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92892B - 应力锥压缩装置及使用其的电缆连接部 - Google Patents

应力锥压缩装置及使用其的电缆连接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92892B
CN102292892B CN201080005388.4A CN201080005388A CN102292892B CN 102292892 B CN102292892 B CN 102292892B CN 201080005388 A CN201080005388 A CN 201080005388A CN 102292892 B CN102292892 B CN 10229289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ce
pushing accessory
packing ring
rear end
axl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0538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292892A (zh
Inventor
李锋
濑间信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WC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WCC Showa Cable System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WCC Showa Cable System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WCC Showa Cable System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2928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928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29289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9289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15/00Cable fittings
    • H02G15/08Cable junc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15/00Cable fittings
    • H02G15/02Cable terminations
    • H02G15/06Cable terminating boxes, frames or other structures
    • H02G15/064Cable terminating boxes, frames or other structures with devices for relieving electrical stress

Abstract

本发明实现应力锥压缩装置的简单化、小型化及轻质化。该应力锥压缩装置具有圆筒状的推压配件、空心圆盘状的推压配件法兰、环状的垫圈、多根第一轴、螺旋状的弹簧、多根第二轴、及间隔调整构件;该圆筒状的推压配件在前端部内周具有朝前端部扩径的喇叭状的锥部;该空心圆盘状的推压配件法兰离开间隔配置在推压配件的后端面侧,其自身的前端面安装在套管的后端面;该环状的垫圈离开间隔配置在推压配件法兰的后端面侧;该多根第一轴贯通垫圈及推压配件法兰,固定在推压配件的后端部;该螺旋状的弹簧嵌插在第一轴的外周,前端面抵接在推压配件的后端面,后端面抵接在垫圈的前端面;该多根第二轴贯通垫圈,固定在推压配件法兰上;该间隔调整构件用于调整推压配件法兰与垫圈间的间隔。

Description

应力锥压缩装置及使用其的电缆连接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力锥压缩装置及使用其的电缆连接部,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过压缩功能的应力锥压缩装置及使用其的电缆连接部。
背景技术
一般情况下,在超高压CV电缆(交联聚乙烯电缆)的电缆终端连接部,通过朝轴向前端部对设在电缆绝缘体上的应力锥进行推压,向应力锥与环氧树脂套管的末端插入部的界面施加面压。
可是,在同一结构的电缆终端连接部,额定电压越高,则应力锥与末端插入部的界面的长度变得越长,在该界面容易残留微小空隙,所以,需要考虑使得在额定电压越高时越不在该界面残存微小空隙。
从这样的观点出发,例如在220kV以上的超高压CV电缆的终端连接部,在作为电缆终端连接部完全地组装之前,通过使应力锥过压缩,积极地消除界面处的微小空隙,确保组装后的产品的稳定性及可靠性。
图9为以往的应力锥压缩装置的纵剖视图,图10为使用了该应力锥压缩装置的电缆终端连接部的局部纵剖视图。
在图9中,以往的应力锥压缩装置具有圆筒状的推管110、环状的绝缘筒凸缘120、圆筒状的推压配件130、环状的垫圈140、多根第一轴150、多根第二轴160、螺旋状的弹簧200、及多根第三轴170;该推管110在前端部(指图中上方向的端部。以下相同。)内周具有朝前端部扩径的喇叭状的锥部111;该绝缘筒凸缘120嵌插在推管110的后端部(指图中下方向的端部。以下相同。)近旁的外周;该推压配件130在后端部具有朝径向外方突出的圆盘状的凸缘131,并在推管110的后端部的内周嵌插圆筒部132;该垫圈140在推压配件130的后端部侧离开间隔配置,对后述的弹簧200的后端部侧进行支承;该多根第一轴150贯通垫圈140,在推压配件130的凸缘131上按沿周向隔开相等间隔配置的方式受到固定;该多根第二轴160贯通垫圈140,在推压配件130的凸缘131上按沿周向隔开相等间隔配置的方式受到固定;该螺旋状的弹簧200分别嵌插在第一、第二轴150、160的外周;该多根第三轴170贯通垫圈140,固定在绝缘筒凸缘120上;上述多根第三轴170与插入电缆末端的环氧树脂套管220(参照图10)的接受口240(参照图10)的内径相比配置在更外侧(例如专利文献1~4等)。
