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653744Y - 可携式电子装置的电源插座 - Google Patents

可携式电子装置的电源插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653744Y
CN2653744Y CNU032080352U CN03208035U CN2653744Y CN 2653744 Y CN2653744 Y CN 2653744Y CN U032080352 U CNU032080352 U CN U032080352U CN 03208035 U CN03208035 U CN 03208035U CN 2653744 Y CN2653744 Y CN 2653744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insulation shell
switch
socket
holddown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U03208035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亚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Moshi Connector Co Ltd
Molex LLC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Moshi Connector Co Ltd
Molex LL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Moshi Connector Co Ltd, Molex LLC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Moshi Connec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U03208035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653744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653744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653744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的电源插座,其电性连接电池及数据传输插座充电回路,该电源插座包括有一绝缘壳体、一第一端子、一第二端子及一开关端子,该绝缘壳体具有一容置空间,该第一端子具有一接触部,该第一端子设置于该绝缘壳体上,该第一端子的接触部伸入该绝缘壳体的容置空间中,该第二端子具有一弹性部,该弹性部自由端形成有一接触点,该第二端子设置于该绝缘壳体上,该第二端子的弹性部伸入该绝缘壳体的容置空间中,该开关端子设置于该绝缘壳体上,该第二端子的弹性部的接触点与该开关端子接触,藉此构成一常闭开关,可用以该控制数据传输插座充电回路的开关。

