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711334Y - 吊门的导引装置 - Google Patents

吊门的导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711334Y
CN2711334Y CNU2004200015884U CN200420001588U CN2711334Y CN 2711334 Y CN2711334 Y CN 2711334Y CN U2004200015884 U CNU2004200015884 U CN U2004200015884U CN 200420001588 U CN200420001588 U CN 200420001588U CN 2711334 Y CN2711334 Y CN 2711334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uide member
door
overhang
floor
gu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42000158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川角直纪
冈田芳弘
池田康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tsuzuka Corp
Panasonic Electric Works Co Ltd
Osaka Kanag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atsuzuka Corp
Osaka Kanagu Co Ltd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zuka Corp, Osaka Kanagu Co Ltd,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zuka Corp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711334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711334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DHINGES OR SUSPENSION DEVICES FOR DOORS, WINDOWS OR WINGS
    • E05D15/00Suspension arrangements for wings
    • E05D15/06Suspension arrangements for wings for wings sliding horizontally more or less in their own plane
    • E05D15/0621Details, e.g. suspension or supporting guides
    • E05D15/0626Details, e.g. suspension or supporting guides for wings suspended at the top
    • E05D15/0656Bottom guid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upport Devices For Sliding Do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吊门导引装置,能缩短在收容于地板下的状态的导引销的收容长度,能加长从地板突出状态的导引销的突出长度。该导引装置,通过轮子3把吊门1可自由行走地垂吊在上轨2上,在地板4上设置借助磁力而自由突出或缩回的导引销5,使该导引销5借助磁力突出并插入到形成在吊门1下端面的行走槽6内,导引吊门1行走。在地板4下埋设本体7,把前端设有磁铁8的可自由伸缩导引销5可朝上方突出地收容在本体7内。使导引销5在朝上方突出的状态下伸展,在收容在本体7内的状态下收缩。由此,即使对于直贴地板那样的、在地板下不能设置收容导引销的深凹部的情形也能适用。

Description

吊门的导引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导引吊门下部的吊门导引装置。
背景技术
