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72531B - 四管式热回收多联机空调系统 - Google Patents

四管式热回收多联机空调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72531B
CN102072531B CN201010612464XA CN201010612464A CN102072531B CN 102072531 B CN102072531 B CN 102072531B CN 201010612464X A CN201010612464X A CN 201010612464XA CN 201010612464 A CN201010612464 A CN 201010612464A CN 102072531 B CN102072531 B CN 10207253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r
magnetic valve
branch pipe
indoor heat
communicat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61246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072531A (zh
Inventor
许永锋
林铖志
刘红斌
阎晓楼
舒文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Hengya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D Midea Hold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D Midea Hold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D Midea Hold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10612464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072531B/zh
Publication of CN1020725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725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0725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7253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mpression-Type Refrigeration Machines With Reversible Cycles (AREA)

Abstract

一种四管式热回收多联机空调系统,包括压缩机、电磁阀、室外换热器、室内换热器和电子膨胀阀以及第一分歧管、第二分歧管、第三分歧管和第四分歧管,其中的第一压缩机、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第四电磁阀和第一室外换热器组成第一单元;第二压缩机、第五电磁阀、第六电磁阀、第七电磁阀、第八电磁阀和第二室外换热器组成第二单元。两个单元在室内换热器汇合,换热后再经由连接管返回各自单元,继续循环。需要同时制冷制热时,需要制冷的室内侧组成一个系统,需要制热的室内侧组成另一个系统,室外侧一个单元作制冷循环,另一个单元作制热循环。本发明具有构简单合理、产品开发周期短、见效快和系统可靠运行可靠的特点。

