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856220Y - 钢骨结构系统 - Google Patents

钢骨结构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856220Y
CN2856220Y CN 200520104053 CN200520104053U CN2856220Y CN 2856220 Y CN2856220 Y CN 2856220Y CN 200520104053 CN200520104053 CN 200520104053 CN 200520104053 U CN200520104053 U CN 200520104053U CN 2856220 Y CN2856220 Y CN 2856220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inforcing bar
stirrup
perforation
structural system
grou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520104053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尹衍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uentex Engineering and Construc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uentex Engineering and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uentex Engineering and Construc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Ruentex Engineering and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0520104053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856220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856220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856220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一种钢骨结构系统,包含第一钢骨、第二钢骨及网格箍筋系统。第二钢骨与第一钢骨的侧边接合并与第一钢骨夹一角度。网格箍筋系统设置于第一钢骨的边侧并围绕第一钢骨。网格箍筋系统同时实质上与第二钢骨相接。网格箍筋系统由实质上平行的箍筋组及与箍筋组垂直相接的纵向筋组合而成。箍筋组围绕第一钢骨,并连接第二钢骨。纵向筋则平行于第一钢骨的轴向。

Description

钢骨结构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钢骨结构系统;更具体而言,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钢骨结构系统,供钢骨结构的梁柱接头使用。
背景技术
随着各式建筑物对防震要求的提高,钢骨钢筋混凝土已成为现今工程界结构设计的主流。工程师们均不断地寻求更有效率的施工方式。
在钢骨钢筋混凝土的设计中,泰半是以钢骨为承重及抗拉抗剪的主要组件。之后在钢骨周围加设钢筋与箍筋,以分担钢骨受力,增加混凝土吸附力,并减少侧向受力时的共振。然而目前的钢骨钢筋混凝土设计中,钢筋部分的设计及应用方式较为单纯,不易满足实际设计及施工上的需求。特别是在钢骨结构中梁柱相接的部分,由于实际施工困难,往往采用大量人工以逐筋绑扎的方式加设箍筋。此一施工方式使施工时间增加,并提高施工成本。此外,由于施工繁复,故梁柱接头处箍筋的设计往往加以简化,无法与梁柱本体的设计连贯,易造成强度上的弱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骨结构系统,供处理一般钢骨结构的梁柱接头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还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骨结构系统,具有较好的施工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还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骨结构系统,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
本实用新型钢骨结构系统包含第一钢骨、第二钢骨及网格箍筋系统。第二钢骨与第一钢骨的侧边接合并与第一钢骨夹一角度。网格箍筋系统设置于第一钢骨的边侧,并实质上与第二钢骨相接。在较佳实施例中,第一钢骨垂直于第二钢骨。网格箍筋系统由实质上平行的箍筋组及与箍筋组垂直相接的纵向筋组合而成。箍筋组围绕第一钢骨,并连接第二钢骨。纵向筋则平行于第一钢骨的轴向。
在另一较佳实施例中,第二钢骨的腹钣包含沿第一钢骨轴向分布的复数个穿孔。网格箍筋系统包含螺旋箍筋及与螺旋箍筋每一环节相接的纵向筋。螺旋箍筋渐次穿过第二钢骨上的穿孔,以围绕第二钢骨。
本实用新型钢骨结构系统具有较好的施工效率和较高的结构强度。
附图的简单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组件拆解图;
图3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实施例的组件拆解图;
图6为图4所示实施例的剖面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剖面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9为图8所示实施例的组件拆解图;以及
图10为图8所示实施例的剖面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00 第一钢骨
200 第二钢骨
210 穿孔
230 加劲组件
300 第三钢骨
310 穿孔
400 网格箍筋系统
410 箍筋组
411 箍筋
430 纵向筋
450 螺旋箍筋
470 第一箍筋
490 第二箍筋
500 轴向
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钢骨结构系统,供一般钢骨结构的梁柱接头使用。本实用新型包含第一钢骨、第二钢骨及网格箍筋系统。以较佳实施例而言,第一钢骨及第二钢骨为I型钢骨。然而在不同实施例中,第一钢骨及第二钢骨亦可视设计需要而采用矩形剖面钢骨、圆型剖面钢骨、组合型式钢骨及其它可提供类似功能的钢骨。
如图1所示,第二钢骨200与第一钢骨100的侧边接合并与第一钢骨100夹一角度。以图1所示的实施例而言,第二钢骨200与第一钢骨100相垂直。然而在不同的实施例中,第二钢骨200亦可视设计需要与第一钢骨100夹不同的角度。此外,在不同的实施例中,第一钢骨100的侧边可视设计需要接合于第二钢骨200的侧边或端部。此处所言的钢骨接合方式包含锁接、焊接、捆扎、一体成形及其它可提供类似功效的方式。
网格箍筋系统400设置于第一钢骨100的边侧,并实质上与第二钢骨200相接。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网格箍筋系统400实体连接于第二钢骨200的腹钣上;然而在不同实施例中,此处所言的实质上相接包含几合意义上的相接,例如网格箍筋系统400可接触或穿过第二钢骨200。此外,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网格箍筋系统400并未与第一钢骨100相接;然而在不同的实施例中,网格箍筋系统400可视设计需要与第一钢骨100相接。
如图2所示,网格箍筋系统包含箍筋组410及纵向筋430,其中纵向筋430固接于箍筋组410。此处所言的固接包含焊接、捆扎、一体成形及其它可提供类似功效的固接。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箍筋组410垂直于纵向筋430;然而在不同实施例中,箍筋组410亦可与纵向筋430夹不同的角度,且纵向筋430的数量亦可依实际需求增减。此外,如图2所示,箍筋组410包含复数根平行的箍筋411,且纵向筋430分别连接每一根箍筋411;然而在不同的实施例中,箍筋411可视设计需要相互间夹一角度。
