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786503Y - 一种用于多压缩机空调系统的冷凝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多压缩机空调系统的冷凝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786503Y
CN2786503Y CN 200520056196 CN200520056196U CN2786503Y CN 2786503 Y CN2786503 Y CN 2786503Y CN 200520056196 CN200520056196 CN 200520056196 CN 200520056196 U CN200520056196 U CN 200520056196U CN 2786503 Y CN2786503 Y CN 2786503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frigerant
circulation duct
compressor
import
ex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520056196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伍光辉
陈卫东
邓建云
李葛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Midea Electric Applian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Midea Electric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Midea Electric Applian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Midea Electric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0520056196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786503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786503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786503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用于多压缩机空调系统的冷凝器,包括有由若干排冷媒流通管道G组成的与若干压缩机连接的若干冷媒流路L,与若干压缩机连接的若干冷媒流路L交叉分布;上述冷媒流通管道G包括有两排,分别为冷媒流通管道G1、G2,若干冷媒流路L包括有2n路,与A压缩机连接的冷媒流路包括有n路,与B压缩机连接的冷媒流路L包括有n路。本实用新型在双机运转时不会降低冷凝效果;单机运转时,既可充分利用外风机的风量,又可使得整个冷凝器的温度场、速度场分布更为均匀,改善了换热效果,使单机运转功率降低,提高运转能效比。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多压缩机空调系统的冷凝器
1、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用于多压缩机空调系统的冷凝器,属于用于多压缩机空调系统的冷凝器的创新技术。
2、背景技术:
现有在两个压缩机共用一个外风机和冷凝器的空调系统里,传统的冷媒分配方案为冷凝器分为上下两部分,分别供两个压缩机使用。其存在的缺点是在转单机时只能利用到风机一半的风量,整个冷凝器温度场、速度场分布极不均匀,换热效果差,导致功率过高,能效比低。
3、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点而提供极大改善单机运行时整个冷凝器温度场、速度场的分布,提高换热效果,降低系统运转功率,提高单机能效比的用于多压缩机空调系统的冷凝器。本实用新型可取得了很好的节能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如附图所示,包括有由若干排冷媒流通管道G组成的与若干压缩机连接的若干冷媒流路L,其中与若干压缩机连接的若干冷媒流路L交叉分布。
上述冷媒流通管道G包括有两排,分别为冷媒流通管道G1、G2,若干冷媒流路L包括有2n路,与A压缩机连接的冷媒流路包括有n路,与B压缩机连接的冷媒流路L包括有n路,其中与A压缩机连接的n/2路冷媒流路的冷媒进口P1设置在冷媒流通管道G1的一端,其冷媒出口Q1设置在冷媒流通管道G2的中部,与A压缩机连接的另外n/2路冷媒流路的冷媒进口P2设置在冷媒流通管道G1的中部,其冷媒出口Q2设置在冷媒流通管道G2的一端;与B压缩机连接的n/2路冷媒流路的冷媒进口M1设置在冷媒流通管道G1的冷媒进口P1及P2之间,其冷媒出口N1设置在冷媒流通管道G2的冷媒出口Q1及Q2之间,与B压缩机连接的另外n/2路冷媒流路的冷媒进口M2设置在冷媒流通管道G1的冷媒进口P2及其另一端P3之间,冷媒出口N2设置在冷媒流通管道G2的冷媒出口Q1及其另一端Q3之间。