Description

四管式热回收多联机空调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四管式热回收多联机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文献号CN200979258Y中公开了一种三管制热回收空调系统,包括室外机系统及室内机系统,室外机系统包括有压缩机、冷凝器、四通阀、低压罐、室外机电子膨胀阀、高压管、中压管、低压管以及分别设置在相应管路上截断电磁阀,室内机系统包括有若干室内机、三通切换装置和节流部件,其中,压缩机的冷媒出口分别通过截断电磁阀及高压管与三通切换装置的A口连接及通过四通阀与冷凝器连接,冷凝器通过室外机电子膨胀阀、截断电磁阀、中压管及节流部件与室内机的一端连接,三通切换装置的B口与室内机的另一端连接,三通切换装置的C口通过低压管及其截断电磁阀分别与低压罐及四通阀连接,低压罐与压缩机的冷媒进口连接。该系统比普通多联机空调系统增加了高压气管管路,室内侧与室外侧通过三根管进行连接;该系统除了能实现普通多联机空调系统的制冷和制热功能,还可以实现同时制冷制热功能,将原本需要排放到室外的热量回收到需要制热的地区,环保又节能;但是,其结构和控制逻辑复杂,技术难度大,开发成本高,开发周期长。在能源危机日益加重和环保意识不断提高的现实情况下,空调做为耗能大户,正需要加快提升环保节能技术,尽快开发相应的空调产品来满足市场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环保节能、操作灵活、性能可靠的四管式热回收多联机空调系统,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
按此目的设计的一种四管式热回收多联机空调系统,包括压缩机、电磁阀、室外换热器、室内换热器和电子膨胀阀,其特征是还包括第一分歧管、第二分歧管、第三分歧管和第四分歧管,压缩机包括第一压缩机和第二压缩机,电磁阀包括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第四电磁阀、第五电磁阀、第六电磁阀、第七电磁阀、第八电磁阀,
室外换热器包括第一室外换热器和第二室外换热器,室内换热器包括第一室内换热器和第二室内换热器,
电子膨胀阀包括第一电子膨胀阀、第二电子膨胀阀、第三电子膨胀阀和第四电子膨胀阀;
第一压缩机、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第四电磁阀和第一室外换热器组成第一单元;
第一单元通过第一冷媒液管、第一冷媒气管、第一分歧管和第二分歧管与第一室内换热器、第二室内换热器、第一电子膨胀阀和第三电子膨胀阀相接;
第二压缩机、第五电磁阀、第六电磁阀、第七电磁阀、第八电磁阀和第二室外换热器组成第二单元;
第二单元通过第二冷媒液管、第二冷媒气管、第三分歧管和第四分歧管与第一室内换热器、第二室内换热器、第二电子膨胀阀和第四电子膨胀阀相接。
所述第一压缩机的低压入口通过第四电磁阀与第一冷媒气管的一端相通,第一冷媒气管的另一端与第一分歧管的第一接口相通;
第一压缩机的低压入口通过第二电磁阀与第一室外换热器的一端相通,第一室外换热器的另一端与第一冷媒液管的一端相通,第一冷媒液管的另一端与第二分歧管的第一接口相通;
第一压缩机的高压出口通过第一电磁阀与第一室外换热器的一端相通;
第一压缩机的高压出口通过第三电磁阀与第一冷媒气管的一端相通;
第一分歧管的第三接口与第一室内换热器的一端相通,第一室内换热器的另一端与第二分歧管的第三接口相通,第一电子膨胀阀串接在第一室内换热器的另一端与第二分歧管的第三接口之间;
