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838071Y - 改良介面的电连接器总成 - Google Patents

改良介面的电连接器总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838071Y
CN2838071Y CNU2005201128070U CN200520112807U CN2838071Y CN 2838071 Y CN2838071 Y CN 2838071Y CN U2005201128070 U CNU2005201128070 U CN U2005201128070U CN 200520112807 U CN200520112807 U CN 200520112807U CN 2838071 Y CN2838071 Y CN 2838071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electric connector
connector assembly
electric
plu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52011280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商艳
杨胜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dvanced Connectek Shenzhen Ltd
Original Assignee
Advanced Connectek Shenzhen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dvanced Connectek Shenzhen Ltd filed Critical Advanced Connectek Shenzhen Ltd
Priority to CNU20052011280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838071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838071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838071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改良介面的电连接器总成,包括插头电连接器与插座电连接器,该插头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电性端子、分线后塞和金属罩壳,该绝缘本体包括前段的插接部与后段的结合部,该前段插接部设有数个端子槽,而后段设有数个端子孔;该电性端子包括直插端子与侧插端子,该分线后塞包括分线座,该分线座的结合面设有数个通孔,该金属罩壳是套装于绝缘本体的插接部。本实用新型将单排介面改良为双排或多排介面,可有效地缩减产品尺寸,且达到了组装便利、结合稳固的效果。

Description

改良介面的电连接器总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良介面的电连接器总成,尤指一种改良插头与插座电连接器的对插/对接介面及各组件间的结构的改良介面的电连接器总成。
【背景技术】
目前,适用于数位相机等电子产品的传输介面的连接器,一般为单一功能、单排介面结构的电连接器,然而,在电子产品飞速发展的今天,此种单排介面的输入/输出电连接器远适应不了电子产品的短小化、多功能化的市场需求,即便市场上曾出现过以预塑成型(Insert mold)技术来缩减该类产品尺寸的情况,但预塑成型技术的工序和材质要求都相当精密,从而,增加了产品成本,也不利于小型企业生产。
藉由预塑成型技术虽然能实现该类单排介面电连接器缩减产品尺寸的目的,但在制成上必须增加其电性端子间的排列密度,如此会增强电子产品的杂电干扰,即影响电讯传输,在增强产品密度的同时,也需相应地缩小该连接器各组件的体积,如,细化端子而影响通讯效果和产品寿命,因此,为符合电子产品短小化、多功能化的市场需求,以改良产品结构来替代、或增强现有技术电连接器的应有功效,也显得尤为重要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良介面的电连接器总成,是将单排介面改良为双排或多排介面,可有效地缩减该类产品尺寸,且达到了组装便利、结合稳固的更佳效果,同时可以提升产品的质量。
