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791911Y - 薄型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薄型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791911Y
CN2791911Y CNU2004201202708U CN200420120270U CN2791911Y CN 2791911 Y CN2791911 Y CN 2791911Y CN U2004201202708 U CNU2004201202708 U CN U2004201202708U CN 200420120270 U CN200420120270 U CN 200420120270U CN 2791911 Y CN2791911 Y CN 2791911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plate
parts
terminal base
location
location divi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42012027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萧文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UAND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UAND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UANDE CO Ltd filed Critical XUANDE CO Ltd
Priority to CNU20042012027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791911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791911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791911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一种薄型连接器,该连接器至少包括一绝缘座体、一盖板及二金属支臂。其中,绝缘座体包括端子座、数个端子及定位部。数个端子穿设于端子座中;定位部分别设置于绝缘座体的二侧。此外,盖板设置于端子座的一侧镂空上表面,且包括枢接轴及扣持部。另外,二金属支臂分别固设于上述的定位部中,且具有呈ㄇ形弯折的基部。其中,此基部包括套接部及扣合部。扣合部分别设置在各金属支臂远离端子座的一侧;套接部分别设置在各金属支臂上且远离扣合部的一侧。其中,套接部是用来套设前述的定位部,并使盖板枢设于套接部与定位部之间,使得盖板覆盖于端子座时,可受扣合部以弹性方式形成扣持定位。

Description

薄型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薄型连接器,尤指一种具金属支臂结构的连接器,以达到对盖板的卡制定位。
背景技术
现今电脑及电子科技快速发展,而掌上型电脑、记事本或笔记本电脑等各种电子产品,皆已普遍存在于社会上的各个角落,且时下的各种电子产品、移动电话及个人数位助理都趋向于小、轻、薄,为能使各种电子产品、移动电话及个人数位助理缩小体积,故内部电路板的元件构造则需要小而精密,且结构强度加强,特别是薄型连接器(如FPC连接器),业已发展至0.3PITCH,如此小的尺寸容易使连接器的盖体与座体的结构变的薄而脆弱,当装置于电路板上时,往往在拆卸时容易被撞击或破坏薄型连接器及电路板上其他电子装置,而早期的薄型连接器,请参阅图11、图12、图13和图14,所示为现有连接器于组合前的立体外观图、连接器于组合后的立体外观图、连接器于组合前的侧视剖面图、连接器于组合后的侧视剖面图,其为将端子座A的凹槽A2内的舌片B拉出。
再将软性电路板D推入端子座A的凹槽A2中与各端子C碰触,然后把舌片B推入,而使舌片B二侧悬臂B1卡合于端子座A的槽道A1中,其软性电路板D便会被夹紧于端子C与舌片B间即完成结合,当欲将软性电路板D拔出时,仅需将舌片B拉出即可脱离,但此种设计具有许多缺点:
1、因此种连接器的体积较大,其所需的设置空间亦随之增加,进而衍生出无法适用于空间较小的电子产品上使用。
2、该连接器必须设置供舌片推入的槽道及抵撑端子的绝缘板体,而使连接器整体的厚度增加。
3、软性电路板欲插入连接器时,必须利用侧向推移即可完成,如电路板上零件较多时,易使推移动作所需的空间不易安排。
台湾专利公告编号四五六五九六号,请参阅图15所示,为另一种现有连接器的立体外观图,为于盖板E的二悬臂E1上凸设有二轴柱E11,并枢接于连接器F的外壳F2二侧相对的长形轴孔F3中,且使悬臂E1于旋动时可沿轴孔F3内侧的长形容置槽F4向下移动,故当软性电路板G于置入连接器F座体F1的凹槽F11内,便可将盖板E以连接器F与所包覆的外壳F2间所形成的容置槽F4中吃入,续将盖板E的二抵持片E2朝凹槽F11二侧固定槽F12推入,即使抵持片E2定位于固定槽F12中,但申请人在运用该专利案时,认为其仍有进一步改善的空间,如:
一、该连接器F上的盖板E为利用轴柱E11于长形轴孔F3中滑移,移动位置若不正确,盖板E即无法覆盖于连接器F上,盖板E的抵持片E2亦不能卡持于连接器F的固定槽F12,造成盖板E在连接器F上成为不稳定状态。
二、而盖板E要覆盖于连接器F时,必须使抵持片E2由连接器F外侧推入连接器F中,若盖板E未推移至正确位置而使抵持片E2下压于连接器F上,即造成抵持片E2歪斜变形。
上述现有连接器,在结构设计上所存在的缺失与缺点,而于使用时产生麻烦与不便,实有待改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薄型连接器,以使盖板可于二侧金属支臂间形成活动掀翻或覆盖状态,并于盖板覆盖于端子座时,可受二金属支臂的扣合部以弹性方式形成扣持定位。
本实用新型的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薄型连接器,其盖板覆盖于端子座时,可受二金属支臂的扣合部以弹性方式形成扣持定位。
