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791351Y - 双向压片式自动离合器 - Google Patents

双向压片式自动离合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791351Y
CN2791351Y CN 200520107776 CN200520107776U CN2791351Y CN 2791351 Y CN2791351 Y CN 2791351Y CN 200520107776 CN200520107776 CN 200520107776 CN 200520107776 U CN200520107776 U CN 200520107776U CN 2791351 Y CN2791351 Y CN 2791351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iving disc
slide key
groove
boss
pillow b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520107776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战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200520107776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791351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791351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791351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ne-Way And Automatic Clutches, And Combinations Of Different Clutch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向压片式自动离合器,该离合器包括主动盘、摩擦片组、摩擦片组操纵机构、从动毂;所述从动毂通过其里孔配装在主动盘轴台上;所述摩擦片组通过其座套直接配装在所述主动盘轴台上,摩擦片组操纵机构包括至少两个滑动键,滑动键前端插入座套与主动盘轴台之间设置的通槽中,座套随滑动键可在通槽所限定的周角内转动,主动盘轴台通槽的一侧与滑动键相对应侧之间设置有带有三级靠压面的阶梯结构,通过改变靠压面,使滑动键具有三个周向旋转极限位置。通过调整移动凸盘与摩擦压盘上的凸台重叠高度,实现二者的强制接合后,既保证了离合器的正常工作,又消除了采用棘齿、棘爪离合机构所存在的冲击问题,提高了离合器的工作可靠性。

Description

双向压片式自动离合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向压片式自动离合器。
背景技术
中国ZL200420049608.5号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压片式自动离合器,在该离合器中,从动毂通过棘齿、棘爪离合机构实现与座套的接合和脱离,以满足能够人工启动摩托车发动机的要求。由于棘齿、棘爪从脱离状态到相互啮合有一定的空程,因此,这种离合机构工作时会产生一定的冲击。在这种工况下,棘齿、棘爪容易出现磨损、变形,甚至破坏,从而影响摩托车的正常人工启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接合、脱离稳定,工作可靠的双向压片式自动离合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种双向压片式自动离合器包括主动盘、摩擦片组、摩擦片组操纵机构、从动毂,主动盘盘面处设置有离心控制机构,该离心控制机构中的移动凸盘外侧表面设置有若干个周向均布并在圆周方向两侧带有斜面的凸台,在移动凸盘与主动盘盘面之间设置的压簧和拉簧的共同作用下,移动凸盘里侧留有可供其沿轴向向主动盘盘面一侧移动的间隙;摩擦片组轴向固定在主动盘上,并可在一定周角内绕主动盘轴台旋转,摩擦片组中的摩擦压盘面向移动凸盘一侧表面上设置有与移动凸盘上的凸台相对应的凸台,摩擦压盘与移动凸盘上的凸台形状分别与对方两两凸台之间的凹面形状相匹配,摩擦压盘与移动凸盘之间留有间隙;所述从动毂通过