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498187U - 自压式壳体侧面接地装置 - Google Patents

自压式壳体侧面接地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498187U
CN219498187U CN202320542495.5U CN202320542495U CN219498187U CN 219498187 U CN219498187 U CN 219498187U CN 202320542495 U CN202320542495 U CN 202320542495U CN 219498187 U CN219498187 U CN 2194981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unding
self
pressure input
input mechanism
hing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542495.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长青
张镇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Gaozh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Gaozh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Gaozh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Gaozh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542495.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4981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4981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49818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自压式壳体侧面接地装置,包括包括基座,基座上固设有压力输入机构与接地输出机构;压力输入机构输入传导力,并具有沿传导力施加方向运动的行程;接地输出机构与压力输入机构联动,并具有位移行程;在压力输入机构输入传导力时,对接地输出机构产生推力,接地输出机构往压力输入机构方向位移。本实用新型的自压式壳体侧面接地装置,可以应用于现代智能工厂,通过纯机械结构完成特定设备侧面壳体的自动接地与分离,结构简单新颖,性能可靠,减少工人的工作量,避免人为犯错,提高设备使用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自压式壳体侧面接地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设备接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自压式壳体侧面接地装置。
背景技术
接地装置是工业上常用的一种放电装置,它作为把电气设备或其他工件和地之间构成电气连接的设备,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然而市场上目前应用的各类接地装置中,其接地一般为下压接触面,对于下压接触面为绝缘体的设备,无法起到接地的效果。在对需要通过设备侧面进行接地时,往往需要人工操作,而在操作过程中很难保证安全性,同时操作失误的概率也会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自压式壳体侧面接地装置,能够自动完成设备侧面壳体接地,结构简单,避免人为犯错,提高安全性。
一种自压式壳体侧面接地装置,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上固设有压力输入机构与接地输出机构;所述压力输入机构上具有传导力输入结构,且所述压力输入机构具有沿传导力施加方向运动的行程;所述接地输出机构与所述压力输入机构传动相连,且所述接地输出机构具有位移行程。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铰接在所述基座上的联动组件;所述联动组件一端与所述压力输入机构铰接,另一端与所述接地输出机构铰接。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力输入机构包括压力轴与顶帽;所述顶帽固设在所述压力轴上端,所述压力轴下端与所述联动组件铰接;所述顶帽即为所述传导力输入结构。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力输入机构还包括套设在所述压力轴上的弹性组件,以通过所述弹性组件对输入的传导力进行缓冲,并在传导力撤销后使所述压力输入机构复位。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组件包括衬套及第一弹簧;所述基座上设有安装孔;所述衬套外壁固定在所述安装孔内,所述第一弹簧置于所述衬套内,所述压力轴下端穿过所述第一弹簧后与所述联动组件铰接。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联动组件包括若干联动件;各所述联动件位于所述接地输出机构与所述压力输入机构之间且依次铰接;与所述压力输入机构相邻的联动件端部与所述压力输入机构铰接;与所述接地输出机构相邻的联动件端部与所述接地输出机构铰接。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接地输出机构包括:输出轴及接地组件;所述输出轴一端与所述联动件铰接,另一端与所述接地组件滑动套接,所述接地组件具有位移行程。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接地组件包括导电连接的接地机构与设备接触构件;所述设备接触构件为一端封闭一端开口的空心结构,所述空心结构内放置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一端与所述设备接触构件封闭端内壁抵接,另一端与所述输出轴端部抵接。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接地输出机构还包括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第一固定件、第二固定件以及连接件;所述第一固定件一端固定在所述基座上,另一端侧面开设通孔以便于输出轴穿过;所述连接件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件固定,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固定件固定;所述第二固定件一端侧面开设通孔,以便于所述设备接触构件穿过。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接地机构与所述设备接触构件为螺纹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接地机构与所述设备接触构件为螺纹连接。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压式壳体侧面接地装置具有以下效果:
