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549622Y - 电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549622Y
CN2549622Y CN 02237043 CN02237043U CN2549622Y CN 2549622 Y CN2549622 Y CN 2549622Y CN 02237043 CN02237043 CN 02237043 CN 02237043 U CN02237043 U CN 02237043U CN 2549622 Y CN2549622 Y CN 2549622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sulating body
electric connector
circuit board
protuberance
diapi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02237043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田永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JIE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IJIE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JIE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IJIE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 02237043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549622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549622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549622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组设于电路板上并可在对接连接器与电路板之间形成电性通路的电连接器,它包括绝缘本体、导电端子、绝缘隔板、固持装置、遮蔽体以及固定构件;其中绝缘本体的底部设有若干垫高部,使其与承接该电连接器的电路板间形成有容纳电子元件与印刷线路的收容空间,从而最大限度地利用电路板上的面积;若干导电端子收容在绝缘本体内,其尾部由绝缘本体的后部向下弯折延伸而出并可焊接在电路板上,端子尾部两侧的绝缘本体底面向下延伸有一对凸出部,在每一凸出部的内侧设有一槽道,绝缘隔板可稳固卡合在槽道内,确保收容在绝缘隔板中的端子尾部具良好的正位度。

Description

电连接器
(1)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是指一种组设在电路板上可在对接连接器与电路板间形成电性通路的加长型D形接口(D-SUB)电连接器。
(2)背景技术
随着电脑向多功能与小型化的技术趋势发展,需要电脑在不增大体积的同时可容纳更多的电子元件,因此,电脑内作为各电子元件载体的电路板需布设更多电子元件来实现更多功能的整合。如何最大限度的利用电路板上的空间,一直是业界的技术研发方向。与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相关的背景技术请参阅美国专利第5,085,589号案,该专利所揭示的电连接器通常设置在电路板边缘,作为输入/输出的连接端口。然而为满足一些应用的特殊要求,如为适应电路板的线路布局,有时需使电连接器焊接到电路板上的部分距电路板边缘有一定距离,业界曾有设计整体构形较长的D形接口连接器,如美国专利第6,293,822号所示的加长型电连接器。这些电连接器的长度明显较5,085,589号案所揭示的电连接器长很多,其底面面积也随之增大,焊接到电路板上时将占用电路板上较大空间,限缩了电路板的可利用面积,从而致使电路板的尺寸需相应增加,不利于电脑多功能与小型化的发展趋势。所以如何使电路板在采用加长型电连接器的同时确保其具有足够的利用面积,已成为业界技术人员一大研究课题。
目前,随着电连接器内端子数量增加,端子间距减小,电连接器常采用绝缘隔板来为端子尾部提供辅助定位的作用,相关背景技术请参照美国专利第6,116,917号案所示。然而,这些隔板无法与绝缘本体稳固组接,所以对于一些具有折弯端子的电连接器而言,可能因端子尾部的折弯程度不同而使隔板相对于绝缘本体产生倾斜,从而影响端子的正位度,进而降低电连接器的信号传输质量。虽然也有如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第328656号所揭示的可与绝缘本体稳固连接的绝缘隔板,但其通常需凭借附加的固持装置来实现稳固组接,使绝缘隔板的整体构造变得复杂,成型极为不易,在制造中带来很大麻烦,因而迫切需要设计一种结构简单且可与绝缘本体保持稳固连接的绝缘隔板。