第一分歧管的第二接口与第二室内换热器的一端相通,第二室内换热器的另一端与第二分歧管的第二接口相通,第三电子膨胀阀串接在第二室内换热器的另一端与第二分歧管的第二接口之间;
第二压缩机的低压入口通过第八电磁阀与第二冷媒气管的一端相通,第二冷媒气管的另一端与第三分歧管的第一接口相通;
第二压缩机的低压入口通过第六电磁阀与第二室外换热器的一端相通,第二室外换热器的另一端与第二冷媒液管的一端相通,第二冷媒液管的另一端与第四分歧管的第一接口相通;
第二压缩机的高压出口通过第五电磁阀与第二室外换热器的一端相通;
第二压缩机的高压出口通过第七电磁阀与第二冷媒气管的一端相通;
第三分歧管的第三接口与第一室内换热器的一端相通,第一室内换热器的另一端与第四分歧管的第二接口相通,第二电子膨胀阀串接在第一室内换热器的另一端与第四分歧管的第二接口之间;
第三分歧管的第二接口与第二室内换热器的一端相通,第二室内换热器的另一端与第四分歧管的第三接口相通,第四电子膨胀阀串接在第二室内换热器的另一端与第四分歧管的第三接口之间。
还包括第九电磁阀和第十电磁阀,第九电磁阀串接在第一分歧管的第三接口与第一室内换热器的一端之间,第十电磁阀串接在第三分歧管的第三接口与第一室内换热器的一端之间。
还包括第十一电磁阀和第十二电磁阀,第十一电磁阀串接在第一分歧管的第二接口与第二室内换热器的一端之间,第十二电磁阀串接在第三分歧管的第二接口与第二室内换热器的一端之间。
本发明包括压缩机、电磁阀、室外换热器、电子膨胀阀、室内换热器、分歧管、冷媒液管、冷媒气管等部件;室外侧由两个单元组成,每个单元由压缩机、电磁阀和室外换热器组成,每个单元经由一个液管、一个气管和若干分歧管与室内换热器连接。每个室内侧换热器有两根冷媒液管和两根冷媒气管,两个单元分别与室内换热器组成两个独立的冷媒循环系统。两个单元在室内换热器汇合,换热后再经由连接管返回各自单元,继续循环。需要同时制冷制热时,需要制冷的室内侧组成一个系统,需要制热的室内侧组成另一个系统,室外侧一个单元作制冷循环,另一个单元作制热循环。
本发明通过设置更多的分歧管,可以连接更多的室内换热器。
本发明通过两个单元的设计理念,在普通多联机的控制系统基础上略加修改就可以实现系统的同时制冷制热功能;每个单元系统都是使用成熟的普通多联机空调技术,系统可靠性高;室外侧换热器可以同时作冷凝和蒸发作用,可以维持适当的室外环境温度,有利于提高制冷制热效果,降低能耗。
本发明将中央空调水系统四管制技术和多联机热泵空调技术结合起来,实现多联机系统同时制冷制热的功能,满足某些场所需要同时制冷制热的需求。避开了传统的三管制热回收空调系统的高技术门槛,可以弥补传统的三管制热回收空调系统的技术难度高、开发周期长的缺陷,具有结构简单合理、环保节能、操作灵活、产品开发周期短、见效快和系统运行可靠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中:11为第一压缩机,12为第二压缩机,21为第一电磁阀,22为第二电磁阀,23为第三电磁阀,24为第四电磁阀,25为第五电磁阀,26为第六电磁阀,27为第七电磁阀,28为第八电磁阀,31为第一室外换热器,32为第二室外换热器,33为第一室内换热器,34为第二室内换热器,41为第一电子膨胀阀,42为第二电子膨胀阀,43为第三电子膨胀阀,44为第四电子膨胀阀,51为第一冷媒气管,53为第二冷媒气管,52为第一冷媒液管,54为第二冷媒液管,61为第一分歧管,a1为第一分歧管的第一接口,b1为第一分歧管的第二接口,c1为第一分歧管的第三接口,62为第二分歧管,a2为第二分歧管的第一接口,b2为第二分歧管的第二接口,c2为第二分歧管的第三接口,63为第三分歧管,a3为第三分歧管的第一接口,b3为第三分歧管的第二接口,c3为第三分歧管的第