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760362Y - 管子联接紧固接头 - Google Patents

管子联接紧固接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760362Y
CN2760362Y CN 200420112763 CN200420112763U CN2760362Y CN 2760362 Y CN2760362 Y CN 2760362Y CN 200420112763 CN200420112763 CN 200420112763 CN 200420112763 U CN200420112763 U CN 200420112763U CN 2760362 Y CN2760362 Y CN 2760362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pipe joint
joint
clamp
pipe clam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420112763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书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200420112763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760362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760362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760362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Joints With Pressure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管子联接紧固接头,包括一个管接头及通过螺纹连接在管接头管端的夹紧体以及管夹和平垫圈、锥形密封圈,管接头各端部设置有外螺纹,管夹设置有轴向开口和外锥面,所述的夹紧体一端有与管接头的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另一端为内锥面,其内锥面的形状与管夹的外锥面形状相适配,所述的管接头端部为内锥面,所述的锥形密封圈设置在管接头的锥面及对应的管夹的前端平垫圈之间并被压紧。使用时不需要在管子连接端加工外螺纹,且具有密封点少、密封效果好、不易泄漏的特点,特别适于输送高压介质的管路使用。

Description

管子联接紧固接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用接头,特别是涉及一种不用在管子上加工螺纹即可连接管子的管子联接紧固接头。
背景技术
活接头是现在常用的一种快速管接头,其结构如图1所示,这种管接头一般由三个部件组成,分别与管子连接的两个联接体1、3及连接联接体的背帽2,联接体1一端有内螺纹与所连接的管子100的外螺纹配合,联接体1另一端有外凸肩,外凸肩上有外螺纹,与背帽端部的内螺纹配合;联接体2同样通过内螺纹与管子200的外螺纹配合,另一端有凸肩,背帽活套在联接体2的凸肩上。通过背帽2与联接体1上的凸肩的外螺纹配合实现将两个管子100和200的快速连接及断开,进行操作时只需转动背帽而不需要转动管子。在此有三个密封点需要密封,联接体1、2分别与管子100、200的螺纹配合处4、6及两个联接体1、2的外凸肩侧面相贴处5,管子及联接体螺纹配合处4、6的螺纹采用三角形螺纹,可以用麻绳或聚四氟乙烯带缠绕进行密封,两凸肩处5用垫片来密封。由于密封点比较多,使用起来容易发生泄漏,需要经常维修。而且所要连接的管子需要套外螺纹,这要用到专门的套扣工具,使用起来往往受到一定限制,很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方便,密封性好的管子联接紧固接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管子联接紧固接头,包括一个管接头及通过螺纹连接在管接头管端的夹紧体以及管夹和密封圈,管接头各端部设置有外螺纹,管夹设置有轴向开口和外锥面,所述的夹紧体一端有与管接头的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另一端为内锥面,其内锥面的形状与管夹的外锥面形状相适配,所述的管接头端部为内锥面,所述的密封圈设置在管接头的锥面及对应的管夹的端面之间并被压紧。这种管子联接紧固接头,管子与夹紧体通过管夹互相楔紧而连接在一起,所连接的管子不用再套外螺纹,使用起来很方便。
所述的管夹外径大的一端还可以设置有外凸肩,夹紧体的锥面内端部有与管夹的外凸肩配合的台阶状环槽。
