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562806Y - 具吸震结构的高尔夫球杆头 - Google Patents
具吸震结构的高尔夫球杆头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562806Y CN2562806Y CN02241531U CN02241531U CN2562806Y CN 2562806 Y CN2562806 Y CN 2562806Y CN 02241531 U CN02241531 U CN 02241531U CN 02241531 U CN02241531 U CN 02241531U CN 2562806 Y CN2562806 Y CN 2562806Y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lub head
- shock
- alcove
- batting panel
- cav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olf Clubs (AREA)
Abstract
一种具吸震结构的高尔夫球杆头,于球杆头的击球面板周缘具有凹边,与该击球面板凹边所对应的球杆头内侧设有一凹室,其特征是:该凹室延伸至顶部及背部并与背穴相连通,球杆头的凹室与背穴成型附着有吸震层,吸震层原料渗入击球面板的凹边与球杆头的凹室间所形成的缝隙内并沿击球面板的周缘凹边流动填满而形成整片击球面板固定于球杆头的凹室内。故在击球时,可藉击球面板内部凹室所形成的第一道吸震层直接吸收消减击球时所产生的扭震力,并可藉凹室后方背穴所形成的第二道吸震层将其余的扭震力完全吸收消除,而可更有效地吸收击球时的扭震力,以达更佳的吸收、减震及控球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尔夫球杆头,尤指一种可更有效地吸收击球时的扭震力,以达更佳的吸震、减震及控球效果的具吸震结构的高尔夫球杆头。
背景技术
一般高尔夫球运动者挥杆击球时,杆头击球面因受到高尔夫球的正向冲击,此冲击力将会造成杆头产生扭力的现象,即造成击球时产生巨大的扭震力量,因而容易导致运动者的手腕受到运动伤害;而习知高尔夫球杆头为解决此一问题,主要是于杆头击球面内部成型附着有一吸震层,用以吸收击球时的扭震力,以达较佳的减震、吸震效果,例如美国USP5,772,527专利案就是这种结构。
参见图1至图3,前述美国USP5,772,527专利案所揭示的高尔夫球杆头吸震结构,主要是于球杆头2的正面21设有凹槽22,凹槽22前缘具有凸唇23,上端具有相通的槽孔24,再藉一击球面板25固接于凸唇23,以将凹槽22密封,使球杆头2的内侧形成有槽孔24的中空状态,藉此将吸震原料由槽孔24射入或注入,就于球杆头2内部形成有一吸震层1。
然而,击球时所产生巨大的扭震力量,主要是于杆头击球面板25与球接触的瞬间产生,并且同时扩散,因此,仅单独藉球杆头击球面板25内部的单一吸震层1来加以吸收,显然仍显不足,而难以达到真正且完全的吸震、减震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可更有效地吸收击球时的扭震力,以达更佳的吸震、减震及控球效果的具吸震结构的高尔夫球杆头,能使球杆头发挥出最大且最佳的击球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具吸震结构的高尔夫球杆头,于球杆头的击球面板周缘具有凹边,与该击球面板凹边所对应的球杆头内侧设有一凹室,其特征是:该凹室延伸至顶部及背部并与背穴相连通,球杆头的凹室与背穴成型附着有吸震层,吸震层原料渗入击球面板的凹边与球杆头的凹室间所形成的缝隙内并沿击球面板的周缘凹边流动填满而形成整片击球面板固定于球杆头的凹室内。故在击球时,可藉击球面板内部凹室所形成的第一道吸震层直接吸收消减击球时所产生的扭震力,并可藉凹室后方背穴所形成的第二道吸震层将其余的扭震力完全吸收消除,而可更有效地吸收击球时的扭震力,以达更佳的吸收、减震及控球效果。
进一步,凹室与背穴间的壁层具有若干个灌注有吸震层原料的穿孔。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具吸震结构的高尔夫球杆头,设有击球面板及球杆头,其特征是:该击球面板与球杆头一体成型,在击球面板内侧具有一凹室,凹室后方为背穴,凹室的顶端开设有一吸震层原料的灌注孔,灌注孔外侧所对应的击球面板周缘具有凹边,在凹室与背穴成型附着有吸震层,且击球面板的凹边灌充有吸震层原料而使整个击球面被区隔成一吸震区间。故在击球时,可藉击球面板内部凹室所形成的第一道吸震层直接吸收消减击球时所产生的扭震力,并可藉凹室后方背穴所形成的第二道吸震层将其余的扭震力完全吸收消除,而可更有效地吸收击球时的扭震力,以达更佳的吸收、减震及控球效果。
进一步,该球杆头的背穴可再设置有一内凹的穴孔,该穴孔是正对应于击球面板的内侧,且穴孔的顶端具有吸震层原料的灌注孔,在穴孔顶端的灌注孔注入少许吸震层原料形成击球面板的内侧的第一道吸震层,该吸震层上容置一将整个穴孔填满的板块,而该板块被背穴表面成型的第二道吸震层包裹在内侧。
另一方面,凹室与背穴间的壁层具有若干个灌注有吸震层原料的穿孔。
本实用新型的具吸震结构的高尔夫球杆头可归纳出具有以下的功效优点:
(1)吸震、减震能力佳,因为本实用新型的球杆头在击球面板的周缘具有类似环状吸震层的设计,因此,击球时所产生的扭震力集中在整个环状吸震范围内,故击球瞬间所产生的扭震力已被击球面内侧的第一道吸震层所吸收(即凹室所形成的吸震层),其余所残留的扭震力会再经过背穴所形成的第二道吸震吸收排除,所以,本实用新型具有优异的吸震、减震能力,远比习知结构更为进步实用。
(2)具有良好的控球能力,本实用新型吸震层所形成的双层吸震能力,并非仅单靠简单的双层式排列完成,而是夹杂着硬性的内层作区隔,因此,本实用新型这种双层式的吸震结构可看做是一种再加上两层硬性素材夹杂的四层式吸震设计,也就是说最外侧第一道击球面板可视为第一层、该击球面板内侧凹室所形成的吸震区间可视为第二吸震层、第三道是杆头的凹室与背穴间的壁层(如第一、二实施例所示)或是板块(如第三实施例所示)所构成,藉该硬性素材作为第二吸震层,第四层即是背穴所形成的吸震层,藉由这种硬-软-硬-软素材的逐层吸震设计,不但可有效化解击球时的扭震力,而且对于提升控球的准确度也具有极大帮助,而极为实用进步。
附图说明
图1为习知高尔夫球杆头半成品的正面立体分解图。
图2为习知高尔夫球杆头成品的正面立体图。
图3为图2中A-A断面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球杆头半成品的正面分解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球杆头半成品的背面立体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球杆头品的正面立体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球杆头成品的背面立体图。
图8为图6中B-B断面的剖视图。
图9为图6中C-C断面的局部剖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球杆头成品的正面立体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球杆头成品的背面立体图。
图12为图10中D-D断面的剖视图。
图13为图10中E-E断面的局部剖视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球杆头半成品的正面分解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球杆头成品的正面立体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球杆头成品的背面立体图。
图17为图15中F-F断面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兹举以下三个较佳可行实施例,配合附图详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使贵审查委员能完全了解。
首先,参见图4、5,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主要是于球杆头3的正面31设有一凹室32,该凹室32延伸至顶部及背部而与背穴33连通,且凹室32与背穴33间的壁层34具有若干个穿孔340,故当灌注吸震层原料时,可在凹室32与背穴33成型附着有一吸震层4,如图6、7所示;又,在灌注吸震层原料的当时,可先在该球杆头3的凹室32内容置一周缘具有凹边350的击球面板35,且该凹边350与凹室32的内壁贴合靠接,所以当凹室32与背穴33成型附着吸震层4的同时,吸震层原料可渗入击球面板35的凹边350与球杆头3的凹室32间所形成的缝隙内,同时,吸震层原料可沿着击球面板35的周缘凹边350流动填满,当吸震层原料凝固之后,整片击球面板35即可固定于球杆头3的凹室32上,如图6至图9所示。
上述的吸震层4是以吸震层原料压注成型,该吸震层原料在实施上可采用一种橡胶原料,或是一种热可塑性弹性体(Thermoplastic Elastomers),实施上皆可,并不局限。
故由上述说明可知,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由于在球杆头3的凹室32与背穴33内皆成型附着有吸震层4,因此,即形成一种具有双层吸震功能的吸震层4,故击球时,不但可藉击球面板35内部凹室32所形成的第一道吸震层直接吸收消减击球时所产生的扭震力,并可藉凹室32后方背穴33所形成的第二道吸震层将其余的扭震力完全吸收消除,便可更有效地吸收击球时的扭震力,以达更佳的吸收、减震及控球效果,而习知美国USP5,772,527专利案所揭示的结构,基本上只是仰赖其球杆头的击球面内侧设置的一道吸震层,因此,习知结构在击球时,只能藉击球面板内侧所设置的吸震层来减轻击球时所直接产生的扭震力,并无法完全或更有效率地将所有的扭震力排除,所以,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所揭示的结构与前所述的习知结构相较之下,具有功效上的增进,具进步性,且更为实用。
