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700365Y - 织物湿加工给液单元机的高给液装置 - Google Patents

织物湿加工给液单元机的高给液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700365Y
CN2700365Y CN 200420027792 CN200420027792U CN2700365Y CN 2700365 Y CN2700365 Y CN 2700365Y CN 200420027792 CN200420027792 CN 200420027792 CN 200420027792 U CN200420027792 U CN 200420027792U CN 2700365 Y CN2700365 Y CN 2700365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bric
feeding unit
unit machine
preg
synerg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420027792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立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200420027792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700365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700365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700365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Treatment Of Fiber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是一种织物湿加工给液单元机的高给液装置,属于染整机械技术。它仍具有加压辊(1)、主动辊(2)、进布辊(7)、导布辊(3)、出布辊(8)和液槽(16),而以其由加压辊(1)与主动辊(2)所构成的轧点(19)处在液槽(16)内的液面线(18)以下为主要特征。本实用新型具有织物带液量高、织物表面不会产生滴、淌水问题,结构简单紧凑等特点。

Description

织物湿加工给液单元机的高给液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染整机械技术,具体涉及一种织物湿加工给液单元机的高给液装置。
背景技术
织物湿加工给液单元机是织物退浆、煮练、漂白和印染等湿加工系统的首要单元机。通过给液单元机的工作液均匀透芯、浸渍织物,完成化学和物理的萃取作用,为织物去杂、净洗奠定基础。生产上采用染整前处理低浓度高给液工艺及其设备,能有效解决长期以来前处理冷轧堆碱氧一浴法所存在的化学品用量多,毛效低,生产环境污染等弊端。且高给液织物导入汽蒸箱后,可营造剧烈的反应条件,而有效地防范常规工艺易发生的褶皱、横档、风干痕、碱斑等疵点。
目前的织物湿加工给液单元机由敞口平洗给液槽和轧辊副(或称轧车)组成。尽管在这种给液单元机上采取多浸多轧的给液工艺进行多次反复浸渍给液,其给液结果仍然不够理想,不同织物的带液量在55~90%的范围内。若然减少轧车施压压力,而让织物多带液,则又会形成织物表面带液量过多,形成滴、淌水问题,这样不仅浪费化学品,而且还会影响到工艺反应质量。
本专利申请人经过实践和理论相结合的认真探究,认识到已有技术织物湿加工给液单元机给液装置的给液过程,之所以造成前述不足的问题,这是因为当织物进入轧车(或称轧辊副)的对轧点(线),包容在织物结构空间和吸附在纤维所存在的毛细管内的空气,将会被挤压而排离织物,但当织物通过轧点后由于其所处的环境是个自然空间,随着织物结构、纤维毛细管的回弹,空气再度被吸入织物结构空间和纤维所存在的毛细管内,从而阻碍了再次浸渍时工作液的浸芯带液,导致产生织物带液量不高的现状,影响了后续工艺处理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织物带液量高,而又不会产生织物表面滴、淌水问题的织物湿加工给液单元机的高给液装置,以克服已有技术的不足。
由于认识到已有技术的织物轧点(即轧车的对轧线)设在自然空间,而导致给液量低的结构性问题之后,本实用新型实现其目的的技术方案也就清晰地凸现了。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织物湿加工给液单元机的高给液装置,具有加压辊、主动辊、进布辊、导布辊、出布辊和液槽,其改进点在于:由加压辊与主动辊所构成的轧点处在液槽内的液面线以下。
由以上所给出的技术方案可以明了,由于本实用新型将织物轧点设在液槽内的液面线以下,从而有效地防范了空气再度进入织物结构空间和纤维所存在的毛细管内,大幅度提高了织物的带液量,实现了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点还在于:
在液槽的进布一侧和出布一侧,均分别设有与液槽构成一体互为联通的预浸渍槽和增效浸渍槽;预浸渍槽和增效浸渍槽呈垂直方向布置;预浸渍槽和增效浸渍槽的内侧壁均呈波纹状;在预浸渍槽和增效浸渍槽内,分别配装有波形板箱,波形板箱分别与机架呈可装拆连结;在波形板箱的下端,分别设有导布辊;预浸渍槽和增效浸渍槽通过联通管和液泵相互联通。
由所给出的这一个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可以明了,由于在液槽两侧加设了预浸渍槽和增效浸渍槽,将会有效增强织物浸渍给液效果。特别是由于预浸渍槽和增效浸渍槽均呈狭窄状波纹通道结构,再加上在液泵的作用下,工作液将会形成湍流且反复循环。这种反复循环的湍流,无疑对于织物所产生的搓揉运动,给织物提高带液量产生更为明显的效果。
位于出布辊的前方设有刮液器。
位于刮液器的前方设有牵曳轧辊副;该牵曳轧辊副的轧点间隙由小气缸调控。
所给出的这两个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的目的,显然是为进一步避免织物表面工作液滴、淌问题的发生和控制织物的带液量。
加压辊由加压气缸调控压力。其目的显然是为了进一步适应各种不同织物实施给液的需要。
波形板箱的上端分别与升降气缸连接;升降气缸的上端,分别与机架固定连结。其目的显然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工艺操作尤其是织物导入穿布操作的方便效果。当然也可以不用升降气缸,而用人工将两个波形板箱抬出来,进行穿布操作,是可以同样实现其目的的。
在预浸渍槽和增效浸渍槽的下方设有清洗排放管路。用以方便对预浸渍槽和增效浸渍的清洗。
本实用新型上述技术方案得以实施后,其所具有的织物透芯带液量高,织物表面不会产生滴、淌水问题的特点是显而易见的,且还具有结构紧凑、操作方便、工艺控制准确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典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主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由以上所给出的附图和文字描述,已经可以明白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将会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楚。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典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附图1所示。一种织物湿加工给液单元机的高给液装置,具有加压辊1、主动辊2、进布辊7、导布辊3、出布辊8和液槽16,液槽16呈水平方向布置,而其由加压辊1与主动辊2所构成的轧点(线)19处在液槽16内的液面线18以下。而在液槽16的进布一侧和出布一侧,均分别设有与液槽16构成一体互为联通的预浸渍槽4-1和增效浸渍槽4-2;预浸渍槽4-1和增效浸渍槽4-2呈垂直方向布置;预浸渍槽4-1和增效浸渍槽4-2的内侧壁均呈波纹状;在预浸渍槽4-1和增效浸渍槽4-2内,分别配装有波形板箱5-1、5-2,波形板箱5-1、5-2分别与机架15呈可装拆连结;在波形板箱5-1、5-2的下端,分别设有导布辊3-1、3-4;预浸渍槽4-1和增效浸渍槽4-2通过联通管9和液泵10相互联通。位于出布辊8的前方设有刮液器11。位于刮液器11的前方设有牵曳轧辊副12;该牵曳轧辊副12的轧点间隙由小气缸20调控。加压辊1由加压气缸14调控压力。而波形板箱5-1、5-2的上端分别与升降气缸6-1、6-2连接;升降气缸6-1、6-2的上端,分别与机架15固定连结。在预浸渍槽4-1和增效浸渍槽4-2的下方设有清洗排放管路17。
按上述具体实施方式采用通常技术制备的本实用新型,若对液槽16内存液面、加压辊1的加压气缸、牵曳轧辊副12的小气缸20、液泵10等部件实现或对其中任何一个部件实现工业控制计算机控制,则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化程度和给液质量的控制将会产生明显的效果。
试验检测显示,本实用新型的带液量为,全棉高支高密防雨布由已有技术多浸多轧的55%,提高到100~120%;厚重、稀疏织物由已有技术的70~90%,提高到100~150%。试验结果表明,本实用新型是很成功的。

