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574206Y - 平衡力结构的电磁继电器 - Google Patents

平衡力结构的电磁继电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574206Y
CN2574206Y CN 02222475 CN02222475U CN2574206Y CN 2574206 Y CN2574206 Y CN 2574206Y CN 02222475 CN02222475 CN 02222475 CN 02222475 U CN02222475 U CN 02222475U CN 2574206 Y CN2574206 Y CN 2574206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armature
pusher
spring
moving conta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 02222475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栾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ILIN AEROSPACE ELECTRIC APPLIANCE CO
Original Assignee
GUILIN AEROSPACE ELECTRIC APPLIANCE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ILIN AEROSPACE ELECTRIC APPLIANCE CO filed Critical GUILIN AEROSPACE ELECTRIC APPLIANCE CO
Priority to CN 02222475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574206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574206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574206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omagne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平衡力结构的电磁继电器,包括分别与引出端电导通的动触头和静触头,还有由电磁系统控制可随小轴转动的衔铁,衔铁设置于接触系统上端,推动器固定于衔铁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静触头设置于动触头下端,动触头固定于动触簧的下端面上;所述推动器设置于动触簧下方。本新型电磁继电器零部件结构简单、装调环节少,结构紧凑、结构高度较低,且驱动结构重量轻,静触簧力臂短,因此,力学环境性能较好,离心加速度可达980m/s2;新结构的吸反力特性优良,开断速度较快,触点弹跳较小,因此,具有良好的负载能力和寿命,可靠性较高;应用更广泛。