其次,参见图10至图1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在该实施例当中,与前述第一实施例间的主要差异在于:将击球面板35a与杆头3一体成型,且在凹室32的顶端开设有一吸震层原料的灌注孔320,其它如在球杆头3的凹室32与背穴33内与前述第一实施例同样皆成型附着有吸震层4,且击球面板35a的周缘形成有凹边350,因此,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即可藉由吸震层原料由灌注孔320注入,使整颗球杆头3在凹室32(即灌注孔320下方的区间)及背穴33形成一种具有双层吸震功能的吸震层4,而且,击球面板35a周缘的凹边350也可填满有吸震层的原料,使整个击球面被区隔成一吸震区间,故在击球时,不但可藉击球面板35a内部凹室32所形成的第一道吸震层直接吸收消减击球时所产生的扭震力,也可籍凹室32后方背穴33所形成的第二道吸震层将其余的扭震力完全吸收消除,而可达到与前述第一实施例相同的功效。
另,请再参见图14至图17,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具吸震结构的高尔夫球杆头,在该实施例当中,与前述第二实施例间的主要差异在于:将球杆头3的背穴33再设置有一内凹的穴孔330,该穴孔330是正对应于击球面板35a的内侧,且穴孔330的顶端也具有吸震层原料的灌注孔320,在成型的初时,可先在穴孔330顶端的灌注孔320注入少许吸震层原料,使击球面板35a的内侧具有第一道吸震层4,如图17所示,之后,可在该吸震层4上容置一板块5将整个穴孔330填满,藉由从灌注孔320再次灌注吸震层原料的方式,使该板块5被吸震层原料包裹在内侧,形成夹心层结构。
因此,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同样地可使整颗球杆头3在凹室32及背穴33形成一种具有双层吸震功能的吸震层4,而且,击球面板35a周缘的凹边350也可填满有吸震层的原料,使整个击球面被区隔成一吸震区间,故在击球时,不但可藉击球面板35a内部凹室32所形成的第一道吸震层直接吸收消减击球时所产生的扭震力,也可藉凹室32后方背穴33所形成的第二道吸震层将其余的扭震力完全吸收消除,而可达到与前述第二实施例相同的功效。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揭露的具体构造,确为习知结构所不具备的,而具备绝对的新颖首创性,并且可更有效地吸收击球时的扭震力,以达更佳的吸震、减震及控球效果等特殊功效,堪称一极具实用且进步的改良,理已充分符合专利法的规定,爰依法提出新型专利申请,恳请赐准专利,实感德使。
Claims (5)
1.一种具吸震结构的高尔夫球杆头,于球杆头的击球面板周缘具有凹边,与该击球面板凹边所对应的球杆头内侧设有一凹室,其特征是:该凹室延伸至顶部及背部并与背穴相连通,球杆头的凹室与背穴成型附着有吸震层,吸震层原料渗入击球面板的凹边与球杆头的凹室间所形成的缝隙内并沿击球面板的周缘凹边流动填满而形成整片击球面板固定于球杆头的凹室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吸震结构的高尔夫球杆头,其特征是:凹室与背穴间的壁层具有若干个灌注有吸震层原料的穿孔。
3.一种具吸震结构的高尔夫球杆头,设有击球面板及球杆头,其特征是:该击球面板与球杆头一体成型,在击球面板内侧具有一凹室,凹室后方为背穴,凹室的顶端开设有一吸震层原料的灌注孔,灌注孔外侧所对应的击球面板周缘具有凹边,在凹室与背穴成型附着有吸震层,且击球面板的凹边灌充有吸震层原料而使整个击球面被区隔成一吸震区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吸震结构的高尔夫球杆头,其特征是:该球杆头的背穴可再设置有一内凹的穴孔,该穴孔是正对应于击球面板的内侧,且穴孔的顶端具有吸震层原料的灌注孔,在穴孔顶端的灌注孔注入少许吸震层原料形成击球面板的内侧的第一道吸震层,该吸震层上容置一将整个穴孔填满的板块,而该板块被背穴表面成型的第二道吸震层包裹在内侧。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吸震结构的高尔夫球杆头,其特征是:凹室与背穴间的壁层具有若干个灌注有吸震层原料的穿孔。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02241531U CN2562806Y (zh) | 2002-07-17 | 2002-07-17 | 具吸震结构的高尔夫球杆头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02241531U CN2562806Y (zh) | 2002-07-17 | 2002-07-17 | 具吸震结构的高尔夫球杆头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562806Y true CN2562806Y (zh) | 2003-07-30 |
Family
ID=337143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0224153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562806Y (zh) | 2002-07-17 | 2002-07-17 | 具吸震结构的高尔夫球杆头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562806Y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299788C (zh) * | 2003-09-01 | 2007-02-14 | 普利司通运动株式会社 | 铁型高尔夫球杆头 |
