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889301Y - 一种注射型骨修复材料 - Google Patents

一种注射型骨修复材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889301Y
CN2889301Y CN 200520057020 CN200520057020U CN2889301Y CN 2889301 Y CN2889301 Y CN 2889301Y CN 200520057020 CN200520057020 CN 200520057020 CN 200520057020 U CN200520057020 U CN 200520057020U CN 2889301 Y CN2889301 Y CN 2889301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ne
prp
group
utility
mod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520057020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裴国献
黄爱文
金丹
曾宪利
胡稷杰
陈书军
张元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fang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Nanfang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fang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Nanfang Hospital
Priority to CN 200520057020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889301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889301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889301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aterials For Medical 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注射型骨修复材料。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注射型骨修复材料,由纤维蛋白构成凝胶状的载体支架,成纤维网格状结构,其上负载有自体富血小板血浆即PRP。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注射型骨修复材料兼有灵活应用的注射型材料和自体生长因子二者的优点,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可塑性好,可在体内任意塑型成损伤部位的形状,使新骨形状完全恢复成原有的生理状态,成骨效果明确,可适用于各种不规则骨缺损,且可在局部注射应用,也可用于非手术方法治疗骨折,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Description

一种注射型骨修复材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物医学工程中用组织工程方法制备人工器官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注射型骨修复材料。
背景技术
目前,骨修复材料大多为支架材料负载细胞生长因子模式。支架材料和生长因子的选择是组织工程学研究的重点内容。支架材料作为种子细胞载体,有负载细胞和缓释生长因子的作用,目前常用的支架材料多为固体类材料,其在骨修复材料的制备中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效果。但是,也不同程度地存在难以塑形、负载生长因子和种子细胞操作复杂、负载率不高、细胞易流失等缺陷。因此,注射型或水凝胶类材料是目前骨修复材料研究的热点。常用于骨修复材料领域的细胞生长因子有BMP、TGF-β、bFGF、VEGF等,均为外源性蛋白(异种或异体蛋白因子)。从这些生长因子的制备方法分析,包括异体骨提取和基因重组两种,其制备复杂、价格昂贵。例如,申请号为02114509.1的中国专利申请“以动物纤维蛋白为载体的注射型多种生物因子复合骨修复材料”公开了一种以动物纤维蛋白为载体的注射型多种生物因子复合骨修复材料,其采用的就是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β转化生长因子。从免疫学角度看,目前常用的各类生长因子均为外源性(非自体)蛋白或多肽类,不同程度存在免疫排斥反应。研究开发制备简单、价格低廉、无免疫排斥的自体生长因子用于骨修复材料的制备,是骨修复材料进一步临床应用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富血小板血浆(Plate Rich Plasma,PRP)是从全血中分离出来的含高浓度血小板的血浆。近年来的研究发现,从自体静脉血中提取的富血小板血浆(PRP)中含有多种高浓度的有利于促进骨再生的生长因子,如血小板源生长因子(PDGF)、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类胰岛素生长因子(IGF)、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表皮生长因子(EGF)等。当PRP与氯化钙及凝血酶混合后,可促使其中血小板α颗粒释放出这些生长因子。