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855012Y - 散热装置 - Google Patents

散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855012Y
CN2855012Y CN 200520141841 CN200520141841U CN2855012Y CN 2855012 Y CN2855012 Y CN 2855012Y CN 200520141841 CN200520141841 CN 200520141841 CN 200520141841 U CN200520141841 U CN 200520141841U CN 2855012 Y CN2855012 Y CN 2855012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model
module
absorbing model
generating componen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520141841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志宪
刘贤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iga Byt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iga Byt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iga Byt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iga Byt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0520141841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855012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855012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855012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Semiconductors Or Solid State Devices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散热装置,包括有一散热模块,由数个并排设置的散热鳍片组成;数个导热管,其一端与散热模块装配;一吸热模块,其中导热管的另一端配置于吸热模块中;一夹具,扣压在发热部件和吸热模块外侧;以及一固定模块,装设在发热部件和吸热模块之间,用来将发热部件与吸热模块固定一起。由于夹具与垫片具有多种装配方式,可依照发热部件所在的机型构架相应调整其配置方式及方向,因此具有符合多种机型的适用性。

Description

散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散热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子产品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现代化科技产品,尤其是具有许多精密的电子零件的电子产品,例如计算机、DVD播放机、数字影片播放机(DVR)、扩音器等,其中的引擎、计算机的中央处理器(CPU)、影碟机、显示卡以及计算机机壳等部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为了保证上述机器运行稳定,电子零件的散热功能就变得极为重要。
利用散热器来排除热量,以防止机械装置或者电子产品等因过热而损坏,所以散热器成为一种重要配备。目前用于各种电子零件的常见散热装置主要由一散热片及风扇组成;其中散热片通常以其一底表面与发热部件接触,风扇固持于散热片上。发热部件产生的热量,会经散热片的热传导作用而散发,并利用风扇旋转产生的风吹向散热片,以持续从散热片上除去热量,从而避免发热部件过热而降低工作效率,甚至损坏。但是上述传统散热装置的主要缺陷在于:散热装置的散热片通常以其一底表面与发热部件接触,在确定的机型中散热装置的配置也是确定的,也就是其安装位置为固定不变的。在电子产品的类型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发热部件安放位置也随之变动,因此只能用对应类型的散热装置进行替换,以适应发热部件的位置变动。因此,不仅使用不方便,还造成散热装置的利用效率低,增加了产品的散热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散热装置,具有符合多种机型的适用性,借此可以解决公知技术散热装置的缺点和局限。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散热装置,包括有一散热模块,由数个并排设置的散热鳍片组成;数个导热管,其一端与散热模块装配;一吸热模块,其中导热管的另一端配置于吸热模块中;一夹具,扣压在发热部件和吸热模块外侧;
上述的散热装置,其中,还包括一固定模块,装设于该发热部件和该吸热模块之间,固接该发热部件与该吸热模块。
上述的散热装置,其中,该固定模块具有一开口槽,容设该吸热模块,该吸热模块借助该开口槽与该发热部件接触。
上述的散热装置,其中,该固定模块的开口槽外侧具有数个向外突伸的突片,挡压在该吸热模块外侧。
上述的散热装置,其中,该吸热模块还具有一第一固定部,该夹具还具有一第二固定部,该第二固定部与该吸热模块的第一固定部结合固定。
上述的散热装置,其中,该导热管为L型。
上述的散热装置,其中,该吸热模块内设置有数个装配该导热管的凹槽,。
上述的散热装置,其中,该吸热模块焊接于该导热管上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散热装置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散热装置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散热装置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散热装置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5A为本实用新型散热装置第二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
图5B为图5A吸热模块与夹具定位状态的局部放大图;以及
图6为本实用新型散热装置第三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
其中,附图标记:
10     散热装置
11     散热模块
111    散热鳍片
12     导热管
13     吸热模块
131、132  吸热模块表面
14    夹具
141、142  固定片
24    固定组件
15    固定模块
16    开口槽
17    突片
18    凹槽
19    发热部件
20    集成电路板
21、22、23  穿孔
25    第一固定部