1.通过纯机械结构完成特定设备侧面壳体的自动接地与分离,减少工人工作量,避免认为犯错,提高设备使用的安全性。
2.结构简单新颖,制作成本低,性能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自压式壳体侧面接地装置的左轴测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自压式壳体侧面接地装置的右轴测图;
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自压式壳体侧面接地装置的剖面视图;
附图标号:
基座10,顶帽11,压力轴12,衬套13,第一弹簧141,第二弹簧142,第一联动件151,第二联动件152,第三联动件153,输出轴16,接地机构17,设备接触构件18,第一固定件19,第二固定件20,连接件2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地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还可以是物理连接或无线通信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压式壳体侧面接地装置,主要针对下压接触面为绝缘体、侧面为导体的需接地设备,设备放置在预定位置后,该装置接地线在设备重力的驱动下与设备的导电侧面壳体保持接触,完成设备壳体接地;设备抬起,重力驱动消失,接地线与设备的导电侧面壳体自动分离,结构简单新颖,性能可靠,解决了设备壳体侧面接地的问题。
如图1-3所示为具体结构,包括基10,基座10上设有压力输入机构、接地输出机构及联动组件。设备自重给予压力输入机构一个传导力,压力输入机构具有沿传导力施加方向运动的行程;接地输出机构与压力输入机构通过联动组件进行联动组合,并具有位移行程;在压力输入机构输入传导力时,联动组件接收压力输入机构传导力后,对接地输出机构产生推力,接地输出机构根据推力往压力输入机构方向位移,与设备完成壳体侧面接地。
具体地,基座10为具有一定长度的矩形结构,一端开设有沿竖向贯穿的安装孔,用于限位防止压力轴的横向运动,另一端开设有铰接凹槽,凹槽相对的两侧板均开设有铰接孔,用于与联动件铰接。
压力输入机构包括顶帽11、压力轴12、衬套13及第一弹簧141。顶帽11为圆柱体结构,也可以是多边形立体结构,比如四边形、五边形等;顶帽11的上端为自由端,即压力输入机构的端部,用于放置设备;下端与压力轴12上端固定连接。压力轴12为圆柱杆状结构,下端设有铰接孔,其从基座10安装孔内穿过后与第一联动件151铰接。基座10位于压力轴12上端附近,其安装孔内还设有衬套13和第一弹簧141,衬套13外壁固定在安装孔内,第一弹簧141置于衬套13中,压力轴12下端穿过第一弹簧141后与第一联动件151铰接。第一弹簧141的一端与衬套13下端抵接,另一端与顶帽11下端抵接。
联动组件包括若干联动件,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计,本实施例中提供的联动组件结构为三根联动件,即第一联动件151、第二联动件152与第三联动件153;三根联动件位于压力轴12与输出轴16之间且依次铰接。其中第一联动件151最长,其两端均开设有铰接凹槽及铰接孔,压力轴12置于一端铰接凹槽中,铰接孔相对应,通过螺栓连接进行固定,另一端通过同样的方式与第二联动件152固定。第三联动件153最短,其两端也开设有铰接凹槽及铰接孔,输出轴16置于一端铰接凹槽中,铰接孔相对应,通过螺栓连接进行固定,另一端通过同样的方式与第二联动件152固定。第二联动件152除了两端设有铰接孔分别与第一联动件151、第三联动件153连接外,中间还设有铰接孔,该铰接孔与基座铰接凹槽上的铰接孔相对应后通过螺栓连接进行固定。值得说明的是,联动件的铰接方式不局限于通过螺栓进行连接,也可以采用其他能够设想到的转动连接方式。
接地输出机构包括输出轴16、接地机构17、设备接触构件18、第一固定件19、第二固定件20以及连接件21。输出轴16为圆柱形杆状结构,其一端设有铰接孔,通过该铰接孔与第三联动件153铰接;另一端与设备接触构件18为滑动套接;进一步具体地,设备接触构件18为一端封闭一端开口的空心结构,空心结构内放置第二弹簧142,第二弹簧142一端与设备接触构件18封闭端内壁抵接,另一端与输出轴16端部抵接。设备接触构件18的开口端还固设有一圆盘结构,该圆盘结构与设备接触构件18同轴固设,并开有与设备接触构件18开口同样大小的通孔。接地机构17通过螺纹连接固定在圆盘上,并为导电连接。
第一固定件19为长方体结构,其长的一端固定在基座靠中部位置,另一端的端部附近贯穿设有一通孔,通孔内固设有衬套,输出轴16套设在该衬套内并与该通孔为间隙配合。第二固定件20一端同样贯穿设有一通孔,设备接触构件18套设在该通孔内并与该通孔为间隙配合。连接件21两端分别与第一固定件19及第二固定件20固定连接,其连接方式采用螺纹连接;连接件21包括但不限于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矩形结构,也可以采用圆柱体、多边形立体结构等。
本实用新型里的零件之间的固定方式,并不局限于上述的螺纹连接,也可以采用其他的固定方式进行连接,比如螺栓连接、卡扣连接等。
工作时,将需要侧面接地的设备放置在顶帽11上,设备通过自身重力与顶帽11接触,产生压缩力,该压缩力带动压力轴12竖直向下运动,压缩第一弹簧141,压力轴12竖直向下运动带动第一联动件151转动,再通过第二联动件152及第三联动件153将运动力传导至输出轴16,输出轴16通过压缩设备接触构件18中的第二弹簧142,进而推动设备接触构件18与设备待接地侧面壳体接触,使设备侧面壳体完成接地;设备接地完成后,剩余运动量分别反馈至设备接触构件18中的第二弹簧142以及压力输入机构中的第一弹簧141,并产生相应弹簧压缩量。
设备受外力开始被抬起,与顶帽11产生分离趋势,顶帽11所受压力逐渐减小,第一弹簧141推动压力轴12向上运动,产生回拉力,回拉力带动第一联动件151转动,再通过第二联动件152及第三联动件153将回拉力传导至输出轴16,输出轴16感受到联动组件的回拉力及设备接触构件18中的第二弹簧142的回推,待设备被抬起,接地装置与设备自动分离。
本实用新型的自压式壳体侧面接地装置,可以应用于现代智能工厂,通过纯机械结构完成特定设备侧面壳体的自动接地与分离,结构简单新颖,性能可靠,减少工人的工作量,避免人为犯错,提高设备使用的安全性。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自压式壳体侧面接地装置,包括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上固设有压力输入机构与接地输出机构;
所述压力输入机构上具有传导力输入结构,且所述压力输入机构具有沿传导力施加方向运动的行程;
所述接地输出机构与所述压力输入机构传动相连,且所述接地输出机构具有位移行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压式壳体侧面接地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铰接在所述基座上的联动组件;
