 2006-04-12 携带型轮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620013550 CN2905012Y (zh) 2006-04-12 2006-04-12 携带型轮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905012Y true CN2905012Y (zh) 2007-05-30

Family

ID=381136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620013550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905012Y (zh) 2006-04-12 2006-04-12 携带型轮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905012Y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74286A (zh) * 2014-09-27 2015-01-14 吴玲玲 折叠轮椅
CN107970095A (zh) * 2017-12-15 2018-05-01 上海慈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便携轮椅
CN113367911A (zh) * 2021-07-27 2021-09-10 深圳万为通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遮阳功能的康复轮椅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74286A (zh) * 2014-09-27 2015-01-14 吴玲玲 折叠轮椅
CN107970095A (zh) * 2017-12-15 2018-05-01 上海慈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便携轮椅
CN107970095B (zh) * 2017-12-15 2023-12-12 上海慈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便携轮椅
CN113367911A (zh) * 2021-07-27 2021-09-10 深圳万为通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遮阳功能的康复轮椅
CN113367911B (zh) * 2021-07-27 2022-07-29 深圳万为通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遮阳功能的康复轮椅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905012Y (zh) 携带型轮椅
CN206171674U (zh) 一种折叠式老年助力车
CN108904161B (zh) 一种轮椅
WO2021244068A1 (zh) 一种可折叠轮椅
CN2925443Y (zh) 避震型轮椅
CN110353898A (zh) 一种可翻转扶手的内置式触点电池的电动折叠轮椅
CN201312865Y (zh) 一种折叠轮椅车的椅背折叠机构
CN102764185B (zh) 电动轮椅车
CN210673600U (zh) 一种交叉式可折叠电动轮椅
CN211139527U (zh) 一种可折叠拆分的老人代步车
CN103407482A (zh) 一种折叠式婴儿车及方法
CN209553404U (zh) 折叠电动车
CN207984931U (zh) 婴幼儿推车
CN108652850B (zh) 一种方便上下车的折叠式轮椅
CN204775735U (zh) 横梁折叠式便携车
CN208785092U (zh) 一种可翻转扶手的内置式触点电池的电动折叠轮椅
CN108524124B (zh) 一种折叠锁定机构、扶手装置及轮椅
CN209988053U (zh) 一种折叠脚踏板及折叠电动车
CN208947506U (zh) 一种可折叠滑板车
CN105769464A (zh) 可折叠式轮椅及便携式移动装置
CN202682216U (zh) 可折叠的老年代步车
CN213553031U (zh) 一种折叠轮椅
CN206719294U (zh) 一种婴儿手推车
CN205626324U (zh) 可折叠式轮椅及便携式移动装置
CN216102584U (zh) 一种折叠单脚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