其里孔配装在主动盘轴台上;所述摩擦片组通过其座套直接配装在所述主动盘轴台上,座套位于摩擦压盘一侧端部设置有至少一个轴向延伸的插头,该插头轴向一侧设置有一缺口,座套通过其上设置的与主动盘盘面或主动盘轴台相配合的定位结构实现在主动盘上的轴向定位,其上的插头穿过主动盘盘面上设置的长孔,并通过位于主动盘盘面另一侧的一夹盘安装在主动盘上,所述夹盘上设有与所述插头上的缺口相配的卡口,夹盘与主动盘之间设置有扭簧,扭簧一端固定在主动盘上,另一端固定在夹盘上,在扭簧扭力的作用下,夹盘上的卡口始终卡固在插头上的缺口中;摩擦片组操纵机构包括至少两个滑动键、压簧、连动压盖,滑动键后端通过一连接环相互固定,并沿连接环周向均布,滑动键前端插入座套与主动盘轴台之间设置的轴向延伸并穿过主动盘盘面的通槽中,滑动键可在通槽内轴向滑动,并通过位于座套部分上的通槽与座套周向固定,座套随滑动键可在主动盘轴台部分上的通槽所限定的周角内转动,主动盘轴台部分上的通槽的一侧与滑动键相对应侧之间设置有带有三级相互靠压面的阶梯结构,通过控制滑动键轴向滑动改变其与主动盘轴台在所述阶梯结构处的靠压面,使滑动键在设有所述阶梯结构侧具有三个周向旋转极限位置,所述扭簧通过座套在滑动键上作用有使其向所述阶梯结构侧旋转的力,所述连接环处设置有与主动盘轴台或座套相配的轴向定位基准面,所述连动压盖固定在滑动键前端端部,所述压簧设置在连动压盖与主动盘之间,该压簧使所述连接环处的轴向定位基准面靠压在主动盘轴台或座套上,压簧位于主动盘上设置的同心台阶孔中;所述通槽在周向相位上与移动凸盘及摩擦压盘上的凸台相协调,滑动键没有阶梯结构一侧靠压在主动盘轴台上的通槽一侧时,摩擦压盘上的凸台与移动凸盘上的凸台轴向部分重叠,该两凸台之间留有间隙,该间隙与移动凸盘在离心控制机构中的离心力作用下的轴向工作行程相协调;滑动键向设有阶梯结构一侧转动,阶梯结构中的第一级靠压面靠压在一起时,摩擦压盘上的凸台和移动凸盘上的凸台分别与对方两两凸台之间的凹面轴向重合,滑动键的第二级靠压面与主动盘轴台上通槽的第一级靠压面和/或滑动键的第一级靠压面与主动盘轴台上通槽的第二级靠压面靠压在一起时,摩擦压盘上的凸台与移动凸盘上的凸台从周向另一方向轴向部分重叠,该状态与滑动键没有阶梯结构一侧靠压在主动盘轴台上的通槽一侧时的状态相同,滑动键的第三级靠压面与主动盘轴台上通槽的第一级靠压面和/或滑动键的第二级靠压面与主动盘轴台上通槽的第二级靠压面和/或滑动键的第一级靠压面与主动盘轴台上通槽的第三级靠压面靠压在一起时,移动凸盘克服主动盘离心控制机构中设置的压簧的压力向主动盘盘面一侧轴向移动,两凸台的轴向最高面靠压在一起;所述长孔允许所述插头转动的周角大于所述轴台上的通槽允许所述滑动键转动的周角,所述连动压盖的轴向自动移动距离大于所述滑动键所需的轴向滑动距离。
进一步,所述阶梯结构为设置在所述滑动键一侧及所述主动盘轴台部分通槽上相应侧的沿轴向排列的阶梯边,其中滑动键阶梯边的台阶面面向滑动键前端,滑动键上的阶梯边与主动盘轴台上的阶梯边相互匹配,二者阶梯边的侧面为靠压面,每级阶梯侧边的长度与滑动键的每级轴向位移量相匹配。
进一步,所述阶梯结构为设置在所述滑动键一侧及所述主动盘轴台部分通槽上相应侧的沿轴向排列的阶梯边,其中滑动键阶梯边的周向台阶面向滑动键前端,滑动键阶梯边的轴向侧面为其靠压面,主动盘轴台通槽一侧的阶梯边有一级台阶,该一级台阶的周向深度大于滑动键阶梯边的周向总深度,通槽位于主动盘盘面处通孔的侧壁为通槽上的靠压面,滑动键每级阶梯侧边的长度与滑动键的每级轴向位移量相匹配。
进一步,所述摩擦压盘上的凸台与所述移动凸盘上的凸台至少其中之一为沿圆周方向排列带有一个台阶的阶梯形,该凸台上轴向最高的台阶面和对方凸台轴向部分重叠时与所述滑动键向设有阶梯结构一侧转动使阶梯结构中的第三级靠压面靠压在一起时的状态相对应,阶梯形凸台上轴向最低的台阶面和对方凸台轴向部分重叠时与所述滑动键向没有阶梯结构一侧与主动盘通槽上相应侧靠压在一起时的状态相对应。
进一步,所述座套上的插头为三个,该三个插头沿周向均布。
进一步,所述滑动键为三个,该三个滑动键沿所述连接环周向均布,滑动键径向里侧表面为圆弧面,所述主动盘轴台上设置的通槽的槽底同样为圆弧面,所述两圆弧面相匹配。
进一步,所述滑动键端部设置有卡台和卡槽,所述连动压盖为圆形,其径向边缘设置有与所述三个滑动键一一对应的缺口,该缺口的宽度与滑动键端部卡台处的宽度相匹配,连动压盖通过其缺口卡装在滑动键端部的卡台处,并通过与滑动键端部设置的卡槽相适配的弹性卡环固定,连动压盖上同时设置有当连动压盖轴向移动时可供所述座套端部设置的插头通过并与其一一对应的缺口。
进一步,所述压簧通过一套筒安装,该套筒开口端固定在所述夹盘上,其另一端插入所述主动盘上设置的同心台阶孔中,压簧位于套筒内一端顶靠在套筒底上,所述扭簧套装在所述套筒的外侧。