其中,在第二轴160的后端部外周螺旋安装有用于对弹簧200进行预置的螺母161,具有该预置功能的第二轴160沿周向与第一轴150交替地配置。另外,在第三轴170的后端部外周螺旋安装用于朝前端部将垫圈140推起的2个螺母171、172。
在这样的构成的应力锥压缩装置中,通过使用第一轴150和第二轴160,对推压配件130、弹簧200及垫圈140进行组装并固定,预先拧紧螺母161,从而在弹簧200施加预置载荷。
把这样预置了的应力锥压缩装置,如图10所示那样,在现场将绝缘筒凸缘120嵌插在推管110的后端部近旁的外周,将推管110的内周嵌插在推压配件130的圆筒部132的外周,通过绝缘筒210将绝缘筒凸缘120固定在环氧树脂套管220的后端部,此时,第三轴170贯通垫圈140并在绝缘筒凸缘120上固定其前端部,2个螺母171、172螺旋安装在该第三轴170的比垫圈140更后端部侧,如拧紧该2个螺母171、172,则垫圈140被朝前端部推起,弹簧200进一步受到压缩,在弹簧200施加过压缩力。
按照这样的应力锥压缩装置,使用第三轴170将已被预置的应力锥压缩装置固定在绝缘筒凸缘120上,通过拧紧螺母171、172,能够在弹簧200施加规定的压缩力(过压缩力),但存在以下那样的难点。
第1,首先,必须在工厂使用推压配件130、垫圈140、第一、第二轴150、160及螺母161如图9所示那样组装,在现场使用推管110、绝缘筒凸缘120、第三轴170及螺母171、172如图10所示那样将其安装于套管220,即,应力锥压缩装置100分离成在工厂组装的部分与在现场安装的部分,所以,应力锥压缩装置100的结构变得复杂。
第2,需要3种的第一、第二、第三轴150、160、170,过压缩也需要在慎重的现场管理下进行。
第3,由于部件数量多,所以,应力锥压缩装置100的预置作业及在现场把应力锥压缩装置100安装在套管220上的工程费事。
第4,在沿周向隔开相等间隔配置了的第一、第二轴150、160的外周,还沿周向隔开相等间隔配置第三轴170,所以,第三轴170的存在使应力锥压缩装置100的外径相应变大,进而使电缆终端连接部的外径变大。
第5,由于第三轴170配置在比插入电缆末端的环氧树脂套管220的接受口240的内径更外侧,所以,应力锥压缩装置100的外径变大,进而使电缆终端连接部的外径变大。
第6,由于应力锥压缩装置100的除推管110外的第一、第二、第三轴150、160、170等部件按朝套管220的后端部侧突出设置的方式配置,所以,突设这些第一、第二、第三轴150、160、170等部件,相应地使轴向的长度变长,进而使电缆终端连接部的长度变长。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9-224325号公报(图6、图7)
专利文献2:日本实开平6-077439号公报(图1)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9-023559号公报(图2、图3)
专利文献4:日本实开平5-15629号公报(图1)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就是鉴于上述难点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力锥压缩装置及使用其的电缆连接部,该应力锥压缩装置实现了简单化、小型化及轻质化,能够在现场简单地组装。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第1方式的应力锥压缩装置具有圆筒状的推压配件、空心圆盘状的推压配件法兰、环状的垫圈、多根第一轴、螺旋状的弹簧、多根第二轴、及间隔调整构件;该圆筒状的推压配件在前端部内周具有朝前端部扩径的喇叭状的锥部;该空心圆盘状的推压配件法兰离开间隔配置在推压配件的后端面侧,其自身的前端面安装在套管或绝缘筒的后端面;该环状的垫圈离开间隔配置在推压配件法兰的后端面侧;该多根第一轴贯通垫圈及推压配件法兰,固定在推压配件的后端部;该螺旋状的弹簧嵌插在第一轴的外周,前端面抵接在推压配件的后端面、后端面抵接在垫圈的前端面;该多根第二轴贯通垫圈,固定在推压配件法兰上;该间隔调整构件用于调整推压配件法兰与垫圈间的间隔。
本发明的第2方式在第1方式的应力锥压缩装置的基础上,还具有这样的特征,即,多根第一轴及多根第二轴按被收容在末端插入部的内径的范围内的方式配置,该末端插入部设于套管或绝缘筒。
本发明的第3方式在第1方式或第2方式的应力锥压缩装置的基础上,还具有这样的特征,即,多根第一轴中的至少2根在其自身的后端部具有头部。
本发明的第4方式在第1方式~第3方式的任一方式的应力锥压缩装置的基础上,还具有这样的特征,即,在第二轴的前端部近旁的外周设有突起部,突起部的前端面抵接在推压配件法兰的后端面。
本发明的第5方式在第4方式的应力锥压缩装置的基础上,还具有这样的特征,即,在突起部的外周设有平滑部。
本发明的第6方式在第3方式~第5方式的任一方式的应力锥压缩装置的基础上,还具有这样的特征,即,在垫圈的后端部侧设有能够收容第一轴的头部的凹陷部。
本发明的第7方式在第4方式~第6方式的任一方式的应力锥压缩装置的基础上,还具有这样的特征,即,在第二轴的比突起部更处于后端部侧的外周表示出划线。
本发明的第8方式在第1方式~第7方式的任一方式的应力锥压缩装置的基础上,还具有这样的特征,即,在垫圈的内周缘侧隔开规定间隔设有用于贯通第一轴的贯通孔,在垫圈的外周缘侧隔开规定间隔设有用于贯通第二轴的贯通孔。
本发明的第9方式的电缆连接部具有在电缆绝缘体上安装了应力锥的电缆末端部和第1方式~第8方式的任一方式的应力锥压缩装置,构成应力锥压缩装置的推压配件的锥部抵接在构成应力锥的半导电部的锥部。
本发明的第10方式在第9方式的电缆连接部的基础上,还具有这样的特征,即,在构成应力锥压缩装置的推压配件法兰的后端面,安装有构成电缆末端部的电缆保护配件。
发明的效果
按照本发明的第1方式~第8方式的应力锥压缩装置,具有以下那样的效果。
第1,压缩部(推压配件、垫圈等)和与套管或绝缘筒的安装部(推压配件法兰等)通过第一、第二轴形成为一体结构,所以,能够实现应力锥压缩装置的简单化、小型化及轻质化。
