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874484Y - 外桶带闭路腔体循环控温装置的量热仪 - Google Patents

外桶带闭路腔体循环控温装置的量热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874484Y
CN2874484Y CN 200620050477 CN200620050477U CN2874484Y CN 2874484 Y CN2874484 Y CN 2874484Y CN 200620050477 CN200620050477 CN 200620050477 CN 200620050477 U CN200620050477 U CN 200620050477U CN 2874484 Y CN2874484 Y CN 2874484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viding plate
bucket
outer bucket
chamber body
outer barr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620050477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先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200620050477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874484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874484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874484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外桶带闭路腔体循环控温装置的量热仪,它包括内桶、外桶以及设置于内桶和外桶顶部的桶盖,内桶置于外桶中,外桶的外侧壁与内侧壁之间形成装有介质的外桶腔体,内桶和外桶之间设有空气夹层,外桶腔体内设有一块或一块以上的外桶隔板,该外桶隔板将外桶内腔体分隔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次腔体,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次腔体与循环供给装置组成闭路腔体循环控温装置,循环供给装置包括控温装置和驱动装置。本实用新型能够保持外桶以及桶盖内温度的恒定性,给内桶创造出一个理想的外界环境,从而提高仪器适应恶劣环境的能力,缩短测试时间,提高测试精确度。

Description

外桶带闭路腔体循环控温装置的量热仪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到煤炭、石油化工或电力行业中用来测定煤、油或其它发热物质发热量的测量仪器,特指一种外桶带闭路腔体循环控温装置的量热仪。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用来测定物质发热量的测量仪器一般都由内桶、外桶以及设置于内桶顶部的桶盖组成,其中内桶设置于外桶中;测试时,将测试样品的氧弹放置于内桶中,与点火电极相连,到规定的时间通电点火,让样品充分燃烧。为保证准确地测定物质的发热量,外桶及内桶与氧弹的温度必须保持一致,当外桶外部的环境温度维持恒定不变,且外桶温度与环境温度保持一致时,该仪器测热体系的热容量应该确定的,从而可以获得再现性和准确性都不错的测试结果。但在大多数情况下,长期保证环境温度稳定是不现实的,环境温度的上升或下降会使外桶吸热或放热。由于吸热和放热性质不同,而且每次的激烈程度不确定,过程漫长,在此过程中,即使外桶温度读数相同,仪器热容量也可能相差很大,导致测试结果准确性降低,再现性变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保持外桶以及桶盖内温度恒定,给内桶创造出一个理想的外界环境的外桶带闭路腔体循环控温装置的量热仪,从而提高仪器适应恶劣环境的能力,缩短测试时间,提高了测试精确度。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解决方案为:一种外桶带闭路腔体循环控温装置的量热仪,它包括内桶、外桶以及设置于内桶和外桶顶部的桶盖,内桶置于外桶中,外桶的外侧壁与内侧壁之间形成装有介质的外桶腔体,内桶和外桶之间设有空气夹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桶腔体内设有一块或一块以上的外桶隔板,该外桶隔板将外桶腔体分隔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次腔体,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次腔体与循环供给装置组成闭路腔体循环控温装置,所述循环供给装置包括控温装置和驱动装置。
