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646884Y - 一种天线结构(二)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天线结构(二)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646884Y
CN2646884Y CN 03280060 CN03280060U CN2646884Y CN 2646884 Y CN2646884 Y CN 2646884Y CN 03280060 CN03280060 CN 03280060 CN 03280060 U CN03280060 U CN 03280060U CN 2646884 Y CN2646884 Y CN 2646884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terminal
elastic parts
face
pul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03280060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中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ha Yu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黄中川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黄中川 filed Critical 黄中川
Priority to CN 03280060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646884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646884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646884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天线结构,该天线结构为与收讯体对应接设的天线结构,包括天线主体及衔接头;其中:该衔接头主要系可将收讯体与天线对应衔设;该衔接头系由一外壳、一弹性组件、一端子及一垫片所组成;其特征在于:该弹性组件系为一如同弹簧的弹性部件,该垫片、及弹性组件对应置放于外壳的圆槽中,该端子的插设端对应穿插于外壳抵掣面上的穿孔中,使该弹性组件一端顶抵端子的凸缘,而另一端则对应抵靠在垫片上,该弹性组件系可将外壳与端子顶撑开,形成一迫紧状态,使衔接头具有调整天线收讯时倾斜角的效果,并提高定位天线收讯时所需倾斜角度的能力。

Description

一种天线结构(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天线结构,尤指一种使用寿命较长的衔接头天线结构,该天线结构通过有效调整、控制天线收讯时所需倾斜角度的变化及定位,进而确保天线收讯的稳定性。
背景技术
一般具有天线的收讯体1如:音响、选台器、接收器等,在使用时,乃需根据环境相应调整接收讯号的角度,即将天线2调整至收讯最为稳定处而定位(如图3所示)。在调整天线2收讯角度时,只要轻轻的拨动天线2即可改变天线收讯的角度。
而现有可将收讯体1及天线2对应接设的衔接头40(如图1所示)系由一外壳41、一弹性组件42及一端子43所组成;其中:该外壳41内部一适当处设置一抵掣面411,该抵掣面411中心处设有一穿孔412;而内螺纹段413则对应邻设于抵掣面411。
该弹性组件42系为一如同弹簧的弹性部件。
该端子43系一体成型一凸缘431及一插设端432,该凸缘431的尺寸乃根据外壳41的内径而设定,该插设端432的尺寸乃根据外壳41抵掣面411上的穿孔412的内径而设定。
续请配合参阅图2所示,系为现有衔接头结构的组合剖视图,在组装衔接头40时,将该弹性组件42直接对置放在外壳41中,并抵靠外壳41内部的抵掣面411,尔后即可将端子43的插设端432对应穿插在外壳41抵掣面411上的穿孔412中,使得该弹性组件42一端顶靠在抵掣面411上,而另一端则顶抵在端子43一体成型的凸缘431上;再通过滚压加工将外壳41最外缘滚成向内收束的状态,并相应环束住端子43的凸缘431,即完成衔接头40的组装。
而如上述现有的衔接头40的结构设计,系具有诸多缺点:
1、当使用者调整天线2的收讯角度时,系会同步带动端子43及弹性组件42转动位移,而该弹性组件42在转动中系会直接刮伤外壳41的抵掣面411,而使外壳41抵掣面411产生磨损、刮伤而变形,相对的整体结构的迫紧度也会下降,天线的定位效果就会变差。
2、若转动中的弹性组件42严重刮伤外壳41的抵掣面411后,也会有嵌设在外壳41抵掣面411的可能,而使衔接头40失去调整角度的功能。
3、当弹性组件42受到轴向的挤压时,因外壳41内部无设置任何抵掣缘,故弹性组件42常因使用上的过度不当挤压,而产生弹性疲乏,使该衔接头40失去调整角度的功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天线结构,该天线结构通过设置垫片,可以有效防止弹性组件对外壳抵掣面的磨损、刮伤,以确保外壳内部不产生变形、及磨耗,以提高整体结构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天线结构该天线结构为与收讯体对应接设的天线结构,包括有天线主体及衔接头,该衔接头由一外壳、一弹性组件、一端子及一垫片所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内部设一抵掣面,该抵掣面中心处设有一穿孔;一内螺纹段则对应邻设于抵掣面,而抵掣面的另一端系连设有一凸环,该凸环的中心处形成一圆槽;所述弹性组件系为一如同弹簧的弹性部件;与所述端子一体成型一凸缘及一插设端,该凸缘的尺寸乃根据外壳的内径而设定,该插设端的尺寸乃根据外壳抵掣面上的穿孔的内径而设定;所述弹性组件及垫片对应置放于外壳的圆槽中,所述端子的插设端对应穿插在外壳的抵掣面上的穿孔中,所述弹性组件的一端顶靠在所述垫片上、另一端顶抵在端子一体成型的凸缘上;所述垫片直接紧贴在外壳的抵掣面上;外壳的最外缘向内收束,并对应环束住端子的凸缘;所述天线主体与所述端子对应卡设。
本实用新型的天线结构的又一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组件为一具弯弧面的环片体,其上、下端则形成一抵靠端,该弹性组件对应置放于外壳的圆槽中,该弹性组件的弯弧面则对应顶靠在垫片上,而该弹性组件的抵靠端则顶抵在端子一体成型的凸缘上。
本实用新型的天线结构的另一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组件为一软质垫圈体,该弹性组件对应置放于外壳的圆槽中,其一端顶抵端子的凸缘、另一端则与垫片相抵靠。
通过本实用新型,除了使收讯体与天线间的端子可稳固的卡合外;并可让收讯体与天线两者的端子配合具有一定程度的紧密度,以此有效的调整、控制天线收讯时所需倾斜角度的变化及定位,进而延长结构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天线结构,通过设置一垫片,可以有效防止弹性组件对外壳抵掣面的磨损、刮伤,以确保外壳内部不产生变形、及磨耗,以此提高了整体结构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衔接头结构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现有衔接头结构的组合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衔接头结构的立体分解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衔接头结构的组合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衔接头结构的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衔接头结构的另一实施例的组合剖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衔接头结构的又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衔接头结构的又一实施例的组合剖视图。
图号说明
本实用新型:
30衔接头           31外壳
311抵掣面          312穿孔
313内螺纹段        314凸环
315圆槽            32弹性组件
33端子             331凸缘
332插设端          34垫片
另一实施例:
30′衔接头         31′外壳
311′抵掣面        312′穿孔