在日本实开平4-113670号公报、特开2001-65228号公报和特开平11-71954号公报中,记载了吊门导引装置。这些吊门导引装置中,吊门通过轮子可自由行走地垂吊在上轨上,地板借助磁力可在地板上自由突出和缩回的一个导引销在其突出的状态下插入到形成在吊门下端面上的行走槽内,进行行走导引。
上述现有例中,如图13所示(图13表示上述专利文献3中的吊门导引装置),上端部设有磁铁8的一个导引销5,被磁力吸引,可从埋设在地板4下的本体7向上方自由突出,为了确保导引销5的上下移动长度,就要把一个导引销5没入地板4下,而为了把一个导引销5没入地板4下,地板4就需要有一定的深度(13中用尺寸H表示)。
但是近年来,在地板坯材上直接粘贴地板装饰材的直贴式地板甚为普及,该直贴式地板不能确保上述导引销没入地板以下的深度,因此,上述现有例的吊门导引装置,不能用于直贴式地板。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例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吊门的导引装置,该装置中,能缩短在收容于地板下的状态的导引销的收容长度,能加长从地板突出状态的导引销的突出长度,对于直贴式地板那样在地板下不能设置很深的、收容导引销的收容部的情形也能适用。
即,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吊门导引装置,通过轮子3把吊门1可自由行走地垂吊在上轨2上,在地板4上设置借助磁力可自由突出或缩回的导引销5,使该导引销5借助磁力突出并插入到形成在吊门1下端面的行走槽6内,导引吊门1的行走,其中,在地板4下埋设本体7,把前端设有磁铁8的可自由伸缩的导引销5可朝上方突出地收容在本体7内,使导引销5在朝上方突出的状态下伸展,在收容在本体7内的状态下收缩。
根据该构造,导引销5借助磁力向上方突出,在插入到行走槽6内的状态,导引销5伸展,可确保充分的突出长度。另一方面,当导引销5收容在埋设在地板4下的本体7内的状态时,导引销5收缩,可缩短收容状态的上下长度。结果,把导引销收容在地板下的收容部分的深度可以比较浅,即使对于直贴地板那样的、在地板下不能形成深收容部分的地板,也能将吊门导引装置埋设在地板下。
另外,上述的吊门的导引装置中,导引销5由前端设有磁铁的第1导引件9和筒状的第2导引件10构成,第1导引件9朝上方可自由突出地嵌在第2导引件10中,第2导引件10可朝上方突出地收容在本体7内,在第1导引件9的下端部设有卡合部11,在第2导引件10的上端部设有与卡合部11卡合的被卡合部12,当第1导引件9被磁力朝上方被拉时,卡合部11与被卡合部12卡合,第2导引件10从动于第1导引件9地朝上方被拉。
根据该构造,当第1导引件9被磁力吸引而朝上方突出时,第2导引件10从动于第1导引件9朝上方突出,这样,用简单的构造,使导引销5在从地板4突出到上方的状态时伸展,另一方面,在收容在地板4下的状态时,第2导引件10收容在本体7内,第1导引件9收容在第2导引件10内,可用简单的构造,使导引销5的收容深度变浅。
另外,上述的吊门的导引装置中,将筒状的本体7和筒状的第2导引件10的下端部都做成下方开口,在第2导引件10的下开口部形成第1导引件9的止脱部13,在筒状本体7的下开口部形成第2导引件10的止脱部14。
根据该构造,从第1导引件9与第2导引件10之间进入的垃圾,以及从第2导引件10与本体7之间进入的垃圾,可从本体7和第2导引件10的下开口部排出,可防止堵塞。另外,由于在第2导引件10的下开口部设有第1导引件9的止脱部13,在筒状本体7的下开口部设有第2导引件10的止脱部14,所以,虽然设置了下开口部,但也能防止第1导引件9、第2导引件10的过度向下方落入。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目的和优点,可通过参照附图的实施例说明更清楚地了解。
附图说明
图1是采用本实用新型吊门导引装置的吊门的概略俯视图。
图2是上图吊门中省略了一部分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说明上图吊门的导引销升降的局部切断正面图。
图4是上图吊门的断面图。
图5是上图吊门的正面图。
图6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吊门导引装置的导引销缩回而没入本体内的状态的断面图。
图7是表示上图的吊门导引装置的导引销朝上方突出并伸长的状态的断面图。
图8a是上图的吊门导引装置的俯视图。
图8b是上图的吊门导引装置的正面图。
图9a是表示上图中采用的外筒的俯视图。