进一步,所述主动盘轴台上的通槽在主动盘盘面上的通孔与所述长孔由同一通孔构成,所述座套上的部分通槽与所述插头相位上重叠或相接设置。
进一步,所述夹盘为圆环形,其上设置有供所述插头和所述滑动键同时穿过的通孔,并在所述扭簧作用下,该通孔一侧卡固在插头上的所述缺口中。
本实用新型通过调整移动凸盘与摩擦压盘上的凸台重叠高度,实现二者的强制接合后,既保证了离合器的正常工作,又消除了采用棘齿、棘爪离合机构所存在的冲击问题,提高了离合器的工作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双向压片式自动离合器剖视图;
图2为图1中序号1所示主动盘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主动盘第一种实施方式部分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离合器中离心控制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离合器中摩擦片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A向视图;
图7为图6中B-B剖视图;
图8为图1中序号2所示的座套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中C-C剖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离合器中摩擦片组操纵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中序号6所示夹盘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夹盘剖视图;
图13为图1中序号5所示滑动键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滑动键剖视图;
图15为图1中序号7所示连动压盖结构示意图;
图16为为连动压盖剖视图;
图17为主动盘第二种实施方式部分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双向压片式自动离合器剖视图,如图所示,该双向压片式自动离合器包括从动毂10、摩擦蹄块组16、摩擦片组、摩擦片组操纵机构、主动盘1,主动盘1上设置有离心控制机构。
如图2、图3所示,主动盘轴台101上设有3个通槽104和与通槽相叠位于主动盘盘面102上的3个长孔105,通槽104一侧为设有3级靠压面的阶梯边103,主动盘盘面102盘缘周向均布有6个导向缺口107和6个引导孔106。
如图4所示,离心控制机构设置在主动盘盘面102处,该离心控制机构包括移动凸盘11、弹性卡环19、导引销15、压簧9、压簧8、偏心块17、环形固定轴18,偏心块17通过环形固定轴18可转动安装在主动盘盘面102上,移动凸盘11通过其盘缘设置的与主动盘盘面102上的导向缺口107一一相配的导向卡台1102卡装在主动盘盘面102上,弹性卡环19卡装在导向卡台1102端部的卡槽内,通过弹性卡环19对移动凸盘11相对主动盘盘面102的最远轴向位置进行限定,弹性卡环19与主动盘盘面102之间留有间隙,移动凸盘11与主动盘盘面102周向固定并可在导向卡台1102和导向缺口107的导向下轴向移动,压簧9的弹力大于压簧8的弹力,在压簧8和压簧9的共同作用下,移动凸盘11与其相对主动盘盘面102最小轴向位置定位面之间留有间隙,该轴向最小轴向定位面可以是偏心块17面对移动凸盘11一侧的顶推面,也可以是主动盘盘面上设置的定位面,移动凸盘11外表面上设置有6个周向均布的凸台1101,每个凸台周向两侧均带有斜面,移动凸盘11上的凸台1101在周向相位上与主动盘轴台上的通槽104相协调。
如图5、图6、图7、图8、图9所示,摩擦片组包括座套2、摩擦片3、摩擦压盘4;座套2上设置有固定摩擦盘201,固定摩擦盘201一侧设置有花键202,座套2花键一侧端部轴向延伸出三个插头203,该三个插头203周向均布,每个插头203一侧位于座套2端部设置有一缺口204,座套2里孔设置有三个分别与各插头203位置一一对应并周向部分重叠的轴向通槽205;摩擦压盘4通过其中心花键孔安装在座套2上,摩擦片3安装在摩擦压盘4与固定摩擦盘201之间,摩擦片3可相对座套2旋转和轴向移动,摩擦压盘4可沿座套2轴向滑动,摩擦压盘4面对移动凸盘11一侧表面上沿周向均布有6个凸台,每个凸台为沿周向排列的阶梯形,凸台周向两侧分别为两个斜面403、404,中间为两个台阶面401、402,摩擦压盘4上的6个凸台在周向相位上与座套2上的通槽205相协调。
