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637325Y - 飞蝶型飞行器 - Google Patents

飞蝶型飞行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637325Y
CN2637325Y CN 03250307 CN03250307U CN2637325Y CN 2637325 Y CN2637325 Y CN 2637325Y CN 03250307 CN03250307 CN 03250307 CN 03250307 U CN03250307 U CN 03250307U CN 2637325 Y CN2637325 Y CN 2637325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bin
electrical motor
motor
screw propeller
cabi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03250307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叶应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03250307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637325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637325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637325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oy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飞蝶型飞行器,属于飞行器,飞行器外壳1呈大圆形,在大圆内,由同样大的七个圆按蜂窝原理进行有规律精确排列,并使周围的三个圆形平衡动力舱9和三个圆形前进动力舱11与中间的一个圆形控制舱和乘坐舱5相外切,并在一个平面内,三个圆形平衡动力舱9与三个圆形前进动力舱11交叉排列,都相互外切,在平衡动力舱9和前进动力舱11内由电动机支撑杆4安装球形电动机固定球部8,其上通过电动机轴7安装球形电动机活动球部2,其上安装螺旋桨3,本飞行器通过控制舱和乘坐舱周围的平衡动力舱及前进动力舱之间的相互转换和协同作用,实现飞行速度快、垂直起降、三维飞行、空中悬停、漂浮,适用于科学研究、军事和娱乐。