26    第二固定部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散热装置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散热装置10包括散热模块11、数个导热管12、吸热模块13、夹具14,包括固定片141、142,以及固定模块15。其中散热模块11由数个并排设置的散热鳍片111组成,用来散发热量。导热管12的一端与散热模块11装配,另一端配置于吸热模块13中,并且导热管为L型,有利于将热量散发到外部。吸热模块13包括上、下表面131和132,吸热模块13内设置有数个凹槽18,用以装配对应数目的导热管12,可通过焊接的方式将吸热模块13与导热管12组合一起。夹具14扣压在发热部件19和吸热模块13的外侧,借助两个固定片141、142而将其卡扣。固定模块15装设于发热部件19和吸热模块13之间,用来将发热部件19与吸热模块13固定一起,从而在吸热模块13和发热部件19之间提供密封性,达到更好的配合效果。这里固定模块15具有一开口槽16以容设吸热模块13,借助开口槽16使吸热模块13与发热部件19接触。较佳的是,开口槽16的外侧具有数个向外突伸的突片17,用来挡压在吸热模块13的外侧,防止吸热模块13发生横向或者纵向滑动,从而更好地固定。此外,夹具14、固定模块15和发热部件所在的集成电路板20上均分别对应具有数个穿孔21、22和23,借助数个固定组件24将吸热模块13、发热部件19连同固定模块15组合起来。固定组件24可为螺栓、销钉或者其它具有固定功能的组件及其组合。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散热装置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如图所示,吸热模块13容设在固定模块15的开口槽16中,从而吸热模块的表面131与发热部件19直接接触,借此来吸取发热部件19所散发的热能。吸热模块13由高导热材料制成,如铜、铝或其它具有吸热特性的金属材料。固定模块15用来在吸热模块13和发热部件19之间提供密封性,从而达到更好的配合效果。在该实施例中,夹具17具有两个独立的固定片141、142,穿孔23的数目为两个,固定组件24穿过固定模块15的穿孔22以及发热部件19所在集成电路板20上的穿孔23将吸热模块13和发热部件22组装一起。当然,本实用新型中的固定组件以及穿孔的数目并不局限于上面的描述,能达到牢固地组合吸热模块13和发热部件22的部件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于吸热模块13的两表面均可与发热部件22接触而吸收热量,从而本实用新型散热模块可具有多种装配方式。例如,通过相应调整固定模块15和夹具14的位置,可使吸热模块13的另一表面132与发热部件19接触,即散热模块11、导热管12以及吸热模块13的装配关系以及装配方向不变,而仅将吸热模块13置于发热部件19的另一侧。因此,如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散热装置具有两种配置方式。当然,本实用新型散热装置并不仅限于上述两种配置方式,下面将结合图3,详细说明散热装置10的其它配置方式。
图3为本实用新型散热装置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如图所示,和图2相比,除了吸热模块13连同导热管12、散热模块11旋转了90度,以及吸热模块表面132通过固定模块15的开口槽16与发热部件19接触之外,其它组件的组合均无变化。当然,也可将图中所示的散热模块11、导热管12以及吸热模块13旋转180度,使得吸热模块表面131与发热部件19接触。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四种配置方式仅针对吸热模块13的表面131或132与发热部件19的接触方式进行限定,对于具有L型导热管的散热装置10,则需要结合散热模块11的位置进行说明。如图3中散热模块11位于发热部件19的上方或者下方可认为是不同的配置方式,同样,对于图3中散热模块11位于发热部件19的左侧或者右侧也可看作是两种不同的配置方式。因此,通过旋转、颠倒等操作,散热装置10可配合所在机型的特征而选择合适的配置方式。
图4和图5A描述了本实用新型散热装置的第二实施例,分别为该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和立体组合图。如图所示,与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散热装置相比,该实施例中除了同样具有散热模块11、导热管12、吸热模块13和夹具14,及其它们相互之间相同的组合方式之外,这里,吸热模块13具有一第一固定部25,夹具14的固定片141上具有一第二固定部26,第二固定部26与吸热模块13的第一固定部25结合固定,然后借助数个固定组件24将吸热模块13、发热部件19组合一起。第一固定部25和第二固定部26可通过螺纹、卡扣或其它等各种组合方式紧密结合。图5B为图5A吸热模块13与夹具14定位状态的局部放大图,该图清楚地显示了第一固定部25与第二固定部26的组合固定方式。当然,也可以在第一实施例的固定模块15存在的情况下,结合第二实施例中具有第一、第二固定部25、26的结构,实现对吸热模块13和发热部件19的组合固定。此外,图5A中仅显示了散热装置10的一种配置方式,但是实际上并不限于这一种方式。与第一实施相同,该实施例中吸热模块13的表面131或132与发热部件19的接触方式以及L型导热管的配置也具有多种方式,因此,通过旋转、颠倒等操作,散热装置10仍可配合所在机型的特征而选择合适的配置方式。
图6为本实用新型散热装置第三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此第三实施例为省去了固定模块15的情况下,通过第一固定部25与第二固定部26的组合固定方式,也可达到散热装置的配置目的。
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他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一散热模块,由数个并排设置的散热鳍片组成;
数个导热管,一端与该散热模块装配;
一吸热模块,其中该导热管另一端配置于该吸热模块中;
一夹具,扣压在一发热部件和该吸热模块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固定模块,装设于该发热部件和该吸热模块之间,固接该发热部件与该吸热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固定模块具有一开口槽,容设该吸热模块,该吸热模块借助该开口槽与该发热部件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固定模块的开口槽外侧具有数个向外突伸的突片,挡压在该吸热模块外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吸热模块还具有一第一固定部,该夹具还具有一第二固定部,该第二固定部与该吸热模块的第一固定部结合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2或5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导热管为L型。
7、根据权利要求2或5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吸热模块内设置有数个装配该导热管的凹槽。
8、根据权利要求2或5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吸热模块焊接于该导热管上。
CN 200520141841 2005-11-24 2005-11-24 散热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855012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520141841 CN2855012Y (zh) 2005-11-24 2005-11-24 散热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520141841 CN2855012Y (zh) 2005-11-24 2005-11-24 散热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855012Y true CN2855012Y (zh) 2007-01-03