第2,在工厂,仅仅预先将弹簧穿在第一轴上、固定推压配件和垫圈,即可获得弹簧的预置状态,所以,能够构成不需要尺寸管理的预置状态。
第3,由于具有与以往的应力锥压缩装置大致同样的过压缩功能,并且能比以往的应力锥压缩装置大幅度减少弹簧、轴的根数,所以,能够大幅度减少部件数量。
第4,所有轴(多根的第一、第二轴)按被收容在设于套管的末端插入部的内径的范围内的方式配置,所以,能够减小应力锥压缩装置的外径。
第5,在使同一构成的第一轴(带肩螺栓)将第二贯通孔贯通的场合,相比使用3种轴的以往的应力锥压缩装置,使用2种轴即可,所以,能够大幅度减少部件数量,进而使现场的组装变得简单,另外,具有过压缩功能的应力锥压缩装置的组装也能够简单地进行。
第6,与以往的应力锥压缩装置相比,能够使弹簧的自由长度缩短30%左右,所以,能够缩短应力锥压缩装置的轴向的长度。
第7,在将平滑部设置在了第二轴的突起部的场合,由于能够用扳手等夹住该平滑部进行固定,所以,能够容易地进行第一、第二螺母的调整作业(螺母的拧紧作业、拧松作业),即能容易地进行推压配件法兰的位置调整。
按照第9方式或第10方式的电缆连接部(终端连接部),具有以下那样的效果。
第1,由于部件数量少,所以,能够简单地组装电缆终端连接部。
第2,通过直至垫圈的前端面抵接在突起部的后端面的位置地拧紧第一、第二螺母,能够构成规定的过压缩状态,所以,不通过测量等进行尺寸管理就能够容易地构成过压缩状态。
第3,在套管的后端部安装已被预置的应力锥压缩装置,把垫圈固定在规定的位置(与突起部的后端面抵接的位置),在应力锥施加了规定时间过压缩力后,使垫圈返回到规定位置(划线的位置)后配置电缆保护配件,即,能够在可以从外部看到弹簧的状态下安装应力锥压缩装置,所以,能够在过压缩力的施加作业的阶段用目测确认弹簧挠曲到了怎样的程度,另外,在希望确认尺寸的场合也能够容易地进行。这样,不需要从出厂时的预置状态到现场的过压缩状态及组装状态通过测量等进行尺寸管理,能够简单地进行应力锥压缩装置的组装作业。
第4,由于所有的轴(多根第一、第二轴)按被收容在设于套管的末端插入部的内径的范围内的方式配置,所以,能够将推压配件及包含多根弹簧的第一轴的前端部侧收容在套管的末端插入部内,进而能够相应于推压配件及包含多根弹簧的第一轴的前端部侧收容在套管的末端插入部内的量缩短电缆终端连接部的轴向长度。
第5,在将凹陷部设置在了垫圈的后端部侧的场合,利用间隔调整构件进行向过压缩状态的调整、向组装状态的调整作业时第一轴不干涉,所以,能够提高作业性。
第6,在将划线表示在了第二轴上的场合,能够简单地进行直到进行了过压缩作业后的使用状态的压缩力施加作业。
第7,对于在垫圈的内周缘侧设置了用于使第一轴贯通的第二贯通孔,在外周缘侧设置了用于使第二轴贯通的第三贯通孔的场合,能够进一步不受到第一轴的干涉地进行第一、第二螺母的调整作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应力锥压缩装置的局部纵剖视图(图2的A′-O-A线向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应力锥压缩装置中的推压配件法兰的半边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应力锥压缩装置中的垫圈的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应力锥压缩装置中的第二轴的正视图。
图5为与比较例一起表示本发明的应力锥压缩装置中的弹簧自由长度、根数等的说明图。
图6为使用了本发明的应力锥压缩装置的电缆终端连接部的局部纵剖视图。
图7为表示本发明的弹簧的过压缩状态的应力锥压缩装置的局部纵剖视图(图2的A′-O-A线向视图)。
图8为表示本发明中的垫圈的另一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9为以往的应力锥压缩装置的局部纵剖视图。
图10为使用了以往的应力锥压缩装置的电缆终端连接部的局部纵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使用了本发明的应力锥压缩装置及电缆连接部的优选实施例。在以下的说明中,套管、应力锥、推压配件、推压配件法兰、垫圈、第一、第二轴、突起部及弹簧的“前端部(前端面)”指电缆末端部的前端侧的端部(端面),分别相当于图中的上方向,另外,套管、应力锥、推压配件、推压配件法兰、垫圈、第一、第二轴、突起部及弹簧的“后端部(后端面)”指与前端部(前端面)相反侧的端部(端面),分别相当于图中的下方向。
实施例1
图1为适合用于220kV级的超高压CV电缆的煤气(日语:ガス中)终端连接部(电缆连接部)的本发明的应力锥压缩装置的纵剖视图。
在该图中,本发明的应力锥压缩装置1具有圆筒状的由铝合金等构成的推压配件2,在推压配件2的后端面侧离开规定长度并且与推压配件2配置成同心状的、环状的由铝合金等构成的推压配件法兰3,在推压配件法兰3的后端面侧离开规定长度并且与推压配件2配置成同心状的、环状的由铝合金等构成的垫圈4,贯通垫圈4及推压配件法兰3并固定在推压配件2的后端部的多根轴(以下称为“第一轴”)5,嵌插在第一轴5的外周、前端面抵接在推压配件2的后端面并且后端面抵接在垫圈4的前端面的螺旋状的弹簧7,贯通垫圈4并且固定在推压配件法兰3上的多根轴(以下称为“第二轴”)6,及螺旋安装在第二轴6的垫圈4的后端部侧外周的间隔调整构件8。
推压配件2具有圆筒部21,该圆筒部21具有与后述的弹簧7的外径大致相同的或比其大一些的的壁厚,在该圆筒部21的前端部内周设有朝前端部扩径的喇叭状的锥部22,在后端部侧按在周向隔开相等间隔配置的方式设有用于螺旋安装第一轴5的前端部的多个螺纹孔(以下称“第一螺纹孔”)23。在该实施例中,例如12个第一螺纹孔23在同一圆周上隔开相等间隔配置。推压配件2的外径与后述的应力锥14的顶部的外径大致相等,能够收容在后述的套管的末端插入部12(参照图6)内。
