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736908Y - 多方向操作开关 - Google Patents
多方向操作开关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736908Y CN2736908Y CN 200420012980 CN200420012980U CN2736908Y CN 2736908 Y CN2736908 Y CN 2736908Y CN 200420012980 CN200420012980 CN 200420012980 CN 200420012980 U CN200420012980 U CN 200420012980U CN 2736908 Y CN2736908 Y CN 2736908Y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ixed contact
- contact
- operating switch
- movable device
- hous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witches With Compound Operations (AREA)
Abstract
一种多方向操作开关,包括壳体、依次收容于壳体内的固定接点、置于固定接点之上并可提供弹性回复力的弹片、置于弹片之上并可与固定接点部分接触或分离的可动装置、固持体及按压体,该按压体包括作动部、按压部及位于作动部与按压部之间的抵接部。其中,可动装置包括若干弯折臂,若干延伸臂,以及连接上述弯折臂、延伸臂的连接部。通过这样设置,当按压体侧向按压时,可动装置的延伸臂与对应的固定接点接触,而弯折臂稳固支撑该可动装置,从而使按压状态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方向性。
Description
本实用新型为分案申请,原申请案申请号为200420079129.8,原申请案申请日为2004年8月27日,原实用新型名称为多方向操作开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方向操作开关,尤指一种用于电子装置上的多方向操作开关。
【背景技术】
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现有技术请参照2004年3月4日公开的日本特开2004-71451号专利申请。该专利揭示了一种多方向操作开关,包括:壳体21、固持于壳体内的固定接点、依次收容于壳体内的弹片30、可动接点31、操作体35及组装于壳体上的盖体38。其中,壳体21设有矩形底面、外周壁21A-21D及由外周壁围设而成的凹部。固定接点固持于壳体底面,包括设有中心接点23A的第一固定接点,置于第一固定接点外侧且其上设有侧部触点23B的第二固定接点及配置于第二固定接点四周且其上设有第一、第二触点27A-27D、28A-28D的四个第三固定接点。弹片30由金属薄板制成,其边缘部与第二固定接点的侧部触点23B接触,而中央部置于第一固定接点的中心触点23A正上方并可与其接触或分离。可动接点31大致呈矩形,其四端向外侧延伸出四个横条状的按压部31A-31D包围于该可动接点31四周,该按压部31A-31D与第三固定接点的第一触点27A-27D接触。按压部31A-31D上分别设有弹性臂32A-32D及位于弹性臂前端的前端部33A-33D,该前端部置于第二触点28A-28D正上方并可与其接触或分离。开关作动时,当操作体35垂直向下按压时,弹片30下压并与中心触点23A接触,从而使得中心触点23A与侧部触点23B电性连接,第一、第二固定接点导通。当操作体35侧向按压时,按压部的前端部33A-33D通过操作体35突出部40A-40D的按压而与第三固定接点的第二触点28A-28D接触,从而实现第一、第二触点27A-27D、28A-28D间电性连接,电路导通。
然而,这种设计缺陷在于:所述四个按压部31A-31D呈横条状置于可动接点31的四周,且当一个按压部向下按压时其余三个按压部皆处于悬空状态,从而使该按压状态缺乏良好的方向性和稳定性。
2004年5月25日公开的美国专利申请第2004/0055861号揭示了一种多方向操作开关,该多方向操作开关包括:壳体3,依次收容于壳体内的固定接点4、弹片5、固持部62、按压体63及组装于壳体上的盖体7。其中,固定接点4包括第一、第二、第三固定接点44、41、45-48。第一固定接点44包括中心触点441及自中心触点向外延伸的第一端子臂;第二固定接点41包括置于中心触点四周的四个侧部触点411及连接侧部触点的第二端子臂42;四个第三固定接点45-48间隔设置于四个侧部触点411之间。弹片5包括置于第一、第二固定接点44、41上方并可与中心触点441接触或分离的的中央弹片50和置于第二、第三固定接点41、45-48上方且彼此绝缘连接的边缘弹片51。固持体62上设有四个半圆形的按压部622用于按压边缘弹片。开关作动时,当按压体63垂直向下按压时,中央弹片50下压并与第一固定接点44的中心触点441接触,从而使得中心触点441与侧部触点411电性连接,第一、第二固定接点44、41导通。当按压体63带动固持体62侧向按压时,第二固定接点41与对应的第三固定接点45-48之间发生电性连接,电路导通。
