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671845Y - 一种轿车的底盘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轿车的底盘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671845Y
CN2671845Y CN 03209535 CN03209535U CN2671845Y CN 2671845 Y CN2671845 Y CN 2671845Y CN 03209535 CN03209535 CN 03209535 CN 03209535 U CN03209535 U CN 03209535U CN 2671845 Y CN2671845 Y CN 2671845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body
fixed
wheel
suspension
body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03209535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亚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03209535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671845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671845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671845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Abstract

一种轿车的底盘,它涉及轿车底盘结构的改进。本实用新型线式压力转移器(103)固定在车架(101)的中后部,两个车身支撑器(102)分别设置在线式压力转移器(103)的两侧,扭杆平衡器(104)固定在车架(101)中后部的下侧并与线式压力转移器(103)相连接。两个防撞受力推杆(5)的前端固定有保险杠支架(2),两个防撞受力推杆(5)的后端分别设在两个支架(1)内的前部,两个支架(1)与保险杠支架(2)之间的两个防撞受力推杆(5)上设有两个螺旋弹簧(4)。本实用新型可使轿车的安全性、平衡性、舒适性得到明显的提高,可使轿车车轮对车身的支撑力始终保持均衡,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易维修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轿车的底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轿车底盘结构的改进。
背景技术:
现有轿车底盘车架前部只有两根纵梁和一根前横梁构成,当车体受到撞击时,由于没有其他设置,很容易导致前部车架折断或弯曲而直接撞到驾驶室内,伤及室内人员。现有车身支撑器是由钢板,螺旋弹簧,扭杆等构成,这几种形式的支撑器都易断。即使使用较好的材料,也不可能生产出两个完全相同弹性的支撑器,但由于车载人员不同和物品的放置点不同,以及行驶时间长短不同,各弹簧所受压力也不一样,时间长了就会使各弹簧老化的程度不一样,这样,在每个弹簧能承受的压力不再相同,车身也就不再平衡。行驶中,各轮因支撑力不一样,车身的起伏幅度也就不一样,这样车身的平稳性也就差了很多。使用中普遍存在以下问题:车身安全系数低,行驶时平稳性差,乘坐舒适性差,悬挂过于复杂,且不耐用,易出事故,不易维修。