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507902Y - 盘式支承座 - Google Patents

盘式支承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507902Y
CN2507902Y CN 01268234 CN01268234U CN2507902Y CN 2507902 Y CN2507902 Y CN 2507902Y CN 01268234 CN01268234 CN 01268234 CN 01268234 U CN01268234 U CN 01268234U CN 2507902 Y CN2507902 Y CN 2507902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aring plate
plate
type supporting
disc type
brid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01268234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严之扬
徐振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IQIANG ENTERPRIS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IQIANG ENTERPRIS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IQIANG ENTERPRISE CO Ltd filed Critical YIQIANG ENTERPRISE CO Ltd
Priority to CN 01268234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507902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507902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507902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ridges Or Land Brid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盘式支承座,特别是一种组装于桥墩与桥板之间的改良结构的盘式支承座,其包括一固定于桥墩顶面的下承压板、一以螺栓固定于下承压板顶部的下盘、一固定于桥板底面的上承压板、一以螺栓固定于上承压板底面的活动板、一位于活动板与下盘之间的活动盘,所述的活动板与上承压板的相向该侧分别设有凹凸配合结构,而下承压板与下盘之间亦设有凹凸配合结构,其可增加结合强度,提高可承受的水平剪力,而可以在不增加钢板面积的情形下提高其强度,以承受地震时所产生的强力水平剪力,其还可减少螺栓结合的数量,进而可提高组装效率。

Description

盘式支承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领域道路、铁路和桥梁的建筑中的盘式支承座,特别是涉及一种在不增加钢板的结合面积之下,即可以提高盘式支承座的承受水平剪力的强度,以及可减少以螺栓结合的数量,进而可提高组装效率的改良结构的盘式支承座。
背景技术
人们皆知,除了特殊的施工方式,一般高架的道路、铁路或者是桥梁皆是由桥墩来支撑,再将一块块桥板在桥墩的顶面相衔接,而桥墩的顶部与桥板之间是藉由盘式支承座相结合,请参阅图4所示,是现有的桥梁的桥板俯视示意图,桥板(B)的两端是分别位于桥墩的顶面,桥板(B)的其中一端设有两组固定型盘式支承座(50),而另一端则设有两组单向型盘式支承座(60),固定型盘式支承座(50)是将桥板(B)与桥墩结合为一起,而单向型盘式支承座(60)的设计则是可以使桥板(B)具有可位移的量,以补偿热胀冷缩、潜变或地震时所产生的形变及瞬间位移。
其中,固定型盘式支承座(50)的结构型态,是如图5所示,其包括组装于桥墩(A)顶面的下承压板(51)、组装于桥板(B)底面的上承压板(52)、下承压板(51)与上承压板(52)相向该侧并分别以螺栓(53)、(54)固定下盘(55)、支承盘(56),所述的支承盘(56)是位于下盘(55)的范围内,支承盘(56)与下盘(55)之间并设有橡胶垫(57)。
又请参阅图6所示,是现有的单向型盘式支承座的外观剖面示意图,该单向型盘式支承座(60),其包括有一固定于桥墩(A)顶面的下承压板(61)、一藉由螺栓(62)固定于下承压板(61)顶部的下盘(63)、一固定于桥板(B)底面的上承压板(64)、一藉由螺栓(641)固定于上承压板(64)底面的活动板(65)、一位于活动板(65)与下盘(63)之间的活动盘(66)、一组装于活动盘(66)底部以及下盘(63)之间的橡胶垫(67)、一位于活动盘(66)与活动板(65)之间的不锈钢板(68)、另在活动盘(66)与上承压板(64)之间并以一呈水平延伸的导杆(69)插置组装,导杆(69)的两侧分别设有一耐磨片(691)。
前述固定型盘式支承座(50)及单向型盘式支承座(60)的橡胶垫(57)、(67)的设置可以吸收桥板(B)所承受的震力,又由于单向型盘式支承座(60)的活动板(65)与活动盘(66)之间是以导杆(69)相连接,故当桥板(B)因为热胀冷缩或者因潜变因素而产生形变时,可以与上承压板(64)及活动板(65)一起位移。