Description

飞蝶型飞行器
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飞行器,特别是一种飞蝶型飞行器。
背景技术:现有技术中的飞行器脱离自然规律,只把其它的机械作简单的组合,缺乏新的创意,也没有新的发现,科技含量不高,没有做到自然与现代科学的结合,不能实现三维飞行。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飞蝶型飞行器,它通过控制舱和乘坐舱周围的平衡动力舱及前进动力舱之间的相互转换和协同作用,实现飞行速度快、垂直起降、三维飞行、空中悬停、漂浮等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构成:由飞行器外壳、控制舱和乘坐舱、平衡动力舱、前进动力舱、球形电动机,螺旋桨、电动机支撑杆、螺旋桨方向旋转盘、调节螺旋桨电动机支撑杆方向的电动机和太阳能板组成,飞行器外壳1呈大圆形,在大圆内,由同样大的七个圆按蜂窝原理进行有规律精确排列,并使周围的三个圆形平衡动力舱9和三个圆形前进动力舱11与中间的一个圆形控制舱和乘坐舱5相外切,并在一个平面内,三个圆形平衡动力舱9与三个圆形前进动力舱11交叉排列,都相互外切,在平衡动力舱9和前进动力舱11内由电动机支撑杆4安装球形电动机固定球部8,在球形电动机固定球部8上通过电动机轴7安装球形电动机活动球部2,在球形电动机活动球部2上安装螺旋桨3,在平衡动力舱9和前进动力舱11上安装调节螺旋桨电动机支撑杆方向的电动机12。
平衡动力舱9与前进动力舱11结构一样,只是它们的反冲力方向不同,平衡动力舱的反冲力方向垂直向下,而前进动力舱的反冲力方向为水平方向,动力舱由圆环形舱体、圆球形电动机、螺旋桨、螺旋桨方向旋转盘、螺旋桨方向旋转轴和电动机支撑杆构成,圆环形舱体13上下均有凹槽15,在凹槽内装有圆球形轴承16,球形电动机由固定球部和活动球部组成球形电动机,固定球部8固定于电动机支撑杆4上,球形电动机固定球部8内装有螺旋桨电动机20,通过电动机轴7与球形电动机活动球部2连接,活动球部上固定螺旋桨3,电动机支撑杆4为圆筒状,有电动机供电输入导线组19及电动机发电输出导线组18从两端穿出,分别与中央处理器及储电器相连;螺旋桨方向旋转盘10的中心不螺旋桨方向旋转轴17,其边缘为电动机支撑杆4。
飞蝶形飞行器呈蝶状结构,中间为球形,侧边为楔状,上下表面为圆弧状,从中间向外侧,随离中心的距离增大而上下弧面的距离减小,最终为飞蝶型飞行器的外缘,中间的球形体从上至下,通过两层隔板将其分为上、中、下三个舱,即安全降落伞舱、控制舱和乘坐舱、储备舱。
安全降落伞舱22内有降落伞,舱外有三支飞行器天线6;控制舱和乘坐舱5与螺旋桨一个平面的壁上有六个观察窗,在环形控制舱内,周围安装有各种显示屏和操作控制台,控制舱内有出入控制舱的门25,在门的底部的自动伸缩的悬梯24;储备舱26内储备生活用品、悬梯24、飞行器着陆支架27。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呈圆形,在外壳大圆内,由同样大的七个圆按蜂窝原理进行有规律精确排列,并使周围的三个圆形平衡动力舱和三个圆形前进动力舱与中间的一个圆形控制舱和乘坐舱相外切,并在一个平面内,三个圆形平衡动力舱与三个圆形前进动力舱交叉排列,都相互外切,这样有规律排列,有利于更好地利用飞行器本身的有效空间,而且在制造时减少材料,从而降低了飞行器本身的重量,并使各个动力舱之间达到分工合作的目的,在空间上得到了更大的利用。譬如:
a.平衡驱劝系统与前进驱动系统之间的相互转换和协同作用。
b.螺旋桨的动力学开发利用,即一方面作为驱动动力装置,另一方面作为风力发电机的装置,是飞行器内部能源的再生系统之一。
c.飞蝶型飞行器的外面以太阳能板作为吸收太阳能,再将其转化为电能等,有利于作为空间飞行器的长时间飞行。
d.将电动机改成圆球形结构,减少了飞行过程中的空气阻力。
平衡动力舱与前进动力舱结构一样,只是它们的反冲力方向不同,平衡动力舱的反冲力方向垂直向下,而前进动力舱的反冲力为水平方向,当飞蝶型飞行器在作垂直方向上的升降运动时,两者反冲力都垂直向下,螺旋桨均为水平状态,两组动力舱共同作用,使飞行器的垂直提升力倍增,加速了它的上升速度。
在整体结构上,都采用了圆及圆弧作为飞蝶型飞行器的外表面,根据圆的特性:表面张力小而稳固性最大,使飞行器在飞行过程中减少了空气阻力,而且飞行器的稳固性也相应增强,又因飞行器的表面为圆弧状,其反射截面减小,从而使隐蔽性增强,可作为军事侦察用。
设计中充分利用飞蝶型飞行器本身的空间,减轻了飞行器本身的重量,实现飞行速度快、垂直起降、三维飞行、空中悬停、漂浮等。
自然规律与现代高科技相结合:飞蝶型飞行器的控制系统,利用电脑程序控制,平衡动力系统和自动调节及前进动力系统的半自动控制等,使飞蝶型飞行器在飞行中平稳,操作简单。平衡动力系统和前进动力系统之间相互协同,相互转换,达到相互分工合作的目的。
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是动力舱体结构图。图3是图2的A-A剖视图。图4是球形电动机结构示意图。图5是螺旋桨方向旋转盘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侧视图。
图中1.飞行器外壳,2.球形电动机活动球部,3.螺旋奖,4.电动机支撑杆,5.控制舱和乘坐舱,6.飞行器天线,7.电动机轴,8.球形电动机固定球部,9.平衡动力舱,10.螺旋奖方向旋转盘,11.前进动力舱,12.调节螺旋桨电动机支撑杆方向的电动机,13.圆环形舱体,14.间隙,15.圆环形舱体上下凹槽,16.圆球形轴承,17.螺旋桨方向旋转轴,18.电动机发电输出导线组,19.电动机供电输入导线组,20.螺旋桨电动机,21.控制舱与储备舱的隔板,22.安全降落伞舱,23.安全舱与控制舱的隔板,24.悬梯,25.出入控制舱的门,26.储备舱,27.飞行器着陆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飞行器外壳1呈大圆形,在大圆内,由同样大的七个圆按蜂窝原理进行有规律精确排列,并使周围的三个圆形平衡动力舱9和三个圆形前进动力舱11与中间的一个圆形控制舱和乘坐舱5相外切,并在一个平面内,三个圆形平衡动力舱9与三个圆形前进动力舱11交叉排列,都相互外切,在平衡动力舱9和前进动力舱11内由电动机支撑杆4安装球形电动机固定球部8,在球形电动机活动球部2上安装螺旋桨3,在球形电动机上有电动机轴7,在控制舱和乘坐舱5上方的安全降落伞舱上有三根飞行器天线6,在平衡动力舱9和前进动力舱11上有螺旋桨方向旋转盘10和调节螺旋桨电动机支撑杆方向的电动机12。
如图2、图3所示,动力舱由圆环形舱体、圆球形电动机、螺旋桨、螺旋桨方向旋转盘、螺旋桨方向旋转轴和电动机支撑杆构成,圆环形舱体13上下均有凹槽15,在凹槽内装有圆球形轴承16,球形电动机由固定球部和活动球部组成,球形电动机固定球部8固定于电动机支撑杆4上,球形电动机固定球部8与球形电动机活动球部2之间有间隙14,在活动球部上固定螺旋桨3,螺旋桨方向旋转盘10的中心为螺旋桨方向旋转轴17,其边缘为电动机支撑杆4。
如图4所示,球形电动机固定球部8固定于电动机支撑杆4上,球形电动机固定球部8内装有螺旋桨电动机20,通过电动机轴7与球形电动机活动球部2连接,活动球部上固定螺旋桨3,电动机支撑杆4为圆筒形,有电动机供电输入导线组19及电动机发电输出导线组18从两端穿出,分别与中央处理器及储电器相连。
如图5所示,螺旋桨方向旋转盘10中心为螺旋桨方向旋转轴17轴心,其边缘为电动机支撑杆4。这种设计的目的在于旋转时,螺旋桨中心始终位于动力舱体的中心,避免螺旋桨转动时,与动力舱体发生撞击而损坏螺旋桨,而导致飞行器不正常飞行而坠毁。此设计是调节螺旋桨从水平方向转为垂直方向,从而使平衡动力舱变为前进动力舱,两者相互转变,达到分工合用的效果。
如图6所示,飞蝶型飞行器呈蝶状结构,中间为球形,侧边为楔状,上下表面为圆弧形,从中间向外侧,随离中心的距离增大而上下弧面的距离减小,最终为飞蝶型飞行器的外缘,中间的球形体从上至下,通过安全舱与控制舱的隔板23和控制舱和储备舱的隔板21将其分为上、中、下三个舱,即安全降落伞舱22、控制舱和乘坐舱5、储备舱26。
安全降落伞舱22内有降落伞,舱外有三支飞行器天线6。控制舱和乘坐舱5与螺旋桨一个平面上的壁上有六个观察窗,可观察到飞行器螺旋桨及电动机支撑杆的旋转角度及工作情况,在环形的控制舱内,周围安装有各种显示屏:如速度及电能显示屏、各种能判断飞行器各种功能的仪表。操作控制台,如平衡操作系统、前进操作系统、速度操作系统、垂直升降系统、信号收集处理系统。控制舱内有出入控制舱的门25,能自动开闭,在门的底部有自动伸缩的悬梯24。储备舱26内储备生活用品、悬梯24、飞行器着陆支架27。