图9b是表示上图中采用的外筒的正面图。
图9c是表示上图中采用的外筒的侧面图。
图9d是表示上图中采用的外筒的侧断面图。
图9e是表示上图中采用的外筒的平断面图。
图10a是表示上图中采用的内筒的俯视图。
图10b是表示上图中采用的内筒的正面图。
图10c是表示上图中采用的内筒的侧面图。
图10d是表示上图中采用的内筒的底面图。
图11a是表示上图中采用的第2导引件的俯视图,
图11b是表示上图中采用的第2导引件的正面图。
图11c是表示上图中采用的第2导引件的侧面图。
图12a是表示上图中采用的第1导引件的俯视图。
图12b是表示上图中采用的第1导引件的正面图。
图12c是表示上图中采用的第1导引件的侧面图。
图13是现有例中的吊门导引装置的断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所示的实施形态,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2、图4所示,在吊门1上端的两端部设有轮子3,在天花板等上安装着上轨2,该轮子3可自由行走地嵌入在上轨2上,吊门1通过轮子3可自由行走地垂吊在上轨2上。地板如图1至图5所示,在上轨2下方的地板4上,与上轨2平行地、隔开适当间隔地设有导引销5,该导引销5借助磁力可以自由突出或缩回。
在吊门1的下端面,沿着全长设有行走槽6。如图3所示,在行走槽6的两端部,分别安装着吸引用磁铁15,该吸引用磁铁15的N极和S极沿着行走槽6的长度方向配置。这时,两吸引用磁铁15的外侧是同极,两吸引用磁铁15的内侧是同极。例如,图3所示实施形态中,安装在一方侧端部的吸引用磁铁15的外侧是N极,内侧是S极时,安装在另一方侧端部的吸引用磁铁15的外侧也是N极,内侧也是S极。另外,在上述吸引用磁铁15的两侧,设有用铁板那样的磁性体形成的倾斜导引件16。在行走槽6的上底部的两侧端部的吸引用磁铁15之间的部位,设有铁板那样的磁性体15a。
下面,说明吊门的导引装置,该装置中,把导引销5可自由突出或缩回地设在地板4上。
如图6至图8所示,吊门的导引装置由埋设在地板4下的本体7,以及可朝上方自由突出地收容在本体7内的导引销5构成。
如图6所示,埋设在地板4下的本体7由外筒19和内筒20构成。如图9b、图9c、图9d所示,外筒19在其外周面部具有切入用突起17,在地板4上用钻头穿孔18,将外筒19打入该孔18内,使切入用突起17切入孔18的内壁面,由此,可将外筒19埋固在地板4下。在外筒19的上端部,设有凸缘部21,用于限定外筒19的插入深度。
内筒20如图10a、图10b、图10c、图10d所示,在该内筒20上,在相对于内筒20中心偏芯的位置,设有上下贯通的导引销插入孔25,把具有该偏芯导引销插入孔25的内筒20嵌入外筒19,并且,使内筒20可以自由变更在圆周方向嵌入外筒19的位置。即,在外筒19的内周面,沿圆周方向以一定间隔设有若干个插入槽23,同时在内筒20的外周面设有突起24,把内筒20嵌入外筒19时,使突起24嵌入沿圆周方向设置的若干插入槽23中的任意插入槽23,由此,使内筒20嵌入在外筒19的圆周方向旋转的若干位置中的任意位置,并且借助突起24对插入槽23的嵌合,保持上述的嵌入状态,在插入状态阻止圆周方向的旋转。因此,由插入槽23、突起24构成止挡机构,在各嵌入位置的嵌入状态,该止挡机构阻止内筒20相对于外筒19旋转。另外,也可以在内筒20的外周面上以一定的间隔设置插入槽23,在外筒19的外周面设置突起24。
在内筒20的上端部,设有凸边部29。在内筒20的下端部的外周部设有环状的卡合槽26。在外筒19的下端部设有配有卡合突起28的具有弹性的卡合片27,如上所述,在把内筒20嵌入外筒19内周方向任意位置的状态,凸边部29与凸缘部21卡接,由此决定内筒20的插入深度。另外,在该状态,上述卡合突起28可自由离合地弹性地嵌在环状卡合槽26上,防止内筒20被不注意地往上方拔出。把螺丝刀等工具的前端插入内筒20的凸边部29与外筒19的凸缘部21之间并往上撬起,由此,可以使卡合槽26脱离上述卡合突起28,将内筒20往上方橇起。
在设在内筒20的偏芯的导引销插入孔25的内面部,设有从下端部一直到上端部的稍下方位置的导引槽30,导引槽30的上端部作为止挡部31。在该导引销插入孔25中,收容着可自由突出到上方的导引销5。
本实用新型中,导引销5可以自由伸缩,且其前端(上端)备有磁铁8,在磁力吸引下,导引销5被朝上方拉出,成为突出状态,在该状态,导引销5伸长;在收容在本体7内的收容状态,导引销5收缩而变短。
即,导引销5如图6、图7所示,由第1导引件9和筒状的第2导引件10构成。第1导引件9的前端设有磁铁8,第1导引件9可朝上方自有突出地嵌合在第2导引件10上,且该第2导引件为筒状。
