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460502Y - 电梯配重侧导轨调整防脱导轮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梯配重侧导轨调整防脱导轮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460502Y
CN2460502Y CN 00238664 CN00238664U CN2460502Y CN 2460502 Y CN2460502 Y CN 2460502Y CN 00238664 CN00238664 CN 00238664 CN 00238664 U CN00238664 U CN 00238664U CN 2460502 Y CN2460502 Y CN 2460502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uide
guide wheel
guide rail
counter weight
ra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 00238664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沈添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ngtay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ngtay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ngtay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ngtay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 00238664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460502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460502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460502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ge And Drive Apparatuses For Elevators (AREA)

Abstract

一种电梯配重侧导轨调整防脱导轮装置,是以一对可安装于电梯配重框顶面两侧的导轮取代现用的导轨固定框架,以改善现用配重侧导轨安装施工作业繁杂,工模具多且笨重,操作搬运及存放不便的缺点。特征是:该导轮至少包括一可反扣导轨的导轮组、以及一可将导轮安装在配重框两侧的座体。于配重框置入两导轨的同时,将一对导轮装置安装于配重框的顶面两侧,以调整安装轨道于正确位置,避免两导轨向外张开。使施工安全性及效率提升。

Description

电梯配重侧导轨调整防脱导轮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导轮装置,尤指一种用于电梯配重侧导轨调整的导轮装置。
电梯需配备有配重侧(Counter Weight/Balance Weight)以达到平衡作用。一般的配重侧是以重物安装于墙上的两平行导轨内,配合电梯的升降。导轨是分段组装于墙上的,一般标准的导轨各段长是5m,依据楼层的高低而可计算出应安装导轨支数。图1显示的为现知的配重侧导轨,是施工完成的,其作业为两行导轨一次吊装固定;也就是将两支导轨11及12以导轨框架13固定好再以图2所示的吊具将一段一段的导轨往上吊运安装于墙上。
图2所示的吊具,其上方是一卷扬机钢索21、卷扬机吊锤22以及阻挡片23,藉由吊挂钢索31连接模具30,并与卷扬机衔接而可带动模具30上以多数个导轨夹(Clip)32固定的轨道11及12上升。在安装时,必需将导轨一支接一支连接往上吊运,且在未固定于墙面之前呈悬挂摇晃现象。而固定框架13则可用来防止导轨11及12向外张开,以避免配重框首次安装于导轨中发生脱离导轨的危险。
当导轨11及12安装好以后,再将载有铸铁块的配重框安装于导轨上,一面将配重框上升,并逐一将固定框架13拆除,以完成安装作业。
以上所述的现知导轨安装,至少有以下的缺点:
1、必需先将固定框架13组合于两支轨道11及12上,这将占据了相当大的存放空间,尤其在搬运时,更是极不方便。
2、用固定框架13来固定两支导轨,其前置作业相当麻烦;于导轨调整后,又必需将固定框架13予以拆除,其装拆作业较为烦杂。
3、现用的安装作业,每次要吊起两支以固定框架13组合的导轨11及12,使得负载较重,更增加作业的危险性。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在提供一种可大幅简化导轨安装的施工作业的电梯配重侧导轨调整防脱导轮装置。
本实用新型再一目的是在提供一种简化安装拆解,以加速施工的电梯配重侧导轨调整防脱导轮装置。
本实用新型再一目的是在提供一种,于安装两配重侧导轨时,可以以独立式吊具分边安装,导轨可以单支存放,减少占用空间,便于运送至安装现场的电梯配重侧导轨调整防脱导轮装置。
本实用新型再一目的是在提供一种,逐一安装导轨的,每次仅吊起一支导轨,使得负载较轻,不易发生危险,提高安全性的电梯配重侧导轨调整防脱导轮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由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电梯配重侧导轨调整防脱导轮装置,是装置于配重框的顶面两侧,并扣持于电梯配重侧导轨上,以防止配重框滑行时脱离导轨或导轨外张;其特征在于:
一导轮,该导轮具有一导轮轴,该导轮扣持于上述导轨上,
一座体,具有一以锁持元件固定于上述配重框两侧的水平面,并具有至少一固定上述导轮的导轮轴的垂直面。