313′内螺纹段      314′凸环
315′圆槽          32′弹性组件
321′弯弧面        322′抵靠端
33′端子           331′凸缘
332′插设端        34′垫片
又一实施例:
30″衔接头         31″外壳
311″抵掣面        312″穿孔
313″内螺纹段      314″凸环
315″圆槽          32″弹性组件
33″端子           331″凸缘
332″插设端        34″垫片
现有技术:
1收讯体            11端子
12螺纹段           2天线结构
20天线主体         40衔接头
41外壳             411抵掣面
412穿孔            413内螺纹段
42弹性组件         43端子
431凸缘            432插设端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请配合参阅图3、图4所示,系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的立体示意图及衔接头结构的立体分解图,一般收讯体1(如:音响、选台器、接收器等)在一侧设有端子11,该端子11外环系设有一螺纹段12,该螺纹段12系可供天线2对应锁设者。
该天线结构2包括有天线主体20及衔接头30,该衔接头30系由一外壳31、一弹性组件32、一端子33及一垫片34所组成;其中:该外壳31内部一适当处设置一抵掣面311,该抵掣面311中心处设有一穿孔312;而内螺纹段313则对应邻设于抵掣面311,而抵掣面311的另一端系连设有一凸环314,该凸环314的中心处形成一圆槽315。
该弹性组件32系为一如同弹簧的弹性部件。
与该端子33一体成型一凸缘331及一插设端332,该凸缘331的尺寸乃根据外壳31的内径而设定,该插设端332的尺寸乃根据外壳31抵掣面311上的穿孔312的内径而设定。
续请配合参阅图5所示,系为本实用新型衔接头结构的组合剖视图,于组装衔接头30时,将该弹性组件32对应置放于外壳31的圆槽315中,并将该端子33的插设端332对应穿插在外壳31抵掣面311上的穿孔312中,使得该弹性组件32一端顶靠在垫片34(该垫片34系直接紧贴在外壳31的抵掣面311上),而该弹性组件32的另一端系顶抵在端子33一体成型的凸缘331上;通过滚压加工将外壳31最外缘滚成向内收束状态,并对应环束住端子33的凸缘331,即完成衔接头30的组装,再将天线主体20与端子33对应卡设,即可完成天线2结构组装。
该天线主体20末端系与衔接头30的端子33卡固接设后,藉该衔接头30内部所设的内螺纹段313对应将天线2锁设于收讯体1的端子11外环的螺纹段12。当使用者使用具有天线2的收讯体1时(如:音响、选台器、接收器等),乃需根据环境而相应调整接收讯号的角度,即可调整天线2的收讯角度,直到调整至收讯最为稳定处,即可将天线2定位。
在调整天线2收讯角度时,只要轻轻的拨动天线2即可改变天线收讯的角度。而在天线2改变收讯角度时,也会同步带动端子33转动位移。而本实用新型通过弹性组件32本身所具备的张力,相应将外壳31与端子33顶撑开,形成一迫紧状态,使用者可任意调整该天线的倾斜角度,而无论在任何倾斜的状态下,天线皆可保持其定点的倾斜状态而不会因天线本身的重量、及受地心引力的影响而产生下坠、倾倒;且在本实用新型的衔接头30中增设一垫片34,该垫片34系可对外壳31的抵掣面311提供一良好的保护,当使用者调整天线2的收讯角度时,系会同步带动端子33、及弹性组件32转动位移,若无设置一垫片34,转动的弹性组件32即会刮伤外壳31的抵掣面311,而使外壳31的抵掣面311产生磨损、刮伤而变形,相对的整体结构的迫紧度也会下降,天线的定位效果就会变差。
且该外壳31的抵掣面311系连设有一凸环314,在完成衔接头30的组装时,该凸环314与端子33一体成型的凸缘331间系形成一弹性的空间,当调整天线2收讯角度时,该弹性组件32即会受到轴向的挤压,而本实用新型的外壳31内部系一体成型有一凸环314,当弹性组件32受到轴向的挤压时,该凸环314可与端子33一体成型的凸缘331相互抵掣,以有效防止使用过度的不当挤压而造成弹性组件32变形、失去弹性等缺陷,以此有效延长弹性组件32的使用寿命。
又请配合参阅图6、图7所示,系为本实用新型衔接头结构的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及组合剖视图,该天线结构2包括有天线主体20及衔接头30′,该衔接头30′系由一外壳31′、一弹性组件32′、一端子33′及一垫片34′所组成;其中:该外壳31′内部一适当处设置一抵掣面311′,该抵掣面311′中心处设有一穿孔312′;而内螺纹段313′则对应邻设在抵掣面311′,而抵掣面311′的另一端系连设有一凸环314′,该凸环314′的中心处形成一圆槽315′。
该弹性组件32′系为一具弯弧面321′的环片体,而其上、下端则形成一抵靠端322′。
与该端子33′一体成型一凸缘331′及一插设端332′,该凸缘331′的尺寸乃根据外壳31′的内径而设定,该插设端332′的尺寸乃根据外壳31′的抵掣面311′上的穿孔312′的内径而设定;在组装衔接头30′时,将该弹性组件32′对应置放于外壳31′的圆槽315′中,并将该端子33′的插设端332′对应穿插于外壳31′抵掣面311′上的穿孔312′中,使得该弹性组件32′一端顶靠在垫片34′(该垫片34′系直接紧贴于外壳31′的抵掣面311′上),该弹性组件32′的弯弧面321′则对应顶靠在垫片34′上,而该弹性组件32′的抵靠端322′则顶抵在端子33′一体成型的凸缘331′上;通过滚压加工将外壳31′最外缘滚成向内收束的状态,并对应环束住该端子33′的凸缘331′;完成衔接头30′的组装后,再将天线主体20与端子33′对应卡设,即可完成天线2结构组装。
再请配合参阅图8、图9所示,系为本实用新型衔接头结构的又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及组合剖视图,该天线结构2,包括天线主体20及衔接头30″,该衔接头30″系由一外壳31″、一弹性组件32″、一端子33″及一垫片34″所组成;其中:该外壳31″内部形成一抵掣面311″,该抵掣面311″中心处设有一穿孔312″,而内螺纹段313″则对应邻设于抵掣面311″,而抵掣面311″的另一端系连设有一凸环314″,该凸环314″的中心处形成一圆槽315″。
该弹性组件32″系为一如同软质垫圈体的弹性部件。
该端子33″系一体成型一凸缘331″及一插设端332″,该凸缘331″的尺寸乃根据外壳31″的内径而设定,该插设端332″的尺寸乃根据外壳31″的抵掣面311″上的穿孔312″的内径而设定。
在组装衔接头30″时,将该弹性组件32″对应置放于外壳31″的圆槽315″中,并将该端子33″的插设端332″对应穿插于外壳31″抵掣面311″上的穿孔312″中,使得该弹性组件32″一端顶靠在垫片34″(该垫片34″系直接紧贴于外壳31″的抵掣面311″上),而该弹性组件32″的另一端系顶抵于端子33″一体成型的凸缘331″上;通过滚压加工将外壳31″最外缘滚成向内收束的状态,并对应环束住端子33″的凸缘331″,即完成衔接头30″的组装,再将天线主体20与端子33″对应卡设,即可完成天线2组装。
综合上述,我们可知本实用新型具有下列各项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天线结构,通过本实用新型衔接头的设计,使收讯体与天线间的端子可稳固的卡合,除达成良好的收讯外,并可有效地控制调整后的天线的倾斜角度。
2、本实用新型的天线结构,由于该弹性组件具有良好的轴向张力,通过提高衔接头所能承受的轴向挤压能力,该弹性组件将外壳与端子顶撑开,形成一迫紧的状态,使衔接头具有调整天线收讯时倾斜角的效果,并提高定位天线收讯时所需倾斜角度的能力。
3、本实用新型的天线结构,由于该外壳内部一体成型有一凸环,当该弹性组件受到轴向的挤压时,该凸环可与端子一体成型的凸缘相互抵掣,以有效防止使用过度的不当挤压,而使弹性组件产生弹性疲乏,以此有效延长弹性组件的使用寿命。
4.本实用新型的天线结构,通过该垫片的设置,可以有效防止弹性组件对外壳抵掣面的磨损、刮伤,以确保外壳内部不产生变形、及磨耗,以提高整体结构的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构造、特征的确能提供一种更具实用价值的天线结构,确实具有实用性及进步性,以其整体的组合及空间型态而言,既未曾见诸于同类产品中,申请前亦未见公开,诚已符合专利法的法定要件,于是依法提出新型专利申请。
但是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即大凡根据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创作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Claims (3)

