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552798Y - 组合式轻便电动车 - Google Patents

组合式轻便电动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552798Y
CN2552798Y CN 02231526 CN02231526U CN2552798Y CN 2552798 Y CN2552798 Y CN 2552798Y CN 02231526 CN02231526 CN 02231526 CN 02231526 U CN02231526 U CN 02231526U CN 2552798 Y CN2552798 Y CN 2552798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ic vehicle
car body
type light
light electric
compound ty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02231526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文清
谢志勤
林正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02231526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552798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552798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552798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torcycle And Bicycle Fram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组合式轻便电动车,是由一车架及一将之包覆的罩壳构成一车体,该车体两侧各设有一导槽,其内各具一结合部,且各导槽后方的罩壳各自形成一壳室;一乘座部是由尺寸对应两导槽距离的两座架顶部设有一座垫,底部则分别连接一横杆,以便供蓄电池的定位,且端部设有一扣接部;横杆嵌置于导槽内,使扣接部对准结合部插入而定位,而蓄电池则进入壳室,并形成电路的连接,使乘座部得以快速地与车体结合或分离。

Description

组合式轻便电动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组合式轻便电动车,尤指一种电动车的车体及乘座部可快速地结合与分离,是利于骑乘、搬动及载运的组合式轻便电动车。
背景技术
电动车的开发,确实可令残障人士或年迈者重享行的便利,而为求操控的便利性,故其大抵可分为三轮或四轮款式,亦即由车体的前轮控制行进方向,而由后轮负责行进的依据。而为求电动车在转弯时,该两后轮达到差速效果(亦即转弯时内侧后轮转速低于外侧后轮),使转弯过程中不致有倾倒或无法转弯的危险现象。因此,为了让主动轮与从动轮间具有差速的功能,通常在传动机构上需另设复杂的减速装置,这样,除增加产品的复杂度外,亦使得两后轮间的轮距加大,从而增加车体的体积与重量。
此外,电动车由于具备车体、传动机构、蓄电池、乘座部及操控装置等大量元部件,而具有相当的重量。因此,一般的成年人搬运时都颇感吃力,残障人士或银发族更是不堪重负。此外,一般的电动车的所有元件皆固设于车体上,以致具有相当的高度,若需摆设在车辆的后行李箱内,亦不可能,以致骑乘者欲长途旅行或购物,常由于无足够空间载具的载运,而令电动车毫无用武之地。因此,有人尝试地将车体分离成前方的操控部及后方的乘座部,此举固然可将车体分离成两部分,以分散重量,但因其间的连接方式复杂,对骑乘者言,不啻是一大负担。
此外,该乘座部下方内尚包含传动机构及蓄电池,其重量仍是一般人所难以负荷,可谓美中不足之处。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申请人以多年来的体验,潜心研究,以期能克服前述习知电动车于搬动及载运中的诸多缺失,经再三实验与测试,并结合本实用新型申请人所申请的第091202315号专利案的优点,经再三实验与测试,进而发展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式轻便电动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车体与乘座部可快速地结合与分离,且两者重量平均分离,方便搬运,不致因蓄电池及传动机构均设于车体,而导致过重无法搬运的组合式轻便电动车。
一种组合式轻便电动车,它是由一车架及一将其包覆的罩壳构成一车体,该车体两侧各设有一导槽,其内各具一结合部,且各导槽后方的罩壳各自形成一壳室;一乘座部是由尺寸对应两导槽距离的两座架顶部设有一座垫,底部则分别连接一横杆,以便供蓄电池的定位,且端部设有一扣接部;横杆嵌置于导槽内,使扣接部对准结合部插入而定位,而蓄电池则进入壳室,并形成电路的连接,使乘座部得以快速地与车体结合、分离。
所述的组合式轻便电动车,其中该扣接部是为扣片,而结合部则为扣槽,该两扣槽设于车架的框架一端两侧。
所述的组合式轻便电动车,其中该车体的两结合部间设有一销孔,而承座部的两横杆间的衔接片则开具一片孔,是供一插销通过,并嵌固于销孔。
所述的组合式轻便电动车,其中该座垫两侧的座架各自向上伸出一延伸架,且其端部连接一可收合及伸展的扶手;而座垫背面则设有一可升降的靠杆,其端部设有一靠背。
所述的组合式轻便电动车,其中蓄电池容置于壳室内,其两电极被上方的两接极室的弹性接极所接触,車架上预设止挡,以便作为蓄电池内移动的止限。
所述的组合式轻便电动车,其中车体前方设有一操控装置,是在一轴杆的上方枢接一握把,下方则连接一转向装置,以便控制前轮方向,该轴杆下段设有一扣栓件,以便藉其松、紧调整,可令轴杆下折,并搭接于车体的罩壳,而握把则由罩壳所设置的钩体钩住定位。