在推压配件法兰3的内周缘侧如图2所示那样,在圆周线31a上沿周向隔开规定间隔设置用于插通后述的第一轴5及弹簧7的多个半圆形的切口部31。另外,在邻接的切口部31间,在直径比圆周线31a大一些的圆周线32a上沿周向隔开相等间隔配置用于螺旋安装轴(以下称“第二轴”)6的前端部的多个第二螺纹孔32。在该实施例中,例如12个切口部31和12个第二螺纹孔32按沿周向交替地隔开相等间隔配置的方式设置。而且,切口部31的半径比弹簧7的半径大一些。另外,在推压配件法兰3的外周缘侧,在圆周线34a上按沿周向隔开相等间隔配置的方式设置用于螺旋安装后述的螺栓(以下称为“第一螺栓”)V1(参照图6)的前端部的多个不贯通的螺纹孔(以下称为“第三螺纹孔”)34和用于贯通后述的螺栓(以下称为“第二螺栓”)V2(参照图6)的多个贯通孔(以下称为”第一贯通孔“)33。在该实施例中,10个第三螺纹孔34和10个第一贯通孔33按沿周向交替地隔开相等间隔配置的方式设置。而且,推压配件法兰3的外径比推压配件2的外径更大,比后述的套管11的后端部的外径更小,内径比推压配件2的外径更小。
作为第一轴5,使用不锈钢制的具有头部的轴(例如带肩螺栓),作为第二轴6,使用不锈钢制的没有头部的圆杆状的轴。
图3表示垫圈4的俯视图。在该图中,在比垫圈4的中心圆往内周缘侧一些的圆周线41a上沿周向隔开相等间隔配置地设置用于贯通第一轴5的多个贯通孔(以下称为“第二贯通孔”)41。另外,在垫圈4的比中心圆往外周缘侧一些的圆周线42a上沿周向隔开相等间隔配置地设置用于使第二轴6贯通的多个贯通孔(以下称为“第三贯通孔”)42。在该实施例中,12个的第二贯通孔41和12个的第三贯通孔42按沿周向交替地隔开相等间隔配置的方式设置。在垫圈4的后端部侧按与第二贯通孔41同心状而且与第二贯通孔41连通地设置能够收容第一轴5的头部51的凹陷部43。而且,垫圈4的外径及内径分别比推压配件2的外径及内径大一些。
图4表示第二轴6的正视图。在该图中,第二轴6在前端部侧和后端部侧具有螺纹部6a、6b,在前端部近旁的外周设置用于对推压配件法兰3进行定位的突起部9,另外,在突起部9的后端部侧的外周预先表示出划线61。而且,在突起部9的外周,设有用于卡定后述的扳手等的平滑部9a。在该实施例中,作为突起部9,设有六角螺母那样的六角状的平滑部9a。
间隔调整构件8具有螺旋安装在与垫圈4相向侧的轴长较长的高螺母(以下称为“第一螺母”)81和螺旋安装在第一螺母81的后端部侧的螺母(以下称为“第二螺母”)82,在第一螺母81与第二螺母82之间配置垫片83。
下面,说明本发明的应力锥压缩装置1的组装方法。
首先,将第二轴6插通到垫圈4的第三贯通孔42中,将第二轴6的前端部螺旋安装在第二螺纹孔32中,使第二轴6的突起部9的前端面抵接在推压配件法兰3的后端面,从而将推压配件法兰3定位在规定部位,第二轴6与推压配件法兰3通过螺纹锁定一体地固定。这样,通过拧松或拧紧后述的第一、第二螺母81、82,能够使第二轴6和推压配件法兰3一体地移动。
然后,将第一轴5插通到垫圈4的第二贯通孔41及推压配件法兰3的切口部31中,将弹簧7嵌插在第一轴5的外周,然后使第一轴5的前端部螺旋安装在第一螺纹孔23中。然后,拧紧第一轴5,弹簧7必然被压缩,直到成为预置状态。这样,通过第一轴5将垫圈4、推压配件法兰3及推压配件2一体化,并在弹簧7施加规定的预置载荷。这样,完成出厂时的弹簧7的预置作业。这样,在工厂预先将弹簧7嵌插在第一轴5上,将推压配件2与垫圈4固定,即可获得弹簧7的预置状态,所以,能够构成不需要尺寸管理的预置状态。在该场合,推压配件法兰3在推压配件2与垫圈4间通过第二轴6固定,但只要在任意的位置临时固定即可。
图5为与比较例(图10所示以往的电缆终端连接部)一起表示后述的电缆终端连接部(参照图6)中的应力锥压缩装置的弹簧的自由长度、根数等。在这里,图5(a)中的“自由长度”如图5(b)所示那样,为未在弹簧施加负荷的状态的弹簧本来的长度,在本实施例中比以往的长度短30%左右。另外,“总挠曲”如图5(c)所示那样,为最大限度地压缩了弹簧的状态的挠曲的尺寸,在本实施例中与以往的总挠曲相同。另外,“根数”为用于应力锥压缩装置的弹簧的数量,在本实施例中比以往的弹簧的数量少25%左右。“压缩时载荷”为电缆终端组装后的实际使用状态下的应力锥压缩装置整体的载荷,在本实施例中与以往的压缩时载荷大致相等。
而且,虽然在图5(a)中未特别表示,但根据本申请人的验证,确认了在本实施例的应力锥压缩装置中也能够维持与以往的应力锥压缩装置大致同等的过压缩力的水准。
因此,可以得知,在本实施例的应力锥压缩装置中,也能够维持与以往的应力锥压缩装置大致同样的压缩力、过压缩力的水准,而且,按照本实施例的应力锥压缩装置,相比以往的应力锥压缩装置能够将弹簧根数减少25%左右,与此相应,第一轴5的根数也能够大幅度减少。
如以上那样,按照本发明的应力锥压缩装置,具有以下那样的效果。
第1,压缩部(推压配件2、垫圈4等)和在后述的套管11的安装部(推压配件法兰3等)由第一、第二轴5、6形成为一体结构,所以,能够实现应力锥压缩装置的简单化、小型化、及轻质化。
第2,在工厂,预先将弹簧7嵌插在第一轴5上,固定推压配件2与垫圈4,即可获得弹簧7的预置状态,所以,能够构成不需要尺寸管理的预置状态。
第3,具有与以往的应力锥压缩装置大致同样的过压缩功能,并且相比以往的应力锥压缩装置能够大幅度地减少弹簧、轴的根数,所以,能够大幅度减少部件数量。
第4,所有的轴(多根第一、第二轴5、6)按收容在设于套管11的末端插入部12的内径范围内的方式配置,所以,能够减小应力锥压缩装置的外径。
第5,相比使用3种轴的以往的应力锥压缩装置,有第一、第二轴5、6这样2种轴即可,所以,能够大幅度减少部件数量,进而使现场的组装变得简单,另外,具有过压缩功能的应力锥压缩装置的组装也能够简单地进行。
第6,与以往的应力锥压缩装置相比,能够将弹簧的自由长度缩短30%左右,所以,能够缩短应力锥压缩装置的轴向的长度。
第7,在第二轴6的突起部9设置平滑部9a,能够用扳手等夹住该平滑部9a进行固定,所以,能够容易地进行第一、第二螺母81、82的调整作业(螺母的拧紧作业、拧松作业),即,能容易地进行推压配件法兰3的位置调整。
实施例2
图6为表示使用了本发明的应力锥压缩装置的220kV级的超高压CV电缆的煤气终端连接部的一例的局部纵剖视图。在该图中,对与图1相同的部分标注同一附图标记,省略详细的说明。
在图6中,本发明的电缆终端连接部具有气密地收容开关、变压器等电力用设备(未图示)的设备箱10,按前端部位于设备箱10内的方式气密地配置的套管11,插入连接在设于套管11内的终端插入部12内的电缆末端部13,以及用于朝轴向前端部对安装在电缆末端部13的电缆绝缘体13a上的应力锥14进行推压的本发明的应力锥压缩装置1。