Description

可携式电子装置的电源插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的电源插座,尤指一种用以控制数据传输插座的充电回路的开关,在以电源插座进行充电时,可将数据传输插座的充电回路打开,只能维持单一电源进入的电源插座。
背景技术
一般电子装置上常备有电源插座,用来接受电源供应器所供应的电源,特别是可携式电子装置(如PDA、手机、笔记型计算机)上,除了有电池可短暂的供应电源之外,更配备了电源插座用来使电池充电,或是直接对电子装置内的电子组件供应电源,使得电子装置可以正常工作。
请参阅图1,习知的手机10a的底部装设有一电源插座(Dc-jack)20a及一数据传输插座(Data transfer I/O)30a,该电源插座20a是用来连接相匹配的电源插头,用以供应电源给予手机10a内部的电路进行充电的工作。该数据传输插座30a则可用来连接相匹配的数据传输插头,以便进行数据传输的工作。
上述的电源插座20a及数据传输插座30a二者均能作为对电池进行充电之用,但却不能在同一时间以电源插座20a及数据传输插座30a对手机10a进行充电,否则会造成电池的损坏。
在诺基亚公司(NOKIA)先前的设计中,电源插座20a及数据传输插座30a是紧邻组装在一起,如此即可轻易地防止手机10a在同一时间以电源插座20a及数据传输插座30a进行充电(因为电源插头及数据传输插头二个插头无法在同一时间插接于电源插座20a及数据传输插座30a)。
但上述设计中,电源插座20a及数据传输插座30a必需紧邻地组装在一起,使得电源插座20a及数据传输插座30a的设置位置受到限制,该电源插座20a及数据传输插座30a无法依实际需要而设置在不同的位置。若将电源插座20a及数据传输插座30a设置在不同的位置(如图2所示),电源插头及数据传输插头则有可能在同一时间插接于电源插座20a及数据传输插座30a,使得电源过大,进而造成电池的损坏。
由上述可知,上述习知的电源插座,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具有不便和缺点存在,人们期待加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的电源插座,其可解决双电源同时进入的问题,能有效地避免电源过大、电池损坏的情况发生,且电源插座及数据传输插座不挶限紧邻的组装在一起,使电源插座及数据传输插座的设置较具弹性。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的电源插座,其电性连接电池及数据传输插座充电回路,该电源插座包括:一绝缘壳体,其具有一容置空间;一第一端子,其具有一接触部,该第一端子设置于该绝缘壳体上,该第一端子的接触部伸入该绝缘壳体的容置空间中;一第二端子,其具有一弹性部,该弹性部自由端形成有一接触点,该第二端子设置于该绝缘壳体上,该第二端子的弹性部伸入该绝缘壳体的容置空间中;一开关端子,其设置于该绝缘壳体上,该第二端子的弹性部的接触点与该开关端子接触,藉此构成一常闭开关,可用以该控制数据传输插座充电回路的开关。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绝缘壳体形成有一第一固定槽,该第一端子具有一第一本体及一第一接脚部,该第一本体固定于该第一固定槽中,该第一接脚部伸出该绝缘壳体外;
所述的绝缘壳体形成有一第二固定槽,该第二固定槽一侧向下延伸形成有一容室,该第二端子具有一第二本体及一第二接脚部,该第二本体上设有一开口,该弹性部由该开口一侧延伸形成,该第二本体一侧延伸有一连接臂,该第二接脚部连接于该连接臂下端,该第二本体固定于该第二固定槽中,该连接臂容置于该容室中,该第二接脚部伸出该绝缘壳体外;
所述的绝缘壳体形成有一第三固定槽,该开关端子具有一第三本体及一第三接脚部,该第三本体固定于该第三固定槽中,该第三接脚部伸出该绝缘壳体外。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将结合下面给出的较好实施例予以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是习知电源插座及数据传输插座设置在手机上的立体图。
图2是习知电源插座及数据传输插座设置在手机上的另一型态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端子、第二端子及开关端子的立体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开关常闭状态的侧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开关打开状态的侧视图。
图中符号:
10a手机
20a电源插座
30a数据传输插座
10绝缘壳体
101前端面  102后端面
103周壁    104容置空间
105第一固定槽  106第二固定槽
107第三固定槽  108容室
20第一端子
201第一本体    202接触部
203第一接脚部  204凸出体
30第二端子
301第二本体    302第二接脚部
303开口        304弹性部
305接触点      306连接臂
307倒刺
40开关端子
401第三本体    402第三接脚部
50电路板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的电源插座,该电源插座可设置于一电路板上,并可与一相匹配的电源插头相互电性连接,以接受来自于该相匹配的电源插头的电源,而能使电路板上的电路正常运作。
为使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所给出的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不是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请参阅图3至图8,本实用新型的电源插座包括有一绝缘壳体10、一第一端子20、一第二端子30及一开关端子40,其中该绝缘壳体10具有一可供相匹配电源插头插入的前端面101及后端面102,该前端面101及该后端面102之间以一周壁103相连接,该绝缘壳体10并形成一位于前端面101与后端面102间的容置空间104。于本实施例中,该绝缘壳体10大致呈长方形状,因此,该周壁103可分为上、下、左及右四壁。