所述的组合式轻便电动车,其中该轴杆与握把间亦设有一扣栓件,藉以控制握把的角度旋转与定位。
所述的组合式轻便电动车,其中该转向装置是由一拨片与轴杆连接,而两前轮各自枢接于一连片,两连片一端以一从杆连结,且其中一连片的另端则以一连杆与拨片连接,而使两前轮可同时转向。
所述的组合式轻便电动车,其中该两横杆底面得突设至少一导榫,而导槽则相对开具榫槽,以供导榫的插入与滑移。
所述的组合式轻便电动车,其中传动机构一端是轴接于车架的框架,另端则与一压力机构连接,是一电动马达及一输出装置所组成,该输出装置至少连接一主动轮,而框架后端两侧各自枢接一从动轮。
所述的组合式轻便电动车,其中该车体的框架后端至少得设有一支撑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乘座部与车体的分解图;
图2(A)及图2(B)为图1组立后的前、后视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形成两单元体而供载运的示意图;
图4(A)及图4(B)为本实用新型的传动机构及转向机构的顶视图及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轻便电动车是由一车体1、一操控装置2、一乘座部3、一传动机构4、一压力机构5及一转向机构6所组成。
其中,车体1为一经应力结构强化设计的车架11,外部则依所欲造形以一罩壳12包覆车架11,以便遮蔽诸如传动机构4、压力机构5及转向机构6。该车架11前方设一操控装置2,以便旋转时,可令其下方的转向装置6产生相对动作,而令两前轮65同时转向。该车架11后方的框架13是供传动机构4及压力机构5的容置与定位,而为使其得与乘座部3结合,该框架13前方两侧水平向各设一结合部131,例如扣槽,其间则纵向开具一销孔132,且后方各突设一挡止133,以便作为蓄电池插入时的止限。再者,该框架13后段两侧各轴接一从动轮14。
操控装置2是轴接于车体1前方,是以一轴杆21下方轴接一转向装置6,上方则连接一握把22,以便由对该握把22的操控,可令下方的转向装置6相对转向,使两前轮65随转向装置6同步作动,以便令车体1直行或转弯。该轴杆21上、下端各设有一扣栓件23,以便由对一扣柄231的松/紧控制,可令轴杆21或握把22分别向侧向倾倒以便将轴杆21收纳,或者令握把22在适当的角度旋转与定位,以便适应骑乘者体型的差异及手部握持的舒适性。
请参阅图4(A)及图4(B),转向装置6是由一拨片61与轴杆21底部连结,其另端轴接一连杆62,以便与轴接于车架11两侧的其中的一连片63连接,各连片63外侧枢接一前轮65,且端部以一从杆64将两连片63连接,以形成连动。所以,当握把22转动,即可令轴杆21及其底部的拨片61同步回动,使连杆62呈线性运动,而将一连片63摆动,并使从杆64之中继连接,使另一从杆64亦相对摆动,即可令两前轮65朝向同一方向。
乘座部3是在两框形座架31上方设有一座垫32,下方则各自连接一横杆33,以便供蓄电池34的跨置,并以习知的锁固装置定位,为使该乘座部3与车体1结合,各横杆33端部设有一扣接部35,例如扣片。而车体1的罩壳12对应结合部131位置设有一长形层级状导槽121,以便供横杆33嵌入,使扣接部35对准结合部131插入,而形成定位。此时,两横杆33所支撑的蓄电池34则由导槽121后方所预设的壳室123进入,直到其端部触及挡止133,使其两电极341分别与壳室123顶部的接极室124内的弹性接极接触,而供应所需的电源。此外,为增加本实用新型乘座部3与车体1间的锁定关系,两横杆33间的衔接片36设有一片孔361,以便供一插销37的穿越,并嵌插于销孔132内定位。再者,为使横杆33得以顺利在导槽121滑移,故各横杆33得至少设一导榫331,而导槽121内相对设有榫槽122,以便供导榫331的插入与滑移。
另为增加乘座时的舒适性与安全性,该两座架31外侧各自向上伸出一延伸架38,其端部则连接一可伸展及摺合的扶手381。此外,背部则设有一可升降的靠杆39,其设有一靠背391,以便供骑乘者背部的抵靠。
请参阅图1及图3,该罩壳12后方设有一钩体125,当轴杆21下折,该钩体125即可钩接于握把22。此举,除可降低车体1的整体高度,且该下折的轴杆21则可供搬动时的施力点,而方便提起;而乘座部3下方则有两蓄电池34,因此,整台轻便车的重量大抵平均分配在车体1及乘座部3,在搬运时,不致因过重,而无法搬运的窘状。
传动机构4及压力机构5大抵是沿用本实用新型申请人先前所申请的091202315号专利案,在此以提及方式并入本实用新型。请参阅图4(A)及图4(B),传动机构4是轴接于框架13内,其是由一电动马达41及输出装置42所组成,该输出装置42至少一侧轴接一主动轮43,较佳是两侧各自轴接一主动轮43,并设于两从动轮14之间,使两侧的从动轮14随时可适应各种状况,而做等速或非等速运转,故无需加装任何差速机构,因此,可大幅缩小两从动轮14的间距,进而缩小车体的体积。而压力机构5作用如同避震器,主要让主动轮43可适应崎岖或不平的地面,在此不再在赘述。
为避免本实用新型在上坡时,因整体重量都在车体后方可能导致翻覆的意外,故框架13后端底部至少轴接一尺寸较小的支撑轮15,以便上坡时,该支撑轮15可与坡面接触,而获得有效的支撑作用。
故经由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使得本实用新型的车体与乘座部可快速地结合与分离,且两者重量平均分离,方便搬运,不致因蓄电池及传动机构均设于车体,而导致过重无法搬运的缺失。本实用新型的操控装置可下折并与车体扣接,可大幅缩小材积,即便一般车辆的行李箱均可将车体及乘座部收纳于其中,以便作为长途的载运,而令骑乘者在任何时间及地点均可悠游地驾驶本实用新型的轻便电动车,堪称同类物品所无法企及的功效。
本实用新型所揭示,乃较佳实施例的一种,举凡局部的变更或修饰而源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而为熟习该项技艺的人所易于推知,俱不脱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权范畴。