基于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良介面的电连接器总成,包括插头电连接器与插座电连接器,该插头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电性端子、分线后塞和金属罩壳,其特征在于:
该绝缘本体包括前段的插接部与后段的结合部,该前段插接部的内腔周壁开设有数个端子槽,而后段的结合部的结合面形成有凹进面,在凹进面对称地开设有数个与前段插接部的端子槽连通的端子孔;
该电性端子包括上下对称的两种形态的直插端子与左右对称的两种形态的侧插端子,该直插端子是以板材一体成型,该直插端子具有一基本部,该基本部末端垂立地向后延伸有焊接部;该侧插端子亦具有一基本部,该基本部设有垂立或延伸的焊接部;
该分线后塞包括前部的分线座,该分线座的结合面设有数个通孔,该通孔的阵列形态至少是两个通孔的组合排列;
该金属罩壳是套装于绝缘本体的插接部,于该金属罩壳的框体两侧对称地弯折延伸有扣肋,该扣肋的一端设有扣孔。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种改良介面的电连接器总成,包括一插头电连接器与插座电连接器,该插头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电性端子和金属罩壳,其特征在于:
该绝缘本体包括前段插接部和后段,该前段插接部的内腔周壁开设有数个端子槽,而后段呈矩形体,后段的后表面设有凹陷部,在凹陷部的底平面开设有贯穿于前段插接部的数个端子孔,该端子孔呈列阵的形态上下排列,且与前段插接部的端子槽连通;
该电性端子,包括上下对应的两种形态的直插端子与左右对称的相同形态的侧插端子,该电性端子均为板材一体成型,该电性端子具有基本部,该基本部延伸有呈Z字形的焊接部,该数个不同形态的电性端子焊接点是处于同一水平位置。
该分线后塞可以分前部的分线座与后部的承接座两部分,该分线座的结合面设有数个通孔,为充分利用分线后塞有限的空间,通孔的阵列形态至少是两个通孔为一排,其排列形式是结合电性端子装置于绝缘本体后其悬出的焊接部的排列高度或间距进行定义,而非据绝缘本体的端子孔的直接贯穿而定,因此,装置于端子孔的电性端子则藉由其垂立部在结合面的通孔与端子孔之间形成错位结合,且将电性端子牢牢地夹持于并拢后的绝缘本体与分线后塞的两结合面之间,不可移位;该金属罩壳是一体成型的D字形框体结构,也是套装于绝缘本体的插接部的配合机构,在金属罩壳的框体两侧的尾部侧缘,对称地向外弯折后,再平行于两侧向后延伸出扣肋,此等扣肋设有扣孔,组装时,扣肋的前段部分抵持或卡持于绝缘本体的凹槽,而扣肋的后段部分,则经过套装有金属罩壳的绝缘本体与分线后塞的组装并拢过程,使扣肋的扣孔与分线后塞的斧形卡点进行卡扣结合,从而让整个插头连接器的各组件牢固地结合在一起,而不易松脱。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良介面的电连接器总成,包括插头电连接器与插座电连接器,该插座电连接器包括一胶芯、一端子组及一金属外壳,其特征在于:
该胶芯,包括主体部和向前延伸的承接部,该承接部呈板状的四周设有端子槽,并与后段主体部的端子孔贯穿;
该端子组,包括上下对应的平板端子组与侧板端子,平板端子组是尺寸不同的一种形态的平板端子所组成;
该金属外壳呈框体状,在框体顶面与两对应侧面的后端棱角位置冲压有坡面卡片,该坡面卡片是由正反弧形结合构成的斜面;于金属外壳的尾部设有平行于顶面的固持卡片,此固持卡片可向内折弯。
该插座电连接器包括一胶芯、一端子组及一金属外壳,其中:该胶芯分为主体部和向前延伸的承接部,在该主体部后表面的凹陷部板平面上,开设有数个与前端承接部端子槽连通并呈列阵形态排列的端子孔,为充分利用胶芯的有限空间,端子孔至少是以两个为一排的阵列形态排列;该承接部为板状结构,也是主体部的延伸机构,于该承接部的板状四周设有的端子槽,其板状四周是板状的上下板平面与左右侧面;板状的上下板平面至少为一对对应或对称的第一端子槽,且第一端子槽是经主体部前表面贯穿于后段的端子孔,而板状的左右侧面至少设有一对应的第二端子槽,该第二端子槽是经主体部前表面两侧与后段的端子孔贯穿;
该端子组可分为上下对应的平板端子组与侧板端子,该平板端子组也可是尺寸略有不同的一种形态的平板端子组成,其尺寸略有不同的平板端子,是指板体基本部的尾部侧缘向后延伸的窄于基本部宽度的弯折部的尺寸略有不同,即单个平板端子的弯折部的尺寸,可以是不等长的;该侧板端子从胶芯的端子孔插入,其侧板端子延伸的接触部则置放于承接部左右侧面的第二端子槽中稳固,而该端子的末端一侧缘垂立地向后延伸有焊接部,该焊接部是与装置后的平板端子焊接部或者侧板端子焊接部处于同一水平位置;
