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508191Y - 一种连接型冷温水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连接型冷温水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508191Y
CN2508191Y CN 01261562 CN01261562U CN2508191Y CN 2508191 Y CN2508191 Y CN 2508191Y CN 01261562 CN01261562 CN 01261562 CN 01261562 U CN01261562 U CN 01261562U CN 2508191 Y CN2508191 Y CN 2508191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cold
warm water
cooling water
thermal sour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01261562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藤本正和
罗存敏
孙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ENYUAN AIR CONDITIONER EQUIPMENT CO Ltd YANTAI CITY
Original Assignee
RENYUAN AIR CONDITIONER EQUIPMENT CO Ltd YANTAI C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ENYUAN AIR CONDITIONER EQUIPMENT CO Ltd YANTAI CITY filed Critical RENYUAN AIR CONDITIONER EQUIPMENT CO Ltd YANTAI CITY
Priority to CN 01261562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508191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508191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508191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ther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连接型冷温水机,它由冷水或温水及冷却水或热源水配管共用的至少二台冷温水机构成,每个冷温水机都由压缩机(45)、蒸发器(44)、冷凝器(46)以及节流机构(47)构成,其特点是上述冷温水机的冷水或温水及冷却水或热源水的入口或出口处部分别设有通水阀和控制装置,在部分冷温水机停止运转时,不需要降低冷水或温水的入口或出口温度,仍能以目标温度向负荷侧提供冷温水,冷温水机的COP值不会降低,还可根据冷却或加热负荷,提供冷水或温水、冷却水或热源水的适当流量,消除输送动力的浪费,减少停止冷温水机传热管的不必要的污染。

Description

一种连接型冷温水机
(一)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冷温水机,尤其涉及一种连接型冷温水机。
(二)背景技术,目前已有的连接型冷温水机(参见图4,以模块式5台连接型冷温水机),它包括冷温水机3、冷温水机4、冷温水机5、冷温水机6、冷温水机7,每个冷温水机都由压缩机45、蒸发器44、冷凝器46以及节流机构47构成,每个冷温水机的蒸发器44都与入口连接管1、出口连接管8相连,入口连接管1与冷(温)水或载冷剂泵2相连,冷(温)水或载冷剂泵2又与返回集管12相连,返回集管12又与负荷容量控制阀16、负荷容量控制阀17、负荷热交换器14、负荷热交换器15相连,负荷热交换器14、负荷热交换器15与进入集管11连接,进入集管11与出口连接管8连接,进入集管11与返回集管12之间设有集管旁通阀13,每个冷温水机的冷凝器46都与入口连接管10、出口连接管9相连,入口连接管10连接冷却水或热源水泵18,冷却水或热源水泵18连接循环式一过式转换阀22、冷却水或热源水槽19、循环式一过式转换阀24、冷却水或热源水源20,冷却水或热源水槽19与循环式一过式转换阀23、循环式一过式转换阀25、冷却水或热源返回槽21连接,循环式一过式转换阀23与循环式一过式转换阀25与出口连接管9相连,在此设备中,冷(温)水或载冷剂被冷(温)水或载冷剂泵2压送,由返回集管12进入冷温水机3、冷温水机4、冷温水机5、冷温水机6、冷温水机7冷却或加热,将出口连接管8处混合后的出口温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图4表示的运转状态是冷却冷水或载冷剂的运转状态,在这种运转状态下,若冷却负荷下降,则通过台数控制运算减少冷温水机的运转台数,这时,如果冷温水机6、7停止,被其余的冷温水机3、4、5冷却的冷水或载冷剂,与以入口温度毫无变化地通过停止中冷温水机6、7的冷水或载冷剂在出口连接管8处混合,混合后冷水或载冷剂的温度与全部冷温水机运转时相比会升高,为了得到与全部冷温水机运转时相同的混合温度,就需要降低冷温水机3、4、5的入口或出口温度。