然而,这种设计缺陷在于:所述固持体62上用于按压边缘弹片51的四个按压部622设置成半圆形,其与边缘弹片51的接触面积较大容易导致误操作,且半圆形结构不利于使按压状态具备良好的方向性和稳定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良好的方向性和稳定性的多方向操作开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实用新型多方向操作开关包括壳体、依次收容于壳体内的固定接点、置于固定接点之上并可提供弹性回复力的弹片、置于弹片之上并可与固定接点部分接触或分离的可动装置、固持体及按压体。其中,可动装置包括若干弯折臂,若干延伸臂,以及连接上述弯折臂、延伸臂的连接部。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多方向操作开关的可动装置由若干延伸臂、弯折臂构成。当按压体侧向按压时,可动装置的延伸臂与对应的固定接点接触,而弯折臂稳固支撑该可动装置,从而使按压状态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方向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多方向操作开关的立体组合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多方向操作开关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多方向操作开关的另一角度分解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多方向操作开关的按压体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多方向操作开关沿图1中A-A线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多方向操作开关沿图1中B-B线剖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多方向操作开关侧向按压后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见图1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多方向操作开关100,包括壳体6、收容于壳体6中的按压体1、固持体2、可动装置3、弹片4、可动接点5及组装于壳体6上的盖体7。
请参见图2和图3所示,壳体6大致成矩形,包括底壁69、自底壁69向上延伸且具有相同高度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侧壁61、62、63、64及由该侧壁61、62、63、64围设而成的收容腔65。一对相对配置的第一、第三侧壁61、63的外表面正中分别设有一道矩形开槽611、631,其下端皆延伸至底壁69的下表面。上述第一、第三侧壁61、63的内表面正中则分别设有一道第三凹槽68。第二、第四侧壁62、64的外表面分别设有一对向外凸设的凸块621、641。该第二、第四侧壁62、64的内表面正中设有第二凹槽67。壳体6收容腔65的四个拐角处设有四个扇形第一凹槽66。上述开槽611、631及第一、第二、第三凹槽66、67、68的高度皆与侧壁61、62、63、64的高度相同。
请参见图4所示,按压体1包括具有斜面121的锥台状抵接部12,自抵接部12向上延伸的柱状体作动部11及自抵接部12向下凸设的锥形按压部13。
请参见图2、图3并结合图5所示,固持部2包括矩形平板部22、自平板部22向上突出的圆柱形突出部21、自平板部22的侧边侧向凸设的定位片23及自平板部22向下凸设的四个凸柱24。其中,突出部21为中空,以收容按压体1,其包括收容作动部11的第一收容腔211及收容抵接部12的第二收容腔212。其中第一收容腔211与第二收容腔212连接处为倾斜过渡面213。四个定位片23对称设置于平板部22四条侧边正中。另,平板部22设置成矩形有利于当开关100侧压时使倾斜运动具有良好的方向性及稳定性。
可动装置3包括四个起支撑作用的细条状弯折臂32、间隔设置于弯折臂32之间的四个长条状延伸臂33及连接上述弯折臂32、延伸臂33的环形连接部31。其中,弯折臂32具有绝缘自由端(未标号)。连接部31的中央设有第一圆孔34使按压体1的按压部13可向下穿越可动装置3,第一圆孔34的四周靠近延伸臂33的一端设有第二圆孔35与固持体2的凸柱24配合。
弹片4由金属薄板制成,包括边缘部42及穹状的中央部41。
固定接点5包括第一、第二及第三固定接点51、52、53。第一固定接点51包括具有圆形片状体(未标号)并自该片状体向某一方向径直延伸的第一端子臂512及置于该第一端子臂512圆形片状体上方的中央触点511。第二固定接点52设有第二端子臂522,其上具有半圆环状的环状部5221及自该环状部5221的正中背向其圆心径直延伸的延伸部5222。环状部5221的两个自由端上方置有一对对称的侧部触点521。该对侧部触点521的两侧共置有四个第三固定接点53。
盖体7具有大致呈矩形的基部71。该基部71正中设置有圆形开孔72与固持体2的突出部21配合。该基部71相对的一对侧边正中分别向下凸设有弯折成L形的扣钩73,用于与壳体6的开槽611、631卡扣。基部71的另一对侧边分别向下凸设有一对开设有卡扣孔741的扣片74与凸块621配合。