该金属外壳呈D形框体状,在框体顶面与两对应侧面的后端棱角位置冲压有坡面卡片,该坡面卡片为一斜面,是大于直角的钝角斜面,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该坡面卡片可以是由正反弧形结合构成的斜面,于金属外壳的尾部各棱角位置,设有平行于顶面的相向的固持卡片,此等固持卡片的自由端是可向内折弯而抵持胶芯不向后移位的结构。
为使熟悉该项技术者可确实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构造特征,以及其他实用新型目的与功效,兹举具体实施例,配合所附图式予以详细说明如后,但所选用的实施例仅供本案说明之用,本案尚可以其他方式实施。
【附图说明】
第1图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插头与插座连接器的组合立体图;
第2图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插头与插座连接器的另一组合立体图;
第3图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插头连接器的分解立体图;
第4图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插头连接器的另一视角分解图;
第5图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插头连接器的分解立体图;
第6图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插头连接器的另一视角立体图;
第7图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插座连接器的分解立体图;
第8A图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插座连接器的另一视角分解图。第8B图为第8A图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第1、2图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改良介面的电连接器总成的较佳实施例,此等电连接器总成,是为插头与插座电连接器A、B分别的各组件间的结构构造的配套组合。
如第3图所示,该插头电连接器A是由绝缘本体10、电性端子20、分线后塞30和金属罩壳40等构件所组成,其中,该绝缘本体10呈凸体状,其结构可分成前段的插接部11与后段的结合部12,该插接部11的插接面111的外围112是呈D字形状,而内腔113的周壁则对应地开设有容置电性端子20的端子槽114、115,在本实施例中,插接部11内腔113的上下壁面至少设一对对应的端子槽114,而插接部11内腔113的左右侧壁面也至少设有一对应的端子槽115;该结合部12的结构为一矩形体,该结合部12的顶面121与底面122分别设有不同形态的凹陷部1211和1221,而凹陷部1211则向后与结合面124之间形成有阶梯面卡止部1212,此等卡止部1212或者凹陷部1211,可与金属罩壳40、端子后塞30等相关结构配合而共同实现卡合定位的目的;该结合部12的对应两侧还分别设有凹槽123,此等凹槽123呈直角地对应延伸,且抵止于该结合部12前端面的插接部11的根部,而该凹槽123的另一端则可与分线后塞30的导槽连通;该结合部12的结合面124(请结合参见图3)呈阶梯状地形成有凹进面1241,在凹进面1241的板平面,对称地开设的数个端子孔125、126,在本实施例中,该端子孔125呈列阵的形态上下排列,并与前段插接部11的端子槽114连通,而端子孔126则在左右两侧以对称的方式排列,并与前段插接部11的端子槽115连通。
该电性端子20可分为上下对称的两种形态的直插端子21与左右对称的两种形态的侧插端子22,在其他实施形态中,电性端子20也可是上下不对称仅为一种形态的直插端子21和左右不对称仅为一种形态的侧插端子22组成,该直插端子21是为板材一体成型,其板体基本部211向前延伸有接触部212,接触部212穿过端子孔125容置于前段插接部11的端子槽114的中,在接触部212的顶端侧缘凸出有一触点2121,该触点2121是与对接插座连接器B作有效电性接触而为的设计;在该板体基本部211的一侧缘至少设有一凸刺2111,该等凸刺2111是该直插端子21插入端子孔125后与端子孔互为干涉稳固所作的设计,而在该板体基本部211的末端侧缘还垂立地向后延伸有焊接部213,在本实施例中,数个直插端子21的基本部211与焊接部213之间的垂立或延伸的长度,是据分线后塞30上的通孔的不同位置而对应地进行设定;
