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885588Y - 制作多重潜影的模具 - Google Patents

制作多重潜影的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885588Y
CN2885588Y CN 200620033899 CN200620033899U CN2885588Y CN 2885588 Y CN2885588 Y CN 2885588Y CN 200620033899 CN200620033899 CN 200620033899 CN 200620033899 U CN200620033899 U CN 200620033899U CN 2885588 Y CN2885588 Y CN 2885588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ttern
latent image
point
mould
bas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620033899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军
骆富文
季文祥
李挺
王安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Banknote Printing and Minting Corp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Banknote Printing and Minting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Banknote Printing and Minting Corp filed Critical China Banknote Printing and Minting Corp
Priority to CN 200620033899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885588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885588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885588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inting Metho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制作多重潜影的模具,涉及一种制作防伪图案的模具,特别涉及一种能够制作多重潜影进行防伪的模具,主要是针对现有技术不能在金属、塑料等硬质材料上制作多重潜影,防伪信息量较弱、防伪功能不强的不足,提供一种在模具表层含有由锥形基点或沟槽组成的基层图案、在基点或沟槽的锥面上分布有潜影图案的图案点的模具,这种模具可以制作出2~9重潜影,在不同的方向上可以观察出每重潜影图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可以在金属、塑料等硬质材料上制作多重潜影,提高防伪信息量,增强防伪功能的优点,适用于在硬质材料上制作防伪功能很强的多重潜影。