所述联动组件一端与所述压力输入机构铰接,另一端与所述接地输出机构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压式壳体侧面接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输入机构包括压力轴与顶帽;
所述顶帽固设在所述压力轴上端,所述压力轴下端与所述联动组件铰接;所述顶帽即为所述传导力输入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压式壳体侧面接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输入机构还包括套设在所述压力轴上的弹性组件,以通过所述弹性组件对输入的传导力进行缓冲,并在传导力撤销后使所述压力输入机构复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压式壳体侧面接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组件包括衬套及第一弹簧;所述基座上设有安装孔;
所述衬套外壁固定在所述安装孔内,所述第一弹簧置于所述衬套内,所述压力轴下端穿过所述第一弹簧后与所述联动组件铰接。
6.根据权利要求2至5任一项所述的自压式壳体侧面接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组件包括若干联动件;
各所述联动件位于所述接地输出机构与所述压力输入机构之间且依次铰接;与所述压力输入机构相邻的联动件端部与所述压力输入机构铰接;与所述接地输出机构相邻的联动件端部与所述接地输出机构铰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压式壳体侧面接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输出机构包括:输出轴及接地组件;
所述输出轴一端与所述联动件铰接,另一端与所述接地组件滑动套接,所述接地组件具有位移行程。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压式壳体侧面接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组件包括导电连接的接地机构与设备接触构件;
所述设备接触构件为一端封闭一端开口的空心结构,所述空心结构内放置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一端与所述设备接触构件封闭端内壁抵接,另一端与所述输出轴端部抵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压式壳体侧面接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输出机构还包括固定组件;
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第一固定件、第二固定件以及连接件;
所述第一固定件一端固定在所述基座上,另一端侧面开设通孔以便于输出轴穿过;
所述连接件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件固定,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固定件固定;
所述第二固定件一端侧面开设通孔,以便于所述设备接触构件穿过。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自压式壳体侧面接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机构与所述设备接触构件为螺纹连接。
CN202320542495.5U 2023-03-20 2023-03-20 自压式壳体侧面接地装置 Active CN2194981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42495.5U CN219498187U (zh) 2023-03-20 2023-03-20 自压式壳体侧面接地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42495.5U CN219498187U (zh) 2023-03-20 2023-03-20 自压式壳体侧面接地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498187U true CN219498187U (zh) 2023-08-08

Family

ID=874780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542495.5U Active CN219498187U (zh) 2023-03-20 2023-03-20 自压式壳体侧面接地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49818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003845B (zh) 一种小型行程开关
CN219498187U (zh) 自压式壳体侧面接地装置
CN211788717U (zh) 一种断路器机械联锁装置
EP3273462B1 (en) Toggle switch actuating mechanism
EP3499536A1 (en) Switch device structure
US8816230B2 (en) Micro-switch provided labor-saving switching
US4280027A (en) Switch blade mechanism and multi-arrangement
CN103280385B (zh) 用于熔断器上的微动开关报警装置
CN110189951B (zh) 一种操控杆
CN209388985U (zh) 一种断路器
CN2343664Y (zh) 真空断路器触头弹簧压力装置
CN209981079U (zh) 一种操控杆
CN212461516U (zh) 一种车用轴间差速锁压力开关
CN113871256B (zh) 一种小型防振式稳定性继电器
CN214706313U (zh) 一种wtb连接器
CN2574206Y (zh) 平衡力结构的电磁继电器
CN213093422U (zh) 一种线簧接触件
CN214672366U (zh) 长寿命真空断路器
CN217061983U (zh) 一种断路器及辅助触头模块
CN217332742U (zh) 一种隔离开关的监测机构
CN103617914A (zh) 一种簧片式四向微动开关
CN213988732U (zh) 一种低压电器的自动保护开关
CN107845515B (zh) 带强制分离机构的微动开关
CN215869012U (zh) 接触系统和接触器的辅助触头
CN215578420U (zh) 储能推杆、脱扣组件以及断路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