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已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轿车的底盘,它具有安全性、平稳性、舒适性好,结构简单,轿车车轮对车身的支撑力始终保持均衡的特点,本实用新型由车架101、两个车身支撑器102、线式压力转移器103、扭杆平衡器104组成;线式压力转移器103固定在车架101的中后部,两个车身支撑器102分别设置在线式压力转移器103的两侧,扭杆平衡器104固定在车架101中后部的下侧并与线式压力转移器103相连接。本实用新型可使轿车的安全性、平衡性、舒适性得到明显的提高,可使轿车车轮对车身的支撑力始终保持均衡,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易维修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车架101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车架101上防撞受力胶块6与受力胶块固定铁托7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车身支撑器102中车身支撑器主缸8和车身支撑器分缸9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5是车身支撑器分缸9与车身轮毂穴25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6是胀紧轮总承26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胀紧轮总承26与车身轮毂穴25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8是线式压力转移器103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后轮上悬架36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下悬架40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扭杆平衡器104的结构示意图,图12是扭杆平衡器104中平衡器扭杆44的结构示意图,图13是平衡器支臂45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实施方式由车架101、两个车身支撑器102、线式压力转移器103、扭杆平衡器104组成;线式压力转移器103固定在车架101的中后部,两个车身支撑器102分别设置在线式压力转移器103的两侧,扭杆平衡器104固定在车架101中后部的下侧并与线式压力转移器103相连接。(参见图1-图3)车架101由两个支架1、保险杠支架2、两个发动机支架3、两个螺旋弹簧4、两个防撞受力推杆5、两个防撞受力胶块6、两个受力胶块固定铁托7组成,两个防撞受力推杆5的前端固定有保险杠支架2,两个防撞受力推杆5的后端分别设在两个支架1内的前部,两个支架1与保险杠支架2之间的两个防撞受力推杆5上分别设有螺旋弹簧4,两个发动机支架3分别固定在两个支架1前侧的上端,两个防撞受力胶块6分别设在两个支架1内的后部,两个支架1的后端分别固定有受力胶块固定铁托7。(参见图1、图4、图5)两个车身支撑器102分别由车身支撑器主缸8、车身支撑器分缸9、主缸充气口10、主缸活塞12、液压油注油孔14、液压油输出软管连接螺栓15、液压油输出软管16、分缸液压油输出口与液压油软管连接螺栓17、支撑缸的支撑轴18、支撑缸活塞20、支撑缸支臂21、支臂与下悬架连接卡瓦22、支撑缸通气口23、上支撑轴卡瓦24、车身轮毂穴25组成;车身支撑器主缸8的一端固定有主缸充气口10,车身支撑器主缸8的另一端固定有液压油输出软管连接螺栓15,主缸活塞12设在车身支撑器主缸8内,主缸活塞12与主缸充气口10之间的车身支撑器主缸8内形成主缸内空气室11,主缸活塞12与液压油输出软管连接螺栓15之间的车身支撑器主缸8内形成主缸液压油室13,主缸液压油室13外部的车身支撑器主缸8的外壁上设有液压油注油孔14;车身支撑器分缸9的一端固定有分缸液压油输出口与液压油软管连接螺栓17,车身支撑器分缸9的另一端固定有支撑缸通气口23,支撑缸活塞20设在车身支撑器分缸9内,支撑缸活塞20和分缸液压油输出口与液压油软管连接螺栓17之间的车身支撑器分缸9内形成支撑缸液压室19,支撑缸液压室19外部的车身支撑器分缸9的外壁上固定有支撑缸的支撑轴18,支撑缸活塞20的下端固定有支撑缸支臂21,支撑缸支臂21的下端固定有支臂与下悬架连接卡瓦22,车身轮毂穴25的下端固定在支架1上,上支撑轴卡瓦24固定在车身轮毂穴25的上端,上支撑轴卡瓦24与车身支撑器分缸9上的支撑缸的支撑轴18固定连接。