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738273Y - 液晶显示器及其背光装置 - Google Patents

液晶显示器及其背光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738273Y
CN2738273Y CN 200420112373 CN200420112373U CN2738273Y CN 2738273 Y CN2738273 Y CN 2738273Y CN 200420112373 CN200420112373 CN 200420112373 CN 200420112373 U CN200420112373 U CN 200420112373U CN 2738273 Y CN2738273 Y CN 2738273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work
light
guide plate
light guide
circuit bo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420112373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柯俊民
罗俊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U Optronic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U Optron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 Optronics Corp filed Critical AU Optronics Corp
Priority to CN 200420112373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738273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738273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738273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iquid Crystal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一种液晶显示器,包括一框架、一导光板、一面板、一可挠曲电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FPC)与一发光元件。其中,导光板设于框架的底部并受到框架所支撑。在导光板与框架间留有一预定空间以设置发光元件。面板设于导光板上。可挠曲电路板由面板,经由框架的侧边,延伸接合于框架的下表面。发光元件设于可挠曲电路板上,并且位于上述预定空间内以靠合至导光板的一侧面。导光板的此侧面是与框架相互卡合,以抑制框架连同可挠曲电路板向下弯曲变形,进而避免发光元件的照明外漏。

Description

液晶显示器及其背光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及其背光装置,尤其是一种利用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做为光源的液晶显示器及其背光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薄膜晶体管制作技术的进步,液晶显示器大量的应用于个人数字助理器、笔记型计算机、数码相机、摄录像机、行动电话等各式电子产品中。由于液晶显示器为一非自发光的显示器,因此,传统上是采用冷阴极灯管(Cold Cathode F1uorescent Lamp)作为背光源。所产生的光线是穿透扩散膜、偏光片等光学膜层,以形成均匀的平面光线射入液晶显示面板中,以呈现影像。
由于可携式电子产品的发展,同时,带动了液晶显示器朝向轻薄化的方向发展。因此,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ed Diode,LED)挟其小尺寸的优势,开始取代传统的冷阴极灯管,应用于液晶显示器的背光源。
请参照图1所示,为一典型使用发光二极管作为背光源的液晶显示器100的剖面示意图。此液晶显示器100是包括一上盖(Bezel)120、一框架130、一导光板140、一面板150、第一可挠曲电路板(Flexible PrintedCircuit,FPC)160、第二可挠曲电路板170与至少一个发光二极管190。其中,框架130是用以承载导光板140,并将面板150框限于导光板140的上方。第一可挠曲电路板160是连接至面板150,以输入显示控制信号。第二可挠曲电路板170连接至框架130的下表面。发光二极管190设于此第二可挠曲电路板170上,并靠合于导光板140的一入光面,以提供液晶显示器100所需要的照明。上盖120是向下盖合于框架130之外,以防止面板150上下移动。
在上述液晶显示器100中,面板150所需要的显示控制信号,以及发光二极管190所需要的控制信号,由两个可挠曲电路板160与170分别输入。为了进一步简少液晶显示器100的元件数,以降低制作成本,如图2A所示,在另一典型液晶显示器中,是使用单一的可挠曲电路板180取代图1中的第一可挠曲电路板160与第二可挠曲电路板170。此可挠曲电路板180是经折曲以分别连接至面板150与框架130的下表面。以输入显示控制信号至面板150,同时亦使发光二极管190邻接于导光板140的入光面以提供光照L。
值得注意的是,此受到折曲的可挠曲电路板180是具有一个恢复其折曲前的状态的倾向,而此倾向将产生弹性恢复力施加于面板150与框架130。同时,如图2B所示,由于面板150的刚性(toughness)优于框架130,因此,连接至面板150的可挠曲电路板180所产生的弹性恢复力F将带动框架130向下弯曲。而此向下弯曲的结果,将导致设于可挠曲电路板180上的发光二极管190向下移动离开导光板140的入光面,而使发光二极管190的光照L的方向向下偏移,进而导致漏光现象的发生。
所以,为了确保提供至面板的光照的均匀性与亮度,同时维持画面的品质,如何抑制框架的变形,以固定发光二极管与导光板的相对位置,来防止漏光现象的发生,已成为液晶显示器的一个发展重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针对使用单一可挠曲电路板的液晶显示器中,对于可挠曲电路板的弹性恢复力而导致的漏光现象,提出一个解决的方法。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液晶显示器,包括一框架、一导光板、一面板与一可挠曲电路板。其中,导光板与面板由下而上放置于框架的内部空间。可挠曲电路板的两端分别接合至面板与框架的下表面,并且,可挠曲电路板上设置有一发光元件,靠合至导光板的一侧向入光面。此侧向入光面上具有一第一凸出部,而框架在邻接至侧向入光面的一第一侧面具有一第一凹槽。第一凸出部卡合于第一凹槽内,以抑制框架向下弯曲变形而造成漏光。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典型使用发光二极管作为背光源的液晶显示器的剖面示意图。