该侧插端子22也是板材一体成型,其板体基本部221向前延伸有接触部222,接触部222穿过端子孔126容置于前段插接部11的端子槽115的中,在接触部222的顶端侧缘凸出有一触点2221,该触点2221是与对接插座连接器B作有效电性接触而为的设计;在该板体基本部221的上下侧缘至少设有一凸刺2211,同时该基本部221的板平面还冲压有凸包2212,此等凸刺、凸包均是该侧插端子22插入端子孔126后与端子孔互为干涉稳固所作的设计,而在该板体基本部221的末端侧缘,如同直插端子21也垂立地向后延伸有焊接部223,纵观侧插端子22,其板体基本部至接触部的触点之间是向内略呈弓形状,弓形状是为增强对接弹性,有效提升对接电性效果所作的设计,在本实施例中,数个侧插端子22的基本部221与焊接部223之间的垂立或延伸的长度,同样是据分线后塞30上的通孔的不同位置而对应地进行设定;
该分线后塞30,可分为前部的分线座31与后部的承接座32两部分,该分线座31的结合面311设有数个通孔312,为充分利用分线后塞有限的空间,该等通孔312以阵列的形态至少有两个通孔形成一排地排列,该等通孔312的阵列形态是随电性端子20的垂立或延伸的长度变化而定,即是设定电性端子20装置于绝缘本体10后所悬而突出的焊接部213、223的排列高度或间距进行定义,而非据绝缘本体10的端子孔125、126的直接贯穿而定,此种藉由通孔312与端子孔125、126这两者不直接对位,而间开并错位地收容电性端子20于端子孔125、126和通孔312内的设计,是为均匀焊接部之间距而方便与线缆之间的套接,同时也是为了使装置于端子孔内的电性端子通过结合面的通孔与端子孔的错位方式,使电性端子20的垂立部牢牢地抵持于并拢后的绝缘本体10与分线后塞30的两结合面124、311之间,使装置于端子孔125、126与通孔312之间的电性端子不能作前后移位,在该结合面311的上下边缘直立地延伸有数个凸柱313,该等凸柱313是为与绝缘本体10的凹陷部配合,使的在组装过程中能够便于定位;在该分线后塞30的两对应侧面上,分别设有与绝缘本体10的凹槽123相连通的导槽314,在导槽314尾部凸出一斧形卡点315,此等导槽314、卡点315是为配合金属罩壳40套装绝缘本体10后,将整个插头连接器A的各组件牢牢地稳固于一体所作的配合结构;该承接座32呈凸字形对称阶梯面(如第4图所示),其对称的第一阶梯面321的板平面高度基于分线座31通孔312中相关通孔底壁平面的高度,而对称的第二阶梯面322的板平面高度则基于分线座31通孔312中另一相关通孔底壁平面的高度,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第二阶梯面321、322是阶梯状的板平面结构,还可据其它相关结构的要求将板平面结构设为置放端子焊接部213、223的凹槽结构,此等凸字形第一、第二阶梯面321、322的设计,是为便于该插头连接器A端子的焊接部与线缆连接加工时更能体现缩减工时的便捷作业;
该金属罩壳40是一体成型,其前部的D字形框体41的结构构造,是为套装绝缘本体10的插接部11所作的结构设计,待绝缘本体插接部11套装于该金属罩壳40后,该金属罩壳40后部其弯折延伸的扣板42的卡点421,则与绝缘本体凹陷部1211上的卡止部1212进行卡扣结合,同时使绝缘本体10与金属罩壳40套装后实现有效定位;在金属罩壳的框体41的对应两侧43的尾部侧缘,分别对称地向外弯折伸长,再平行于两侧43向后延伸出对应的扣肋44,在扣肋44的适当位置设有扣孔45,组装时,框体41的尾部侧缘向外弯折再向后平行延伸的扣肋44的相对的前段部分,则抵持或卡持于绝缘本体10的凹槽123的中,而扣肋44的后段部分,则是通过分线后塞30与套装在绝缘本体10上的金属罩壳40的组装并拢过程,再藉由扣肋44的扣孔45与分线后塞30的斧形卡点315之间的卡扣结合,来实现整个插头连接器A的各组件牢固地结合在一起,而不易松脱,在本实施例中,其具体的组装过程请结合参见第4图、第2图所示,在此不再作赘述。
本实用新型插头电连接器A,还可藉由另一方案实施:
如第5图所示,电连接器A’是由绝缘本体10’、电性端子20’和金属罩壳30’等构件所组成,其中,该绝缘本体10’前段的插接部11’相同于前一实施例的插接部11的结构构造,恕不重复赘述,而后一段的结合部12’则呈矩形体,该结合部12’的顶面121’设有凹陷部1211’,在凹陷部1211’与结合部12’后表面13’相交的棱角位置,形成了与后表面13’的凹陷部131’相同深度的缺口1212’,在该后表面13’临边的两侧位置,对称地设有贯穿于前表面裂槽14’的隙缝132’,此等裂槽14’、隙缝132’是为绝缘本体10’套装于金属罩壳30’时,再藉此与金属罩壳30’的相关结构干涉固定所作的设计,在该后表面13’的凹陷部131’的底平面,开设有贯穿于前段插接部11’的数个端子孔133’、134’,此等端子孔133’呈列阵的形态上下排列,而端子孔134’则在左右两侧以对称的方式排列;
