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529438Y - 无刷直流电机 - Google Patents
无刷直流电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529438Y CN2529438Y CN 01263880 CN01263880U CN2529438Y CN 2529438 Y CN2529438 Y CN 2529438Y CN 01263880 CN01263880 CN 01263880 CN 01263880 U CN01263880 U CN 01263880U CN 2529438 Y CN2529438 Y CN 2529438Y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ensor
- rotor
- stator
- field effect
- shel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rushless Mo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无刷直流电机。该机包括有外壳、前、后端盖、定子、转子总成,转子的一端面上固定有传感器转子,传感器定子设于传感器转子的薄壁圆周处,传感器转子的缺口角度为60°~62°。总线路板及功率场效应管均置于外壳之外且上述两者的空间位置上是分离的。本实用新型特别适宜于应用在汽车空调冷凝风机上作动力源。
Description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无刷直流电机。
(二)背景技术:
在无刷直流电机中主要产热元器件是有两个,一个是缠绕于定子上的电磁线,另一个是控制及驱动电路中的功率驱动元件,两者工作产生热量致使电机温升过高,影响电路元器件及其它元器件,最后导致电机寿命过短。在现用技术中该类电机采用一体化设计,将控制及驱动电路的元器件均置于电机的机壳内,使电机内的两个主要产热点相互影响,既使有其它隔板将发热元器件隔开但散热效果不佳,同理使得电路元器件及其它元器件温升过高。在现有技术中还有一个弊端,就是传感器转子两个缺口的开口角度均低于60°或超过62°。因为当开口角度低于60°时,传感器定子在传感器转子上的位置的某一点处于死点(也就是第一相通电完毕,第二相还未通电的状态),当电机初始起动时如果传感器定子刚好处于该死点时,电机就无法启动;如果两个缺口的开口角度超过62°,使得通电相图重叠太多,降低了工作效率,浪费电能。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隔热、散热性能良好,不会出现死点的高效率的无刷直流电机。
本实用新型由如下技术方案完成的:
一种无刷直流电机包括有外壳,外壳内装定子,外壳两端分别有前端盖、后端盖,转子轴通过轴承、轴承架设于前、后两端盖上,转子轴上固装有转子,转子的一端面上固定有传感器转子,该传感器转子是一个开有对称两缺口的薄壁圆筒,在传感器转子的薄壁圆周处设有传感器定子,定子通过总线路板与功率场效应管电连通,传感器定子的电线路与总线路板电连通,所述的传感器转子的缺口角度为60°~62°,所述的总线路板及功率场效应管均置于外壳之外且总线路板与功率场效应管之间在空间位置上是分离放置的。
所述的无刷直流电机采用三相六状态的工作方式,与此工作状态对应的传感器定子、功率场效应管分别均为三个,而且传感器定子对称均布于传感器转子薄壁圆周上,该分布状态相对于传感器转子的圆周、圆心而言是传感器定子之间分别间隔120°夹角。
所述的功率场效应管贴置于一金属散热片的外侧,该散热片与外壳相隔有间距并通过紧固件搭接成一体。
所述的传感器定子包括一带缺口的口字形磁蕊,磁芯缺口两侧各绕有一线圈,该线圈通过传感器电路板与总线路板电连通。
该实用新型在空间上将两个主要产热元器件分离,定子上的电磁线置于机壳内,功率场效应管(属功率驱动元件)置于机壳外,同时又将功率场效应管与最易受温度影响的总线路板上的元器件进行分离,不但使得两产热源不会相互影响,而且隔热效果良好,再将功率场效应管置于散热片向外一侧,散热效果也相当良好。该实用新型将传感器转子的两缺口的开口角度定在60°~62°之间,将传感器定子呈间隔120°放置的原因如下:因为从理论上讲,上述的三相六状态的工作状态时,当一个传感器定子离开传感器转子的缺口时另一传感器定子刚好到达缺口,所以两缺口的开口角度为60°时,理论上是最佳的,既排除了死点又达到最佳功效;但是我们应当考虑到了机械加工、工装误差,应当在排除了死点前提下尽可能接近理想状态,所以选择上述的开口角度。
(四)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机装配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传感器转子及传感器定子的位置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传感器定子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描述实施例。该实施例是一个三相六状态工作的无刷直流电机,包括有外壳4,外壳内装定子13,外壳两端分别有前端盖3、后端盖6,转子轴1通过轴承、轴承架设于前、后两端盖上,转子轴上固装有转子2,转子的一端面上固定有传感器转子5。如图2所示:该传感器转子是一个开有对称两缺口14的薄壁圆筒,传感器转子的每个缺口14角度为61°,在传感器转子的薄壁圆周上均布有三个传感器定子12,每个传感器定子之间相隔120°。如图3所示,传感器定子的结构是这样的:一带缺口的口字形高频铁氧体磁芯,磁芯缺口两侧各绕有一个线圈,通过缺口气隙形成一闭合磁路,该线圈通过传感器电路板11与总线路板8电连通,传感器转子5的薄壁作圆周运动时经过三个磁芯的内缺口。无刷直流电机的定子13上的电磁线通过总线路板8与功率场效应管9电连通。一个金属散热片10置于机壳4外并与机壳相隔一定间距,两者能过螺钉7连接成准一体化式结构。三个功率场效应管9贴置于散热片10朝外的一侧,功率场效应管与总线路板的电路实现电连通。总线路板置于外壳和散热片之间且均与两者间隔一定的间距。
Claims (4)