Family

ID=375816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520141841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855012Y (zh) 2005-11-24 2005-11-24 散热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855012Y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27811B (zh) * 2007-01-19 2011-05-04 林义民 真空超热导散热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27811B (zh) * 2007-01-19 2011-05-04 林义民 真空超热导散热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755894B2 (en) Heat dissipation device
US7640968B2 (en) Heat dissipation device with a heat pipe
US7440279B2 (en) Heat dissipation device
US20080192436A1 (en) Light emitting device
US7443677B1 (en) Heat dissipation device
US7755897B2 (en) Memory module assembly with heat dissipation device
US7779897B2 (en) Heat dissipation device with heat pipes
US7423877B2 (en) Heat dissipation device
US20080314556A1 (en) Heat dissipation device having a fan for dissipating heat generated by at least two electronic components
CN100342301C (zh) 散热器
US20090154105A1 (en) Heat dissipation device and a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20100078154A1 (en) Heat dissipation device
CN1623132A (zh) 用于冷却发热部件的冷却装置
CN1942088A (zh) 散热组件
CN1713808A (zh) 有功元件冷却装置
US8047270B2 (en) Heat dissipation device having heat pipes for supporting heat sink thereon
US20080117597A1 (en) Light emitting diode module having a thermal management element
US20080289799A1 (en) Heat dissipation device with a heat pipe
US20080169089A1 (en) Heat sink assembly
US8430153B2 (en) Heat dissipation device having heat sink enclosing conductive member therein
US20070025086A1 (en) Electronic device with sliding type heatsink
CN2855012Y (zh) 散热装置
US20100122795A1 (en) Heat dissipation device
CN1257442C (zh) 散热系统
US20130070418A1 (en) Heat dissipation modul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103

Termination date: 2011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