如图2所示,箍筋组410沿第一钢骨100的轴向500分布。具体而言,箍筋411沿轴向500排列,且箍筋411垂直于轴向500。然而在不同的实施例中,箍筋411可视设计需要与轴向500夹不同的角度。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箍筋组410与第二钢骨200实体上相接。具体而言,每一根箍筋411的一端分别连接第二钢骨200的腹钣。此处所言的相接包含焊接、捆扎、锁接及其它可提供类似功效的焊接,如图1及图2所示的实施例即采用焊接的方式连接箍筋411与第二钢骨200。然而在不同实施例中,箍筋组410与第二钢骨200实质上相接即可。此处所言的实质上相接包含几合意义上的相接,例如箍筋组410可接触或穿过第二钢骨200。
如图3所示,箍筋组410实质上围绕第一钢骨100。此处所言的实质上围绕指第一钢骨100设置于数组箍筋组410之间。然而在不同的实施例中,当第一钢骨100设置于箍筋组410弯向的内侧时,如图3所示第一钢骨100与单一箍筋组410的对应关系,即符合此处所言的实质上围绕第一钢骨100的定义。
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如图4所示,第二钢骨200包含复数个穿孔210供箍筋组穿过。在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穿孔210实质上沿第一钢骨100的轴向500分布。此处所言的沿轴向500分布,指每一穿孔210在轴向500上的投影并不与其它穿孔210在轴向500上的投影完全重合。如图4所示,穿孔210的分布方向平行轴向500。然而在不同的实施例中,穿孔210的分布方向亦可与轴向500夹一角度,或穿孔210并无固定的排列方向。当第二钢骨200为I型钢骨时,穿孔210一般设于第二钢骨200的腹钣;然而在不同实施例中,穿孔210亦可依不同需求加以设计。
在图4及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箍筋组包含螺旋箍筋450及纵向筋430。螺旋箍筋450穿过第二钢骨200上复数个穿孔210。纵向筋430则分别与螺旋箍筋450的每一环节相接。此外,如图6所示,螺旋箍筋450设置于第一钢骨的边侧,并围绕第一钢骨100。以实施例而言,螺旋箍筋450可以旋转方式渐次穿过每一穿孔210。螺旋箍筋450可为圆形螺箍、方形螺箍、多边形螺箍、椭圆形螺箍及其它类型的螺箍。图4及图5所示的螺旋箍筋450为一体成形所制造,然而在其它不同实施例中,螺旋箍筋450亦可为多段箍筋组合而成。
本实用新型的钢骨结构系统进一步包含与第一钢骨100的另一侧边接合的第三钢骨300。第三钢骨300与第一钢骨100的接合点对应于第一钢骨100与第二钢骨200的接合点。在图4及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三钢骨300垂直于第一钢骨100且垂直于第二钢骨200,且第三钢骨300与第二钢骨200共平面。然而在不同实施例中,第三钢骨300亦可与第一钢骨100及第二钢骨200夹不同角度。
第三钢骨300包含实质上沿轴向500分布的复数个穿孔310。此处所言的沿轴向500分布,指每一穿孔310在轴向500上的投影并不与其它穿孔310在轴向500上的投影完全重合。如图4所示,穿孔310的分布方向平行轴向500。然而在不同的实施例中,穿孔310的分布方向亦可与轴向500夹一角度,或穿孔310并无固定的排列方向。如图4所示,螺旋箍筋450间隔地穿过第二钢骨200上的穿孔210及第三钢骨300上的310穿孔。
由于第二钢骨200及第三钢骨300夹有一角度,故螺旋箍筋450在穿过第二钢骨200穿孔210的高程与在穿过第三钢骨300穿孔时的高程不同。为配合此一现象,在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二钢骨200的穿孔210于轴向500上的投影,与第三钢骨300的穿孔310于轴向500上的投影间具有一间距D。然而在不同的实施例中,此一现象亦可藉由加大穿孔210、310的孔径加以克服。
图7为实用型另一实施例的剖面图。如图7所示,箍筋组包含第一箍筋470及第二箍筋490。第一箍筋470穿过穿孔210,并与第二箍筋490连接。此处所言的连接包含搭接、捆扎、焊接、其它可提供类似功效的连接方式以及其搭配使用。如图7所示,第二箍筋490穿过穿孔210;然而在不同实施例中,第二箍筋490的另一端可与另一根第一箍筋470相连接。
图8、图9及图10表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如图8至图10所示,第二钢骨200包含加劲组件230。每一根箍筋411的一端分别连接于加劲组件230,使整组箍筋组410连接于第二钢骨200。此处所言的连接包含焊接、锁接、捆扎等连接方式。加劲组件230平行于轴向500,并连结于第二钢骨200的腹钣上。然而在不同实施例中,加劲组件230亦可连结于第二钢骨200的其它部位。
本实用新型已由上述相关实施例加以描述,然而上述实施例仅为实施本实用新型的范例。必需指出的是,已揭露的实施例并未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相反地,包含于申请专利范围的精神及范围的修改及均等设置均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钢骨结构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含:
一第一钢骨;
一第二钢骨,与第一钢骨的一侧边接合并与第一钢骨夹一角度;以及
一网格箍筋系统,设置于第一钢骨的边侧并与第二钢骨相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骨结构系统,其特征在于,网格箍筋系统包含一箍筋组及一纵向筋,箍筋组沿第一钢骨的一轴向分布并围绕第一钢骨,箍筋组与第二钢骨相接,纵向筋固接于箍筋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骨结构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二钢骨包含复数个穿孔,箍筋组穿过复数个穿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钢骨结构系统,其特征在于,复数个穿孔沿第一钢骨的一轴向分布。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钢骨结构系统,其特征在于,箍筋组包含一螺旋箍筋,螺旋箍筋围绕第一钢骨并穿过第二钢骨上的复数个穿孔。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钢骨结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进一步包含一第三钢骨,第三钢骨与第一钢骨的另一侧边接合,第三钢骨与第一钢骨的一接合点对应于第一钢骨与第二钢骨的一接合点;第三钢骨包含复数个穿孔,复数个穿孔沿第一钢骨的轴向分布,螺旋箍筋间隔地穿过第二钢骨上的穿孔及第三钢骨上的穿孔。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钢骨结构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二钢骨的复数个穿孔于第一钢骨的轴向上的投影,与第三钢骨的复数个穿孔于第一钢骨的轴向上的投影间具有一间距。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钢骨结构系统,其特征在于,箍筋组包含一第一箍筋及一第二箍筋,第一箍筋穿过复数个穿孔其中之一并连接第二箍筋。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骨结构系统,其特征在于,箍筋组包含复数根平行的箍筋,复数根箍筋的一端分别连接第二钢骨。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骨结构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二钢骨包含一加劲组件,箍筋组包含复数根平行的箍筋,复数根箍筋的一端分别连接加劲组件。
CN 200520104053 2005-08-16 2005-08-16 钢骨结构系统 Expired - Lifetime CN2856220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520104053 CN2856220Y (zh) 2005-08-16 2005-08-16 钢骨结构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520104053 CN2856220Y (zh) 2005-08-16 2005-08-16 钢骨结构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856220Y true CN2856220Y (zh) 2007-01-10