(参见图1、图6-图10)线式压力转移器103由两个胀紧轮总承26、胀紧轮上轴座33、左至右柔丝拉线34、右至左柔丝拉线35、两个后轮上悬架36、两个下悬架40、左侧压力拉线同轴两个定滑轮A1、右侧压力拉线同轴两个定滑轮A2、车架板48组成,车架板48固定在车架101中后部的两个支架1之间,两个后轮上悬架36的一端开有上悬架与车架板连接轴孔38,后轮上悬架36的另一端开有上悬架与制动盘连接轴孔39,后轮上悬架36的中部设有压力拉力固定轮37;下悬架40的一端开有下悬架与车架板连接轴孔43,下悬架40的另一端开有下悬架与制动盘连接轴孔42,下悬架40的中部设有车身支撑器与下悬架连接支臂轴41,两个后轮上悬架36分别设在车架板48两端的上侧,由轴与后轮上悬架36上的上悬架与车架板连接轴孔38转动连接,两个下悬架40分别设在车架板48两端的下侧,由轴与两个下悬架40上的下悬架与车架板连接轴孔43转动连接,车架板48两端的后轮上悬架36与下悬架40分别上下平行设置;胀紧轮总承26由胀紧轮支臂上轴27、胀紧轮支臂弹簧28、胀紧轮伸缩弹簧29、胀紧轮伸缩臂30、胀紧轮伸缩套30′,胀紧轮轴31、胀紧轮32组成;胀紧轮伸缩臂30的上端套设在胀紧轮伸缩套30′内,胀紧轮伸缩弹簧29设在胀紧轮伸缩套30′内并与胀紧轮伸缩臂30的上端相连接,胀紧轮伸缩臂30的下端设有胀紧轮轴31,胀紧轮32设在胀紧轮轴31上,胀紧轮支臂上轴27设在胀紧轮伸缩套30′的上部,胀紧轮支臂弹簧28设在胀紧轮支臂上轴27上;胀紧轮上轴座33固定在车身轮毂穴25上,胀紧轮支臂上轴27与胀紧轮上轴座33转动连接,左侧压力拉线同轴两个定滑轮A1固定在左侧的车身轮毂穴25上部的内侧,右侧压力拉线同轴两个定滑轮A2固定在右侧的车身轮毂穴25上部的内侧,左至右柔丝拉线34和右至左柔丝拉线35的一端共同固定在左侧的后轮上悬架36上的压力拉力固定轮37上,左至右柔丝拉线34和右至左柔丝拉线35的另一端共同固定在右侧的后轮上悬架36上的压力拉力固定轮37上,左至右柔丝拉线34分别与胀紧轮32、左侧压力拉线同轴两个定滑轮A1中的一个滑轮、右侧压力拉线同轴两个定滑轮A2中的一个滑轮滚动连接;右至左柔丝拉线35分别与右侧的胀紧轮32、右侧压力拉线同轴两个定滑轮A2中的一个滑轮、左侧压力拉线同轴两个定滑轮A1中的一个滑轮滚动连接;两个车身支撑器102上的支臂与下悬架连接卡瓦22分别与车架板48两端的下悬架40上的车身支撑器与下悬架连接支臂轴41相连接。(参见图11-图13)扭杆平衡器104由平衡器扭杆44、两个平衡器支臂45、两个平衡器扭杆座46、两个平衡器支臂上固定铁环47、滚轮50组成;两个平衡器扭杆座46分别固定在车架101的两个支架1后部的下侧,平衡器扭杆44设在两个平衡器扭杆座46上,两个平衡器支臂上固定铁环47分别固定在两个下悬架40外侧的上部,滚轮50设置在平衡器支臂上固定铁环47下侧的下悬架40上,两个平衡器支臂45的一端分别固定在平衡器扭杆44的两端上,两个平衡器支臂45的另一端分别插接在两个平衡器支臂上固定铁环47内。