如图10、图11、图12所示,夹盘6为环形,其上设置有与座套2上的插头203一一对应的长孔601,同时还设置有扭簧12安装孔602;座套2通过其里孔配装在主动盘轴台101上,座套2通过其里孔配装在主动盘轴台101上,并通过其端面顶靠在主动盘盘面102上实现轴向定位,座套2端部设置的三个插头203分别穿过主动盘盘面102上的长孔105,夹盘6通过其上设置的三个长孔601套装在三个插头203上的缺口204部位并经旋转后卡装在缺口204内,从而将座套2轴向固定在主动盘1上,扭簧12安装在主动盘1上的同心台阶孔109内,扭簧12一端插入孔108,其另一端插入夹盘6上的孔602内,扭簧12的扭转力使夹盘6卡固在插头203一侧的缺口204内,座套2上的通槽205周向上分别与主动盘轴台101上的通槽104一一相对。
如图10、图13、图14、图15、图16所示,摩擦片组操纵机构用于控制摩擦片组中的摩擦压盘4与离心控制机构中移动凸盘11之间的相对周向位置,它包括三个滑动键5、压簧14、连动压盖7、弹性卡环20、套筒13;三个滑动键5周向均布固定在连接环502上,滑动键5的径向里侧表面为圆弧面,该圆弧面与主动盘轴台101上通槽104槽底的圆弧面相匹配,滑动键5一侧为阶梯边503,该阶梯边与主动盘轴台101上通槽104一侧的阶梯边相匹配,滑动键5前端端部设置有卡台504和卡槽501;连动压盖7上设置有与滑动键5端部卡台504处的宽度相匹配的三个缺口701,同时还设置有当连动压盖7轴向移动时用于让过插头203的三个缺口702。三个滑动键5分别插入通槽104和通槽205内,并通过其连接环502表面顶靠在主动盘轴台上实现轴向定位,滑动键5的宽度与通槽205的宽度相匹配而与座套2周向固定,通槽104的宽度大于滑动键5的宽度,座套2随滑动键5可在通槽104限定的周角内旋转,滑动键5一侧的阶梯边503与通槽104一侧的阶梯边103在轴向位置、每级阶梯的长度以及阶梯的深度上相互匹配,在扭簧12的扭转力的作用下,滑动键5的阶梯边503始终靠压在通槽104的阶梯边103上,连动压盖7通过其缺口701卡装在三个滑动键5端部的卡台504上,弹性卡环20卡入卡槽501内将连动压盖7固定,套筒13固定在夹盘6上,压簧14通过连动压盖7被压装在夹盘6上固定的套筒13内,压簧14一端顶靠在套筒13底部,其另一端顶靠在连动压盖7上,压簧14通过套筒13在夹盘6与连动压盖7之间作用有压力;主动盘盘面102上的长孔105的周向角不小于通槽104允许滑动键5所旋转的周角范围。
摩擦压盘4上的凸台与移动凸盘11上的凸台1101在周向相位上相互匹配,摩擦压盘4与移动凸盘11上的凸台形状分别与对方两两凸台之间的凹面形状相匹配,同时滑动键5与通槽104之间设置的阶梯结构与摩擦压盘4和移动凸盘11上的凸台在周向相位上相协调。当滑动键5没有阶梯结构一侧靠压在通槽104一侧时,摩擦压盘4凸台的台阶面402与移动凸盘11上的凸台1101轴向重叠,台阶面402与移动凸盘11上的凸台1101轴向留有间隙,该间隙与移动凸盘11在离心控制机构中的离心力作用下的轴向工作行程相协调;当滑动键5向设有阶梯结构一侧转动,阶梯结构中的第一级靠压面即靠压面505、110靠压在一起时,摩擦压盘4上的凸台和移动凸盘11上的凸台1101分别与对方两两凸台之间的凹面轴向重合,二者凸台与凹面之间的间隙大于移动凸盘11在离心控制机构中的离心力作用下的最大轴向工作行程,阶梯结构中的第二级靠压面靠压在一起时,即靠压面505靠压在靠压面111上和/或靠压面506靠压在靠压面110上,摩擦压盘4上的凸台的斜面404与移动凸盘11上的凸台1101相应侧的斜面轴向部分重叠,该状态与台阶面402同移动凸盘11上的凸台1101轴向重叠时的状态相同,阶梯结构中的第三级靠压面靠压在一起时,即靠压面505靠压在靠压面112上和/或靠压面506靠压在靠压面111和/或靠压面507靠压在靠压面110上,移动凸盘11克服压簧9的压力向主动盘盘面102一侧轴向移动,摩擦压盘4上的凸台的台阶面401顶压在移动凸盘11的凸台上。
如图17所示,主动盘轴台上的通槽104一侧也可仅设置一级台阶,这时通槽104该侧只有一个靠压面110,当滑动键5被推动轴向移动时,通过其阶梯边503处的各级靠压面分别靠压在靠压面110上,实现对滑动键5旋转周角范围的控制。通槽104设置的一级台阶的深度不小于滑动键5上第一、第二两级台阶的总的深度,以防止在滑动键5的旋转时二者发生干涉。
从动毂10通过其里孔配装在主动盘轴台101上,同时通过其上设置的卡槽与摩擦片3相连。摩擦蹄块组16安装在座套2上,并且与座套2之间设置有棘齿棘爪离合机构。
