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002269U - 空调及排气冷却装置 - Google Patents
空调及排气冷却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2002269U CN202002269U CN201120099819XU CN201120099819U CN202002269U CN 202002269 U CN202002269 U CN 202002269U CN 201120099819X U CN201120099819X U CN 201120099819XU CN 201120099819 U CN201120099819 U CN 201120099819U CN 202002269 U CN202002269 U CN 20200226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llecting box
- cooling device
- import
- condensed water
- condens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排气冷却装置,包括集水盒,该集水盒上设置有冷凝水进口和冷凝水出口;设置在该集水盒内部的冷凝管,该冷凝管的冷媒进口和冷媒出口伸出该集水盒。当将该装置安装在空调上时,其冷媒进口与压缩机相连,冷媒出口与冷凝器相连,集水盒的冷凝水进口与蒸发器的积水盘相连通,冷凝水出口可与外界相连通。当空调机组工作时,蒸发器积水盘中的冷凝水通过管路流入集水盒中,由于冷凝水的温度很低可以降低压缩机排出气体的温度,温度降低后再进入冷凝器。因此,采用本实用新型排气冷却装置不仅可以提高冷凝水的利用率,还可以通过冷凝水降低压缩机排气的温度进而提高冷凝器的冷却效率。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空调。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空调机排气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空调分为室内机和室外机,其中室外机中主要安装压缩机和冷凝器,室内机主要安装蒸发器和膨胀阀等。现有的室外机中,如图1所示,经过压缩机11压缩后的冷媒直接与室外机中的冷凝器12相连,由于压缩机11排出的冷媒温度在70℃以上,由于冷媒温度高,因此冷媒在冷凝器12中的冷却效率低。另一方面室内机中冷媒经过蒸发器时,降低周围的空气产生冷凝水。目前,空调机组直接将该冷凝水直接排出,造成了能源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一种排气冷却装置,另一方面提供使用这种排气冷却装置的空调,以提高空调机组中冷凝器的冷却效率,减少能源浪费。
为了实现第一个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排气冷却装置,包括:
集水盒,所述集水盒上设置有冷凝水进口和冷凝水出口;
设置在所述集水盒内部的冷凝管,所述冷凝管的冷媒进口和冷媒出口伸出所述集水盒。
优选的,在上述排气冷却装置中,所述冷媒进口和冷媒出口设置在所述集水盒的同一端面。
优选的,在上述排气冷却装置中,所述冷凝水出口在所述集水盒的上部,所述冷凝水进口在所述集水盒的下部。
优选的,在上述排气冷却装置中,所述冷凝管为U型管。
优选的,在上述排气冷却装置中,所述冷凝管为外螺纹铜管。
优选的,在上述排气冷却装置中,所述集水盒横截面为圆形。
为实现第二个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调,包括室内机和室外机,所述室外机设置有压缩机和冷凝器,所述压缩机的出口与所述冷凝器的进口相连通,所述室外机中还设置有置于所述压缩机和所述冷凝器之间的排气冷却装置,所述排气冷却装置包括:
集水盒,所述集水盒上设置有冷凝水进口和冷凝水出口,所述冷凝水进口与所述室内机中积水盘相连通,所述冷凝水出口与所述外界相连通;
设置在所述集水盒内部的冷凝管,所述冷凝管的冷媒进口和冷媒出口伸出所述集水盒,所述冷媒进口与所述压缩机的出口相连,所述冷媒出口与所述蒸发器的进口相连。
优选的,在上述空调中,所述冷凝管为U型管。
优选的,在上述空调中,所述冷凝管为外螺纹铜管。
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排气冷却装置,当将该装置安装在空调上时,其冷媒进口与压缩机相连,冷媒出口与冷凝器相连,集水盒的冷凝水进口与蒸发器的积水盘相连通,冷凝水出口可与外界相连通。当空调机组工作时,蒸发器积水盘中的冷凝水通过管路流入集水盒中,由于冷凝水的温度很低可以降低压缩机排出气体的温度,温度降低后再进入冷凝器。因此,采用本实用新型排气冷却装置不仅可以提高冷凝水的利用率,还可以通过冷凝水降低压缩机排气的温度进而提高冷凝器的冷却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空调机组的工作原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调机组的工作原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排气冷却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排气冷却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在压缩机和冷凝器中设置一个冷却装置,可以提高冷凝器的冷却效率。另外,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采用的水冷,其冷却水来自室内机中的冷凝水,可以减少能源的浪费。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保护一种空调,以提高空调机组中冷凝器的冷却效率,减少能源浪费。
请参照图2所示的空调,该空调包括室内机和室外机,室外机设置有压缩机21和冷凝器22,压缩机21的出口与冷凝器22的进口相连通,室外机中还设置有置于压缩机21和冷凝器22之间的排气冷却装置23。