图2A为一典型使用单一可挠曲电路板的液晶显示器的剖面示意图。
图2B为图2A的液晶显示器,其中的框架受到可挠曲电路板施力而变形的剖面示意图。
图3A为本实用新型液晶显示器一较佳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3B为图3A的液晶显示器的俯视示意图。
图3C为对应至图3B中a-a剖面方向的剖面示意图,并描述其中的框架的受力情况。
图3D为对应至图3B中b-b剖面方向的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液晶显示器另一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液晶显示器又一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号说明:
液晶显示器100,200    上盖120,220
框架130,230          导光板140,240
面板150,250          可挠曲电路板180,280
发光元件290           第一可挠曲电路板160
第二可挠曲电路板170   发光二极管190
第一凸出部242         第一凹槽232
第二凸出部234         第三凸出部246
第三凹槽236           第四凹槽238
缺口231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3A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液晶显示器200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剖面图。此液晶显示器200包括一上盖(Bezel)220、一框架230、一导光板240、一显示面板250、一可挠曲电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FPC)280与一发光元件290。
导光板240设于框架230的底部,并受到框架230所支撑,而为了充分利用发光元件的照明,可在导光板240的下表面更增设一反射膜层(未图标),以避免光线向下溢失。显示面板250设于导光板240的上方,并受到框架230所支撑。在面板250与导光板240间预留有空间,供设置适当的光学膜层(未图标)如扩散片、偏光片等,以提高照射至显示面板250的光线的均匀度。
可挠曲电路板280受到折曲,以使其第一端280a连接至显示面板250。而此可挠曲电路板的第二端280b与框架的底面230c间有一胶合层结构(未图标),以使可挠曲电路板280接合至框架的底面230c。发光元件290设置于可挠曲电路板280上,并且,当可挠曲电路板280接合至框架的底面230c,发光元件290靠合于导光板240的一侧向入光面240a。上盖220向下盖合于框架230与可挠曲电路板280的外侧,以防止面板250向上移动。
在导光板240的侧向入光面240a上具有一第一凸出部242,沿着导光板的底面240c往框架230的方向延伸。并且,框架230在邻接于前述侧向入光面240a的一第一侧面230a上具有一第一凹槽232,而此第一凸出部242与第一凹槽232相互卡合,以抑制框架230连同可挠曲电路板280向下弯曲变形而造成漏光。
同时请参照图3B所示,此图将图3A中的上盖220与面板250移除后所作之一俯视示意图。如图中所示,在框架230邻接于侧向入光面240a的第一侧面230a上具有三个缺口231,以供设置发光元件290。当可挠曲电路板280接合于框架230的底面。设置于可挠曲电路板280上的发光元件290,如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向上装置于上述缺口231中,且靠合至导光板的侧向入光面240a以提供液晶显示器所需要的照明。此外,设于第一侧面230a上的第一凹槽232是位于相邻缺口231之间,也就是位于相邻发光元件290之间。
基本上,面板250的刚性(toughness)优于框架230,同时,面板250的垂直位置受到上盖220所限制。如图3C所示,此图对应于图3B的a-a剖面方向。受到折曲的可挠曲电路板280会产生作用力F1带动框架230向下弯曲。另一方面,由于导光板240的刚性优于框架230,位于侧向入光面240a上的第一凸出部242将对框架230施以一向上的作用力F2,以抑制框架230向下弯曲变形。由此,也就可以防止可挠曲电路板280与设置其上的发光元件290向下移动,以避免产生如图2B所示的照明外漏现象。
值得注意的是,在第一凸出部242对框架230施以一向上的作用力F2的情况下,框架230也会对第一凸出部242施一向下的反作用力F3(根据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如图3D所示,此图对应至图3B中b-b剖面方向。为了抑制此反作用力F3,请同时参照图3A所示,在框架的第二侧面上230d具有第二凸出部234往导光板240的方向延伸,以提供向上的作用力F4支撑导光板240。
请参照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液晶显示器200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相较于图3C中第一凸出部242是沿着导光板的底面240c侧向延伸。在本实施例中,导光板的侧向入光面240a上的第三凸出部246是沿着导光板的顶面240d,往框架230的方向侧向延伸。而框架230在邻接于侧向入光面240a的第一侧面230a上具有一第三凹槽236。前述第三凸出部246卡合于第三凹槽236内,以防止框架230变形。
请参照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液晶显示器200第三较佳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相较于图3C中第一凸出部242沿着导光板的底面240c侧向延伸。在本实施例中,框架230的第一侧面230a上具有一第四凹槽238。而导光板240的侧向入光面240a的边缘部分直接卡合于此第四凹槽238内,来达到防止框架230变形的目的。
相较于图2B的传统液晶显示器,其中的框架130容易受到可挠曲电路板280带动向下弯曲而造成漏光现象。本实用新型直接利用导光板240所具备的高刚性,提供框架230所需要的支撑,来防止框架230变形与漏光现象的发生。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液晶显示器并不需要增加任何额外的元件,而仅需对框架230与导光板240的外型作适度的变更,即可达到防止漏光现象的目的。