Description

平衡力结构的电磁继电器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中间停止位的极化继电器,具体地说是一种平衡力结构的电磁继电器。
(二)背景技术:
电磁继电器是通过电磁系统产生的电磁力,使驱动结构将接触系统的闭合触头分断或将断开触头闭合以实现其功能的。目前,在环境指标高、体积小、线圈功耗低的功率型电磁继电器中,主要有美国利奇公司设计的典型结构,MIL-R-6106等标准中的产品普遍采用图1的结构,以及如图2所示的国内外该类电磁继电器采用的其它现有结构中的一种较为典型的平衡力驱动结构及其接触系统结构。
“利奇”典型结构的工作原理为:电磁系统12的磁化力使衔铁3以小轴5为中心旋转,当衔铁3顺时针旋转时,如图1所示,则连接在衔铁3上的动触簧2’也随衔铁3顺时针旋转,使左端的动、静触头断开而右端的动、静触头接触;当衔铁3逆时针旋转时,则连接在衔铁3上的动触簧2’也随衔铁逆时针旋转,与上述情况相反,左端的动、静触头接触而右端的动、静触头断开;该结构采用的平衡对称衔铁驱动及对称接触系统使该类继电器具有力学环境指标较高、体积小、线圈功耗低的特点;其不足之处为:1、驱动结构复杂,由图1所示的衔铁3、载触体10、压片11、动触簧2’、托片9,以及铆钉、垫片等零件构成,载触体10为陶瓷材料(抗塑变),且需要在上面打孔并铆接动触簧2’、托片9,因此,部分零组件加工、装配困难;2、动触簧2’通过顶簧13与引出端7连接,顶簧13两端形成接触电阻,因此,该结构接触电阻较大,而且,顶簧13两端为凹、凸连接结构,在多组转换的继电器中不容易装配顶簧;3、驱动结构的重量较大,离心加速度指标低,一般在300m/s2以下。
在其它现有结构中,图2所示的结构较为典型,其工作原理为:电磁系统12的磁化力使衔铁3以小轴5为中心旋转,当衔铁3逆时针旋转时,如图2所示,则衔铁3上的推动器4推动左端的动触簧2’使左端的动、静触头断开,而右端的动触簧2’靠自身反力返回使右端的动、静触头接触;当衔铁3顺时针旋转时,与上述情况相反,左端的动、静触头接触,右端的动、静触头断开。该结构同样采用平衡衔铁驱动及对称反力接触系统,使该类继电器具有力学环境指标较高、体积小、线圈功耗低的特点,而且,驱动结构简单;其不足之处为:1、静触头要从动触簧2’下方的引出端7弯曲到动触簧2’的上方,因此,静触簧1结构较高,且在多组转换的继电器中,静触簧1组的相互间的距离要求较大;2、推动器4与动触簧2’相互作用的力臂短、受力大,推动器4磨损比较严重,同样,动触簧2’在其作用点上也容易受损,影响寿命性能;3、推动器4接触在动触簧2’的中部,且两端的静触簧1弯曲在动触簧2’的上方,因此,该结构在多组转换的继电器中,通过扳动推动器来调试参数十分不便。
(三)实用新型内容:
由于电子、电气设备需要使用体积更小、切换负载大、耐力学环境和可靠性等指标更高的电磁继电器,因此,为了解决上述结构存在的问题,通过研究和分析,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平衡力结构的电磁继电器,该平衡力结构的电磁继电器的体积(高度)更小、耐力学环境及切换负载的可靠性更高,而且,零组件的加工和装配效率也较高。
本新型平衡力结构的电磁继电器,包括分别与引出端电导通的动触头和静触头,还有由电磁系统控制可随小轴转动的衔铁,衔铁设置于接触系统上端,推动器固定于衔铁上,所不同的是:所述静触头设置于动触头下端,动触头固定于动触簧的下端面上;所述推动器设置于动触簧下方。
所述推动器设置于动触头的外端或侧端,当推动器设置于动触头的侧端时,动触头或动触簧上,固装有一个向侧端延伸的凸块,或动触簧上设有一个直接向侧端延伸的凸块。
所述推动器固装在与衔铁固连的驱动盘或推杆上,或者推动器一端固装于衔铁上,另一端直接弯折到动触簧下端。
通过结构对比以及图6、图7所示现有结构的吸反力曲线A、B、C与本新型继电器新结构的吸反力曲线A’、B’、C’对比,本新型电磁继电器结构比现有结构有下列明显的优势:
a、零部件结构简单、零组件及装调环节少,因此,加工、装配效率高;
b、结构紧凑、结构高度较低,新结构有效的利用了触簧与底板的空间,节省了载触体或静触簧弯曲所占的空间;
c、结构不仅采用平衡衔铁驱动及对称反力接触系统,而且,驱动结构重量轻,动触簧在开断状态受推动器支承,在接触状态受静触点支承,且静触簧力臂短,因此,力学环境性能较好,离心加速度可达980m/s2
d、新结构的吸反力特性优良,如图7所示,其反力曲线B’上的c、d点距离吸合A’、释放C’曲线较远,使继电器具有较快的开断速度,较小的触点弹跳,因此,具有良好的负载能力和高寿命,以及较高的可靠性指标;
e、由于新结构具有上述优势,因此,能更广泛的应用到单稳型、双稳型、灵敏型以及切换大、小功率的各类电磁继电器上。
(四)附图说明:
图1为美国利奇公司生产的的电磁继电器的驱动系统和接触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另一种典型结构的电磁继电器的驱动系统和接触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新型电磁继电器一种典型结构——端部驱动转换触点组形式的驱动系统和接触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新型电磁继电器另一种典型结构——侧部驱动转换触点组形式的驱动系统和接触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新型电磁继电器又一种典型结构——侧部驱动常开、常闭触点组形式的驱动系统和接触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现有结构的吸力、反力曲线;
图7为本新型电磁继电器的吸力、反力曲线。
(五)具体实施方式:
在具体实施本实用新型时,如图3、图4、图5所示,衔铁3通过推杆或驱动盘8上连接的推动器4或直接将推动器4弯曲,使该类继电器的驱动由动触簧2’的上方转变为下方,动触簧2’、静触簧1通过角片与底座组6上的引出端7连接,引出端7固装于底座组6上,角片或静触簧1固定于引出端7上,或直接固定于引出端7上,静触头设于角片或静触簧1上的上端面上;动触簧2’固定于与底座组6引出端7固连的角片上,动触头2设于动触簧2’下端面上,当簧片使用弹性触点材料时,不需另设触头。在衔铁3的下端固装驱动盘或驱动杆8,驱动盘或驱动杆8的下端弯折到动触簧2’的下端,推动器4固装于驱动盘或驱动杆8下端,或者推动器4上端固装在衔铁3下端面上,下端直接弯折到动触簧2’下端,推动器4可以处于动触头2的外端,此时力臂较长,且产品的体积也较长、较窄,当然推动器4也可以处于动触头2的侧端,此时动触簧2’或动触头2上必须固装有一个向侧端延伸的凸块,或动触簧2’上直接设有一个向侧端延伸的凸块,做为推动器4的作用点,此种结构的产品的体积较宽、较短。这种推动器4处于动触簧2’下端的驱动方式,即可用于转换触点组形式的电磁继电器如图3、图4,也可用于常开、常闭触点组形式电磁继电器如图5。

