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820620Y - 后视镜电动折叠机构 - Google Patents
后视镜电动折叠机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820620Y CN2820620Y CN 200520112350 CN200520112350U CN2820620Y CN 2820620 Y CN2820620 Y CN 2820620Y CN 200520112350 CN200520112350 CN 200520112350 CN 200520112350 U CN200520112350 U CN 200520112350U CN 2820620 Y CN2820620 Y CN 2820620Y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urn
- fixed
- driving section
- turn cover
- cov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ar-View Mirror Devices That Are Mounted On The Exterior Of The Vehicl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后视镜电动折叠结构,其主要包括:底座、传动马达、旋动套、外筒、横向传动轴、纵向传动轴、内齿环及旋动座等部件,当传动轴旋动时,将依序带动横向传动轴、纵向传动轴、旋动套、旋动座旋动,由于旋动座固定于汽车后视镜支架上,从而可令后视镜体向上折叠一适当角度而收合。该结构具有不必重置就可复位的优点,因此在窄巷会车或其它下车不便的情况下,这种后视镜电动折叠结构将能够产生相当大的好处。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后视镜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电动向内和向上折叠,而且不必重置就可复位的汽车后视镜。
背景技术
汽车是现代人代步的重要工具,汽车的后视镜提供驾驶汽车两侧后方的视况,对于车辆转向起到了良好的辅助效果。现有的汽车后视镜为了提供后方的视觉效果,其必需凸伸于汽车的两侧,对于空间较窄或其它种种情况,必需将后视镜折合。以第M240379号的“车辆后视镜结构改良”专利为例(2004年08月11日专利公报参照),其包含一直接锁固在车体适当位置的基座板、一固设在基座板上的连结座及一枢设在连结座上的后视镜,其中该基座板为可以配合不同车种、规格而成型于不同形状的板体,在基座板朝向车体外侧的一面凸设形成一内凹套接座,在连结座座体朝向基座板的一侧凸设一可以嵌置于套接座并加以固接的嵌接凸块,在连结座背向基座板一侧的底缘朝外延伸一片横向承接臂,所述的承接臂可设置有后视镜,后视镜壳体朝连结座一端延伸一内空凸臂,凸臂可枢设于连结座的承接臂上,令该后视镜可作位置调整及定位,根据以上设置,连结座的嵌接凸块先行嵌置固设在基座板的套接座中,然后再将后视镜的凸臂设置在连结座的承接臂上,这样可令后视镜进行转动,以致形成外张或收合状态。此外,也可依据不同车种预先成型不同规格及形状的基座板以搭配不同车体使用,这种结构具有节省后视镜的制造成本与后视镜可以转动折收的优点。如第M248660号“汽车后视镜组成”专利(2004年11月01日专利公报参照)公开的内容,其包括以后视镜壳体、定位在两旁车壁的基座,其特征是在后视镜壳体朝向车壁基座一端延伸出上下连接段其两侧对应为凹设以搭靠层面,该上下搭靠层面在成型时为事先埋设以齿纹朝外的齿盘,继紧邻齿盘为贯穿以螺栓孔,另对锁固在两旁车壁的基座依照壳体两连接段所间距成形的搭靠层面为突伸出上下抵掣段,该两抵掣段对应壳体所埋设成形的齿盘方位是在事先埋设以齿纹朝外的齿盘;两构件进行组装时,将基座上、下抵掣段其间齿盘对应着镜壳两搭靠层面的齿盘,然后,套合有弹性组件的螺栓依序穿镜壳其间螺栓孔、齿盘中心孔,并与基座所具齿盘的螺纹孔加以方位界限,这种结构作为组成的后视镜在朝内折收或朝外伸张,能在便捷操作下完成平稳的架设方位。另外,再如第M251761号“车辆后视镜结构”专利(2004年12月01日专利公报参照)公开的内容,其具有一固定座,底端侧向延伸有一下连接臂,顶端同向延伸有一上连接臂,该上连接臂的端面为弧凹面,一枢接组,是定位在下连接臂上,及一镜壳,底端对应下连接臂处具一容纳区间,以供下连接臂及枢接组嵌入,镜壳的容纳区间内壁面与固定座是以枢接组相枢接,顶端对应上连接臂突伸有一衔靠臂,该衔靠臂的端面为弧凸面,以与上连接臂的弧凹面相衔靠,所述后视镜除可调整角度及收折外,固定座与镜壳间复具上、下位点皆相连结支撑。以上现有技术的汽车后视镜大部份为手动折合,且其折合角度是直接向内折合;另外也有以电动方式折合的汽车后视镜,当后视镜遭外力撞击而离开原传动位置时,必需以人力将后视镜扳回原起始位置,方能再以电动方式折合,此在窄巷会车或其它下车不便的情况下,将对驾驶造成相当大的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后视镜电动折叠结构,其可电动向内和向上折叠,具有不必重置就可复位的优点。