Claims (11)

1、一种背光装置,应用于一显示器,该显示器具有一显示面板设置于该背光装置的上方,其特征在于,该背光装置包括:
一框架,用以支撑该显示面板;
一导光板,设于该框架的内部,并具有一入光面;及
一可挠曲电路板,包括一发光元件设于其上,该可挠曲电路板的一第一端连接至该显示面板,一第二端接合于该框架的底面,且该发光元件靠合于该导光板的该入光面;
其中,该入光面具有一第一凸出部往该框架的方向延伸,该框架邻接至该入光面的一第一侧面具有一第一凹槽与该第一凸出部相互卡合,抑制该框架连同该可挠曲电路板向下弯曲变形而造成漏光。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凸出部是沿着该导光板的底面往该框架的方向侧向延伸。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框架邻接至该入光面的该第一侧面具有一缺口,容纳该发光元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凹槽位于相邻该发光元件间的该第一侧面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发光元件为一发光二极管。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可挠曲电路板与该框架之间有一胶合层结构。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框架邻接于该导光板之一第二侧面具有一第二凸出部往该导光板的方向延伸,以支撑该导光板。
8、一种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框架;
一导光板,设于该框架的底部,并受到该框架所支撑,并且,该导光板的刚性优于该框架;
一显示面板,设于该导光板的上方,并受到该框架所支撑;及
一可挠曲电路板,包括一发光二极管设于其上,该可挠曲电路板的一第一端连接至该显示面板,一第二端接合于该框架的下表面,并且,使该发光元件靠合于该导光板的一侧向入光面;
其中,该侧向入光面具有一第一凸出部沿着该导光板的下表面往该框架的方向延伸,该框架邻接至该侧向入光面的一第一侧面具有一第一凹槽与该第一凸出部相互卡合,抑制该框架连同该可挠曲电路板向下弯曲变形而造成漏光。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该框架邻接于该侧向入光面的该第一侧面具有至少一个缺口,容纳该发光元件。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凹槽位于相邻该发光元件间的该第一侧面上。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该可挠曲电路板与该框架之间有一胶合层结构。
CN 200420112373 2004-10-29 2004-10-29 液晶显示器及其背光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2738273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420112373 CN2738273Y (zh) 2004-10-29 2004-10-29 液晶显示器及其背光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420112373 CN2738273Y (zh) 2004-10-29 2004-10-29 液晶显示器及其背光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738273Y true CN2738273Y (zh) 2005-11-02

