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874485Y - 外桶带闭路循环管控温机构的量热仪 - Google Patents

外桶带闭路循环管控温机构的量热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874485Y
CN2874485Y CN 200620050478 CN200620050478U CN2874485Y CN 2874485 Y CN2874485 Y CN 2874485Y CN 200620050478 CN200620050478 CN 200620050478 CN 200620050478 U CN200620050478 U CN 200620050478U CN 2874485 Y CN2874485 Y CN 2874485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cket
circulating tube
bung
outer bucket
tempera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620050478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先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200620050478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874485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874485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874485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ampling And Sample Adjust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外桶带闭路循环管控温机构的量热仪,它包括内桶、外桶以及设置于内桶和外桶顶部的桶盖,内桶置于外桶中,外桶的外侧壁与内侧壁之间形成装有介质的外桶腔体,内桶和外桶之间设有空气夹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桶腔体内设有外桶内循环管,外桶的外侧壁上设有外桶外循环管,外桶内循环管、外桶外循环管和循环供给装置组成闭路循环管控温机构。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能够长期保持外桶和桶盖内、外温度的稳定均匀,给内桶创造出一个理想的外界环境的外桶带闭路循环管控温机构的量热仪,从而缩短了仪器的测试时间,提高了仪器的测试精度。

Description

外桶带闭路循环管控温机构的量热仪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到煤炭、石油化工或电力行业中用来测定煤、油或其它发热物质发热量的测量仪器,特指一种外桶带闭路循环管控温机构的量热仪。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用来测定物质发热量的测量仪器一般都由内桶、外桶以及设置于内桶顶部的桶盖组成,其中内桶设置于外桶中;测试时,将测试样品的氧弹放置于内桶中,与点火电极相连,到规定的时间通电点火,让样品充分燃烧。为保证准确地测定物质的发热量,外桶及内桶与氧弹的温度必须保持一致,当外桶外部的环境温度维持恒定不变,且外桶温度与环境温度保持一致时,该仪器测热体系的热容量应该确定的,从而可以获得再现性和准确性都不错的测试结果。但是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就在于:1、实际工况下的环境温度不确定因素太多,如何让测量装置在某一特定的环境下迅速达到理想测量温度的范围是检验测量装置品质好坏的条件之一。另外,内桶的温度不但直接地受到用来盛装内桶的外桶内温度影响,同时间接地还受到外桶外环境温度的影响,因此需要先将外桶外侧壁的温度稳定到一临近标准的范围,然后再将外桶内水介质的温度调到最合适的温度,才能使测量装置快速地达到适合测量的温度,完成测量工作;2、在大多数情况下,内桶内长期保证环境温度稳定是不现实的,环境温度的上升或下降会使外桶吸热或放热。