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574578Y - 吸尘器 - Google Patents

吸尘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574578Y
CN2574578Y CN 02254207 CN02254207U CN2574578Y CN 2574578 Y CN2574578 Y CN 2574578Y CN 02254207 CN02254207 CN 02254207 CN 02254207 U CN02254207 U CN 02254207U CN 2574578 Y CN2574578 Y CN 2574578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body
plug
wire
power line
dust catch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02254207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太田胜之
黑木义贵
酒谷英明
小川贵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574578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574578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 Electric Vacuum Clean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吸尘器,该吸尘器安装有电源线(23)、把电源线(23)收存于主体(1)内的线轴(24),电源线(23)的电线插头(27)的取出口(28)设在主体(1)的上面,因此在作到主体(1)小型化的同时,也提高了电源线(23)的引出性能。

Description

吸尘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吸尘器,在力图主体小型化的同时提高电源线的取出性能。
背景技术
利用图9说明现有的吸尘器。
根据特开平11-22592的记载,现有的吸尘器的主体101的结构中设置有电动送风机室(未图示)和电源线卷轴室104,前者内置有用于产生吸附尘埃的吸引风的电动送风机,后者内置缠绕有向电动送风机提供电源的电源线102的电源线卷轴103。
电源线102的电线插头105的取出口106设于主体101的后上方,若取出口106设于主体101的上方,使用主体101时,很容易拉出电源线102。
另外,如图9所示,取出口106相对于主体101的后面呈凹进结构。因而,使主体101的后面接触地板、主体101处于倒立直竖状态时,电线插头105收装在主体101后面凹进去的部位内,由于电线插头105的插片与地面没有接触,不会损伤地板。
但是,在上述现有的结构中,确定线轴室104的大小时,按照缠绕有电源线102状态下的线轴103的外径设计尺寸的同时,还设有富裕的空间,以便电源线102在纠缠状态下卷绕时其外径变得更大。
但是,考虑到线轴103的外径而增加空余的空间、且有必要设计出把电线插头105保持在外侧的空间,在现有的结构中,电线插头105的取出口106的位置设在主体101的后上方,需要如图9那样的空余空间(空间A<空间B),所以主体101在前后方向尺寸不能变小。
电线插头105的取出口106虽然位于主体101的上部位置,可是因为设计在主体101的后面,所以从主体101的上方不能看到被覆盖住的电线插头105,为了捏住电线插头105并把电源线102拉出来,使用者需要弯腰确认电线插头105然后拉出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吸尘器,该吸尘器具有产生吸收尘埃的吸收风的电动送风机、连接于电动送风机的电源线、用于将电源线收入主体内内的线轴,电源线的电线插头取出口设在主体的上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1中的吸尘器的整体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1中使吸尘器主体的后面接触地面而存放的状态