由于管子连接主要依靠夹紧体与管接头的螺纹连接,在使用中,夹紧体与管接头相互产生轴向拉力,为了增强联接的牢固性,其连接处的螺纹可以选用梯形或矩形螺纹,这两种螺纹相对于三角螺纹来说,更能承受轴向力的作用,使得螺纹不易损坏,联接更牢固。
在所述的管接头中部可以设置内凸肩,能够防止管子联接时一端伸入过长,使得另一端伸入过短,影响连接及密封效果。尤其是在连接处于一条直线上的两根管子时更为重要。
所述的管接头端部内锥面与轴线的夹角优选为20度-40度,此角度太大,轴向分力过小,密封圈的压紧效果不好,角度太小,密封圈太薄易损坏。
所述的管夹锥面角度优选为4度-8度,锥面角度过小,径向夹紧力小连接不牢固,角度大会使管夹内端太厚,造成夹紧体外径变大。
所述的管夹内表面还可以设置有环形倒刺,以利于将管子夹紧并防止管子与管夹产生相对的轴向移动,增加连接的牢固性。
为增强管夹的变形能力,还可在管夹从小头一端至大头凸肩处开有狭缝。
所述的密封圈优选为两个,在管夹一侧为平垫圈,这样可以使密封圈整体的轴向弹性好,可防止因管线震动或受到剧烈冲击而使密封失效。
所述的夹紧体外表面制成四方形或外六角,在旋转安装时更方便使用扳子等工具,在管接头中间部位外表面作上凸棱,也有利于旋合。
所述的管接头可以作成弯头、直通、三通或四通形式。
本实用新型的这种管子联接紧固接头,通过夹紧体与对应的管子之间的锥形的管夹形成楔紧式连接,不需要在管子连接端加工外螺纹,且一个连接端只有一个密封点,该密封点处的密封圈受管接头端部内锥面挤压作用向管子方向压紧,密封效果更好,不易泄漏,特别适于输送高压介质的管路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活接头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管接头为两通时的管子联接紧固接头剖面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管夹的左视图。
图4为管接头为三通时管子联接紧固接头示意图。
图5为管接头为弯头时管子联接紧固接头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一个优选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以利于理解本实用新型。
如图2所示的是管接头为直通时的管子联接紧固接头的结构,由于管接头两端用来与管子连接的两个管夹、夹紧体结构相同,所以图中仅示出了左端的管夹及夹紧体。管接头30两端部设置有外螺纹,螺纹为梯形螺纹;如图3所示,管夹10设置有轴向开口13,其内径在轴向上相同,外部为外锥面;夹紧体20一端有与管接头30的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另一端为内锥面,其内锥面的形状与管夹10的外锥面形状相适配,管接头30的端部为内锥面31,密封圈设置在管接头的内锥面31及对应的管夹10的端面之间并被压紧。
管夹10外径大的一端还设置有外凸肩11,对应地在夹紧体20内有容纳管夹外凸肩的台阶状的环槽。管夹10内表面有两道环形倒刺12,当管夹被挤紧时环形倒刺12可卡入管子100的外表面,使管子100难以相对于管夹10产生轴向移动,增强连接的牢固性,倒刺数量可根据需要增减。同时,为增强管夹均匀变形能够,使其受力更合理,如图3所示,在管夹10从小头一端至大头凸肩11处均匀开有三道狭缝14(但凸肩处不开通),狭缝14的数量及宽度根据管夹直径及材料的软硬度而增减。使管夹10均匀向中部收缩将管子100均匀抱紧。密封圈由一个平垫圈40及一个锥形密封圈50组成,平垫圈40贴在管夹10的外凸肩11的端面上。
管接头端部内锥面31与轴线的夹角α优选为20度-40度。管夹锥面角度优选为4度-8度。
为了方便拧夹紧体20,其外表面21为外六角。管接头30外表面有轴向的沟槽33,相应地在内部中间位置有环形内凸肩32,以保证两端的管子插入时深度相同。
使用时,先将夹紧体20及管夹10、密封圈40、50套在管子100上,再将管接头30套在管子100上,通过旋紧夹紧体20,使其内螺纹与管子端部外螺纹旋合,由于管夹10有外凸肩11,使得夹紧体20旋紧时管夹10不会全部进入夹紧体20内锥面内,随着夹紧体20不断旋向管接头30中部,夹紧体20的内锥面向里挤压带有开口的管夹10,使其开口处开口收缩,管夹10将管子100裹紧,直到管夹10被牢固地楔在管子100与夹紧体20之间;同时,密封圈40、50受到管夹10及管接头30端部的内锥面31的挤压,特别是在管接头端部的内锥面31表面产生的径向分力的作用下,密封圈50被压向管壁,相对于管接头端面为平头仅靠密封圈在径向上的变形的密封作用来说,密封性能大大提高,这在管内为高压流体时能够保证密封不失效,并且这种结构使密封圈50的材料软硬选择上可选择范围更广。同样,将另一根管子与管接头另一端连接,旋紧夹紧体20,这样就完成了两根管子在同一直线方向的连接。
如图4所示,如果将管接头30作成弯头形状,就可以实现两根管子垂直连接。
如图5所示,如果将管接头30作成三通形式,甚至四通形式,可以实现更多管子的连接。

Claims (10)