由于吸热和放热性质不同,而且每次的激烈程度不确定,过程漫长,在此过程中,即使外桶温度读数相同,仪器热容量也可能相差很大,导致测试结果准确性降低,再现性变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很好地保持外桶和桶盖内、外温度的均匀稳定,给内桶创造出一个理想的外界环境的外桶带闭路循环管控温机构的量热仪,从而缩短仪器测试时间、提高测试精度。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解决方案为:一种外桶带闭路循环管控温机构的量热仪,它包括内桶、外桶以及设置于内桶和外桶顶部的桶盖,内桶置于外桶中,外桶的外侧壁与内侧壁之间形成装有介质的外桶腔体,内桶和外桶之间设有空气夹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桶腔体内设有外桶内循环管,外桶的外侧壁上设有外桶外循环管,外桶内循环管、外桶外循环管和循环供给装置组成闭路循环管控温机构。
所述循环供给装置包括驱动装置和控温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的出口端通过控温装置与桶盖相连,桶盖、外桶内循环管、外桶腔体以及外桶外循环管依次相互连通,驱动装置的出口端与外桶外循环管相连。
所述循环供给装置包括驱动装置、控温装置、第二驱动装置以及第二控温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的出口端通过控温装置与桶盖相连,桶盖、外桶内循环管以及外桶腔体依次相互连通,驱动装置的进口端与外桶腔体相连;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的出口端通过第二控温装置与外桶外循环管的介质进口端相连,第二驱动装置的进口端与外桶外循环管的介质出口端相连。
所述闭路循环管控温机构进一步包括装设于桶盖内的桶盖内循环管,该桶盖内循环管与外桶内循环管保持连通。
所述闭路循环管控温机构进一步包括装设于桶盖外侧壁上的桶盖外循环管,该桶盖外循环管与外桶外循环管保持连通。
所述闭路循环管控温机构中的外桶外循环管呈螺旋状绕设于外桶的外侧壁上或呈波浪线状绕设于外桶的外侧壁上;外桶内循环管呈螺旋状或呈波浪线状绕设于外桶腔体中。
所述闭路循环管控温机构中的外桶外循环管呈螺旋状绕设于外桶的外侧壁上或呈波浪线状绕设于外桶的外侧壁上,所述桶盖外循环管呈螺旋状或呈波浪线状绕设于桶盖的外侧壁上;外桶内循环管和桶盖内循环管分别呈螺旋状或呈波浪线状绕设于外桶腔体和桶盖中。
所述内桶内设有一根或一根以上的搅拌喷杆,该搅拌喷杆上开设有数个喷注孔;所述搅拌喷杆与搅拌泵的介质出口相连,该搅拌泵的介质进口与内桶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的外桶带闭路循环管控温机构的量热仪,采用闭路循环管控温机构的设计,利用该闭路循环管控温机构中设于外桶腔体中的外桶内循环管、设于外桶外侧壁上的外桶外循环管以及循环供给装置,可以使外桶内介质的温度由环境温度迅速地调整到合适的温度范围,并且通过配以循环供给装置的循环以及控温装置的调节作用,使整个循环系统能长期保持在一稳定的温度下,不受外界温度的影响,抗干扰能力变强,受环境温度的约束降为最低,因此提高了整体测量装置的稳定性,同时利用螺旋管或波浪线状等形状的布置,增强了外桶乃至整个循环系统中介质的搅拌性,最终给内桶创造出一个理想的外界环境,使得测试结果准确度高、精度高,且再现性强;
2、本实用新型的外桶带闭路循环管控温机构的量热仪,在桶盖的外侧壁以及桶盖内分别设有桶盖外循环管和桶盖内循环管,该桶盖外循环管和桶盖内循环管属于闭路循环管控温机构中的一部分,即与外桶内循环管和外桶外循环管一起循环,从而使桶盖内介质的温度由环境温度迅速地调整到合适的温度范围,并且通过配以循环供给装置的循环以及控温装置的调节作用,使整个循环系统能长期保持在一稳定的温度下,不受外界温度的影响,同时利用螺旋管或波浪线状等形状的布置,增强了桶盖乃至整个循环系统中介质的搅拌性,使桶盖内的介质温度与外桶温度保持一致,减小了外界环境温度对桶盖内以及整个循环系统温度的影响,最终给内桶创造出一个理想的外界环境,使得测试结果准确度高、精度高,且再现性强;
3、本实用新型的外桶带闭路循环管控温机构的量热仪,还可以将桶盖内循环管和外桶内循环管与一个驱动装置和控温装置相连,而将桶盖外循环管和外桶外循环管与另一个驱动装置和控温装置相连,这样的分成两个循环系统控制,使得桶盖和外桶的内外温度可以分别控制或调整,在某些特殊的环境下,由于环境温度和仪器所需的温度差异较大,通过两套驱动装置控制桶盖和外桶的内外温度可以快速的将温度调整到最合适的工作温度,而不需要分成两次或多阶段调整,这样提高了工作效率,加快了整个测量的过程,测量的效果也更精确;
