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788386Y - 插头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插头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788386Y
CN2788386Y CNU2005200118048U CN200520011804U CN2788386Y CN 2788386 Y CN2788386 Y CN 2788386Y CN U2005200118048 U CNU2005200118048 U CN U2005200118048U CN 200520011804 U CN200520011804 U CN 200520011804U CN 2788386 Y CN2788386 Y CN 2788386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ug
base portion
pin connector
header body
accepting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52001180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建强
刘利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LE (KUNSHAN) ELECTRON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ILE (KUNSHAN)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LE (KUNSHAN) ELECTRON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ILE (KUNSHAN)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to CNU20052001180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788386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788386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788386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插头连接器,其具有插头本体及平行排列的若干插头端子。插头端子收容于插头本体的收容槽中,其包括基部、固持部、U形弹性接触部,及焊接尾部。上述弹性接触部包括与固持部平行并自基部延伸形成的竖直部及自竖直部背向固持部弯折形成的接触臂。接触臂设有突起可与插座端子锁扣。本实用新型插头连接器通过U形弹性接触部增强与插座端子间的保持力,从而确保插头与插座连接器的电性连接可靠性。

Description

插头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插头连接器,尤其是指一种具有改进端子结构的插头连接器。
【背景技术】
在电子工业产品中,常需要对两块彼此平行的电路板进行电性连接,基于此种需要,表面安装的板对板连接器应运而生。典型的板对板连接器由插头与插座组成,且插头与插座内部均布置有端子。插头端子和插座端子的一端分别与一印刷电路板电性连接,另一端彼此电性接触,从而实现平行电路板之间的电性连接。
随着各种小型消费电子产品,如数码相机、移动电话等的不断发展,板对板连接器愈加向小型化方向发展,既需要不断减少插头与插座间的对接嵌合量,又需要对应紧密排列插座端子与插头端子,因此导致插头与插座间的相互紧固结合存在一定难度。此外,运输过程中的震动等因素也容易导致插头与插座端子的连接脱离,影响产品电性连接的稳定性。
一种传统的板对板连接器揭露于2004年6月30日公告的中国专利第03226000.8号中。此种板对板连接器提供了一种可实现插头与插座间相互稳定结合的技术方案:插座端子具有大致竖直布置的锁定元件及大致平行锁定元件的弹性接触元件,该弹性接触元件的自由端向锁定元件方向突伸形成接触端。插头端子是折弯形成,具有与插座端子的弹性接触元件结构类似的弹臂,二者相互配合以电性连接插座端子及插头端子。其中,插头端子的弹臂上设置有突起与插座的弹性接触元件的末端相锁扣以实现插头与插座间的稳固结合特性。
当此设计的插头与插座配合时,插头沿大致竖直的方向滑过弹性接触元件。在插头的弹臂抵顶弹性接触元件的过程中,由于弹性接触元件竖直设置,受插头端子抵顶的力矩较短,故需要作用较大的插入力于弹性接触元件上以完成插入配合过程,因此会导致弹性接触元件所受应力较大出现屈服或者折断等现象,而不能实现插头与插座间的稳定结合。此外,经过下料然后折弯工艺后形成的插头端子及插座端子工艺复杂,制造成本过高。