三接口,64为第四分歧管,a4为第四分歧管的第一接口,b4为第四分歧管的第二接口,c4为第四分歧管的第三接口,71为第九电磁阀,72为第十电磁阀,73为第十一电磁阀,74为第十二电磁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参见图1,本四管式热回收多联机空调系统,包括压缩机、电磁阀、室外换热器、室内换热器和电子膨胀阀以及第一分歧管61、第二分歧管62、第三分歧管63和第四分歧管64,压缩机包括第一压缩机11和第二压缩机12,电磁阀包括第一电磁阀21、第二电磁阀22、第三电磁阀23、第四电磁阀24、第五电磁阀25、第六电磁阀26、第七电磁阀27、第八电磁阀28,室外换热器包括第一室外换热器31和第二室外换热器32,室内换热器包括第一室内换热器33和第二室内换热器34,电子膨胀阀包括第一电子膨胀阀41、第二电子膨胀阀42、第三电子膨胀阀43和第四电子膨胀阀44。
第一压缩机11、第一电磁阀21、第二电磁阀22、第三电磁阀23、第四电磁阀24和第一室外换热器31组成第一单元;第一单元通过第一冷媒液管52、第一冷媒气管51、第一分歧管61和第二分歧管62与第一室内换热器33、第二室内换热器34、第一电子膨胀阀41和第三电子膨胀阀43相接。
第二压缩机12、第五电磁阀25、第六电磁阀26、第七电磁阀27、第八电磁阀28和第二室外换热器32组成第二单元;第二单元通过第二冷媒液管54、第二冷媒气管53、第三分歧管63和第四分歧管64与第一室内换热器33、第二室内换热器34、第二电子膨胀阀42和第四电子膨胀阀44相接。
第一压缩机11的低压入口通过第四电磁阀24与第一冷媒气管51的一端相通,第一冷媒气管51的另一端与第一分歧管61的第一接口a1相通;第一压缩机11的低压入口通过第二电磁阀22与第一室外换热器31的一端相通,第一室外换热器31的另一端与第一冷媒液管52的一端相通,第一冷媒液管52的另一端与第二分歧管62的第一接口a2相通。第一压缩机11的高压出口通过第一电磁阀21与第一室外换热器31的一端相通。
第一压缩机11的高压出口通过第三电磁阀23与第一冷媒气管51的一端相通。
第一分歧管61的第三接口c1与第一室内换热器33的一端相通,第一室内换热器33的另一端与第二分歧管62的第三接口c2相通,第一电子膨胀阀41串接在第一室内换热器33的另一端与第二分歧管62的第三接口c2之间;第一分歧管61的第二接口b1与第二室内换热器34的一端相通,第二室内换热器34的另一端与第二分歧管62的第二接口b2相通,第三电子膨胀阀43串接在第二室内换热器34的另一端与第二分歧管62的第二接口b2之间。
第二压缩机12的低压入口通过第八电磁阀28与第二冷媒气管53的一端相通,第二冷媒气管53的另一端与第三分歧管63的第一接口a3相通。第二压缩机12的低压入口通过第六电磁阀26与第二室外换热器32的一端相通,第二室外换热器32的另一端与第二冷媒液管54的一端相通,第二冷媒液管54的另一端与第四分歧管64的第一接口a4相通。第二压缩机12的高压出口通过第五电磁阀25与第二室外换热器32的一端相通。
第二压缩机12的高压出口通过第七电磁阀27与第二冷媒气管53的一端相通。
第三分歧管63的第三接口c3与第一室内换热器33的一端相通,第一室内换热器33的另一端与第四分歧管64的第二接口b4相通,第二电子膨胀阀42串接在第一室内换热器33的另一端与第四分歧管64的第二接口b4之间;第三分歧管63的第二接口b3与第二室内换热器34的一端相通,第二室内换热器34的另一端与第四分歧管64的第三接口c4相通,第四电子膨胀阀44串接在第二室内换热器34的另一端与第四分歧管64的第三接口c4之间。