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1中主体结构的上方俯视剖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1中主体线轴室部分的剖面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1中的主体从后方看的剖面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1中主体的俯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1中主体的后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2中其它主体线轴室部分的剖面图。
图9是现有的主体中线轴室部分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通过图1~图7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1。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吸尘器具有:主体1、连接于主体1的吸入口3的软管2、与软管2的另一端相连的结合管4,连接于结合管4另一端的延长管5、与延长管5相连结并吸收尘埃的吸入器6。
吸入器6通过延长管5、结合管4和软管2与吸入口3连通,构成尘埃吸收通路(未图示)。清洁过程中,为了通过牵引软管2使主体1能在地板上移动,在主体1上安装了车轮7。
另外,如图2所示那样,存放吸尘器的样子是,主体1的后面与地板接触,主体1倒立,从主体1前端开始的软管2一直到吸入器6连接着,把设于延长管5上的固定部8与设在主体1上的结合部9结合在一起,就能以保持直立的状态收存吸尘器。
下面对主体1进行说明。如图3~图6所示,主体1具有在左右两边装有沿地板移动用的车轮7的下部箱体10,以及在底面设有滚轴11、保持自由旋转的小脚轮12。
另外,主体1的前部有连接软管2的吸入口3,还有覆盖在下部箱体10的上部,形成收装纸袋13的集尘室14的外壳15。形成集尘室14下部的下部箱体10的侧面上部设置有密封件16,合上外壳15时,设于外壳15上的保持气密的加强筋17挤压密封件16,从而形成能够保持集尘室14内的气体密闭性的结构。
在主体1的后部,上部箱体18和下部箱体10形成外轮廓,从主体1的前上方看,在左侧配备了与集尘室14相通的电动送风机室19,从主体1的前上方看在右侧配置了与电动送风机室19并列的线轴室20。
电动送风机室19内配置有产生用于吸附尘埃的吸引风的电动送风机21,在电动送风机21的前后设置缓冲垫22,通过此缓冲垫22,电动送风机21夹持在上部箱体18和下部箱体10之间。
缠绕有供给电动送风机21电源的电源线23且便于收装在主体内部的的线轴24收藏在线轴室22中。在线轴24的内部配设有动力弹簧,通过动力弹簧的预卷取状态,把电源线23缠绕在线轴24的绕线架部分。
用手将电源线23引出后,动力弹簧处于卷起状态,松手后,线轴24被与卷取按纽25连动的保持部26保持。
此后,如要把电源线23卷取收进主体1内,按卷取按纽25,解除保持部26,依靠处于卷起状态的动力弹簧的力,电源线23卷取在绕线架上,同时线轴24恢复原状。
另外,在上部箱体18的上面部分,设有由上部箱体外廓形成的电源线23的电线插头27的取出口28,同时,配设有转动自由地轴支撑的把手部29和卷取按纽25。
电线插头的取出口28如下配置:使主体1的后面与地板接触而成倒立状态时,从地板到电线插头27的插片前端的距离在5mm以上,另外,把手部29的后端设在位于靠近主体后面的位置。
另外,从电线插头27大至一半到2/3处成为穹形的顶罩30覆盖在电线插头27的上方,该罩30与上部箱体18形成一体,从上部箱体18上面鼓出,这样形成电线插头的取出口28,该顶罩30的边缘厚度在4~8mm之间,边缘的过渡弧形部分的半径采取大一些的设计,顶罩30的开口宽度在30-50mm之间,即设成容易摘取电线插头27的宽度。
如图所示,电线插头27的下方外轮廓部分设有凹部31,电线插头27向下方倾斜时就进入这一凹部31。
根据上述结构,电线插头27的取出口28设在主体1的上面,线轴室22的主体在前后方向的空间可以是卷绕电源线23时的线轴24的外径再加上卷绕引出的电源线23时,由电源线23的纠缠导致所卷绕的电源线23的外径加大的富余空间32,因此线轴室22的空间比以前变小了,如此以来,主体1前后方向的尺寸变小,使得主体1小型化。