Family

ID=375995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520104053 Expired - Lifetime CN2856220Y (zh) 2005-08-16 2005-08-16 钢骨结构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856220Y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39676A (zh) * 2015-10-30 2016-01-13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框架梁柱节点加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1139972A (zh) * 2019-12-24 2020-05-12 中建一局集团第一建筑有限公司 钢骨混凝土结构柱的钢骨与箍筋连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39676A (zh) * 2015-10-30 2016-01-13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框架梁柱节点加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1139972A (zh) * 2019-12-24 2020-05-12 中建一局集团第一建筑有限公司 钢骨混凝土结构柱的钢骨与箍筋连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924246A (zh) 卷边槽钢及其连接件
US20130291477A1 (en) Structural trusses with monolithic connector plate members
CN101061015A (zh) 燃油箱
CN201581502U (zh) 抗剪件
CN2856220Y (zh) 钢骨结构系统
CN1254394A (zh) 一种结构件
JP4172680B2 (ja) 高力ボルト
CN1455749A (zh) 运输托板
CN109487909A (zh) 加强型空间结构节点
CN2844274Y (zh) 钢筋混凝土柱
DE102018109508A1 (de) Befestigungsvorrichtung zum Befestigen eines Hochvoltspeichergehäuses an einem Rohbauteil eines Kraftfahrzeugs sowie Hochvoltspeichergehäuse
JP4997020B2 (ja) 4本ボルト接合の立体トラス
CN211172707U (zh) 波纹t型构件
CN2825801Y (zh) 螺旋箍筋与钢骨组合结构
CN111993718A (zh) 一种复合夹芯板
CN201606366U (zh) 塑料卡扣
CN202227758U (zh) 插板连接组件和输电线路钢管塔
CN210658725U (zh) 型钢混凝土梁柱节点钢结构补强结构
CN2775219Y (zh) 轻型三角形钢构塔
CN215164643U (zh) 一种轻量化无焊接拼装型桥梁护栏结构
CN209757253U (zh) 副车架总成和车辆
CN111173876B (zh) 一种高吸能比缓冲吸能结构
CN2446322Y (zh) 三角管状型材构成的框架
CN210140903U (zh) 一种箱型柱与h型柱节点连接结构
CN217486088U (zh) 一种电缆夹具支座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Expiration termination date: 20150816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110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