Claims (11)

1.一种组合式轻便电动车,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一车架及一将其包覆的罩壳构成一车体,该车体两侧各设有一导槽,其内各具一结合部,且各导槽后方的罩壳各自形成一壳室;一乘座部是由尺寸对应两导槽距离的两座架顶部设有一座垫,底部则分别连接一横杆,以便供蓄电池的定位,且端部设有一扣接部;藉横杆嵌置于导槽内,使扣接部对准结合部插入而定位,而蓄电池则进入壳室,并形成电路的连接,使乘座部得以快速地与车体结合、分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轻便电动车,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扣接部是为扣片,而结合部则为扣槽,该两扣槽设于车架的框架一端两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轻便电动车,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车体的两结合部间设有一销孔,而承座部的两横杆间的衔接片则开具一片孔,是供一插销通过,并嵌固于销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轻便电动车,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座垫两侧的座架各自向上伸出一延伸架,且其端部连接一可收合及伸展的扶手;而座垫背面则设有一可升降的靠杆,其端部设有一靠背。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轻便电动车,其特征在于,其中蓄电池容置于壳室内,其两电极被上方的两接极室的弹性接极所接触,而车架的上预设止挡,以便作为蓄电池内移的止限。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轻便电动车,其特征在于,其中车体前方设有一操控装置,其是在一轴杆的上方枢接一握把,下方则连接一转向装置,以便控制前轮方向,该轴杆下段设有一扣栓件,以便藉其松、紧调整,可令轴杆下折,并搭接于车体的罩壳,而握把则由罩壳所设置的钩体钩住定位。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组合式轻便电动车,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轴杆与握把间亦设有一扣栓件,藉以控制握把的角度旋转与定位。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组合式轻便电动车,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转向装置是由一拨片与轴杆连接,而两前轮各自枢接于一连片,两连片一端以一从杆连结,且其中一连片的另端则以一连杆与拨片连接,而使两前轮可同时转向。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轻便电动车,其特征在于,其中该两横杆底面得突设至少一导榫,而导槽则相对开具榫槽,以供导榫的插入与滑移。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轻便电动车,其特征在于,其中传动机构一端是轴接于车架的框架,另端则与一压力机构连接,是一电动马达及一输出装置所组成,该输出装置至少连接一主动轮,而框架后端两侧各自枢接一从动轮。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轻便电动车,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车体的框架后端至少得设有一支撑轮。
CN 02231526 2002-04-22 2002-04-22 组合式轻便电动车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552798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02231526 CN2552798Y (zh) 2002-04-22 2002-04-22 组合式轻便电动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02231526 CN2552798Y (zh) 2002-04-22 2002-04-22 组合式轻便电动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552798Y true CN2552798Y (zh) 2003-05-28

Family

ID=337072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02231526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552798Y (zh) 2002-04-22 2002-04-22 组合式轻便电动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552798Y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496693A1 (en) Kart
AU2007315449A1 (en) Vehicle with three wheels
CN2552798Y (zh) 组合式轻便电动车
CN101549733B (zh) 折叠自行车及其折叠方法
CN204642013U (zh) 可组合的独轮平衡车
AU2002243626B2 (en) Steering assembly for children's ride-on vehicles
CN102285413A (zh) 封闭式可变后轮距三轮车系统
CN216546503U (zh) 一种前驱式可甩尾卡丁车
AU2002243626A1 (en) Steering assembly for children's ride-on vehicles
CN2887656Y (zh) 环保电动三轮车
CN201132572Y (zh) 多用途便携式折叠电动车
CN209719805U (zh) 安全型电动婴儿车及其三轮车体
CN204674731U (zh) 便捷式电动车
CN208498682U (zh) 一种残疾人三轮自行车
CN201276009Y (zh) 一种电动代步车
CN221738015U (zh) 一种折叠两次可成为手拉小车的大链轮自行车
CN2330565Y (zh) 人力三轮车
CN208544380U (zh) 一种倒三轮电动车
CN220363413U (zh) 一种安全平衡车
CN217918248U (zh) 一种可折叠三轮电动车
CN107792138A (zh) 可骑乘的折叠电动推车
CN2673780Y (zh) 四轮电动滑板车
CN2582978Y (zh) 轻便电动车
JPH09118142A (ja) 作業車用ギヤケース
CN2806287Y (zh) 便携型行李架式电动代步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