组装时,固定接点5固持于壳体6的底壁69内。第一固定接点51的中心触点511置于壳体6的收容腔65中,第一端子臂512的末端收容于第四侧壁64的第二凹槽67中。第二固定接点52的延伸部5222收容于第二侧壁62的第二凹槽67中,环状部5221相对于中心触点511呈半包围设置,侧部触点521置于中心触点511的两侧。弹片4置于收容腔65内,其边缘部42与侧部触点521抵接,中央部41位于中心触点511的正上方且可与中心触点511接触或分离。可动装置3置于弹片4之上,其弯折臂32的自由端绝缘抵接于固定接点5上,用于稳固支撑该可动装置3,四个延伸臂33呈悬空状位于对应的四个第三固定接点53的上方并可与其接触或分离。按压体1组装于固持体2内,作动部11部分收容于第一收容腔211内并向上突出该突出部21,抵接部12收容于第二收容腔212内。其锥台状抵接部12的斜面121与第一、第二收容腔211、212之间的倾斜过渡面213相配合。组装有按压体1的固持体2通过凸柱24与可动装置3的第二圆孔35铆接。按压部13通过第一圆孔34向下突伸并抵接于弹片4的中央部41上。四个对称设置的定位片23使铆接成一体的按压体1与可动装置3具有良好的定位性。盖体7组装于壳体6上。其基板71覆盖于壳体6的上表面,开孔72使作动部11及突出部21延伸出壳体6。其扣钩73卡扣于对应的开槽611、631上,卡扣孔741分别与凸块621、641扣持。
该多方向操作开关100可进行垂直下压或侧向按压。当作动部11被垂直向下按压时,按压部13随之向下运动并按压弹片4的中央部41,中央部41发生弹性形变并与中心触点511接触,从而使中心触点511和侧部触点521发生电性连接,第一、第二固定接点51、52导通。当作动部11被施于侧向按压力时,铆接成一体的按压体1、固持体2及可动装置3向平板部22的某一侧边方向发生倾斜运动。抵接部12的斜面121与第一、第二收容腔211、212之间的倾斜过渡面213紧密配合以防止按压体1松动影响按压效果。平板部22的矩形构造使该倾斜状态具有良好的方向性和稳定性。一对相邻设置的延伸臂33与对应的第三固定接点53接触,同时,弹片4由于按压部13的按压而与中心触点511接触。于是中心触点511、侧部触点521及一对相邻设置的第三固定接点53发生电性连接,第一、第二及一对第三固定接点51、52、53导通。当作用于作动部11上的按压力被解除后,按压体1、固持体2及可动装置3通过弹片4的弹性回复力而恢复至初始状态,中央部41及延伸臂33分别与中心触点511、第三固定接点53分离,电路断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多方向操作开关100的可动装置3由彼此相邻设置的延伸臂33、弯折臂32构成。当按压体1侧向按压时,可动装置3的任何延伸臂33与对应的固定接点53接触,四个弯折臂32皆稳固支撑该可动装置3,从而使按压状态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方向性。
Claims (9)
1.一种多方向操作开关,包括壳体、依次收容于壳体内的固定接点、弹片、可动装置、固持体及按压体,其中,壳体设有底壁,固定接点固持于壳体底壁,弹片置于固定接点之上并可提供弹性恢复力,可动装置置于弹片之上且可与固定接点部分接触或分离,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动装置包括若干弯折臂,若干延伸臂,以及连接上述弯折臂、延伸臂的连接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方向操作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弯折臂和延伸臂一体形成于可动装置之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方向操作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动装置包括四个弯折臂,与上述弯折臂间隔设置的四个延伸臂,以及连接上述弯折臂、延伸臂的环形连接部,该连接部上设有使按压体穿越的第一圆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方向操作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接点包括设有中央触点的第一固定接点、设有侧部触点的第二固定接点,以及置于第一、第二固定接点外周的四个第三固定接点。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方向操作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动装置的弯折臂绝缘抵接于固定接点上,延伸臂悬空的位于第三固定接点上方,作动时其可选择性的与第三固定接点接触或分离。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方向操作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片包括与侧部触点接触的边缘部,及位于中央触点上方的中央部。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方向操作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设有第一、第二、第三凹槽分别与第三、第一、第二固定接点配合。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方向操作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持体包括矩形平板部、自平板部的上表面向上突出的突出部、自平板部的边缘侧向凸设的定位片。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方向操作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方向操作开关上设有组装于壳体上的盖体,其中央设有可使按压体部分突出于壳体的开孔。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0420012980 CN2736908Y (zh) | 2004-08-27 | 2004-08-27 | 多方向操作开关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0420012980 CN2736908Y (zh) | 2004-08-27 | 2004-08-27 | 多方向操作开关 |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0420079129 Division CN2731685Y (zh) | 2004-08-27 | 2004-08-27 | 多方向操作开关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736908Y true CN2736908Y (zh) | 2005-10-26 |