该电性端子20’也分为上下相对应的两种形态的直插端子21’与左右对称的相同形态的侧插端子22’,在其他实施形态中,电性端子20’也可是上下不对应的相同形态的直插端子21’或者左右对称的两种形态的侧插端子22’,下面就本实施例所涉及的单个电性端子为例,予以说明:
该对应的两种直插端子21’是分为上直插端子211’与下直插端子212’等形态,此等直插端子的基本部至接触部,均与插头电连接器A中的直插端子21的基本部211和接触部212的结构构造相同,恕不重复赘述,而该上直插端子211’的基本部尾端延伸出呈Z字形的焊接部2111’,与下直插端子212’的基本部尾端向一侧垂直再延伸出呈Z字形的焊接部2121’的焊接点是处于同一水平线上,如此是藉由各Z字形的焊接部的长短变化而形成了上直插端子211’与下直插端子212’的前段接触部和基本部211的对应形态;该侧插端子22’也与插头电连接器A中侧插端子22’前段的基本部221和接触部222的结构构造相同,其后段延伸出呈Z字形的焊接部221’的焊接点也与直插端子21’的焊接点处于同一水平线上;
该金属罩壳30’其前端插接部是套装绝缘本体前端插接部11’的配套结构,而后端弯折延伸的扣板31’设有卡点311’,则与绝缘本体的缺口1212’的棱角进行卡扣结合,同时使绝缘本体10’与金属罩壳30’套装后实现有效定位;在金属罩壳30’的对应两侧随框体尾部对称地向外弯折,再平行于两侧向后延伸出对应的插板32’,在该插板32’的下部侧缘,凸出有固定脚321’,此等固定脚321’是为与相应的配合机构(如PCB板)进行定位或固定所作的设计,而在插板32’的后侧缘则凸出有一可弯曲的扣板322’,此等扣板322’是随插板32’插置于绝缘本体10’的前表面裂槽14’后,再穿过并(部分)凸出于隙缝132’的外,其凸出(部分)的扣板322’在绝缘本体10’后表面13’的两侧以裸露的形态呈现,组装时,该裸露于绝缘本体后表面的扣板322’可藉由治具进行折弯作业,由此实现金属罩壳30’与绝缘本体10’等组件间的卡扣稳定功效。
请参照第7图所示,该插座电连接器B包括一胶芯50、一端子组60及一金属外壳70,其中:该胶芯50基本上为一凸字形架构,可分为主体部51和向前延伸的承接部52两部分;该主体部51为一矩形体,该主体部51的后表面511(请结合参见第8图)设有凹陷部,在凹陷部的板平面,对称地开设有数个端子孔5111、5112,此等端子孔5111呈列阵的形态上下排列,并与前端承接部52的端子槽521连通,而端子孔5112则在左右两侧以对称的方式排列,并与前端承接部52的端子槽522连通,在主体部51的后表面511与顶面512相交的棱角处凹进有开口5121、而主体部51的两侧面则对称地凸出有卡肋5131,以及主体部51基部向前凸出的一多边形结构所形成的数个坡面513等结构,此等开口5121、卡肋5131和坡面513均是为金属外壳70套装后藉此与相应结构卡合稳固的配合机构;该承接部52为板状的对称结构,也是主体部51的延伸机构,在承接部52板状四周的上下板平面,对应地设有数个第一端子槽521,该第一端子槽521是经主体部51前表面贯穿于端子孔5111,而承接部52板状四周的左右侧面则对应地设有第二端子槽522,该第二端子槽522是经侧面与端子孔5112贯穿;
请参见第7、8A、8B图所示,该端子组60可分为上下对应的平板端子组61与侧板端子62,在其他实施形态中,平板端子组61也可是尺寸略有不同的一种形态的平板端子组成,下面就以单个平板端子61与单个侧板端子62为例,予以说明:
该平板端子61是为板材一体成型,其板体基本部611向前延伸有接触部612,该接触部612从胶芯50的端子孔5111插入并置放于承接部52的端子槽521的中;在该板体基本部611的对应侧缘至少设有一凸刺615,该等凸刺615是该平板端子61插入端子孔5111后与其互为干涉稳固所作的设计,而在该板体基本部611的尾部侧缘向后延伸有窄于基本部宽度的弯折部613,其弯折部613的末端设有焊接部614,在本实施例中,平板端子组61的单个端子弯折部613的长度,可以是不等长的;
该侧板端子62也是为板材一体成型,其板体基本部621向前延伸有接触部622,接触部622是从胶芯50的端子孔5112插入置放于承接部52对应侧壁的端子槽522的中,在该板体基本部621的一侧缘至少设有一凸刺623,同时该基本部621的板平面还冲压有凸包624,此等凸刺623、凸包624均是该侧板端子62插入端子孔5112后与其互为干涉稳固所作的设计,而在该板体基本部221的末端一侧缘,垂立地向后延伸有焊接部625;
纵观装置后的平板端子焊接部614或者侧板端子焊接部625,其排列均在同一水平位置;
