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882568Y - 颈、腰椎顶颤式三维牵引按摩床 - Google Patents
颈、腰椎顶颤式三维牵引按摩床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882568Y CN2882568Y CN 200620023564 CN200620023564U CN2882568Y CN 2882568 Y CN2882568 Y CN 2882568Y CN 200620023564 CN200620023564 CN 200620023564 CN 200620023564 U CN200620023564 U CN 200620023564U CN 2882568 Y CN2882568 Y CN 2882568Y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vertebral body
- bed
- jacking
- lumbar
- vertebra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Lifetime
Links
Landscapes
- Percussion Or Vibration Massage (AREA)
Abstract
一种颈、腰椎顶颤式三维牵引按摩床,针对现有的直拉式牵引方法之缺陷而设计。它的特点是在床板上对应颈椎和/或腰椎的部位分别设有长方形孔洞,孔洞下面设有顶颤器。顶颤器包括顶托和其下面的顶起机构,扳动操作手柄可以将顶托升举出长方形孔洞,用以顶住相应的椎体。它不是从椎体纵轴方向施以拉力,而是从椎体横轴方向施以压力。它顺应椎体自然曲度的内应力变化,利用人体自重力及床上固定身体器材的反作用,对椎曲病变后的内应力进行矫正和对椎曲整体上进行调整。通过一定时间和频度的牵引治疗,可以纠正颈、腰椎病变处相邻椎体相对的三维位移,减轻椎间压力,恢复椎体正常的生理曲度,改善周围软组织血供状况,达到治疗颈、腰椎病的目的。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治疗颈、腰椎病的牵引床。
背景技术:目前,临床上用于治疗颈、腰椎病的牵引床,大多采用沿人体纵轴以骨盆对抗直拉式的牵引方法。不过,本设计人通过实践经验认为:由于颈、腰椎都具有前弯的生理曲度,而实施直拉式的牵引方法又都基本上是统一的固定模式,因此,从解剖学角度讲,同一方向的拉力使颈曲、腰曲的后纵韧带受力大,前纵韧带几乎不受力,而颈曲、腰曲则是由椎间盘的前厚后薄亦即椎间隙的前宽后窄而形成的,故而外施拉力易使椎间隙的这种结构失衡,使椎后纵韧带、黄韧带、棘间韧带松弛,有让椎间隙向同宽的方向发展的趋势。再加上中间厚两边薄的后纵韧带的特点也遭到破坏,使两边更加薄弱,遂造成椎间盘的髓核向后移,因此破坏了正常的生理曲度,当人体用力不均时,更易让椎间盘向后突出,加重病情,造成颈、腰部的不适、不稳及疼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针对上述问题,一种颈、腰椎顶颤式三维牵引按摩床,该牵引按摩床不是从椎体纵轴方向施以拉力,而是从椎体横轴方向施以压力,通过给椎体施压和人体的重力作用恢复人体自然生理曲度,并通过按摩椎体周围组织改善其营养状况来达到治疗颈、腰椎病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颈、腰椎顶颤式三维牵引按摩床,包括床体及床上用于固定身体的器材,其特征在于:在床板上对应颈椎和/或腰椎的部位分别设有长方形孔洞,孔洞下面设有顶颤器。
前述所说的顶颤器包括顶托和其下面的顶起机构,扳动顶起机构的操作手柄可以将顶托举升出长方形孔洞。这里在所说的顶托内置震动机构或电击片,其中的震动机构或电击片通电后可做不同方式的震动。这里所说的顶起机构采用液压式或机械式传动。此外前面所说的组成顶颤器的顶托和其下面的顶起机构一并设置5组,其中组与组之间间隙可调。并将顶颤器装设在与床体固定联接的箱体内。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牵引按摩床,使用时,病人躺在床上,让其颈椎或腰椎部位正对床上的相应孔洞。然后,用固定器材将身体固定,根据患病部位的病变情况操纵顶颤器的一个或几个手柄,使其相应的顶托上升顶住相应的椎体。顶托上升得越高对椎体的顶压力越大,当顶托压力达到一定程度时停止升托操作。然后打开震动机构或电击片的电源令其开始工作,震动机构或电击片通过不同的震动方式和震动强度,对椎体及其周围组织进行按摩。通过一定时间和频度的牵引治疗,便可以纠正颈、腰椎病变处相邻椎体相对的三维位移,解除由位移造成的与周围组织的紧张关系,还纳突出物,纠正错缝,减轻椎间压力,恢复椎体正常的生理曲度,改善周围软组织血供状况,实现使病人解除痛苦,恢复健康的目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顺应人体自然生理曲度内应力的变化走向,利用人体自重力实施三维多方向牵引,辅之以震动按摩,通过恢复人体自然生理曲度,改善周围组织营养供应,以达到治疗颈、腰椎病的目的。它比现有技术更优化、更自然、更人性化、且更少禁忌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一组放大了的顶托和顶起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侧视图
图4是放大了的椎曲的椎体内应力方向示意及本实用新型施加顶压力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颈、腰椎顶颤式三维牵引按摩床,包括床体及床上用于固定身体的器材(比如胸背固定衣和臀部固定裙等),其特征在于:在床板上对应颈椎和/或腰椎的部位分别设有长方形孔洞1,在孔洞1下面与床体固定联结的箱体5内设有顶颤器。该顶颤器由五组顶托2和其下面的顶起机构3组成。如图2、图3所示,这里所说的顶托2其外面包裹由橡胶或皮革制作护套,其里面设有震动机构或电击片6,该震动机构或电击片6接通电源后可做不同方式的震动。这里所说的顶起机构3可以采用液压式或机械式的传动机构,这样的机构在现有技术中被广泛应用,其中最常见的比方千斤顶或丝杠等。这里如果扳动顶起机构3的操作手柄4就可以将顶托2举升出长方形孔洞1。这里各组顶托2和顶起机构3之间的间隙用于调整不同颈、腰椎的长度需要。
本发明用于治疗除椎弓根崩裂、椎体滑脱、脊柱肿瘤、结核、畸形等以外的各种颈椎、腰椎病症,并具有保健功能。
Claims (6)
1、一种颈、腰椎顶颤式三维牵引按摩床,包括床体及床上用于固定身体的器材,其特征在于:在床板上对应颈椎和/或腰椎的部位分别设有长方形孔洞(1),孔洞(1)下面设有顶颤器。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按摩床,其特征在于:所说的顶颤器包括顶托(2)和其下面的顶起机构(3),扳动顶起机构的操作手柄(4)可以将顶托(2)举升出长方形孔洞(1)。