Claims (4)

1.一种飞蝶型飞行器,由飞行器外壳、控制舱和乘坐舱、平衡动力舱、前进动力舱、球形电动机,螺旋桨、电动机支撑杆、螺旋桨方向旋转盘、调节螺旋桨电动机支撑杆方向的电动机和太阳能板组成,其特征在于:飞行器外壳(1)呈大圆形,在大圆内,由同样大的七个圆按蜂窝原理进行有规律精确排列,并使周围的三个圆形平衡动力舱(9)和三个圆形前进动力舱(11)与中间的一个圆形控制舱和乘坐舱(5)相外切,并在一个平面内,三个圆形平衡动力舱(9)与三个圆形前进动力舱(11)交叉排列,都相互外切,在平衡动力舱(9)和前进动力舱(11)内由电动机支撑杆(4)安装球形电动机固定球部(8),在球形电动机固定球部(8)上通过电动机轴(7)安装球形电动机活动球部(2),在球形电动机活动球部(2)上安装螺旋桨(3),在平衡动力舱(9)和前进动力舱(11)上安装调节螺旋桨电动机支撑杆方向的电动机(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蝶型飞行器,其特征在于:平衡动力舱(9)与前进动力舱(11)结构一样,只是它们的反冲力方向不同,平衡动力舱的反冲力方向垂直向下,而前进动力舱的反冲力方向为水平方向,动力舱由圆环形舱体、圆球形电动机、螺旋桨、螺旋桨方向旋转盘、螺旋桨方向旋转轴和电动机支撑杆构成,圆环形舱体(13)上下均有凹槽(15),在凹槽内装有圆球形轴承(16),球形电动机由固定球部和活动球部组成球形电动机,固定球部(8)固定于电动机支撑杆(4)上,球形电动机固定球部内装有螺旋桨电动机(20),通过电动机轴(7)与球形电动机活动球部(2)连接,活动球部上固定螺旋桨(3),电动机支撑杆(4)为圆筒状,有电动机供电输入导线组(19)及电动机发电输出导线组(18)从两端穿出,分别与中央处理器及储电器相连;螺旋桨方向旋转盘(10)的中心为螺旋桨方向旋转轴(17),其边缘为电动机支撑杆(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蝶型飞行器,其特征在于:飞蝶形飞行器呈蝶状结构,中间为球形,侧边为楔状,上下表面为圆弧状,从中间向外侧,随离中心的距离增大而上下弧面的距离减小,最终为飞蝶型飞行器的外缘,中间的球形体从上至下,通过两层隔板将其分为上、中、下三个舱,即安全降落伞舱、控制舱和乘坐舱、储备舱。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飞蝶型飞行器,其特征在于:安全降落伞舱(22)内有降落伞,舱外有三支飞行器天线(6);控制舱和乘坐舱(5)与螺旋桨一个平面的壁上有六个观察窗,在环形控制舱内,周围安装有各种显示屏和操作控制台,控制舱内有出入控制舱的门(25),在门的底部的自动伸缩的悬梯(24);储备舱(26)内储备生活用品、悬梯(24)、飞行器着陆支架(27)。
CN 03250307 2003-09-09 2003-09-09 飞蝶型飞行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637325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03250307 CN2637325Y (zh) 2003-09-09 2003-09-09 飞蝶型飞行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03250307 CN2637325Y (zh) 2003-09-09 2003-09-09 飞蝶型飞行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637325Y true CN2637325Y (zh) 2004-09-01