此外,在该绝缘壳体10的后端面102处形成一第一固定槽105、一第二固定槽106及一第三固定槽107,该第一固定槽105、第三固定槽107及第二固定槽106依序由下而上设置,该等固定槽105、106及107均向内延伸适当的深度,该第二固定槽106一侧近后端面102处并向下延伸形成有一容室108。
该第一端子20具有一第一本体201、一接触部202及一第一接脚部203,该第一本体201是一与该绝缘壳体10的第一固定槽105相对应的板状体,该接触部202为圆柱体,该接触部202连接于第一本体201前侧,并呈水平状地向前延伸,该第一接脚部203连接于第一本体201后侧,并向下弯折延伸。
该第一端子20的第一本体201嵌设固定在第一固定槽105中,且该第一本体201上并突设有凸出体204,可迫入第一固定槽105内壁与其产生干涉,使该第一端子20稳固地设置于该绝缘壳体10上。该第一端子20的接触部202伸入该绝缘壳体10的容置空间104中,以便与相匹配的电源插头的端子接触达成电性连接。该第一端子20的第一接脚部203则伸出该绝缘壳体10外,以便焊接在电路板50上,使该第一端子20与电路板达成电性连接。
该第二端子30具有一第二本体301及一第二接脚部302,该第二本体301为扁平板状体,该第二本体301上开设有一开口303,该开口303的一侧延伸有一向下倾斜的弹性部304,该弹性部304的自由端处则形成有一接触点305,而在该第二本体301的另一侧则延伸有一大致与该第二本体301垂直的细长状连接臂306,该第二接脚部302连接于该连接臂306下端,并向下弯折延伸。
该第二端子30的第二本体301嵌设固定于第二固定槽106中,且该第二本体301边缘上并设有倒刺307,可迫入第二固定槽106内壁与其产生干涉,使该第二端子30稳固地设置于该绝缘壳体10上,且该连接臂306容置于该容室108中。该第二端子30的弹性部304伸入该绝缘壳体10的容置空间104中,以便与相匹配的电源插头的另一端子接触达成电性连接。该第二端子30的第二接脚部302则伸出该绝缘壳体10外,以便焊接在电路板50上,使该第二端子30与电路板达成电性连接。该第二端子30的第二接脚部302与该第一端子20的第一接脚部203呈左、右相对设置。
该开关端子40具有一第三本体401及一第三接脚部402,该第三本体401为扁平板状体,该第三接脚部402连接于该第三本体401后侧,并向下弯折延伸。
该开关端子40的第三本体401嵌设固定于第三固定槽107中,使该开关端子40设置于该绝缘壳体10上。该开关端子40的第三本体401伸入该绝缘壳体10的容置空间104中近后端处,并不会防碍相匹配的电源插头的插入,该开关端子40的第三本体401位于该第二端子30的弹性部304的自由端下方,使弹性部304的自由端处的接触点305与该开关端子40的第三本体401顶面接触,藉此构成一常闭开关,该开关与数据传输插座(图略)充电回路适当的电性连接,可用以控制数据传输插座充电回路的开关。该开关端子40的第三接脚部402则伸出该绝缘壳体10外,以便焊接在电路板50上,使该开关端子30与电路板达成电性连接。该开关端子40的第三接脚部402位于该第二端子30的第二接脚部302与该第一端子20的第一接脚部203中间后方处。
一般来说,该第一端子20可接收来自于相匹配的电源插头的正电源,而该第二端子30则可作为接地用的端子(或接收来自于相匹配的电源插头的负电源)。当然,亦可利用该第二端子30接收来自于相匹配的电源插头的正电源,而利用该第一端子20作为接地用的端子(或接收来自于相匹配的电源插头的负电源)。
当相匹配的电源插头往绝缘壳体10的容置空间104内插入时,该电源插头的端子会与该第二端子30的弹性部304相接触,完成接地的动作,且该第一端子20前端的接触部202会被相匹配的电源插头的另一端子所套设,因而可接收来自于相匹配的电源插头的电源,因此即可通过上述第一端子20、第二端子30接收来自于相匹配的电源插头所传送的电源,再分别藉由第一端子20、第二端子30的接脚部203、302与电路板上的电路相互电性连接,达到接收电源的目的。
当电源插头尚未插接于该电源插座时,该第二端子30的弹性部304的自由端处的接触点305与该开关端子40的第三本体401顶面接触,构成一常闭开关,控制数据传输插座充电回路闭合,可正常进行充电工作,因此,当数据传输插头插接于数据传输插座时,电源可经由数据传输插座充电回路传输至电池,藉此构成一完整的回路,则可利用数据传输插座进行充电工作。
但是,当电源插头往绝缘壳体10的容置空间104内插入时,该电源插头的端子会与该第二端子30的弹性部304相接触,同时电源插头的端子会顶触该第二端子30的弹性部304向上移动(如图8所示),使该弹性部304的自由端的接触点305与该开关端子40的第三本体401顶面分开,藉此使该开关被打开,进而使得数据传输插座(图略)充电回路断开。
如此,当电源插头插接于电源插座,利用该电源插座进充电的工作时,数据传输插座的充电回路随即被断开,使电源无法再经由数据传输插座充电回路传输至电池,此时只能利用电源插座进行充电的工作,而无法利用电源插座及数据传输插座在同一时间对手机等电子装置进行充电,故本实用新型只能维持单一电源进入,不会有多电源同时进入的情况发生,如此,不会造成对电池的损坏,为一最佳的保护措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为一不可多得的新型创作产品,极具产业上的实用性、新颖性及创造性,完全符合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要件,故依专利法提出申请,敬请详查并赐准本案专利,以保障创作者的权益。
但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可行实施例,非因此即拘限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故举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化,均同理皆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特此申明。