这些生长因子对骨缺损的愈合有明显的促进作用。PRP中各种生长因子浓度比例与体内正常浓度比例相似,生长因子之间有最佳协同作用。但单纯应用PRP于局部,这些生长因子易因血循环而流失,只能在较短时间内起作用。目前,已有将PRP与固体材料如TCP或同种异体骨等复合用于口腔颌面外科修复骨缺损的报导。但将PRP与注射型材料复合用于骨修复方面则未见报导。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状况,为了克服现有的骨修复材料难以塑形及操作复杂及昂贵的外源性细胞因子等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注射型骨修复材料,该骨修复材料为可注射形材料负载自体PRP再复合自体骨髓基质细胞构成,可任意塑形且复合细胞简便,且使用自体细胞生长因子,不存在免疫排斥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注射型骨修复材料,由纤维蛋白构成凝胶状的载体支架,成纤维网格状结构,其上负载有自体富血小板血浆即PRP。
所述的载体支架是由含PRP的纤维蛋白原溶液与氯化钙-凝血酶混合溶液以体积比为9∶1~1∶1的比例混合后形成的纤维蛋白凝胶。
所述的含PRP的纤维蛋白原溶液是将自体富血小板血浆即PRP与浓度为80-100mg/ml的纤维蛋白原溶液以1∶3~6比例混合形成的。
所述的PRP优选是取自自体静脉血,以二次离心法提取而得的富血小板血浆。
所述溶液一中的纤维蛋白原溶液是以浓度为2000~6000U/ml的抑肽酶溶解纤维蛋白原而得到的。
所述的纤维蛋白原为商品化产品,可购自广州倍绣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或同类公司。
所述的氯化钙-凝血酶混合溶液中,氯化钙浓度为40mmol/ml,凝血酶浓度为400~1000U/ml。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注射型骨修复材料的各组分的浓度及比例都是经过实验摸索得到的最佳结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注射型骨修复材料,可用于制备治疗骨缺损和骨不连以及促进骨折愈合的移植物,包括直接注入患处,以及复合种子细胞构建组织工程骨。
本实用新型制备简便,价格低廉。自体PRP中富含多种有利于骨修复的生长因子如PDGF、TGF-β、VEGF等,均为自体来源,不会产生免疫排斥反应和疾病传播,所制备的注射型骨修复材料兼有灵活应用的注射型材料和自体生长因子二者的优点,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可塑性好,可在体内任意塑型成损伤部位的形状,使新骨形状完全恢复成原有的生理状态,成骨效果明确,可适用于各种不规则骨缺损,且可在局部注射应用,也可用于非手术方法治疗骨折,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注射型骨修复材料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注射型骨修复材料,如图1所示,由纤维蛋白构成凝胶状的载体支架1,成纤维网格状结构,其上负载有自体富血小板血浆2即PRP。图1为微观示意图,其比例不代表实际产品的比例。图中,所述的注射型骨修复材料连接于骨断端3之间。
所述的载体支架1是由含PRP的纤维蛋白原溶液与氯化钙-凝血酶混合溶液以体积比为9∶1~1∶1的比例混合后形成的纤维蛋白凝胶。
所述的含PRP的纤维蛋白原溶液是将自体富血小板血浆即PRP与浓度为80-100mg/ml的纤维蛋白原溶液以1∶3~6比例混合形成的。
所述的PRP优选是取自自体静脉血,以二次离心法提取而得的富血小板血浆。
所述溶液一中的纤维蛋白原溶液是以浓度为2000~6000U/ml的抑肽酶溶解纤维蛋白原而得到的。
所述的纤维蛋白原为商品化产品,可购自广州倍绣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或同类公司。
所述的氯化钙-凝血酶混合溶液中,氯化钙浓度为40mmol/ml,凝血酶浓度为400~1000U/ml。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注射型骨修复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材料准备:
(1)自体RPR:取自体静脉血,以二次离心法提取富血小板血浆即PRP,置-70℃冰箱保存备用;以抑肽酶溶液溶解纤维蛋白原,使成溶液态,配制氯化钙-凝血酶混合溶液,其中,氯化钙浓度为40mmol/ml,凝血酶浓度为400~1000IU/ml;
所述提取自体RPR的二次离心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抗凝血于20℃以3000r/min第一次离心10分钟,吸取上清及白膜层下3mm成分;同样温度下以3600r/min第二次离心15分钟,弃上层3/4上清,剩余部分即为PRP。
(2)纤维蛋白原溶液:以抑肽酶溶解纤维蛋白原,使其成溶液态;
(3)氯化钙-凝血酶混合溶液:配置氯化钙-凝血酶混合溶液,其中,氯化钙浓度为40mmol/ml,凝血酶浓度为400IU/ml;
B.将自体RPR与纤维蛋白原溶液以1∶3~6比例混合,超声振荡使混合均匀,得到含PRP的纤维蛋白原溶液;
C.以双联注射器分别抽取步骤B获得的含PRP的纤维蛋白原溶液以及氯化钙-凝血酶混合溶液,通过混合针头注射,注射时含PRP的纤维蛋白原溶液与氯化钙-凝血酶溶液比例为9∶1~1∶1,形成粘着力较强的凝胶,其中PRP所占的体积比为10~30%,即获得所述的注射型骨修复材料。
在步骤B获得的含PRP的纤维蛋白原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种子细胞,再按照步骤C混合注射入体内,获得由注射型骨修复材料复合种子细胞的注射型组织工程骨。动物骨缺损修复试验:
实验设计:
取健康新西兰大白兔,由南方医科大学(原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动物所提供,6个月龄,体重2-3kg,采用速眠新、氯胺酮和阿托品复合液肌注麻醉。无菌条件下,手术显露右侧桡骨中段,连同骨膜切除桡骨1.5cm,造成节段性骨缺损模型。36只桡骨骨缺损模型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12只。所有动物术前一周抽取耳背中央动脉血提取自体富血小板血浆(Plate Rich Plasma,PRP)。A组于术前1~2月制备骨髓基质干细胞(MSCs),术前30分钟将消化计数后的MSCs加入制备的注射型骨修复材料,植入自体桡骨1.5cm节段性骨缺损,为实验组。B、C两组分别植入PRP+FG、FG于同样骨缺损处为对照组。纤维蛋白胶(fibrin glue,FG)是将纤维蛋白原与氯化钙、凝血酶混合后形成的一种凝胶状物。A、B、C三组逐层缝合切口,术后三天肌注青霉素40万u/日。另取4只桡骨同样部位和大小骨缺损旷置作为空白组,即D组。
术后4、8、12周时拍摄桡骨正位X线片。用放射影像学评分和图像分析X线阻射影比较骨缺损的修复情况。
检测方法:
(1)大体观察:严密观察新西兰大白兔术后的一般情况。术后4、8、12周每组各处死2只动物取材,观察骨修复材料的表面变化、骨痂形成、骨缺损修复情况及周围组织反应。
(2)放射学检查:A、B、C三组动物于术后4、8、12周均摄右桡骨正位x光片(投照距离1m,投照条件46KV,50mA,曝光时间0.14s),D组于术后12、16周摄片,观察骨缺损愈合情况。所有照片依据Yang等(Yang CY,Simmons DJ,Lozano R.The healing of graftscombining freeze-dried and demineralized allogeneic bone in rabbits.Clin Orthop.1994,298:289)的评分标准进行放射学评分。骨缺损部位x线阻射密度测定参照文献(阳富春,杨志明等,猕猴组织工程化骨制备及其修复异体骨缺损的放射学评估,中国临床康复2004;8(2)223-225)。
结果:
(1)大体观察:术后所有兔切口未见红肿、渗血及浓性分泌物,切口均一期愈合。术后4周,A组、B组骨缺损处为大量淡红色质硬纤维组织充填,切开纤维组织见其内仍有少量胶状物,桡骨远近断端见大量纤维骨痂,A组骨痂多于B组,C组缺损处稍凹陷,为质软纤维组织生长,缺损区中心部仍有部分FG残留,未见明显骨痂。各组骨缺损周围肌肉均未见水肿。术后8周,A、B组骨缺损区均见大量连续性骨痂,呈膨胀性生长,其直径超过正常桡骨;两者无明显区别,材料已完全吸收;C组缺损仍为纤维组织充填,见少量散在骨痂生长。各组周围组织未见异常反应。术后12周,A组两只兔骨缺损处均完全愈合,局部为正常有骨膜骨组织,塑形良好,难以区分断端。B组一只兔缺损完全愈合,塑形好,另一只兔缺损处为新生骨痂充填,断端模糊。C组见远近两断端各有部分骨痂生长,骨缺损中间部仍为纤维组织。周围组织正常。D组术后16周处死时观察骨缺损大小基本同前,两骨端硬化,骨髓腔封闭,纤维组织充填髓腔,无明显骨痂生长。
(2)X片观测:A组术后4周骨缺损处呈斑片状阻射影,断端仍清晰,两断端部密度稍高。术后8周时两断端模糊,骨缺损处为连续性高密度阻射影,桡骨外部骨痂清晰,缺损处内侧尺骨皮质密度增高。12周时骨缺损处呈均匀一致高密度影,有7只兔桡骨双侧骨皮质连续,髓腔贯通,说明术后12周时骨缺损完全愈合。B组术后4周骨缺损处为连续性絮状阻射影,断端清晰。术后8周骨缺损区模糊,为连续性高密度阻射影,骨痂量增多。12周时骨缺损消失,5只骨皮质连续,塑形好,髓腔复通。C组术后4周缺损区大部呈透光影,仅断端周围见絮状阻射影。8周时见断端清晰,缺损区有小片状阻射影。术后12周见缺损区仍清晰,仅见两端有少量骨痂生长。D组术后16周骨缺损区仍呈透亮影,骨断端硬化、模糊,说明空白组术后16周骨缺损均无愈合。
(3)X线片影像学评分结果:A、B、C组正位照片骨缺损修复评分从表1可看出,A组和B组在4、8、12周均较C组的放射影像学评分为优(P<0.05),但A组和B组相比较无明显差异(P均>0.05)。正位片骨缺损部位阻射密度测量值从表2可看出,A、B、C组在4、8、12周的骨缺损阻射密度测量值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新生骨痂形成的多少和密度方面,A>B>C。
表1关于骨缺损修复的正位照片评分(X±s,n=8)
  组                       时间(周)
  4   8   12
  A   5.333±0.512   9.156±0.408   10.683±0.546
  B   5.060±0.726   8.833±0.516   10.030±0.804
  C   2.310±0.535   4.267±0.547   6.083±0.841
表2关于骨缺损部位阻射密度测量值(X±s,n=8)
  组                          时间(周)
  4   8   12
  A   58.501±2.725   73.638±1.265   87.683±2.101
  B   52.663±2.541   65.375±0.992   76.582±1.017
  C   25.578±2.948   34.203±1.556   46.585±1.975
实验结果表明A、B组在Yang氏放射学评分及缺损区骨痂阻射密度测量方面均优于单纯FG组,而A、B两组间虽在放射学评分上无明显差别,但在骨痂形成质量上,A组优于B组。从该结果分析,PRP有明显的促进骨缺损修复作用,而种子细胞的添加对增进骨痂形成起重要作用。
组织学切片观察见实验组为正常骨组织结构,并有髓腔形成,对照组为纤维组织结构,无明显成骨。
结论:PRP对骨缺损愈合有明显促进作用,复合PRP的注射型材料与MSCs制备骨修复材料可修复兔桡骨节段性骨缺损。