该金属外壳70呈D形框体状,在框体顶面71与两对应侧面72后端的棱角位置,向内冲压有坡面卡片73;在本实施例中,该坡面卡片73为一斜面,是大于直角的钝角斜面;在其他实施形态中,该坡面卡片73可以是由正反弧形结合构成的斜面;于金属外壳70的尾部各棱角位置,设有平行于顶面的相向的固持卡片74,此等固持卡片74的自由端均可藉由治具的作用向内折弯,以此可抵持胶芯50的对应部。
本实用新型的组立方式是:先将端子组60的平板端子61或侧板端子62嵌入相应的端子孔5111或5112的中稳固,再进行插座连接器B的整体组装,即,将胶芯50从金属外壳70的尾部装入,此间,该胶芯的多边形结构所形成的数个坡面513则被金属外壳的坡面卡片73与框体坡面75共同夹持,使的装置于金属壳体内的胶芯不可作左右或上下襬动,同时该连接于多边形结构的矩形基本部则被抵止在金属外壳的坡面卡片73与框体坡面75的后,使的装置于金属壳体内的胶芯无法再向前移位;的后再藉由治具的作用,将固持卡片74向内折弯,使得装入于金属外壳70的胶芯组件不能作向后移位,如此即完成了该电连接器的组装。

Claims (19)

1.一种改良介面的电连接器总成,包括插头电连接器与插座电连接器,该插头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电性端子、分线后塞和金属罩壳,其特征在于:
该绝缘本体包括前段的插接部与后段的结合部,该前段插接部的内腔周壁开设有数个端子槽,而后段的结合部的结合面形成有凹进面,在凹进面对称地开设有数个与前段插接部的端子槽连通的端子孔;
该电性端子包括上下对称的两种形态的直插端子与左右对称的两种形态的侧插端子,该直插端子是以板材一体成型,该直插端子具有一基本部,该基本部末端垂立地向后延伸有焊接部;该侧插端子亦具有一基本部,该基本部设有垂立或延伸的焊接部;
该分线后塞包括前部的分线座,该分线座的结合面设有数个通孔,该通孔的阵列形态至少是两个通孔的组合排列;
该金属罩壳是套装于绝缘本体的插接部,于该金属罩壳的框体两侧对称地弯折延伸有扣肋,该扣肋的一端设有扣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介面的电连接器总成,其特征在于:该插头电连接器的绝缘本体呈凸体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介面的电连接器总成,其特征在于:该插头电连接器的插接部内腔的上下壁面至少设有一对对应的端子槽,而插接部内腔的左右侧壁面也至少设有一对应的端子槽。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介面的电连接器总成,其特征在于:该插头电连接器的绝缘本体的结合部为一矩形体,其顶面与底面设有不同形态的凹陷部,并与结合面之间形成有卡止部,在结合部的两侧分别延伸有与分线后塞的导槽连通的凹槽。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介面的电连接器总成,其特征在于:该插头电连接器的绝缘本体开设数个端子孔,其中部分端子孔呈列阵的形态上下排列,部分端子孔在左右两侧并以对称的方式排列,并与前段插接部的端子槽连通。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介面的电连接器总成,其特征在于:该插头电连接器的电性端子也可是不对称的直插端子和不对称的侧插端子组成。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介面的电连接器总成,其特征在于:该电性端子的垂立延伸的焊接部的长度,是结合分线后塞的通孔的不同位置而对应地进行设定。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介面的电连接器总成,其特征在于:该分线后塞的通孔的组合排列是结合电性端子焊接部之间悬出的排列高度或间距进行定义。
9.一种改良介面的电连接器总成,包括一插头电连接器与插座电连接器,该插头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电性端子和金属罩壳,其特征在于:
该绝缘本体包括前段插接部和后段,该前段插接部的内腔周壁开设有数个端子槽,而后段呈矩形体,后段的后表面设有凹陷部,在凹陷部的底平面开设有贯穿于前段插接部的数个端子孔,该端子孔呈列阵的形态上下排列,且与前段插接部的端子槽连通;
