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561515Y - 混合喷枪装置 - Google Patents

混合喷枪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561515Y
CN2561515Y CN 02240083 CN02240083U CN2561515Y CN 2561515 Y CN2561515 Y CN 2561515Y CN 02240083 CN02240083 CN 02240083 CN 02240083 U CN02240083 U CN 02240083U CN 2561515 Y CN2561515 Y CN 2561515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xing tab
mixing
tab group
nozzle
central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02240083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朝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02240083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561515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561515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561515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Nozzles (AREA)

Abstract

一种混合喷枪装置,包括混合喷枪、枪体、喷嘴、混合构件、旋紧帽、压力产生装置,该混合构件是塞装于喷枪的喷嘴混合腔内,混合构件设有:第一混合片群及第二混合片群,每一片第一混合片及第二混合片均是为半椭圆形的板片。第一混合片群及第二混合片群是各自依序且间隔地固设在中心轴的两侧,并各自与中心轴相交而形成交角,而使第一混合片群及第二混合片群的任意相邻两片混合片之间各自形成倾斜且互相流通的流道。自枪体双流道出口流出的两种不同的液体,是分别由混合构件的定位片两侧流入第一流道与第二流道,并在互相连通的第一流道群与第二流道群中不断地混合成均匀的流体,最后从喷嘴的喷嘴部喷出。本实用新型可达到甚佳的混合效果。

Description

混合喷枪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体喷射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将两种不同的液体充分地混合成均匀的液体再喷出的混合喷枪装置。
背景技术
无气喷雾系统都只能喷出单一液体,而无法喷出两种混合的液体。原因是没有实用的混合构造,可将两种不同的液体充分混合。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无气喷雾系统只能喷出单一液体,而无法喷出两种混合液体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混合喷枪装置,它可达到甚佳的混合效果,进一步利用间隔不同所造成的压力差使混合更均匀、更彻底;其仅利用成本极低的混合构件就可以使两种液体进行极均匀的混合,并可控制两种液体的混合比例。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混合喷枪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混合喷枪,包括:枪体,其内部设有:双流道,该双流道设有入口及出口,以便自入口分别引入两种不同的液体;螺接部,所述双流道的出口设于该螺接部;喷嘴,衔接于螺接部的两道流道的出口处,喷嘴设有入口,并与位于螺接部的两道流道的出口连通;混合腔,设有圆柱形的内壁,并与喷嘴的入口连通,以便将两种不同的液体在混合腔内混合;喷嘴部,与该混合腔连通,以便自该喷嘴部喷出混合液体;第二定位部,是设于喷嘴的入口处,并衔接于位于螺接部的第一定位部;定位槽,是设于喷嘴的入口端;混合构件,是塞装于喷嘴的混合腔内,以便混合两种不同的液体,混合构件设有定位片,是插定于喷嘴的定位槽,并与位于螺接部的两道流道衔接;中心轴,其中一端是固连于定位片;第一混合片群,每一片第一混合片为半椭圆形的板片,其整片轮廓是由半椭圆形边缘及直线边缘包围而成,第一混合片群的直线边缘依序且间隔地固设在中心轴的第一侧,每一片第一混合片的板片是与中心轴相交而形成第一交角,每一片第一混合片的第一交角介于零度与九十度之间