Claims (1)

1、一种注射型骨修复材料,其特征在于:由纤维蛋白构成凝胶状的载体支架(1),成纤维网格状结构,其上负载有自体富血小板血浆(2)即PRP,构成连接于骨断端(3)之间的骨修复材料。
CN 200520057020 2005-04-14 2005-04-14 一种注射型骨修复材料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889301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520057020 CN2889301Y (zh) 2005-04-14 2005-04-14 一种注射型骨修复材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520057020 CN2889301Y (zh) 2005-04-14 2005-04-14 一种注射型骨修复材料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889301Y true CN2889301Y (zh) 2007-04-18

Family

ID=380199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520057020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889301Y (zh) 2005-04-14 2005-04-14 一种注射型骨修复材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889301Y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30958A (zh) * 2017-12-20 2018-05-15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3d打印人工骨复合纤维蛋白支架的配方以及制备方法
CN108273135A (zh) * 2018-03-15 2018-07-13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附属医院 一种骨软骨缺损修复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721343A (zh) * 2019-11-01 2020-01-24 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 一种能修复凹陷性或萎缩性瘢痕的gfg凝胶及制备方法及应用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30958A (zh) * 2017-12-20 2018-05-15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3d打印人工骨复合纤维蛋白支架的配方以及制备方法
CN108273135A (zh) * 2018-03-15 2018-07-13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附属医院 一种骨软骨缺损修复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273135B (zh) * 2018-03-15 2021-03-09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一种骨软骨缺损修复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721343A (zh) * 2019-11-01 2020-01-24 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 一种能修复凹陷性或萎缩性瘢痕的gfg凝胶及制备方法及应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824875Y (zh) 一种注射型组织工程骨移植物
CN1846789A (zh) 一种注射型骨修复材料及其制备与应用
CN1846790A (zh) 一种注射型组织工程骨及其构建与应用
US11123456B2 (en) Compositions for repair of defects in osseous tissues, and methods of making the same
US8309106B2 (en) Composition for repair of defects in osseous tissues
RU2451527C2 (ru) Система in-situ для внутриартикулярной регенерации хрящевой и костной тканей
EP0883410B1 (en) An osteogenic device and a method for preparing the device
US20120171257A1 (en) Cell-guiding fibroinductive and angiogenic scaffolds for periodontal tissue engineering
US20070083270A1 (en) Orthopedic prosthetic devices containing compositions for repair of defects in osseous tissues
Di Stefano et al. Histomorphometric Comparison of Enzyme-Deantigenic Equine Bone and Anorganic Bovine Bone in Sinus Augmentation: 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with 3-Year Follow-Up.
CN108030958A (zh) 3d打印人工骨复合纤维蛋白支架的配方以及制备方法
CN112587729B (zh) 一种骨修复材料
CN2889301Y (zh) 一种注射型骨修复材料
RU2593011C1 (ru) Биотрансплантат для восстановления дефектов хрящевой ткани суставов
CN114129774A (zh) 一种复合富血小板血浆和脱钙骨基质的骨修复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RU2496524C2 (ru) Комбинация крови и керамических частиц двухфазных фосфатов кальция
Jiang et al. Decellularized-disc based allograft and xenograft prosthesis for the long-term precise reconstruction of temporomandibular joint disc
CN111921014B (zh) 一种地黄多糖/异种煅烧骨复合骨修复材料
CN1853584A (zh) 含有神经支配的组织工程骨及其构建方法
CN112618798B (zh) 一种骨修复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4984327B (zh) 一种复合骨缺损填补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785441A (zh) 一种复合结构的组织工程化软骨移植物及制备方法
CN2794471Y (zh) 含有神经支配的组织工程骨移植物
CN112642001A (zh) 一种动物骨颗粒脱蛋白的方法
CN112717204A (zh) 自体骨移植物活性替代物组合物、制备方法及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418

Termination date: 2014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