应力锥压缩装置1在前端部具有弹丸状的头部11a,在后端部具有后述的绝缘部11d,在绝缘部11d的近旁的外周设有朝径向外方突出了的圆盘状的凸缘11b。另外,在头部11a与凸缘11b的连设部分设有遮蔽部11c,在遮蔽部11c的外周,直到到达凸缘11b的上端面的位置即与设备箱接触的位置涂覆银膏等导电涂料,从而在凸缘11b的后端部侧设置具有作为绝缘筒的功能的绝缘部11d。
末端插入部12具有内部侧接受部12a和入口侧接受部12b;该内部侧接受部12a从套管11的后端面(绝缘部11d的后端面)朝内部(套管11的前端部)设置,接受后述的应力锥14;该入口侧接受部12b设在套管11的后端部侧(绝缘部11d的后端部侧),接受应力锥压缩装置的前端部(安装了推压配件2及弹簧7的第一轴5的前端部);入口侧接受部12b按与内部侧接受部12a呈同心状而且与内部侧接受部12a连通的方式设置。
用于将这样的构成的套管11及设备侧接地与电缆侧接地隔开的具有作为绝缘筒的功能的绝缘部11d由环氧树脂等硬质的绝缘体构成,与内部导体(图中未表示)及后述的埋入配件11e一起模制成一体。
而且,在套管11的头部11a的中心部,与头部呈同心状地埋设由铜或铜合金构成的内部导体(未图示)。另外,套管11的遮蔽部11c的外径比设备箱10的开口部10a的内径小,凸缘11b的外径比设备箱10的开口部10a的内径大。另外,内部导体的前端部从头部11a的顶部突出,在内部导体的后端部设置导体插入孔(未图示),该导体插入孔与内部侧接受部12a连通地构成。
电缆末端部13具有对CV电缆的末端进行分步剥除处理而露出了的电缆绝缘体13a及电缆导体(未图示),在电缆绝缘体13a的外周,跨在设于电缆外部半导电层13b上的遮蔽处理层13c上安装应力锥14,在电缆导体的前端部安装有导体端子(未图示)。在这里,应力锥14由乙烯·丙烯橡胶(EP橡胶)、硅橡胶等的具有橡胶状弹性的绝缘部14a和半导电部14b构成,在绝缘部14a的前端部设有安装在内部侧接受部12a的内壁面的细头状的锥状部141,在半导电部14b的后端部设有与推压配件2的锥部22的内壁面对应的锥部142。
图中的附图标记11e表示按在套管11的后端部沿周向隔开相等间隔配置的方式埋设的埋入配件,附图标记13d表示包覆电缆末端的由铝合金金属附件等构成的电缆保护配件,附图标记13e表示地线,附图标记O1、O2表示O型密封圈。另外,从电缆保护配件13d后端部跨到保护层设置防腐层(未图示)。
下面,说明这样构成的本发明的电缆终端连接部的组装方法。
首先,使套管11的头部11a位于设备箱10内,并且使套管11的凸缘11b的上面抵接在设备箱10的外壁,由图中未表示的螺栓的紧固将套管11气密地安装在设备箱10。
然后,将电缆末端部13插入在套管11内,将导体端子插入连接在导体插入孔中,并且使预先嵌插在电缆上的应力锥压缩装置1返回到规定位置。
然后,将应力锥压缩装置1的推压配件法兰3的前端面抵接在套管11的后端面(绝缘部11d的后端面),将第二螺栓V2插通到推压配件法兰3的第一贯通孔33中,将其前端部螺旋安装在套管11的埋入配件11e上,紧固该第二螺栓V2。这样,应力锥压缩装置1通过O型密封圈O1气密地安装在套管11的后端部(绝缘部11d的后端部)。
然后,在用扳手等夹住第二轴的突起部9(平滑部9a)加以固定的状态下,拧紧作为间隔调整构件8的第一、第二螺母81、82,从而如图7所示那样将垫圈4推起,进行紧固,直到垫圈4的前端面抵接到突起部9的后端面的位置为止。这样,在弹簧7施加规定的过压缩力,进而在应力锥14施加规定的过压缩力。然后,将实施了该过压缩的状态维持规定时间,从而能够积极地消除应力锥14与末端插入部12的界面处的微小空隙。
在这样的过压缩状态维持了规定时间之后,与上述同样地在用扳手等夹住第二轴的突起部9(平滑部9a)加以固定的状态下,一边拧松作为间隔调整构件8的第一、第二螺母81、82,使垫圈4的前端面下降,直到来到第二轴6的划线61的位置,用第一、第二螺母81、82固定。这样,能够将弹簧7的压缩力变弱到使用状态。
然后,使预先嵌插在电缆末端部13侧的电缆保护配件13d返回到规定位置,将设于电缆保护配件13d的前端部的凸缘13f抵接在推压配件法兰3的后端面,用第一螺栓V1对两者进行紧固连接。
如以上那样,按照本发明的电缆终端连接部,具有以下那样的效果。
第1,由于部件数量少,所以,能够简单地组装电缆终端连接部。
第2,拧紧第一、第二螺母81、82,直到垫圈4的前端面抵接到突起部9的后端面的位置,从而能够构成规定的过压缩状态,所以,不用通过测量等进行尺寸管理,能够容易地构成过压缩状态。
第3,在套管11的后端部安装已被预置了的应力锥压缩装置1,在规定位置(与突起部9的后端面抵接的位置)固定垫圈4,在应力锥14施加规定时间的过压缩力后,使垫圈4返回到规定的位置(划线61的位置),然后配置电缆保护配件13d,即,能够在可以从外部看到弹簧7的状态下安装应力锥压缩装置1,所以,能够在过压缩力的施加作业的阶段用目测确认弹簧7挠曲到了怎样的程度,另外,在希望确认尺寸的场合也能够容易地进行。这样,不需要从出厂时的预置状态到现场的过压缩状态及组装状态通过测量等进行尺寸管理,能够简单地进行应力锥压缩装置1的组装作业。
第4,由于所有的轴(多根第一、第二轴5、6)按收容在设于套管11的末端插入部12的内径范围内的方式配置,所以,能够将推压配件2及包含多根弹簧7的第一轴5的前端部侧收容在套管11的末端插入部12内,进而能够相应于推压配件2及包含多根弹簧7的第一轴5的前端部侧收容在套管11的末端插入部12内的量缩短电缆终端连接部的轴向长度。
第5,在将凹陷部43设置在了垫圈4的后端部侧的场合,利用间隔调整构件8进行的向过压缩状态的调整、向组装状态的调整作业时第一轴5不干涉,所以,能够提高作业性。
第6,在将划线61表示在了第二轴6上的场合,能够简单地进行直到进行过压缩作业后的使用状态的压缩力施加作业。
第7,对于在垫圈4的内周缘侧设置用于使第一轴5贯通的第二贯通孔41,在外周缘侧设置了用于使第二轴6贯通的第三贯通孔42的场合,能够进一步不受到第一轴5的干涉地进行第一、第二螺母81、82的调整作业。
实施例3
图8表示本发明的垫圈的另一实施例。在该图中,对与图3相同的部分标注同一附图标记,省略详细的说明。
在该实施例中,在垫圈4的比中心圆更往内周缘侧一些的圆周线41a上沿周向隔开相等间隔地设置多个第二贯通孔41和多个贯通孔(以下称为“第四贯通孔”)41′;该多个第二贯通孔41用于使作为第一轴5的具有头部的轴(例如带肩螺栓)贯通;该多个贯通孔41′用于使作为第一轴5的没有头部的圆杆状的轴贯通。在该实施例中,6个第二贯通孔41和6个第四贯通孔41′按沿周向交替地隔开相等间隔配置的方式设置。而且,第四贯通孔41′的内径与第二贯通孔41的内径相同,在第四贯通孔41′未设置凹陷部43。