此外,在主体1上下方向的尺寸方面,由于电线插头27的取出口28从主体1的上面鼓出形成,在线轴室22中与上述主体1前后方向的空间同样较好,还有关于取出口28周围的主体1的外轮廓,如图5所示那样形成去除多余空间的状态,所以能够抑制主体1的体积庞大感,从而能够实现主体的小型化。
由于电线插头27的取出口28设在主体1的上部,而且电线插头27从顶罩30的边缘伸出大约1/3到一半,所以从主体的上方一眼就能看清楚电线插头27,使用人员即使不弯低腰,也能简单地摘取电线插头27把电源线23拉出来。
由于顶罩30的边缘厚度加大,而且过渡弧形部分的半径变大,电源线23容易滑动,针对电源线23的引出性能的使用性能得到改善的同时,又因在主体1的上面设有把手部29、卷取按纽25和该电线插头27的取出口28,且在使用主体1时频繁使用的操作部件被集中在一处,所以提高了使用性能。
在使主体1后面与地板接触的直立状态的情况下,在实施方式1中,电线插头27的插片的前端距地板空余出5mm以上的空间,这样,手持设于主体1的前部的手提部33把主体1向上拿起时,使用人员晃动主体1,主体1即使稍微倾向电线插头27一侧,也处于与地板不接触的位置。
另外,由于把手部29的后端设计在主体1呈直立状态时靠近接触地板的位置,当手持上述手提部33向上提起主体1时,即使主体1倾向电线插头27一侧,把手部29形成支撑,地板不会与电线插头27的插片部分接触,因此不会发生划伤地板的问题。
其次,罩住电线插头27的顶罩30:如图7所示,顶罩30的高度方向端部的位置处于比把手部29上端的高度要低的位置,另外,顶罩30高度方向端部的位置与把手部29上端的位置之间的距离(尺寸)在主体1宽度方向设定在35mm~75mm的范围内。
从而,主体1倒下时,根据把手部29和顶罩30之间的相对位置和高度关系,在横方向滚动容易,故倒下的主体1容易恢复原状。
根据以上说明,在本实用新型中,由于电源线23的电线插头27的取出口28设在主体1的上面,不需要用于防止在主体1的后面接触地板时、所必需的电线插头27的插片划伤地板、而将电线插头27保持在主体1内的空间,外径尺寸仅为线轴24的直径再加上卷取时富余的空间即可,如此以来,主体1的前后方向的尺寸就能够比现有的小。
引出电源线23时,尽管也如现有的那样,要弯下腰才能摘取电线插头27引出电源线,但由于从上方能看到电线插头27,所以能够简单地摘取到电线插头27拉出电源线,提高了使用性能。
电线插头27的取出口28因从构成电线插头27的取出口28周边的主体1的上面外轮廓突出形成,故不存在成为电线插头27的取出口28以外那部分无用空间的主体1的外轮廓部分、抑制主体1整体庞大感,在主体1小型化的同时又能做到轻量化。
电源线23收存在主体1内时,因为电线插头27被构成主体1上部的外轮廓覆盖住,在主体1倒下的情况下,顶罩30形成支撑,这样能够保护电线插头27。
另外,顶罩30作成穹形,而且从上方覆盖住电线插头27,电线插头27能从主体1的后方取出,故在主体1倒下时,由于主体1沿着顶罩30的穹形的圆弧部分在横方向转动容易,所以主体1易于恢复原状。
由于在主体1的上面设有手持搬运主体1的把手部29,毗邻该把手部29形成电线插头27的取出口28,所以主体1的运输动作、电源线23的拉出动作、以及卷取电源线23时的按纽动作的位置集中在一个部位,使用者一眼就能区别开来,因此使用性能得到了提高。
电源线23收存在主体1内时,使把手29的后端位于比电线插头27的插片的前端更靠后的位置,因此在主体1的后面接触地板的直立状态下,即使主体1向电线插头27一侧倒下,由于把手部29的后面部分先与地板接触,所以不会伤到地板。
电源线23收存在主体1内时,使主体的后端位于比电线插头27的插片的前端更靠后的位置,因此在主体1的后面接触地板的直立状态下,即使主体1向电线插头27一侧倒下,由于把手部29的后面部分先与地板接触,所以不会伤到地板。
顶罩30的上方端部的高度低于把手部29的上方端部的高度,在主体1倒下时,由于顶罩30比把手部29低,根据接地部位的高低差距之间的关系,主体1在横方向转动,故倒下的主体1容易恢复原状。
从主体1的前上方看,左右并列配置有电动送风机21和线轴24,而且从主体1的后方能够容易取出电线插头27,因此能够形成较大的集尘室14的容积。
(实施方式2)
下面用图8说明本实施方式2。
图8表示电线插头27的取出口28的结构。由于取出口28的开口也设于主体1的上面,因此,在主体1的小型化和电源线23的拉出性能方面,具有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效果。