CN100375642C (zh) * | 2004-06-11 | 2008-03-19 | 复盛股份有限公司 | 可吸震的高尔夫杆头构造 |
CN100400127C (zh) * | 2004-06-11 | 2008-07-09 | 复盛股份有限公司 | 可调整吸震的高尔夫杆头构造 |
CN101027103B (zh) * | 2004-08-04 | 2012-01-04 | 耐克国际有限公司 | 具有桥接构件和阻尼元件的高尔夫球杆杆头 |
JP2018192034A (ja) * | 2017-05-18 | 2018-12-06 |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 ゴルフクラブヘッド |
-
2002
- 2002-07-17 CN CN02241531U patent/CN2562806Y/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299788C (zh) * | 2003-09-01 | 2007-02-14 | 普利司通运动株式会社 | 铁型高尔夫球杆头 |
CN100375642C (zh) * | 2004-06-11 | 2008-03-19 | 复盛股份有限公司 | 可吸震的高尔夫杆头构造 |
CN100400127C (zh) * | 2004-06-11 | 2008-07-09 | 复盛股份有限公司 | 可调整吸震的高尔夫杆头构造 |
CN101027103B (zh) * | 2004-08-04 | 2012-01-04 | 耐克国际有限公司 | 具有桥接构件和阻尼元件的高尔夫球杆杆头 |
JP2018192034A (ja) * | 2017-05-18 | 2018-12-06 |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 ゴルフクラブヘッド |
JP7003444B2 (ja) | 2017-05-18 | 2022-01-20 |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 ゴルフクラブヘッド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0320440B2 (en) | Co-molded multi-layered protective case for mobile device | |
US6443857B1 (en) | Shock-absorbing golf-club head | |
JP2001518372A5 (zh) | ||
TWI220866B (en) | Golf club head with vibration-absorbing structure | |
CN2562806Y (zh) | 具吸震结构的高尔夫球杆头 | |
CA2552678C (en) | Golfclub head with dual durometer face insert | |
TW200927227A (en) | Golf club head installed with the hollow gas-blocking, vibration-absorbing material and the air pressure function,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 |
CA2099391A1 (en) | Golf clubhead with multi-material soleplate | |
JP3038925U (ja) | ゴルフクラブのヘッドの構造 | |
JP2004236771A (ja) | ゴルフクラブヘッドの振動吸収構造 | |
CN202569364U (zh) | 球拍拍框减震结构 | |
JPH02283737A (ja) | 乗物用の座席シート | |
CN2416925Y (zh) | 改良吸震结构的高尔夫球杆头 | |
KR101305679B1 (ko) | 제진용 복합소재 | |
CN1264583C (zh) | 具有吸震结构的高尔夫球头 | |
CN2825011Y (zh) | 具吸震功能的球拍框结构 | |
JP3106250U (ja) | ゴルフ・クラブヘッド | |
CN2661256Y (zh) | 具有吸震结构的高尔夫球头 | |
CN205688307U (zh) | 一种缓冲吸能路沿石 | |
CN2737418Y (zh) | 具有吸震结构的高尔夫球头 | |
CN214206042U (zh) | 一种防护罩结构 | |
CN200966884Y (zh) | 带气垫装置的球拍 | |
CN200942269Y (zh) | 积层式球拍护套结构 | |
CN219783734U (zh) | 可控球的球拍 | |
JP4718907B2 (ja) | 樹脂製ボール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30730 Termination date: 201107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