有鉴于此,确有必要对上述这些电连接器的结构予以改进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3)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其底部与承接该电连接器的电路板间形成有容纳电子元件或印刷线路的收容空间,从而最大限度地利用电路板上的面积。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绝缘隔板的电连接器,其绝缘隔板结构简单,成型容易,且可与绝缘本体稳固组接,确保导电端子尾部具有良好的正位度。
为实现所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组设于电路板上并可在对接连接器与电路板间形成电性通路,它包括绝缘本体、若干导电端子和用于定位导电端子的绝缘隔板,其中绝缘本体具有主体部,该主体部包括对接面及与对接面相邻设置的底壁,由对接面向前进一步延伸设有可与对接连接器电性连接的对接部,贯穿主体部设有端子收容孔,若干导电端子相应收容在该收容孔内,其尾部自主体部的后部向下弯折延伸并焊接在电路板上,从绝缘本体底壁向下延伸有位于其相对两侧且高度相等的若干垫高部,使绝缘本体底壁与所述电路板间保持一定距离,在所述底壁与垫高部之间形成可容纳电路板上所设的电子元件或印刷线路的收容空间;在绝缘本体后部形成有可供导电端子尾部伸出的开口,绝缘本体底壁在邻近该开口处形成有第一阻挡面,绝缘本体底壁位于所述导电端子尾部两侧位置向下延伸设有凸出部,在每一凸出部的内侧设有槽道,在凸出部一端形成有第二阻挡面,绝缘隔板具有基部,由基部两侧延伸形成对应卡持在所述槽道内的第一凸部,在基部上形成有可与所述第一阻挡面相抵靠的抵止面,且在基部一端延伸出可抵靠在所述第二阻挡面的第二凸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绝缘本体底部设有若干垫高部,使其与承接该电连接器的电路板间形成有容纳电子元件与印刷线路的收容空间,从而最大限度地利用电路板上的面积;此外,绝缘本体底部形成有第一与第二阻挡面,可与绝缘隔板的第一与第二凸部相应抵靠,以使本体与隔板保持稳固连接,从而确保导电端子具有良好的正位度。
为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结构特点和效果,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4)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立体组合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绝缘本体与绝缘隔板的组装示意图,其中绝缘隔板尚未组装到绝缘本体上。
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绝缘本体与绝缘隔板的组装示意图,其中绝缘隔板刚与绝缘本体相接触。
图5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绝缘本体与绝缘隔板的组装示意图,其中绝缘隔板已完全组装到绝缘本体上。
图6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底部视角的立体组合图。
(5)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与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1可组设于电路板(未图示)上并在对接连接器(未图示)与电路板间形成电性通路,它包括绝缘本体10、若干导电端子20、绝缘隔板30、固持装置40、遮蔽体50以及固定构件60。
请配合参阅图3,绝缘本体10具有一主体部11,其前端面为对接面111,且由对接面111进一步向前延伸出一内设有若干端子收容孔1121的对接部112,可与对接连接器相电性连接。在主体部11的横向两侧对称延伸设有一对台阶部12,该台阶部12包括由主体部11前端侧向延伸出的挡壁121和由主体部11底部侧向延伸出且与挡壁121相垂直的承接板122,在挡壁121上的适当位置设有圆形通孔1211,在承接板122的后部开设有狭长槽口1221。主体部11还包括与对接面111相邻设置的一底壁113,其后部设有开口1131,底壁113在邻近该开口1131处形成一第一阻挡面1132。若干导电端子20收容在所述对接部112的端子收容孔1121中并向后贯穿主体部11,其尾部21由主体部11的后部向下弯折延伸出开口1131,且可通孔焊接在承接该电连接器的电路板上。由主体部底壁113的横向两侧与两台阶部承接板122的外缘均向下凸设有若干垫高部1133,这些垫高部1133在本实施例中为沿绝缘本体10纵长方向设置且高度相等的四个凸条,凭借其垫高作用,使该电连接器绝缘本体10的底壁113与所述电路板间保持一定距离,从而在底壁113与垫高部1133间形成一收容空间114,可容纳电路板上的若干小型电子元件与印刷线路。通过这种结构,可最大限度地利用电路板上的面积。由主体部开口1131两侧的绝缘本体10底壁113向下对称凸设有高度不高于垫高部1133的一对凸出部1134,在每一凸出部1134的前端形成有第二阻挡面1139,每一凸出部1134的内侧上部设有槽道1135,槽道1135的上边缘倾斜向上伸展形成一斜面1136,其位于绝缘本体10底壁113所处的平面上方,而槽道1135下边缘则水平伸展形成一平面1137,其位于绝缘本体10底壁113所处的平面下方。此外,位于每一凸出部1134底部内侧倾斜形成有一导引面1138,其与斜面1136相平行。