上述若干冷媒流路L包括有4路,与A压缩机连接的冷媒流路包括有冷媒流路(1)(2),与B压缩机连接的冷媒流路L包括有冷媒流路(3)(4),其中冷媒流路(1)的冷媒进口P1设置在冷媒流通管道G1的一端,其冷媒出口Q1设置在冷媒流通管道G2的中部,冷媒流路(2)的冷媒进口P2设置在冷媒流通管道G1的中部,其冷媒出口Q2设置在冷媒流通管道G2的另一端,冷媒流路(3)的冷媒进口M1设置在冷媒流通管道G1的冷媒进口P1及P2之间,其冷媒出口N1设置在冷媒流通管道G2的冷媒出口Q1及Q2之间,冷媒流路(4)的冷媒进口M2设置在冷媒流通管道G1的冷媒进口P2及其另一端P3之间,冷媒出口N2设置在冷媒流通管道G2的冷媒出口Q1及其另一端Q3之间。
上述若干冷媒流路L包括有2路,与A压缩机连接的冷媒流路(1)的冷媒进口P1设置冷媒流通管道G1的另一端,冷媒出口Q1设置在冷媒流通管道G2的中部,与B压缩机连接的冷媒流路(4)的冷媒进口M2设置在冷媒流通管道G1的冷媒进口P2及另一端P3之间,冷媒出口N2设置在冷媒流通管道G2的冷媒出口Q1及另一端Q3之间。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流路交叉分布的结构,双机运转时不会降低冷凝效果;单机运转时,既可充分利用外风机的风量,又可使得整个冷凝器的温度场、速度场分布更为均匀,极大改善了换热效果,使单机运转功率降低,从而提高运转能效比。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设计巧妙,方便实用,显著提高换热性能的用于多压缩机空调系统的冷凝器。
4、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5、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包括有由若干排冷媒流通管道G组成的与若干压缩机连接的若干冷媒流路L,其中与若干压缩机连接的若干冷媒流路L交叉分布。本实施例中,上述冷媒流通管道G包括有两排,分别为冷媒流通管道G1、G2,若干冷媒流路L包括有2n路,与A压缩机连接的冷媒流路包括有n路,与B压缩机连接的冷媒流路L包括有n路,n为正整数,其中与A压缩机连接的n/2路冷媒流路的冷媒进口P1设置在冷媒流通管道G1的另一端,其冷媒出口Q1设置在冷媒流通管道G2的中部,与A压缩机连接的另外n/2路冷媒流路的冷媒进口P2设置在冷媒流通管道G1的中部,其冷媒出口Q2设置在冷媒流通管道G2的一端;与B压缩机连接的n/2路冷媒流路的冷媒进口M1设置在冷媒流通管道G1的冷媒进口P1及P2之间,其冷媒出口N1设置在冷媒流通管道G2的冷媒出口Q1及Q2之间,与B压缩机连接的另外n/2路冷媒流路的冷媒进口M2设置在冷媒流通管道G1的冷媒进口P2及其另一端P3之间,冷媒出口N2设置在冷媒流通管道G2的冷媒出口Q1及其另一端Q3之间。
本实施例中,上述若干冷媒流路L包括有4路,与A压缩机连接的冷媒流路包括有冷媒流路1、2,与B压缩机连接的冷媒流路L包括有冷媒流路3、4,其中冷媒流路1的冷媒进口P1设置在冷媒流通管道G1的一端,其冷媒出口Q1设置在冷媒流通管道G2的中部,冷媒流路2的冷媒进口P2设置在冷媒流通管道G1的中部,其冷媒出口Q2设置在冷媒流通管道G2的一端,冷媒流路3的冷媒进口M1设置在冷媒流通管道G1的冷媒进口P1及P2之间,其冷媒出口N1设置在冷媒流通管道G2的冷媒出口Q1及Q2之间,冷媒流路4的冷媒进口M2设置在冷媒流通管道G1的冷媒进口P2及其另一端P3之间,冷媒出口N2设置在冷媒流通管道G2的冷媒出口Q1及其另一端Q3之间。
本实用新型安装在空调机上使用时,制冷剂从4路冷媒流路分别进入冷凝器,其中冷媒流路1的制冷剂从冷媒进口P1进入,流经5,最后从冷媒出口Q1流出;冷媒流路2的制冷剂从冷媒进口P2进入,从冷媒出口Q2流出,冷媒流路3的制冷剂从冷媒进口M1进入,从冷媒出口N1流出,冷媒流路4的制冷剂从冷媒进口M2进入,流经P3、Q3,最后从冷媒出口N2流出。这样,流路交叉分布,双机运转时不会降低冷凝效果;单机运转时,既可充分利用外风机的风量,又可使得整个冷凝器的温度场、速度场分布更为均匀,极大改善了换热效果,使单机运转功率降低,从而提高运转能效比。
实施例2:
上述若干冷媒流路L包括有2路,与A压缩机连接的冷媒流路1的冷媒进口P1设置冷媒流通管道G1的一端,冷媒出口Q1设置在冷媒流通管道G2的中部,与B压缩机连接的冷媒流路4的冷媒进口M2设置在冷媒流通管道G1的冷媒进口P2及其另一端P3之间,冷媒出口N2设置在冷媒流通管道G2的冷媒出口Q1及其另一端Q3之间。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与实施例1相同。