4、本实用新型的外桶带闭路循环管控温机构的量热仪,在外桶与桶盖之间设有全密封层,并在空气夹层与桶盖之间设有半密封层,从而保证了该量热仪工作环境的稳定,也使工作环境的温度相对恒定,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量热仪的测量精度;
5、本实用新型的外桶带闭路循环管控温机构的量热仪在内桶内设置有一根或一根以上的搅拌喷杆,其上开设有数个喷注孔;该搅拌喷杆与搅拌泵的介质出口相连,搅拌泵的入口与内桶相连,从而使其形成一个密闭的内循环,这样的话,内桶内一定温度的介质将被搅拌泵吸入并从搅拌泵的介质出口处输送给搅拌喷杆,并通过搅拌喷杆上开设的数个喷注孔喷入到内桶内,从喷注孔喷出的介质将会使得整个内桶内的介质造成一定流动,从而实现均匀的搅拌,保证了内桶内各处的介质温度基本保持一致,不会出现在不同位置上介质温度不同的现象,从而提高了量热仪的测量精度,能够获得更为精确的测量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内桶                        2、外桶
21、内侧壁                     22、外侧壁
23、外桶腔体                   3、桶盖
31、桶盖内循环管               32、桶盖外循环管
4、空气夹层                    5、外桶内循环管
6、循环供给装置                61、驱动装置
62、控温装置                   63、转换开关
64、介质补入口                 7、全密封层
8、半密封层                    9、外桶测温探头
10、内桶测温探头               11、介质排放口
12、搅拌喷杆                   13、喷注孔
14、搅拌泵                     15、外桶外循环管
161、第二驱动装置              162、第二控温装置
163、第二转换开关              164、第二介质补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外桶带闭路循环管控温机构的量热仪,它包括内桶1、外桶2以及设置于内桶1和外桶2顶部的桶盖3,内桶1置于外桶2中,外桶2的外侧壁22与内侧壁21之间形成装有介质的外桶腔体23,该介质可以为水、油等液态物质或者为其他气态流体;内桶1和外桶2之间设有空气夹层4,外桶腔体23内设有外桶内循环管5,外桶2的外侧壁22上设有外桶外循环管15,外桶内循环管5、外桶外循环管15和循环供给装置6组成闭路循环管控温机构。循环供给装置6包括驱动装置61和控温装置62,驱动装置61的出口端通过控温装置62与桶盖3相连,桶盖3、外桶内循环管5、外桶腔体23以及外桶外循环管15依次相互连通,驱动装置61的出口端与外桶外循环管15相连。这样的话,外桶2、桶盖3、外桶外循环管15、外桶内循环管5以及循环供给装置6形成一个完整的循环系统,该循环系统成为内桶1的外环境温度,为内桶1外界温度的恒定提供保障。通过控温装置62的加热或制冷功能使整个循环系统中的介质温度保持在较为稳定的范围内,然后通过驱动装置61使介质在外桶腔体23、桶盖3、外桶内循环管5、外桶外循环管15中循环流动,不仅能使外桶2的外侧壁从环境温度迅速调整到适宜温度,还能使整个循环系统中任何部位的能长期保持一致。外桶内循环管5还能增强外桶腔体23中介质的搅拌性,使外桶内介质温度保持恒定且均匀,为内桶1外界环境长期保持稳定的温度提供保证。在较佳的实施例中,循环供给装置6进一步包括转换开关63并在外桶腔体23上还开设有一介质排放口11,驱动装置61与一介质补入口64相连,当外桶腔体23内需要补充介质时,则打开转换开关63,使新介质从介质补入口64输入。闭路循环管控温机构中的外桶外循环管15呈螺旋状绕设于外桶2的外侧壁22上或呈波浪线状绕设于外桶2的外侧壁22上;外桶内循环管5呈螺旋状或呈波浪线状绕设于外桶腔体23中,这种螺旋式或波浪线状的绕设方式,能够使水流产生一定搅拌性,而且对温度的传递和均匀很有帮助。外桶2与桶盖3之间设有全密封层7,空气夹层4与桶盖3之间设有半密封层8,从而保证了该量热仪工作环境的稳定,使内桶1的工作环境温度恒定,不受外界气流影响,提高了量热仪的测量精度。在内桶1内设有内桶测温探头10,外桶腔体23内设有外桶测温探头9,通过内桶测温探头10和外桶测温探头9可以对工作环境的温度进行监测,进而做出相应的调整。