Claims (7)

1、一种织物湿加工给液单元机的高给液装置,具有加压辊(1)、主动辊(2)、进布辊(7)、导布辊(3)、出布辊(8)和液槽(16),其特征在于:由加压辊(1)与主动辊(2)所构成的轧点(19)处在液槽(16)内的液面线(18)以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织物湿加工给液单元机的高给液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液槽(16)的进布一侧和出布一侧,均分别设有与液槽(16)构成一体互为联通的预浸渍槽(4-1)和增效浸渍槽(4-2);预浸渍槽(4-1)和增效浸渍槽(4-2)呈垂直方向布置;预浸渍槽(4-1)和增效浸渍槽(4-2)的内侧壁均呈波纹状;在预浸渍槽(4-1)和增效浸渍槽(4-2)内,分别配装有波形板箱(5-1、5-2),波形板箱(5-1、5-2)分别与机架(15)呈可装拆连结;在波形板箱(5-1、5-2)的下端,分别设有导布辊(3-1、3-4);预浸渍槽(4-1)和增效浸渍槽(4-2)通过联通管(9)和液泵(10)相互联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织物湿加工给液单元机的高给液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出布辊(8)的前方设有刮液器(11)。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织物湿加工给液单元机的高给液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刮液器(11)的前方设有牵曳轧辊副(12);该牵曳轧辊副(12)的轧点间隙由小气缸(20)调控。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织物湿加工给液单元机的高给液装置,其特征在于:加压辊(1)由加压气缸(14)调控压力。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织物湿加工给液单元机的高给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波形板箱(5-1、5-2)的上端分别与升降气缸(6-1、6-2)连接;升降气缸(6-1、6-2)的上端,分别与机架(15)固定连结。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织物湿加工给液单元机的高给液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预浸渍槽(4-1)和增效浸渍槽(4-2)的下方设有清洗排放管路(17)。
CN 200420027792 2004-06-07 2004-06-07 织物湿加工给液单元机的高给液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2700365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420027792 CN2700365Y (zh) 2004-06-07 2004-06-07 织物湿加工给液单元机的高给液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420027792 CN2700365Y (zh) 2004-06-07 2004-06-07 织物湿加工给液单元机的高给液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700365Y true CN2700365Y (zh) 2005-05-18