,使第一混合片群的任意相邻两片第一混合片之间形成倾斜的第一流道;第二混合片群,每一片第二混合片为半椭圆形的板片,其整片轮廓由半椭圆形边缘及直线边缘包围而成,第二混合片群的直线边缘依序且间隔地固设在中心轴的第二侧,每一片第二混合片的板片与中心轴相交而形成第二交角,该第二交角介于零度与九十度之间,使第二混合片群的任意相邻两片第二混合片之间形成倾斜的第二流道,上述第一混合片群的任一板片与第二混合片群的任一板片之间形成第三交角,并彼此交错,使第二流道与第一流道交错并相通,自枪体双流道出口流出的两种不同的液体,是分别由混合构件的定位片两侧流入第一流道与第二流道,并在互相连通的第一流道群与第二流道群中不断地混合成均匀的流体,最后从喷嘴的喷嘴部喷出;旋紧帽,是旋接于枪体双流道的出口处的外缘,以便将喷嘴固接于枪体双流道的出口处;压力产生装置,设有两个出口,并分别与枪体的入口连通,以便将两种液体加压,并供给枪体。
前述的混合喷枪装置,其中压力产生装置是设有两个控制两种液体混合比例的节流阀。
前述的混合喷枪装置,其中混合构件的第一混合片群之间的间隔不相等;第二混合片群之间的间隔不相等。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混合喷枪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枪体,其内部设有双流道,该双流道设有入口及出口,以便自入口分别引入两种不同的液体;第一定位部,是设于枪体双流道的出口;螺接部,上述双流道的出口设于螺接部;喷嘴,是与螺接部的两道流道的出口处相衔接,喷嘴设有入口,并与位于螺接部的两道流道的出口连通,混合腔,设有圆柱形的内壁,并与喷嘴的入口连通,以便将两种不同的液体在混合腔内混合;喷嘴部,与混合腔连通,以便自该喷嘴部喷出混合液体;第二定位部,是设于喷嘴入口的外缘,与枪体的第一定位部相衔接;混合构件,是塞装于喷嘴的混合腔内,以便混合两种不同的液体,设有定位片,是插定于喷嘴的定位槽,并与位于螺接部的两道流道衔接;中心轴,其中一端固连于定位片;第一混合片群,每一片第一混合片为半椭圆形的板片,其整片轮廓由半椭圆形边缘及直线边缘包围而成,第一混合片群的直线边缘依序间隔地固设在中心轴的第一侧,每一片第一混合片的板片与中心轴相交而形成第一交角,每一片第一混合片的第一交角介于零度与九十度之间,使第一混合片群的任意相邻两片第一混合片之间形成倾斜的第一流道;第二混合片群,每一片第二混合片为半椭圆形的板片,其整片轮廓由半椭圆形边缘及直线边缘包围而成,第二混合片群的直线边缘依序且间隔地固设在中心轴的第二侧,每一片第二混合片的板片与中心轴相交而形成第二交角,该第二交角介于零度与九十度之间,使第二混合片群的任意相邻两片第二混合片之间形成倾斜的第二流道,上述第一混合片群的任一板片与第二混合片群的任一板片之间形成第三交角,并彼此交错,使第二流道是与第一流道交错并相通,自枪体双流道出口流出的两种不同的液体,分别由混合构件的定位片两侧流入第一流道与第二流道,并在互相连通的第一流道群与第二流道群中不断地混合成均匀的流体,最后从喷嘴的喷嘴部喷出。
前述的混合喷枪装置,其中混合构件的第一混合片群之间的间隔不相等;第二混合片群之间的间隔不相等。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仍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混合喷枪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设于混合喷枪的喷嘴的混合构件,该混合构件是塞装于喷嘴的混合腔内,以便混合两种不同的液体,设有定位片,是插定于喷嘴的混合轮,并与枪体双流道出口衔接;中心轴,其中一端是固连于定位片;第一混合片群,每一片第一混合片为半椭圆形的板片,其整片轮廓是由半椭圆形边缘及直线边缘包围而成,第一混合片群的直线边缘依序且间隔地固设在中心轴的第一侧,每一片第一混合片的板片是与中心轴相交而形成第一交角,每一片第一混合片的第一交角是介于零度与九十度之间,使第一混合片群的任意相邻两片的第一混合片之间形成倾斜的第一流道;第二混合片群,每一片第二混合片为半椭圆形的板片,其整片轮廓是由半椭圆形边缘及直线边缘所包围而成,第二混合片群的直线边缘依序且间隔地固设在中心轴的第二侧,每一片第二混合片的板片是与中心轴相交而形成第二交角,该第二交角是介于零度与九十度之间,使第二混合片群的任意相邻两片的第二混合片之间形成倾斜的第二流道,上述第一混合片群的任一板片与第二混合片群的任一板片之间形成第三交角,并彼此交错,使第二流道与第一流道交错并相通,自枪体双流道出口流出的两种不同的液体,是分别由混合构件的定位片两侧流入第一流道与第二流道,并在互相连通的第一流道群与第二流道群中不断地混合成均匀的流体,最后从喷嘴的喷嘴部喷出。