有鉴于此,确有必要对这些连接器予以改良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插头连接器,其具有U形弹性接触部,可与插座连接器相应的插座端子形成较大的保持力,防止电性连接的中断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插头连接器,其具有经过下料工艺直接形成的插头端子,工艺简单,尺寸精度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插头连接器具有插头本体及平行排列的若干插头端子。插头本体具有主体部及一对端部。主体部的相对两侧壁开设有若干第一收容槽,底壁开设有与对应第一收容槽相连通的若干第二收容槽及自底壁向顶壁延伸形成的若干固持槽道。插头端子包括收容于第二收容槽内的基部、自基部一端竖直延伸形成并收容于固持槽道内的固持部、自基部另一端延伸形成并收容于第一收容槽内的弹性接触部,及自上述基部另一端沿基部延伸方向继续延伸出插头本体两侧壁的焊接尾部。上述弹性接触部呈U形,其包括与固持部平行并自基部另一端延伸形成的竖直部及自竖直部背向固持部弯折形成的接触臂。竖直部收容于第一收容槽内,接触臂突露于第一收容槽外以便与插座端子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插头连接器通过U形弹性接触部增强与插座端子间的保持力,从而确保插头与插座连接器的电性连接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插头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插头连接器另一视角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插头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插头连接器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插头连接器插头端子的立体图。
图6为与本实用新型插头连接器相对接的插座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7为插座连接器的插座端子的立体图。
图8为插座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9为插头连接器与插座连接器的立体组装图。
图10为图9沿线A-A方向的剖视图。
图11为插头端子与插座端子对接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9所示,电连接器组件300包括本实用新型插头连接器100及插座连接器200。插头与插座连接器100,200分别表面安装于印刷电路板(图中未示)并与印刷电路板上的电路连接,再通过插头连接器100与插座连接器间的配合使两印刷电路板间实现电性连接。
请参阅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插头连接器100包括插头本体2及两排平行排列的若干插头端子3收容于插头本体2内。插头本体2大致呈长方形,具有主体部20及一对U形端部22一体形成于主体部20的两端壁200。上述主体部20的端壁200与相应端部22形成有矩形收容空间220。主体部20还包括与上述端壁200相连的两侧壁202及与端壁200和侧壁202相连的顶壁201及底壁203。每一侧壁202形成有部分延伸入顶壁201内的若干第一收容槽206。底壁203向上延伸形成有分别与上述第一收容槽206相连通的两排第二收容槽205,若干固持槽道207于临近底壁203中部处向顶壁201方向延伸并与上述第二收容槽205相连通。于每一端壁200外侧中部形成有延伸入上述收容空间220内的肋条204。
每一插头端子3包括刚性第一基部301收容于插头本体2的第二收容槽205内。第一基部301一末端先向下然后水平延伸形成的第一焊接尾部302,这些第一焊接尾部302水平延伸出插头本体2的两侧壁202。第一基部301另一末端垂直向上延伸形成的第一固持部303及U形第一弹性接触部304。第一固持部303收容于插头本体2的固持槽道207内并藉其上并设的一对倒钩306与固持槽道207配合而将插头端子3固持于插头本体2中。第一弹性接触部304包括自第一基部301一末端向上延伸并与第一固持部303大致平行的竖直部307及自竖直部307弯折形成的接触臂308。竖直部307及接触臂308收容于第一收容槽206中。每一第一接触臂308中部外侧形成有突起305突伸于侧壁202外。
请参阅图6至图8所示,插座连接器200包括插座本体4及两排平行排列若干插座端子5收容于插座本体4中。插座本体4大致呈长方形,具有平行间隔设置的一对基部41及与基部41两端相连的一对端部42。基部41与端部42围设有矩形嵌套空间43。每一端部42中部形成有弹性元件420。每一基部41具有若干并列设置的自外壁向内形成的第一槽道410及自内壁向外形成的第二槽道412。第一、第二槽道410、412分别与插座本体4的顶壁相连通并被间隔壁416间隔。第一槽道410临近间隔壁416处横向延伸形成有一对凹陷部414。
插座端子5包括收容在第一槽道410内的第二固持部51。每一第二固持部51并设有固持收容于凹陷部414内的若干对倒钩510用来将插座端子5固持在插座本体4中。自第二固持部51下边缘水平向外延伸形成第二焊接尾部52突伸于每一基部41侧壁外。自第二固持部51上边缘弯折延伸形成有S形第二弹性接触部53。该第二弹性接触部53包括自第二固持部51水平然后向下延伸形成的弯折部530,自弯折部530倾斜向上延伸形成的第二接触臂534。弯折部530收容于插座本体4的第二槽道412中并藉形成在其侧边上的倒钩532与第二槽道412干涉配合。第二接触臂534也收容在第二槽道412中,其圆弧形自由接触末端536向第二固持部51方向弯折并突露于嵌套空间43内。
请参阅图9至图11所示并结合其他图示,插头连接器100与插座连接器200对接时,插头本体2收容在插座本体4的嵌套空间43内,插头本体2的端部22遮覆于插座本体4的端部42上。弹性元件420挤压收容于收容空间220内,肋条204也压迫弹性元件420以增强插头、插座本体2,4的固持力。插头端子3的接触臂308与插座端子5的接触末端536弹性抵接来达成插头与插座连接器100,200间的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插头连接器100的插头端子3与插座端子5一样,均采用下料生产工艺,尺寸精度得到有效保证。另外,请参阅图11,插头、插座端子3,5都具有悬臂式弹性接触部308,53,可有效增强对接可靠性。插头端子3的突起305也可以增加插头、插座端子3,5间的保持力,进一步增强插头、插座连接器100,200间的电性连接可靠性。