1、一种管子联接紧固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管接头及通过螺纹连接在管接头管端的夹紧体以及管夹和密封圈,管接头各端部设置有外螺纹,管夹设置有轴向开口和外锥面,所述的夹紧体一端有与管接头的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另一端为内锥面,其内锥面的形状与管夹的外锥面形状相适配,所述的管接头端部为内锥面,所述的密封圈设置在管接头的锥面及对应的管夹的端面之间并被压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子联接紧固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夹紧体与管接头连接处的螺纹选用梯形或矩形螺纹。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管子联接紧固接头,其特征在于:管接头端部内锥面与轴线的夹角为20度-40度,管夹锥面角度为4度-8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子联接紧固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夹内表面设置有环形倒刺。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子联接紧固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夹从小头一端至大头凸肩处开有狭缝。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子联接紧固接头,其特征在于:密封圈为两个,在管夹一侧为平垫圈。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管子联接紧固接头,其特征在于:夹紧体外表面为四方形或外六角,管接头中间部位外表面有凸棱。
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管子联接紧固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接头为弯头或直通、三通、四通形式。
9、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管子联接紧固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夹外径大的一端还设置有外凸肩,夹紧体的锥面内端部有与管夹的外凸肩配合的台阶状环槽。
10、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管子联接紧固接头,其特征在于:管接头中部设置内凸肩。
CN 200420112763 2004-11-12 2004-11-12 管子联接紧固接头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760362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420112763 CN2760362Y (zh) 2004-11-12 2004-11-12 管子联接紧固接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420112763 CN2760362Y (zh) 2004-11-12 2004-11-12 管子联接紧固接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760362Y true CN2760362Y (zh) 2006-02-22

Family

ID=360825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420112763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760362Y (zh) 2004-11-12 2004-11-12 管子联接紧固接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760362Y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22639A (zh) * 2016-08-18 2016-11-16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〇二研究所 一种软管连接装置
CN107917292A (zh) * 2016-08-29 2018-04-17 曹如锋 一种管道连接接头及管道连接接头使用方法
CN110081258A (zh) * 2019-05-20 2019-08-02 海盐县海管管件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管道快接接头
CN110333173A (zh) * 2019-06-25 2019-10-15 宁波东方电缆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海缆透水试验装置的密封结构
CN114427626A (zh) * 2022-01-11 2022-05-03 江苏集萃碳纤维及复合材料应用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复合材料油管的连接结构
CN116598985A (zh) * 2023-07-18 2023-08-15 山东佰斯德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力工程用线缆防护金具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22639A (zh) * 2016-08-18 2016-11-16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〇二研究所 一种软管连接装置
CN106122639B (zh) * 2016-08-18 2018-08-17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二研究所 一种软管连接装置
CN107917292A (zh) * 2016-08-29 2018-04-17 曹如锋 一种管道连接接头及管道连接接头使用方法
CN110081258A (zh) * 2019-05-20 2019-08-02 海盐县海管管件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管道快接接头
CN110333173A (zh) * 2019-06-25 2019-10-15 宁波东方电缆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海缆透水试验装置的密封结构
CN114427626A (zh) * 2022-01-11 2022-05-03 江苏集萃碳纤维及复合材料应用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复合材料油管的连接结构
CN116598985A (zh) * 2023-07-18 2023-08-15 山东佰斯德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力工程用线缆防护金具
CN116598985B (zh) * 2023-07-18 2023-09-19 山东佰斯德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力工程用线缆防护金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897238B2 (en) Tube coupling device
CN2760362Y (zh) 管子联接紧固接头
CN1887508A (zh) 一种高强度自密封铝塑复合管接头的制作方法
CN103604013A (zh) 一种管路连接管件
CN201074712Y (zh) 管道防漏快速接头
CN212509888U (zh) 一种锥套锁紧式管件
CN219775076U (zh) 一种多用型波纹管接头
CN1038868A (zh) 管道快速连接器
CN2450492Y (zh) 内螺纹锁紧连接头
CN201126055Y (zh) 截止阀以及截止阀与管路连接的接管组件
CN201129524Y (zh) 截止阀以及截止阀与管路连接的接管组件
CN112628519B (zh) 一种高压自紧式管道堵头及其应用
CN210687423U (zh) 一种复合管金属接头
CN201126072Y (zh) 制冷和空气调节设备用接管接头组件
CN2314211Y (zh) 推压夹套自锁式快速管接头
CN2397340Y (zh) 一种高可靠性的快装管道接头
CN2459514Y (zh) 薄壁不锈钢高压水管接头
CN2494913Y (zh) 嵌入式管接头
CN2658532Y (zh) 一种金属塑料复合管连接件
CN2220001Y (zh) 钢丝夹紧式快捷管接头
CN201021741Y (zh) 管件接头
CN218914039U (zh) 一种低压流体输送管连接件
CN2674244Y (zh) 微灌管路直插式锁紧密封连接件
CN216789528U (zh) 一种复合柔性管连接接头及复合柔性管修复装置
CN2506839Y (zh) 大流量复合管管接头偶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0222

Termination date: 2009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