前述的混合喷枪装置,其中混合构件的第一混合片群之间的间隔不相等;第二混合片群之间的间隔不相等。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可达到甚佳的混合效果,进一步利用间隔不同所造成的压力差使混合更均匀、更彻底。
2.仅利用成本极低的混合构件就可以使两种液体进行极均匀的混合。
3.可控制两种液体的混合比例。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混合喷枪的分解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混合喷枪的组合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混合喷枪的组合立体示意图〔从背后看〕。
图4为图3所示的4-4割面线的剖面图。
图5为是图3所示的5-5割面线的剖面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混合构件的非等角立体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混合构件的等角立体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混合构件的左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混合构件的俯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混合喷枪装置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20混合喷枪装置                21混合喷枪22压力产生装置23枪体231双流道2311入口                      2312出口232双流道2321入口                      2322出口24喷嘴                        241入口242混合腔                     243喷嘴部244第二定位部25混合构件                    251定位片252中心轴253第一混合片群               2531第一混合片254第二混合片群               2541第二混合片255第一流道                   256第二流道26旋紧帽27导液管                      28导液管29马达                        30曲柄31齿轮                        32齿轮33连杆机构                    34连杆机构35唧筒                        36唧筒37储液槽                      38储液槽39活塞                        40活塞41唧筒                        42唧筒43钢珠                        44钢珠45弹簧                        46弹簧47驱动构件48螺接部                      481第一定位部49阀杆                        50阀杆51阀口                        52阀口53板机                        54枢销55枢销                        56枢销57弹簧                        58弹簧59节流阀                      60节流阀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混合喷枪装置(20)包括混合喷枪(21)及压力产生装置(22)。其中混合喷枪(21)包括枪体(23)、喷嘴(24)、混合构件(25)、旋紧帽(26)等构件。
其中枪体(23)的内部设有双流道(231)及(232)。其中双流道(231)及(232)各自设有入口(2311)及(2321),及出口(2312)及(2322),以便自入口(2311)及(2321)分别引入两种不同的液体。枪体(23)的出口处设有螺接部(48),双流道(231)及(232)的出口则位于螺接部(48)。此螺接部(48)的出口端设有第一定位部(481)。
上述喷嘴(24)是衔接于螺接部(48),喷嘴(24)设有入口(241)、混合腔(242)、喷嘴部(243)、第二定位部(244)及定位槽(245)。喷嘴(24)的入口(241)是与位于螺接部(48)的出口(2312)及(2322)连通。混合腔(242)设有圆柱形的内壁,并与喷嘴(24)的入口(241)连通,以便将两种不同的液体在混合腔(242)内混合。喷嘴部(243)是与混合腔(242)连通,以便自该喷嘴部(243)喷出混合液体。第二定位部(244)是设于喷嘴(24)入口(241)的外缘,并衔接于螺接部(48)的第一定位部(481)。前述第一定位部(481)在本实施例为两个切槽。而第二定位部(244)在本实施例为两个翼片,借助两个翼片对应地插接于两个切槽而将喷嘴(24)径向地定位于枪体(23),使喷嘴(24)不会相对于螺接部(48)及枪体(23)转动。