Claims (6)

1.一种插头连接器,其包括插头本体及平行排列的若干插头端子;其中插头本体具有主体部,主体部的相对两侧壁开设有若干第一收容槽,底壁开设有与对应第一收容槽相连通的若干第二收容槽及自底壁向顶壁延伸形成的若干固持槽道;插头端子包括收容于第二收容槽内的基部、自基部一端竖直延伸形成并收容于固持槽道内的固持部、自基部另一端延伸形成并收容于第一收容槽内的弹性接触部,及自上述基部另一端沿基部延伸方向继续延伸出插头本体两侧壁的焊接尾部;其特征在于:上述弹性接触部呈U形,其具有与固持部平行并自上述基部的另一端延伸形成的竖直部及自竖直部背向固持部弯折形成的接触臂,竖直部收容于第一收容槽内,接触臂突露于第一收容槽外以便与插座端子电性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上述插头端子具有突起,该突起设于接触臂上,并背向固持部突伸于第一收容槽外。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插头端子的固持部上并设有一对倒钩与固持槽道配合而将插头端子固持于插头本体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插头本体具有与主体部的端壁一体形成的端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插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上述端部与主体部的端壁围设成收容空间用采与插座连接器配合。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插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插头本体的端壁具有突伸入上述收容空间内的肋条。
CNU2005200118048U 2005-03-25 2005-03-25 插头连接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788386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5200118048U CN2788386Y (zh) 2005-03-25 2005-03-25 插头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5200118048U CN2788386Y (zh) 2005-03-25 2005-03-25 插头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788386Y true CN2788386Y (zh) 2006-06-14

Family

ID=367866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520011804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788386Y (zh) 2005-03-25 2005-03-25 插头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788386Y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08686A (zh) * 2013-05-03 2013-07-17 昆山雷驰电子有限公司 防插垮板对板电连接器
CN105048179A (zh) * 2015-08-04 2015-11-11 连展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板对板插头连接器及板对板插座连接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08686A (zh) * 2013-05-03 2013-07-17 昆山雷驰电子有限公司 防插垮板对板电连接器
CN103208686B (zh) * 2013-05-03 2016-03-30 昆山雷驰电子有限公司 防插垮板对板电连接器
CN105048179A (zh) * 2015-08-04 2015-11-11 连展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板对板插头连接器及板对板插座连接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599805Y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2909599Y (zh) 电连接器
CN105006667B (zh) 电连接器及其组件
CN103268992B (zh) 连接器及匹配连接器
CN2562408Y (zh) 电池连接器
CN2537141Y (zh) 电连接器端子
CN2788386Y (zh) 插头连接器
CN2821935Y (zh) 电连接器
CN1790815A (zh) 电连接器组件
CN201315361Y (zh) 电路板连接器
CN201421910Y (zh) 导电端子、应用该导电端子的连接器及连接器组合
CN205211988U (zh) 弹簧夹和电连接器
CN2833922Y (zh) 电连接装置
CN209344364U (zh) 电连接器及具有该电连接器的电连接器组合
CN111628316A (zh) 一种板对板连接器
CN201303102Y (zh) 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件
CN1841855A (zh) 具有电路板固持结构的电连接器
CN101783448B (zh) 一种板对板电连接器
CN1877916A (zh) 低插入力插座连接器
CN2682602Y (zh) 电连接器组件
CN212085268U (zh) 一种板对板连接器
CN2749135Y (zh) 电连接器
CN109510013A (zh) 电连接器及具有该电连接器的电连接器组合
CN214204050U (zh) 板对板连接器
CN102187524B (zh) 板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