但冷温水机入口或出口温度降低,会导致COP(制冷系数)降低,过量消耗能源。负荷减少时,多余的冷(温)水或载冷剂被负荷容量阀16、17节流,流向集管旁通阀,造成输送动力的浪费。制造冷水时的冷却水系或制造温水时(热泵运转)的热源水系,在轻负荷台数控制时,也产生输送动力的浪费,同时还存在污染停止中冷温水机传热管的问题。要想解决上述问题,得到与全部冷温水机运转时的出口温度相同的温度,除需要检测出口温度,并将各冷温水机的冷水或温水的入口或出口温度目标温度的控制在一定范围的装置外,还需要另外的改变各冷温水机冷水或温水的入口或出口温度目标温度的控制装置。
(三)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改进上述已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在部分冷温水机停止运转时,不改变冷水或温水的入口或出口温度,仍能以目标温度向负荷侧提供冷温水,可根据负荷提供冷水或温水、冷却水或热源水的适当流量,消除输送动力的浪费,冷温水机传热管污染少的连接型冷温水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如下措施来达到:一种连接型冷温水机,它由冷水或温水及冷却水或热源水配管共用的至少二台冷温水机构成,每个冷温水机都由压缩机45、蒸发器44、冷凝器46以及节流机构47构成,每个冷温水机的蒸发器44都与入口连接管1、出口连接管8相连,入口连接管1与冷(温)水或载冷剂泵2相连,冷(温)水或载冷剂泵2又与返回集管12相连,返回集管12又与负荷容量控制阀16、负荷容量控制阀17、负荷热交换器14、负荷热交换器15相连,负荷热交换器14、负荷热交换器15与进入集管11连接,进入集管11与出口连接管8连接,进入集管11与返回集管12之间设有集管旁通阀13,每个冷温水机的冷凝器46都与入口连接管10、出口连接管9相连,入口连接管10连接冷却水或热源水泵18,冷却水或热源水泵18连接循环式一过式转换阀22、冷却水或热源水槽19、循环式一过式转换阀24、冷却水或热源水源20,冷却水或热源水槽19与循环式一过式转换阀23、循环式一过式转换阀25、冷却水或热源返回槽21连接,循环式一过式转换阀23与循环式一过式转换阀25与出口连接管9相连,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冷温水机的冷水或温水及冷却水或热源水的入口或出口处都分别设有通水阀和控制装置。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述的控制装置为冷(温)水或载冷剂泵2连接一冷(温)水或载冷剂泵可变速装置38,冷(温)水或载冷剂泵可变速装置38连接一压力调节器37,压力调节器37与冷(温)水或载冷剂泵出口压力检出器36连接,冷(温)水或载冷剂泵出口压力检出器36与入口连接管1连接,压力调节器37又与操作盘48相连,冷却水或热源水泵18连接一冷却水或热源水泵可变速装置41,冷却水或热源水泵可变速装置41连接一压力调节器40,压力调节器40与冷却水或热源水泵出口压力检出器39连接,冷却水或热源水泵出口压力检出器39与入口连接管10连接。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述的控制装置为输出集管11与返回集管12之间设有集管压差检出器36’,冷(温)水或载冷剂泵2连接一冷(温)水或载冷剂泵2’,冷(温)水或载冷剂泵2、冷(温)水或载冷剂泵2’与压差调节器37’,压差调节器37’与集管压差检出器36’连接,压差调节器37’又与操作盘相连,入口连接管10与出口连接管9设有冷却水压差信号输出装置39’,冷却水或热源水泵18连接一冷却水或热源水泵18’,冷却水或热源水泵18、冷却水或热源水泵18’与压差调节器40’连接,压差调节器40’与冷却水压差信号输出装置39’连接。
本实用新型在冷温水机上安装了控制机构,即在由冷水或温水配管共用的数台冷温水机构成的上述冷温水机上,设置将冷水或温水的入口或出口温度控制在一定范围的装置,同时冷水或温水出口或入口配管处设置通水阀,通过安装在该各冷温水机其中一台上的控制盘或其它控制盘,控制上述各冷温水机的台数和通水阀,因此同已有技术相比即使部分冷温水机停止,也不需要降低冷水或温水的入口或出口温度,因此不会产生COP降低,能够以目标温度向负荷侧提供冷温水,且对于冷却或加热负荷,能够提供冷水或温水、冷却水或热源水的的适当流量,消除了输送动力的浪费,能源消耗少,运转中能够避免停止中冷温水机传热管不必要的污染。