工作原理及优点:车架101:在保险杠支架2受到撞击力时,小的力量被螺旋弹簧4抵消,起到减振作用,受到大的撞击力时,保险杠支架2的撞击力传给螺旋弹簧;更大的力可以通过车架内的两个防撞受力推杆5,再传给两个防撞受力胶块6,再传给两个受力胶块固定铁托7,再传给整体车身,从而防止前半部的车架受力过大使车架折断、弯曲而使驾驶室内人员受到伤亡。提高车载人员的安全系数,同时推杆也加大了车身自重,而且是在车体底部,使车身离心力加大而不易翻车,同时也增大了车身对地面的压力,也就增强了车轮的抓地性能,进而可省去底盘配重物质。车身支撑器102:车身支撑器主缸8利用压缩空气的推动力,推动主缸活塞12,主缸活塞12推动液压油,液压油通过液压油输出软管16进入车身支撑器分缸9的支撑缸液压室19,推动支撑缸活塞20,支撑缸活塞20带动支撑缸支臂21一起推动下悬架40,使车身浮起来,本支撑器因为是气压控制液压(即利用高压空气能够压缩和膨胀来推动活塞,活塞再推动液压油,液压油来推动分缸活塞和支臂推动下悬架、车轮,使车身浮起来,当车身受到颠簸而下冲时它的支臂同活塞反推液压油,再推动主缸活塞,使主缸内的空气受到更大的压力,而加大压缩的动力。因为四个主汽缸内气压一致,所以四轮的四个主汽缸对车身的支撑力始终是一致的,这样四个车轮的起伏幅度也一样,就提高了车身的平稳性能,因为有液压油润滑,所以更耐用,而不会出现折断现象,因为主缸与分缸是用橡胶软管连接的,所以易于安装,因为液压油的输出口径小于支撑缸的缸径,所以支撑缸的还原速度就会很慢,利用液压油口径来调整支撑缸的还原速度,使之起到减振器的作用。线式压力转移器103:左至右柔丝拉线34的一端固定在左侧的后轮上悬架36上的压力拉力固定轮37上,当车轮向下运动时,后轮上悬架36也向下运动,这一端左至右柔丝拉线34也会随着向下运动,此时两个胀紧轮总承26失去作用不工作,通过左侧压力拉线同轴两个定滑轮A1和右侧压力拉线同轴两个定滑轮A2,使左至右柔丝拉线34的另一端拉动右侧的后轮上悬架向上运动,从而使此端车身下降,以达到车身尽量与地面平行,降低车身不一致的上下浮动,使乘车人员感觉行驶中的车身更平稳。同时因此起到平衡器的作用。扭杆平衡器104:它是在两轮之间由自身可以扭动的平衡器扭杆44和两个平衡器支臂45构成,它们采用花键相互连接,易于调整、安装,材料选用柔性大的铜质。扭杆与车架固定点处因是六方棱柱49,所以不能两侧同时动,依靠自身的扭转使两轮平衡。因此对车身支撑器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支臂另一端与下悬架连接,在悬架上,支臂下方有滚轮,上方有铁环扣住。当行驶时,恢复正常路面,车轮就会在扭杆自身的扭力作用下恢复调整完的状态。因为线式转移式辅助平衡所以扭杆就不需要太大的扭力。

Claims (5)

1、一种轿车的底盘,它由车架(101)、两个车身支撑器(102)、线式压力转移器(103)、扭杆平衡器(104)组成;其特征在于线式压力转移器(103)固定在车架(101)的中后部,两个车身支撑器(102)分别设置在线式压力转移器(103)的两侧,扭杆平衡器(104)固定在车架(101)中后部的下侧并与线式压力转移器(103)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轿车的底盘,其特征在于车架(101)由两个支架(1)、保险杠支架(2)、两个发动机支架(3)、两个螺旋弹簧(4)、两个防撞受力推杆(5)、两个防撞受力胶块(6)、两个受力胶块固定铁托(7)组成,两个防撞受力推杆(5)的前端固定有保险杠支架(2),两个防撞受力推杆(5)的后端分别设在两个支架(1)内的前部,两个支架(1)与保险杠支架(2)之间的两个防撞受力推杆(5)上分别设有螺旋弹簧(4),两个发动机支架(3)分别固定在两个支架(1)前侧的上端,两个防撞受力胶块(6)分别设在两个支架(1)内的后部,两个支架(1)的后端分别固定有受力胶块固定铁托(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轿车的底盘,其特征在于两个车身支撑器(102)分别由车身支撑器主缸(8)、车身支撑器分缸(9)、主缸充气口(10)、主缸活塞(12)、液压油注油孔(14)、液压油输出软管连接螺栓(15)、液压油输出软管(16)、分缸液压油输出口与液压油软管连接螺栓(17)、支撑缸的支撑轴(18)、支撑缸活塞(20)、支撑缸支臂(21)、支臂与下悬架连接卡瓦(22)、支撑缸通气口(23)、上支撑轴卡瓦(24)、车身轮毂穴(25)组成;车身支撑器主缸(8)的一端固定有主缸充气口(10),车身支撑器主缸(8)的另一端固定有液压油输出软管连接螺栓(15),主缸活塞(12)设在车身支撑器主缸(8)内,主缸活塞(12)与主缸充气口