Description

制作多重潜影的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制作防伪图案的模具,特别涉及一种能够制作多重潜影进行防伪的模具。
背景技术
目前防伪技术层出不穷,主要应用于印钞、票据、证券等各种场合,这其中包括凹印、水印、白水印、潜影等各种技术,另外,在部分纸币或票据上采用了多重潜影的技术,即在不同方向根据光影遮挡效果可以观察出隐藏在干扰图案或基本图案中的多个潜影图案,但以前的多重潜影图案多是依靠制作凹印版印刷或直接在造纸过程中形成,而在金属、塑料等硬质材料上显示多重潜影图案却未见有相关报道,单重潜影的防伪信息量相对较弱,防伪功能相对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上述金属、塑料等硬质材料上不能显示多重潜影图案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以在金属、塑料等硬质材料上制作多重潜影,提高防伪信息量,增强防伪功能的模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制作多重潜影的模具,模具表层具有均匀密布的基点或密集排列的沟槽组成的基层图案,基点或沟槽为锥形,在基点或沟槽的锥面上具有组成潜影图案的图案点,在潜影图案未覆盖基层图案的区域内的基点或沟槽的锥面上无图案点,每重潜影图案的图案点位于基点或沟槽锥面的同一个方向上。
基点或沟槽的底面有一重潜影图案的图案点。
图案点组成的潜影图案为2~9重。
基点为圆锥形,或棱锥形,或圆坛形,或半球形。
基点或沟槽的锥面上的图案点位于同一平面上。
潜影图案的图案点为3重,基层图案为密集排列的截面呈梯形的沟槽组成,在沟槽的两个锥面和底面上各有一重潜影图案的图案点。
潜影图案的图案点为5重,基点为下凹的圆坛形,上大下小,基点的上、下、左、右锥面上分别有一重潜影图案的图案点,基点的底部有一重潜影图案的图案点,潜影图案未覆盖基层图案的区域内的基点上无潜影图案的图案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每重潜影图案的图案点位于基点或沟槽的锥面的同一个方向上,从不同方向不同角度观察模具的表层,只有锥面上一个方向的图案点能将光线反射进人眼,使人观察到这些图案点组成的潜影图案,而其它图案点被锥面遮挡不能被人眼所观察到,从而实现了多重潜影的防伪效果,并能以本实用新型为模具,利用高压冲轧或翻制工艺在金属或塑料材料的表层制出具有同样防伪效果的多重潜影。可见,采用上述结构的本实用新型,具有可以在金属、塑料等硬质材料上制作多重潜影,提高防伪信息量,增强防伪功能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基点组成的基层图案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由图案点组成的第一重潜影图案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第一重潜影图案的图案点落在基点上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由图案点组成的第二重潜影图案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第二重潜影图案的图案点落在基点上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由图案点组成的第三重潜影图案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第三重潜影图案的图案点落在基点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由图案点组成的第四重潜影图案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第四重潜影图案的图案点落在基点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由图案点组成的第五重潜影图案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第五重潜影图案的图案点落在基点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具有五重潜影的模具表层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基点的截面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的具有第一重潜影的模具表层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的具有第二重潜影的模具表层示意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的具有第三重潜影的模具表层示意图;
图1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的具有三重潜影的模具表层示意图;
图1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的沟槽截面示意图;
图中标号,1是基点,2是第一重潜影图案的图案点,3是第二重潜影图案的图案点,4是第三重潜影图案的图案点,5是第四重潜影图案的图案点,6是第五重潜影图案的图案点,7是沟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制作多重潜影的模具,其本身由硬质金属制成,如图1所示在模具表层具有众多密布的基点1组成的基层图案,基点1为上大下小的圆坛形,模具表层同时有五重潜影图案,每重潜影图案都分别由各自的图案点2、图案点3、图案点4、图案点5、图案点6组成,如图2、图4、图6、图8、图10所示,基点1比图案点大,图案点3、图案点4、图案点5、图案点6分别位于基点1的锥面上的同一方向,如图5所示,第二重潜影的图案点3位于基点锥面的上部,如图7所示,第三重潜影的图案点4位于基点锥面的下部,如图9所示,第四重潜影的图案点5位于基点锥面的左部,如图11所示,第五重潜影的图案点6位于基点锥面的右部,如图3所示,第一重潜影的图案点2位于基点的底面上,如图3、图5、图7、图9、图11所示,潜影图案不能覆盖基层图案的区域内的基点1内无图案点,如图13所示,图案点5、图案点6位于基点1的锥面上,且在同一平面,图案点2位于基点1的底面上,图中未显示的图案点3、图案点4也位于基点1的锥面上,与图案点5、图案点6在同一平面。
观察时,从模具表层正上方观察,由于正上方的光线被观察者所遮挡,不能照射在第一重潜影的图案点2上,其他方向来的光线被反射,不能直接进入人眼,而第二重、第三重、第四重、第五重潜影的图案点3、图案点4、图案点5、图案点6都会反射光线进入人眼,因而由图案点2组成的第一重潜影会显得暗而凸显出来,而其他重潜影互相干扰不能被识别;而当从模具表层侧面斜对着一重潜影观察时,如与金属表层所在平面呈45度角对着第二重潜影观察,第二重潜影的图案点3可以把来自光源的光线反射进人眼,而第一重潜影、第三重潜影、第四重潜影、第五重潜影的图案点2、图案点4、图案点5、图案点6反射的光线由于基点1的遮挡而不能直接进入人眼,所以,从上述角度只能观察出由图案点3组成的第二重潜影,同理,转换观察角度,可以从不同方向分别观察到第三重潜影、第四重潜影、第五重潜影,实现多重潜影的效果。
利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制作具有多重潜影的模具,利用高压冲轧或翻制工艺可在金属、塑料等硬质材料上制出具有多重潜影的金属币、金属章或其他需要利用多重潜影提高防伪功能的金属或塑料制品。
实施例2:基本结构如实施例1,基点1为圆锥形,潜影图案为4重,其图案点分别位于基点1的锥面的上、下、左、右四个部位,在模具表层形成四重潜影,从四个方向分别可以观察出一重潜影。
实施例3:基本结构如实施例1,基点1为半球形,潜影图案为2重,其图案点分别位于基点1的锥面的上、下两个部位,在模具表层形成二重潜影,从两个方向上可以分别观察出一重潜影。
实施例4:基本结构如实施例1,基点1为八棱锥形,潜影图案为9重,其图案点在基点1的八个锥面的同一平面上间隔45°分布,基点1的底面还有一重潜影图案的图案点,同实施例1,顶面观察时可以观察到一重潜影,转换不同的角度可以分别观察出位于基点1的锥面上的图案点组成的其他八重潜影,这样,在模具表面上形成9重潜影,从不同的方向要可以分别观察出一重潜影。
实施例5:基本结构如实施例1,基层图案为密集排列的截面呈梯形的沟槽7组成,其截面如图18所示,潜影图案为3重,如图14、图15、图16所示,根据潜影图案在锥形沟槽7的覆盖区域,第一重潜影图案的图案点2、第二重潜影图案的图案点3、第三重潜影图案的图案点4分别位于锥形沟槽7的左侧面、右侧面、底面如图18所示,形成三重潜影图案如图17所示,观察时,从模具表层正面观察,可以观察出第三重潜影;从模具表层左侧观察,可以观察出第二重潜影;从模具表层右侧观察,可以观察出第一重潜影图案。