混合构件(25)是塞装于喷嘴(24)的混合腔(242)内,以便混合两种不同的液体,混合构件(25)设有定位片(251)、中心轴(252)、第一混合片群(253)、第二混合片群(254)。定位片(251)是插定于喷嘴(24)入口(241)内部的定位槽(245),而将混合构件(25)径向地定位于喷嘴(24),使混合构件(25)不会相对于喷嘴(24)转动,并与位于螺接部(48)的两道流道(481)及(482)衔接。中心轴(252)的其中一端固连于定位片(251)。第一混合片群(253)中的每一片第一混合片(2531)为半椭圆形的板片,其整片轮廓由半椭圆形边缘及直线边缘包围而成,第一混合片群(253)的直线边缘依序且间隔地固设在中心轴(252)的第一侧。每一片第一混合片(2531)的板片是与中心轴(252)相交而形成第一交角(α),每一片第一混合片(2531)的第一交角(α)是介于零度与九十度之间,使第一混合片群(253)的任意相邻两片第一混合片(2531)及(2531)之间形成倾斜的第一流道(255)。
第二混合片群(254)的每一片第二混合片(2541)为半椭圆形的板片,其整片轮廓是由半椭圆形边缘及直线边缘包围而成,第二混合片群(254)的直线边缘依序且间隔地固设在中心轴(252)的第二侧,每一片第二混合片(2541)的板片是与中心轴相交而形成第二交角(β),该第二交角(β)介于零度与九十度之间,使第二混合片群(254)的任意相邻两片第二混合片(2541)及(2541)之间形成倾斜的第二流道(256)。上述第一混合片群(253)的任一板片与第二混合片群(254)的任一板片之间形成第三交角(γ),并彼此交错,使第二流道(256)与第一流道(255)交错并相通,自枪体(23)双流道(231)(232)出口流出的两种不同的液体,分别由混合构件(25)的定位片(251)两侧流入第一流道(255)与第二流道(256),并在互相连通的第一流道群与第二流道群中不断地混合成均匀的流体,最后从喷嘴(24)的喷嘴部(243)喷出。
旋紧帽(26)是旋接于枪体双流道(231)及(232)的出口处的外缘,以便将喷嘴固接于枪体双流道(231)及(232)的出口处。
压力产生装置(22)设有两个出口(221)及(222),并分别与枪体(23)的入口连通,以便将两种液体加压,并供给枪体(23)。
混合构件(25)的第一混合片群(253)之间的间隔不相等,且第二混合片群(254)之间的间隔亦不相等。如图所示,第一混合片群(253)的起始端的间隔较大,而其末端较小。但第二混合片群(254)的起始端的间隔较小,而其末端较大。于是第一混合片群(253)的起始端较大的间隔,就刚好对应到第二混合片群(254)的起始端较小的间隔。两种不同的流体时而进入较大的间隔,旋即又进入较小的间隔。当其中一种流体进入较大的间隔时,其流速减慢,压力较大,而另外一种流体则同时进入较小的间隔,其流速较快,压力较小。此压力差将使得其中一种液体混入另外一种液体中。相反地,第一混合片群(253)的末端的间隔较小,而其起始端较大。但第二混合片群(254)的末端的间隔较大,而其起始端较小。于是第一混合片群(253)的末端较小的间隔,就刚好对应到第二混合片群(254)的末端较大的间隔。此压力差再度将使得其中一种液体混入另外一种液体中,最终达到均匀混合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特殊研创的混合构件(25),不但可利用彼此互相交错的第一混合片群(253)及第二混合片群(254)进行多次交错混合,以达到甚佳的混合效果;还进一步利用间隔不同所造成的压力差达到更均匀、更彻底的混合效果。这就是本实用新型独创的特殊构造。
如图3、4图所示,板机(53)借设在枪体(23)上缘的枢销(54)枢设在枪体(23)的下方。枪体(23)内穿入两支阀杆(49)及(50),此两支阀杆(49)及(50)露出枪体(23)外的一端则连结与驱动构件(47)的其中一端连结。此驱动构件(47)的另外一端则各自借用一只枢销(55)及(56)枢接在板机(53)上。当按压图3所示的板机(53)时,如图4所示的驱动构件(47)同时将穿入枪体(23)内部的两支阀杆(49)及(50)向后退,使阀杆(49)及(50)离开阀口(51)及(52)。当放开板机(53)时,穿套在阀杆(49)及(50)的弹簧(57)及(58)则迫使阀杆(49)及(50)移向阀口(51)及(52),而将阀口(51)及(52)关闭。
压力产生装置(22),设有两个出口(221)及(222),并分别借助导液管(27)及(28)各自与枪体(23)的两个入口(224)及(225)连通,以便将两种液体加压,并供给枪体(23)。