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在内桶1内设有一根或一根以上的搅拌喷杆12,该搅拌喷杆12上开设有数个喷注孔13;搅拌喷杆12与搅拌泵14的介质出口相连,该搅拌泵14的进口与内桶1连通。其中喷注孔13可以根据具体需要采用圆孔形、缝状或其他不规则形状,不同的形状以及不同的口径将会形成不同速度、不同方向以及不同搅拌效果的喷注流。这样的话,内桶1内一定温度的介质将被搅拌泵14吸入并从搅拌泵14的出口处输送给搅拌喷杆12,并通过搅拌喷杆12上开设的数个喷注孔13喷入到内桶1内,从喷注孔13喷出的介质将会使得整个内桶1内的介质造成一定流动,从而实现均匀的搅拌,保证了内桶1内各处的介质温度基本保持一致,不会出现在不同位置上介质温度不同的现象,从而提高了量热仪的测量精度,能够获得更为精确的测量值。
工作原理:测试时,可先在内桶1内装好一定容量的介质,外桶腔体23内同样装好介质,然后开启驱动装置61和控温装置62,通过循环和控温,使整个循环系统中的介质控制到预定温度。具有一定温度的介质流经桶盖3后流入外桶循环5中,再通过外桶腔体23流至外桶外循环管15内,通过外桶外循环管15将外桶腔体23的外侧壁温度控制在一定温度范围内,从而使整个测量装置的抗干扰能力变强,受环境温度的约束降为最低,从而提高了测量装置的稳定性,也为测量装置最后测量结果的精度提供了保障。最后将测试样品的氧弹放置于内桶1中,与点火电极相连,到规定的时间通电点火,让样品充分燃烧。介质在外桶腔体23、外桶内循环管5、桶盖3以及外桶外循环管15形成的系统中循环,不但能保持外桶腔体23内的介质和外桶外侧壁温度稳定,还能保持桶盖3内介质温度恒定。如果循环系统中需要补充介质时,则可打开转换开关63,切断循环系统,使新介质从介质补入口64进入,进行补充。如果需要将外桶腔体23内的介质放出,则可通过外桶腔体23的介质排放口11将介质放出。
实施例2: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外桶带闭路循环管控温机构的量热仪,它包括内桶1、外桶2以及设置于内桶1和外桶2顶部的桶盖3,内桶1置于外桶2中,外桶2的外侧壁22与内侧壁21之间形成装有介质的外桶腔体23,该介质可以为水、油等液态物质或者为其他气态流体;内桶1和外桶2之间设有空气夹层4,外桶腔体23内设有外桶内循环管5,外桶2的外侧壁22上设有外桶外循环管15,桶盖3内设有桶盖内循环管31、桶盖3的外侧壁上装设有桶盖外循环管32,外桶内循环管5、外桶外循环管15、桶盖内循环管31、桶盖外循环管32和循环供给装置6组成闭路循环管控温机构。循环供给装置6包括驱动装置61和控温装置62,驱动装置61的出口端通过控温装置62与桶盖内循环管31相连,桶盖内循环管31、桶盖3、外桶内循环管5、外桶腔体23、桶盖外循环管32以及外桶外循环管15依次相互连通,驱动装置61的出口端与外桶外循环管15相连。这样的话,外桶腔体23、桶盖3、外桶外循环管15、外桶内循环管5、桶盖内循环管31、桶盖外循环管32以及循环供给装置6形成一个完整的循环系统,该循环系统成为内桶1的外环境温度,为内桶1外环境的稳定提供了保障。通过控温装置62的加热或制冷功能使整个循环系统中的介质温度保持在较为稳定的范围内,然后通过驱动装置61使介质在外桶腔体23、桶盖3、外桶外循环管15、外桶内循环管5、桶盖内循环管31、桶盖外循环管32中循环流动,不仅能使外桶2和桶盖3的外侧壁从环境温度迅速调整到适宜温度,还能使整个循环系统中任何部位的介质温度长期保持一致。外桶内循环管5和桶盖内循环管31还能增强外桶腔体23和桶盖3中介质的搅拌性,为内桶1外环境长期保持适合测试的温度提供保证。在较佳的实施例中,循环供给装置6进一步包括转换开关63并在外桶腔体23上还开设有一介质排放口11,驱动装置61与一介质补口64相连,当外桶腔体23内需要补充介质时,则打开转换开关63,使新介质从介质补入口64输入。闭路循环管控温机构中的外桶外循环管15和桶盖外循环管32呈螺旋状或波浪状绕设于外桶2的外侧壁22和桶盖3外侧壁上;外桶内循环管5和桶盖内循环管31呈螺旋状或呈波浪线状绕设于外桶腔体23中和桶盖3中,这种螺旋式或波浪线状的绕设方式,能够使介质产生一定搅拌性,而且对温度的传递和均匀稳定很有帮助。外桶2与桶盖3之间设有全密封层7,空气夹层4与桶盖3之间设有半密封层8,从而保证了该量热仪工作环境的稳定,使内桶1的工作环境温度恒定,因此提高了量热仪的测量精度。在内桶1内设有内桶测温探头10,外桶腔体23内设有外桶测温探头9,通过内桶测温探头10和外桶测温探头9可以对工作环境的温度进行监测,进而做出相应的调整。