按照这样的构成的垫圈,能够使作为第一轴5的具有头部的轴(带肩螺栓)贯通第二贯通孔41,使作为第一轴5的没有头部的轴贯通第四贯通孔41′,所以,与图3所示垫圈相比,能够减少具有头部的轴(带肩螺栓)的根数,进而能够相应于具有头部的轴(带肩螺栓)的根数减少的量减少具有头部的轴(带肩螺栓)的拧紧作业即形成预置状态的作业,并且成本也变得低廉。
产业上利用的可能性
在上述实施例中,以图中表示的特定的实施方式说明了本发明,但本发明不限于这些实施方式,只要产生本发明的效果,则也可如以下那样构成。
第1,在上述实施例中,作为第二轴6,使用了突起部9与第二轴6一体形成了的轴,但也可使用在第二轴6的外周嵌合、固定了另成一体的螺母的轴。
第2,在上述实施例2中,说明了在与套管11一体化了的具有作为绝缘筒的功能的绝缘部11d的后端面安装了推压配件法兰3的场合,但也可在没有绝缘筒的套管的后端面或与套管11分离了的另成一体的绝缘筒的后端面安装推压配件法兰3。
第3,在上述实施例1、3中,说明了使12个、6个作为第一轴5的具有头部的轴(带肩螺栓)分别贯通在相同数量的第二贯通孔41中的场合,但也可作为第一轴使具有头部的轴(带肩螺栓)贯通在至少2个第二贯通孔41中,作为第一轴使没有头部的圆杆状的轴贯通在余下的第二贯通孔41或第四贯通孔41′中。但是,具有头部的轴(带肩螺栓)需要在周向隔开相等间隔配置(例如在使用了2根的场合隔开180度的间隔配置)。这样,获得规定的预置状态。在隔开相等间隔配置4个以上的具有头部的第一轴的场合,能够更均匀地向前端侧推压垫圈4,所以,能够更均匀地将弹簧压缩到预置状态。另外,具有头部的轴不限于带肩螺栓,也可为具有头部的其它螺栓。
第4,在上述实施例中,作为第一螺母81,使用了轴长较长的高螺母,但也可使用与第二螺母82同一构成的螺母。
第5,在上述实施例中,在所有第二轴6上螺旋安装第一、第二螺母81、82,但也可仅螺旋安装1个螺母。另外,地线13e也可安装在所有的间隔调整构件8或多个部位的间隔调整构件8。
第6,推压配件2、推压配件法兰3及垫圈4不限于用铝合金形成,例如也可用铜、铜合金制成,或用铝等金属形成。
第7,在上述实施例中,作为电缆连接部,说明了用于煤气终端连接部的场合,但也可用于油终端连接部、空气终端连接部,另外,也可用于中间连接部(接头)。另外,作为电缆连接部的形状不被限定。
第7,在上述实施例中,说明了220kV级的电缆连接部,但不限于该电压。
附图标记说明
1...应力锥压缩装置
2...推压配件
3...推压配件法兰
31...切口部
4...垫圈
43...凹陷部
5...轴(第一轴)
6...轴(第二轴)
61...划线
7...弹簧
8...间隔调整构件
9...突起部
11...套管
12...末端插入部
13...电缆末端部
13a...电缆绝缘体
14...应力锥

Claims (6)

1.一种应力锥压缩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圆筒状的推压配件、空心圆盘状的推压配件法兰、环状的垫圈、多根第一轴、螺旋状的弹簧、多根第二轴、及间隔调整构件;
该圆筒状的推压配件在前端部内周具有朝前端部扩径的喇叭状的锥部;
该空心圆盘状的推压配件法兰离开间隔配置在所述推压配件的后端面侧,其自身的前端面安装在套管或绝缘筒的后端面;
该环状的垫圈离开间隔配置在所述推压配件法兰的后端面侧;
该多根第一轴贯通所述垫圈,插通被设置在所述推压配件法兰的内周缘侧的半圆形的切口部,固定在所述推压配件的后端部;
该螺旋状的弹簧嵌插在所述第一轴的外周,插通所述推压配件法兰的所述切口部,前端面抵接在所述推压配件的后端面、后端面抵接在所述垫圈的前端面;
该多根第二轴贯通所述垫圈,前端部螺旋安装在与所述推压配件法兰的所述切口部相邻设置的螺纹孔中;
该间隔调整构件用于调整所述推压配件法兰与所述垫圈间的间隔;
所述多根第一轴及所述多根第二轴按收容在设于所述套管或绝缘筒的末端插入部的内径范围内的方式配置;
所述多根第一轴中的至少2根在其自身的后端部具有头部;
在所述第二轴的前端部近旁的外周设有突起部,所述突起部的前端面抵接在所述推压配件法兰的后端面并一体地固定在所述推压配件法兰的后端面;
在所述垫圈的后端部侧设有能收容所述第一轴的头部的凹陷部。
2.一种应力锥压缩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圆筒状的推压配件、空心圆盘状的推压配件法兰、环状的垫圈、多根第一轴、螺旋状的弹簧、多根第二轴、及间隔调整构件;
该圆筒状的推压配件在前端部内周具有朝前端部扩径的喇叭状的锥部;
该空心圆盘状的推压配件法兰离开间隔配置在所述推压配件的后端面侧,其自身的前端面安装在套管或绝缘筒的后端面;
该环状的垫圈离开间隔配置在所述推压配件法兰的后端面侧;
该多根第一轴贯通所述垫圈,插通被设置在所述推压配件法兰的内周缘侧的半圆形的切口部,固定在所述推压配件的后端部;
该螺旋状的弹簧嵌插在所述第一轴的外周,插通所述推压配件法兰的所述切口部,前端面抵接在所述推压配件的后端面、后端面抵接在所述垫圈的前端面;
该多根第二轴贯通所述垫圈,前端部螺旋安装在与所述推压配件法兰的所述切口部相邻设置的螺纹孔中;
该间隔调整构件用于调整所述推压配件法兰与所述垫圈间的间隔;
所述多根第一轴及所述多根第二轴按被收容在末端插入部的内径的范围内的方式配置,所述末端插入部设于所述套管或绝缘筒;
所述多根第一轴中的至少2根在其自身的后端部具有头部;
在所述第二轴的前端部近旁的外周设有突起部,所述突起部的前端面抵接在所述推压配件法兰的后端面并一体地固定在所述推压配件法兰的后端面;
在所述突起部的外周设有平滑部;
在所述垫圈的后端部侧设有能够收容所述第一轴的头部的凹陷部。
3.一种应力锥压缩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圆筒状的推压配件、空心圆盘状的推压配件法兰、环状的垫圈、多根第一轴、螺旋状的弹簧、多根第二轴、及间隔调整构件;
该圆筒状的推压配件在前端部内周具有朝前端部扩径的喇叭状的锥部;
该空心圆盘状的推压配件法兰离开间隔配置在所述推压配件的后端面侧,其自身的前端面安装在套管或绝缘筒的后端面;