(10)之间的车身支撑器主缸(8)内形成主缸内空气室(11),主缸活塞(12)与液压油输出软管连接螺栓(15)之间的车身支撑器主缸(8)内形成主缸液压油室(13),主缸液压油室(13)外部的车身支撑器主缸(8)的外壁上设有液压油注油孔(14);车身支撑器分缸(9)的一端固定有分缸液压油输出口与液压油软管连接螺栓(17),车身支撑器分缸(9)的另一端固定有支撑缸通气口(23),支撑缸活塞(20)设在车身支撑器分缸(9)内,支撑缸活塞(20)和分缸液压油输出口与液压油软管连接螺栓(17)之间的车身支撑器分缸(9)内形成支撑缸液压室(19),支撑缸液压室(19)外部的车身支撑器分缸(9)的外壁上固定有支撑缸的支撑轴(18),支撑缸活塞(20)的下端固定有支撑缸支臂(21),支撑缸支臂(21)的下端固定有支臂与下悬架连接卡瓦(22),车身轮毂穴(25)的下端固定在支架(1)上,上支撑轴卡瓦(24)固定在车身轮毂穴(25)的上端,上支撑轴卡瓦(24)与车身支撑器分缸(9)上的支撑缸的支撑轴(18)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轿车的底盘,其特征在于线式压力转移器(103)由两个胀紧轮总承(26)、胀紧轮上轴座(33)、左至右柔丝拉线(34)、右至左柔丝拉线(35)、两个后轮上悬架(36)、两个下悬架(40)、左侧压力拉线同轴两个定滑轮(A1)、右侧压力拉线同轴两个定滑轮(A2)、车架板(48)组成,车架板(48)固定在车架(101)中后部的两个支架(1)之间,两个后轮上悬架(36)的一端开有上悬架与车架板连接轴孔(38),后轮上悬架(36)的另一端开有上悬架与制动盘连接轴孔(39),后轮上悬架(36)的中部设有压力拉力固定轮(37);下悬架(40)的一端开有下悬架与车架板连接轴孔(43),下悬架(40)的另一端开有下悬架与制动盘连接轴孔(42),下悬架(40)的中部设有车身支撑器与下悬架连接支臂轴(41),两个后轮上悬架(36)分别设在车架板(48)两端的上侧,由轴与后轮上悬架(36)上的上悬架与车架板连接轴孔(38)转动连接,两个下悬架(40)分别设在车架板(48)两端的下侧,由轴与两个下悬架(40)上的下悬架与车架板连接轴孔(43)转动连接,车架板(48)两端的后轮上悬架(36)与下悬架(40)分别上下平行设置;胀紧轮总承(26)由胀紧轮支臂上轴(27)、胀紧轮支臂弹簧(28)、胀紧轮伸缩弹簧(29)、胀紧轮伸缩臂(30)、胀紧轮伸缩套(30′),胀紧轮轴(31)、胀紧轮(32)组成;胀紧轮伸缩臂(30)的上端套设在胀紧轮伸缩套(30′)内,胀紧轮伸缩弹簧(29)设在胀紧轮伸缩套(30′)内并与胀紧轮伸缩臂(30)的上端相连接,胀紧轮伸缩臂(30)的下端设有胀紧轮轴(31),胀紧轮(32)设在胀紧轮轴(31)上,胀紧轮支臂上轴(27)设在胀紧轮伸缩套(30′)的上部,胀紧轮支臂弹簧(28)设在胀紧轮支臂上轴(27)上;胀紧轮上轴座(33)固定在车身轮毂穴(25)上,胀紧轮支臂上轴(27)与胀紧轮上轴座(33烯动连接,左侧压力拉线同轴两个定滑轮(A1)固定在左侧的车身轮毂穴(25)上部的内侧,右侧压力拉线同轴两个定滑轮(A2)固定在右侧的车身轮毂穴(25)上部的内侧,左至右柔丝拉线(34)和右至左柔丝拉线(35)的一端共同固定在左侧的后轮上悬架(36)上的压力拉力固定轮(37)上,左至右柔丝拉线(34)和右至左柔丝拉线(35)的另一端共同固定在右侧的后轮上悬架(36)上的压力拉力固定轮(37)上,左至右柔丝拉线(34)分别与胀紧轮(32)、左侧压力拉线同轴两个定滑轮(A1)中的一个滑轮、右侧压力拉线同轴两个定滑轮(A2)中的一个滑轮滚动连接;右至左柔丝拉线(35)分别与右侧的胀紧轮(32)、右侧压力拉线同轴两个定滑轮(A2)中的一个滑轮、左侧压力拉线同轴两个定滑轮(A1)中的一个滑轮滚动连接;两个车身支撑器(102)上的支臂与下悬架连接卡瓦(22)分别与车架板(48)两端的下悬架(40)上的车身支撑器与下悬架连接支臂轴(41)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轿车的底盘,其特征在于扭杆平衡器(104)由平衡器扭杆(44)、两个平衡器支臂(45)、两个平衡器扭杆座(46)、两个平衡器支臂上固定铁环(47)、滚轮(50)组成;两个平衡器扭杆座(46)分别固定在车架(101)的两个支架(1)后部的下侧,平衡器扭杆(44)设在两个平衡器扭杆座(46)上,两个平衡器支臂上固定铁环(47)分别固定在两个下悬架(40)外侧的上部,滚轮(50)设置在平衡器支臂上固定铁环(47)下侧的下悬架(40)上,两个平衡器支臂(45)的一端分别固定在平衡器扭杆(44)的两端上,两个平衡器支臂(45)的另一端分别插接在两个平衡器支臂上固定铁环(47)内。