绝缘隔板30大致呈″T″字状,可与位于导电端子尾部21两侧的所述凸出部1134卡合来定位导电端子20(如图6所示),使其能顺利组入电路板上的对应孔洞中。该绝缘隔板30包括设有端子孔311的长方体状基部31和由基部31的前端下缘向前延伸出的长条形头部32,在头部32两端形成有延伸出基部31两侧外的一对第二凸部321,基部31前端面位于头部32上方部分形成一抵止面312。由基部31主体两侧的上部适当位置侧向延伸有与绝缘本体10凸出部1134的槽道1135对应卡合的一对第一凸部313,每一第一凸部313顶面在组装前后分别与凸出部1134的导引面1138与斜面1136适时接触的导引面314,底面为与平面1137对应接触的平面315。如图4和图5所示,绝缘隔板30组设到绝缘本体10上时,其第一凸部313的导引面314与凸出部1134的导引面1138相应抵靠,而后通过外力强行压入两相对凸出部1134之间。此时,绝缘隔板30的第一凸部313分别对应收容在槽道1135中,平面315与平面1137以及导引面314与斜面1136对应接触,避免绝缘隔板30相对于绝缘本体10在上、下方向移动;绝缘隔板头部32两端的第二凸部321抵靠在凸出部1134的第二阻挡面1139上,绝缘隔板30的抵止面312则与绝缘本体10的第一阻挡面1132相接触,避免绝缘隔板30相对于绝缘本体10在前、后方向移动。通过这种结构,可使绝缘隔板30与绝缘本体10在各个方向上均相对固定,保持稳固连接,确保收容在其中的端子尾部21具有良好的正位度。
固持装置40为一纵长构形的板状体,组设在绝缘本体10的台阶部12上,其具有结合部41以及与结合部41相垂直的连接部42,其中连接部42设置在承接板122上,由连接部42垂直向上延伸的结合部41与挡壁121的后壁面相贴合。结合部41上设有与挡壁121上的通孔1211相应连通的圆孔411,可凭借固定构件60将两者稳固连接,连接部42的后部向下延伸出若干扣爪421,这些扣爪421穿过承接板122后部的狭长槽口1221凸伸出承接板122下方,可插入电路板的对应孔洞内以确保电连接器1可靠固定在电路板上。此外,连接部42的后部另设有可与承接板122底面与上表面分别扣合的下扣合片423与上扣合片424,以进一步加强固持装置40与绝缘本体10之间的固定效果。
遮蔽体50对应于绝缘本体10的对接面111而设,其对应于绝缘本体对接面111上的对接部112的位置处设有一呈框形中空状的罩盖部51,其中空空间即形成一插接孔52,而该罩盖部52两侧对应挡壁121上的通孔1211位置处则各设有一穿孔53。
本实施例中固定构件60为一内设螺纹的铆钉,其自后向前分别穿过固持装置结合部41上的圆孔411、绝缘本体挡壁121上的通孔1211以及遮蔽体50上的穿孔53,从而将固持装置40、绝缘本体10及遮蔽体50紧密连结为一体。
当然,本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用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变化、变型都将落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

Claims (11)

1.一种电连接器,组设于电路板上并可在对接连接器与电路板间形成电性通路,至少包括绝缘本体和若干导电端子;其中绝缘本体具有主体部,该主体部包括对接面及与对接面相邻设置的底壁,由对接面向前进一步延伸设有可与对接连接器电性连接的对接部,贯穿主体部设有端子收容孔;若干导电端子相应收容在该收容孔内,其尾部自主体部的后部向下弯折延伸并焊接在电路板上;其特征在于:从绝缘本体底壁向下延伸有位于其相对两侧且高度相等的若干垫高部,使绝缘本体底壁与所述电路板间保持一定距离,以在上述底壁与垫高部之间形成可容纳电路板上所设的电子元件或印刷线路的收容空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的底壁后部开设有开口,所述导电端子尾部由该开口延伸而出,所述绝缘本体底壁在邻近所述开口处形成有第一阻挡面,绝缘本体底壁位于所述导电端子尾部两侧位置向下延伸设有凸出部,在每一凸出部的内侧设有槽道,在凸出部一端形成有第二阻挡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电连接器进一步包括用于定位导电端子尾部的绝缘隔板,它具有基部,在基部两侧延伸形成对应卡持于所述槽道内的第一凸部,在基部上形成有可与所述第一阻挡面相抵靠的抵止面,且在基部一端延伸出可抵靠于所述第二阻挡面的第二凸部。
4.一种电连接器,组设于电路板上并可在对接连接器与电路板间形成电性通路,它至少包括绝缘本体、若干导电端子和用于定位导电端子的绝缘隔板;其中绝缘本体具有主体部,该主体部包括对接面及与对接面相邻设置的底壁,由对接面向前进一步延伸设有可与对接连接器电性连接的对接部,贯穿主体部设有端子收容孔,在主体部后部形成有可供导电端子尾部伸出的开口;若干导电端子相应收容在所述收容孔内,其尾部自所述开口延伸而出并焊接在电路板上;绝缘隔板具有基部;其特征在于:绝缘本体底壁在邻近所述开口处形成有第一阻挡面,绝缘本体底壁位于所述导电端子尾部两侧位置向下延伸设有凸出部,在每一凸出部的内侧设有槽道,在凸出部一端形成有第二阻挡面;绝缘隔板由其基部两侧延伸形成对应卡持在所述槽道内的第一凸部,在基部上形成有可与所述第一阻挡面相抵靠的抵止面,且在基部一端延伸出可抵靠在所述第二阻挡面上的第二凸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底壁向下延伸有位于其相对两侧且高度相等的若干垫高部,且在底壁与垫高部之间形成可容纳电路板上所设的电子元件或印刷线路的收容空间,该垫高部的高度不低于所述凸出部的高度。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阻挡面形成在该开口的前端,所述凸出部的底部内侧设有倾斜的导引面,所述凸出部的槽道上边缘位于绝缘本体底壁所处平面的上方,槽道的下边缘则位于绝缘本体底壁所处平面的下方。