所述驱动装置的出口端通过控温装置与桶盖相连通,驱动装置的入口端与外桶腔体连通,桶盖与外桶腔体保持连通。
所述驱动装置的出口端通过控温装置分别与桶盖和外桶腔体的入口端相连通,驱动装置的入口端分别与外桶腔体和桶盖出口端连通。
所述外桶隔板沿着外桶腔体中心线径向布置于外桶腔体中,顺着介质的流动方向,第一个次腔体与最后一个次腔体之间设有第三中间隔板,所述外桶隔板与外桶腔体的顶端内壁或底端内壁之间保持有允许介质通过的间隙,或外桶隔板与外桶腔体的内侧壁之间保持有允许介质通过的间隙或相邻外桶隔板之间保持有允许介质通过的间隙。
所述外桶隔板平行布置于外桶内腔体中,所述外桶隔板与外桶腔体的顶端内壁或底端内壁之间保持有允许介质通过的间隙,或外桶隔板与外桶腔体的内侧壁之间保持有允许介质通过的间隙。
所述外桶隔板沿着外桶中心线呈圆环状布置于外桶腔体中,离中心线距离最大的外桶隔板和外桶腔体内壁形成的次空腔与外桶介质入口相连,离中心线距离最小的外桶隔板和外桶腔体内壁形成的次空腔体与外桶介质出口相连,所述外桶隔板与外桶腔体的顶端内壁或底端内壁之间保持有允许介质通过的间隙。
所述外桶隔板沿着外桶腔体中心线呈圆环状布置于外桶腔体内,从外桶腔体内壁到离中心线距离最小的外桶隔板之间设有第四中间隔板,每块外桶隔板与第四中间隔板连接处保持有允许介质通过的间隙;离中心线距离最大的外桶隔板和外桶腔体内壁形成的次腔体与外桶介质入口相连,离中心线距离最小的外桶隔板和外桶腔体内壁形成的次腔体与外桶介质出口相连。
所述桶盖内设有一块或一块以上的桶盖隔板将桶盖分隔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盖腔体。
所述内桶内设有一根或一根以上的搅拌喷杆,该搅拌喷杆上开设有数个喷注孔;所述搅拌喷杆与搅拌泵的出口相连,该搅拌泵的入口与内桶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的外桶带闭路腔体循环控温装置的量热仪,该控温装置能够利用外桶腔体的次腔体设计配合的循环供给装置,使具有一定温度的介质在外桶腔体内循环流动,且介质循环方式具有多样性和灵活性,介质可根据需要按一定方向循环,从而使整个循环系统温度恒定,有效地增强了外桶内环境温度的稳定性,通过自流的特性也使外桶腔体内各处的温度长期保持一致,最终给内桶创造出一个理想的外界环境,使得测试结果准确度高、精度高,且再现性强,也使得本实用新型的量热仪适用范围更广,特殊工况下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更强,提高仪器适应恶劣环境的能力,缩短了测试时间;
2、本实用新型的外桶带闭路腔体循环控温装置的量热仪,在桶盖内同样也采用腔体的设计,同时配合循环供给装置,使具有一定温度的介质在桶盖内循环流动,且介质循环方式具有多样性和灵活性,介质可根据需要按一定方向循环,从而使整个循环系统温度恒定,有效地增强了桶盖和外桶环境温度的稳定性,减小外界环境温度对桶盖以及整个循环系统温度影响,最终为内桶恒定的工作环境创造了最佳的条件;
3、本实用新型的外桶带闭路腔体循环控温装置的量热仪,在外桶与桶盖之间设有全密封层,并在空气夹层与桶盖之间设有半密封层,从而保证了该量热仪工作环境的稳定,也使工作环境的温度相对恒定,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量热仪的测量精度;
4、本实用新型的外桶带闭路腔体循环控温装置的量热仪,在内桶内设置有一根或一根以上的搅拌喷杆,其上开设有数个喷注孔;该搅拌喷杆与搅拌泵的出口相连,搅拌泵的入口与内桶相连,从而使其形成一个密闭的内循环,这样的话,内桶内一定温度的介质将被搅拌泵吸入并从搅拌泵的出口处输送给搅拌喷杆,并通过搅拌喷杆上开设的数个喷注孔喷入到内桶内,从喷注孔喷出的介质将会使得整个内桶内的介质造成一定流动,从而实现均匀的搅拌,保证了内桶内各处的介质温度基本保持一致,不会出现在不同位置上介质温度不同的现象,从而提高了量热仪的测量精度,能够获得更为精确的测量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B-B处的剖视机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C-C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4中D-D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中E-E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7中F-F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10中G-G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10中H-H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6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图13中I-I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5是图13中J-J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图16中K-K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8是图16中L-L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内桶                        2、外桶