Family
ID=353076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0420012980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736908Y (zh) | 2004-08-27 | 2004-08-27 | 多方向操作开关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736908Y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9062360A1 (en) * | 2007-11-16 | 2009-05-22 | Hewlett-Packard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 Structures for multi-directional operation buttons |
TWI397092B (zh) * | 2010-05-07 | 2013-05-21 | P Two Ind Inc | 多方向開關 |
CN102045051B (zh) * | 2009-10-13 | 2014-07-30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 开关 |
-
2004
- 2004-08-27 CN CN 200420012980 patent/CN2736908Y/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9062360A1 (en) * | 2007-11-16 | 2009-05-22 | Hewlett-Packard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 Structures for multi-directional operation buttons |
CN102045051B (zh) * | 2009-10-13 | 2014-07-30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 开关 |
TWI397092B (zh) * | 2010-05-07 | 2013-05-21 | P Two Ind Inc | 多方向開關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1670012B1 (en) | Push-on switch | |
US7906739B2 (en) | Arrangement for surface mounting an electrical component by soldering, and electrical component for such an arrangement | |
JP2009021155A (ja) | 押釦スイッチ | |
CN200941348Y (zh) | 开关 | |
JPH04111119U (ja) | プツシユスイツチ | |
US20070246343A1 (en) | Multidirectional switch | |
CN201000845Y (zh) | 多方向开关 | |
CN2874746Y (zh) | 开关 | |
JPH11144562A (ja) | プッシュオンスイッチ | |
CN2736908Y (zh) | 多方向操作开关 | |
TWI484515B (zh) | Push button switch | |
CN2766330Y (zh) | 多方向操作开关 | |
CN2731685Y (zh) | 多方向操作开关 | |
EP1014405B1 (en) | Push switch | |
CN200986874Y (zh) | 按钮开关 | |
JPH0357114A (ja) | 押釦スイッチ | |
US7964814B2 (en) | Push-push switch with movable terminal | |
CN200959303Y (zh) | 多方向开关 | |
CN201355587Y (zh) | 开关 | |
CN200986869Y (zh) | 按钮开关 | |
CN216597353U (zh) | 按钮开关 | |
CN212183499U (zh) | 射频开关 | |
CN102686326B (zh) | 突起形成部件及突起形成部件的制造方法 | |
CN2417554Y (zh) | 触动开关 | |
CN100501890C (zh) | 按压接通开关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51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