7.如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进一步具有设于主体部横向两侧的台阶部,它包括由主体部前端侧向延伸出的挡壁及由主体部底部侧向延伸出且与挡壁相垂直的承接板,所述垫高部为沿绝缘本体的纵长方向设置于所述主体部底壁的横向两侧及所述台阶部承接板外缘的四个凸条。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隔板大致呈″T″字形,它进一步包括由基部底端向前延伸出的头部,所述第二凸部即形成于该头部的两端,其中基部设有用于收容端子尾部的若干端子孔,所述抵止面为基部前端面位于头部上方的部分,所述第一凸部在其顶部形成有导引面。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电连接器进一步包括一固持装置,该固持装置组设在所述台阶部上,它包括可与挡壁紧密结合的结合部、设置在承接板上的连接部及由连接部后部向下延伸且可插置在电路板上的扣爪。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电连接器还包括一遮蔽体,该遮蔽体相对于绝缘本体的对接面而设,它对应于绝缘本体对接面上的对接部位置处设有一呈框形中空状的罩盖部。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电连接器还包括可将绝缘本体、固持装置及遮蔽体连结为一体的固定构件,该固定构件为内设螺纹的铆钉。
CN 02237043 2002-06-04 2002-06-04 电连接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549622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02237043 CN2549622Y (zh) 2002-06-04 2002-06-04 电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02237043 CN2549622Y (zh) 2002-06-04 2002-06-04 电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549622Y true CN2549622Y (zh) 2003-05-07

Family

ID=337111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02237043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549622Y (zh) 2002-06-04 2002-06-04 电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549622Y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11648A (zh) * 2017-07-28 2018-01-19 启东乾朔电子有限公司 音频连接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11648A (zh) * 2017-07-28 2018-01-19 启东乾朔电子有限公司 音频连接器
CN107611648B (zh) * 2017-07-28 2023-01-17 启东乾朔电子有限公司 音频连接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142447Y (zh) 电连接器
CN2562410Y (zh) 电连接器
CN2660692Y (zh) 电连接器组件
CN2891352Y (zh) 高密度电连接器
CN2596597Y (zh) 电连接器
CN2699519Y (zh) 电连接器
CN202009091U (zh) 电连接器
CN201323341Y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2800515Y (zh) 电连接器
CN2667738Y (zh) 语音插座连接器
CN201142427Y (zh) 电连接器组件
CN114122817A (zh) 一种母端连接器、公端连接器及连接器系统
CN2850015Y (zh) 多片式架构的插座连接器
CN1259234A (zh) 浮动式导向连接器及方法
CN2549622Y (zh) 电连接器
CN2629274Y (zh) 电源连接器
CN201112889Y (zh) 电连接器组件
CN2682615Y (zh) 电连接器
CN2686146Y (zh) 具有防误插结构的电连接器
CN2682645Y (zh) 电连接器
CN2520578Y (zh) 卡缘连接器
CN2831473Y (zh) 板对板电连接器
CN217956259U (zh) 一种电路板组件及空调器
CN200959393Y (zh) 电连接器
CN1114245C (zh) 线缆连接器组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