21、内侧壁                     22、外侧壁
23、外桶腔体                   201、次腔体
202、外桶介质入口              203、外桶介质出口
204、第三中间隔板              205、第四中间隔板
3、桶盖                        31、盖隔板
301、盖腔体                    302、盖介质入口
303、盖介质出口                304、第一中间隔板
305、第二中间隔板              4、空气夹层
5、外桶隔板                    6、循环供给装置
61、驱动装置                   62、控温装置
63、转换开关                   64、介质入口
7、全密封层                    8、半密封层
9、外桶测温探头                10、内桶测温探头
11、介质出口                   12、搅拌喷杆
13、喷注孔                     14、搅拌泵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外桶带闭路腔体循环控温装置的量热仪,它包括内桶1、外桶2以及设置于内桶1和外桶2顶部的桶盖3,内桶1置于外桶2中,外桶2的内侧壁21与外侧壁22之间形成装有介质的外桶腔体23,该介质可以为水、油等液态物质或者为其他气态流体;内桶1和外桶2之间设有空气夹层4,外桶腔体23内设有一块或一块以上的外桶隔板5,该外桶隔板5将外桶腔体23分隔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次腔体201,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次腔体201与循环供给装置6形成闭路腔体循环控温装置,循环供给装置6包括控温装置62和驱动装置61。一种方式下,驱动装置61的出口端通过控温装置62与桶盖3相连通,驱动装置61的入口端与外桶腔体23连通,桶盖3与外桶腔体23保持连通,这样外桶腔体23和桶盖3形成一个完整的循环系统,循环供给装置6对整个循环系统进行控制。另一种方式下,驱动装置61的出口端通过控温装置62分别与桶盖3和外桶腔体23的入口端相连通,驱动装置61的入口端分别与外桶腔体23和桶盖3出口端连通,这样的话,桶盖3和外桶腔体23分别与循环供给装置6形成各自独立的循环水系,循环供给装置6分别对桶盖3和外桶腔体23进行控制。利用循环供给装置6中的控温装置62,可以使循环系统中介质的温度保持在一定的恒定范围内,同时外桶2的腔体设计使外桶腔体23内的介质具备搅拌性,最终使得测试结果准确度高、精度高,且再现性强。在较佳实施例中,可以在桶盖3内也设有一块或一块以上的桶盖隔板31将桶盖3分隔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盖腔体301,从而使桶盖3内的介质也产生一定的自流搅拌,通过控温装置62对介质的控制使桶盖3内也能保持在恒温的范围内,同时为内桶1创造一个最佳的测试环境。在较佳的实施例中,循环供给装置6进一步包括转换开关63并在外桶2上还开设有一介质出口11,驱动装置61与一介质入口64相连,当外桶2内需要补充介质时,则打开转换开关63,切断循环系统使新介质从介质入口64输入。外桶2与桶盖3之间设有全密封层7,空气夹层4与桶盖3之间设有半密封层8,从而保证了该量热仪工作环境的稳定,也使内桶1和外桶2内的工作环境温度相对恒定,因此提高了量热仪的测量精度。在内桶1内设有内桶测温探头10,外桶腔体23内设有外桶测温探头9,通过内桶测温探头10和外桶测温探头9可以对工作环境的温度进行监测,进而做出相应的调整。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在内桶1内设有一根或一根以上的搅拌喷杆12,该搅拌喷杆12上开设有数个喷注孔13;搅拌喷杆12与搅拌泵14的出口相连,该搅拌泵14的进口与内桶1连通。其中喷注孔13可以根据喷注的具体需要采用圆孔形、缝状或其他不规则形状,不同的形状以及不同的口径将会形成不同速度、不同方向以及不同搅拌效果的喷注介质。这样的话,内桶1内一定温度的水将被搅拌泵14吸入并从搅拌泵14的出口处输送给搅拌喷杆12,并通过搅拌喷杆12上开设的数个喷注孔13喷入到内桶1内,从喷注孔13喷出的介质将会使得整个内桶1内的介质造成一定流动,从而实现均匀的搅拌,保证了内桶1内各处的介质温度基本保持一致,不会出现在不同位置上介质温度不同的现象,从而提高了量热仪的测量精度,能够获得更为精确的测量值。