该环状的垫圈离开间隔配置在所述推压配件法兰的后端面侧;
该多根第一轴贯通所述垫圈,插通被设置在所述推压配件法兰的内周缘侧的半圆形的切口部,固定在所述推压配件的后端部;
该螺旋状的弹簧嵌插在所述第一轴的外周,插通所述推压配件法兰的所述切口部,前端面抵接在所述推压配件的后端面、后端面抵接在所述垫圈的前端面;
该多根第二轴贯通所述垫圈,前端部螺旋安装在与所述推压配件法兰的所述切口部相邻设置的螺纹孔中;
该间隔调整构件用于调整所述推压配件法兰与所述垫圈间的间隔;
所述多根第一轴及所述多根第二轴按被收容在末端插入部的内径范围内的方式配置,所述末端插入部设于所述套管或绝缘筒;
所述多根第一轴中的至少2根在其自身的后端部具有头部;
在所述第二轴的前端部近旁的外周设有突起部,所述突起部的前端面抵接在所述推压配件法兰的后端面并一体地固定在所述推压配件法兰的后端面;
在所述突起部的外周设有平滑部;
在所述垫圈的后端部侧设有能够收容所述第一轴的头部的凹陷部;
在所述第二轴的比所述突起部更处于后端部侧的外周表示出划线。
4.一种应力锥压缩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圆筒状的推压配件、空心圆盘状的推压配件法兰、环状的垫圈、多根第一轴、螺旋状的弹簧、多根第二轴、及间隔调整构件;
该圆筒状的推压配件在前端部内周具有朝前端部扩径的喇叭状的锥部;
该空心圆盘状的推压配件法兰离开间隔配置在所述推压配件的后端面侧,其自身的前端面安装在套管或绝缘筒的后端面;
该环状的垫圈离开间隔配置在所述推压配件法兰的后端面侧;
该多根第一轴贯通所述垫圈,插通被设置在所述推压配件法兰的内周缘侧的半圆形的切口部,固定在所述推压配件的后端部;
该螺旋状的弹簧嵌插在所述第一轴的外周,插通所述推压配件法兰的所述切口部,前端面抵接在所述推压配件的后端面,后端面抵接在所述垫圈的前端面;
该多根第二轴贯通所述垫圈,前端部螺旋安装在与所述推压配件法兰的所述切口部相邻设置的螺纹孔中;
该间隔调整构件用于调整所述推压配件法兰与所述垫圈间的间隔;
所述多根第一轴及所述多根第二轴按被收容在末端插入部的内径范围内的方式配置,所述末端插入部设于所述套管或绝缘筒;
所述多根第一轴中的至少2根在其自身的后端部具有头部;
在所述第二轴的前端部近旁的外周设置突起部,所述突起部的前端面抵接在所述推压配件法兰的后端面并一体地固定在所述推压配件法兰的后端面;
在所述突起部的外周设有平滑部;
在所述垫圈的后端部侧设有能够收容所述第一轴的头部的凹陷部;
在所述第二轴的比所述突起部更处于后端部侧的外周表示出划线;
在所述垫圈的内周缘侧隔开规定间隔设有用于贯通所述第一轴的贯通孔,在所述垫圈的外周缘侧隔开规定间隔设有用于贯通所述第二轴的贯通孔。
5.一种电缆连接部,其特征在于,具有在电缆绝缘体上安装了应力锥的电缆末端部和权利要求1~4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应力锥压缩装置;
构成所述应力锥压缩装置的推压配件的锥部抵接在构成所述应力锥的半导电部的锥部。
6.一种电缆连接部,其特征在于,具有在电缆绝缘体上安装了应力锥的电缆末端部和权利要求1~4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应力锥压缩装置;
构成所述应力锥压缩装置的推压配件的锥部抵接在构成所述应力锥的半导电部的锥部;
在构成所述应力锥压缩装置的推压配件法兰的后端面,安装有构成所述电缆末端部的电缆保护配件。
CN201080005388.4A 2009-02-17 2010-01-29 应力锥压缩装置及使用其的电缆连接部 Active CN10229289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033520 2009-02-17
JP2009033520A JP4555381B2 (ja) 2009-02-17 2009-02-17 ストレスコーン圧縮装置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ケーブル接続部
PCT/JP2010/000546 WO2010095371A1 (ja) 2009-02-17 2010-01-29 ストレスコーン圧縮装置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ケーブル接続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92892A CN102292892A (zh) 2011-12-21
CN102292892B true CN102292892B (zh) 2014-06-11

Family

ID=426336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05388.4A Active CN102292892B (zh) 2009-02-17 2010-01-29 应力锥压缩装置及使用其的电缆连接部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1) JP4555381B2 (zh)
KR (1) KR101436678B1 (zh)
CN (1) CN102292892B (zh)
TW (1) TWI491130B (zh)
WO (1) WO201009537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976623B1 (fr) * 2011-06-20 2013-06-28 Snecma Dispositif de decouplage pour turbomoteur a double flux
JP6880536B2 (ja) * 2017-12-22 2021-06-02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電力ケーブルの端末構造
CN109167329A (zh) * 2018-11-13 2019-01-08 特变电工昭和(山东)电缆附件有限公司 一种500kV及500kV以上交直流电力电缆用组合预制式中间接头