(四)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及其负荷侧设备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方式及其负荷侧设备的整体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使用的单台冷温水机的整体结构图;
图4为已有连接型冷温水机及其负荷侧设备的整体结构图。
(五)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连接型冷温水机(以模块式5台连接型冷温水机为例,参见图1、图3),它由冷水或温水及冷却水或热源水配管共用的5台冷温水机构成,它包括冷温水机3、冷温水机4、冷温水机5、冷温水机6、冷温水机7,每个冷温水机都由压缩机45、蒸发器44、冷凝器46以及节流机构47构成,每个冷温水机的蒸发器44的冷(温)水或载冷剂入口和出口都分别与与入口连接管1、出口连接管8相连,冷温水机3、冷温水机4、冷温水机5、冷温水机6、冷温水机7的冷(温)水或载冷剂出口上分别设有冷水或温水通水阀26、冷水或温水通水阀27、冷水或温水通水阀28、冷水或温水通水阀29、冷水或温水通水阀30,入口连接管1与冷(温)水或载冷剂泵2相连,冷(温)水或载冷剂泵2连接一冷(温)水或载冷剂泵可变速装置38,冷(温)水或载冷剂泵可变速装置38连接一压力调节器37,压力调节器37与冷(温)水或载冷剂泵出口压力检出器36连接,冷(温)水或载冷剂泵出口压力检出器36与入口连接管1连接,压力调节器37又与操作盘48相连,冷(温)水或载冷剂泵2又与返回集管12相连,返回集管12又分别与与负荷容量控制阀16、负荷热交换器14和负荷容量控制阀17、负荷热交换器15相连,负荷热交换器14和负荷热交换器15又分别与与进入集管11连接,进入集管11与出口连接管8连接,进入集管11与返回集管12之间设有集管旁通阀13。每个冷温水机的冷凝器46的冷却水或热源水的入口和出口都与入口连接管10、出口连接管9相连,冷温水机3、冷温水机4、冷温水机5、冷温水机6、冷温水机7的冷却水或热源水出口上都分别设有冷却水或热源水通水阀31、冷却水或热源水通水阀32、冷却水或热源水通水阀33、冷却水或热源水通水阀34、冷却水或热源水通水阀35,入口连接管10连接冷却水或热源水泵18,冷却水或热源水泵18连接一冷却水或热源水泵可变速装置41,冷却水或热源水泵可变速装置41连接一压力调节器40,压力调节器40与冷却水或热源水泵出口压力检出器39连接,冷却水或热源水泵出口压力检出器39与入口连接管10连接,冷却水或热源水泵18分别连接循环式一过式转换阀24、冷却水或热源水源20和循环式一过式转换阀22、冷却水或热源水槽19,冷却水或热源水槽19与循环式一过式转换阀23、循环式一过式转换阀25、冷却水或热源返回槽21连接,循环式一过式转换阀23与循环式一过式转换阀25与循环式一过式与出口连接管9相连。
现就该连接型冷温水机的运转状况进行说明,预先先设定在冷温水机上的冷水或载冷剂温度为7℃,每台冷温水机的冷(温)水或载冷剂流量设定为Q,冷温水机6、冷温水机7停止时,通过关闭冷水或温水通水阀29、冷水或温水通水阀30,截断流向停止中冷温水机的冷水或载冷剂,通过上述控制,能够使运转中的冷温水机3、冷温水机4、冷温水机5的各出口温度均为7℃,整个出口温度也为7℃,向负荷侧设备提供7℃的冷水或载冷剂。另外通过关闭冷水或温水通水阀29、冷水或温水通水阀30,可以使冷(温)水或载冷剂泵的出口压力上升,由冷(温)水或载冷剂泵出口压力检出器36检出后,传输到压力调节器37,再由压力调节器37控制冷(温)水或载冷剂可变速装置38,将冷(温)水或载冷剂泵2的出口压力调节在一定范围,使集管旁通阀13的流量接近于“0”,降低不必要的输送动力。对于冷却水,在冷温水机6、冷温水机7停止时,通过关闭冷却水或热源水通水阀34、冷却水或热源水通水阀35,截断流向停止中冷温水机的冷却水,而且通过关闭冷却水或热源水通水阀34、冷却水或热源水通水阀35,可以使冷却水或热源水泵18的出口压力上升,由冷却水或热源水泵出口压力检出器39检出后传输到压力调节器40,再由压力调节器40控制冷却水或热源水泵可变速装置41,将冷却水或热源水泵18的出口压力调节在一定范围,降低不必要的输送动力。
上述单台冷温水机(参见图3)设有蒸发器44、蒸发器上连接有冷水或载冷剂、冷水或载冷剂出口,蒸发器44与压缩机45、冷凝器46、节流机构47连接,其制冷循环为在蒸发器44中蒸发的冷剂气体,在压缩机45中被压缩,然后被送到冷凝器46,再被冷却水冷却液化,液化后的冷剂溶液在节流机构47减压,进入蒸发器44的冷剂室,从由冷水或载冷剂入口进入的冷水或载冷剂上夺走热量蒸发循环,这样冷水或载冷剂被冷却后,由冷剂或载冷剂出口流出。