如图12所示,在比上端部设有磁铁8的第1导引件9的外面部的下端稍稍上方的位置,突设着卡合部11。
如图11所示,在筒状的第2导引件10的内面部,从下端部一直到上端部的稍稍下方位置,设有导引槽33。导引槽33的上端部作为被卡合部12。另外,在第2导引件10的外面部下端的稍稍上方位置,突设着止挡用突起35。
从下开口部把第1导引件9插入到上述筒状的第2导引件10上,这时,将卡合部11可自由滑动地嵌入导引槽33。插入后,把第2导引件10的下开口部的局部(实施例中是导引槽33的下端部内面部)压扁,使其朝内方突出,形成止脱部13。因此,第1导引件9,在其卡合部11与导引槽33上端部的被卡合部12卡合之前,可从第2导引件10朝上方突出。另外,在第1导引件9没入第2导引件10的状态中,上述卡合部11与止脱部13相接,第1导引件9相对于第2导引件10不能再继续下降。
从下开口部把第2导引件10插入设在内筒20上的偏芯的导引销插入孔25,这时,止挡用突起35可自由滑动地嵌入导引槽30。插入后,把内筒20的下开口部的局部(实施例中是导引槽30下端部的内面部)压扁,使其朝内方突出,形成止脱部14。因此,如图7所示,第2导引件10,在其止挡用突起35与导引槽30上端部的止挡部31相接之前,可从内筒20向上方突出。另外,如图6所示,在第2导引件10没入内筒20内的状态,上述止挡用突起35与止脱部14相接,使第2导引件10不能相对于内筒20继续下降。
设在第1导引件9上端部的磁铁8,其N极和S极沿上下方向排列。设在导引销5上的磁铁8的上面侧,与设在吊门1下端面的行走槽6两端部的吸引用磁铁15的外侧极同极。即,例如,如前所述,当吸引用磁铁15的外侧是N极、内侧是S极时,导引销5上端部的磁铁8的上面侧是N极。
如上所述,在地板4上设置若干个由第1导引件9和第2导引件10构成的可自由伸缩的导引销5,这些导引销5可以自由地在地板4上突出或缩同。这里,位于吊门1的行走轨迹上的若干个导引销5,必须位于一直线上,但是,在本实用新型中,由于导引销插入孔25的中心相对于内筒20的中心偏芯,所以,通过嵌入有导引销5的内筒20相对于外筒19旋转,调节从俯视图上看的导引销5的位置,可以与吊门1的行走轨迹(即行走槽6的行走轨迹)吻合。
但是,使通过轮子3垂吊在上轨2上的吊门1行走,当吊门1下端面部的行走槽6端部的吸引用磁铁15的内侧磁极(实施例中是S极),到达了与缩回到地板4下的导引销5相向的位置时,由于吸引用磁铁15的内侧磁极与导引销5的第1导引件9上端部的磁铁8的上面的磁极是异极,所以,第1导引件9被磁力往上方拉,随着第1导引件9被往上方拉,卡合部11在导引槽33内上升,当卡合部11与被卡合部12相接时,第2导引件10从动于第1导引件9被往上方拉而突出,由此,导引销5伸长,进入行走槽6内。因此,导引销5伸长而被朝上方拉出。在该状态进一步使吊门1移动时,导引销5的磁铁8被设在吸引用磁铁15间的磁性体15a吸引,导引销5向上方突出,保持伸长状态,吊门1下端面部的行走槽6被该伸长的导引销5导引,同时吊门1移动,可防止吊门1下端部的振动。图3中,表示导引销5突出到上方,进入吊门1下端面部的行走槽6内,一边防止振动一边导引吊门1行走的状态。
如上所述,使导引销5突入到行走槽6内,一边导引一边使吊门1行走,当导引销5来到设在吊门1的行走槽6另一端部的吸引用磁铁15的外侧磁极(实施例中是N极)的位置时,由于吸引用磁铁15的外侧磁极与设在导引销5上端部的磁铁8的上面磁极是同极,所以,产生反斥力,产生把导引销5往下方拉的力。因此,当设在行走槽6另一端部的吸引用磁铁15的外侧磁极,来到与导引销5的上面相向的位置时,由于相互是同极,所以,第1导引件9往下方移动,当第1导引件9进一步向下方移动时,第2导引件10也向下方移动,如图6所示,第1导引件9没入第2导引件10内,同时,第2导引件10没入本体7的内筒20内,这样,可自由伸缩的导引销5以收缩状态位于地板4下。
本实用新型中,如前所述,导引销5以朝上方突出的状态伸展,以收容在本体7内的状态收缩,所以,在导引销5的朝上方突出的状态,可确保充分的突出距离,同时,在使导引销5没入地板4下的状态,可以使地板4下的、用于收容导引销5的深度比较浅(缩短上下长度)。所以,即使对于在地板坯材上直接粘贴地板材的直贴式地板那样的、从地板4到地板坯材之间上下长度短的情形,也能把本实用新型的吊门导引装置安装在地板4上使用。即,本实用新型中,可以使本体7的上下长度,短于导引销5伸长状态时的突出长度,即使形成在地板4上的孔18的深度比较浅,也能将本体7埋设在地板4下,同时,在收缩状态,可以把导引销5收容在本体7的内筒20内,使导引销5不突出于地板4,在地板4上步行时,导引销5不会影响走路。