1、一种天线结构,乃为与收讯体对应接设的天线结构,该天线结构包括有天线主体及衔接头,该衔接头由一外壳、一弹性组件、一端子及一垫片所组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壳内部设一抵掣面,该抵掣面中心处设有一穿孔;一内螺纹段则对应邻设于抵掣面,而抵掣面的另一端系连设有一凸环,该凸环的中心处形成一圆槽;
所述弹性组件系为一如同弹簧的弹性部件;
与所述端子一体成型一凸缘及一插设端,该凸缘的尺寸乃根据外壳的内径而设定,该插设端的尺寸乃根据外壳抵掣面上的穿孔的内径而设定;
所述弹性组件及垫片对应置放于外壳的圆槽中,所述端子的插设端对应穿插在外壳的抵掣面上的穿孔中,所述弹性组件的一端顶靠在所述垫片上、另一端顶抵在端子一体成型的凸缘上;
所述垫片直接紧贴在外壳的抵掣面上;
外壳的最外缘向内收束,并对应环束住端子的凸缘;
所述天线主体与所述端子对应卡设。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组件为一具弯弧面的环片体,其上、下端则形成一抵靠端,该弹性组件对应置放于外壳的圆槽中,该弹性组件的弯弧面则对应顶靠在垫片上,而该弹性组件的抵靠端则顶抵在端子一体成型的凸缘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组件为一软质垫圈体,该弹性组件对应置放于外壳的圆槽中,其一端顶抵端子的凸缘、另一端则与垫片相抵靠。
CN 03280060 2003-09-30 2003-09-30 一种天线结构(二)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646884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03280060 CN2646884Y (zh) 2003-09-30 2003-09-30 一种天线结构(二)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03280060 CN2646884Y (zh) 2003-09-30 2003-09-30 一种天线结构(二)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646884Y true CN2646884Y (zh) 2004-10-06