另由图式中所示可知,其下盘(63)与下承压板(61),以及活动板(65)与上承压板(64)之间是以布列设置的螺栓(62)、(641)穿过固定,但是随着地震力的增加,其所受的水平剪力亦相对变大,因此,为了加强其强度,除了需要加大螺栓(62)、(641)的尺寸以外,亦必须增加螺栓的数量,如此一来,即必需加强上承压板(64)与活动板(65)的结合面的面积,以及下承压板(61)与下盘(63)的结合面的面积,故造成钢材的浪费,所以,以螺栓锁固的结构方式极为不经济。
此外,庞大的螺栓数量亦致使螺锁时颇为耗时,造成使用时的不便。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盘式支承座仍存在有缺陷,而丞待加以进一步改进。
有鉴于上述现有的盘式支承座在结构设计上未尽精良,本设计人基于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积极加以研究创新,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反复试验及改进后,终于发展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实用新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改善上述现有的盘式支承座以螺栓锁固所衍生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改良结构的盘式支承座,使其具有在不增加盘式支承座的结合面积的情况下可提高其结合强度,以及可减少螺栓数量而提高组装效率的功效。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主要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盘式支承座,特别是一种组装于桥墩与桥板之间的改良结构的盘式支承座,其包括一固定于桥墩顶面的下承压板、一以螺栓固定于下承压板顶部的下盘、一固定于桥板底面的上承压板、一以螺栓固定于上承压板底面的活动板、一位于活动板与下盘之间的活动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动板与上承压板的相向该侧分别设有凹凸配合结构,而下承压板与下盘之间亦设有凹凸配合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改良结构的盘式支承座,其中所述的活动板朝向上承压板该侧凸设有数环同心的凸环,而上承压板朝向活动板该侧则设有相应插置于凸环内的凹槽。
前述的改良结构的盘式支承座,其中所述的活动板与上承压板相向该侧相对设有数道凹槽,另设有嵌设于该凹槽内的结合体。
前述的改良结构的盘式支承座,其中所述的下承压板与下盘相向该侧分别设有相互嵌合的环型凹槽与凸环。
前述的改良结构的盘式支承座,其中所述的下承压板与下盘相向该侧分别相对设有数道凹槽,另设有嵌入凹槽内的结合体。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改良结构的盘式支承座,尤指一种设于桥梁、高架道路、铁路的桥墩与桥板之间的盘式支承座,其包括一固定于桥墩顶面的下承压板、一藉由螺栓固定于下承压板顶部的下盘、一固定于桥板底面的上承压板、一藉由螺栓固定于上承压板底面的活动板、一位于活动板与下盘之间的活动盘,所述的活动板与上承压板相向该侧,以及下承压板与下盘之间是分别呈为凹凸配合结构,以增加结合强度,能提高可承受的水平剪力,并可降低以螺栓结合的数量,进而可提高组装效率。
本实用新型是可应用于盘式支承座结构的单向型盘式支承座,其亦可应用于固定型盘式支承座,而利用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其亦衍生以下数项优点:
1、由于上承压板与活动板之间,以及下承压板与下盘之间是直接以凹凸结构配合,可加大结合面积以抵抗地震时桥梁所承受的水平力。
2、由于上承压板与活动板之间,以及下承压板与下盘之间是以凹凸结构相配合以加大可承受的水平力,故用以结合的螺栓数量即可相对减少,能够节省螺锁庞大数量螺栓的时间,而提高组装的效率。
3、由于本实用新型的设计不需要藉由增加螺栓数量即可以加强结合强度,亦即在不需要增加钢板面积的情形下,即可增加强度。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改良结构的盘式支承座,其技术手段主要是将活动板与上承压板相向该侧分别以凹凸结构相配合,而下承压板与下盘之间亦以凹凸结构相配合,可以在不增加钢板面积的情形下提高其强度,以承受地震时所产生的强力水平剪力,还可减少螺栓数量而提高组装效率。其不仅具有上述诸多的优点及实用价值,且在同类产品中均未见有类似的结构设计公开发表或使用,另其不论在结构上或功能上皆有较大的改进,在技术上有较大的进步,并产生了好用及实用的效果,而确实具有增进的功效,从而更加适于实用,诚为一新颖、进步、实用的新设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组合结构平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部份外观剖面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的部份外观剖面分解示意图。
图4是现有的桥梁的桥板俯视示意图。
图5是现有的固定型盘式支承座的外观剖面示意图。
图6是现有的单向型盘式支承座的外观剖面示意图。
(10)下承压板                   (11)螺栓