筒状的第1导引件9和筒状的第2导引件10都是下端部为开口,从第1导引件9与第2导引件10之间进入的垃圾,以及从第2导引件10与本体7之间进入的垃圾,可从本体7和第2导引件10的下开口部排出,可防止堵塞,可以使第1导引件9相对于第2导引件10在上下方向灵活地滑动,并且,可以使第2导引件10相对于内筒20在上下方向灵活地滑动。
另外,如前所述,用螺丝刀等工具把内筒20相对于外筒19往上方橇起,使其脱离,可进行孔18内部的清扫。
上述实施例中,对由第1导引件和第2导引件构成的导引销进行了说明。但是,导引销也可以由第1导引件、第2导引件、直径不同于第1导引件及第2导引件的至少一个第3导引件构成。这时,导引装置的从俯视图上看的直径虽然增加,但是,把导引装置埋设在地板下的凹部的深度可以更加浅。另外,也可以用蛇腹管构成导引销。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导引装置,是吊门的导引装置,该吊门可移动地保持在设在建筑物上的轨道上。该导引装置包含埋设在地板下的本体、可保持从本体突出的可伸缩的导引销、安装在导引销前端的磁铁。当吊门在导引销上方移动时,借助吊门与磁铁之间产生的磁力,导引销从本体中突出,突出的导引销,突出到设在吊门下端部的行走槽内,导引吊门的移动。另一方面,当吊门不在导引销的上方时,导引销收缩,收容在本体内。
因此,在导引销的突出状态,可确保与已往同样的导引销突出高度;同时在导引销的收缩状态,减小了导引装置整体的高度。所以,把导引装置收容在地板内凹部的深度尺寸可以比已往浅。结果,对于直贴地板式那样的、不能在地板内设置收容导引装置的深孔的情形,也能适用。可扩大吊门导引装置的利用范围。
另外,以上说明了本实用新型吊门导引装置的一个较好实施例,该实施例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不超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可以适当变更本实用新型的各构成。

Claims (3)

1.一种吊门的导引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吊门,其在下端面形成有行走槽;上轨,其通过轮子垂吊可自由行走的所述吊门;埋设于地板下的本体;导引销,其收容在所述本体内,在前端设有磁铁,可自由突出于上方,通过所述磁铁的磁力,所述导引销突出于所述吊门的行走槽内,进行吊门的行走导引。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门的导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引销由前端设有磁铁的第1导引件和筒状的第2导引件构成,所述第1导引件可朝上方自由突出地嵌在所述第2导引件中,第2导引件可朝上方自由突出地收容在本体内,在第1导引件的下端部设有卡合部,同时在第2导引件的上端部设有与卡合部可自由卡合的被卡合部,当第1导引件通过磁力的吸引力朝上方被拉时,卡合部与被卡合部卡合,第2导引件从动于第1导引件而朝上方被拉。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吊门的导引装置,其特征在于,将筒状的本体和筒状的第2导引件的下端部做成下方开口,在第2导引件的下开口部形成第1导引件的止脱部,在筒状本体的下开口部,形成第2导引件的止脱部。
CNU2004200015884U 2003-01-24 2004-01-20 吊门的导引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2711334Y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3016211A JP3749711B2 (ja) 2003-01-24 2003-01-24 吊り戸のガイド装置
JP2003016211 2003-01-24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711334Y true CN2711334Y (zh) 2005-07-20

Family

ID=329037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4200015884U Expired - Lifetime CN2711334Y (zh) 2003-01-24 2004-01-20 吊门的导引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3749711B2 (zh)