请参照图3和图4所示的排气冷却装置23,该排气冷却装置23包括:集水盒231和冷凝管232,其中,集水盒231上设置有冷凝水进口2311和冷凝水出口2312,冷凝水进口2311与室内机中积水盘相连通,冷凝水出口2312与外界相连通;冷凝管232设置在集水盒231的内部,其上的冷媒进口2321和冷媒出口2322伸出集水盒231,冷媒进口2321与压缩机21的出口相连,冷媒出口2322与蒸发器的进口相连。
当将该装置安装在空调上时,其冷媒进口2321通过管27与压缩机21相连,冷媒出口2322通过管28与冷凝器22相连,集水盒231的冷凝水进口2311通过管26与蒸发器的积水盘相连通,冷凝水出口2312可以接管25与外界相连通。当空调机组工作时,蒸发器积水盘中的冷凝水通过管路流入集水盒231中,由于冷凝水的温度很低可以降低压缩机21排出气体的温度,温度降低后再进入冷凝器22。因此,采用本实用新型排气冷却装置23不仅可以提高冷凝水的利用率,还可以通过冷凝水降低压缩机21排气的温度进而提高冷凝器22的冷却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冷凝管232主要作用是将冷媒的热量释放到集水盒231中的冷凝水中,因此冷凝管232的热导率一定要高,可以由铝、铜等导热率较高的材质制成。提高冷凝管232的传热效率可以通过改变材质实现,还可以通过改变冷凝管232的长度实现,例如采用蛇形管或者U型管,或者通过在冷凝管232上设置翅片增加冷凝管232的导热率。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采用U型管,或者采用U型外螺纹铜管。
通过改变冷凝管232的形状材质可以提高冷凝管232的导热率,另外,还可以改变冷凝管232的散热方式,通常散热方式有对流和顺流两种形式,即,通过改变冷凝水进口2311和冷凝水出口2312设置位置来实现对流散热和顺流散热。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采用对流散热,冷凝水进口2311和冷凝水出口2312设置在不同端面上,其中,冷凝水出口2312靠近冷媒进口2321,冷凝水进口2311原理冷媒进口2321。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冷凝管232采用U型管,因此冷媒进口2321和冷媒出口2322设置在集水盒231的同一端面。为了减小集水盒231的体积,集水盒231的横截面设计成圆形。
实施例二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主要保护一种排气冷却装置,通过在空调机组中安装此排气冷却装置,可以提高空调机组的冷却效率。
请参照图3和图4所示的排气冷却装置23,该排气冷却装置23包括:集水盒231和冷凝管232,其中,集水盒231上设置有冷凝水进口2311和冷凝水出口2312,冷凝水进口2311与室内机中积水盘相连通,冷凝水出口2312与外界相连通;冷凝管232设置在集水盒231的内部,其上的冷媒进口2321和冷媒出口2322伸出集水盒231,冷媒进口2321与压缩机21的出口相连,冷媒出口2322与蒸发器的进口相连。
当将该装置安装在空调上时,其冷媒进口2321通过管27与压缩机21相连,冷媒出口2322通过管28与冷凝器22相连,集水盒231的冷凝水进口2311通过管26与蒸发器的积水盘相连通,冷凝水出口2312可以接管25与外界相连通。当空调机组工作时,蒸发器积水盘中的冷凝水通过管路流入集水盒231中,由于冷凝水的温度很低可以降低压缩机21排出气体的温度,温度降低后再进入冷凝器22。因此,采用本实用新型排气冷却装置23不仅可以提高冷凝水的利用率,还可以通过冷凝水降低压缩机21排气的温度进而提高冷凝器22的冷却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冷凝管232主要作用是将冷媒的热量释放到集水盒231中的冷凝水中,因此冷凝管232的热导率一定要高,可以由铝、铜等导热率较高的材质制成。提高冷凝管232的传热效率可以通过改变材质实现,还可以通过改变冷凝管232的长度实现,例如采用蛇形管或者U型管,或者通过在冷凝管232上设置翅片增加冷凝管232的导热率。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采用U型管,或者采用U型外螺纹铜管。
通过改变冷凝管232的形状材质可以提高冷凝管232的导热率,另外,还可以改变冷凝管232的散热方式,通常散热方式有对流和顺流两种形式,即,通过改变冷凝水进口2311和冷凝水出口2312设置位置来实现对流散热和顺流散热。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采用对流散热,冷凝水进口2311和冷凝水出口2312设置在不同端面上,其中,冷凝水出口2312靠近冷媒进口2321,冷凝水进口2311原理冷媒进口2321。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冷凝管232采用U型管,因此冷媒进口2321和冷媒出口2322设置在集水盒231的同一端面。冷凝水出口在集水盒的上部,冷凝水进口在集水盒的下部。
为了减小集水盒231的体积,集水盒231的横截面设计成圆形。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排气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集水盒,所述集水盒上设置有冷凝水进口和冷凝水出口;
设置在所述集水盒内部的冷凝管,所述冷凝管的冷媒进口和冷媒出口伸出所述集水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气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媒进口和冷媒出口设置在所述集水盒的同一端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气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水出口在所述集水盒的上部,所述冷凝水进口在所述集水盒的下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气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管为U型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气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管为外螺纹铜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气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盒横截面为圆形。