本后视镜电动折叠结构主要包括:底座、传动马达、旋动套、外筒、横向传动轴、纵向传动轴、内齿环及旋动座等,该传动马达的传动轴与横向传动轴的第一传动部啮合,横向传动轴的第二传动部与纵向传动轴的第一传动部啮合,该纵向传动轴的第二传动部与固设于旋动套部的内齿环齿部啮合,内齿环与旋动套固定,旋动套的另外一端与旋动座固定,当传动轴旋动时,将依序带动横向传动轴、纵向传动轴、旋动套、旋动座旋动,由于旋动座固定于汽车后视镜支架上,故当传动马达动作时,即可令后视镜体向上折叠一适当角度而收合,且由于在该制动环端缘上具有一对缓步凸起的凸缘,这样,当后视镜遭外力撞击而离开原传动位置时,可直接旋动马达,再通过缓步凸起的凸缘就可恢复电动方式收折或打开后视镜。
本实用新型的后视镜电动折叠结构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缺点,具有不必重置就可复位的优点,其这对于在窄巷会车或其它下车不便的情况下,能够产生相当大的好处。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后视镜电动折叠结构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后视镜电动折叠结构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后视镜电动折叠结构的组合剖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后视镜电动折叠结构的旋动套的俯视图和剖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后视镜电动折叠结构的固定环剖面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后视镜电动折叠结构的内齿环剖面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后视镜电动折叠结构的制动环剖面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后视镜电动折叠结构的旋动座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后视镜电动折叠的分解结构,由图可知,其包括底座1,该底座1具有用为设置传动齿轮的承窝10,以分别设置横向传动轴11与纵向传动轴12,另外,还具有定位部13以设置传动马达2,周缘具有固定孔14以固定外筒4,所述传动马达2的底缘配合底座定位部13位置处设有定位件20以与底座1结合定位,其传动轴21并与横向传动轴11的第一传动部110啮合,横向传动轴11的第二传动部111则与纵向传动轴12的第一传动部120啮合,从而令纵向传动轴12的第二传动部121旋动。还具有一旋动套3,该旋动套3包括有一中空部30以容置传动马达2等构件,中空部30具有嵌沟301,底缘具有扣部302(参见图3),中空部30内置有弹性组件31、固定环32、内齿环33及扣件34,前述固定环32内缘具通孔320(参见图4),外缘具有卡部321,上缘具固定部322,该卡部321用为卡入旋动套嵌沟301而设置,固定部322则用为固定内齿环33;该内齿环33内缘具齿部330(参见图5),下缘具固定部331,以与固定环固定部322固定;该扣件34是扣入旋动套扣部302中,藉以固定弹性组件31、固定环32及内齿环33于旋动套中空部30中;该旋动套3另外一侧外缘具定位部303,以套设弹性组件35及制动环36,该制动环36内缘配合旋动套定位部303位置设有定位部360(参见图6),其端缘上具有一对缓步凸起的凸缘361,前述旋动套3端缘上具有卡部304及固定孔305以固设旋动座5(参见图7)。还具有外筒4,该外筒4内具中空部40,其下端配合底座固定孔14位置设有固定孔41,藉以螺丝等构件固定底座1与外筒(4)。所述的旋动座5的内缘具有卡部50,端面上具有固定孔51,该卡部是卡于旋动套3的卡部304中(参见图7),并可通过螺丝锁固旋动座固定孔51与旋动套固定孔305,而使旋动座5与旋动套3结合成一体,该旋动套5令端延设一固定片52,固定片52上并具有固定孔53。