EP4033502A1 (en) * 2021-01-21 2022-07-27 Hitachi Metals, Ltd. Bushing unit and power cable connection structure for a railway vehicle
CN113725637B (zh) * 2021-08-31 2022-08-09 长园电力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型快速恢复接头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845261Y (zh) * 2005-10-11 2006-12-06 上海三原电缆附件有限公司 220kv交联电缆户外终端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1171528U (zh) * 1988-05-20 1989-12-05
JPH0646190Y2 (ja) * 1988-09-30 1994-11-24 昭和電線電纜株式会社 ケーブル終端部
JP2000069657A (ja) * 1998-08-20 2000-03-03 Fujikura Ltd Ofケーブル接続部
JP2000324672A (ja) * 1999-05-12 2000-11-24 Mitsubishi Cable Ind Ltd ケーブル接続部用絶縁栓
JP2003235147A (ja) * 2002-02-01 2003-08-22 Showa Electric Wire & Cable Co Ltd プレハブ形接続部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845261Y (zh) * 2005-10-11 2006-12-06 上海三原电缆附件有限公司 220kv交联电缆户外终端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平2-49322U 1990.04.05
JP特开2000-324672A 2000.11.24
JP特开2000-69657A 2000.03.03
JP特开2003-235147A 2003.08.22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041260A (en) 2010-11-16
KR101436678B1 (ko) 2014-09-01
CN102292892A (zh) 2011-12-21
WO2010095371A1 (ja) 2010-08-26
JP4555381B2 (ja) 2010-09-29
JP2010193572A (ja) 2010-09-02
KR20110116129A (ko) 2011-10-25
TWI491130B (zh) 2015-07-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14204509B2 (en) Conductor connectors for power cables
EP2551966B1 (en) Electric connector with a cable clamping portion
CN102292892B (zh) 应力锥压缩装置及使用其的电缆连接部
CN101048918B (zh) 同轴电缆的电缆插头和这样的电缆插头的组装方法
US5863220A (en) End connector fitting with crimping device
US5217393A (en) Multi-fit coaxial cable connector
CN101919126B (zh) 用于波纹电缆的同轴电缆连接器
EP2754206B1 (en) An electrical connector, an insert for an electrical connector, and an electrical assembly
US4983784A (en) Cable termin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US20130023151A1 (en) Coaxial cable connector with conductive seal
US7955125B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one end threadably connected to a junction box and other end configured to be connected to a mating electrical connector
US3492410A (en) Jacketed metallic conduit connector
US2279508A (en) Wire connector
EP2084782A1 (en) A bolt for use in an electrical connector
US20050067832A1 (en) Sleeve of a gland assembly
CA2181840C (en) Connector for coaxial cable
KR102171998B1 (ko) 가공배전선로의 연결장치
US4141619A (en) Connector apparatus for joining an electrical bus with a transformer stud
US11011896B2 (en) Cable gland for grounding a cable
CN116711170A (zh) 增材制造的电缆封套接头
CN112889190B (zh) 电源连接器
CN110336150B (zh) 接线端子
JP4469855B2 (ja) 交換可能な端子接点を有する点火リード線
CN213752292U (zh) 一种变压器锥形连接头
US20210057832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nd Bonding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