Family

ID=353481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420112373 Expired - Lifetime CN2738273Y (zh) 2004-10-29 2004-10-29 液晶显示器及其背光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738273Y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49370C (zh) * 2005-12-09 2009-01-07 株式会社日立显示器 液晶显示装置
CN1821852B (zh) * 2006-03-28 2010-12-08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块的承载结构
CN102520550A (zh) * 2011-11-16 2012-06-27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01630101B (zh) * 2008-07-18 2012-08-08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电泳显示设备及其包装结构
CN103150027A (zh) * 2013-02-05 2013-06-12 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 背光结构及发光键盘
CN105938265A (zh) * 2015-03-04 2016-09-14 株式会社日本显示器 显示装置
CN107966853A (zh) * 2017-11-17 2018-04-27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器及其背光模组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49370C (zh) * 2005-12-09 2009-01-07 株式会社日立显示器 液晶显示装置
CN1821852B (zh) * 2006-03-28 2010-12-08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块的承载结构
CN101630101B (zh) * 2008-07-18 2012-08-08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电泳显示设备及其包装结构
CN102520550A (zh) * 2011-11-16 2012-06-27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03150027A (zh) * 2013-02-05 2013-06-12 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 背光结构及发光键盘
CN103150027B (zh) * 2013-02-05 2016-03-02 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 背光结构及发光键盘
CN105938265A (zh) * 2015-03-04 2016-09-14 株式会社日本显示器 显示装置
CN105938265B (zh) * 2015-03-04 2019-06-14 株式会社日本显示器 显示装置
CN107966853A (zh) * 2017-11-17 2018-04-27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器及其背光模组
WO2019095421A1 (zh) * 2017-11-17 2019-05-23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器及其背光模组
US10690838B2 (en) 2017-11-17 2020-06-23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backlight modul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671182B1 (ko) Led 백라이트 유니트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led 모듈
EP2555025B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module
CN201636705U (zh) 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模组
CN103901642A (zh) 液晶显示装置
EP2746649A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7423865B2 (en) Display device and apparatus
US8674929B2 (en) Optical assembly, backlight unit including the same, and display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backlight unit
CN2785066Y (zh) 显示模组
US20060193132A1 (en) Backlight assembly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same
US9121988B2 (en) Back light unit,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CN105785624A (zh) 无胶框液晶显示装置及其组装方法
US9684122B2 (en) Backlight assembly including light leakage preventing unit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including the same
CN102853329A (zh) 背光单元和使用该背光单元的显示设备
US20060077693A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nd a backlight module thereof
CN2738273Y (zh) 液晶显示器及其背光装置
CN1831598A (zh) 液晶显示设备
CN202361206U (zh) 背光模组以及液晶显示装置
US20100245703A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N110908191A (zh)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CN1696795A (zh) 液晶显示器的背光模块以及其支撑结构
CN2828861Y (zh) Lcd显示模块的改良结构
CN1648740A (zh) 背光模块
EP2299301A1 (en) Backlight unit and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same
CN101813836A (zh) 液晶显示器
CN210835522U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Expiration termination date: 20141029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5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