(12)下盘                       (13)凹槽
(14)突环
(20)上承压板                   (21)螺栓
(22)活动板                     (23)凸环
(24)凹槽                       (25)螺孔
(26)穿孔                       (27)凹槽
(28)凹槽                       (29)结合体
(30)活动盘                     (31)橡胶垫
(32)不锈钢板
(40)导杆                       (41)耐磨片
(50)固定型盘式支承座           (51)下承压板
(52)上承压板                     (53)螺栓
(54)螺栓                         (55)下盘
(56)支承盘                       (57)橡胶垫
(61)下承压板                     (62)螺栓
(63)下盘                         (64)上承压板
(641)螺栓                        (65)活动板
(66)活动盘                       (67)橡胶垫
(68)不锈钢板                     (69)导杆
(691)耐磨片
(A)桥墩                          (B)桥板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为了对本实用新型获致进一步的了解,下面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改良结构的盘式支承座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改良结构的盘式支承座,在图中所示为单向型盘式支承座,其组成构件与前述现有产品差不多,亦即设有固定于桥墩(A)顶面的下承压板(10)、一藉由螺栓(11)固定于下承压板(10)顶部的下盘(12)、一固定于桥板(B)底面的上承压板(20)、一藉由螺栓(21)固定于上承压板(20)底面的活动板(22)、一位于活动板(22)与下盘(12)之间的活动盘(30)、一组装于活动盘(30)底部以及下盘(12)之间的橡胶垫(31)、一位于活动盘(30)与活动板(22)之间的不锈钢板(32)、另在活动盘(31)与上承压板(20)之间并以一呈水平延伸的导杆(40)插置组装,且导杆(40)的两侧分别设有一耐磨片(41),使桥板(B)产生形变时,可以与上承压板(20)、活动板(22)沿着导杆(40)位移,而为了改善上承压板(20)与活动板(21)之间,以及下承压板(10)与下盘(12)之间以螺栓(21)、(11)结合所衍生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特别针对其结合面作一番改进设计。
请同时参阅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特别在活动板(22)与上承压板(20)的相向该侧分别设有以凹凸配合结构,而下承压板(10)与下盘(12)之间亦设有以凹凸配合结构,以活动板(22)及上承压板(20)为例,活动板(22)在朝向上承压板(20)该侧凸设有数个环凸环(23),而上承压板(20)在朝向活动板(22)该侧则设有相应插置于凸环(23)内的凹槽(24),使上承压板(20)与活动板(22)相互插置组装;另在上承压板(20)与活动板(22)的板面上设有数组相对设置的螺孔(25)与穿孔(26),以供螺栓(21)穿过活动板(22)的穿孔(26)而螺接于上承压板(20)的螺孔(25),而由于上承压板(20)与活动板(22)之间已藉由凹槽(24)与凸环(23)结合,故螺栓(21)的数量不需要太多即可以达到稳固固定的目的,此外,若要提高桥梁可以承受的水平力,亦可以增加凹槽(24)与凸环(23)的数量,随着结合环数的增加,能使材料充分利用,且可以使力量平均分布于所有的环,避免应力集中于单一突环而产生应力集中,导致疲劳破坏的现象。
而下承压板(10)与下盘(12)之间亦环设有相对嵌合的突环(14)与凹槽(13),并且,下承压板(10)与下盘(12)之间并进一步藉由设有数组螺栓(11)螺固。
请参阅图3所示,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其将上承压板(20)与活动板(22)之间的凹凸配合结构改为相对设有数道凹槽(27)、(28),另设有嵌入设置于凹槽(27)、(28)内的结合体(29),使上承压板(20)与活动板(22)之间得以相互结合,而下承压板(10)与下盘(12)之间亦设有相同的结构设计。