实施例2:一种连接型冷温水机(以模块式5台连接型冷温水机为例,参见图2、图3),它由冷水或温水及冷却水或热源水配管共用的5台冷温水机构成,它包括冷温水机3、冷温水机4、冷温水机5、冷温水机6、冷温水机7,每个冷温水机都由压缩机45、蒸发器44、冷凝器46以及节流机构47构成,每个冷温水机的蒸发器44的冷(温)水或载冷剂入口和出口都分别与与入口连接管1、出口连接管8相连,冷温水机3、冷温水机4、冷温水机5、冷温水机6、冷温水机7的冷(温)水或载冷剂出口上分别设有冷水或温水通水阀26、冷水或温水通水阀27、冷水或温水通水阀28、冷水或温水通水阀29、冷水或温水通水阀30,入口连接管1与冷(温)水或载冷剂泵2相连,冷(温)水或载冷剂泵2又与返回集管12相连,返回集管12又分别与与负荷容量控制阀16、负荷热交换器14和负荷容量控制阀17、负荷热交换器15相连,负荷热交换器14和负荷热交换器15又分别与与进入集管11连接,进入集管11与出口连接管8连接,进入集管11与返回集管12之间设有集管旁通阀13,输出集管11与返回集管12之间设有集管压差检出器36’,冷(温)水或载冷剂泵2连接一冷(温)水或载冷剂泵2’,冷(温)水或载冷剂泵2、冷(温)水或载冷剂泵2’与压差调节器37’,压差调节器37’与集管压差检出器36’连接,压差调节器37’又与操作盘48相连,每个冷温水机的冷凝器46的冷却水或热源水的入口和出口都与入口连接管10、出口连接管9相连,冷温水机3、冷温水机4、冷温水机5、冷温水机6、冷温水机7的冷却水或热源水出口上都分别设有冷却水或热源水通水阀31、冷却水或热源水通水阀32、冷却水或热源水通水阀33、冷却水或热源水通水阀34、冷却水或热源水通水阀35,入口连接管10连接冷却水或热源水泵18,冷却水或热源水泵18分别连接循环式一过式转换阀24、冷却水或热源水源20和循环式一过式转换阀22、冷却水或热源水槽19、冷却水或热源水槽19与循环式一过式转换阀23、循环式一过式转换阀25、冷却水或热源返回槽21连接,循环式一过式转换阀23与循环式一过式转换阀25与循环式一过式与出口连接管9相连,为入口连接管10与出口连接管9设有冷却水压差信号输出装置39’,冷却水或热源水泵18连接一冷却水或热源水泵18’,冷却水或热源水泵18、冷却水或热源水泵18’与压差调节器40’连接,压差调节器40’与冷却水压差信号输出装置39’连接。
上述设备能够通过压差检出器36’检测集管压差代替冷(温)或载冷剂泵出口压力,然后将压差传输到压差调节器37’,再通过压差调节器37’控制冷(温)水载冷剂泵2、冷(温)水载冷剂泵2’的运转台数,降低不必要的输送动力,实施例2说明的是2台冷(温)水或载冷剂泵的情况2台以上时情况相同,而且在使用冷(温)水或载冷剂二次泵42、43时,情况也相同。冷却水或热源水一侧,能够通过压差检出器39’检测冷却水入口、出口压差代替冷却水或热源水泵的出口压力,并将压差传输至压差调节器40’,再通过压差调节器40’控制冷却水或热源水泵18、冷却水或热源水泵18’的运转台数降低不必要的输送动力,实施例2说明的是2台冷却水或热源水泵的情况,2台以上时情况相同。
上述单台冷温水机(参见图3)设有蒸发器44、蒸发器上连接有冷水或载冷剂、冷水或载冷剂出口,蒸发器44与压缩机45、冷凝器46、节流机构47连接,其制冷循环为在蒸发器44中蒸发的冷剂气体,在压缩机45中被压缩,然后被送到冷凝器46,再被冷却水冷却液化,液化后的冷剂溶液在节流机构47减压,进入蒸发器44的冷剂室,从由冷水或载冷剂入口进入的冷水或载冷剂上夺走热量蒸发循环,这样冷水或载冷剂被冷却后,由冷剂或载冷剂出口流出。

Claims (3)

1、一种连接型冷温水机,它由冷水或温水及冷却水或热源水配管共用的至少二台冷温水机构成,每个冷温水机都由压缩机(45)、蒸发器(44)、冷凝器(46)以及节流机构(47)构成,每个冷温水机的蒸发器(44)都与入口连接管(1)、出口连接管(8)相连,入口连接管(1)与冷、温水或载冷剂泵(2)相连,冷(温)水或载冷剂泵(2)又与返回集管(12)相连,返回集管(12)又与负荷容量控制阀(16)、负荷容量控制阀(17)、负荷热交换器(14)、负荷热交换器(15)相连,负荷热交换器(14)、负荷热交换器(15)与进入集管(11)连接,进入集管(11)与出口连接管(8)连接,进入集管(11)与返回集管(12)之间设有集管旁通阀(13),每个冷温水机的冷凝器(46)都与入口连接管(10)、出口连接管(9)相连,入口连接管(10)连接冷却水或热源水泵(18),冷却水或热源水泵(18)连接循环式一过式转换阀(22)、冷却水或热源水槽(19)、循环式一过式转换阀(24)、冷却水或热源水源(20),冷却水或热源水槽(19)与循环式一过式转换阀(23)、循环式一过式转换阀(25)、冷却水或热源返回槽(21)连接,循环式一过式转换阀(23)与循环式一过式转换阀(25)与出口连接管(9)相连,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冷温水机的冷水或温水及冷却水或热源水的入口或出口处部分别设有通水阀和控制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接型冷温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装置为冷、温水或载冷剂泵(2)连接一冷、温水或载冷剂泵可变速装置(38),冷、温水或载冷剂泵可变速装置(38)连接一压力调节器(37),压力调节器(37)与冷、温水或载冷剂泵出口压力检出器(36)连接,冷、温水或载冷剂泵出口压力检出器(36)与入口连接