其中,外桶隔板5和盖隔板31有很多种布置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如图1和图3所示,外桶隔板5沿着外桶2的中心线径向布置于外桶腔体23中,顺着介质的流动方向,第一个次腔体201与最后一个次腔体201之间设有第三中间隔板204,该第三中间隔板204将介质进入部分和介质出口部分完全分隔开来。其中,部分外桶隔板5与外桶腔体23的顶端相连,而另有部分外桶隔板5与外桶腔体23的底端相连,因此外桶隔板5与外桶腔体23顶端内壁或底端内壁之间保持有允许介质通过的间隙,使各个次腔体201之间依次相互连通,介质能从第一个次腔体201依次通过各个次腔体201流至最后一个次腔体201,流动的过程中,由于各个次腔体201连通的位置不一致,因此介质在通过每个次腔体201时的速率、运动方向不一样,以及通过的体积大小也会不一样,因此会在次腔体201中产生一个自流搅拌,使外桶腔体23内各处的温度趋于一致。如图2所示,桶盖3中也设有一块或一块以上的盖隔板31,将桶盖3分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盖腔体301,在本实施例中,盖隔板31的布置方式与外桶隔板5的布置方式一致,盖隔板31沿着桶盖3中心线径向布置于桶盖3内,将桶盖3分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盖腔体301,顺着介质的流动方向,第一个盖腔体301与最后一个盖腔体301之间设有第一中间隔板304,该第一中间隔板304将介质入口与介质出口部分完全分隔开来,部分盖隔板31与桶盖3的顶端相连,而另有部分盖隔板31与桶盖3的底端相连,因此盖隔板31与桶盖3的顶端内壁或底端内壁之间保持有允许介质过的间隙,使各个盖腔体301之间依次相互连通。第一个盖腔体301的盖介质入口302与循环供给装置6中驱动装置61的出口端相连,最后一个盖腔体301的盖介质出口303与外桶2中第一个次腔体201的外桶介质入口202相连,外桶2中最后一个次腔体201的外桶介质出口203与循环供给装置6中驱动装置61的进口端相连。测试时,可先在内桶1内装好一定容量的介质,外桶2内同样装好介质,然后开启驱动装置61和控温装置62,使介质加热控制到预定的温度后流入桶盖3内的盖腔体301中,盖腔体301之间用来使介质通过的间隙设计,使桶盖3内的介质具有搅拌性,同理,在外桶腔体23中,介质也具有搅拌性,这样的话能够使外桶腔体23和桶盖3内的介质温度均匀保持恒定。最后将测试样品的氧弹放置于内桶1中,与点火电极相连,到规定的时间通电点火,让样品充分燃烧。介质在外桶腔体23中各腔体201、桶盖3中各盖腔体301以及循环供给装置6形成的循环系统中,不但能保持外桶腔体23内的介质温度恒定,还能保持桶盖3内水温恒定。如果循环系统中需要补充介质,则打开转换开关63,切断循环系统,使新介质从介质入口64进入。如果需要将外桶腔体23内的介质放出,则可通过外桶2的介质出口11将介质放出。
实施例2:如图4和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外桶隔板5沿着外桶2中心线径向布置于外桶腔体23中,顺着介质的流动方向,第一个次腔体201与最后一个次腔体201之间设有第三中间隔板204,该第三中间隔板204将介质进入部分和介质出口部分完全分隔开来。其中,部分外桶隔板5与外桶腔体23的外侧壁之间保持有允许介质通过的间隙,部分外桶隔板5与相邻外桶隔板5之间保持有允许介质通过的间隙,使各个次腔体201之间依次相互连通,介质能从第一个次腔体201依次通过各个次腔体201流至最后一个次腔体201,流动的过程中,由于各个次腔体201连通的位置不一致,因此介质在通过每个次腔体201时的速率、运动方向不一样,以及通过的体积大小也会不一样,因此会在次腔体201中产生一个自流搅拌,使外桶腔体23各处的温度趋于一致。如图5所示,桶盖3中也设有一块或一块以上的盖隔板31,将桶盖3分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盖腔体301,在本实施例中,盖隔板31的布置方式与外桶隔板5的布置方式一致,盖隔板31沿着桶盖3中心线径向布置于桶盖3内,将桶盖3分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盖腔体301,顺着介质流动方向,第一个盖腔体301与最后一个盖腔体301之间设有第一中间隔板304,该第一中间隔板304将介质入口与介质出口部分完全分隔开来,其中,部分盖隔板31与桶盖3的内侧壁之间保持有允许介质通过的间隙,而另有部分盖隔板31与相邻盖隔板31之间保持有允许介质通过的间隙,使各个盖腔体301之间依次相互连通。第一个盖腔体301的盖介质入口302与循环供给装置6中驱动装置61的出水口相连,最后一个盖腔体301的盖介质出口303与外桶2中第一个次腔体201的外桶介质入口202相连,外桶2中最后一个次腔体201的外桶介质出口203与循环供给装置6中驱动装置61的进口相连。