1、一种无刷直流电机包括有外壳(4),外壳内装定子(13),外壳两端分别有前端盖(3)、后端盖(6),转子轴(1)通过轴承、轴承架设于前、后两端盖上,转子轴上固装有转子(2),转子的一端面上固定有传感器转子(5),该传感器转子(5)是一个开有对称两缺口(14)的薄壁圆筒,在传感器转子的薄壁圆周处设有传感器定子(12),定子(13)通过总线路板(8)与功率场效应管(9)电连通,传感器定子(12)的电线路与总线路板(8)电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感器转子(5)的缺口(14)角度为60°~62°,所述的总线路板(8)及功率场效应管(9)均置于外壳(4)之外且总线路板与功率场效应管之间在空间位置上是分离放置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刷直流电机,其特征在于:采用三相六状态的工作方式,传感器定子(12)、功率场效应管(9)分别均为三个,而且传感器定子对称均布于传感器转子薄壁圆周上,该分布状态相对于传感器转子的圆周、圆心而言是传感器定子之间分别间隔120°夹角。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刷直流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功率场效应管(9)贴置于一金属散热片(10)的外侧,该散热片(10)与外壳(4)相隔有间距并通过紧固件搭接成一体。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刷直流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感器定子(12)包括一带缺口的口字形磁蕊,磁芯缺口两侧各绕有一线圈,该线圈通过传感器电路板(11)与总线路板电连通。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01263880 CN2529438Y (zh) | 2001-09-23 | 2001-09-23 | 无刷直流电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01263880 CN2529438Y (zh) | 2001-09-23 | 2001-09-23 | 无刷直流电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529438Y true CN2529438Y (zh) | 2003-01-01 |
Family
ID=336713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01263880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529438Y (zh) | 2001-09-23 | 2001-09-23 | 无刷直流电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529438Y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0530910C (zh) * | 2004-10-04 | 2009-08-19 |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 无刷马达 |
CN101075770B (zh) * | 2007-06-15 | 2010-11-03 | 清华大学 | 一种含有旋转变压器的集成式启动发电机 |
CN102969861A (zh) * | 2012-12-03 | 2013-03-13 | 常州格力博有限公司 | 无刷电机 |
CN107786043A (zh) * | 2016-08-25 | 2018-03-09 | 佛山市建准电子有限公司 | 马达及其定子 |
-
2001
- 2001-09-23 CN CN 01263880 patent/CN2529438Y/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0530910C (zh) * | 2004-10-04 | 2009-08-19 |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 无刷马达 |
CN101075770B (zh) * | 2007-06-15 | 2010-11-03 | 清华大学 | 一种含有旋转变压器的集成式启动发电机 |
CN102969861A (zh) * | 2012-12-03 | 2013-03-13 | 常州格力博有限公司 | 无刷电机 |
CN107786043A (zh) * | 2016-08-25 | 2018-03-09 | 佛山市建准电子有限公司 | 马达及其定子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223121B (zh) | 电动机的驱动单元及利用该驱动单元的电动设备 | |
CN102005889A (zh) | 一种带有控制功能的无刷直流电机的电驱动设备 | |
US20150084477A1 (en) | Motor housing and methods of assembling the same | |
CN2529438Y (zh) | 无刷直流电机 | |
CN202218143U (zh) | 一种直流无刷电机 | |
CN207518381U (zh) | 一种pcb永磁无刷直流电机 | |
WO2003015246A1 (en) | Brushless motor and electric appliance or vehicle equipped with the same | |
CN106208546A (zh) | 基于非晶合金的一体化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 | |
JP6895996B2 (ja) | 電動機及び空気調和機、並びに電動機の製造方法 | |
CN105356630B (zh) | 开关磁阻电机 | |
CN201966776U (zh) | 空气压缩机驱动用永磁直流无刷电动机 | |
CN216356152U (zh) | 电机转子 | |
CN202153700U (zh) | 一种汽车用无刷永磁直流风机 | |
JP5708432B2 (ja) | 回転電機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空気調和装置 | |
JPH06351184A (ja) | 電動機 | |
JPH0614774B2 (ja) | 無刷子電動機の固定子 | |
CN202153701U (zh) | 一种汽车用无刷永磁直流电机 | |
CN118572920B (zh) | 一种车用空调系统鼓风机电机 | |
CN114024387A (zh) | 一种轮边桥高效高功率密度水冷永磁电机 | |
CN109921540A (zh) | 一种防噪音交流电动机及其制造方法 | |
CN216312829U (zh) | 高速电机 | |
KR102553957B1 (ko) | 셰이딩 코일 모터 | |
CN221886128U (zh) | 一种定子结构及电机 | |
CN218276314U (zh) | 一种高速电机接线结构 | |
CN221767837U (zh) | 一种改善轴电流的集成模块及电机控制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9 |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