基于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薄型连接器,其包括绝缘座体、盖板及数个金属支臂。该绝缘座体的端子座中穿设有数个端子,并于端子座二侧具有可套设金属支臂的定位部。此外,于端子座的一侧缕空上表面设置有一盖板,且此盖板包括一枢接轴及一扣持部。另外,二金属支臂分别固设于前述绝缘座体的各定位部,且具有呈ㄇ型弯折的基部,其中各基部包括扣合部及套接部。其中,扣合部设置在金属支臂远离端子座的一侧;套接部设置在金属支臂上且远离扣合部的一侧,且套接部是用来套设前述的定位部,并使盖板枢设于套接部与定位部之间,使得盖板覆盖于端子座时,可受扣合部以弹性方式形成扣持定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上述的扣合部有呈悬空状的一推移部及一活动部,且该推移部位于该活动部内侧,以使该扣合部可利用弹性方式扣持定位该盖板。其中,前述的活动部上朝内弯折有一扣合件,以扣持该盖板。此外,套接部包括卡合槽、上盖板、卡持件以及凸扣件。而凸扣件与定位部形成干涉配合,将金属支壁插置于定位部中,再利用扣合件扣持盖板,使得盖板呈活动掀翻或覆盖状态,并于盖板覆盖于端子座时,可受二金属支臂的扣合部以弹性方式形成扣持定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盖板掀翻时的立体外观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前视剖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剖面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实施例立体外观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盖板扣合于端子座前的前视图;
图7A为图7的A部份放大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盖板扣合于端子座后的前视图;
图8A为图8的A部份放大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金属支臂的活动部向外推开的立体外观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金属支臂的活动部向内复位的立体外观图;
图11为现有连接器于组合前的立体外观图;
图12为现有连接器于组合后的立体外观图;
图13为现有连接器于组合前的侧视剖面图;
图14为现有连接器于组合后的侧视剖面图;
图15为另一种现有连接器的立体外观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达成上述目的及构造,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请参阅图1、图2和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图、盖板掀翻时的立体外观图、立体分解图,可由图中清楚地看出本实用新型的该连接器为包括有绝缘座体1、数个金属支臂2及盖板3所组成,其中:
该绝缘座体1为具有端子座11及穿设于端子座11中的数个端子111,并于端子座11二侧延设有定位部12,且于定位部12的一侧凹设有卡持槽121及嵌合槽122。
该数个金属支臂2为具有呈ㄇ型弯折状的基部21,且基部21二侧设有套接部211及扣合部212,该套接部211内侧形成有内凹的卡合槽2111,且于卡合槽2111上方设有上盖2112,下方则设有卡持件2113,且卡持件2113上设有凸扣件2114,而扣合部212则分别设有呈悬空状的推移部2122及活动部2121,并于活动部2121上朝内弯折有扣合件2123,且推移部2122位于活动部2121内侧。
该盖板3的二侧设有枢接轴31及扣持部32。
上述数个金属支臂2是由套接部211套设于定位部12上,即使盖板3枢设于卡合槽2111与卡持槽121间,而可于端子座11上活动掀翻或覆盖,且盖板3覆盖于端子座11时,扣持部32即受扣合件2123扣持而形成定位。
再请参阅图3、图4和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正视剖面图、侧视剖面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实用新型的数个金属支臂2以套接部211套设于定位部12上,并以二金属支臂2套接部211的卡持件2113嵌卡于二侧定位部12的嵌合槽122中,且由卡持件2113上的凸扣件2114与嵌合槽形成干涉配合,而上盖2112则覆盖于二侧定位部12上,使二金属支臂2分别套设于端子座11二侧的定位部12上不脱落,而可将盖板3二端的枢接轴31套合定位于二金属支臂2的套接部211的卡合槽2111与端子座11二侧定位部12的卡持槽121之间,并可做活动旋转掀翻或覆盖的状态。
请参阅图6、图7、图7A、图8和图8A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实施例立体外观图、盖板扣合于端子座前的前视图、图7的A部份放大图、盖板扣合于端子座后的前视图、图8的A部份放大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实用新型的座体1中夹持软性电路板4时,即将盖板3覆盖在端子座11上,藉以夹固软性电路板4,而该盖板3二端的扣持部32会抵持于二金属支臂2的扣合件2123上,而当盖板3下按压时,即以扣持部32将金属支臂2的扣合件2123及活动部2121往外侧推移,使盖板3覆盖在软性电路板4上,而活动部2121、扣合件2123即藉金属支臂2的弹性回复力回归于原位,同时以扣合部212上的扣合件2123扣持于盖板3的扣持部32上,以达到对盖板3的卡制定位。
请参阅图9和图10所示,为本实用新型金属支臂的活动部向外推开的立体外观图、金属支臂的活动部向内复位的立体外观图,其中该盖板3被枢设定位于端子座11上,并受到二金属支臂2的扣合件2123扣持,即可将二金属支臂2扣合部212的推移部2122往外推开,并同时将活动部2121、扣合件2123推离开盖板3二侧的扣持部32,即可使盖板3被掀翻且将软性电路板4由座体1中取出,进而使端子座11具有可重复接设软性电路板4或分离的可重工的功效。
本实用新型的二金属支臂为套设在端子座的二侧定位部上,而可供盖板枢接于二金属支臂套接部内的卡合槽与二侧定位部的卡持槽之间,且在盖板往下覆盖在端子座上,则可藉金属支臂的扣合件扣持在盖板的扣持部,达到对盖板的卡制定位。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可行的实施例而已,不能因此即局限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范围,对熟悉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举凡运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和技术构思作出其他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而所有这些改变和变形都应属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薄型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