Claims (8)

1.一种吸尘器,该吸尘器具有:
产生吸收尘埃的吸收风的电动送风机(21);
连接所述电动送风机的电源线(23);
用于把所述电源线(23)收装在主体(1)内的线轴(24),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线(23)的电线插头(27)的取出口(28)设置在所述主体(1)的上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尘器,其特征在于,从构成所述电线插头(27)的所述取出口(28)周边的所述主体(1)的上面外轮廓突出形成所述电线插头(27)的所述取出口(28)。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线(23)收装于所述主体(1)内时,所述电线插头(27)还具有由构成所述主体(1)上面的外轮廓形成的顶罩(3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罩(30)作成穹形,且从上方覆盖所述电线插头(27),并且,所述电线插头(27)从所述主体(1)的后方取出。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尘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体(1)的上面还具有手持所述主体(1)的把手部(29),与所述把手部(29)相邻地形成所述电线插头(27)的所述取出口(28)。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线(23)收装在所述主体(1)内时,使所述把手部(29)的后端位于比所述电线插头(27)的插片的前端更靠后的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线(23)收装在所述主体(1)内时,使所述主体(1)的后端位于比所述电线插头(27)的插片的前端更靠后的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吸尘器,其特征在于,顶罩(30)的上方端部的高度比所述把手部(29)的上方端部的高度要低。
CN 02254207 2001-09-14 2002-09-12 吸尘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574578Y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1279959 2001-09-14
JP2001279959A JP2003079549A (ja) 2001-09-14 2001-09-14 電気掃除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574578Y true CN2574578Y (zh) 2003-09-24

Family

ID=191040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02254207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574578Y (zh) 2001-09-14 2002-09-12 吸尘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03079549A (zh)
CN (1) CN2574578Y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35964A (zh) * 2016-08-29 2016-12-21 江苏美的清洁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吸尘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4083229A (ja) * 2012-10-24 2014-05-12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電気掃除機
JP6244541B2 (ja) * 2013-05-20 2017-12-13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電気掃除機
CN107468161B (zh) * 2017-09-30 2020-10-02 江苏美的清洁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吸尘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35964A (zh) * 2016-08-29 2016-12-21 江苏美的清洁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吸尘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3079549A (ja) 2003-03-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536073B2 (en) Electric vacuum cleaner
CN1028599C (zh) 真空吸尘器
CN101044963B (zh) 电动吸尘器
CN2574578Y (zh) 吸尘器
JP4393022B2 (ja) 電気掃除機
CN2891948Y (zh) 带有相对于软管纵长度可横向摆动的手柄的地板清洁装置
CN111056386A (zh) 一种带有均匀绕线功能的电子信息发射天线
EP2368472B1 (en) Electric cleaner
KR101240813B1 (ko) 전기 진공 청소기
EP0439465B1 (en) Front caster assembly for canister vacuum cleaner
CN113387023A (zh) 一种使用方便的被子收卷装置
KR20100086956A (ko) 전기 청소기
CN1197627A (zh) 具有固定导线装置的真空吸尘器
JP3973135B2 (ja) 電気掃除機
JP4779537B2 (ja) 電気掃除機
CN218141581U (zh) 一种光学玻璃加工用转运装置
CN1197626A (zh) 带有电线固定装置的真空吸尘器
CN1130161C (zh) 电动吸尘器
CN216107595U (zh) 一种涤纶复合丝用络丝装置
CN213487392U (zh) 一种防摔坚固的箱包结构
US20230180979A1 (en) Cleaner
US20230172411A1 (en) Cleaner
CN212709615U (zh) 一种真空周转车
JPH0131157Y2 (zh)
CN1575738A (zh) 真空吸尘器的电源线缠绕结构以及电源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30924

Termination date: 2010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