其工作原理与实施例1基本一致,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3:如图7和图9所示,本实施例中外桶隔板5平行布置于外桶腔体23中,其中,部分外桶隔板5与外桶腔体23的顶端相连,而另有部分外桶隔板5与外桶腔体23的底端相连,因此外桶隔板5与外桶腔体23的顶端内壁或底端内壁之间保持有允许介质通过的间隙,使各个次腔体201之间依次相互连通,介质能从第一个次腔体201依次通过各个次腔体201流至最后一个次腔体201,流动的过程中,由于各个次腔体201连通的位置不一致,因此介质在通过每个次腔体201时的速率、运动方向不一样,以及通过的体积大小也会不一样,因此会在次腔体201中产生一个自流搅拌,使外桶腔体23各处的温度趋于一致。如图8所示,桶盖3中也设有一块或一块以上的盖隔板31,将桶盖3分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盖腔体301,在本实施例中,盖隔板31的布置方式与外桶隔板5的布置方式一致,盖隔板31平行布置于桶盖3内,将桶盖3分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盖腔体301,其中部分盖隔板31与桶盖3的顶端相连,而另有部分盖隔板31与桶盖3的底端相连,因此盖隔板31与桶盖3的顶端内壁或底端内壁之间保持有允许介质通过的间隙,使各个盖腔体301之间依次相互连通。第一个盖腔体301的盖介质入口302与循环供给装置6中驱动装置61的出水口相连,最后一个盖腔体301的盖介质出口303与外桶2中第一个次腔体201的外桶介质入口202相连,外桶腔体23中最后一个次腔体201的外桶介质出口203与循环供给装置6中驱动装置61的进口相连。其工作原理与实施例1基本一致,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4:如图10和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外桶隔板5平行布置于外桶腔体23中,其中,外桶隔板5的一端与外桶腔体23的内侧壁相连,另一端则与外桶腔体23的内侧壁之间保持有允许介质通过的间隙,这样使各个次腔体201之间依次相互连通,介质能从第一个次腔体201依次通过各个次腔体201流至最后一个次腔体201,流动的过程中,由于各个次腔体201连通的位置不一致,因此介质在通过每个次腔体201时的速率、运动方向不一样,以及通过的体积大小也会不一样,因此会在次腔体201中产生一个自流搅拌,使外桶腔体23各处的温度趋于一致。如图11所示,桶盖3中也设有一块或一块以上的盖隔板31,在本实施例中,盖隔板31的布置方式与外桶隔板5的布置方式一致,盖隔板31平行布置于桶盖3内,将桶盖3分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盖腔体301,盖隔板31的一端与桶盖3的内侧壁相连,另一端则与桶盖3的内侧壁之间保持有允许介质通过的间隙,这样使各个盖腔体301之间依次相互连通。第一个盖腔体301的盖介质入口302与循环供给装置6中驱动装置61的出口相连,最后一个盖腔体301的盖介质出口303与外桶内腔体23中第一个次腔体201的外桶介质入口202相连,外桶腔体23中最后一个次腔体201的外桶介质出口203与循环供给装置6中驱动装置61的进水口相连。其工作原理与实施例1基本一致,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5:如图16和图18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外桶隔板5沿着外桶2中心线呈圆环状布置于外桶腔体23内,离中心线距离最大的外桶隔板5和外桶腔体23中内壁形成的次腔体201与外桶介质入口202相连,离中心线距离最小的外桶隔板5和外桶腔体23内壁形成的次腔体201与外桶介质出口203相连,其中,部分外桶隔板5与外桶腔体23的顶端相连,而另有部分外桶隔板5与外桶腔体23的底端相连,因此外桶隔板5与外桶内腔体23的顶端内壁或底端内壁之间保持有允许介质通过的间隙,使各个次腔体201之间依次相互连通。介质能从第一个次腔体201依次通过各个次腔体201流至最后一个次腔体201,流动的过程中,由于各个次腔体201连通的位置不一致,因此介质在通过每个次腔体201时的速率、运动方向不一样,以及通过的体积大小也会不一样,因此会在交腔体201中产生一个自流搅拌,使外桶内腔体23以及外桶2中各处的温度趋于一致。如图17所示,桶盖3中也设有一块或一块以上的盖隔板31将桶盖3分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盖腔体301,在本实施例中,盖隔板31的布置方式与外桶隔板5的布置方式一致,盖隔板31沿着桶盖3中心线呈圆环状布置于桶盖3内,离中心线距离最大的盖隔板31和桶盖3内壁形成的盖腔体301与盖介质入口302相连,离中心线距离最小的盖隔板31形成的盖腔体301与盖介质出口303相连,其中,部分盖隔板31与桶盖3的顶端相连,而另有部分盖隔板31与桶盖3的底端相连,因此盖隔板31与桶盖3的顶端内壁或底端内壁之间保持有允许介质通过的间隙,使各个盖腔体301之间依次相互连通。