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434713Y - 电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434713Y
CN2434713Y CN 99258405 CN99258405U CN2434713Y CN 2434713 Y CN2434713 Y CN 2434713Y CN 99258405 CN99258405 CN 99258405 CN 99258405 U CN99258405 U CN 99258405U CN 2434713 Y CN2434713 Y CN 2434713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astic
cpu
location division
pin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99258405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周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99258405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434713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434713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434713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一种电连接器,包括:一个座体,设有成矩阵状排列的插槽;多个端子装设在座体的插槽上,每一个端子由下而上设有接脚部、定位部、弹性部及接触部,其中,定位部较宽,其与座体的插槽迫紧固定,接脚部伸出插槽外;端子的定位部和弹性部在同一平面上,并与CPU的接脚平移方向呈垂直状;接触部与弹性部大致成垂直状,且与CPU的接脚平移方向大致平行;本电连接器制造方便,不需更加精密的设备,就能保证良好的精度。

Description

电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特别指一种CPU电连接器。
在现有技术中,一种CPU电连接器,如图1、2、3所示,其设有一个座体11及数个端子12,其中座体11设有多个成矩阵排列的插槽111,以供CPU的接脚插入并连接;每一个端子都是以金属板片一体由下而上设有接脚部121、定位部122、弹性部123及接触部124,其中定位部较122较宽,其与插槽111迫紧固定,接脚部121伸出插槽111外,弹性部123与定位部122形成一倾角,接触部124一侧弯折成一个导入部1241。
这种现有电连接器中,端子12的定位部122与CPU的接脚13的平移方向平行,当CPU的接脚13由导入部1241旁插入,再平移时,即可为接触部124弹性接触。
端子12与CPU的接脚13接触时的弹性力,是由弹性部123的前后向弯曲所形成的弹力,也即弹性部123与定位部122的倾角愈大,则使得接触部124与插槽111的一侧壁的间距A愈小,这样,接触CPU的接脚13的弹力愈强,反之,倾角太小则弹性力会太小。
由于CPU不断的研发,处理速度提高,使得接脚数由321支增加至370支及500支等,因此CPU电连接器对夹持CPU的接脚13的间距A控制非常重要,必需非常精准,若间距A的太小,则夹持力量太大,使用时需用较大的推力才能使CPU平移,若间距A太大则夹持力太小,对CPU的定位不确实。
由以上的说明可知,现有的电连接器存在以下缺点:即以弹性部123与定位部122的倾角来控制夹持的间距A,在制造上的精度控制不易,需以更加精密的制造设备才能保证良好的精度。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造方便的CPU电连接器,主要是利用由端子的弹性部的侧向弹力及设有与CPU接脚平移方向大致呈平行状的接触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措施:
本实用新型的
1、一种电连接器,包括:
一个座体,设有成矩阵状排列的以供CPU的接脚插入连接的插槽;
端子,装设在座体的插槽上,每一个端子以金属板片冲压裁切成一体由下而上设有接脚部、定位部、弹性部及接触部,其中,定位部较宽,其与座体的插槽迫紧固定,接脚部伸出插槽外;
其特征在于,端子的定位部和弹性部在同一平面上,并与CPU的接脚平移方向呈垂直状;接触部与弹性部大致成垂直状,且与CPU的接脚平移方向大致平行。
其中,所述弹性部与定位部间可设一个凹槽。
其中,所述弹性部设有两个对称的弹性臂,接触部是自第一、二弹性臂的未端同向弯折延伸而与第一、二弹性臂相垂直的两个接触片。
其中,所述第一、二弹性臂与定位部间各设有一个凹槽。
其中,所述弹性部包括与定位部相连接的一个第三弹性臂。
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特征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的简单说明:
图1:现有CPU电连接器的上视图。
图2:现有CPU电连接器的剖面图。
图3:现有CPU电连接器中端子的立体图。
图4: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单一插槽的上视图。
图5: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6: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局部上视图。
图7: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8: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的端子的正视图。
图9: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的端子的上视图。
图10: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中端子的正视图。
图11: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中端子的上视图。
图12: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中端子的正视图。
图13: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中端子的上视图。
图14: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中端子的展开示意图。
图15: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的上视图。
图16: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17:本实用新型第六实施例中端子的上视图。
图18:本实用新型第六实施例中端子的剖视图。
请参阅图4、5、6,其表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其可供CPU的接脚13插入后,再平移形成电连接,其包括:一个座体2和数个端子3,其中:
座体2,设有多个成矩阵排列的插槽21,以供CPU的接脚部13插入连接,插槽21的中段设有卡槽22。
每一个端子3以金属板片冲压裁切成一体由下而上设有接脚部31、定位部32、弹性部33及接触部34,其中定位部32较宽,其与插槽中段的卡槽22迫紧固定;接脚部31伸出插槽21外;端子3的定位部32和弹性部33呈同一平面,并与CPU的接脚13平移方向呈垂直状,弹性部33设有两个对称的第一、二弹性臂331、332,第一、二弹性臂331、332与定位部32间形成有一凹槽35,以使第一、二弹性臂331、332具有良好的弹性;接触部34自第一、二弹性臂331、332的末端同向弯折延伸而与第一、二弹性臂331、332呈垂直的两接触片,两接触片的间距B即为夹持CPU的接脚13,这样,使得接触部34与CPU的接脚13平移方向呈平行状,同时,在转弯处形成导入口36。
请配合参阅图7,CPU的接脚13插入插槽21后,再平移后即可由导入口36进入与接触部34的两个接触片连接,接触部34由第一、二弹性臂331、332的侧向弹性力可弹性伸缩,以夹持CPU的接脚13。
端子3是利用弹性部33的侧向弹动,故弹性部33与定位部32直接冲压裁切形成,不需弯折倾角,这样,可使两个接触片的间距B的精度容易控制,制造简便。
虽然本实用新型亦需弯折接触部34,但由于第一、二弹性臂331、332两者的间距以裁切形成,非常准确,两个接触片341弯折成垂直状,故间距B仍可准确控制。
如图8、9所示,其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差别在于接触部34的两个接触片呈上下间隔分开,这样,弯折较容易。
如图10、11所示,其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差别在于接触部34的两个接触片等高,然而由于间距B的板料有限,故所能弯折的接触片长度较短。
请参阅图12、13、14,其表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差别在于接触部34的两接触片呈上下不同的倾斜方向排列,这样,弯折两接触片所需的用料可错开,弯折后的接触片长度不必如第三实施例那样减短。
请参阅图15、16,其表示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与第四实施例的差别在于弹性部除了设有两个对称的第一、二弹性臂331、332外,更设有一个第三弹性臂333,其与定位部32连接,这样,可利用第三弹性臂333向两侧的弹性力,来调整端子3的导入口36与CPU的接脚13未对正的偏差;另外,接触部34的两接触片与第一、二弹性臂331、332的夹角θ略小于90度,这样,CPU的接脚13嵌入后,可受两个接触片卡定。
请参阅图17、18,其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六实施例,其包括有一座体4及和多个端子5,其中:
座体4,设有多个成矩阵排列的插槽41,以供CPU的接脚13插入连接,插槽41的中段设有卡槽42。
每一端子5以金属板处片冲压裁切成一体由下而上设有接脚部51、定位部52、弹性部53及接触部54,其中定位部52较宽,其与插槽41中段的卡槽42迫紧固定;接脚部51伸出插槽41外;端子5的定位部42和弹性部43呈同一平面,并与CPU的接脚13平移方向呈垂直状,弹性部53是为一弯曲延伸的弹性臂,与定位部52间形成有一凹槽55,利用其良好的弹性;接触部54自弹性部53的未端弯折延伸一个与弹性部53呈垂直状的接触片,使得接触部54与CPU的接脚13平移方向平行,同时转弯处形成一导入口56。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效果: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利用由端子的弹性部的侧向弹力及设有与CPU接脚平移方向大致呈平行状的接触部,制造方便,制造上的精度控制容易,不需以更加精密的制造设备,就能保证良好的精度。
以上叙述是借实施例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并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电连接器,包括:
一个座体,设有成矩阵状排列的以供CPU的接脚插入连接的插槽;
端子,装设在座体的插槽上,每一个端子以金属板片冲压裁切成一体由下而上设有接脚部、定位部、弹性部及接触部,其中,定位部较宽,其与座体的插槽迫紧固定,接脚部伸出插槽外;
其特征在于,端子的定位部和弹性部在同一平面上,并与CPU的接脚平移方向呈垂直状;接触部与弹性部大致成垂直状,且与CPU的接脚平移方向大致平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与定位部间设有一凹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部与弹性部的夹角略小于90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设有两个对称的弹性臂,接触部是自第一、二弹性臂的未端同向弯折延伸而与第一、二弹性臂相垂直的两个接触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二弹性臂与定位部间各设有一凹槽。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包括与定位部相连接的一个第三弹性臂。
CN 99258405 1999-12-24 1999-12-24 电连接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434713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99258405 CN2434713Y (zh) 1999-12-24 1999-12-24 电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99258405 CN2434713Y (zh) 1999-12-24 1999-12-24 电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434713Y true CN2434713Y (zh) 2001-06-13