本实用新型的后视镜电动折叠的组合结构如图2所示,传动马达2设置于旋动套3内的中空部30中,旋动套3又设置于外筒4的中空部40内,传动马达2的定位件20是定位于底座1中,而底座1又与外筒4螺合,旋动套3的一端露出于外筒4,其上端面上的固定孔305与旋动座5螺固(参见图7),该传动马达的传动轴21并与横向传动轴11的第一传动部110啮合,横向传动轴11的第二传动部111则与纵向传动轴12的第一传动部120啮合,令纵向传动轴12的第二传动部121旋动,该纵向传动轴12的第二传动部121与固设于旋动套3内部的内齿环33的齿部330啮合,当传动轴21旋动时,将依序带动横向传动轴11、纵向传动轴12及内齿环33,由于所述的内齿环33是与旋动套3固定的,故进而将带动旋动套3旋动,又由于旋动套3的另外一端是与旋动座5固定的,故最终可令旋动座5旋动,又由于该旋动座5是由固定片52上的固定孔53固定于汽车后视镜支架之上(本实用新型是固定于后视镜体内部),故当传动马达2发生动作时,可令后视镜体向上折叠一适当角度而收合,且由于该制动环36的端缘上具有一对缓步凸起的凸缘361,这样,当后视镜遭外力撞击而离开原传动位置时,不必采用如现有做法的依靠人力将后视镜扳回原起始位置,才能再以电动方式折合的方式,可直接再动作旋动马达2,由该缓步凸起的凸缘361即可恢复电动方式收折或打开后视镜,这在窄巷会车或其它下车不便的情况下,将产生相当大的好处。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型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2)
1.一种后视镜电动折叠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该底座具有用为设置传动齿轮的承窝,以分别设置横向传动轴与纵向传动轴,还具有定位部以设置传动马达,周缘具有固定孔以固定外筒;
传动马达,在其底缘配合底座定位部位置处设有定位件以与底座结合定位,传动马达的传动轴与横向传动轴的第一传动部啮合,横向传动轴的第二传动部则与纵向传动轴的第一传动部啮合,从而令纵向传动轴的第二传动部旋动;
旋动套,其包括有一中空部以容置传动马达等构件,中空部具有嵌沟,底缘具有扣部,中空部内置有弹性组件、固定环、内齿环及扣件,所述固定环的内缘具通孔,外缘具有卡部,上缘具有固定部,该卡部是为了卡入旋动套嵌沟而设置的,固定部采用固定内齿环,所述内齿环的内缘具有齿部,下缘具有固定部,以与固定环的固定部相互固定,所述扣件是扣入旋动套的扣部中,以使弹性组件、固定环及内齿环固定于旋动套中空部中,所述的旋动套的另外一侧的外缘具定位部,以套设弹性组件及制动环,在该制动环的内缘配合旋动套定位部位置设有定位部,其端缘上具有一对缓步凸起的凸缘,在所述的旋动套的端缘上具有卡部及固定孔以固设旋动座;
外筒,其具有中空部,在所述的中空部的下端配合底座的固定孔位置设有固定孔,藉以螺丝等构件固定底座与外筒;
旋动座,其内缘具有卡部,端面上具有固定孔,该卡部是卡于旋动套的卡部中,并可通过螺丝锁固旋动座的固定孔与旋动套的固定孔,从而使旋动座与旋动套结合成一体,该旋动套的另外一端延设一固定片,该固定片上具有固定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视镜电动折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动马达是设于旋动套内的中空部中,旋动套又设于外筒的中空部中,传动马达的定位件是定位于底座中,而底座又与外筒螺合,所述的旋动套的一端露出于外筒,其上端面上的固定孔与旋动座螺固,所述的传动马达的传动轴与横向传动轴的第一传动部啮合,横向传动轴的第二传动部则与纵向传动轴的第一传动部啮合,这样令纵向传动轴的第二传动部旋动,该纵向传动轴的第二传动部与固设于旋动套内部的内齿环的齿部啮合,内齿环是与旋动套固定的,旋动套的另外一端是与旋动座固定的,所述的旋动座是由固定片上的固定孔固定于汽车后视镜支架之上,所述的制动环的端缘上具有一对缓步凸起的凸缘。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0520112350 CN2820620Y (zh) | 2005-07-08 | 2005-07-08 | 后视镜电动折叠机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0520112350 CN2820620Y (zh) | 2005-07-08 | 2005-07-08 | 后视镜电动折叠机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820620Y true CN2820620Y (zh) | 2006-09-27 |