上述实施例中的摩擦压盘4与移动凸盘11上的凸台的形状可以相互调换,摩擦压盘4的凸台也可制成与移动凸盘11上的凸台的形状相同。
本实用新型离合器工作时,静态下,压簧14使滑动键5相对夹盘6处于最大伸出状态,其一侧阶梯边的第一级靠压面505靠压在通槽104一侧阶梯边的第一级靠压面110上,座套2随滑动键5处于通槽104所允许的最小的周角范围内;摩托车刹车连杆操纵连动压盖7使其向里侧移动,当滑动键5上第一级靠压面505退到与通槽104的第二级靠压面111相对时,滑动键5在扭簧12扭力的作用下继续旋转,直至其第一级靠压面505和第二级靠压面506分别靠压在通槽104的第二级靠压面111和第一级靠压面110上,这时座套2随滑动键5处于通槽104所允许的中间一级周角范围,随着连动压盖7继续被推向里侧,直至滑动键5的第一级、第二级、第三级靠压面分别靠压在通槽104的第三级、第二级、第一级靠压面上,这时座套2随滑动键5处于通槽104所允许的最大周角范围。伴随着连动压盖7的轴向移动和通槽104所允许滑动键5旋转周角范围的改变,完成对离合器接合状态的改变,从而实现对摩托车工作状态的控制。

Claims (10)

1.一种双向压片式自动离合器包括主动盘、摩擦片组、摩擦片组操纵机构、从动毂,主动盘盘面处设置有离心控制机构,该离心控制机构中的移动凸盘外侧表面设置有若干个周向均布并在圆周方向两侧带有斜面的凸台,在移动凸盘与主动盘盘面之间设置的压簧和拉簧的共同作用下,移动凸盘里侧留有可供其沿轴向向主动盘盘面一侧移动的间隙,摩擦片组轴向固定在主动盘上,并可在一定周角内绕主动盘轴台旋转,摩擦片组中的摩擦压盘面向移动凸盘一侧表面上设置有与移动凸盘上的凸台相对应的凸台,摩擦压盘与移动凸盘上的凸台形状分别与对方两两凸台之间的凹面形状相匹配,摩擦压盘与移动凸盘之间留有间隙;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毂通过其里孔配装在主动盘轴台上;所述摩擦片组通过其座套直接配装在所述主动盘轴台上,座套位于摩擦压盘一侧端部设置有至少一个轴向延伸的插头,该插头轴向一侧设置有一缺口,座套通过其上设置的与主动盘盘面或主动盘轴台相配合的定位结构实现在主动盘上的轴向定位,其上的插头穿过主动盘盘面上设置的长孔,并通过位于主动盘盘面另一侧的一夹盘安装在主动盘上,所述夹盘上设置有与所述插头上的缺口相配的卡口,夹盘与主动盘之间设置有扭簧,扭簧一端固定在主动盘上,另一端固定在夹盘上,在扭簧扭力的作用下,夹盘上的卡口始终卡固在插头上的缺口中;摩擦片组操纵机构包括至少两个滑动键、压簧、连动压盖,滑动键后端通过一连接环相互固定,并沿连接环周向均布,滑动键前端插入座套与主动盘轴台之间设置的轴向延伸并穿过主动盘盘面的通槽中,滑动键可在通槽内轴向滑动,并通过位于座套部分上的通槽与座套周向固定,座套随滑动键可在主动盘轴台部分上的通槽所限定的周角内转动,主动盘轴台部分上的通槽的一侧与滑动键相对应侧之间设置有带有三级相互靠压面的阶梯结构,通过控制滑动键轴向滑动改变其与主动盘轴台在所述阶梯结构处的靠压面,使滑动键在设有所述阶梯结构侧具有三个周向旋转极限位置,所述扭簧通过座套在滑动键上作用有使其向所述阶梯结构侧旋转的力,所述连接环处设置有与主动盘轴台或座套相配的轴向定位基准面,所述连动压盖固定在滑动键前端端部,所述压簧设置在连动压盖与主动盘之间,该压簧使所述连接环处的轴向定位基准面靠压在主动盘轴台或座套上,压簧位于主动盘上设置的同心台阶孔中;所述通槽在周向相位上与移动凸盘及摩擦压盘上的凸台相协调,滑动键没有阶梯结构一侧靠压在主动盘轴台上的通槽一侧时,摩擦压盘上的凸台与移动凸盘上的凸台轴向部分重叠,该两凸台之间留有间隙,该间隙与移动凸盘在离心控制机构中的离心力作用下的轴向工作行程相协调,滑动键向设有阶梯结构一侧转动,阶梯结构中的第一级靠压面靠压在一起时,摩擦压盘上的凸台和移动凸盘上的凸台分别与对方两两凸台之间的凹面轴向重合,滑动键的第二级靠压面与主动盘轴台上通槽的第一级靠压面和/或滑动键的第一级靠压面与主动盘轴台上通槽的第二级靠压面靠压在一起时,摩擦压盘上的凸台与移动凸盘上的凸台从周向另一方向轴向部分重叠,该状态与滑动键没有阶梯结构一侧靠压在主动盘轴台上的通槽一侧时的状态相同,滑动键的第三级靠压面与主动盘轴台上通槽的第一级靠压面和/或滑动键的第二级靠压面与主动盘轴台上通槽的第二级靠压面和/或滑动键的第一级靠压面与主动盘轴台上通槽的第三级靠压面靠压在一起时,移动凸盘克服主动盘离心控制机构中设置的压簧的压力向主动盘盘面一侧轴向移动,两凸台的轴向最高面靠压在一起;所述长孔允许所述插头转动的周角大于所述轴台上的通槽允许所述滑动键转动的周角,所述连动压盖的轴向自动移动距离大于所述滑动