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539312Y - 同轴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同轴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539312Y
CN2539312Y CN02208489U CN02208489U CN2539312Y CN 2539312 Y CN2539312 Y CN 2539312Y CN 02208489 U CN02208489 U CN 02208489U CN 02208489 U CN02208489 U CN 02208489U CN 2539312 Y CN2539312 Y CN 2539312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or body
connector
coaxial
extending part
end exten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022084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叶明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022084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539312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539312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539312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同轴连接器由连接器本体、连接件和扣件构成,连接器本体形成前端延伸部和后端延伸部以及贯通前端延伸部位和后端延伸部位的通孔;通孔中同轴设有带有介面部的柱形件和管状套管以及环形套筒,环形套筒具有一小直径部和位于小直径部两端的大直径部,小直径部与连接器本体后端延伸部位及柱形件成同心环绕,之间形成环形空间。当同轴电缆完全插入连接器本体后端部位并施加挤压力时,后端部位内缩,迫使环形套筒的小直径部与同轴电缆铝质遮蔽体接触而形成良好接地并与柱形件介面部迫紧夹持,从而保证长期可靠电气连接。

Description

同轴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连接同轴电缆的同轴连接器,特别是涉及一种可长期保证可靠的电气连接的同轴连接器。
背景技术
一般有线电视系统、无线电视系统及共用天线电视系统是以一主干线连接到分配器,再由分配器分别输出副干线连接至用户端,以接收电视系统所传送的信号。该主干线是在同轴电缆的末端结合有同轴连接器,借由该同轴连接器安装在分配器上,如图1A、1B所示,为目前所使用的同轴连接器,该同轴连接器的主要作用在于使同轴遮蔽体与连接器本体间的良好结合以进行电气信号的传输。该同轴连接器100包括有一连接器本体101,及一套筒102是与连接器本体101的一端螺合。该连接器本体101的内部形成有一孔103,孔103的内部同轴置有一环形轴圈104、一夹持元件105及一接触导体106。连接器本体101的一端是为一接合端部107,其上设有外螺纹108。孔103的终端为一斜坡109。
套筒102的内部形成有一孔110,孔110的内部同轴配置有一弹簧圈111,如图1C所示,弹簧圈111的内部形成有多条咬合沟112及一贯通于弹簧圈111的开槽113。孔110的终端形成有一内螺纹114以与连接器本体101上的外螺纹108相互螺合,而使连接器本体101与套筒102结合为一体。
同轴连接器100与同轴电缆200在进行组装时,首先,将同轴电缆200的自由端剥成裸露,使铝质遮蔽体201及芯线202露出外皮203;然后,将套筒102滑入同轴电缆200;然后,再将连接器本体101与套筒102相互螺合,此时接合端部107位于弹簧圈111的外部,而环形轴圈104是位于铝质遮蔽体201的内部,所以,接合端部107向内移动时将使弹簧圈111受到斜坡109的径向挤压而直径缩小,直到将同轴电缆200的铝质遮蔽体201迫紧为止;而同轴电缆200的芯线202则被迫与接触导体106结合,以形成电气连接。
经由上述的组合程序可知,现有的同轴连接器其组合过程相当繁琐,因而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另,该弹簧圈111是紧紧地将铝质遮蔽体201的外部包覆(即刚性对刚性的接触),则会因环境因素或其他因素,如:空气的热胀冷缩、风吹产生的震动、或材料本身刚性的疲劳,因而造成弹簧圈111与铝质遮蔽体201间的夹持产生松脱,使同轴遮蔽体与连接器本体间无法良好的结合,这将造成电气信号传输性能的降低,尤其以数码传输更为严重。为防止此种状况发生,工作人员需每年再对连接器本体101与套筒102重新迫紧,但此解决方法将会增加附带的成本与时间。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同轴连接器,使其可保证长期可靠的电气连接。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将连接器本体形成一前端延伸部位和一后端延伸部位并在其中形成可接纳同轴电缆自由端的通孔;连接器本体同轴设有一柱形件和一环形套筒,环形套筒由薄金属材料制成并具有一小直径部和位于小直径部两端的大直径部,小直径部与连接器本体后端延伸部和柱形件形成同心环绕关系,之间为环状空间。
基于以上的结构,当同轴电缆完全插入连接器本体的后端延伸部位并在后端延伸部位施加挤压力时,后端延伸部位向内压缩,迫使环形套筒的小直径部与同轴电缆的铝质遮蔽体接触而形成良好接地,环状空间为小直径部提供弹性变形空间,可使铝质遮蔽体与柱形件介面部迫紧夹持,从而可保证长期可靠的电气连接。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A和图1B是现有同轴连接器的剖视图。