3、根据权利要求2的按摩床,其特征在于:所说的顶托(2)内置震动机构或电击片(6),其中震动机构或电击片(6)通电后可做不同方式的震动。
4、根据权利要求2的按摩床,其特征在于:所说的顶起机构(3)采用液压式或机械式传动。
5、根据权利要求1、2、3或4的按摩床,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组成顶颤器的顶托(2)和其下面的顶起机构(3)一并设置5组,其中组与组之间间隙可调。
6、根据权利要求5的按摩床,其特征在于:所说的顶颤器装设在与床体固定联接的箱体(5)内。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0620023564 CN2882568Y (zh) | 2006-02-21 | 2006-02-21 | 颈、腰椎顶颤式三维牵引按摩床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0620023564 CN2882568Y (zh) | 2006-02-21 | 2006-02-21 | 颈、腰椎顶颤式三维牵引按摩床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882568Y true CN2882568Y (zh) | 2007-03-28 |
Family
ID=379556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0620023564 Expired - Lifetime CN2882568Y (zh) | 2006-02-21 | 2006-02-21 | 颈、腰椎顶颤式三维牵引按摩床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882568Y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342733A (zh) * | 2015-10-12 | 2016-02-24 | 程方圆 | 人体颈椎及腰椎间盘突出症综合康复器 |
CN108836600A (zh) * | 2018-07-23 | 2018-11-20 | 河南省中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脊柱牵引治疗器 |
CN108852588A (zh) * | 2018-07-23 | 2018-11-23 | 河南省中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骨科辅助牵引装置 |
CN109157314A (zh) * | 2018-08-15 | 2019-01-08 | 史国民 | 一种骨科椎体复位装置 |
-
2006
- 2006-02-21 CN CN 200620023564 patent/CN2882568Y/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342733A (zh) * | 2015-10-12 | 2016-02-24 | 程方圆 | 人体颈椎及腰椎间盘突出症综合康复器 |
CN105342733B (zh) * | 2015-10-12 | 2018-03-06 | 程方圆 | 人体颈椎及腰椎间盘突出症综合康复器 |
CN108836600A (zh) * | 2018-07-23 | 2018-11-20 | 河南省中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脊柱牵引治疗器 |
CN108852588A (zh) * | 2018-07-23 | 2018-11-23 | 河南省中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骨科辅助牵引装置 |
CN108852588B (zh) * | 2018-07-23 | 2020-05-22 | 河南省中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骨科辅助牵引装置 |
CN109157314A (zh) * | 2018-08-15 | 2019-01-08 | 史国民 | 一种骨科椎体复位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1529182U (zh) | 颈腰椎牵引装置 | |
CN102076288B (zh) | 三维正脊仪 | |
CN103211694B (zh) | 基于头部自重牵引原理的颈椎康复机器人 | |
CN107822747B (zh) | 一种3d打印枕颈融合固定装置 | |
CN201328904Y (zh) | 振动牵引热疗床 | |
CN2882568Y (zh) | 颈、腰椎顶颤式三维牵引按摩床 | |
CN100562299C (zh) | 颈、腰椎顶颤式三维牵引按摩床 | |
CN202859493U (zh) | 一种新型颈腰椎医疗护理床 | |
CN201064508Y (zh) | 多功能矫形增高按摩保健床 | |
CN203677463U (zh) | 一种颈腰椎牵引治疗仪 | |
CN112933547B (zh) | 一种骨科康复锻炼装置 | |
CN203226930U (zh) | 颈椎牵引器 | |
CN108095970A (zh) | 颈椎治疗枕 | |
CN2429044Y (zh) | 脊背适形睡眠保健垫 | |
KR100718661B1 (ko) | 물리치료용 헤드레스터 | |
CN201414859Y (zh) | 腰椎康复背心 | |
CN201586096U (zh) | 腰椎间盘突出超伸展卧位治疗仪 | |
CN205866912U (zh) | 颈部减压调角装置 | |
CN2484919Y (zh) | 一种颈椎牵引枕 | |
CN210748508U (zh) | 一种使用颅骶疗法的矫形枕 | |
CN204219116U (zh) | 腰椎颈椎运动治疗仪 | |
CN102988126A (zh) | S形剖面两面使用两种曲度腰椎治疗板 | |
CN105943222A (zh) | 颈部减压调角装置 | |
CN221814160U (zh) | 一种脊柱椎管支撑装置 | |
CN215132578U (zh) | 一种脊柱手术用托架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091125 |
|
C25 | Abandonment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o avoid double patent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