键所需的轴向滑动距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向压片式自动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阶梯结构为设置在所述滑动键一侧及所述主动盘轴台部分通槽上相应侧的沿轴向排列的阶梯边,其中滑动键阶梯边的台阶面面向滑动键前端,滑动键上的阶梯边与主动盘轴台上的阶梯边相互匹配,二者阶梯边的侧面为靠压面,每级阶梯侧边的长度与滑动键的每级轴向位移量相匹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向压片式自动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阶梯结构为设置在所述滑动键一侧及所述主动盘轴台部分通槽上相应侧的沿轴向排列的阶梯边,其中滑动键阶梯边的台阶面面向滑动键前端,滑动键阶梯边的侧面为其靠压面,主动盘轴台通槽一侧的阶梯边有一个台阶面,该台阶面的周向深度大于滑动键台阶边台阶面的周向总深度,通槽位于主动盘盘面处通孔的侧壁为通槽上的靠压面,滑动键每级阶梯侧边的长度与滑动键的每级轴向位移量相匹配。
4.如权利要求1、2、3任一所述的一种双向压片式自动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压盘上的凸台与所述移动凸盘上的凸台至少其中之一为沿圆周方向排列带有一个台阶的阶梯形,其中轴向最高的台阶面和对方凸台轴向部分重叠时与所述滑动键向设有阶梯结构一侧转动使阶梯结构中的第三级靠压面靠压在一起时的状态相对应,轴向最低台阶面和对方凸台轴向部分重叠时与所述滑动键向没有阶梯结构一侧与主动盘通槽上相应侧靠压在一起时的状态相对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双向压片式自动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座套上的插头为三个,该三个插头沿周向均布。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双向压片式自动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键为三个,该三个滑动键沿所述连接环周向均布,滑动键径向里侧表面为圆弧面,所述主动盘轴台上设置的通槽的槽底同样为圆弧面,所述两圆弧面相匹配。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双向压片式自动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键端部设置卡台和卡槽,所述连动压盖为圆形,其径向边缘设置有与所述三个滑动键一一对应的缺口,该缺口的宽度与滑动键端部卡台处的宽度相匹配,连动压盖通过其缺口卡装在滑动键端部的卡台处,并通过与滑动键端部设置的卡槽相适配的弹性卡环固定,连动压盖上同时设置有当连动压盖轴向移动时可供所述座套端部设置的插头通过并与其一一对应的缺口。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双向压片式自动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簧通过一套筒安装,该套筒开口端固定在所述夹盘上,其另一端插入所述主动盘上设置的同心台阶孔中,压簧位于套筒内一端顶靠在套筒底上,所述扭簧套装在所述套筒的外侧。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双向压片式自动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盘轴台上的通槽在主动盘盘面上的通孔与所述长孔由同一通孔构成,所述座套上的部分通槽与所述插头相位上重叠或相接设置。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双向压片式自动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盘为圆环形,其上设置有供所述插头和所述滑动键同时穿过的通孔,并在所述扭簧作用下,该通孔一侧卡固在插头上的所述缺口中。