除上述必要技术特征外,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可补充如下技术内容:
其中导轮是由两个滚轮组成,上述导轨具有颈部;以上述两个滚轮间距反扣咬合上述导轨颈部;
其中两滚轮的导轮轴是分别穿过座体垂直面所设的长圆孔而调整上述间距;
其中导轮是为一个滚轮,该导轮的导轮轴固定于座体垂直面上,该座体垂直面是为自水平面前缘延伸出的水平向垂直面。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其是利用一对导轮(Guide Roller)装置取代现用的固定框架13,以大幅简化导轨安装的施工作业;
2、其中导轮装置具有可反扣导轨的导轮组,并以一座体安装在配重框的顶缘两侧。藉此,在导轨连接固定后,只要将导轮装置装置于配重框的顶缘两侧适当位置,再将配重框上升即可防止两导轨外张,并达到调整导轨的功效;并在调整完成后即予拆除,改善现用以多个固定框架固定的缺点,以简化安装拆解,加速施工。
3、于安装两配重侧导轨时,可以以独立式吊具分边安装,导轨可以单支存放,减少占用空间,便于运送至安装现场;逐边安装导轨,每次仅吊起一支导轨,使得负载较轻,不易发生危险,从而提高安全性。
以下将依据附图所示的较佳实施例而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及操作功效:
附图说明:
图1是现知的配重侧导轨组装侧视图。
图2是现用的一体式吊具。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使用的独立式导轨吊具。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5是图4的组合图。
图6是防脱导轮装置的放大图。
图7是导轨的剖面图,T型导轨。
图8是图4所示实施例配重框及导轮装置吊挂于导轨的侧视图。
图9是图8的俯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11是图10的组合图。
图12是防脱导轮装置的放大图。
图13是导轨的剖面图,补强型导轨。
图14是图13所示实施例配重框及防脱导轮装置吊挂于导轨的侧视图。
图15是图14的俯视图。
请参阅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使用的独立式吊具4,是以多个导轨夹41(Clip)连接一支导轨7;导轨的标准长度为5m,在安装导轨前先测量得实际可装长度,并计算出顶部导轨的长度;安装时,用起重机将吊具4连同导轨7往上吊,将导轨一支接一支连接往上吊运(如图1所示,但不需要固定框架13,并又是两边轨道分别施工的);当吊具4被吊至顶部时,将吊具的吊杆42固定于机械室地板面预先设置的角铁上,并将螺帽锁紧,防止导轨松动,且左、右侧各一趟完成两行平行导轨的安装。
在两行导轨安装完成后,必需将配重框装入两平行导轨之间,予以升降。在首次安装配重框时,因为配重框的两侧具有导滑器与导轨咬合,其间的间隙很小,必需调整导轨至准确的位置,才能使配重框顺利的在两导轨间滑行。在己知的技术中,是利用如图1所示固定框架13将两行导轨逐段固定的,并在配重框上升时逐段调整好导轨位置后,再将固定框架13予以拆除,这是十分麻烦的作业施工。
请参阅图4及图5是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电梯配重侧导轨调整防脱导轮装置,其是依据图7所示导轨7,表示T型导轨,具有端部72及颈部71,为8K-18K导轨用所设计。其中导轮装置5的组合如图6所示。导轮装置5是装配在配重框6的顶面两侧,它具有一个座体51,除了用以承载可反扣导轨的导轮52外,利用座体51可将导轮52稳固的安装于配重框6的顶部适当位置。在配重框6的部份,基本上是具有约3m的长度,其中间部位是可放置多个铸铁块61以增加配重平衡电梯,而吊杆62则与自机房延伸出的钢索63连接,以控制配重框6的升降。而配重框的两侧设有导滑器64,其是咬合导轨7的端部72,使配重框6在两平行导轨间直线行走。
因为图7所示的T型导轨7具有缩小的颈部71,所以防脱导轮装置的导轮52是由两个滚轮组成,可参阅图6所示,并利用两个滚轮轴53穿设于座体51重直面511上的长形孔座54而可调整两滚轮间距,使得两滚轮可以反扣于导轨7的颈部71。而座体51还具有水平面512,其上具有圆孔55,以螺丝锁持组件而可将座体51及导轮52稳固的组装于配重框6的顶面两侧。
当导轨安装完成后,将配重框6置入两平行导轨间,然后将防脱导轮装置5以螺丝锁合于配重框6的顶面两侧,使防脱导轮装置的导轮52反扣于导轨7的颈部71,如图9所示。再将配重框6以钢索63逐步往上升,逐段的调整校正导轨7。
值得注意的是,本实用新型以防脱导轮装置5取代了现用的固定框架13,来防止导轨7在配重框6首次滑行过程中脱离导轨而发生危险,并避免滑行时导轨外张;作业时,只要在配重框6装置于导轨上之后,再将防脱导轮装置5锁固于配重框6上,并在调整完成后,将防脱导轮装置5拆除,即完成了整个配重框及导轨的装配作业。
另外对于图13所示的压延成型导轨9,则可利用如图10及图11所示的防脱导轮装置8设计。其中防脱导轮装置8亦具有一个座体81,除了用以承载可反扣导轨的导轮82外,利用座体81可将导轮82稳固的安装于配重框6的顶部适当位置,即顶面两侧,并如图14所示,当导轨9被图3所示的独立式吊具吊挂完成后,可将防脱导轮装置8装置于配重框6上予以滑行。
因为图13所示的压延成型导轨9,与T型导轨不同并无颈部,则防脱导纶装置8的设计如图15所示,仅需一个滚轮构成导轮82即可在装设于配重框6时反扣于导轨9的外侧面。而座体81除了具有可以螺丝组合于配重框6顶面两侧的平行面812外,并自其前方延伸出一平行向垂直面811,使得导轮82的滚轮轴83可以穿设固定于平行向垂直面811上,并反扣于导轨9的外面91,可参考图15所示。
这样的改变,主要是为了不同轨导而设计,但其所使用反扣导轮的技术是相同的。并且,对于其他不同导轨而作的简易变化,当属于本案的等效转换。
综上所陈,本案所提供的防脱导轮装置,可解决现有以固定框架固定导轨的缺点,进而大幅增进导轨安装施工时间,施工便利,并使工模具轻量化,安全性提高。