Claims (4)

1、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的电源插座,其电性连接电池及数据传输插座充电回路,该电源插座包括:
一绝缘壳体,其具有一容置空间;
一第一端子,其具有一接触部,该第一端子设置在所述的绝缘壳体上,该第一端子的接触部伸入该绝缘壳体的容置空间中;
一第二端子,其具有一弹性部,该弹性部的自由端形成有一接触点,该第二端子设置于该绝缘壳体上,该第二端子的弹性部伸入该绝缘壳体的容置空间中;
一开关端子,其设置在该绝缘壳体上,该第二端子的弹性部的接触点与该开关端子接触,藉此构成一常闭开关,用以控制该数据传输插座充电回路的开关。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的电源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绝缘壳体形成有一第一固定槽,该第一端子具有一第一本体及一第一接脚部,该第一本体固定于该第一固定槽中,该第一接脚部伸出该绝缘壳体外。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的电源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绝缘壳体形成有一第二固定槽,该第二固定槽一侧向下延伸形成有一容室,该第二端子具有一第二本体及一第二接脚部,该第二本体上设有一开口,该弹性部由该开口一侧延伸形成,该第二本体一侧延伸有一连接臂,该第二接脚部连接于该连接臂下端,该第二本体固定于该第二固定槽中,该连接臂容置于该容室中,该第二接脚部伸出该绝缘壳体外。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的电源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绝缘壳体形成有一第三固定槽,该开关端子具有一第三本体及一第三接脚部,该第三本体固定于第三固定槽中,该第三接脚部伸出该绝缘壳体外。
CNU032080352U 2003-09-17 2003-09-17 可携式电子装置的电源插座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653744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032080352U CN2653744Y (zh) 2003-09-17 2003-09-17 可携式电子装置的电源插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032080352U CN2653744Y (zh) 2003-09-17 2003-09-17 可携式电子装置的电源插座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653744Y true CN2653744Y (zh) 2004-11-03

Family

ID=343246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03208035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653744Y (zh) 2003-09-17 2003-09-17 可携式电子装置的电源插座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653744Y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91555A (zh) * 2019-08-09 2019-10-29 凯斯库汽车部件(苏州)有限公司 高压电源用接口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91555A (zh) * 2019-08-09 2019-10-29 凯斯库汽车部件(苏州)有限公司 高压电源用接口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0959458Y (zh) 复合式多任务型的简易转换插头及其转接头
CN200944477Y (zh) 多接口电力插座装置
CN203850553U (zh) 插头连接器、插座连接器及其组合
CN206250513U (zh) 便携式电子设备及其有线连接座和连接结构
CN2653744Y (zh) 可携式电子装置的电源插座
CN1747252A (zh) 用于便携式电话的连接器
CN2686155Y (zh) 电源连接器
CN2687902Y (zh) 电源连接器
CN203850552U (zh) 插头连接器、插座连接器及其组合
CN200959356Y (zh) 小型两用充电器
CN2798172Y (zh) 无线鼠标充电座
CN2862185Y (zh) 一种具有移动电池组的有线鼠标
CN203787974U (zh) 便携式移动电源
CN2739695Y (zh) 一种便携式电子设备及其充电装置的充电接口和扩展头
CN202586515U (zh) 可无线充电的转接器
CN101847813B (zh) 连接器插座及应用其的可携式电子装置
CN2837921Y (zh) 可充电的无线计算机外设装置
CN2831516Y (zh) 电子卡连接器结构
CN213213541U (zh) 一种多功能手机支架
CN205304294U (zh) 悬挂式防尘防潮移动电源
CN1770645A (zh) 带有usb接口单元的移动通信终端
CN2791954Y (zh) 具有无线接收数据能力的多输出连接头
CN208955718U (zh) 一种usb充电器结构
CN2614390Y (zh) 触压式安全供电插座
CN218300363U (zh) 一种多孔插线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