CN 200520107776 2005-05-31 2005-05-31 双向压片式自动离合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791351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520107776 CN2791351Y (zh) 2005-05-31 2005-05-31 双向压片式自动离合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520107776 CN2791351Y (zh) 2005-05-31 2005-05-31 双向压片式自动离合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791351Y true CN2791351Y (zh) 2006-06-28

Family

ID=368074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520107776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791351Y (zh) 2005-05-31 2005-05-31 双向压片式自动离合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791351Y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75347A (zh) * 2018-05-25 2018-11-09 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组合式离合器
CN109185360A (zh) * 2017-08-27 2019-01-11 骆兰珍 一种具有弹性卡片的离合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85360A (zh) * 2017-08-27 2019-01-11 骆兰珍 一种具有弹性卡片的离合器
CN108775347A (zh) * 2018-05-25 2018-11-09 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组合式离合器
CN108775347B (zh) * 2018-05-25 2024-01-09 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组合式离合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032731B2 (en) Seat cushion pumping device for vehicle
US20160325425A1 (en) Power tool
CN1877154A (zh) 超越离合器
CN101365892B (zh) 传动接合装置
CN204686830U (zh) 锤钻
CN101117987A (zh) 压合式牙嵌单、双向超越离合器
CN101033665A (zh) 圆筒销子锁装置
CN2791351Y (zh) 双向压片式自动离合器
EP2009309A2 (en) One way clutch
US7197807B2 (en) Castellated snap ring retention system and method
CN101069034A (zh) 用于自动变速器的活塞
CN101990608B (zh) 自由轮离合器
EP2740571B1 (en) Power tool and operating method therefor
CN1066524C (zh) 无级变速器
US20120152046A1 (en) Multistage transmission
CN1724199A (zh) 锁紧式钻夹头
CN1993565A (zh) 用于自动变速器的活塞
EP2209701A1 (en) Gear-driven assembly of transmission gear shifting
KR20040033055A (ko) 롤러 클러치 내장형 풀리 장치와 그 조립 방법
CN211039454U (zh) 一种同步器及变速器
CN202065372U (zh) 内锥环嵌入式同步器总成
CN201041203Y (zh) 轴向自控离合器的分离保持机构
CN100424371C (zh) 一种自动离合器
CN2791350Y (zh) 一种压片式自动离合器中的离心控制机构
CN2791349Y (zh) 一种压片式自动离合器中的摩擦片接合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