上述结构为本实用新型应用于盘式支承座结构的单向型盘式支承座的情形,其亦可应用于固定型盘式支承座。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盘式支承座,特别是一种组装于桥墩与桥板之间的改良结构的盘式支承座,其包括一固定于桥墩顶面的下承压板、一以螺栓固定于下承压板顶部的下盘、一固定于桥板底面的上承压板、一以螺栓固定于上承压板底面的活动板、一位于活动板与下盘之间的活动盘,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活动板与上承压板的相向该侧分别设有凹凸配合结构,而下承压板与下盘之间亦设有凹凸配合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式支承座,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活动板朝向上承压板该侧凸设有数环同心的凸环,而上承压板朝向活动板该侧则设有相应插置于凸环内的凹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式支承座,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活动板与上承压板相向该侧相对设有数道凹槽,另设有嵌设于该凹槽内的结合体。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盘式支承座,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下承压板与下盘相向该侧分别设有相互嵌合的环型凹槽与凸环。
5、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盘式支承座,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下承压板与下盘相向该侧分别相对设有数道凹槽,另设有嵌入凹槽内的结合体。
CN 01268234 2001-10-17 2001-10-17 盘式支承座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507902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01268234 CN2507902Y (zh) 2001-10-17 2001-10-17 盘式支承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01268234 CN2507902Y (zh) 2001-10-17 2001-10-17 盘式支承座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507902Y true CN2507902Y (zh) 2002-08-28

Family

ID=336744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01268234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507902Y (zh) 2001-10-17 2001-10-17 盘式支承座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507902Y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35480A (zh) * 2010-05-07 2011-11-09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分块组合式滑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35480A (zh) * 2010-05-07 2011-11-09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分块组合式滑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5809C (zh) 一种混凝土填充钢承重墙及其制造方法
CN102296724B (zh) 斜置双层折板钢板剪力墙
CN108914765B (zh) 一种可更换装配式减震桥墩
CN1488810A (zh) 弹性垫板
CN111691566A (zh) 一种双重耗能型阻尼器
CN2507902Y (zh) 盘式支承座
EP3450748B1 (en) Connecting structure for steel tube truss and tower barrel of lattice wind power generation tower
CN200968023Y (zh) 钢板—混凝土组合深梁
CN218758058U (zh) 一种复合型大位移金属消能器
CN201128914Y (zh) 斜柱式铁塔基础中的锚固件
CN201367552Y (zh) 具有承重形变结构的桥梁
CN1851188A (zh) 建筑框架无压杆支撑抗震结构及支撑方法
CN210086473U (zh) 一种带多方向减震器的装配式干连接节点
CN215443374U (zh) 一种建筑用抗震钢结构支架
CN213174170U (zh) 一种加固竹木结构梁柱节点的构件
CN2709511Y (zh) 超大位移量桥梁伸缩装置
CN2570344Y (zh) 一种耗能阻尼器
CN85204830U (zh) 斜拉柔性桥墩
CN109868716A (zh) 一种钢木组合箱梁
CN1081301C (zh) 能量吸收器和制造方法
CN111425039A (zh) 设有自复位变摩擦阻尼器的微预应力自复位墙及其施工方法
CN206815185U (zh) 一种带缓冲件的组合式桥梁面板结构的桥梁
CN108952285A (zh) 一种用于模块化建筑的钢板混凝土组合墙板抗侧耗能装置
CN216789628U (zh) 一种复合功能的精密设备减震装置
CN214007733U (zh) 一种梳齿板伸缩缝专用螺母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