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692597Y - 两排管路冷凝器 - Google Patents
两排管路冷凝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692597Y CN2692597Y CN 200420044864 CN200420044864U CN2692597Y CN 2692597 Y CN2692597 Y CN 2692597Y CN 200420044864 CN200420044864 CN 200420044864 CN 200420044864 U CN200420044864 U CN 200420044864U CN 2692597 Y CN2692597 Y CN 2692597Y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efrigerant
- port
- row
- pipelines
- row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两排管路冷凝器,包括冷却片以及穿设于所述冷却片内的两排冷媒管路,还包括一将流入冷媒分为两路的三通,所述两排冷媒管路的第一支路的第一通口从内排的上部绕设至内排的中部,并经第一连接管从外排的上部绕设至外排的中部,形成第三通口;所述两排冷媒管路的第二支路的第二通口从内排的下部绕设至内排的中部,并经第二连接管从外排的下部绕设到外排的中部,形成第四通口。本实用新型的两排冷媒管路冷凝器,能减小蒸发器内部的逆向换热,使冷媒通过蒸发器与空气“逆流换热”;与普通冷凝器两排管路布置相比,提高蒸发器的换热效率约10%,从而提高能效比和效能系数。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领域涉及空调器的冷凝器,具体涉及到分体式空调器中带有两排冷凝器管路的冷凝器。
背景技术
当前空调器的节能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为提高空调器的调节能力,一般采用增大两器的换热面积的方法,一般采用两排或多排蒸发器和冷凝器。普通的两排或多排冷凝器管路布置不能很好地解决冷凝器内部的逆向换热,换热效率差,从而导致空调器在制冷制热时,能效比和效能系数较低。耗电量较大,妨碍了空调使用的经济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两排管路冷凝器,能减小蒸发器内部的逆向换热。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两排管路冷凝器,包括冷却片以及穿设于所述冷却片内的两排冷媒管路,还包括一将流入冷媒分为两路的三通,所述两排冷媒管路的第一支路的第一通口从内排的上部绕设至内排的中部,并经第一连接管从外排的上部绕设至外排的中部,形成第三通口;所述两排冷媒管路的第二支路的第二通口从内排的下部绕设至内排的中部,并经第二连接管从外排的下部绕设到外排的中部,形成第四通口。
上述两排冷媒管路冷凝器中,当空调制冷时,冷媒从第一通口和第二通口流入,而从第三通口和第四通口流出。
上述两排冷媒管路冷凝器中,当空调制热时,冷媒从第三通口和第四通口流入,而从第一通口和第二通口流出。
上述两排冷媒管路冷凝器中,在第三通口和第四通口分别设有分流毛细管部件以使冷媒汇总,用于平衡各流路的流阻。
上述两排冷媒管路冷凝器中,所述分流毛细管部件与分液管连接。
上述两排冷媒管路冷凝器中,所述三通位于冷凝器中部。
本实用新型的两排冷媒管路冷凝器,能减小蒸发器内部的逆向换热,使冷媒通过蒸发器与空气“逆流换热”;与普通冷凝器两排管路布置相比,提高蒸发器的换热效率约10%,从而提高能效比和效能系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两排冷媒管路冷凝器制冷时的冷媒管路布置及冷媒流向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两排冷媒管路冷凝器制冷时的冷媒管路布置及冷媒流向的左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两排冷媒管路冷凝器制冷时的冷媒管路布置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两排冷媒管路冷凝器的分流毛细管及分液管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两排冷媒管路冷凝器制冷时冷媒和空气温度沿冷媒流程变化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两排冷媒管路冷凝器制热时冷媒和空气温度沿冷媒流程变化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所示,冷凝器包括冷却片11以及穿设于所述冷却片11内的两排冷媒管路12。所述冷凝器还包括一将流入冷媒分为两路的三通,所述两排冷媒管路12的第一支路的第一通口13从内排的上部绕设至内排的中部,并经第一连接管17从外排的上部绕设至外排的中部,形成第三通口14;所述两排冷媒管路的第二支路的第二通口15从内排的下部绕设至内排的中部,并经第二连接管18从外排的下部绕设到外排的中部,形成第四通口16。
在第三通口14和第四通口16分别设有分流毛细管部件以及分液管以使冷媒汇总。分流毛细管用于平衡两路冷媒的流阻和热阻,减小内部换热热损。而三通则位于冷凝器的中部。图3中的箭头方向为空气的流动方向。如图4所示,用于汇总冷媒的毛细管6与分液器7连接,分液器7可使汇总的冷媒从统一的口流出或流入。
当空调器制冷时,冷媒经过位于冷凝器中部的三通,分为两路流入冷凝器。第一路冷媒先从冷凝器的第一通口13流入,经内排管路从上部流向中部,然后经过第一连接管17从外排的上部流向中部,从第三通口14流出,经一段分流毛细管部件进入分液管流出。第二路冷媒先从冷凝器的第二通口15流入,经内排管路的下部流向中部,然后经过第二连接管18从外排的下部流向中部,从第四通口16流出,经分流毛细管部件汇总进入分液管流出。
在冷媒流动过程中,冷媒的温度随流程下降。空气在轴流风扇的吸引作用下流过冷凝器,温度上升。在空气和冷媒换热过程中,形成“逆流换热”。增大沿程平均传热温差,提高冷凝器传热效率约10%,冷媒和空气温度随冷媒流程变化大致如图5所示。其中,t表示温度,S为沿冷媒流向在管路流程,tk和tl分别表示空气和冷媒温度。在性能验证试验中沿冷媒流程,冷媒进口温度为65.6℃,出口温度为41.7℃,沿风道,空气进风温度为35℃,出风温度为39℃