顺着介质的流动方向,与盖介质入口302相连的第一个盖腔体301与循环供给装置6中驱动装置61的出口相连,最后一个盖腔体301的盖介质出口303与外桶内腔体23中第一个次腔体201的外桶介质入口202相连,外桶腔体23中最后一个次腔体201的外桶介质出口203与循环供给装置6中驱动装置61的进口相连。其工作原理与实施例1基本一致,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6:如图13和图15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外桶隔板5沿着外桶2中心线呈圆环状布置于外桶内腔体23内,从外桶2内壁到离中心线距离最小的外桶隔板5之间设有第四中间隔板205,每块外桶隔板5与第四中间隔板205连接处保持有允许介质通过的间隙;离中心线距离最大的外桶隔板5和外桶2内壁形成的次腔体201与外桶介质入口202相连,离中心线距离最小的外桶隔板5和外桶腔体23形成的次腔体201与外桶介质出口203相连。介质能从第一个次腔体201依次通过各个次腔体201流至最后一个次腔体201,流动的过程中,由于各个次腔体201连通的位置不一致,因此介质在通过每个次腔体201时的速率、运动方向不一样,以及通过的体积大小也会不一样,因此会在次腔体201中产生一个自流搅拌,使外桶腔体23各处的温度趋于一致。如图14所示,桶盖3中也设有一块或一块以上的盖隔板31将桶盖3分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盖腔体301,在本实施例中,盖隔板31的布置方式与外桶隔板5的布置方式一致,本实施例中的盖隔板31沿着桶盖3中心线为轴呈圆环状布置于桶盖3内,从桶盖3的内壁到离中心线距离最小的盖隔板31之间设有第二中间隔板305,每块盖隔板31与第二中间隔板305连接处保持有允许介质通过的间隙,使各个盖腔体301之间依次相互连通。离中心线距离最大的盖隔板31和桶盖3内壁形成的盖腔体301与盖介质入口302相连,离中心线距离最小的盖隔板31形成的盖腔体301与盖介质出口303相连。顺着介质的流动方向,与盖介质入口302相连的第一个盖腔体301与循环供给装置6中驱动装置61的出口相连,最后一个盖腔体301的盖介质出口303与外桶2中第一个次腔体201的外桶介质入口202相连,外桶2中最后一个次腔体201的外桶介质出口203与循环供给装置6中驱动装置61的进口相连。其工作原理与实施例1基本一致,在此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中外桶隔板5和盖隔板31的布置方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种类进行组合排列,因此在本实用新型保护内的布置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并不局限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这几种有限的布置方式。而且,外桶2和桶盖3作为内桶1外环境的整体单元,在较佳的实施例中,可以将数个这种整体单元以阵列的方式依次相互嵌套形成一个较佳的方案,为提高仪器测试精度提供保障。

Claims (10)

1、一种外桶带闭路腔体循环控温装置的量热仪,它包括内桶(1)、外桶(2)以及设置于内桶(1)和外桶(2)顶部的桶盖(3),内桶(1)置于外桶(2)中,外桶(2)的外侧壁(21)与内侧壁(22)之间形成装有介质的外桶腔体(23),内桶(1)和外桶(2)之间设有空气夹层(4),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桶腔体(23)内设有一块或一块以上的外桶隔板(5),该外桶隔板(5)将外桶腔体(23)分隔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次腔体(201),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次腔体(201)与循环供给装置(6)组成闭路腔体循环控温装置,所述循环供给装置(6)包括控温装置(62)和驱动装置(6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桶带闭路腔体循环控温装置的量热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61)的出口端通过控温装置(62)与桶盖(3)相连通,驱动装置(61)的入口端与外桶腔体(23)连通,桶盖(3)与外桶腔体(23)保持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桶带闭路腔体循环控温装置的量热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61)的出口端通过控温装置(62)分别与桶盖(3)和外桶腔体(23)的入口端相连通,驱动装置(61)的入口端分别与外桶腔体(23)和桶盖(3)出口端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外桶带闭路腔体循环控温装置的量热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桶隔板(5)沿着外桶(2)中心线径向布置于外桶腔体(23)中,顺着介质的流动方向,第一个次腔体(201)与最后一个次腔体(201)之间设有第三中间隔板(204),所述外桶隔板(5)与外桶腔体(23)的顶端内壁或底端内壁之间保持有允许介质通过的间隙,或外桶隔板(5)与外桶腔体(23)的内侧壁之间保持有允许介质通过的间隙或相邻外桶隔板(5)之间保持有允许介质通过的间隙。