Claims (3)

1、平衡力结构的电磁继电器,包括分别与引出端电导通的动触头和静触头,还有由电磁系统控制可随小轴转动的衔铁,衔铁设置于接触系统上端,推动器固定于衔铁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静触头设置于动触头(2)下端,动触头(2)固定于动触簧(2’)的下端面上;所述推动器(4)设置于动触簧(2’)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衡力结构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器(4)设置于动触头(2)的外端或侧端,当推动器(4)设置于动触头(2)的侧端时,动触头(2)或动触簧(2’)上,固装有一个向侧端延伸的凸块,或动触簧(2’)上直接设有一个向侧端延伸的凸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平衡力结构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器(4)固装在与衔铁(3)固连的驱动盘或推杆(8)上,或者推动器(4)一端固装于衔铁(3)上,另一端直接弯折到动触簧(2’)下端。
CN 02222475 2002-04-26 2002-04-26 平衡力结构的电磁继电器 Expired - Lifetime CN2574206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02222475 CN2574206Y (zh) 2002-04-26 2002-04-26 平衡力结构的电磁继电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02222475 CN2574206Y (zh) 2002-04-26 2002-04-26 平衡力结构的电磁继电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574206Y true CN2574206Y (zh) 2003-09-17

Family

ID=337003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02222475 Expired - Lifetime CN2574206Y (zh) 2002-04-26 2002-04-26 平衡力结构的电磁继电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574206Y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47480A (zh) * 2015-08-14 2015-11-11 桂林航天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不对称式磁路的磁保持继电器
CN108987190A (zh) * 2018-07-11 2018-12-11 贵州航天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断点中压磁保持继电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47480A (zh) * 2015-08-14 2015-11-11 桂林航天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不对称式磁路的磁保持继电器
CN108987190A (zh) * 2018-07-11 2018-12-11 贵州航天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断点中压磁保持继电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77884A (zh) 低压电器的触头结构
CN101656179B (zh) 同向式串联双断点小型断路器
CN2574206Y (zh) 平衡力结构的电磁继电器
CN207587618U (zh) 真空断路器的分合闸装置
CN201663112U (zh) 转换型磁保持继电器
CN2459750Y (zh) 小型断路器
CN201302964Y (zh) 同向式串联双断点小型断路器
CN1276453C (zh) 断路器中的电磁脱扣装置
CN212062354U (zh) 一种动簧片有效动作的分励脱扣装置
CN103441016A (zh) 一种功率型微动开关
CN2343664Y (zh) 真空断路器触头弹簧压力装置
CN109243925B (zh) 一种继电器及其触头装置
CN208819807U (zh) 一种微型电磁继电器
CN2355423Y (zh) 带隔离刀的户外真空开关
CN208570497U (zh) 一种断路器用储能杠杆
CN200986902Y (zh) 储能式高分断小型断路器
CN2228686Y (zh) 小型断路器
CN2266196Y (zh) 脉冲自锁双稳电磁继电器
CN2419679Y (zh) 小型大功率继电器
CN219498187U (zh) 自压式壳体侧面接地装置
CN211376467U (zh) 一种稳定切换的小型机械开关
CN2829045Y (zh) 带刹车功能的电磁开关
CN208400724U (zh) 一种负载开关
CN209357647U (zh) 一种负载开关结构
CN220065558U (zh) 接触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Expiration termination date: 20120426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3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