Family

ID=342938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03250307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637325Y (zh) 2003-09-09 2003-09-09 飞蝶型飞行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637325Y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66053A (zh) * 2015-11-19 2016-03-02 唐若权 碟形航行器
CN106005441A (zh) * 2016-07-20 2016-10-12 清华大学 推力矩阵
CN109314452A (zh) * 2016-06-21 2019-02-05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倾斜螺旋桨的无人机以及相关系统和方法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66053A (zh) * 2015-11-19 2016-03-02 唐若权 碟形航行器
CN109314452A (zh) * 2016-06-21 2019-02-05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倾斜螺旋桨的无人机以及相关系统和方法
CN109314452B (zh) * 2016-06-21 2021-02-19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倾斜螺旋桨的无人机以及相关系统和方法
CN112838731A (zh) * 2016-06-21 2021-05-25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倾斜螺旋桨的无人机以及相关系统和方法
CN106005441A (zh) * 2016-07-20 2016-10-12 清华大学 推力矩阵
CN106005441B (zh) * 2016-07-20 2017-08-04 清华大学 推力矩阵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71759C (zh) 飞机和操作飞机的方法
CN208088152U (zh) 一种旋转式无人机停机坪
CN105775120B (zh) 一种多旋翼无人机
CN104859851A (zh) 由带导流舵的涵道升力风扇驱动的多旋翼飞行器
CN206125421U (zh) 一种垂直起降无人飞行器
CN203876983U (zh) 球形飞行装置
CN110481767B (zh) 一种基于油电混合动力的可折叠变螺距四旋翼飞行器及使用方法
CN102602539A (zh) 一种双螺旋盘蝶形飞行器
CN105711827A (zh) 油电混合动力多旋翼飞行器
CN111232206A (zh) 一种定桨距变转速双旋翼纵列式无人直升机
CN201321159Y (zh) 纵列涵道式无人飞行器
CN102424111B (zh) 一种柔性碟形飞行器
CN108839793A (zh) 一种用于无人机续航增程的发电设备
CN2637325Y (zh) 飞蝶型飞行器
CN205554576U (zh) 一种多轴螺旋桨与旋翼组合飞行升力装置
CN102390533B (zh) 一种碟形飞行器
CN203593163U (zh) 多旋翼无人飞行器
CN1594033A (zh) 飞蝶型飞行器
CN103600846A (zh) 太阳能飞机用最大功率跟踪电池阵机构及跟踪方法
CN202593858U (zh) 双螺旋盘碟形飞行器
CN205440864U (zh) 多旋翼无人直升机
CN106542093A (zh) 高效多旋翼飞行器
CN202414159U (zh) 多驱动内嵌式旋翼载人直升机
CN109050888A (zh) 一种六旋翼无人机
CN109941429A (zh) 无人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