Family

ID=343035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03280060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646884Y (zh) 2003-09-30 2003-09-30 一种天线结构(二)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646884Y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42024B (zh) * 2007-02-05 2011-12-07 黄中川 一体成型天线衔接头结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42024B (zh) * 2007-02-05 2011-12-07 黄中川 一体成型天线衔接头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340780C (zh) 角度调整铰链
CN1858444A (zh) 线性压缩机
CN1159527A (zh) 软管的联结器和制造这种联结器的方法
CN1757944A (zh) 轴承组件
CN2646884Y (zh) 一种天线结构(二)
CN213400837U (zh) 一种用于干式变压器铁芯上的降噪缓冲装置
CN1666389A (zh) 用于电子设备的铰链连接器
CN1320021A (zh) 斜度可变的椅子
CN213576285U (zh) 一种高效的爪式真空泵
CN106382435A (zh) 一种悬挂式汽车发动机减震降噪组件
CN210034257U (zh) 一种电梯用波形弹簧
CN1751201A (zh) 管夹装置
CN2667682Y (zh) 一种改进的天线结构
CN2694515Y (zh) 天线旋转头
CN2681370Y (zh) 改进的天线结构
CN2679871Y (zh) 一种天线结构(一)
CN2691082Y (zh) 天线旋转头
CN212042114U (zh) 一种折弯机的气压式板件固定机构
CN207819981U (zh) 一种外置手机双摄像头
CN210890583U (zh) 一种高稳定性抗震支架
CN1076131C (zh) 电缆架设用缓冲夹具
CN211117109U (zh) 一种离心空压机防油雾型可倾瓦轴承装置
CN2492251Y (zh) 远红外线治疗器
CN211473036U (zh) 一种艺术吊顶
CN218140927U (zh) 一种可准确连接的底座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HUAYU INDUSTRIAL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HUANG ZHONGCHUAN

Effective date: 20050422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050422

Address after: Hsinchu city of Taiw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WhaYu Industrial Co., Ltd.

Address before: Taiwan, China

Patentee before: Huang Zhongchuan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41006

Termination date: 2011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