图1C是现有同轴连接器中弹簧圈的立体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同轴连接器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同轴连接器本体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环形套筒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柱形件的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连接件的剖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扣件的剖视图。
图8A、图8B是本实用新型迫紧环的平面图和断面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插入同轴电缆后的最终位置剖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插入同轴电缆后并经挤压后的剖视图。
图11是连接件与扣件间产生松脱时的剖视图。
图12-图14是连接器本体与环形套筒间的环状空间内设有环形垫圈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由图9可知,目前的同轴电缆80包括有中心导体81、绝缘体82、铝质遮蔽体83、以及硬质外皮84。
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同轴连接器1的断面图。该同轴连接器1包括有一连接器本体10、一连接件20及一扣件30,以使连接器本体10与扣件30形成连结。该连接器本体10包括有一环形套筒40、一环形柱形件50、一支持座60、及一管状套管70。
图3的立体断面图表示连接器本体10的一例。连接器本体10可由金属材质制成,并具有前端延伸部位11、后端延伸部位12、及内部贯通的第一通孔13、第二通孔14、及第三通孔15。第三通孔15的末端形成有多个圆形环绕的肋环17,且其直径的尺寸可接纳同轴电缆80的自由端。外突缘18形成在连接器本体10的外部表面,且位于前端延伸部位11与后端延伸部位12间。
连接器本体10还包括有一拱形肩19,其尺寸可接纳一密封件62,密封件62由合成橡胶或弹性材料所形成的O形环。
图4的立体断面图表示环形套筒40的一例。该套筒40可由薄形金属材料制成并具有小直径部41和大直径部42。小直径部41的内部表面形成有数个锯齿43,其直径的尺寸可接纳同轴电缆80的自由端。大直径部42形成在小直径部41的两侧端部,且同轴配置于连接器本体10的第三通孔15内,如图2所示,套筒40的小直径部41与连接器本体10的后端延伸部位12间形成同心环绕关系,中间则是环状空间44,该环状空间44则成为小直径部41挤压变形的空间。
图5的断面图表示柱形件50的一例。柱形件50可由金属材料制成,其制成具有一凸缘端部52、一管状介面部53、以及贯通的钻孔51。凸缘端部52的尺寸使其可套合于连接器本体10的第二通孔14内。介面部53的外径和壁厚比凸缘端部52小,并与套筒40的小直径部41形成同心环绕关系,中间则是环状空间54。
如图2所示,环形支持座60是套合于连接器本体10的第二通孔14内,支持座60具有一钻孔61,钻孔61的直径尺寸使其可接纳一管状套管70,管状套管70是由金属材料制成,其一端为接触芯部72,另一端为一插销71,插销71具有一插销孔座73,插销孔座73则用以接纳同轴电缆80的中心导体81,使其成为机械与电气上的结合(如图9所示)。
图6的断面图表示连接件20的一例。连接件20结合在连接本体10的后端延伸部位12,它的末端是向内嵌入的凸缘21,此凸缘21与外突缘18相互卡合。连接件20的内部具有螺纹22。
图7的断面图表示扣件30的一例。扣件30结合在连接器本体10的前端延伸部位11并具有一内部钻孔31,钻孔31的直径尺寸使其能接纳连接器本体10的前端延伸部位11。扣件30制成具有两环形端部32、33,及一六角体部34。环形端部32、33的外部具有螺纹35、36,螺纹35用以与连接件20的螺纹22锁合,此时密封件62以密封方式被压缩于扣件30的钻孔31与连接器本体10的拱形肩19之间,并在其间提供一360度的防湿密封(如图2所示)。螺纹36用以接纳在电子器件上以使同轴连接器1对同轴电缆80的组合与电子器件电气上成为一体。六角体部34可以使用扳手或其他工具将扣件30锁在电子器件上(如图9所示)。
如图8A、B所示,扣件30还包括有一迫紧环311,为一环形片状体,其前后平面部312上向外冲制有数个突刺313。所以,连接件20与扣件30在锁合的最终位置时,前后平面部312上的突刺313受到挤压而向平面部312接近(如图9所示)。如连接件20与扣件30间因环境因素或外在因素而产生松脱,此时突刺313则因自身的弹力而会自然地向外张开,并在其间形成良好的接地(如图11所示)。
图9、图10的断面图表示本实用新型同轴连接器1结合有同轴电缆80的一例。首先,将同轴电缆80的自由端准备好,再将连接件20与扣件30进行结合,而使迫紧环311受到径向挤压,促使突刺313向平面部312接近。第二步插入电缆80的自由端于连接器本体10的后端延伸部位12内,直到铝质遮蔽体83的终端与柱形件50的凸缘端部52齐头为止。此时电缆80的中心导体81插入插销71的插销孔座73中,以形成机械与电气上的结合。在插入期间,柱形件50的管状介面部53是被迫入电缆80的铝质遮蔽体83内,如图9所示。第三步使用一挤压工具使连接器本体10的后端延伸部位12直径减小,所以锯齿43将被强迫和铝质遮蔽体83的外层表面接触而形成接地,而肋环17同样地被强迫和外皮84紧密接合(如图10所示)。
由于套筒40的小直径部41与连接器本体10的后端延伸部位12间形成有一环状空间44,所以,同轴连接器1一旦遇到外界因素而改变介面部53和铝质遮蔽体83与小直径部41间的夹持关系时,小直径部41则会因自身的弹力不断地维持与铝质遮蔽体83和介面部53间的紧迫夹持关系。
如图12至图14所示,小直径部41与后端延伸部位12间的环状空间44可配置有一环形垫圈16(如图12所示),所以,当同轴电缆80完全插入同轴连接器1时(如图13所示),可使用一挤压工具使连接器本体10的后端延伸部位12直径减小,所以锯齿43将被强迫与铝质遮蔽体83的外层表面接触而形成接地,而环形垫圈16可加强小直径部41和铝质遮蔽体83与介面部53间的紧迫夹持关系(如图14所示)。
经由上述说明可知,连接器本体10的后端延伸部位12被压缩而直径减小,使肋环17能完全地和电缆的外皮84连接,以达到紧密结合的目的;及强迫套筒40的锯齿43和铝质遮蔽体83的外部表面接触,以达到良好接地的目的。一旦连接好后,就可以轻易地将扣件30末端连接到电子器件上完成接合,以绝对保证长期可靠的电气连接。