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外桶带闭路腔体循环控温装置的量热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桶隔板(5)平行布置于外桶腔体(23)中,所述外桶隔板(5)与外桶腔体(23)的顶端内壁或底端内壁之间保持有允许介质通过的间隙,或外桶隔板(5)与外桶腔体(23)的内侧壁之间保持有允许介质通过的间隙。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外桶带闭路腔体循环控温装置的量热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桶隔板(5)沿着外桶(2)中心线呈圆环状布置于外桶腔体(23)中,离中心线距离最大的外桶隔板(5)和外桶腔体(23)内壁形成的次腔体(201)与外桶介质入口(202)相连,离中心线距离最小的外桶隔板(5)形成的次腔体(201)与外桶介质出口(203)相连,所述外桶隔板(5)与外桶腔体(23)的顶端内壁或底端内壁之间保持有允许介质通过的间隙。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外桶带闭路腔体循环控温装置的量热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桶隔板(5)沿着外桶(2)中心线呈圆环状布置于外桶腔体(23)内,从外桶腔体(23)内壁到离中心线距离最小的外桶隔板(5)之间设有第四中间隔板(205),每块外桶隔板(5)与第四中间隔板(205)连接处保持有允许介质通过的间隙;离中心线距离最大的外桶隔板(5)和外桶腔体(23)内壁形成的次腔体(201)与外桶介质入口(202)相连,离中心线距离最小的外桶隔板(5)形成的次腔体(201)与外桶介质出口(203)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外桶带闭路腔体循环控温装置的量热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桶盖(3)内设有一块或一块以上的桶盖隔板(31)将桶盖(3)分隔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盖腔体(301)。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外桶带闭路腔体循环控温装置的量热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桶(1)内设有一根或一根以上的搅拌喷杆(12),该搅拌喷杆(12)上开设有数个喷注孔(13);所述搅拌喷杆(12)与搅拌泵(14)的出口相连,该搅拌泵(14)的入口与内桶(1)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外桶带闭路腔体循环控温装置的量热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桶(1)内设有一根或一根以上的搅拌喷杆(12),该搅拌喷杆(12)上开设有数个喷注孔(13);所述搅拌喷杆(12)与搅拌泵(14)的出口相连,该搅拌泵(14)的入口与内桶(1)连通。
CN 200620050477 2006-03-30 2006-03-30 外桶带闭路腔体循环控温装置的量热仪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874484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620050477 CN2874484Y (zh) 2006-03-30 2006-03-30 外桶带闭路腔体循环控温装置的量热仪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620050477 CN2874484Y (zh) 2006-03-30 2006-03-30 外桶带闭路腔体循环控温装置的量热仪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874484Y true CN2874484Y (zh) 2007-02-28

Family