Claims (7)

1、制作多重潜影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模具表层具有均匀密布的基点或密集排列的沟槽组成的基层图案,基点或沟槽为锥形,在基点或沟槽的锥面上具有组成潜影图案的图案点,在潜影图案未覆盖基层图案的区域内的基点或沟槽的锥面上无图案点,每重潜影图案的图案点位于基点或沟槽锥面的同一个方向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多重潜影的模具,其特征在于:基点或沟槽的底面有一重潜影图案的图案点。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作多重潜影的模具,其特征在于:图案点组成的潜影图案为2~9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多重潜影的模具,其特征在于:基点为圆锥形,或棱锥形,或圆坛形,或半球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多重潜影的模具,其特征在于:基点或沟槽的锥面上的图案点位于同一平面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多重潜影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潜影图案的图案点为3重,基层图案为密集排列的截面呈梯形的沟槽组成,在沟槽的两个锥面和底面上各有一重潜影图案的图案点。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多重潜影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潜影图案的图案点为5重,基点为下凹的圆坛形,上大下小,基点的上、下、左、右锥面上分别有一重潜影图案的图案点,基点的底部有一重潜影图案的图案点,潜影图案未覆盖基层图案的区域内的基点上无潜影图案的图案点。
CN 200620033899 2006-04-21 2006-04-21 制作多重潜影的模具 Expired - Lifetime CN2885588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620033899 CN2885588Y (zh) 2006-04-21 2006-04-21 制作多重潜影的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620033899 CN2885588Y (zh) 2006-04-21 2006-04-21 制作多重潜影的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885588Y true CN2885588Y (zh) 2007-04-04

Family

ID=379606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620033899 Expired - Lifetime CN2885588Y (zh) 2006-04-21 2006-04-21 制作多重潜影的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885588Y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03227A (zh) * 2019-01-21 2019-05-03 东莞运城制版有限公司 一种压纹制作暗纹、潜影及开解锁结合一体的防伪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03227A (zh) * 2019-01-21 2019-05-03 东莞运城制版有限公司 一种压纹制作暗纹、潜影及开解锁结合一体的防伪方法
CN109703227B (zh) * 2019-01-21 2024-01-05 东莞运城制版有限公司 压纹制作暗纹、潜影及开解锁结合一体的防伪图案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65216C (zh) 表面图案
CN1662389A (zh) 光学变化元件
CN106536212B (zh) 防伪元件、有价文件及防伪元件的制造方法
DE10216561B4 (de) Sicherheitselement mit Makrostrukturen
DE112016000297T5 (de) Anzeigekörper und Artikel
CN1646331A (zh) 具有微观和宏观结构的安全元件
WO2003055691A1 (de) Diffraktives sicherheitselement
CN1813259A (zh) 用于显现隐藏的信息项目的光学安全元件和系统
CN1538913A (zh) 可随光变化的表面图案
CN1950570A (zh) 安装有保密装置的基片的改进
KR20150005637A (ko) 합성 이미지의 집합을 투사하기 위한 보안 장치
CN1830681A (zh) 金属表层多重潜影的制作方法及制作的防伪产品
CN2885588Y (zh) 制作多重潜影的模具
CN1289755C (zh) 带有开窗安全线与水印相叠加的防伪纸及其制造方法
CN103119638A (zh) 具有变光效应的多层安全单元和防伪文件
CN208737109U (zh) 一种具有双向编码隐藏信息的衍射光学安全器件
JP5790174B2 (ja) 偽造防止媒体
CN1782232A (zh) 分布有印刷无法模仿其视觉特征的防伪纤维的防伪材料
US11247505B2 (en) Optical structure and authentication body
JP2010100020A (ja) 真偽判別可能な情報担持体
CN2716320Y (zh) 一种防伪纤维
DE102018123482A1 (de) Optisch variables Element, Sicherheitsdokument,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optisch variablen Elements,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Sicherheitsdokuments
JP2006276170A (ja) 真偽判別形成体
CN1280768C (zh) 一种磁性编码安全线
CN1600988A (zh) 一种防伪材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Patentee address after: 610000 No. 189, Golden Road, Wenjiang District, Sichuan, Chengdu

Patentee address before: 100000 Beijing Xizhimen Street No. 143 Kaixuan main building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404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