Claims (3)

1、一种同轴连接器,由连接器本体、连接件和扣件构成,连接器本体内同轴设有一带有介面部的柱形件和一管状套管;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本体形成有前端延伸部位和后端延长部位以及贯通于前端延伸部位和后端延伸部位的通孔;连接器本体通孔内同轴设有一环形套筒,环形套筒具有一小直径部和位于小直径部两端的大直径部,小直径部与连接器本体后端延伸部位及柱形件成同心环绕,之间形成环形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本体与扣件间设有一迫紧环,迫紧环上形成有数个突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本体后端延伸部位与环形套筒小直径部间的环形空间内设有一环形垫圈。
CN02208489U 2002-03-26 2002-03-26 同轴连接器 Expired - Lifetime CN2539312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02208489U CN2539312Y (zh) 2002-03-26 2002-03-26 同轴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02208489U CN2539312Y (zh) 2002-03-26 2002-03-26 同轴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539312Y true CN2539312Y (zh) 2003-03-05

Family

ID=336891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02208489U Expired - Lifetime CN2539312Y (zh) 2002-03-26 2002-03-26 同轴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539312Y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42601C (zh) * 2004-06-15 2008-12-10 康宁吉伯股份有限公司 带有中央导体卡子的同轴连接器
CN100539325C (zh) * 2006-03-09 2009-09-09 约翰·麦扎林格瓦联合股份有限公司 同轴电缆连接器、同轴电缆连接器锁定型插头
CN102760993A (zh) * 2012-07-19 2012-10-31 镇江步云电子有限公司 射频同轴连接器杆件连接结构
CN102105730B (zh) * 2008-07-26 2013-01-30 雷奥两合股份公司 用于将滑动力传递到管接头元件上的滑动元件,以及连接工具
CN103493334A (zh) * 2011-04-22 2014-01-01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谐振型非接触供电系统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42601C (zh) * 2004-06-15 2008-12-10 康宁吉伯股份有限公司 带有中央导体卡子的同轴连接器
CN100539325C (zh) * 2006-03-09 2009-09-09 约翰·麦扎林格瓦联合股份有限公司 同轴电缆连接器、同轴电缆连接器锁定型插头
CN102105730B (zh) * 2008-07-26 2013-01-30 雷奥两合股份公司 用于将滑动力传递到管接头元件上的滑动元件,以及连接工具
CN103493334A (zh) * 2011-04-22 2014-01-01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谐振型非接触供电系统
US9484149B2 (en) 2011-04-22 2016-11-01 Yazaki Corporation Resonance-type non-contact power supply system
CN102760993A (zh) * 2012-07-19 2012-10-31 镇江步云电子有限公司 射频同轴连接器杆件连接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674443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flat cable adapter
CN103851559A (zh) 防水灯具及其电缆线接头结构
CN2539312Y (zh) 同轴连接器
CN201570605U (zh) 一种配接7d-fb同轴电缆的n型插针型射频同轴连接器
CN102292892B (zh) 应力锥压缩装置及使用其的电缆连接部
CN2473782Y (zh) 具有高夹持力的同轴电缆连接器
EP3700021B1 (en) Sealed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CN200950485Y (zh) 密封连接器
CN209282504U (zh) 一种摄像头防水连接结构
CN201774006U (zh) 直式可分离连接器
CN201717471U (zh) 同轴电缆连接器
CN216015807U (zh) 一种连接器的防水线夹
CN201750022U (zh) 一种新型1/2"射频同轴电缆连接器
CN2678204Y (zh) 同轴电缆用连接器
CN2904330Y (zh) 锁紧防水电连接器
CN2739823Y (zh) 同轴连接器
CN2847571Y (zh) 结构改良的同轴电缆连接器
CN2840436Y (zh) 低压电缆多分支接头
CN210460526U (zh) 一种高压多级密封装置
CN212462113U (zh) 可拆卸式fq连接器
CN219420277U (zh) 金属蛇管及线缆双锁紧内线缆防水分体式固定接头
CN111370927A (zh) 一种8芯高压大电流连接器
CN219611326U (zh) 金属蛇管及线缆双锁紧内线缆防水连体式固定接头
CN200973086Y (zh) 快插自锁射频同轴连接器
CN111355098A (zh) 一种矿用隔爆型高压电缆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Expiration termination date: 20120326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3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