压力产生装置(22)包括:马达(29)、齿轮(31)及(32)、曲柄(30)、连杆(33)及(34)、两组唧筒机构(35)及(36)、储液槽(37)及(38)等构件。马达(29)驱动齿轮(31)及(32),使曲柄(30)旋转,曲柄(30)同时驱动连杆(33)及(34)而传动两组唧筒机构(35)及(36)的活塞(39)及(40)在唧筒(41)及(42)内往复伸缩,配合钢珠(43)及(44)、弹簧(45)及(46),将储液槽(37)及(38)中的不同液体吸入唧筒(41)及(42)内,再唧向唧筒(41)及(42)的两个出口(221)及(222),以便将两种液体加压,再通过导液管(27)及(28)送入如图4、5所示的枪体(23)。此两种液体再经过枪体(23)内部的双流道(231)及(232)。当按压图2所示的板机(53)时,如图3、4所示的驱动构件(47)同时将穿入枪体(23)内部的两支阀杆(49)及(50)向后退,使阀杆(49)及(50)离开阀口(51)及(52)。受压的两种液体则各自从螺设于枪体(23)前端的螺接部(48)的两道出口(2312)及(2322)流出,再各自通过混合构件(25)的定位片(251)两侧流入第一流道(255)与第二流道(256),并在互相连通的第一流道群与第二流道群中不断地混合成均匀的流体。当其中一种流体进入较大的间隔时,其流速减慢,压力较大,而另外一种流体则同时进入较小的间隔,其流速较快,压力较小。此压力差将使得其中一种液体混入另外一种液体中。相反地,第一混合片群(253)的末端的间隔较小,而其起始端较大。但第二混合片群(254)的末端的间隔较大,而其起始端较小。于是第一混合片群(253)的末端较小的间隔,就刚好与第二混合片群(254)的末端较大的间隔相对应。此压力差再度将使其中一种液体混入另外一种液体中,最终达到均匀混合的效果。最后均匀的混合液体则从喷嘴(24)的喷嘴部(243)向外喷出。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压力产生装置,只需调整节流阀(59)及(50)的流量大小,即可控制两种液体的混合比例。
本实用新型具有下列功效及特点:
1.本实用新型其特殊研创的混合构件(25),不但可利用彼此互相交错的第一混合片群(253)及第二混合片群(254)进行作多次交错混合,以达到甚佳的混合效果;还进一步利用间隔不同所造成的压力差达到更均匀、更彻底的混合效果。
2.本实用新型只利用制造成本极低的混合构件(25)就可以使双液作极均匀的混合,这是前所未有的构造及效果。
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压力产生装置,利用其双唧筒机构对不同的液体加压,还配合双液混合喷枪,作双流导引及控制,最后到达喷嘴进行混合,从而达到两种液体混合的目的。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压力产生装置,利用两个节流阀控制两种液体的混合比例。

Claims (8)

1.一种混合喷枪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混合喷枪,包括:
枪体,其内部设有双流道,该双流道设有入口及出口;螺接部,所述双流道的出口设于该螺接部;
喷嘴,衔接于螺接部的两道流道的出口处,喷嘴设有入口,并与位于螺接部的两道流道的出口连通;混合腔,设有圆柱形的内壁,并与喷嘴的入口连通;喷嘴部,与该混合腔连通;第二定位部,是设于喷嘴的入口处,并衔接于位于螺接部的第一定位部;定位槽,是设于喷嘴的入口端;
混合构件,是塞装于喷嘴的混合腔内,混合构件设有定位片,是插定于喷嘴的定位槽,并与位于螺接部的两道流道衔接;中心轴,其中一端是固连于定位片;第一混合片群,每一片第一混合片为半椭圆形的板片,其整片轮廓是由半椭圆形边缘及直线边缘包围而成,第一混合片群的直线边缘依序且间隔地固设在中心轴的第一侧,每一片第一混合片的板片是与中心轴相交而形成第一交角,每一片第一混合片的第一交角介于零度与九十度之间,使第一混合片群的任意相邻两片第一混合片之间形成倾斜的第一流道;第二混合片群,每一片第二混合片为半椭圆形的板片,其整片轮廓由半椭圆形边缘及直线边缘包围而成,第二混合片群的直线边缘依序且间隔地固设在中心轴的第二侧,每一片第二混合片的板片与中心轴相交而形成第二交角,该第二交角介于零度与九十度之间,使第二混合片群的任意相邻两片第二混合片之间形成倾斜的第二流道,上述第一混合片群的任一板片与第二混合片群的任一板片之间形成第三交角,并彼此交错,使第二流道与第一流道交错并相通;
旋紧帽,是旋接于枪体双流道的出口处的外缘;