Family

ID=347717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420027792 Expired - Lifetime CN2700365Y (zh) 2004-06-07 2004-06-07 织物湿加工给液单元机的高给液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700365Y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04830A (zh) * 2011-08-26 2012-01-04 常熟华懋纺织有限公司 织物定型机的浸渍装置
CN102758323A (zh) * 2011-04-28 2012-10-31 孚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连续轧染巾被织物前处理专用给液装置
CN103031750A (zh) * 2012-12-29 2013-04-10 孚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巾被织物还原染料连续轧染短湿蒸加工工艺
CN107761392A (zh) * 2017-11-10 2018-03-06 安徽翰联纺织有限公司 Y3+基高强水处理织物的后整理方法、后整理机构
CN107881780A (zh) * 2017-11-10 2018-04-06 安徽翰联纺织有限公司 纳米氧化物高强抗菌织物的后整理方法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58323A (zh) * 2011-04-28 2012-10-31 孚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连续轧染巾被织物前处理专用给液装置
CN102304830A (zh) * 2011-08-26 2012-01-04 常熟华懋纺织有限公司 织物定型机的浸渍装置
CN103031750A (zh) * 2012-12-29 2013-04-10 孚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巾被织物还原染料连续轧染短湿蒸加工工艺
CN103031750B (zh) * 2012-12-29 2015-09-09 孚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巾被织物还原染料连续轧染短湿蒸加工工艺
CN107761392A (zh) * 2017-11-10 2018-03-06 安徽翰联纺织有限公司 Y3+基高强水处理织物的后整理方法、后整理机构
CN107881780A (zh) * 2017-11-10 2018-04-06 安徽翰联纺织有限公司 纳米氧化物高强抗菌织物的后整理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680732U (zh) 一种纺织品生产用浸轧装置
CN205420801U (zh) 一种布料染色装置
CN205012008U (zh) 染缸轧车装置
CN103789948B (zh) 针织物筒状平幅水洗装置
CN205775272U (zh) 一种均匀染色的溢流染布机
WO2022067670A1 (zh) 一种纱线上浆装置
CN103866514B (zh) 织造布连续退浆装置
CN104195779A (zh) 化纤机织物平幅连续高速练漂增白联合机
CN2700365Y (zh) 织物湿加工给液单元机的高给液装置
CN203583186U (zh) 一种轧车
CN103103707A (zh) 一种新型浆纱机的浆槽装置
CN111575959A (zh) 一种纺织布的破泡匀浆染色装置
CN203049259U (zh) 浆纱机片纱预浸透喷浆装置
CN104328616A (zh) 一种绳状退煮漂联合机
CN201981384U (zh) 用于织物退浆预处理的刷搓冲洗设备
CN205975023U (zh) 一种便于上浆的涂层机
CN209584580U (zh) 一种用于纺织品的轧染装置
CN209669495U (zh) 一种纤维染色设备
CN103938379A (zh) 一种浆纱机片纱预浸透喷浆装置
CN103306073B (zh) 一种柔软水洗兼用机
CN106757896A (zh) 一种喷雾式地毯染色装置
CN208517674U (zh) 一种联合煮漂机浸轧透芯高给液装置
CN209602799U (zh) 一种用于纺织品的浸轧装置
CN202744790U (zh) 一种增加给液的短流程印染前处理装置
CN114164684A (zh) 一种采用还原染料对纱线染色的工艺及纱线染色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Expiration termination date: 20140607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5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