该电性端子,包括上下对应的两种形态的直插端子与左右对称的相同形态的侧插端子,该电性端子均为板材一体成型,该电性端子具有基本部,该基本部延伸有呈Z字形的焊接部,该数个不同形态的电性端子焊接点是处于同一水平位置。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改良介面的电连接器总成,其特征在于:该插接部内腔的上下壁面至少设一对对应的端子槽,而插接部内腔的左右侧壁面也至少设有一对应的端子槽。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改良介面的电连接器总成,其特征在于:该绝缘本体的端子孔呈列阵的形态对称排列,且与前段插接部的端子槽连通。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改良介面的电连接器总成,其特征在于:该直插端子基本部尾端延伸出呈Z字形的焊接部的结构组合,是藉由该直插端子各Z字形的焊接部的长短变化而形成上直插端子与下直插端子的前段接触部和基本部的对应形态。
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改良介面的电连接器总成,其特征在于:该侧插端子基本部尾端延伸出的焊接部的结构组合,是藉由该侧插端子焊接部的长短变化而形成左右侧插端子的对应形态。
14.一种改良介面的电连接器总成,包括插头电连接器与插座电连接器,该插座电连接器包括一胶芯、一端子组及一金属外壳,其特征在于:
该胶芯,包括主体部和向前延伸的承接部,该承接部呈板状的四周设有端子槽,并与后段主体部的端子孔贯穿;
该端子组,包括上下对应的平板端子组与侧板端子,平板端子组是尺寸不同的一种形态的平板端子所组成;
该金属外壳呈框体状,在框体顶面与两对应侧面的后端棱角位置冲压有坡面卡片,该坡面卡片是由正反弧形结合构成的斜面;于金属外壳的尾部设有平行于顶面的固持卡片,此固持卡片可向内折弯。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改良介面的电连接器总成,其特征在于:该胶芯的主体部后表面的凹陷部,开设有数个与前端承接部端子槽连通的端子孔,该端子孔至少是以两个为一排的阵列形态排列。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改良介面的电连接器总成,其特征在于:该承接部的板状四周设有的端子槽,其板状四周是板状的上下板平面与左右侧面。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改良介面的电连接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板状的上下板平面至少为一对对应的第一端子槽,而板状的左右侧面至少设有一对应的第二端子槽。
18.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改良介面的电连接器总成,其特征在于:该平板端子的尺寸略有不同,是平板端子板体基本部的尾部侧缘向后延伸的窄于基本部宽度的弯折部的尺寸略有不同。
19.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改良介面的电连接器总成,其特征在于:该侧板端子的末端一侧缘垂立地向后延伸有焊接部,该焊接部是与装置后的平板端子焊接部处于同一水平位置。
CNU2005201128070U 2005-07-14 2005-07-14 改良介面的电连接器总成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838071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5201128070U CN2838071Y (zh) 2005-07-14 2005-07-14 改良介面的电连接器总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5201128070U CN2838071Y (zh) 2005-07-14 2005-07-14 改良介面的电连接器总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838071Y true CN2838071Y (zh) 2006-11-15

Family

ID=373925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520112807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838071Y (zh) 2005-07-14 2005-07-14 改良介面的电连接器总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838071Y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09412B (zh) * 2007-10-09 2012-08-29 泰科电子公司 具有增强的插头接口的电连接器组件