四管式热回收多联机空调系统还包括第九电磁阀71和第十电磁阀72,第九电磁阀71串接在第一分歧管61的第三接口c1与第一室内换热器33的一端之间,第十电磁阀72串接在第三分歧管63的第三接口c3与第一室内换热器33的一端之间。
四管式热回收多联机空调系统还包括第十一电磁阀73和第十二电磁阀74,第十一电磁阀73串接在第一分歧管61的第二接口b1与第二室内换热器34的一端之间,第十二电磁阀74串接在第三分歧管63的第二接口b3与第二室内换热器34的一端之间。
一、纯制热运行模式时,
第一电磁阀21、第四电磁阀24、第五电磁阀25、第八电磁阀28、第十电磁阀72和第十一电磁阀73关闭,第二电磁阀22、第三电磁阀23、第六电磁阀26、第七电磁阀27、第九电磁阀71和第十二电磁阀74开启,第二电子膨胀阀42和第三电子膨胀阀43关闭,第一电子膨胀阀41和第四电子膨胀阀44开启。
第一压缩机11排出的高温高压冷媒经过第一冷媒气管51、第一分歧管61进入第一室内换热器33冷凝,冷凝后的液态冷媒经过第二分歧管62、第一冷媒液管52进入第一室外换热器31吸热蒸发,蒸发后的气态冷媒返回第一压缩机11压缩。
第二压缩机12排出的高温高压冷媒经过第二冷媒气管53、第三分歧管63进入第二室内换热器34冷凝,冷凝后的液态冷媒经过第四分歧管64、第二冷媒液管54进入第二室外换热器32吸热蒸发,蒸发后的气态冷媒返回第二压缩机12压缩。
二、纯制冷运行模式时,
第二电磁阀22、第三电磁阀23、第六电磁阀26、第七电磁阀27、第十电磁阀72和第十一电磁阀73关闭,第一电磁阀21、第四电磁阀24、第五电磁阀25、第八电磁阀28、第九电磁阀71、第十二电磁阀74开启,第一电子膨胀阀41、第四电子膨胀阀44开启,第二电子膨胀阀42和第三电子膨胀阀43关闭。
第一压缩机11排出的高温高压冷媒在第一室外换热器31冷凝后经过第二冷媒液管52进入室内侧的第一电子膨胀阀41节流,节流后的液态冷媒进入第一室内换热器33吸热蒸发,蒸发后的气态冷媒经过第一分歧管61、第一冷媒气管51返回室外侧的第一压缩机11压缩。
第二压缩机12排出的高温高压冷媒在第二室外换热器32冷凝后经过第二冷媒液管54进入室内侧的第四电子膨胀阀44节流,节流后的液态冷媒进入第二室内换热器34吸热蒸发,蒸发后的气态冷媒经过第三分歧管63、第二冷媒气管53返回室外侧的第二压缩机12压缩。
三、制冷制热混合运行模式时,
假设室内侧的第一室内换热器33所在房间需要制冷,室内侧的第二室内换热器所在房间需要制热。
第一个单元的室外换热器当作冷凝器使用,第二电磁阀22、第三电磁阀23、第十电磁阀72关闭,第一电磁阀21、第四电磁阀24、第九电磁阀71开启,第一电子膨胀阀41开启,第二电子膨胀阀42关闭。
第一压缩机11排出的高温高压冷媒在第一室外换热器31冷凝后经过第一冷媒液管52、第二分歧管62进入室内侧的第一电子膨胀阀41节流,节流后的液态冷媒进入第一室内换热器33吸热蒸发,蒸发后的气态冷媒经过第一分歧管61、第一冷媒气管51返回室外侧的第一压缩机11压缩。
第二个单元的室外换热器当作蒸发器使用,第五电磁阀25、第八电磁阀28、第十一电磁阀73关闭,第六电磁阀26、第七电磁阀27和第十二电磁阀74开启,第四电子膨胀阀44开启,第三电子膨胀阀43关闭。
第二压缩机12排出的高温高压冷媒经过第三分歧管63、第二冷媒气管53进入第二室内换热器34冷凝,冷凝后的液态冷媒经过第四分歧管64、第二冷媒液管54进入第二室外换热器32吸热蒸发,蒸发后的气态冷媒返回第二压缩机12压缩。
本实施例中的电磁阀:第一电磁阀21、第二电磁阀22、第三电磁阀23、第四电磁阀24、第五电磁阀25、第六电磁阀26、第七电磁阀27和第八电磁阀28,可以用四通阀进行替换,并能获得与上述技术方案相同的技术效果。