压力产生装置,设有两个出口,并分别与枪体的入口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喷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产生装置包括马达;驱动齿轮与马达连接;曲柄与驱动齿轮连接;连杆机构与曲柄连接;两组唧筒机构与曲柄连接;储液槽,并各自与两组唧筒机构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合喷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产生装置是设有两个控制两种液体混合比例的节流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喷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构件的第一混合片群之间的间隔不相等;第二混合片群之间的间隔不相等。
5.一种混合喷枪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枪体,其内部设有双流道,该双流道设有入口及出口;第一定位部,是设于枪体双流道的出口;螺接部,上述双流道的出口设于螺接部;
喷嘴,是与螺接部的两道流道的出口处相衔接,喷嘴设有入口,并与位于螺接部的两道流道的出口连通,混合腔,设有圆柱形的内壁,并与喷嘴的入口连通;喷嘴部,与混合腔连通;第二定位部,是设于喷嘴入口的外缘,与枪体的第一定位部相衔接;
混合构件,是塞装于喷嘴的混合腔内,其设有定位片,是插定于喷嘴的定位槽,并与位于螺接部的两道流道衔接;中心轴,其中一端固连于定位片;第一混合片群,每一片第一混合片为半椭圆形的板片,其整片轮廓由半椭圆形边缘及直线边缘包围而成,第一混合片群的直线边缘依序间隔地固设在中心轴的第一侧,每一片第一混合片的板片与中心轴相交而形成第一交角,每一片第一混合片的第一交角介于零度与九十度之间,使第一混合片群的任意相邻两片第一混合片之间形成倾斜的第一流道;第二混合片群,每一片第二混合片为半椭圆形的板片,其整片轮廓由半椭圆形边缘及直线边缘包围而成,第二混合片群的直线边缘依序且间隔地固设在中心轴的第二侧,每一片第二混合片的板片与中心轴相交而形成第二交角,该第二交角介于零度与九十度之间,使第二混合片群的任意相邻两片第二混合片之间形成倾斜的第二流道,上述第一混合片群的任一板片与第二混合片群的任一板片之间形成第三交角,并彼此交错,使第二流道是与第一流道交错并相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混合喷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构件的第一混合片群之间的间隔不相等;第二混合片群之间的间隔不相等。
7.一种混合喷枪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设于混合喷枪的喷嘴的混合构件,该混合构件是塞装于喷嘴的混合腔内,其设有定位片,是插定于喷嘴的混合轮,并与枪体双流道出口衔接;中心轴,其中一端是固连于定位片;第一混合片群,每一片第一混合片为半椭圆形的板片,其整片轮廓是由半椭圆形边缘及直线边缘包围而成,第一混合片群的直线边缘依序且间隔地固设在中心轴的第一侧,每一片第一混合片的板片是与中心轴相交而形成第一交角,每一片第一混合片的第一交角是介于零度与九十度之间,使第一混合片群的任意相邻两片的第一混合片之间形成倾斜的第一流道;第二混合片群,每一片第二混合片为半椭圆形的板片,其整片轮廓是由半椭圆形边缘及直线边缘所包围而成,第二混合片群的直线边缘依序且间隔地固设在中心轴的第二侧,每一片第二混合片的板片是与中心轴相交而形成第二交角,该第二交角是介于零度与九十度之间,使第二混合片群的任意相邻两片的第二混合片之间形成倾斜的第二流道,上述第一混合片群的任一板片与第二混合片群的任一板片之间形成第三交角,并彼此交错,使第二流道与第一流道交错并相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混合喷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构件的第一混合片群之间的间隔不相等;第二混合片群之间的间隔不相等。
CN 02240083 2002-07-09 2002-07-09 混合喷枪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561515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02240083 CN2561515Y (zh) 2002-07-09 2002-07-09 混合喷枪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02240083 CN2561515Y (zh) 2002-07-09 2002-07-09 混合喷枪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561515Y true CN2561515Y (zh) 2003-07-23