7.一种空调,包括室内机和室外机,所述室外机设置有压缩机和冷凝器,所述压缩机的出口与所述冷凝器的进口相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外机中还设置有置于所述压缩机和所述冷凝器之间的排气冷却装置,所述排气冷却装置包括:
集水盒,所述集水盒上设置有冷凝水进口和冷凝水出口,所述冷凝水进口与所述室内机中积水盘相连通,所述冷凝水出口与所述外界相连通;
设置在所述集水盒内部的冷凝管,所述冷凝管的冷媒进口和冷媒出口伸出所述集水盒,所述冷媒进口与所述压缩机的出口相连,所述冷媒出口与所述蒸发器的进口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管为U型管。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管为外螺纹铜管。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20099819XU CN202002269U (zh) | 2011-04-07 | 2011-04-07 | 空调及排气冷却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20099819XU CN202002269U (zh) | 2011-04-07 | 2011-04-07 | 空调及排气冷却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2002269U true CN202002269U (zh) | 2011-10-05 |
Family
ID=447050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20099819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002269U (zh) | 2011-04-07 | 2011-04-07 | 空调及排气冷却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2002269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766080A (zh) * | 2016-12-13 | 2017-05-31 | 南京奥特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提高空调热泵系统运行效率的方法及装置 |
CN108072162A (zh) * | 2016-11-14 | 2018-05-25 | 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海尔热水器有限公司 | 一种带有冷凝水排出功能的送风系统和热水器 |
-
2011
- 2011-04-07 CN CN201120099819XU patent/CN202002269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072162A (zh) * | 2016-11-14 | 2018-05-25 | 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海尔热水器有限公司 | 一种带有冷凝水排出功能的送风系统和热水器 |
CN106766080A (zh) * | 2016-12-13 | 2017-05-31 | 南京奥特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提高空调热泵系统运行效率的方法及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017418B (zh) | 太阳能直膨式热泵热水器用吹胀式复合通道蒸发器 | |
CN201363969Y (zh) | 一种高效风冷、水冷两用的冷凝器 | |
CN203024295U (zh) | 利用空调冷凝水的冷凝器装置 | |
CN100587367C (zh) | 空调室外机冷凝器及设有该冷凝器的空调器 | |
CN104728952B (zh) | 空调室外机 | |
CN201653005U (zh) | 一种空调冷凝器 | |
CN202002269U (zh) | 空调及排气冷却装置 | |
CN201964697U (zh) | 一种分段冷凝器及空调室外机 | |
CN202076934U (zh) | 空调变频模块散热片及设置该散热片的空调 | |
CN208859930U (zh) | 一种双擎机房专用空调冷凝增焓装置 | |
CN202813668U (zh) | 一种具有新型芯片散热装置的变频空调 | |
CN202660817U (zh) | 平行流换热器 | |
CN204665763U (zh) | 空气、水、冷媒三相高效换热冷凝器 | |
CN201852375U (zh) | 一种空调冷凝器 | |
CN203396066U (zh) | 一种窗式空调及其热交换系统 | |
CN203501559U (zh) | 大换热面积冰箱用翅片式蒸发器 | |
CN202547026U (zh) | 一种家用空调换热器 | |
CN202188566U (zh) | 一种空调器 | |
CN201992912U (zh) | 一种热交换器 | |
CN204313539U (zh) | 平行流冷凝器 | |
CN204880876U (zh) | 一种具有石墨换热片的直冷式电冰箱蒸发器 | |
CN204718202U (zh) | 一种通道蒸发式冷凝器 | |
CN202947382U (zh) | 一种搪玻璃内搪瓷列管冷凝器 | |
CN202109807U (zh) | 一种冷凝器过冷管 | |
CN202419904U (zh) | 一种高温高效的空气能热水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1005 Termination date: 201404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