管(1)连接,压力调节器(37)又与操作盘48相连,冷却水或热源水泵(18)连接一冷却水或热源水泵可变速装置(41),冷却水或热源水泵可变速装置(41)连接一压力调节器(40),压力调节器(40)与冷却水或热源水泵出口压力检出器(39)连接,冷却水或热源水泵出口压力检出器(39)与入口连接管(10)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接型冷温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装置为输出集管(11)与返回集管(12)之间设有集管压差检出器(36’),冷、温水或载冷剂泵(2)连接一冷、温水或载冷剂泵(2’),冷、温水或载冷剂泵(2)、冷、温水或载冷剂泵(2’)与压差调节器(37’),压差调节器(37’)与集管压差检出器(36’)连接,压差调节器(37’)又与操作盘48相连,入口连接管(10)与出口连接管(9)设有冷却水压差信号输出装置(39’),冷却水或热源水泵(18)连接一冷却水或热源水泵(18’),冷却水或热源水泵(18)、冷却水或热源水泵(18’)与压差调节器(40’)连接,压差调节器(40’)与冷却水压差信号输出装置(39’)连接。
CN 01261562 2001-09-07 2001-09-07 一种连接型冷温水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508191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01261562 CN2508191Y (zh) 2001-09-07 2001-09-07 一种连接型冷温水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01261562 CN2508191Y (zh) 2001-09-07 2001-09-07 一种连接型冷温水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508191Y true CN2508191Y (zh) 2002-08-28

Family

ID=336694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01261562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508191Y (zh) 2001-09-07 2001-09-07 一种连接型冷温水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508191Y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054C (zh) 制冷系统的运行方法和运行装置
CN106642778A (zh) 无油冷水机组及空调系统
CN102679609A (zh) 风冷热泵空调
CN109506383A (zh) 三级复叠直接接触冷凝制冷循环系统
CN201053786Y (zh) 高效节能热泵热水机组
CN103294086B (zh) 一种恒温液循环装置及温控方法
CN110579036A (zh) 一种多联机冷热水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11552133U (zh) 高效节能制冷加热控温系统
CN210861760U (zh) 一种自然冷却制冷系统
CN110220322B (zh) 超低温精密温控热交换系统
CN219014770U (zh) 液冷机组和具有该液冷机组的液冷系统
CN218846491U (zh) 一种节能调温机组
CN2508191Y (zh) 一种连接型冷温水机
CN1381701A (zh) 一种适于大温差、可充分利用能源的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
CN215850631U (zh) 空调系统及车辆
CN213564311U (zh) 多温冷水机组
CN214223467U (zh) 回热储液器及机房制冷系统
CN114111104A (zh) 一种多联机系统
CN209541216U (zh) 三级复叠直接接触冷凝制冷循环系统
CN103335408B (zh) 废热综合利用系统出水恒温控制方法及其控制装置
CN220017784U (zh) 具有热回收功能的冷媒直冷系统
CN211552130U (zh) 节能型反应釜及测试设备用制冷加热控温系统
CN221036247U (zh) 一种制冷制热一体化机组
CN217900544U (zh) 一种冷却塔和制冷机联合供冷系统
CN212157713U (zh) 一种自复叠制冷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20828

Termination date: 2009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