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在内桶1内设有一根或一根以上的搅拌喷杆12,该搅拌喷杆12上开设有数个喷注孔13;搅拌喷杆12与搅拌泵14的介质出口相连,该搅拌泵14的进口与内桶1连通。其中喷注孔13可以根据喷注的具体需要采用圆孔形、缝状或其他不规则形状,不同的形状以及不同的口径将会形成不同速度、不同方向以及不同搅拌效果的喷注流。这样的话,内桶1内一定温度的介质将被搅拌泵14吸入并从搅拌泵14的出口处输送给搅拌喷杆12,并通过搅拌喷杆12上开设的数个喷注孔13喷入到内桶1内,从喷注孔13喷出的介质将会使得整个内桶1内的介质造成一定流动,从而实现均匀的搅拌,保证了内桶1内各处的介质温度保持一致,不会出现在不同位置上介质温度不同的现象,从而提高了量热仪的测量精度,能够获得精确的测量值。
工作原理:测试时,可先在内桶1内装好一定容量的介质,外桶腔体23和桶盖3内同样装好介质,然后开启驱动装置61和控温装置62,通过循环和控温使整个循环系统内介质达到预定的温度。具有一定温度的介质经控温装置依次流入桶盖内循环管31、桶盖3、外桶内循环管5、外桶腔体23、桶盖外循环管32以及外桶外循环管15。外桶内循环管5和桶盖内循环管31对外桶腔体23以及桶盖3内的介质具有搅拌性的作用,使外桶腔体23和桶盖3内的介质保持恒定的温度且各个位置上的温度长期保持一致。而外桶外循环管15和桶盖外循环管32则将外桶腔体23的外侧壁温度和桶盖3外侧壁温度也保持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即为内桶1提供了最佳的环境温度,使整个测量装置的抗干扰能力变强,受环境温度的约束降为最低,从而提高了测量装置的稳定性,也为测量装置最后测量结果的精度提供了保障。最后将测试样品的氧弹放置于内桶1中,与点火电极相连,到规定的时间通电点火,让样品充分燃烧。介质在桶盖3、桶盖内循环管31、外桶内循环管5、外桶腔体23、桶盖外循环管32以及外桶外循环管15形成的循环系统中流动,不但能保持外桶腔体23内的介质和外桶外侧壁温度稳定,还能保持桶盖3内介质温度恒定。如果循环系统中需要补充介质时,则可打开转换开关63,切断循环系统,使新介质从介质补入口64进入,进行补充。如果需要将外桶腔体23内的介质放出,则可通过外桶腔体23的介质排放口11将介质放出。
实施例3: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外桶带闭路循环管控温机构的量热仪,它包括内桶1、外桶2以及设置于内桶1和外桶2顶部的桶盖3,内桶1置于外桶2中,外桶2的外侧壁22与内侧壁21之间形成装有介质的外桶腔体23,该介质可以为水、油等液态物质或者为其他气态流体;内桶1和外桶2之间设有空气夹层4,外桶腔体23内设有外桶内循环管5,外桶2的外侧壁22上设有外桶外循环管15,桶盖3内设有桶盖内循环管31、桶盖3的外侧壁上装设有桶盖外循环管32,外桶内循环管5、外桶外循环管15、桶盖内循环管31、桶盖外循环管32和循环供给装置6组成闭路循环管控温机构。循环供给装置6包括驱动装置61、控温装置62、第二驱动装置161以及第二控温装置162;驱动装置61的出口端通过控温装置62与桶盖内循环管31相连,桶盖内循环管31、桶盖3、外桶内循环管5以及外桶腔体23依次相互连通,驱动装置61的进口端与外桶腔体23相连;第二驱动装置161的出口端通过第二控温装置162与桶盖外循环管32的介质进口端相连,第二驱动装置161的进口端与外桶外循环管15的介质出口端相连,桶盖外循环管32与外桶外循环管15连通。这样的话,外桶腔体23、桶盖3、桶盖内循环管31与外桶内循环管5就形成独立的内循环系统,通过控温装置62的制冷或加热功能对内循环系统中介质温度进行调整,并在外桶腔体23和桶盖3内产生一定搅拌性,从而使整个内循环系统中任何部位的介质温度长期保持一致,为内桶1提供一个恒温的外环境。同时外桶外循环管15和桶盖外循环管32就形成一个独立的外循环系统,通过第二控温装置162的加热和制冷功能对介质温度进行调整,使外循环系统内的介质温度长期保持在一定范围内,然后利用循环的介质对桶盖3和外桶2的外侧壁进行控温,从而为桶盖3和外桶2提供一个恒定温度的外环境,进一步降低外环境温度对整个循环系统的影响,使内桶外环境温度更稳定。在较佳的实施例中,循环供给装置6进一步包括转换开关63并在外桶腔体23上还开设有一介质排放口11,驱动装置61与一介质补入口64相连。当外桶腔体23内需要补充介质时,则打开转换开关63,使新介质从介质补入口64输入。