Family
ID=370171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0520112350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820620Y (zh) | 2005-07-08 | 2005-07-08 | 后视镜电动折叠机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820620Y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442253A (zh) * | 2010-10-11 | 2012-05-09 | Smr专利责任有限公司 | 混合式外后视镜组件 |
CN102442254A (zh) * | 2010-10-08 | 2012-05-09 | Smr专利责任有限公司 | 电动折叠机构 |
-
2005
- 2005-07-08 CN CN 200520112350 patent/CN2820620Y/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442254A (zh) * | 2010-10-08 | 2012-05-09 | Smr专利责任有限公司 | 电动折叠机构 |
CN102442254B (zh) * | 2010-10-08 | 2014-09-17 | Smr专利责任有限公司 | 电动折叠机构 |
CN102442253A (zh) * | 2010-10-11 | 2012-05-09 | Smr专利责任有限公司 | 混合式外后视镜组件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0286969B2 (en) | Extensible frontal roof for a motorcycle | |
CN2820620Y (zh) | 后视镜电动折叠机构 | |
CN110077334B (zh) | 一种带倒车影像的可翻转车标 | |
CN201784488U (zh) | 一种儿童座椅挂钩的装饰罩 | |
CN2483289Y (zh) | 折叠方向盘 | |
CN206616484U (zh) | 一种高稳定便携式警示牌 | |
CN205348053U (zh) | 一种多功能防护栏 | |
CN205819073U (zh) | 一种消除盲区带显示屏的后视镜系统 | |
FR2827225B1 (fr) | Dispositif formant pare-soleil a double filtre polarisant d'un vehicule automobile | |
CN201155225Y (zh) | 易拆卸车载式半自动汽车遮阳装置 | |
CN2818232Y (zh) | 汽车后视镜 | |
CN101920649B (zh) | 机动车后视镜防雨帽 | |
CN101081633B (zh) | 摩托车的脚踏板装置 | |
JP2003512232A (ja) | トレーラ牽引のための交換可能な覆い型ミラー | |
CN2702883Y (zh) | 同基双体车内多视镜 | |
CN2263031Y (zh) | 汽车防盗后视镜 | |
FR2815305B1 (fr) | Tablette integree dans la planche de bord d'un vehicule automobile | |
CN2365362Y (zh) | 一体化油箱锁 | |
CN221737589U (zh) | 一种大镜面化妆镜汽车遮阳板 | |
CN220500586U (zh) | 一种车载警告设备 | |
CN2520267Y (zh) | 车尾照地镜 | |
CN205737241U (zh) | 一种防炫目的后视镜 | |
CN2539501Y (zh) | 一种残疾人用三轮车 | |
CN201587367U (zh) | 可调汽车隐藏式全视镜 | |
CN109572560B (zh) | 一种后视镜电动折叠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9 |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