CN106785647A (zh) * 2016-12-20 2017-05-31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具有无孔结构的终端设备及连接器
CN106877034A (zh) * 2017-02-16 2017-06-20 深圳市长盈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Usb插头及其连接器组件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09412B (zh) * 2007-10-09 2012-08-29 泰科电子公司 具有增强的插头接口的电连接器组件
CN106785647A (zh) * 2016-12-20 2017-05-31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具有无孔结构的终端设备及连接器
CN106877034A (zh) * 2017-02-16 2017-06-20 深圳市长盈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Usb插头及其连接器组件
CN106877034B (zh) * 2017-02-16 2019-06-04 深圳市长盈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Usb插头及其连接器组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92463C (zh) 印刷布线板用接插件
US7833069B2 (en) Battery connector with spacing structure limiting displacement of pressed contacts of battery connector
US20200403336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u-shaped contact part with two contacting portions inclined relative to each other for drawing in a complementary connector during mating
US8087942B2 (en) Board-to-board connector assembly
CN104810645A (zh) 电连接器
US8517745B1 (en) Card connector
CN2838071Y (zh) 改良介面的电连接器总成
US20040248450A1 (en) Plug-type connector and electric connector comprising the same
CN2770132Y (zh) 电池连接器
US8052469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a metallic shell with a mating opening divided into two different interfaces
CN205081255U (zh) 卡缘连接器
CN202308487U (zh) 直立式连接器及其组合
CN201383569Y (zh) 电连接器
CN2922165Y (zh) 连接器及其端子
US7575445B2 (en) Contact protector
CN202308498U (zh) 电池连接器组合
CN201018061Y (zh) 软性排线连接器
CN201015141Y (zh) 电连接装置
CN1233004C (zh) 开关
CN202058904U (zh) 直立式连接器及其组合
CN216818700U (zh) 一种稳固型端子连接器
CN202395182U (zh) 电连接器
US20060134960A1 (en) Card edge connector
CN203192965U (zh) 通用串行总线连接器
CN214176279U (zh) 一种Type-C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1115

Termination date: 2011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