Family

ID=340410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99258405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434713Y (zh) 1999-12-24 1999-12-24 电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434713Y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17623C (zh) * 2003-09-25 2007-05-23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计算机总线接口
CN100463297C (zh) * 2005-08-05 2009-02-18 凡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的固定端子结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17623C (zh) * 2003-09-25 2007-05-23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计算机总线接口
CN100463297C (zh) * 2005-08-05 2009-02-18 凡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的固定端子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320C (zh) 用于连接电存储插板的电连接器
CN1197203C (zh) 电插塞连接器
CN1116718C (zh) 同轴连接器
CN1068463C (zh) 包括绝缘移位式电连接装置的用于电子存储卡的电连接器
CN2749076Y (zh) 具不同端子间距的电连接器
CN2629244Y (zh) 电连接器
CN1379508A (zh) 电连接器
CN1230946C (zh) 一种电连接器
CN1130801C (zh) 触头、连接器及连接器的组合体
CN2434713Y (zh) 电连接器
CN1097326C (zh) 用于电路板的连接器
CN2724239Y (zh) 电连接器
CN1713800A (zh) 连接器保持构造
CN1219786A (zh) 平面电路的电连接器
CN1638197A (zh) 电插接装置或插接器
CN2638265Y (zh) 电连接器
CN1614829A (zh) 多连接型插头连接器以及纵叠型和横置型插座连接器
CN2845210Y (zh) 电连接器
CN2798343Y (zh) 电子卡连接器的三合一连接插座
CN2549607Y (zh) 电连接器
CN2431654Y (zh) 连接器端子改良结构
CN2488185Y (zh) 能够大倾斜角插入电路板的可挠性电路板连接器
CN2340096Y (zh) 电连接器
CN2624428Y (zh) 电连接器组件
CN2266204Y (zh) 微通路印刷电路板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