CN (1) CN2711334Y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18044A (zh) * 2018-02-06 2019-08-13 重庆公共运输职业学院 一种吊滑门磁吸式导向防晃动导向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023572A (ja) * 2005-07-14 2007-02-01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ガイドピン装置
JP4809009B2 (ja) * 2005-07-22 2011-11-02 雅子 中林 吊り戸の下部振止装置
KR101513744B1 (ko) * 2007-03-05 2015-04-20 니텍 가부시끼가이샤 슬라이딩 도어 디바이스 및 슬라이딩 도어 장치
JP5895173B2 (ja) * 2012-07-13 2016-03-30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吊戸ガイド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18044A (zh) * 2018-02-06 2019-08-13 重庆公共运输职业学院 一种吊滑门磁吸式导向防晃动导向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3749711B2 (ja) 2006-03-01
JP2004225436A (ja) 2004-08-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711334Y (zh) 吊门的导引装置
CN111146393A (zh) 一种保护效果好的稳定型新能源电池箱
CN109398613B (zh) 一种降低平板锚埋深损失的微控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CN114441222A (zh) 一种湿地沉积物深层取样装置
CN201738799U (zh) 塔桅用免维护隐蔽式爬梯
JP4085966B2 (ja) 吊り戸装置及び吊り戸装置の走行溝を構成するための部材
BRPI0406830A (pt) âncora de estaca, e, métodos de ancorar uma âncora de estaca no fundo de um corpo de água, e de produzir reservas de hidrocarbonetos fora da costa
CN208984650U (zh) 试管提升机构
JP2004251104A5 (zh)
JP5169058B2 (ja) 吊り戸のガイド装置及び同装置の施工方法
CN205977094U (zh) 一种五金制作用原料开采装置
CN214061681U (zh) 一种应用于海洋岩土工程的快速安装型沉箱结构
CN219510701U (zh) 一种驱动机构及地铁用移动式动力照明装置
CN219333998U (zh) 一种水浴磁力搅拌器
CN101852063A (zh) 一种塔桅用免维护隐蔽式爬梯
CN219255349U (zh) 一种eva拖鞋加工的固定装置
CN219117283U (zh) 一种潜水低速推流器
CN219013190U (zh) 一种气悬浮轴承结构
CN219003861U (zh) 一种环链电动葫芦链轮槽洁净机构
CN108955798A (zh) 一种无磁水表
CN218540669U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建筑桩
CN219491220U (zh) 一种排水装置
CN218767749U (zh) 一种安装结构及自动跟踪灯头
CN113173536B (zh) 一种升降驱动机构及装置
CN108532488B (zh) 一种路障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Expiration termination date: 20140120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5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