Claims (4)

1、一种电梯配重侧导轨调整防脱导轮装置,是装置于配重框的顶面两侧,并扣持于电梯配重侧导轨上,其特征在于:
一导轮,该导轮具有一导轮轴,该导轮扣持于上述导轨,
一座体,具有一以锁持元件固定于上述配重框两侧的水平面,并具有至少一固定上述导轮的导轮轴的垂直面。
2、依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配重侧导轨调整防脱导轮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导轮是由两个滚轮组成,上述导轨具有颈部;以上述两个滚轮间距反扣咬合上述导轨颈部。
3、依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配重侧导轨调整防脱导轮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两滚轮的导轮轴是分别穿过座体垂直面所设的长圆孔中。
4、依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配重侧导轨调整防脱导轮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导轮是为一个滚轮,该导轮的导轮轴固定于座体垂直面上,该座体垂直面是为自水平面前缘延伸出的水平向垂直面。
CN 00238664 2000-06-23 2000-06-23 电梯配重侧导轨调整防脱导轮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2460502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00238664 CN2460502Y (zh) 2000-06-23 2000-06-23 电梯配重侧导轨调整防脱导轮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00238664 CN2460502Y (zh) 2000-06-23 2000-06-23 电梯配重侧导轨调整防脱导轮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460502Y true CN2460502Y (zh) 2001-11-21

Family

ID=335996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00238664 Expired - Lifetime CN2460502Y (zh) 2000-06-23 2000-06-23 电梯配重侧导轨调整防脱导轮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460502Y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24002C (zh) * 2004-12-10 2008-10-08 因温特奥股份公司 电梯轿厢
CN101992998A (zh) * 2009-08-11 2011-03-30 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电梯的平衡锤
CN102390774A (zh) * 2011-07-13 2012-03-28 岑燕群 一种新型电梯滚动导向系统
CN105617583A (zh) * 2015-12-25 2016-06-01 长沙中联消防机械有限公司 滚轮装置、滑斗、滑斗传送装置和消防车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24002C (zh) * 2004-12-10 2008-10-08 因温特奥股份公司 电梯轿厢
CN101992998A (zh) * 2009-08-11 2011-03-30 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电梯的平衡锤
CN102390774A (zh) * 2011-07-13 2012-03-28 岑燕群 一种新型电梯滚动导向系统
CN105617583A (zh) * 2015-12-25 2016-06-01 长沙中联消防机械有限公司 滚轮装置、滑斗、滑斗传送装置和消防车
CN105617583B (zh) * 2015-12-25 2019-02-22 长沙中联消防机械有限公司 滚轮装置、滑斗、滑斗传送装置和消防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315364B (zh) 一种四开门电梯
CN100341762C (zh) 电梯和电梯的导轨固定支架
CN110562312A (zh) 一种滚轮罐耳生产用运输装置
CN1132179A (zh) 用于电梯门及电梯门机构布置的悬挂支承梁
CN2460502Y (zh) 电梯配重侧导轨调整防脱导轮装置
CN200995922Y (zh) 一种下前机房电梯
CN103221624B (zh) 电梯的轿厢
CN206511618U (zh) 一种用于车门储运线的自动化车门换线系统
CN210854870U (zh) 无机房直角电梯
CN205527546U (zh) 一种顶升机构
CN218201699U (zh) 一种电梯层门装置、系统及电梯
CN110950215A (zh) 平衡支撑的电梯轿底结构
CN205777570U (zh) 滑动式楼板钢筋布设装置
CN214828513U (zh) 一种冶金专用门式起重机
CN205840589U (zh) 一种高速货运动车组大开度塞拉门系统的承载驱动机构
CN206938763U (zh) 一种用于轨道交通车辆的伸缩踏板
CN202265640U (zh) 改装的细纱机导轨机构
CN112173986A (zh) 一种大型铝材转移设备
CN206203817U (zh) 一种提升机立柱结构
CN209618613U (zh) 便于安装的空心导轨支架
CN209583334U (zh) 一种新型垂直直角电梯
CN212002800U (zh) 一种轨道交通门头驱动结构
CN207209702U (zh) 无机房电梯强驱主机底座
CN220431985U (zh) 一种节省电梯井道空间的电梯
CN209242426U (zh) 一种高速电梯补偿绳导向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1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