Claims (3)

1.一种四管式热回收多联机空调系统,包括压缩机、电磁阀、室外换热器、室内换热器和电子膨胀阀,其特征是还包括第一分歧管(61)、第二分歧管(62)、第三分歧管(63)和第四分歧管(64),压缩机包括第一压缩机(11)和第二压缩机(12),电磁阀包括第一电磁阀(21)、第二电磁阀(22)、第三电磁阀(23)、第四电磁阀(24)、第五电磁阀(25)、第六电磁阀(26)、第七电磁阀(27)、第八电磁阀(28),
室外换热器包括第一室外换热器(31)和第二室外换热器(32),室内换热器包括第一室内换热器(33)和第二室内换热器(34),
电子膨胀阀包括第一电子膨胀阀(41)、第二电子膨胀阀(42)、第三电子膨胀阀(43)和第四电子膨胀阀(44);
第一压缩机(11)、第一电磁阀(21)、第二电磁阀(22)、第三电磁阀(23)、第四电磁阀(24)和第一室外换热器(31)组成第一单元;
第一单元通过第一冷媒液管(52)、第一冷媒气管(51)、第一分歧管(61)和第二分歧管(62)与第一室内换热器(33)、第二室内换热器(34)、第一电子膨胀阀(41)和第三电子膨胀阀(43)相接;
第二压缩机(12)、第五电磁阀(25)、第六电磁阀(26)、第七电磁阀(27)、第八电磁阀(28)和第二室外换热器(32)组成第二单元;
第二单元通过第二冷媒液管(54)、第二冷媒气管(53)、第三分歧管(63)和第四分歧管(64)与第一室内换热器(33)、第二室内换热器(34)、第二电子膨胀阀(42)和第四电子膨胀阀(44)相接;
所述第一压缩机(11)的低压入口通过第四电磁阀(24)与第一冷媒气管(51)的一端相通,第一冷媒气管(51)的另一端与第一分歧管(61)的第一接口(a1)相通;
第一压缩机(11)的低压入口通过第二电磁阀(22)与第一室外换热器(31)的一端相通,第一室外换热器(31)的另一端与第一冷媒液管(52)的一端相通,第一冷媒液管(52)的另一端与第二分歧管(62)的第一接口(a2)相通;
第一压缩机(11)的高压出口通过第一电磁阀(21)与第一室外换热器(31)的一端相通;
第一压缩机(11)的高压出口通过第三电磁阀(23)与第一冷媒气管(51)的一端相通;
第一分歧管(61)的第三接口(c1)与第一室内换热器(33)的一端相通,第一室内换热器(33)的另一端与第二分歧管(62)的第三接口(c2)相通,第一电子膨胀阀(41)串接在第一室内换热器(33)的另一端与第二分歧管(62)的第三接口(c2)之间;
第一分歧管(61)的第二接口(b1)与第二室内换热器(34)的一端相通,第二室内换热器(34)的另一端与第二分歧管(62)的第二接口(b2)相通,第三电子膨胀阀(43)串接在第二室内换热器(34)的另一端与第二分歧管(62)的第二接口(b2)之间;
第二压缩机(12)的低压入口通过第八电磁阀(28)与第二冷媒气管(53)的一端相通,第二冷媒气管(53)的另一端与第三分歧管(63)的第一接口(a3)相通;
第二压缩机(12)的低压入口通过第六电磁阀(26)与第二室外换热器(32)的一端相通,第二室外换热器(32)的另一端与第二冷媒液管(54)的一端相通,第二冷媒液管(54)的另一端与第四分歧管(64)的第一接口(a4)相通;
第二压缩机(12)的高压出口通过第五电磁阀(25)与第二室外换热器(32)的一端相通;
第二压缩机(12)的高压出口通过第七电磁阀(27)与第二冷媒气管(53)的一端相通;
第三分歧管(63)的第三接口(c3)与第一室内换热器(33)的一端相通,第一室内换热器(33)的另一端与第四分歧管(64)的第二接口(b4)相通,第二电子膨胀阀(42)串接在第一室内换热器(33)的另一端与第四分歧管(64)的第二接口(b4)之间;
第三分歧管(63)的第二接口(b3)与第二室内换热器(34)的一端相通,第二室内换热器(34)的另一端与第四分歧管(64)的第三接口(c4)相通,第四电子膨胀阀(44)串接在第二室内换热器(34)的另一端与第四分歧管(64)的第三接口(c4)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管式热回收多联机空调系统,其特征是还包括第九电磁阀(71)和第十电磁阀(72),第九电磁阀(71)串接在第一分歧管(61)的第三接口(c1)与第一室内换热器(33)的一端之间,第十电磁阀(72)串接在第三分歧管(63)的第三接口(c3)与第一室内换热器(33)的一端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管式热回收多联机空调系统,其特征是还包括第十一电磁阀(73)和第十二电磁阀(74),第十一电磁阀(73)串接在第一分歧管(61)的第二接口(b1)与第二室内换热器(34)的一端之间,第十二电磁阀(74)串接在第三分歧管(63)的第二接口(b3)与第二室内换热器(34)的一端之间。
CN201010612464XA 2010-12-29 2010-12-29 四管式热回收多联机空调系统 Active CN10207253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612464XA CN102072531B (zh) 2010-12-29 2010-12-29 四管式热回收多联机空调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612464XA CN102072531B (zh) 2010-12-29 2010-12-29 四管式热回收多联机空调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72531A CN102072531A (zh) 2011-05-25
CN102072531B true CN102072531B (zh) 2012-11-07