闭路循环管控温机构中的外桶外循环管15和桶盖外循环管32呈螺旋状或波浪线状绕设于外桶2的外侧壁22上和桶盖3的外侧壁上;外桶内循环管5或桶盖内循环管31呈螺旋状或呈波浪线状绕设于外桶腔体23和桶盖3中,这种螺旋式或波浪线状的绕设方式,能够使介质产生一定搅拌性,而且对温度的传递和恒定很有帮助。外桶2与桶盖3之间设有全密封层7,空气夹层4与桶盖3之间设有半密封层8,从而保证了该量热仪工作环境的稳定,也使内桶1内的工作环境温度恒定,提高了量热仪的测量精度。在内桶1内设有内桶测温探头10,外桶腔体23内设有外桶测温探头9,通过内桶测温探头10和外桶测温探头9可以对工作环境的温度进行监测,进而做出相应的调整。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在内桶1内设有一根或一根以上的搅拌喷杆12,该搅拌喷杆12上开设有数个喷注孔13;搅拌喷杆12与搅拌泵14的介质出口相连,该搅拌泵14的进口与内桶1连通。其中喷注孔13可以根据喷注的具体需要采用圆孔形、缝状或其他不规则形状,不同的形状以及不同的口径将会形成不同速度、不同方向以及不同搅拌效果的喷注流。这样的话,内桶1内一定温度的介质将被搅拌泵14吸入并从搅拌泵14的出口处输送给搅拌喷杆12,并通过搅拌喷杆12上开设的数个喷注孔13喷入到内桶1内,从喷注孔13喷出的介质将会使得整个内桶1内的介质造成一定流动,从而实现均匀的搅拌,保证了内桶1内各处的介质温度基本保持一致,不会出现在不同位置上介质温度不同的现象,从而提高了量热仪的测量精度,能够获得更为精确的测量值。
工作原理:测试时,可先在内桶1内装好一定容量的介质,外桶腔体23和桶盖3内同样装好介质,然后开启驱动装置61、控温装置62以及第二驱动装置161和第二控温装置162,通过循环和控温使介质达到预定的温度。介质分别在内循环系统和外循环系统中循环。流入内循环系统中的介质进桶盖内循环管31中,通过桶盖3依次流入外桶内循环管5和外桶腔体23中,桶盖内循环管31和外桶内循环管5对桶盖3和外桶腔体23内的介质具有搅拌性的作用,使外桶腔体23和桶盖3内的介质保持恒定的温度且各个位置上的温度长期保持一致。如果在内循环系统中的需要补充介质时,则可打开转换开关63,切断循环系统,使新介质从介质补入口64进入,进行补充。如果需要将外桶腔体23内的介质放出,则可通过外桶腔体23的介质排放口11将介质放出。流入外循环系统中的介质进入桶盖外循环管32中,在通过与桶盖外循环管32连通的外桶外循环管15将介质送回至第二驱动装置161中。如果外循环系统需要补充介质时,可打开第二转换开关163,切断循环系统,使新介质从第二介质补入口164进入,进行补充。通过外循环系统使外桶2和桶盖3的外侧壁温度保持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即为外桶2和桶盖3提供了受控的外环境温度,从而使整个测量装置的抗干扰能力变强,受环境温度的约束降为最低,能将介质温度快速调整到最佳的适宜温度,从而提高了测量装置的稳定性,缩短了测试时间,也为仪器测试结果的精度提供了保障。最后将测试样品的氧弹放置于内桶1中,与点火电极相连,到规定的时间通电点火,让样品充分燃烧。
综上所述,外桶2和桶盖3作为内桶1外环境的整体单元,在较佳实施例中,可以将数个这种整体单元以阵列的方式依次相互嵌套形成一个较佳的方案,为提高仪器测试精度提供保障。

Claims (10)

1、一种外桶带闭路循环管控温机构的量热仪,它包括内桶(1)、外桶(2)以及设置于内桶(1)和外桶(2)顶部的桶盖(3),内桶(1)置于外桶(2)中,外桶(2)的外侧壁(22)与内侧壁(21)之间形成装有介质的外桶腔体(23),内桶(1)和外桶(2)之间设有空气夹层(4),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桶腔体(23)内设有外桶内循环管(5),外桶(2)的外侧壁(22)上设有外桶外循环管(15),外桶内循环管(5)、外桶外循环管(15)和循环供给装置(6)组成闭路循环管控温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桶带闭路循环管控温机构的量热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供给装置(6)包括驱动装置(61)和控温装置(62),所述驱动装置(61)的出口端通过控温装置(62)与桶盖(3)相连,桶盖(3)、外桶内循环管(5)、外桶腔体(23)以及外桶外循环管(15)依次相互连通,驱动装置(61)的出口端与外桶外循环管(15)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桶带闭路循环管控温机构的量热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