ID=377810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620050477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874484Y (zh) 2006-03-30 2006-03-30 外桶带闭路腔体循环控温装置的量热仪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874484Y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7109973A1 (fr) * 2006-03-29 2007-10-04 Xiande Zhu Calorimètre pourvu d'une cuve externe avec régulateur de température de la circulation en chambre fermée
WO2007109972A1 (fr) * 2006-03-29 2007-10-04 Xiande Zhu Calorimètre isotherme périphérique pourvu d'un tube circulaire
CN109649694A (zh) * 2018-12-20 2019-04-19 深圳航天东方红海特卫星有限公司 一种电致变色热控机构
CN113960110A (zh) * 2021-11-09 2022-01-21 浙江盛远环境检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固体废物发热量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7109973A1 (fr) * 2006-03-29 2007-10-04 Xiande Zhu Calorimètre pourvu d'une cuve externe avec régulateur de température de la circulation en chambre fermée
WO2007109972A1 (fr) * 2006-03-29 2007-10-04 Xiande Zhu Calorimètre isotherme périphérique pourvu d'un tube circulaire
CN109649694A (zh) * 2018-12-20 2019-04-19 深圳航天东方红海特卫星有限公司 一种电致变色热控机构
CN113960110A (zh) * 2021-11-09 2022-01-21 浙江盛远环境检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固体废物发热量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874484Y (zh) 外桶带闭路腔体循环控温装置的量热仪
CN1125687C (zh) 用于化学或生物化学反应的涉及调温和均匀化的方法及设备
WO2019144907A1 (zh) 数字pcr检测仪、数字pcr定量检测方法、不同体积数字pcr的定量分析方法、数字pcr检测方法、核酸检测微球、核酸检测微球制备方法、核酸检测微球试剂盒以及高通量核酸检测方法
CN1406154A (zh) 样品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
CN1862260A (zh) 液体输送器件及分析系统
CN2886529Y (zh) 桶盖带闭路腔体循环控温装置的量热仪
CN1821735A (zh) 外桶带闭路腔体循环控温装置的量热仪
CN100501390C (zh) 周边控温量热仪
CN110026251B (zh) 一种催化剂焙烧设备
CN1821759A (zh) 桶盖带闭路腔体循环控温装置的量热仪
CN103460016B (zh) 喷雾检查装置
CN108525632A (zh) 一种化工用均匀加热的原料混合设备
CN101819172B (zh) 桶盖带闭路腔体循环控温装置的量热仪
CN101603934B (zh) 桶盖带闭路腔体循环控温装置的量热仪
CN101078702A (zh) 外桶带搅拌循环控温装置的量热仪
CN101078701A (zh) 桶盖带搅拌循环控温装置的量热仪
CN1821757A (zh) 外桶带闭路循环管控温机构的量热仪
CN2874485Y (zh) 外桶带闭路循环管控温机构的量热仪
CN1821761A (zh) 带循环管的周边等温量热仪
CN2886528Y (zh) 周边控温量热仪
CN101063633A (zh) 外桶带导流循环控温装置的量热仪
CN101063632A (zh) 桶盖带导流循环控温装置的量热仪
CN2886527Y (zh) 带循环管的周边等温量热仪
CN210009973U (zh) 一种催化剂焙烧设备
WO2009130845A1 (ja) 多軸回転攪拌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培養細胞の生産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