Family

ID=440311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612464XA Active CN102072531B (zh) 2010-12-29 2010-12-29 四管式热回收多联机空调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07253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20923B (zh) * 2014-04-25 2017-11-14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系统
CN104197432A (zh) * 2014-09-01 2014-12-10 广东志高暖通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联式空调系统及制冷方法
CN107477824B (zh) * 2017-09-11 2020-02-0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模式转换器、热回收多联机空调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12212427A (zh) * 2019-07-12 2021-01-12 上海海立电器有限公司 集制冷、制热和制热水的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811820Y (zh) * 2005-06-23 2006-08-30 广东美的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多模块多联机空调系统室外机
CN200979251Y (zh) * 2006-12-02 2007-11-21 广东美的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多联机空调系统室外机
JP3146864U (ja) * 2008-09-23 2008-12-04 キーテック工業株式会社 廃熱回収型住宅用室内及び1階床下空間空調システム
KR20090020303A (ko) * 2007-08-23 2009-02-2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열병합 발전 시스템
CN201306882Y (zh) * 2008-11-12 2009-09-09 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带低负荷回油控制回路的水源多联机空调系统
KR20090011289U (ko) * 2008-04-30 2009-11-04 장용기 공조기 배기열 회수 장치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811820Y (zh) * 2005-06-23 2006-08-30 广东美的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多模块多联机空调系统室外机
CN200979251Y (zh) * 2006-12-02 2007-11-21 广东美的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多联机空调系统室外机
KR20090020303A (ko) * 2007-08-23 2009-02-2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열병합 발전 시스템
KR20090011289U (ko) * 2008-04-30 2009-11-04 장용기 공조기 배기열 회수 장치
JP3146864U (ja) * 2008-09-23 2008-12-04 キーテック工業株式会社 廃熱回収型住宅用室内及び1階床下空間空調システム
CN201306882Y (zh) * 2008-11-12 2009-09-09 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带低负荷回油控制回路的水源多联机空调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72531A (zh) 2011-05-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45060B (zh) 多联机空调系统
CN101216225A (zh) 一种双温冷水/冷风机组
CN102109203A (zh) 水源热泵三管式热回收多联机空调系统
CN102425882A (zh) 热回收多联热泵空调热水机加地板采暖系统
CN201363859Y (zh) 一种空调机组
CN102313397A (zh) 热回收多联热泵空调热水机系统
CN102032726A (zh) 一种可提高低温制热量的空调器
CN102072531B (zh) 四管式热回收多联机空调系统
CN201053785Y (zh) 一种热泵空调器
CN201819475U (zh) 空调制冷设备
CN106871474A (zh) 风冷水冷组合式空调系统
CN102829588A (zh) 用于空调系统的除霜装置及循环能源中央空调热水系统
CN202371930U (zh) 一种水与空气双源热泵机组
CN203274348U (zh) 一种超低温双回路热泵空调热水机
CN102734981A (zh) 空气源模块式三合一空调热水系统
CN101424452B (zh) 易于除霜的多功能热泵热水机
CN102538272A (zh) 空调系统及其除霜方法
CN203489525U (zh) 空调热水系统
CN214841173U (zh) 一种双四通阀多联机的水力模块
CN109708334A (zh) 基于发廊污水源与空气源热泵三联供复合系统
CN102116540B (zh) 制冷设备
CN205448237U (zh) 家用分体式空调辅助除霜装置
CN213178886U (zh) 一种用电磁阀切换室外机和地源水供热的空调系统
CN201072264Y (zh) 整体式热回收型水源热泵装置
CN210035967U (zh) 一种空气源热泵化霜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MIDEA GROUP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MEIDI ELECTRIC APPLIANCES CO., LTD., GUANGDONG

Effective date: 20131129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528300 FOSHAN, GUANGDONG PROVINCE TO: 528311 FOSHAN, GUANGDONG PROVINCE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31129

Address after: 528311 Guangdong, Foshan, Beijiao, the United States,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United States on the avenue of the United States, the headquarters of the United States building B floor, District, 26-28

Patentee after: MIDEA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528300, Guangdong, Foshan Town, Shunde District, Beijiao Province, beautiful avenue, beautiful headquarters building, B28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 department

Patentee before: GD MIDEA HOLDING CD.,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208

Address after: 214000 Zhenghe Avenue 381-10, district a, Huigu Pioneer Park, Huishan District, Wuxi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Jiangsu Pinyuan Intellectual Property Operation Co.,Ltd.

Address before: 528311, Guangdong, Foshan Town, Shunde District, Beijiao, 6 beautiful avenue, beautiful headquarters building, B District, 26-28 floor

Patentee before: MIDEA GROUP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513

Address after: 102488 515, floor 5, building 1, yard 12, Changxing East Street, Fangsh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Dizhuo (Beijing) Consult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214000 Zhenghe Avenue 381-10, district a, Huigu Pioneer Park, Huishan District, Wuxi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Jiangsu Pinyuan Intellectual Property Operation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508

Address after: Room 1206-07, building 3, No. 311, Yanxin Road, Huishan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Wuxi, Jiangsu 214174

Patentee after: Wuxi Hengyang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102488 515, floor 5, building 1, yard 12, Changxing East Street, Fangsh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Dizhuo (Beijing) Consulting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