供给装置(6)包括驱动装置(61)、控温装置(62)、第二驱动装置(161)以及第二控温装置(162);所述驱动装置(61)的出口端通过控温装置(62)与桶盖(3)相连,桶盖(3)、外桶内循环管(5)以及外桶腔体(23)依次相互连通,驱动装置(61)的进口端与外桶腔体(23)相连;所述第二驱动装置(161)的出口端通过第二控温装置(162)与外桶外循环管(15)的介质进口端相连,第二驱动装置(161)的进口端与外桶外循环管(15)的介质出口端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外桶带闭路循环管控温机构的量热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闭路循环管控温机构进一步包括装设于桶盖(3)内的桶盖内循环管(31),该桶盖内循环管(31)与外桶内循环管(5)保持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外桶带闭路循环管控温机构的量热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闭路循环管控温机构进一步包括装设于桶盖(3)外侧壁上的桶盖外循环管(32),该桶盖外循环管(32)与外桶外循环管(15)保持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外桶带闭路循环管控温机构的量热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闭路循环管控温机构进一步包括装设于桶盖(3)外侧壁上的桶盖外循环管(32),该桶盖外循环管(32)与外桶外循环管(15)保持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外桶带闭路循环管控温机构的量热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闭路循环管控温机构中的外桶外循环管(15)呈螺旋状绕设于外桶(2)的外侧壁(22)上或呈波浪线状绕设于外桶(2)的外侧壁(22)上;外桶内循环管(5)呈螺旋状或呈波浪线状绕设于外桶腔体(23)中。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外桶带闭路循环管控温机构的量热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闭路循环管控温机构中的外桶外循环管(15)呈螺旋状绕设于外桶(2)的外侧壁(22)上或呈波浪线状绕设于外桶(2)的外侧壁(22)上,所述桶盖外循环管(32)呈螺旋状或呈波浪线状绕设于桶盖(3)的外侧壁上;外桶内循环管(5)和桶盖内循环管(31)分别呈螺旋状或呈波浪线状绕设于外桶腔体(23)和桶盖(3)中。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外桶带闭路循环管控温机构的量热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桶(1)内设有一根或一根以上的搅拌喷杆(12),该搅拌喷杆(12)上开设有数个喷注孔(13);所述搅拌喷杆(12)与搅拌泵(14)的介质出口相连,该搅拌泵(14)的介质进口与内桶(1)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外桶带闭路循环管控温机构的量热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桶(1)内设有一根或一根以上的搅拌喷杆(12),该搅拌喷杆(12)上开设有数个喷注孔(13);所述搅拌喷杆(12)与搅拌泵(14)的介质出口相连,该搅拌泵(14)的介质进口与内桶(1)连通。
CN 200620050478 2006-03-30 2006-03-30 外桶带闭路循环管控温机构的量热仪 Expired - Lifetime CN2874485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620050478 CN2874485Y (zh) 2006-03-30 2006-03-30 外桶带闭路循环管控温机构的量热仪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620050478 CN2874485Y (zh) 2006-03-30 2006-03-30 外桶带闭路循环管控温机构的量热仪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874485Y true CN2874485Y (zh) 2007-02-28