Family

ID=337133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02240083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561515Y (zh) 2002-07-09 2002-07-09 混合喷枪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561515Y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74298A (zh) * 2009-07-14 2012-07-11 伊利诺斯工具制品有限公司 内部混合喷枪
CN105104337A (zh) * 2015-08-14 2015-12-02 华南农业大学 一种通过液体压力控制喷施浓度的混药喷头
CN105107653A (zh) * 2009-01-26 2015-12-02 3M创新有限公司 液体喷枪、喷枪平台和喷头组件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07653A (zh) * 2009-01-26 2015-12-02 3M创新有限公司 液体喷枪、喷枪平台和喷头组件
CN105107653B (zh) * 2009-01-26 2018-01-09 3M创新有限公司 液体喷枪、喷枪平台和喷头组件
CN102574298A (zh) * 2009-07-14 2012-07-11 伊利诺斯工具制品有限公司 内部混合喷枪
CN102574298B (zh) * 2009-07-14 2015-08-12 伊利诺斯工具制品有限公司 内部混合喷枪
CN105104337A (zh) * 2015-08-14 2015-12-02 华南农业大学 一种通过液体压力控制喷施浓度的混药喷头
CN105104337B (zh) * 2015-08-14 2017-12-01 华南农业大学 一种通过液体压力控制喷施浓度的混药喷头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DE3444859C2 (zh)
US5988987A (en) Method for merging and/or ratio blending aliquant
CN1805799A (zh) 在排放通道混合组分的双组分双阀扳机喷雾器
DE2821593A1 (de) Zweistufenpumpe
CN2561515Y (zh) 混合喷枪装置
DE4401836A1 (de) Axialkolbenkompressor mit mehreren Kolben
JPS62147066A (ja) 少なくとも2成分の調合供給用のポンプ装置
EP1613952A1 (de) Rotationsventil
DE3506458C2 (zh)
CN1287147C (zh) 色谱分离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DE2744609A1 (de) Motorisch angetriebene umlaufkolbenpumpe
US5509575A (en) Flow divider and method
DE1551116A1 (de) Brennkraftkreisringkolbenmaschine
US8303277B2 (en) Blending pump assembly
DE3414535C2 (zh)
CN201858145U (zh) 阀组换向式齿轮泵
CN112610468B (zh) 柱塞泵
DE3335721C2 (zh)
DE19500690B4 (de) Kraftstoffversorgungsanlage und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r Kraftstoffversorgungsanlage
DE3645103C2 (en) Two-stroke Diesel engine with opposed floating pistons
DE3448251C2 (zh)
CN2818776Y (zh) 多元静态混流器
DE2719443A1 (de) Kraft- und/oder arbeitsmaschine mit beiderseits beaufschlagbaren kolben und weitgehender symmetrie im aufbau und der funktion
CN101975162A (zh) 一种阀组换向式齿轮泵
DD228985A3 (de) Rollkolbenmaschin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