Claims (4)

1、一种用于多压缩机空调系统的冷凝器,包括有由若干排冷媒流通管道G组成的与若干压缩机连接的若干冷媒流路L,其特征在于与若干压缩机连接的若干冷媒流路L交叉分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多压缩机空调系统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冷媒流通管道G包括有两排,分别为冷媒流通管道G1、G2,若干冷媒流路L包括有2n路,与A压缩机连接的冷媒流路包括有n路,与B压缩机连接的冷媒流路L包括有n路,其中与A压缩机连接的n/2路冷媒流路的冷媒进口P1设置在冷媒流通管道G1的一端,其冷媒出口Q1设置在冷媒流通管道G2的中部,与A压缩机连接的另外n/2路冷媒流路的冷媒进口P2设置在冷媒流通管道G1的中部,其冷媒出口Q2设置在冷媒流通管道G2的一端;与B压缩机连接的n/2路冷媒流路的冷媒进口M1设置在冷媒流通管道G1的冷媒进口P1及P2之间,其冷媒出口N1设置在冷媒流通管道G2的冷媒出口Q1及Q2之间,与B压缩机连接的另外n/2路冷媒流路的冷媒进口M2设置在冷媒流通管道G1的冷媒进口P2及其另一端P3之间,冷媒出口N2设置在冷媒流通管道G2的冷媒出口Q1及其另一端Q3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多压缩机空调系统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上述若干冷媒流路L包括有4路,与A压缩机连接的冷媒流路包括有冷媒流路(1)(2),与B压缩机连接的冷媒流路L包括有冷媒流路(3)(4),其中冷媒流路(1)的冷媒进口P1设置在冷媒流通管道G1的一端,其冷媒出口Q1设置在冷媒流通管道G2的中部,冷媒流路(2)的冷媒进口P2设置在冷媒流通管道G1的中部,其冷媒出口Q2设置在冷媒流通管道G2的一端,冷媒流路(3)的冷媒进口M1设置在冷媒流通管道G1的冷媒进口P1及P2之间,其冷媒出口N1设置在冷媒流通管道G2的冷媒出口Q1及Q2之间,冷媒流路(4)的冷媒进口M2设置在冷媒流通管道G1的冷媒进口P2及其另一端P3之间,冷媒出口N2设置在冷媒流通管道G2的冷媒出口Q1及其另一端Q3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多压缩机空调系统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上述若干冷媒流路L包括有2路,与A压缩机连接的冷媒流路(1)的冷媒进口P1设置冷媒流通管道G1的一端,冷媒出口Q1设置在冷媒流通管道G2的中部,与B压缩机连接的冷媒流路(4)的冷媒进口M2设置在冷媒流通管道G1的冷媒进口P2及其另一端P3之间,冷媒出口N2设置在冷媒流通管道G2的冷媒出口Q1及其另一端Q3之间。
CN 200520056196 2005-03-28 2005-03-28 一种用于多压缩机空调系统的冷凝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786503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520056196 CN2786503Y (zh) 2005-03-28 2005-03-28 一种用于多压缩机空调系统的冷凝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520056196 CN2786503Y (zh) 2005-03-28 2005-03-28 一种用于多压缩机空调系统的冷凝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786503Y true CN2786503Y (zh) 2006-06-07

Family

ID=367750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520056196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786503Y (zh) 2005-03-28 2005-03-28 一种用于多压缩机空调系统的冷凝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786503Y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31520A (zh) * 2017-09-20 2018-01-26 广东芬尼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交叉型翅片换热器、双系统热泵机组及其除霜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31520A (zh) * 2017-09-20 2018-01-26 广东芬尼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交叉型翅片换热器、双系统热泵机组及其除霜方法
CN107631520B (zh) * 2017-09-20 2023-08-29 广东芬尼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交叉型翅片换热器、双系统热泵机组及其除霜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73138B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1520218B (zh) 带自然冷却和蓄冷功能的全年供冷冷水机组
CN106705298A (zh) 一种带排风热泵热回收的多联式新风空调机组及换热方法
CN101881495B (zh) 基于蒸发冷却的蓄冷式辐射空调系统
WO2020244207A1 (zh) 空调系统
CN200940979Y (zh) 能力可调型水冷多联式空调
CN103123188B (zh) 冷凝器及具有该冷凝器的空调器
CN204313419U (zh) 自带全部冷源和热源的溶液式全空气空调机组
CN104154636A (zh) 一种集中式空调排风热(冷)回收系统
CN2786503Y (zh) 一种用于多压缩机空调系统的冷凝器
CN102072531B (zh) 四管式热回收多联机空调系统
CN208967955U (zh) 空调机组
CN201265975Y (zh) 用于高热密度环境的空调
CN102635984B (zh) 室外机冷凝器及空调器
CN2711616Y (zh) 整体式除湿机
CN100498135C (zh) 一种冷凝器及具有所述冷凝器的空调器
CN203364293U (zh) 用于数据中心机房的室内外空气热量交换装置
CN104819523A (zh) 自带全部冷和热源的冷冻除湿式全空气空调机组
CN201730805U (zh) 一种冷却系统
CN201087800Y (zh) 一种冷冻水冷量分级利用的中央空调水路结构
CN202328932U (zh) 冷凝器及具有该冷凝器的空调器
CN201973819U (zh) 一种应用单螺杆式冷水机组的新型地源热泵装置
CN101482350B (zh) 一种空调系统改良结构
CN202002269U (zh) 空调及排气冷却装置
CN206398891U (zh) 一种带排风热泵热回收的多联式新风空调机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0607

Termination date: 2012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