Family

ID=377810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620050478 Expired - Lifetime CN2874485Y (zh) 2006-03-30 2006-03-30 外桶带闭路循环管控温机构的量热仪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874485Y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7109973A1 (fr) * 2006-03-29 2007-10-04 Xiande Zhu Calorimètre pourvu d'une cuve externe avec régulateur de température de la circulation en chambre fermée
WO2007109972A1 (fr) * 2006-03-29 2007-10-04 Xiande Zhu Calorimètre isotherme périphérique pourvu d'un tube circulaire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7109973A1 (fr) * 2006-03-29 2007-10-04 Xiande Zhu Calorimètre pourvu d'une cuve externe avec régulateur de température de la circulation en chambre fermée
WO2007109972A1 (fr) * 2006-03-29 2007-10-04 Xiande Zhu Calorimètre isotherme périphérique pourvu d'un tube circulair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168564B (zh) 一种测量冷冻机油与制冷剂混合介质的装置及方法
CN1821757A (zh) 外桶带闭路循环管控温机构的量热仪
CN100501390C (zh) 周边控温量热仪
CN2874485Y (zh) 外桶带闭路循环管控温机构的量热仪
CN1719214A (zh) 两层式周边等温定温量热仪
CN1821760A (zh) 桶盖带闭路循环管控温机构的量热仪
CN1821761A (zh) 带循环管的周边等温量热仪
CN2886527Y (zh) 带循环管的周边等温量热仪
CN115096858A (zh) 一种旋转低温样品台、圆偏振发光测试系统装置与方法
CN2898793Y (zh) 桶盖带闭路循环管控温机构的量热仪
CN2886528Y (zh) 周边控温量热仪
CN2874484Y (zh) 外桶带闭路腔体循环控温装置的量热仪
CN101603934B (zh) 桶盖带闭路腔体循环控温装置的量热仪
CN1821759B (zh) 桶盖带闭路腔体循环控温装置的量热仪
CN101655458B (zh) 液相样品激光感生光谱分析设备
CN2886529Y (zh) 桶盖带闭路腔体循环控温装置的量热仪
CN2814365Y (zh) 一种外桶带螺旋搅拌的周边等温量热仪
CN101078702A (zh) 外桶带搅拌循环控温装置的量热仪
CN201259553Y (zh) 氡监测仪自动校准装置的箱体
CN101819172B (zh) 桶盖带闭路腔体循环控温装置的量热仪
CN101078701A (zh) 桶盖带搅拌循环控温装置的量热仪
CN2814366Y (zh) 一种内桶带波轮搅拌装置的量热仪
CN100389310C (zh) 外桶带闭路腔体循环控温装置的量热仪
CN106546383B (zh) 液态工质全氟三乙胺泄漏量测试方法
CN100520323C (zh) 外桶带导流循环控温装置的量热仪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00203

C25 Abandonment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o avoid double paten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