一绝缘座体,包括:
一端子座;
数个端子,穿设于该端子座中;
二定位部,分别设置于该绝缘座体的二侧;
一盖板,设置于该端子座的一侧缕空上表面,且包括一枢接轴及一扣持部;以及
二金属支臂,分别固设于前述绝缘座体的各该定位部,且具有呈ㄇ型弯折的基部,其中各该基部包括:
二扣合部,分别设置在各该金属支臂远离该端子座的一侧;
二套接部,分别设置在各该金属支臂上且远离各该扣合部的一侧,各该套接部是用来套设前述定位部,并使该盖板枢设于该套接部与该定位部之间,使得该盖板覆盖于该端子座时,可受该扣合部以弹性方式形成扣持定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型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各该扣合部设有呈悬空状的一推移部及一活动部,且该推移部位于该活动部内侧,以使该扣合部可利用弹性方式扣持定位该盖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薄型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各该活动部上朝内弯折有一扣合件,以扣持该盖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型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各该套接部包括:
一卡合槽;
一上盖板,设置于该卡合槽上方;
一卡持件,设置于该卡合槽下方;以及
一凸扣件,设置于该卡持件上方,且该凸扣件与该定位部形成干涉配合,将该金属支壁插置于该定位部中,再利用该扣合件扣持该盖板,使得该盖板呈活动掀翻或覆盖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型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定位部的一侧凹设有一卡持槽及一嵌合槽,以使各该卡持件插置其中。
CNU2004201202708U 2004-12-22 2004-12-22 薄型连接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791911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4201202708U CN2791911Y (zh) 2004-12-22 2004-12-22 薄型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4201202708U CN2791911Y (zh) 2004-12-22 2004-12-22 薄型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791911Y true CN2791911Y (zh) 2006-06-28

Family

ID=368079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420120270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791911Y (zh) 2004-12-22 2004-12-22 薄型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791911Y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32360A (zh) * 2015-09-10 2017-03-22 宏致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具接地构件的连接器组合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32360A (zh) * 2015-09-10 2017-03-22 宏致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具接地构件的连接器组合
CN106532360B (zh) * 2015-09-10 2018-11-09 宏致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具接地构件的连接器组合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825665A (zh) 电池盖结构
CN100335990C (zh) 显示器
CN2800351Y (zh) 电脑机壳
CN2677983Y (zh) 笔记本计算机键盘卡合结构
CN1106024C (zh) 电子装置的开关结构
CN2791911Y (zh) 薄型连接器
CN1236418C (zh) 电子键盘乐器
CN2779653Y (zh) 薄型连接器
CN200983262Y (zh) 机壳卡合结构
CN1276637C (zh) 便携式电子装置壳体的装配结构
CN200944621Y (zh) 一种推动式sim卡固定座
CN2689464Y (zh) 便携式电子装置电池盖结构
CN200983130Y (zh) 储存装置用的固定机构
CN1094266C (zh) 配线器具用板
CN212064296U (zh) 一种桌子形状智能音响
CN2694521Y (zh) 导引连接器
CN2862400Y (zh) 连接器的结构改良
CN216278924U (zh) 一种紧固件防脱落结构及电子装置
CN1858873A (zh) 薄形化键盘按键结构
CN2775736Y (zh) 具按键板的输入装置
CN217955571U (zh) 一种抗老化绝缘橡胶板
CN216526940U (zh) 一种伸缩机构及电子装置
CN2800652Y (zh) 携带式电子装置电池盖结构
JP3234484U (ja) ロック及びロック解除が簡単な超薄型コネクタ
CN2624537Y (zh) 便携式电子装置电池盖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