当空调器制热时,冷媒通过分液管分为两路经分流毛细管部件从第三通口14和第四通口16进入冷凝器。第一路冷媒先从冷凝器第三通口14经外排管路的中部流向上部,然后经过第一连接管从内排的中部流向上部,从第一通口13流出,经三通配管汇总流出。第二路冷媒先从冷凝器的第四通口经外排管路的中部流向下部,然后经过二连接管18从内排的中部流向下部,从第二通口15流出,经三通配管汇总流出。
在冷媒流动过程中,冷媒的温度随流程下降。空气在轴流风扇的作用下流过蒸发器,温度下降。在空气和冷媒换热过程中,形成“逆流换热”。增大了沿程平均传热温差,温度随流程变化大致如图6所示。其中,t表示温度,S为沿冷媒流向在管路流程,tk和tl分别表示空气和冷媒温度。在性能验证试验中沿冷媒流程,冷媒进口温度为3.7℃,出口温度为2.7℃,沿风道,空气进风温度为7℃,出风温度为2℃
Claims (6)
1、一种两排管路冷凝器,包括冷却片以及穿设于所述冷却片内的两排冷媒管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将流入冷媒分为两路的三通,所述两排冷媒管路的第一支路的第一通口从内排的上部绕设至内排的中部,并经第一连接管从外排的上部绕设至外排的中部,形成第三通口;所述两排冷媒管路的第二支路的第二通口从内排的下部绕设至内排的中部,并经第二连接管从外排的下部绕设到外排的中部,形成第四通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两排管路冷凝器,其特征在于,当空调制冷时,冷媒从第一通口和第二通口流入,而从第三通口和第四通口流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两排管路冷凝器,其特征在于,当空调制热时,冷媒从第三通口和第四通口流入,而从第一通口和第二通口流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两排管路冷凝器,其特征在于,在第三通口和第四通口分别设有分流毛细管部件以使冷媒汇总,用于平衡各流路的流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两排管路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毛细管部件与分液管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两排管路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通位于冷凝器中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0420044864 CN2692597Y (zh) | 2004-04-15 | 2004-04-15 | 两排管路冷凝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0420044864 CN2692597Y (zh) | 2004-04-15 | 2004-04-15 | 两排管路冷凝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692597Y true CN2692597Y (zh) | 2005-04-13 |
Family
ID=347753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0420044864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692597Y (zh) | 2004-04-15 | 2004-04-15 | 两排管路冷凝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692597Y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313398A (zh) * | 2010-06-29 | 2012-01-11 | 海尔集团公司 | 热交换器及空调 |
-
2004
- 2004-04-15 CN CN 200420044864 patent/CN2692597Y/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313398A (zh) * | 2010-06-29 | 2012-01-11 | 海尔集团公司 | 热交换器及空调 |
CN102313398B (zh) * | 2010-06-29 | 2013-06-19 | 海尔集团公司 | 热交换器及空调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1335513Y (zh) | 空调室外机的换热器流路结构 | |
CN202993688U (zh) | 蒸发器及空调室内机 | |
CN202083154U (zh) | 一种双排管路换热器 | |
CN2692597Y (zh) | 两排管路冷凝器 | |
CN2851990Y (zh) | 多排管路蒸发器 | |
CN200965374Y (zh) | 一种多排冷凝器 | |
CN100592003C (zh) | 一种空调双排管路换热器 | |
CN2854430Y (zh) | 一种不滴水节能单冷空调 | |
CN1807853A (zh) | 增压柴油机发电机组优化布置冷却组 | |
CN202328932U (zh) | 冷凝器及具有该冷凝器的空调器 | |
CN202041106U (zh) | 一种平行流换热器 | |
CN105180307B (zh) | 一种空调室外机及其冷凝器 | |
CN1252433C (zh) | 双排管路换热蒸发器 | |
CN2797958Y (zh) | 空气调节器用热交换器 | |
CN2729572Y (zh) | 双排管路换热蒸发器 | |
CN208566866U (zh) | 柜式室内机及空调器 | |
CN208751083U (zh) | 一种均流换热器 | |
CN201402015Y (zh) | 一种冷凝器 | |
CN207095079U (zh) | 空调系统 | |
CN206919707U (zh) | 平行流换热器、水箱、及空气能热水器 | |
CN2684108Y (zh) | 高水温换热器 | |
CN2874364Y (zh) | 空调器的冷凝器 | |
CN2830993Y (zh) | 空调室外换热器 | |
CN2672546Y (zh) | 一种空调翅片管换热器 | |
CN205245613U (zh) | 复合式风冷管翅式换热器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504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