CN 03209535 2003-09-15 2003-09-15 一种轿车的底盘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671845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03209535 CN2671845Y (zh) 2003-09-15 2003-09-15 一种轿车的底盘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03209535 CN2671845Y (zh) 2003-09-15 2003-09-15 一种轿车的底盘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671845Y true CN2671845Y (zh) 2005-01-19

Family

ID=344729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03209535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671845Y (zh) 2003-09-15 2003-09-15 一种轿车的底盘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671845Y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44429B (zh) 一种液压互联式isd悬架
CN201346970Y (zh) 轻中型客车前独立悬架系统
CN105329059B (zh) 重型载货车及其气囊提升气囊承载后悬架系统
CN110588269A (zh) 一种用于自卸车的油气悬架机构
CN204821017U (zh) 一种汽车三角形可调高度防前倾充气式减振器
CN206900123U (zh) 横置复合材料板簧悬架结构
CN2671845Y (zh) 一种轿车的底盘
CN202242864U (zh) 应用于重型卡车上的空气悬架系统
CN211106827U (zh) 一种轻量化欧式半挂车空气悬架系统
CN107826139A (zh) 一种无人驾驶机车转向架
CN102310736A (zh) 一种应用于重型卡车上的空气悬架系统
CN107244205A (zh) 独立转向空气悬架及工程车辆
CN208544331U (zh) 一种新型模块化纯电物流车底盘
CN101298233B (zh) 具有自动侧倾功能的减振器
CN206797050U (zh) 独立转向空气悬架及工程车辆
CN109177673A (zh) 一种汽车悬挂减振装置
CN207292193U (zh) 重型卡车气囊提升悬架和随动转向桥总成
CN201395025Y (zh) 组合式空气悬挂
CN206086865U (zh) 前轮单边独立悬挂转向式三轮车
CN221273013U (zh) 一种具有重缓冲功能的车厢连接装置
CN2312822Y (zh) 一种机动车辆的悬架
CN107364499B (zh) 一种三轮车车厢的安装机构
CN205417064U (zh) 一种电动车悬挂系统
CN2574954Y (zh) 矿山车辆用分离式后车架
CN213007488U (zh) 一种可转向轮边电驱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